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范文
时间:2023-04-08 00:0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SO2的性质;实验设计;注射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9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29
一、实验目的
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它包括二氧化硫与水的作用、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氧化性和漂白性。教材中有关二氧化硫气体性质的实验方案不仅会有部分气体逸出,而且内容也比较单薄。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所有的性质实验,教师往往要携带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制取装置以及其他有关性质实验的所有仪器与药品,实验过程比较烦琐,用时较长,而且容易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从环保、安全、易操作的角度出发,笔者设计了一套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绿色微型化实验装置,使实验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多余的SO2处理方便可靠。改进后的装置简单、便携、容易操控、实验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实验时间短、环保无污染、 体现了实验的简约与绿色化的思想。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50 mL的注射器三个,三通阀一个,硬质试管一个,单孔橡胶塞两个,小烧杯一个,脱脂棉若干,铁架台两个,酒精灯,火柴,导管,肚容式导管
实验试剂:70% 浓硫酸,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品红溶液,KMnO4溶液,紫色石蕊试液,Na2S溶液,NaOH溶液,酚酞试液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1. 仪器组装图见图1,电脑设计图见图2。
2. 在硬质试管中依次装入蘸有品红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硫化钠溶液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四、实验操作
1. 检验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2. 旋转三通阀,使两只注射器与硬质试管实现三通,推动注射器1,将70%浓硫酸推入注射器2与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反应,产生气体后旋转三通阀使注射器2与硬质试管相通。
3. 二氧化硫气体在硬质试管中依次反应,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硫化钠溶液中有淡黄色硫单质生成,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最后多余的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4. 用酒精灯对褪色之后的品红加热, 又恢复红色,对比石蕊试液只是变红而未褪色,得出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
5. 用酒精灯对褪色后的其他脱脂棉加热,没有恢复红色,说明它们的褪色原理不同。
6. 实验结束后,取下注射器1,连接上注射器3,转动三通阀,使注射器3与硬质试管相通,推动注射器3,将体系中残留的气体排出,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五、改进的意义
1. 整套装置通过三通阀连接将多个实验作整体化设计,在密闭体系内便可完成二氧化硫气体的制备以及一系列性质验证实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 实验药品用量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3.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装入药品后仅需推动注射器便可引发反应,且用时较短,整个实验过程不超过3分钟。
4. 实验现象非常明显,从a生二氧化硫气体开始,1分钟内即可看见性质验证实验中的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直观性较强。
5. 实验设计绿色环保,实验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可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在实验结束时用空的注射器可将体系中残留的气体全部排出,吸收,保证所有的SO2气体均不会扩散至空气中,实现污染气体零排放,安全环保。
6. 实验装置可用于推广,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用于其他气体如氯气、二氧化氮等气体的性质实验的探究,只需更换所用试剂即可。
六、讨论与反思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快速、简洁、整体的实验验证可以提高单位时间课堂的容量,增加学生思维的维度。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对教学实验的研究更要突出安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简洁性。为了适应目前化学科学的迅猛发展,顺应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的需要,有些实验有必要进行改进。
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的使用比实验本身更为重要。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出发,设计好学生的活动,使学生多观察、多探究、多分析、多思考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2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后对另一类物质――碱的学习。酸和碱是常见的两类化学物质,也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试剂。对于碱,在已有的生活和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这类物质,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学生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原理;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时,了解了生石灰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并且生成熟石灰;在学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时,学生认识了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伴随放热现象;在学习“溶解度”时,学生知道了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学习“酸的性质”时,掌握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上述这些有关碱的零散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线构建学生学习的知识主线,以氢氧化钙为参照物,对比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常见碱的俗称及其腐蚀性,了解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会对比的学习方法,形成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学习,体会对比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
三、课前准备
材料准备: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水、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烧杯、表面皿、药匙、多媒体、图片等。
学生分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指定组长,指导本小组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超市中有一种自加热盒饭,加热剂是分开包装的生石灰和水,使用时将绳子一拉,10分钟即可加热食品。这种自加热盒饭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反应原理:CaO+H2O=Ca(OH)2,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碱,而炉具洗涤剂中也有一种碱叫氢氧化钠。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碱――Ca(OH)2和NaOH。这里有两种白色固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要把它们鉴别出来,你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利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进行鉴别。
讲述:鉴别两种物质的前提是知道它们的性质差异,而我们只有在全面了解它们的性质后才能知道差异在哪里。所以我们首先来了解它们的性质。
多媒体展示:盐酸、硫酸两种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碱溶液中的离子情况。
提问: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H+。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离子情况又如何呢?
