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范文

时间:2023-03-14 00:2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赏析】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是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是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的词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季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整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

篇2

导语设计是一门艺术,而日常的教学中很多语文课堂的导语设计,趋向于随意性、经验性。教师只重视课堂中间环节,导致从导语部分开始, 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一堂课的导语确实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关注教学导语的设计,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师,导语设计定会不同。下面根据教学实践列举几例,共同关注导语设计的研究。

一、导语设计和学生自身生活相连,引领作品的主题情感

一位教师在讲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时,恰逢新年伊始,教师这样设计导语:“新的一年你的梦想是什么?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梦想。”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性,有的希望自己的考试能顺利过关,有的希望自己像韩寒一样成为作家……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引导:“大家的梦想正在实现的路上,只要付出努力,梦想都能实现。但有个人怀着梦想很多年,经过自己的努力仍然美梦难成,他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他的梦想是收复中原,抗金报国,可是最终落得‘把栏杆拍遍’‘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的悲伤。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这段导语符合学生心理,既有时效性,又有启发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学生恨不得随着老师马上走进辛弃疾的情感世界,去阅读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梦想。

二、导语设计和作者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习散文《都江堰》一文时,正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教师这样设计导语: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余秋雨就是一个喜爱行走在山水间的人。汶川地震后,余秋雨去了都江堰。他看到都江堰的二王庙毁了,伏龙观也震坏了。而都江堰工程在这次地震后,依然以汩汩清水滋润着受灾的土地,安慰着英勇的灾民。余秋雨看到李冰塑像立在一片瓦砾中仍然完好无损,依然平静从容。今天我们来学习《都江堰》,从文章中寻找这份平静从容的答案。”

这个导语与作者的行踪紧密相关,大家跟着作者的脚步见作者之所见,感作者之所感,带着兴趣去阅读散文。这有利于学生体会散文中李冰父子心系苍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散文“弘扬一种文化、诠释一种神精”的目的。

三、导语设计和教师展示语言能力和基本功相关,渲染氛围,情境导入

有的教师有着很好的朗读能力,上课初始,教师就能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一位老师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先用充沛的情感朗诵。随着情感幽幽而泻,学生在对柳永的叹惋、欣赏中体味他满怀的离别,进入了新课。

有的教师利用读书很多的优势,引用别人的评价。如,一位语文老师讲授《声声慢》时这样导入:“作家梁衡在他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里这样评价李清照:‘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历经丧乱之后的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著名代表作《声声慢》。”

这个导语看似比较简单,但是梁衡的评价精悍蕴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材料,已经深入到了作者的精神世界。

篇3

裸读,就是在没有任何背景资料、注释、赏析和教师讲解的情况下,去读诗。这就要求我们要到诗中去寻找一些抓手,进而好好地解读诗歌。

那么,对于一首陌生的诗歌,到底该如何进行“裸读”?我以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为例,探寻抓手,解读诗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第一,抓诗歌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情感的载体。准确地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把握诗歌形象的关键在于理解诗歌中的 “象”,领悟诗歌中的“意”。认真感受作品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生们解读诗歌的能力,提升文学修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上片的景物形象。开篇“楚天”“秋水”两个意象,借辽阔苍凉的秋景,营造了空阔清远的意境,从而表现出诗人的悲凉感、孤独短暂感;而“献愁供恨”的“遥岑”,更是写出了词人的满腔仇恨;“落日”则渲染出苍茫悲凉的气氛,暗示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是失群的孤雁,写出了词人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其次,分析人物形象。“江南游子”交代了人物身份,同时也写出了飘零、孤寂之感。人物的动作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作者用这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一是用手使劲儿拍打亭上的栏杆。“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之情烘托出来了。“栏杆拍遍”是指胸中有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词人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在此种情形之下,词中人物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无人会,登临意”,这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第二,抓诗歌的表达技巧。为了使诗歌主旨表现得更深刻、情感表达更真切,诗人往往会运用一些表达技巧,而抓住这些技巧分析诗歌,也会让我们更准确地解读诗歌。

1.直抒胸臆。词中“无人会,登临意”, 直抒胸臆,慨叹无人能够理解词人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2.借景抒情。词的上片着力描绘了以下意象:楚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正是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凄清、悲凉的氛围,让我们感知到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苦。

3.移情于物。作者不说自己“愁恨”,而说远山在“献愁供恨”。正所谓“江山无恨人有恨”。作者用移情之法,将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观景物上,由于词人满腔愁恨,所以连那秀丽的山峰看起来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满愁恨了。

4.化用典故。运用典故能使情思的表达更为含蓄深沉,分析典故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应先弄清楚典故本身的内涵。词的下片,作者连用三个典故,将情感表达得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①“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想念苏州的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辛弃疾借张翰之事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写了乡思之情,又表明国难当头,不会因此而弃官归乡,而要为国效力。

②“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登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正应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没有大志,陈登实在不屑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上,让你睡到地上!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也批判了不顾国事、钻营私利、贪图享乐的人。

③“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东晋时桓温北伐,途径金城,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抚枝落泪。 “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控诉南宋统治集团不能任用人才,使爱国志士无所作为,虚掷年华,人空老去,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5.借代。词中“红巾翠袖”,借代美女,言无美女来为自己搵泪。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此种极度孤独感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感遥相呼应。南归后的词人英雄之气未消,但面对当权者的冷遇只能令这一报国志士扼腕长叹。而今天,登楼凭栏,英雄只能挥洒热泪!

