一村一名大学生范文

时间:2023-04-03 15:0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村一名大学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村一名大学生

篇1

一、明确目标,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1、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学员必须按照华中师范大学新农学院培训计划和要求,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活动,认真开展业余自学,记好学习笔记,全面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任务。

2、创新学习内容和方式。办学单位在完成设置课程的同时,应结合我市农村产业发展和学员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员掌握一至二门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每次集中面授期间,应以镇(街办)为单位,就本次集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或者确定一个专题开展一次学讨论活动,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或开展“问答式”互动学习活动。

3、遵守考风考纪规定。学员必须自觉遵守考场安排和考试纪律,不得无故缺考,不得从事考场舞弊行为。凡因严重违纪取消学籍的,学员学习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4、建立年度总结制度。每年度结束后,学员要系统总结一年来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经班主任签署意见后,存入学员学习档案。

二、强化管理,自觉遵守各项纪律

5、服从学校管理。学员培训学习期间,必须服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管理,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维护学员之间的团结,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6、遵守面授纪律。学员集中面授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如遇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并由学员所在镇(街办)组织委员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同意后方可离校。在职村干部学习培训期间,各镇(街办)一般不得安排其处理与学习无关的事务。

7、不准相互吃请。学员学习期间,在校统一集中就餐,不得饮酒。学员不得相互吃请,不准到营业性娱乐场所消费。

8、严禁打牌“带彩”。学员学习培训期间,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打牌“带彩”活动,更不得参与其他赌博或变相赌博活动。

三、整合力量,全面提高培训实效

9、建立联系沟通制度。组织部门坚持定期与学校进行沟通,每半年组织一次学员代表座谈会,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学风状况。各镇(街办)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联系,每年至少两次以上到校走访学员,村干部及后备干部参加学习的到课率、考试成绩及学以致用情况应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篇2

我们×县位于×省最北部,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下辖×个乡镇、×个开发区,×个行政村,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曾经是国家级的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从全县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来看,27万农业人口中,大专文化的仅有640人,占2‰。特别是×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基本是高中以下学历,不少村干部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可以说,人才匮乏是困扰着我县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分析,×县落后的原因,一是生产条件落后,二是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此,几年来,我们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千方百计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我们觉得非常及时必要。1999年、20__年以及20__年,我们相继下派了×名大中专毕业生。这些大学生到村后,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寻找销售市场、普及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受到了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我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县委、县政府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高度重视,并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县委全会、县人大会议,都明确提出要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县委书记邓×同志强调指出,选派大学生到村级组织工作是康平实现永久脱贫的大事业,我们要拿出足够的精力切实抓出成效。今后,提拔干部主要要从优秀的选派大学生中选拔,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加强和规范这项工作的决策。

首先,确定了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第一步为全县每个行政村配齐一名大学生。第二步提拔重用优秀者,调整更换不胜任者。第三步根据需要增加选派数量,提高选派质量。在指导思想上,我们立足于搞好全县农村第二次创业,以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为目标,以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载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做到“四结合”,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与农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相结合。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们选派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全县公开选拔,采取公开报名、基层推荐、知识测试、面试答辩、组织考核的办法,好中择优,强中选强,尽量做到组织的派遣与村里的需求相结合。几年来,我们选派的大学生多是农学、经营管理和财会毕业的,属于农村紧缺、实用人才。他们到村后,与干部群众融为一体,成为新型农民。以前,大多数农民习惯于“三个月过年,一个月种田,八个月干闲”的生活方式,闲暇时间互相串门、打扑克、看小牌。现在,通过大学生的宣传带动,农民的眼界开阔了,市场意识增强了,纷纷研究项目,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选派大学生发挥知识面广、信息灵通、头脑灵活的优势,走家串户,介绍适销对路的产品、宣传产品市场走向,引导农民进行

种植业结构调整。实践证明,农村需要人才,需要大学生。一些老百姓高兴的说,咱村可来了明白人。其次,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县组织、人事部门对这项工作负责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共青团、科技局、科协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动作。各乡镇党委书记全面抓,副书记具体抓,各级领导拿出足够的精力,作为工作重点,尽职尽责抓好。同时,村党支部也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负责对选派大学生的培养和管理。这样就形成了对选派大学生的考核、培训、锻炼、提高的制度和体系。

二、强化管理,促进选派大学生积极发挥作用

大学生到村级组织任职,根本目的是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增长才干,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起来,切实发挥作用。几年来,我们始终抓住把如何让选派的大学生发挥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先后下发了《关于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级工作的意见》和《×县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工作的补充意见》和《×县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工作的管理办法》等三个政策性文件,对选派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组织工作后的工资待遇、人事关系、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待遇方面,我们对工资提出六种开支渠道,即由所在单位全额承担;由原工作单位开基本工资,所在村给予适当补贴;工资由原单位和所在村各承担一半;工资由原单位全额承担;应、往届毕业生没落实单位的,由村里负责接收,按本科生每人每年3000元、专科生2600元、中专生2200元标准落实基本工资,从为农户有偿服务中解决效益工资;由村里划拨一定土地,通过创收解决工资。无论哪种形式,我们都坚持工资收入与工作业绩相挂钩,不搞“大锅饭”和“铁饭碗”,避免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在人事关系上我们还规定,对原有单位的选派大学生保留公职和编制,原来没有编制的可保留工作关系,待有编制时优先予以解决。这样既解决了下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又激发了大学生在农村建功立业的热情。