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式,学生对两种溶液中的离子情况进行猜测。
根据图片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离子情况,得出结论:两种碱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OH-,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相似。
讲述:两种碱溶液中存在相同的离子――OH-,但也有不同的金属离子。它们的性质应该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分别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来比较两种碱的异同。
实验准备:在实验桌上的两个表面皿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并放置两个盛有等量水的小烧杯。
提问:观察表面皿中的固体,对两种碱的溶解性大小利用设计实验进行比较。
多媒体展示:制作叶脉书签;鸡爪浸泡在氢氧化钠浓溶液中的状况。
提示: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它的俗名有烧碱、火碱、苛性钠。操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展示:将表面皿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向学生展示。
观察对比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与刚刚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无变化。了解潮解的过程。)
讲述: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表面会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潮解。
实验:观察两种碱的颜色、状态,并通过实验比较两种碱的溶解性。(学生在加碱的过程中可能会缺少对比意识,即没有往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碱。)
在比较溶解性时,通过触摸烧杯壁感受氢氧化钠溶解过程中的放热情况。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其俗称。
小结两种碱的物理性质。
明确两种碱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引导:通过对比两种碱溶液中的离子,我们分析得出两种碱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下面我们以熟悉的氢氧化钙为参照物,共同研究两种碱的化学性质。
体会学习方法――以已知物质为参照物来学习相似的未知物质的性质。学生联系到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也会根据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而猜测碱可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提问:你认为碱可能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讲述:OH-在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有,溶液都显碱性,而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
演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现象:无明显现象。
提问: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反应如何来证明呢?
小组讨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在笔记上。
演示:一组对比实验:往两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分别加入等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观察现象:两个瓶子都变瘪了,但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那个瓶子变瘪的程度更大。
提问:如果只向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瓶子变瘪能否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回答:不能,软塑料瓶变瘪还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中造成的,实验不严密。
讲述:大家已经证明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实,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还能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这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反应原理相似。
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SO3+2NaOH=Na2SO4+H2O
SO2+Ca(OH)2=CaSO3+H2O
提问:氢氧化钠固体如何保存?原因是什么?
回答:密封保存。(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2)氢氧化钠固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提问: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吗?
回答:不可以,因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干燥。
提问:如何得到这两种重要的碱呢?
多媒体展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工业制法。初步了解两种碱的工业制法。
提问:学完这两种碱的性质后,现在你会用哪些方法来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呢?