第三,抓语言。诗词中的某些叠词、副词,甚至是语气助词,都能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如词中“看了”“拍遍”的“了”和“遍” ,写出了词人当时反复而持久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无可奈何,借以宣泄心中块垒,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和强烈。

篇4

【关键词】柏舟;含蓄;曲折;影响

《Bei breeze · cypress boat 》-“turns and twists the United States” of the poem slice theory

Li Chun-hua

【Abstract】Analysis 《Bei breeze ·cypress boat 》, first and from now on the poem commence, review to appreciate poem to like a rhy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tasty reserved turns and twists.This kind of reserved turns and twists, just like a Gao Lou2, there is no boulevard, only have You path.Carry on elucidation with the other poem phrase from the on the side again 《Bei breeze ·cypress boat 》of art magic power and influence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Cypress boat;Reserved;Turns and twists;Influence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乍读似杂乱无章,只是一片化不开的浓愁而已。细细品味始知不然。试作简析。

首章,一个女子满怀幽忧,漫漫长夜,耿耿不寐,于是泛起一叶柏舟以消忧。然而,泛舟不能消忧,百无聊赖,于是欲据其兄弟,然而,兄弟亦不可依赖。是为第二章。 一个女子忧煎愁熬,又孤独无助,她没有因此冰消玉倒,而是决意高昂的头颅不屈伏,挺拔的胸膛不卑屈。她不是石头可以任人翻转的;她不是荐席,可以任人开卷的。所谓“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是什么忧愁逼着她去泛舟,去祈求?第四章露出了些消息。“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原来是为“群小”所怨,结果受了不少委屈,一致于夜不成寐,借酒浇愁,苦思依托。第五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她失宠了。为何?结合上章可知,原来“群小”谮毁她,使她遭逢丈夫冷遇。至此诗意才明明白白,若云去日见,露消山出。含蓄曲折处尽显诗文之妙。

此诗一百二十字,极尽曲折之妙。这在重章叠句的《诗经》中,可谓别具一格。这种章法对后世影响很大。譬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

王安石这首词名为怀古词,然而上阕竟是些酒旗,彩舟之类的今景,好像是离题了。下阕前半句感叹六朝士人乃至天子,但知耽乐,而轻忽国事。至此笔锋忽然一转,却说道自己的谓叹不过是空嗟而已,所谓“谩嗟荣辱”者也。怎么会这样呢?原来今天的士人依然和从前一样,在酒楼里,彩舟上,陶醉于靡靡之音中,只知享乐,而不知忧时忧国忧民。至此我们才忽然醒悟“酒楼”、“彩舟”何其绝妙!可谓丝丝遥扣,痛痒相关。王词深得风人之胜。

当然,深谙曲折之妙者,后世几乎没有出稼轩之右的。例如稼轩三十五岁时作了一首词,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一开头,既勾勒出了一幅天阔水长的清秋图,接着是放眼远眺,看到的是如簪如髻的山,而稼轩心中却满是愁。然后,又是一幅图:一个游子在夕阳下,搂头上,孤雁声里,看宝刀,拍栏杆,凄凉愁苦。上片结尾,稼轩说道:没有人明白我为什么要登临赏心亭?稼轩为什么要登临赏心亭呢?上阕没有说,下阕似乎也没有说。然而,下阕却一连用了三个典故:一个是张翰弃官、一个是许汜求田、一个是桓温浩叹。下阕收尾却是浪漫的一笔:希望有一位红颜知己,用红手帕拭去他的泪。自然这只是希望,并没有这样的姑娘,这正好照应了“无人会,登临意”。稼轩为什么要登临赏心亭?不知道。然而,细一分析,却恍然大悟。张翰为了一己潇洒,于是辞官归乡,去喝他的莼菜羹,吃他的鲈鱼脍了;许汜但求私利,不问国家天下;桓温北伐,途中见到他当年手植的柳树已过十围,不禁叹息人生有限,岁月无情。三个典故一连读,就可以窥知稼轩的用意:稼轩不愿意象张翰那样归隐乡间、山林,更不屑如许汜般谋求一己私利,也绝不会消极的感慨人生短暂,岁月无情。稼轩只想收复故土,重返故乡,祖国山河不再破碎,故园不再只在梦里才能相见,回去却绝无机会。时间一天天流逝,稼轩一天天老去,心中愁苦一天天郁积,这就是稼轩登临赏心亭的原因,欲宣其一二。这般深藏不露的抒情,方眼文苑,罕有其匹。