在管理方面,我们对下派大学生实行百分考核。乡村给每个选派的大学生明确具体工作任务,规定完成时限,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有的乡镇,让每个大学生负责一个科技示范园,带五个科技示范户,包一个贫困户,承包一个科技项目,并细化了考核指标。对政绩突出、进步明显、作用发挥好的的选派大学生列入乡局级后备干部培养规划,予以提拔重用;对不胜任者,及时调整更换。如果选派大学生当年考核不称职,第二年进入人才市场或回原单位工作。这些措施极大的增强了选派大学生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激励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培养方面,我们把选派大学生的培养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结合起来。对有入党要求的列入非党积极分子,指派专人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他们入党。在选派的大学生中,有56名党员,其中29人是在农村工作期间发展的。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给他们压担子,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的乡镇把选派大学生安排到基础薄弱、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村任职,让他们参与决策,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实行“传、帮、带”责任制。由乡村的两名干部包一名大学生,把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我们还把选派大学生纳入农村二次创业实用人才计划进行培养。县里规定每年集中培训二次,每次1-2周。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实际,深受农民的欢迎。

三、形成氛围,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需要到农村去”的舆论氛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日报》相继刊载我县的做法。×电视台也报道了我县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先进事迹。我们通过文艺节目形式,宣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推动这项工作向健康发展。

篇3

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

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九金神鼎重丘山,五玉诸侯杂佩环。

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

篇4

前些日子沪上一家新闻媒体披露了一条令人扼腕痛惜的消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学三年级男生因沉迷于打游戏机未能完成作业而受到父亲的责备,小男孩一气之下,竟从十五楼跳下,不治身亡。在这个可怕的事实面前,我的心不禁为之一颤。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一些孩子精神意志如此脆弱、抗挫折能力如此低下、生命意识如此淡薄?居然把属于自己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作为一种“抗争的手段”或“最后的撒手锏”,动不动就要以“我要自杀”来吓阻家长的管教,这真是让人闻之毛骨悚然、不敢掉以轻心了。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刻不容缓。要让学生珍爱生命,我想首先要让他们感觉到生命中有爱的存在,感觉到活着就是一种被爱的幸福,让爱去点化和滋润他们的生命。

在课堂中我问孩子:“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得到的是一个坚定的回答“爱”。“爸爸妈妈如何爱你们呢?”突然间学生静下来了,他们不知如何表达这份爱。我意识到要让学生了解爱就要让他们学会体会“爱”,便我对孩子们说:“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她给我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每天早上她很早起来给我准备早饭,下班回来也没歇着,马上准备午饭、晚饭、洗衣,从没抱怨过辛苦。我爸爸是一个工人,从小每次我犯错了,他就让我站在一块砖上反思,由于爸爸的及时纠正,让我长大了没有变成坏孩子。我感谢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为了他们我会好好努力工作的。”此时我环视了学生一下,发现他们的眼里都盈满了爱。借着这个时机,我对学生说:“这样吧,让我们用笔来记下心中的爱。

篇5

1《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由于“一村一大”学习特点不同于普通本科学生,因此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目前所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和本科学生相同,无法和“一村一大”同学的学习特点相适应。

(2)教学内容陈旧。目前传统教材上某些肥料生产工艺及原理,都是上世纪的生产工艺,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教材上的内容,理论知识多,联系农业生产实践的内容较少。

(3)实践环节薄弱。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学时为38,实验学时为10。由于该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应适当增加实验课时,一方面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加强其动手能力。

(4)考核方法不够合理。原有教学大纲中,该门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其中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包括实验和到课率)。很多同学平时很少上课,但考试成绩达到75分以上按照比例也能通过。

2“一村一大”《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1)优化教学内容。由于“一村一大”学生没有学习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的内容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植物营养学的授课过程中应减少植物营养原理方面的内容,如第一章中讲到的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机理、养分的运输等。应加强植物营养诊断以及肥料方面的内容,如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状诊断及肥料的施用技术等。

(2)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式课堂讨论的方法来提高面授课程效率。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3]。例如,在讲授如何合理利用氮肥这个知识点时,依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教师给出我国氮肥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部分损失了,造成很大的环境问题,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先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再进行组间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引导,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这个中心话题,最后师生共同对该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建构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所在,以便及时解决。

篇6

2000年,邢曼丽和吴冠群等141人,通过考试成为新民市最早的一批大学生村官。9年后,他们一直等待的编制迟迟不来,却面临解除身份、变为临时工的遭遇。不得已,这群大学生村官踏上了上访之路。

6年过去了,他们被“临时工”的境遇依然未能改变。

轰轰烈烈下乡

事情始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1999年,沈阳市提出,为每村选配或培养一名大学生,到农村村级组织中去工作,以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农和促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作用。该计划迅即作为先进经验,向辽宁全省推广。

2000年,新民市出台“实施意见”,提出从2000年开始到2002年,在全市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是年10月,村官招考正式启动。

邢曼丽是从邻居口中听到的消息,“新民电视台播了。”那时,她已中专毕业两年,在市里一家私企当打字员。她赶紧报了名,“村官是个稳定工作,对女孩来说挺不错的。”

吴冠群则是在父亲劝说下报的名。大学毕业后,他在新民市做生意,一度收获甚丰。在乡镇工作的父亲却觉得经商有风险,还是体制内稳当。他被说服了。

考试计划招录141人,当时报名人数竟达480多人。不过,原本计划招大专以上学历,很多报名者是中专毕业,达到录取分数线的人数也远远不足。后来,学历放宽,分数降低。邢曼丽和吴冠群两人都成功入选。

12月,新民市委组织部召开“一村一名大学生”欢送大会。“会场挂着横幅,市里和各乡镇领导都来了。有10个大学生代表,戴着大红花坐在前排。”邢曼丽对那场轰轰烈烈的大会记忆犹新。

台上领导称:3年后,可根据表现,择优录取大学生村官为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非空口许诺,这些话来自红头文件。1999年沈阳市和2000年新民市下发的文件中都规定,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比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水平;工作满3年以后,可优先录用到乡镇机关或所属事业单位。