应用所学知识,归纳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碱在用途上的区别及其原因。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
课堂检测:学生课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新授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通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在对比学习两种酸的基础上,推测两种碱存在相似性质的原因。从它们结构中都存在OH-,可以判断它们都有碱性,同时每种物质可能也有其各自的特性。在认识它们的共性时,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学生已比较熟悉,因此作为参照物,通过与氢氧化钙对比,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这样安排使学生更易掌握所学的新知识。
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结论,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总结和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是一个探究过程,因而也有利于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关键词:烟气;脱硫;干法;半干法;湿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08
0 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严重的雾霾现象,雾霾的主要组成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作为雾霾中最主要的的成分之一,其主要来源于工厂燃料燃烧烟气的排放,这在钢铁和火力发电行业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与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寻找高效节能的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也同样迫在眉睫。
1 烟气脱硫技术分类
1.1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脱硫吸收和产物处理均在干化状态下进行,反应产物也为干粉状。典型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为等离子体法,其利用高压电源激发出等离子体,从而产生大量离子及自由基等具有强氧化性的活性粒子,二氧化硫短时间内被氧化成硫酸分子,在注入NH3的情况下,与NH3反应生成微小的粉粒硫酸铵。干法烟气脱硫技术还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和粉煤灰吸附法等,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操作过程简单,无需废水处理,但其脱硫效率较低,反应速度较慢,适用于二氧化硫含量较低的环境。
1.2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脱硫过程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再生过程在湿态下进行或者脱硫过程在湿态下进行、处理脱硫产物的过程在干燥状态下进行。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典型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告号为CN203370454U)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采用旋转喷雾法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工艺过程如下:生产过程中,烧结原烟气通过进口烟道进入顶部烟气分配器,经过顶部烟气分配器圆周布气后,使烧结原烟气在塔体内均匀分布。与此同时,一定浓度的脱硫剂浆液从浆液罐经过浆液管道进入旋转雾化器,脱硫剂浆液被雾化成极微小的液滴(30~80微米),均匀地被喷入塔体内,与脱硫烟气充分接触反应,烟气中的酸性物质很快被吸收中和,与此同时烧结烟气中热量迅速干燥喷入塔内的液滴,形成固体粉状料,完成雾化、吸收和干燥。
循环流化床法是另一种典型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其工艺过程为:将石灰浆或熟石灰粉喷入循环流化床中,与含有二氧化硫的烟气在流化床中充分混合反应,二氧化硫被去除,包含固体的烟气经过分离、除尘后通过烟囱排出,收集到的固体一部分返回流化床中循环使用,另一部分作为废渣处理。清华大学(公开号为CN103712207A)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采用了循环流化床法来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1.3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含有吸收剂的溶液或浆液进行脱硫吸收的过程和产物处理的过程均在湿态下进行,其由于具备脱硫效率高、反应速度快以及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在市场上得到广泛运用。
(1)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最传统的脱硫技术,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脱硫剂为石灰石或石灰,也可使用同类性质的废弃物如电石渣等。威海鑫山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号为CN102949923A)的一项有关烟气脱硫的专利中,用石灰-石膏法脱除烧结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回收石膏,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烧结工业含二氧化硫的烟气从吸收塔下部输入;(b)在吸收塔上部喷淋石灰溶液,含二氧化硫烟气自塔下部进入,烟气与石灰溶液在塔内逆流接触反应后,去除夹带的水雾由吸收塔顶部排出;(c)在吸收塔下部收集落下的浆液,将其排入循环池内经循环泵输送至吸收塔上部的喷淋装置循环喷淋,向循环池内通入空气,使循环池内浆液中的亚硫酸钙氧化为硫酸钙;(d)当循环池内的硫酸钙浆液比重超过1.16-1.20时,将其排入石膏脱水系统过滤得石膏,过滤后的溶液加入循环池内;(e)当循环池内的浆液pH值低于规定值时,向循环池内补充石灰溶液。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脱硫产物石膏可回收利用等优点,但是由于石膏的存在,系统中容易出现结垢和阻塞现象。
(2)氨法。氨法烟气脱硫技术按照吸收液的再生方式可以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铵法和氨-硫酸铵法,其中,氨-硫酸铵法由于具有实际工业意义而得到较广泛的使用,其采用氨水作为吸收液,氨水与二氧化硫快速反应,脱硫效率较高,回收的硫酸铵经加工可制成氮肥使用。山西晋丰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工艺(公开号为CN101579602A),氨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较高,回收的硫酸铵可进行废物利用,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但是该法也具有很多缺点,例如氨水容易挥发,造成部分氨的损失,氨的成本较高,使脱硫成本增大,并且氨水容易对设备造成腐蚀。
(3)双碱法。双碱法种类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钠钙双碱法,其是以钠碱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吸收了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与石灰乳进行反应再生钠碱液。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钠钙双碱法烟气脱硫方法(公开号为CN102728205A),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硫烟气通入至脱硫吸收塔中,利用脱硫吸收塔中的脱硫液吸收含硫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二氧化硫后的脱硫液称为富液;(b)将富液送入至氧化反应器,在氧化反应器中通入空气进行氧化,使得富液中的亚硫酸纳氧化成硫酸钠;(c)将氧化后的硫酸钠溶液送入至沉淀反应器内,在沉淀反应器中加入石灰水,硫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合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d)分离水合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水合硫酸钙沉淀经过处理后制成石膏,氢氧化钠溶液经过处理后制成脱硫液等待再次加入到脱硫吸收塔中。双碱法最大的特点是吸收塔内为液相吸收,吸收液在再生池中进行再生,避免了塔内出现结垢现象,并且采用钠碱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效率高。该法的主要缺点是脱硫和再生反应比较复杂,整个系统进行理想运行的难度较大。
篇4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2.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篇5
1、碱石灰主要作为干燥剂(其中氧化钙起到干燥作用),可用来干燥中性气体比如氧气,也可用于干燥碱性气体氨气。
2、同时也可以用来吸收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如果只有氢氧化钠存在,这种干燥剂将不能在较高温度下使用,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实验室最常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腐蚀仪器。实验室制取少量甲烷可以用碱石灰和乙酸钠(醋酸钠)共热,生成碳酸钠和甲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一)典例分析
【例1】(泸州)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3)丙同学: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得到了与甲同学相同的实验结果。
【解析】本题通过给出实验装置考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应用。解答此类题要抓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然后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判断。(1)属于基础题;(2)用碳代替红磷,碳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故不会进入水;(3)丙同学要完成乙同学的实验并想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必须消耗掉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故可选择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等碱溶液。
【答案】(1)15(2)碳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钙)
【例2】(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典型化学性质正误的判断,重点考查几种典型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正误判断。解答此类题既要掌握几种典型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又要仔细辨别他们之间的差异。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是正确的。
【答案】B
【例3】(成都)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二氧化锰是反应的。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
篇7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篇8
一、常见出题形式
1.题头:多以文字形式,介绍某个化学工艺的原料、原理和产物。
2.题干:多以框图形式,突出表达物质相互转化的方法和操作步骤。
3.题尾:出现了提问环节,不仅考查初中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程度,还利用提供的信息考查他们对新知识的提炼、归纳和运用的能力。
二、解题策略
1.题头:从众多文字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如原料、产物和原理,并用笔勾圈点划出来。
2.题干:学会通过观察箭头的指向,看懂框图。(1)凡是有进入框图趋势的物质都可暂时认为是反应的原料,离开框图的物质为该步骤的产物;(2)出现走“回头路”的箭头就可视为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3.题尾: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不止一个,但每道题目相对比较独立,若其中一个问题无法解决,也不影响解答其他问题。一般一个问题针对一个具体框图,所以带着问题找准相对应的框图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热点题型
题型一 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1.(三明)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以下是某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分离粗盐和母液的操作名称为 ;母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为 。
(2)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下表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结合表中数据回答:
[温度/℃ 30 50 70 100 溶解度/g 36.3 37.0 37.8 39.8 ]
5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解析:(1)分离粗盐和母液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母液是食盐的饱和溶液,故一定含有氯化钠,一定含有钠元素。(2)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能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3)5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0 g100 g+37.0 g]×100%=27.0%;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1)过滤 钠 (2)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复分解反应 (3)27%
蒸发结晶
题型二 能源工业(化石燃料的利用、合成氨工业等)