台下所有大学生村官听得热情澎湃。

会议结束,各乡镇领导开车把大学生们一一领走。邢曼丽分到了离市区20公里外的兴隆镇新立屯村,吴冠群则到了柳河沟镇的朱屯村。

在镇政府,领导跟第一天下乡的大学生谈话:“你们就是来镀镀金,3年之后会有更好的前途。”

“我可激动了”,邢曼丽说,“像个傻丫头一样。”

辛辛苦苦做事

自小长在新民市,邢曼丽对下乡并不排斥。“苦、累都不怕,以为是人生转折点。”

欢送大会当天,她在日记中写道:“一张张和我同样年轻的脸上挂满着笑容。虽然在座的我都不认识,但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村里没有办公场所,邢曼丽和几位大学生平时就在镇里工作。领导告诉他们,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位置,邢曼丽奉为圭臬。她不辞辛苦,哪里需要哪里去。“帮领导端茶倒水,去食堂帮厨,到阳台擦玻璃,啥活都干。”

吴冠群的进村工作也是这样开始的。他给村主任当助理,跑腿打杂。先后经手计划生育、财务管理、土地调整、绿化道路、征收农业税、修路搞卫生等各项工作。“村里人少事多,所以你啥都得上手。”

2002年初,计划生育改革,需要往电脑里录入各种数据,邢曼丽被借调至兴隆镇计生股当办事员。申请指标,领取药具,下乡孕检,宣传法律,统计报表,微机录入,每天都要忙到很晚方歇。有时夜里躺在床上,各种数据“还在脑子里飞来飞去,抹都抹不掉”。

因为工作突出,邢曼丽多次被评为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8年4月,邢曼丽被新民市计生局聘为指导员,负责指导部分乡镇的采集工作。9月,被市计生局评为优秀指导员,2009年3月再次被沈阳市计生委评为“先进个人”。

吴冠群的表现也很抢眼。入村一年他就入了党,并转任村支部副书记。2002年,村里的大棚果蔬换茬,他建议发展酿酒葡萄。“当时葡萄酒市场不错。”

他主动承包了40亩作为试验田。“村干部不带头干,老百姓谁信你?”吴冠群还有点小私心:尽快做出成绩,可以早点跻身到体制内。

他像老农一样,没日没夜扑到地里忙活。最初葡萄产量低,后来产量上来市场却不如人意了。到2005年春天,酿酒葡萄基本没人要了。吴冠群搭进去15万元。但他却因此成了村里的技术员,免费为农户指导种植。

2005年,吴冠群被借调到镇政府,工作更加繁重。他说,这群下派大学生先后有40多人被借调到乡镇。“大家都拼命干活,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

成为上访户

这般辛苦,换来的并不是对等的回报。

第一个3年过去,第二个3年过去,眼看第三个3年都过去了,没有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录用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内。邢曼丽告诉记者:“当时大家根本不明白啥叫编制,以为自己在村里上班,就跟人家一样了。”

他们的安心,也缘自对组织信任。“我们通过正规的考试、考核、面试才成了村官。当年欢送大会那么激昂,谁能去怀疑?”

虽然不怕苦不怕累,可农村的生活还是有落差感。吃住粗糙,没有娱乐休闲,邢曼丽宁可每天坐小客车回城。白天从镇上到村里工作,骑自行车往返要走50里路。春天起风时,邢曼丽只能推着车走。身上是沙子,脸上是泪。

最初几年,镇上也曾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邢曼丽相信会有离开的“出头之日”,都婉拒了。她想干完回城,在城里安家。结果,这一拖就是12年。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一直不高。“从2000年到2006年,工资一直是每月525元。”这些钱也不能准时拿到手,按规定新民市财政负责50%,乡镇和村负责剩下50%。每个月只能到手一半工资,剩余的年底结清。

因财力有限,即便是这点钱也有乡镇发生拖欠。有媒体报道,从2004年起,新民市就零星发生过大学生村官因工资问题上访。

事情在2006年恶化。是年,辽宁省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工资制度改革,体制内工作人员工资开始上调,大学生村官却被忽略了。2008年底,新民市给事业单位人员补发一万多元临时性生活补贴,大学生村官再次被“遗忘”。

“人家工资都涨到2000了,咱们还是500多,能不急眼吗?”大学生村官开始上访,先后多次到新民市和沈阳市组织部、人事局反映问题。此时,他们上访的诉求主要是工资拖欠问题,即未享受当年文件规定的全额事业单位同等待遇。

邢曼丽和吴冠群等人也开始提出编制问题,“只有编制确定了,才能彻底解决待遇问题。”

这些原本作为人才引进到农村的年轻人,慢慢成为地方政府眼中的顽疾。

“血都凉了”

200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说要把咱们都变成临时工!”

邢曼丽说,市里通知各乡镇主要领导,找大学生一一谈话,提出解聘改签临时工合同。大学生村官炸开了锅。

2月24日,20多人到沈阳市局反映,没有得到答复。当天下午,邢曼丽和吴冠群等8人进京上访。刚进宾馆住下,就被控访人员押送了回来。

这之后,邢曼丽等人偷偷摸摸进过京,他们还辗转找到媒体,遭遇得以曝光。舆论压力下,新民市政府给他们补发了2006年以后与全额事业单位的工资差额,“3万多元”。

本以为柳岸花明了,“既然工资都补了,是不是编制也能有了?”可他们等来的却是一纸新的通知:重新考试,从中录取前40名到事业单位顶岗待编,其他人予以解聘。

“凭啥呀,企业解聘还有个补偿金,咱们9年白干了?”村官们群情激奋,都不愿参加考试。可架不住上面搬出七大姑姨劝说,2009年12月考试如期进行。试后,40人进入事业单位等待编制,其他人被迫自主择业。

其实,新民市之所以迟迟未能解决这些村官的编制问题,事出有因。2009年,新民市常务副市长刘澜波曾告诉媒体记者,全市事业单位已超编4000多人,而且编制从2007年就已冻结,根本无法解决。

邢曼丽没参加那场考试,“当年起码还是红头文件,这个通知根本没法律效力!”吴冠群考了却没能入选,在家忍不住伤心落泪,“感觉这辈子毁了……”

上访还在持续。在沈阳市介入下,2010年新民市组织部出面,通知已离岗一年的大学生回村继续上班。此时,邢曼丽已经在私企上班,月薪2500元,比村里工资高不少。

她选择了回村,“不回去那10年工龄就没了。”抱着类似想法,很快所有人都重新回岗。“有人提出来,2010年虽然没上班但工资得补发。”这个有些无理的要求,竟也得以满足。

自此后,事态趋于缓和。每逢事业单位涨薪,大学生村官就出来闹闹,涨完了就消停。“大家只能安于现状”,吴冠群摇着头说。

邢曼丽的担忧却一天比一天重。“没有编制,不给咱缴社保,等老了该咋办?”2015年10月,她打算自己补缴社保。可经办机构告诉她,当年档案盖的是人事局公章,无法按照企业缴纳。而人事局却不给她出具工龄认定表,“想补都补不上”。

如今,大学生村官们只能以“临时工”的身份继续工作。对邢曼丽而言,这15年来唯一受益的,可能就是上访时与吴冠群相熟、相知,最终两人相爱成亲。

篇7

1.实现了培训模式的创新。构建了“大学培训、政府出资、企业家受益”的培训模式,搭建了培训平台,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2.实现了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创新。深化改革,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工程来做。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编写、师资选聘、学生教育与管理入手,做到普及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校内授课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员课堂学习与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培养人才质量,保证了教学效果。

3.实现了培训机制的创新。学校与政府配合,培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它创新了集政府支持和资金、项目、成果、科技投入方面的优势,将农业产业化、科技项目推广与开发、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的培训机制,开辟了培养高素质农民培训的有效途径。

4.实现了服务社会的创新。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拓宽了服务渠道,增强了教师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识和能力,拓展了教育与科研基地,增强了办学活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新时期的新型农民培养,始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这是地方政府为基层培养人才的一大创举,实际是要填补我国村级没有大学生高层人才的空白。

沈阳农业大学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最早始于1993年。为适应地区农村经济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需求,1993年10月份开始,沈阳农业大学与阜新市人事局等单位达成为阜新等地培养一批专科技术人才(在岗人员)的培训计划,到2005年止共为阜新培养1531人、朝阳400人、沈阳53人、锦州20人、本溪73人、内蒙古23人、铁岭142人,涉及农学、园艺、林学、农田水利、农业外贸、农电、乡镇企业管理、农业机械化、环境保护、园林、食品、机动车运用、财务会计、畜牧兽医、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专业。目前这些学生分布在阜新市、铁岭市、本溪市及各县区,很多同志都工作在领导岗位。

2004年,沈阳农业大学开始与沈阳市科技局联合举办“一年制、非学历、村来村去”的沈阳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班,这是沈阳市在农村人才建设中的一大创举。2004年6月,全市招收的首批100名青年农民被送到我校参加为期一年的研修班,学员的学费、住宿费由沈阳市科技局承担。

2006年7月,这种“政府出资,高校培训,农民受益”的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陈至立同志的充分肯定,并指出:“沈阳市选送优秀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到沈阳农大接受非学历成人教育培训,成效显著,是一举多得的好做法。建议进一步总结推广并要求和鼓励各地教育、科技部门和农业院校积极探索,为培养留得住的农村新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工作开展10年,培育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255人,293人被确定为科技示范户,61人被认定为农村科技服务站,479人领办和参与创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31人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学员毕业回乡后全部被聘为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引进农林动植物新品种,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和创新,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领办创办农业合作社和协会,带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截至2012年末,受训的1751名学员创业的产业规模培训之前相比,种植业扩大了5.05倍,养殖业扩大了5.41倍,农资经营扩大了2.63倍,引进示范农业新品种5652个(次),推广采用新技术2986项(次),带动周边农户参加农村科技培训223672人次,累计增加收入14.84亿元。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36亿元,纯收入达到2.56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4.6万元,是沈阳市农村人均收入的11倍,近三年收入增长率27.95%,是沈阳市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1.93倍,带动就业11381人;领办和参与创办合作社或协会471个,实现年销售收入9.95亿元,带动就业30452人。

十年的实践证明,“青年农民上大学”培训工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一人带一村、一村带一乡,已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对于推动农业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7年,辽宁省委组织部、科技厅、人事厅、农委、财政厅共同组织开展了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工程采取政府出资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在农村种植养殖科技示范户中选送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农民进入省内农业高等院校,接受以需求为导向、半年制、非学历的技术培训,为广大农村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

2007年9月,首期农民技术员培训率先在沈阳农业大学开班。截至2012年,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共培养农民技术员10199人,总量上已经完成一村一名的培训计划。学员回乡后有的创办了农事企业,有的创建了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77个,引进新品种1174个、推广新技术875项,注册产品品牌207个,带动农户22万户,新增经济效益19亿元。

2011年,为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沈阳市“青年农民上大学”和“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巩固培训成果,根据全省农村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省科技厅开展了辽宁省农民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项目。

篇8

建设“法治湖南”,是湖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依法行政的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湖南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湖南工作千头万绪,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环节。建设法治湖南,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农民是重要对象。《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丰富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形式主义。”湖南是农业大省,有2300多个乡镇,2万多个行政村,4500多万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所占比重高,占全省总人口的70%。[1]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是决定全民法律意识的重要因素。[2]当前农村发生的案件中,许多是由于不懂法造成的,由不懂法变为违法犯罪。由此可见,农民法制教育是实现法治湖南的重要前提。法制教育本是一种素质教育或者理念性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法律的信仰。[3]可以设想,迅速而普遍地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极大地影响湖南法治化的进程。