例2.(枣庄)1926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创立的。
(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填操作名称);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 (写出一种即可)。
(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主要是因为设计了 (填流程图中的编号)的循环。
解析:(1)立“联合制碱法”的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2)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体的方法为过滤。碳酸氢钠在生产、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如用于食品发酵。(3)由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以此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
答案:(1)侯德榜 (2)过滤 食品发酵粉(合理即可) (3)Ⅰ
题型三 CaCO3和矿产资源的利用
例3.(广元)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与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材料制取烧碱,其制取流程如下
(1)写出加入纯碱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问题与发现】
固体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甲的猜想: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乙的猜想:A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你的猜想: 。
【探究与验证】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甲的结论不一定成立,原因是 。
解析:(1)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2)【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若氢氧化钙是过量的,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钙;若碳酸钠是过量的,则在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碳酸钠。由此可以作出固体A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的猜想。【探究与验证】乙:取少量固体A,溶于适量水后,滴加几滴饱和碳酸钠溶液,如果没有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中不含氢氧化钙,猜想不成立。你:取少量固体A,溶于适量水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猜想成立。【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流程,可以判定甲同学设计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无论碳酸钠过量还是氢氧化钙过量,混有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都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答案:(1)Ca(OH)2+Na2CO3=CaCO3+2NaOH (2)【猜想与假设】A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没有出现白色沉淀 取少量固体A,溶于适量水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碳酸钠、氢氧化钙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它们都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A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题型四 环境保护
例4.(济宁)我市煤电资源丰富,由于当地煤炭含硫量大,燃煤烟气大量排放给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如下:
(1)写出流程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流程③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 。
(3)煤电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又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提出两项合理建议: 。
篇9
一、不断改革实验方案,创设有意义的问题再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作出设想,提出解决方案,选择合理方案进行实验,而其中提出问题是最为关键,提出的问题要科学性、可行性,提出问题不可行, 或难以实施,就失去了探究性价值。
如:我在教灭火原理时,问:点燃有高低不同的两根蜡烛,如果用烧杯罩上,是哪根先熄灭?学生讨论热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让学生代表发言,认为哪个先灭的说出理由。两种意见分歧就很明显而且多数认为矮的先灭,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也有少数同学认为是高的先灭,理由是热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我就鼓励大家动手试一下,结果一出恍然大悟,不信真的是高的先灭,再来一次,结果还是一样。又问能举出哪些应用的例子来吗?学生很快就能说出:孔明灯,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就是根据热空气密度小而能升空。
通过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并要求多次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猜想,探究。
二、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好化学的兴趣。如把氢氧化钠溶液放在一个软塑料瓶中,再充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发现塑料瓶变瘪了,通过探究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无不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强烈鲜明的实验现象往往使学生欣喜若狂。若不及时引导,实验变成看热闹,干扰了实验的效果。我们及时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断的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往往片面强调操作上的共性,而忽略了其特殊性。学生为了记忆方便会过于死背问题,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如初中化学实验中,如何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真的产生了压强变小。我们可以设计五种实验来证明:第一种是在一个软的塑料瓶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由于二氧化碳被吸收,压强变小塑料瓶瘪了。第二种方法是在一个瓶中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通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瓶上放一个蛋,反应后,蛋被瓶子吞下去了。第三种方法是在一个瓶子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塞上橡皮塞,橡皮塞上配一个吸氢氧化钠的胶头滴管,一个和外界相通的气球,挤压胶头滴管,使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发现气球逐渐变大。第四种方法是在一个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倒放在铁架上,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有一根玻璃管,和烧杯中的水相通,有一个胶头滴管,烧瓶中出现喷泉现象。第五种方法是把氢氧化钠加入试管中,通二氧化碳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出现大量气泡。通过这五个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同一种实验同一种原理可以有不同种的方法。