二、湖南农民法制教育之问题分析

湖南省从开展“普法”教育以来,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整体上有了提高,农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也应当看到,农村的法制水平一直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制教育滞后。美国学者伯尔曼说:要使民众守法,首先要懂法,而懂法的前提是加强法制教育。目前农民法制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还是教育队伍,都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干部对农民法制教育重视不够

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抓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抓法制教育是一项“软”指标,对政绩没有什么影响,认为法制教育既花钱又费力,还不如干点赚钱的事情实惠。由于缺少应有的严格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农村干部对开展农民法制教育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甚至还带着抵触情绪。因此,由乡、村干部组织的法制宣传,不但次数有限,有的还名不副实,搞形式主义应付上级检查,没有收到宣传教育应有的效果。此外,我们到一些乡村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以及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知法犯法等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地存在,导致学法与用法脱节,由此严重挫伤农民学法的积极性。[4]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制观念比法律文本更重要。不改变这种落后的法制观念,农民法制教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农民法制教育队伍不适应,不稳定

目前,普法办、乡镇司法所是湖南省开展农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但绝大多数基层司法所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他们要完成依法治村、纠纷排查调处、法律服务等任务,还要协助当地政府完成中心工作,难以再承担农民法制教育任务。至于村一级更难落实,村的普法干部一般是由分管综合治理的村干部兼任,他们主管工作多,加上不少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自身法律修养不够,导致有些村的法制教育工作出现无专人、无计划、无考核的“三无”现象。基层法律服务组织和法制教育队伍的缺乏,导致农民法制教育难以实施,工作很难到位,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律培训需求。

(三)农民法制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不新,难以调动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农民法制教育除了进村入户散发一些法律宣传资料,或是利用赶集、节日等设个咨询台接受农民群众法律咨询之外,就是放广播,举办宣传栏、张贴标语、悬挂条幅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这种“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表面看起来气氛浓厚,实际上流于形式、走过场,不仅起不到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会激起广大农民对于法制教育的漠视情绪。即使对农村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也基本上是停留在“购一本法律书、听一堂法律课、参加一次法律考试”上,仅仅是按规定购买教材、按时间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和考试而已。这些年来,国家确定了各类别的法制宣传日、周、月等。每到这些宣传时段,各地都会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甚至组织一些文艺汇演等等。这样的方式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或许能形成一定影响,但在实效性上,农民法制教育多数是突击式普法,以“造势”为主,存在走过场、一阵风,只求干了些什么,在数字上做文章,而不讲究农民实际上学到了什么法律,是否会采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基本权益。[5]

(四)农民法制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目前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设计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与实际需求不够,仅仅是将法律条文生硬地传达给农民,印发的一些普法宣传读本,也没有考虑各地农民的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实用知识少、可操作性差,脱离农民需求,学用脱节,这样的法制教育内容无法得到农民的认同。激励农民学习法律知识的原动力,其实主要不在于行政力量,而在于他们对法律的需求,在于运用法律能解决他们身边的法律问题。而目前的一些法制教育是就教育而教育、就宣传而宣传,“一锅煮”式普法,忽视了农民在法律方面有什么困惑和疑难,在生产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服务与帮助。法制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这势必影响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五)农民法制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难以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教育活动

虽然各乡镇把法制教育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真正投入到法制教育中去的经费却非常少,有些乡镇财政相当困难,基本上没有安排专项经费或不能按标准拨付到位。特别是村一级的法制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无法开展一些多样化的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只能搞搞形式,应付检查而已。

三、远程教育:农民法制教育的优先选择

如何迅速改变农民法制教育落后的局面,不断扩大农民法制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是当前湖南农民法制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法治湖南”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赋予了服务全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神圣使命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应当发挥其覆盖全省的办学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农民法制教育的重任,在推进“法治湖南”建设中有所作为。电大远程教育所具有的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收效好,可以有效解决解决资源与师资问题等优势,说明它能够承担起农民法制教育的重任。可以说,采用远程教育手段实施农民法制教育,是符合湖南省情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应当成为开展湖南农民法制教育模式的优先选择。

(一)办学系统优势

湖南电大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全省建有20所市州、行业和企业分校,126个县级工作站和教学点,各分校和教学点都有相应的机构、稳定的人员和先进的教学设施,确立了省、市、县电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系统运行机制,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系统。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使远程高等教育从城市延伸到了乡村,能为农民学习者及时提供教学、管理、技术及其他支持服务。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是电大不同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最大优势,湖南电大系统(包括省、市、县、教学点)现有法学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名,讲师17名,助教5人,他们长期从事远程教育,积累了丰富的远程教育教学经验。同时聘有一支由高等院校、司法系统和律师事务所的教授、专家组成的相对稳定的200余人的兼职教师队伍,能满足农民法制教育及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的需要。依托电大开展农民法制教育可以点面结合,灵活组织教学,全省普及性的教育资源由省校统一建设,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由分校、教学点建设,既可以解决农民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问题,又可以使学习资源充分彰显地方特色,贴近农民生活实际,体现当地农村特点,满足不同区域农民的不同法律需求。

(二)教学网络优势

目前湖南电大建立了由2条100兆专线连接互联网的万兆校园网,通过34条专线与各市州分校连接,形成全省电大系统计算机广域网,依托校园网建有双向和单向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省校和各分校及部分县电大工作站安装了远程教学平台,提供视频点播、网上直播、双向视频交互及其他教学服务。市州分校和一些县电大工作站可以直接收看省校直播课堂,方便快捷地进行学教互动。这个学习平台可直接用于农民法制教育,及时将最新的法制教育资源传送到农村社区、偏远地域,直至“送达家庭”并“满足个人需求”。“政府办得起、农民用得起”的农民法制教育理想,便可以通过电大远程教育传输系统变成现实。