四、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环护意识
篇10
1自制细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的装置
1.1自制背景
初中化学教师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操作,好多教师由于时机把握不好,往往会出现细铁丝不能燃烧或燃烧时间太短导致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1.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3实验操作
(1)图1中,向1.5 L塑料桶内加入少量水,然后用止气夹夹住上支管,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桶氧气,桶口用橡皮塞塞紧。
(2)点燃系在细铁丝上的火柴(细铁丝上端插有橡皮塞),打开原有的橡皮塞,迅速插入带有细铁丝的橡皮塞。
(3)打开上支管的止气夹,继续在下支管通氧气,观察到细铁丝在桶内持续燃烧。
(4)用止气夹夹住下支管,停止通氧气,直至燃烧结束,观察生成物。
1.4自制优点
此自制装置上支管利于排气,下支管便于进气,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或氧气瓶)能持续供氧,即使燃着的火柴过早伸入,消耗较多氧气实验也能顺利进行。燃烧实验时间长,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实验效果好。
2自制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装置
2.1自制背景
一般初中化学教师在做硫燃烧的实验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中,点燃硫和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当将燃烧匙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时,由于毛玻璃片边缘与瓶口有间隙,生成的一部分二氧化硫也会逸散到空气中。每次做硫燃烧实验时,教师和教室前排的学生都感受到二氧化硫气体刺鼻的气味,对师生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环保教育。
2.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2.3实验操作
(1)连接好仪器,在塑料桶内预留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2)点燃连接在橡皮塞上燃烧匙内的硫粉,迅速插入桶中,可见硫在空气中燃烧起来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一部分被桶内的液体吸收,一部分通过上支管进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被吸收。
(3)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打开止气夹,向桶内通氧气,可见硫剧烈燃烧起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样被桶内液体和洗气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4自制优点
此自制教具将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两个实验合而为一,并且很好地解决了气体污染的问题,实验高效环保。
3自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装置
3.1自制背景
在做倾倒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实验时,有时会出现位于上层台阶的蜡烛先熄灭的尴尬情况。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书本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来做实验,但一般化学教师用石蕊试液代替紫色纸花来做实验,对比效果没有书本实验好,替代实验不能验证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自制了1套把这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并且达到实验探究目的的装置。
3.2自制装置
自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3.3实验操作
(1)在玻璃棒上缠绕3条石蕊试纸,最上端的1条试纸喷稀醋酸,最下端1条试纸喷水,中间1条不做处理,然后将玻璃棒伸入饮料瓶内,盖紧瓶盖。
(2)将高低不同的2支蜡烛点燃,分别放在饮料瓶上高低支嘴处。
(3)连接CO2发生装置,通入CO2气体,当低处蜡烛熄灭后,用止气夹夹住低嘴处胶皮管,使低处小孔关闭,同时观察高处蜡烛的变化和石蕊试纸的变化。
3.4自制教具优点
①操作简单;②现象明显,成功率高;③将两个实验合二为一,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提高了实验效率;④实验用品廉价易得,易于加工,节约资源。
4自制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
4.1自制背景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要求演示燃烧的条件实验需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但是许多教师将装置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实验时往往遇到以下问题:①铜片上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污染空气;②薄铜片上白磷燃烧时不小心溅出火星引燃另一侧的红磷;③薄铜片放在烧杯口上离热水液面有一定空间距离,热传递缓慢,导致白磷开始燃烧需较长时间,实验等待时间长;④热水中的白磷用硬纸圈罩住稳定性差,当向白磷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很容易被吹走,实验现象不明显。
4.2自制装置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4.3实验操作
(1)分别向2支具支试管中装入少量红磷和一小块白磷,塞上橡皮塞,然后往500 mL大烧杯中加入300 mL开水。
(2)用试管夹分别夹持2支具支试管,同时放入开水中,观察实验现象。
(3)将中间挖了1个小孔的橡皮塞放入开水中,然后用镊子夹1小块白磷放在橡皮塞中间小孔中,观察现象。再用充满O2的试管倒扣在橡皮塞上,并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4.4自制教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