(三)学习资源优势

电大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精英教育,它一直把满足社会大众需要作为自己办学的出发点,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成功探索了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途径。从电大远程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法学专业一直是重点学科和大头专业,在30年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及各类培训资源,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资源很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学习。依托电大开展农民法制教育,能避免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

(四)电大有农民法制教育的成功实践

湖南电大2004年起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乡村,开设了近20个适合农村和农民的专业,直接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方案特别重视法制教育,开设了3门法律课程,让农民大学生有机会系统学习农村常用法律知识。这些课程都提供了丰富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农民学员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有任何学习疑难可通过课程互动平台、QQ、电子邮箱随时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教师经常深入农村听取农民的意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针对农民群体编写的法律读本,完全打破了以往法律教材的学科体系,精选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针对农村常见纠纷,指点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告知解决问题的途径,提示处理不同纠纷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再辅之以实例解析,从实用的角度教给农民常用的法律知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有效途径。农民可以通过典型实例举一反三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纠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湖南电大与各市(州)分校在各地社区大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和其他法律实践活动,建设了社区学校图书室、计算机室和网络教室。一批县(市)相继成立了农村社区学校。农村社区学校结合当地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电大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法制讲座和法律实践活动,方便农民学习,同时能随时了解农民的需求,完全按照农民的需要来安排学习内容和形式,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便能接受自己需要的法律知识辅导。

四、实施农民法制教育的基本思路及路径选择

(一)优化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设计

首先,要突出农民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我国现行法律200多部,法规多达数千个,然而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能够真正运用的法律法规并不多,应当重点宣讲与农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其内容,一是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物权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二是涉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种子法等。三是涉及农村社会治安稳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四是涉及农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五是其他权利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其次,要根据农民的不同需求随时调整与更新教育内容。农业的区域性、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农民法制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全省统一的法制教育培训,往往缺乏针对性。每一所市级电大分校,每一个县级电大工作站,都必须将农民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设计立足于当地农村、农民的实际,改变以往法制宣传内容条文化、书本化的做法,突出当地农村的特点,做到法制内容与当地农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必须看到,随着普法的不断深入,农村群众对学法的目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现在学法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用性。[6]法律教师要深入农户、地头,耐心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民的法律需求。农民需要什么法律知识就重点讲解什么法律知识,只有这样,农民法制教育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二)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是用好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可充分利用墙报、标语、小报等农村传统法制宣传教育手段,利用赶集、院坝会、庙会及其他重大的群体活动等机会,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形式,宣讲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可能地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充分利用电大网络教学平台传输面向农民的法制类电视节目。目前影响较大的法制类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经济与法》等,讲解的是国内一些很有影响的案件,但真正贴近农村的法制选题并不多,对于农民来说离他们的生活实际较远,难以吸引他们。况且这些节目无论是农村选题,还是城乡共性选题,大都缺乏农村受众的互动与参与。这种以传者为本位、自上而下、单向传输的涉农法制信息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法制信息传播的内在特点和要求,不利于涉农法制信息的传播致效。[7]可以由省电大牵头,组织市州分校、县工作站的专业教师收集湖南农村的法院判案、民间调解、政府行政、听证议事等法治事件,通过案例式、讲解式、对话式等多种形式宣讲,采取实时与非实时的方式传递。这样,可以使农民能够随时点播收看并能互动交流,一目了然地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制教育效果。三是社区学校定期定主题开展面向农村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通过学生影响父母、父母影响家庭、家庭影响村镇,不断拓展农民法制教育的覆盖面,形成农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四是适应农民的接受心理与习惯,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法制教育的效果。农民喜欢接触具有一定故事性、娱乐性的法制信息,如湖南农民对花鼓戏津津乐道,如果将法律法规知识与花鼓戏融合起来,在农村巡回演出,一定会受到农民喜爱。近年来,不少乡村成立了腰鼓队、舞龙队、锣鼓队、秧歌队等,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队伍的力量将法律知识编入快板、写入唱词、融入舞蹈,组织农民自己表演身边的事例。还可将法律知识写成小故事,将法律条文画成图画,使法制教育化抽象为直观,使农民生活在法制教育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五是组织学法用法评比活动。通过社区学校或村镇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评选优秀学法家庭、评选法律明白人等活动,调动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三)扩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范围,适应农村教育层次多样化需求

运用远程教育模式,扩大服务范围,将专题培训与长期指导结合起来,将集中辅导与送教上门结合起来,将有偿培训和无偿指导结合起来,将近距离、面对面的讲授、咨询与基于网络的远程指导、咨询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不同教育需求。做到农民想学什么,就教他们什么,农民朋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

(四)加强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为农村培养法律宣传员

不断完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培养模式,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将农民大学生培养为“乡村法律宣传员”。充分发挥农民大学生指导村民学法、调解邻里纠纷、管理监督村务等作用,并对周围农民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五)鼓励电大教师深入农村和农户进行法律宣讲、服务、咨询等工作

篇9

一、现场指导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现场指导型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牧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养样式。

优点:一是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操作,使农牧民边学边看边做,直观、清晰地掌握所学技术;二是现场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农牧民学得快、印象深、掌握熟。并且可以因人施教、单独施教。

缺点:一是培训内容主要为某种具体的技术,内容单一,理论性不强;二是后继培训的开展对培训效果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农民对培训人员的依赖。案例:互助县农广校开办“台子 村高效蔬菜生产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海东地区乐都县高庙镇是 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区,农民对高效蔬菜生产有迫切的要求,互助县县农广校在高庙镇六个村庄,筛选出文化较高、技能较强的130人开办了高效蔬菜生产教学班,进行为期二年的中专业余学习。 为了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吸引力,教学班聘请的老师都是当地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员,老师按设施蔬菜生产的周期跟踪指导,每周授课一次。农民将平常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搜集起来,或记在纸上,或摘下病枝,等到面授的时候,带上一大堆问题向老师请教,共性问题统一解答,个性的问题到大棚里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种现场示范指导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当地群众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每到授课时间,老师被农民团团围住,出东家棚进西家棚,为农民解决每一个生产技术问题。2001年至今,近千人掌握了高效蔬菜生产技术,成为蔬菜生产行 家能手,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以高庙镇为中心,周围村已发展起日光温室5000余个,成为青海省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

二、典型示范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典型示范型模式是指政府、高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地进行科技学习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解决了农业科技成 果推广“断档”问题,农牧民通过直观的物化技术和丰厚的利益引导,加快了吸纳新技术成果的过程;二是解除农民怕担风险的后顾之忧, 通过典型示范园区,让农牧民眼见为实,亲身体会,从而自觉自愿接受培训;三是典型示范培训对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十分有效。

缺点: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加上受人才、资金、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典型示范区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农业 资源区域优势;二是该模式存在着 科技含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发 展后劲缺乏等问题,导致示范带动 力不够,科技辐射力不强。 案例:互助县威远镇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他们大力推广市场前景好、效益较高的瓜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开展科技培训,发展订单农业,增加了农牧民收入,青海大学农业科研所重点开始开发新产品,标志着互助县高新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制约我省农业科技进步的难题有望得到破解。

青海省互助县高新科技园区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展绿色果蔬花卉,提高农民产加销能力。互助县威远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和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经济利益联合体。公司先后建成了威远镇绿 色蔬菜基地和绿色蔬菜基地,有20个果菜品种通过国家绿色认证,被列为青海省绿色农产品著名商标。公司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达标蔬菜收购合同,与农户建立了比较稳固的利益联结关系,将产品分级包装,年加工销售“互助牌” 礼品果蔬10万箱、80万公斤的能力, 增加了蔬菜的附加值。科技示范园区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水平,增加了菜农收入。同时引导 农民参与蔬菜市场流通,培育了大 批的经纪人。

上连科研部门,下连农户,做好科技服务。示范园区上连青海省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青海省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山东寿光市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科研部门,聘请有丰 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下连农户,提供科技咨询,做好科技服务,年接待参观学习农民近千人次。在示范基地内引进农业实用新技术、新成果,试种、试验,开展 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还不定期举行种植技术观摩会,邀请乡镇农业干部、村组干部、种田能手等参加。通过各种培训推广观摩 活动,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 目前,该示范园区示范面积1万 亩,精品园区面积1200亩。通过该园区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有15000 户农民受到带动,增长了科技知识,提高了结构调整意识,农民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项目推动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推动型培养模式是以某一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 项目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培训的组织者、培训者与受培训者,都是围绕项目实施的内容进行培 训,目标都很明确,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二是易组织,好开展。在组织领导、教育培训、示范推广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中,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得 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缺点:对所选项目要求较高。

一是项目推广的技术要求切实可行、节本增效,不仅具有科学性、先进性,而且要简便易行;

二是要求有可供项目开发的生产基地和其 它必备的自然资源条件;三是要求 技术与项目结合后所形成的项目产 品必须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案例:西宁市科技人户培养 “核心农户”。 民和县农业部科技人户项目的实施县,示范作物和种植模式以玉米高产栽培为主,通过项目的实施, 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种植水平,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

选拔科技示范户在10个乡镇100个村选拔出有文化、爱科技、 生产经验丰富、群众基础良好的 1000户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以辐射带动周围广大农户搞好科技兴农,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召开技术指导员培训会。为了提高技术指导员业务技术水平,项目领导组办公室邀请科技人户示范工程首席专家进行技术培训,使各参训人员明确工作方向、任务、方法、四个主导品种、八项主推技术及具体实施步骤,为搞好农业科 技入户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入户指导培训各乡镇的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各自所指导的20户科技示范户分别进 行政策宣传和集中培训。50名技术 指导员对各自示范户的集中培训都在5次以上,进村入户指导在15次以上,技术指导员都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每户都备有技术指导服务卡,示范户遇到生产中的问题,一个电话就可解决。技术指导员也都通过电话、信函、资料、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解决示范户生 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把海东地区农业和科技局精心印制的玉米栽培技术挂图和技术明白纸以及《农业科技人户读 本》和《科技示范户手册》送到示范户家中,从而使示范户提高了思想认识,掌握了关键技术措施。

四、能人培育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系列化培训与服务,在农村中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培养目标明确。为广大农村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勇于献身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二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系统教育,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缺点:一是覆盖面小。青海省目前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的能人培育占农民人数不到10%;二是费用高。在高校学习的经费,需要政府、高校、 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解决。案例:大通县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农村能人。为了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 设步伐,大通县委县政府依托大通县农广校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大通县委县政府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召开专门的动员会议,部署落实,下乡到基层进行宣传,并要求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

结合实际,开设对口专业。果、桃、牧是大通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大通县农广校首先开设了果蔬生产专业;针对学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村干部,叉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帮助学员进一步掌握农村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方面 的知识;根据学员的家庭实际情况,增设了畜牧兽医专业,使学员学有所用,用有所获。

落实资金,配置教学资源。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转移支付资金中解决学员的全部学费,解除了农民学员的后顾之忧。另外,大通县农广校投入30万元,建成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教师和学员休息室,配套了教室所需设备,为农民学员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办学原则,确保教学质量。坚持特色办专业的原则,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针对农民学员的特点, 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适应性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按照4:6的比例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坚持开放性原则,交叉进行课堂教学与实习基地 实训,网上教学、学员自学和巡回面 授,确保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农民学员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办法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员党支部、班委会、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和 学员在校表现通报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在大通县实施5年来,共培养大学生500名,这些“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技术和管理人才,日益成为农业科技致富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五、媒体传播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媒休传播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 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 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 ,以及现代 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 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 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培养模式。

优点:一是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形象直观、易懂易学;二是克服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培训资源大范围的共享;三是覆盖面广,受益入数多,且接受培训所需的费用相对低廉,学习时间可自由选择。

缺点:一是对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要求较高,需要政府部门下 大力气投资建设;二是对培训队伍的 整体素质要求高,要求培训队伍的知 识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三是培训效果明显依赖于教学软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学软件在选题、制片等方面 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满足农民需求, 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案例:长治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西宁市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注重科学发展,成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切人点和广 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科技和实用技 术的窗口。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搭建过程中,西宁市探索村校共建、村企联建、多校合建等多种建站模式。经过两年的建设,市、县两级播控平台己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铺设光缆100多公里,建设终端站 点1800多个,覆盖了全市100%的乡镇和70%的行政村。

篇10

**县**镇“一村一大”志愿者计划现状调查与思考

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村的发展除了靠资金、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投入外,科技、教育尤其是人才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被社会关注。

我县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工作以全部结束,到**镇服务的23名志愿者也已各就各位,开始为期两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具统计这23名志愿者分别来自**、犀埔、郫筒等镇,其中男生11人、女生12人;本科生8人、大专生15人;涉及12个专业。他们的到来为各村(社区)的组织机构注入了新鲜血液,带去了新知识、新文化,受到村(社区)两委和群众的欢迎。志愿者在各自服务的村(社区)出任村长助理或团支部书记,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优势,协助村(社区)两委完成日常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总目标,推动农村团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创新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在村上服务的同时,23位大学生志愿者又先后到镇政府各科室进行上挂锻炼。利用“三进二下”原则,完成“村(社区)”与镇政府安排的工作。

一、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对基层环境的不熟悉

通过近两月的锻炼,志愿者工作逐步迈入正轨,各自对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农村基层工作,对周边环境的认识、了解是必要的。可是在第一个月的工作中,每一位志愿者对“做了多少、做了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模糊的,这在他们各自的《九月工作汇报》中可以看出。原因很简单:在他们的汇报中最常见的一个词便是“等待”。

据了解,在为期30天的农村工作实践中,大家有尽一半的时间是在村(社区)两委办公室值班!在此前提下,他们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却都是陌生的,除了与两委干部有过为数不多的照面,其它所谓的辖区人员结构、情况等都有着严重无知,所属村(社区)的具体情况更是含糊不清的。经过实地了解,我们得出这样的原因:

1.初进农村,各村(社区)干部忽略了引领的职责。

2.志愿者也忽略了自主了解情况的必要性。

(二)角色转换未完成

我们这个团队近80%的同志都是初出校园,正在由“学生”向“工作者”转型,从昔日的“万事无忧”到而今的“任重道远”,这无疑是一种对心性的挑战。

通过“一月农村工作试练”与“一月政府科室工作”,大家都明显感觉到对工作的无助,“知识”与“工作”难以联系到一起。

具体表现有:首先是在“村(社区)”与“政府”事务处理方法上有些茫然无知;其次是在工作早期出现失职现象;再者是在额外工作中有意识地逃避。

(三)组织观念和自我展示能力欠缺

这个问题,在团委的内部工作参与动态上,就明显的体现出来。如:在20xx年10月,由团县委举办的“志愿者运动会”上,我们23位大学生同志都不曾参加;其次在团县委组织的“志愿者联合会”中,依然是见不到我们23位大学生的身影;再者是在镇团委开展的活动中,大家也都充满了退缩心理。

二、关于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了几点思考

古人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帮助大学生近早熟悉情况,胜任工作,从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能力,我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调研,了解社情民意

就我个人而言:在“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的情况下就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思考与探讨的方法。在20xx年10月9日的“志愿者工作会”上,镇党委书记马世雄针对各位大学生的“环境生疏”问题便提出了“三进二下”原则。既是指:“在一周五天的工作中,利用三天时间在政府各科室提高机关事务处理能力,同时安排两天下乡,对当地的环境、民情进行了解、汇总并上报,针对各村(社区)所出现的难题,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它对解决环境生疏问题有了一定的帮助。因为它不仅保障了“村(社区)”与“政府”工作的顺利完成,也增加了志愿者与民众接触的机会。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继续提倡志愿者坚持“三进二下”原则,保障“农村”与“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继续提倡志愿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村(社区),加大对民情、民意的了解和认识;

3. 继续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对志愿者正确“引导、介绍、教育和带领”的职责。

(二)加强对自身问题的认识

在镇政府上挂锻炼期间,大家能明显感觉到手中的“校园知识”与现实中的“工作能力”有着太大的悬殊,这也引起了我们中的部分同志产生沮丧心理,甚至因此而迷失方向;再者是在对待额外工作的态度上,也出现了抵触现象。对 此两种问题,我个人建议:首先需要真正了解他们的难处,从工作、生活中入手;其次在我们这个团队,工作上要达到“互助互爱”的程度;再者希望上级能对额外工作提供支持与关心;最后在处理自身缺陷上,莫过于加深学习,虚心请教老同事,得到其在工作中的指导。

对此,我们给出以下几项建议:

1.加强志愿者管理,根据《志愿者管理条例》进行工作情况评定;

2.在服务期间,分工明确,强调责任制度;

3.注重志愿者办公技能的培训,提倡各科室进行“手把手”言教;

4.工作之外,鼓励大学生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进行相应的技能评比;

(三)加强对团队合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