历代诗论家言及“含蓄曲折”者不可胜数,若一一列举,则不能够。顾而视之,最早的有《毛诗序》强调诗歌“主文而谲谏”;司马迁论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等。影响最大、最经典的论述则莫过于刘勰和司空图二家。

刘勰《宗经》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

篇5

一、注重诗词中的提示性信息

1.诗歌题目的提示性作用。很多诗词的题目对诗词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字,表明该诗的内容与送别有关,此诗虽述离情,但却一反以往悲苦缠绵之绪,在赏析的时候应在离情别绪的情感基调下来对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做具体的分析。在杜甫的《咏怀古迹》中通过诗题就不难明白诗歌的内容应与“咏史”、“怀古”有关,对诗歌情感加以分析时就应围绕借古讽今方面的情感内容来进行。明确了诗词题目的提示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词时就能对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做有目标性、有针对性的分析,而不至于盲目联系。

2.诗词作者的指向性作用。首先,通过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我们可以确定时代背景和特征,如李白的诗歌以风骨、神韵见长,而朱熹的诗词多以思想、理趣见胜。相反,通过时代的背景和特征我们也可以反观作者。其次,通过作者的创作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其作品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如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为主,而杜甫的诗歌多以现实为主;是豪放风格还是婉约格调,如苏轼的诗文以豪放著称,柳永的曲辞因婉约闻名。每位诗人的写作风格总体上说是固定的,但也不能全都一概而论,如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便一反作者的婉约风格,以豪放见长。所以在分析鉴赏诗词的时候,还需叮嘱学生学会变通,要就诗词的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关注诗词后面的注释。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所有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要注重诗词后面的注释,有的注释提供了背景材料,有的注释介绍作者所处的朝代,有的解释词语,有的甚至还暗示题目答案。如晚唐薛媛的《写真寄外》: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薛媛是晚唐人南楚材之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梁取琴书等物。“善书画,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媛,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此诗的注释十分重要。通过阅读,我们自然就会明白此诗写作的原因,知晓了写作原因,自然也就知晓了作者的抒情指向,即作者想要表述是对离家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苦痛,委婉地提醒丈夫应忠于爱情。学生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信息,对“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设问便不难作答了。

二、通过分析写作手法、诗歌意象把握情感

诗词的写作手法有时也是鉴赏诗词情感的一种手段。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阕: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半阙词中连续运用三个典故,在阅读诗词时这便是应引起注意之处。通过典故内容不难分析出运用典故就是要为词的表情达意来服务的,借典的目的就是为了抒情。借用张翰、许汜和桓温的典故,通过描写自己欲挥吴钩、杀敌虏、收失地、报国家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杀敌无路、报国无门的悲愤、无奈之情。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在忧国忧民的悲愤之中所传达出来的深厚的爱国情怀。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富含深意的意象。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流水往往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或多表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慨与哀愁;斜阳多表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在分析诗词时,只有以诗歌意象作为情感分析的切入点,联系诗歌内容与写作手法,才能准确地提炼出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三、通过诗词中关键的词语、句子赏析情感

通过诗句分析情感,就是通过概括诗句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来鉴赏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这种句子往往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诗词中的某些词语、句子往往能够生动传神地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如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诗第二句“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字便是本诗的诗眼。因为“凉”字通过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抒发了一种凄凉、感伤之情。

篇6

一、厘清概念

所谓“移情”,就是诗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创作对象中去,把本无生命和情趣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行动,同时,诗人自己也受到这种事物的影响,和事物产生共鸣,即古人所说的“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如“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谢灵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苏轼),“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山”(张耒)。人们要问,白云如何会拥抱幽石,绿竹如何会取媚清流,人与山如何会相互久看而不厌,野桃怎么会含笑,山峰如何会清瘦,这都是诗人把自己在生活中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物身上的结果,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二、移情成因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看法,审美移情起因于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类似联想。立普斯说:“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这个观点总是由和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以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移情对象。

三、借助方式

1.拟人

王维的“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归嵩山作》),采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赋予“流水”和“暮禽”人格化,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流在汩汩流淌,晚归的鸟儿飞回茂盛的林木中去栖息,它们似乎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实则体现诗人归山时悠然自得的心情。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句,作者放眼看远处秀丽的山峰,好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又好像螺形发髻,并将山峰拟人化,似乎它们都面带愁容,发出恨声,实则这“愁容”、“恨声”是作者情感的外泄。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完成移情的古诗词可谓举不胜举,如“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2.象征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诗人将自身坚持的志行高洁之情推移到富有象征意义的“月”上。又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梅》)中,作者笔下的“梅”即是作者高洁品行的象征。

3.寓情于景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物,通过景物直接将情感呈现于作品中,让读者把握情与景的联系,从而理解诗歌。唐代诗人王维将奔赴济州与友人告别,将离别之情投射于景物而成诗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淇上送赵仙舟》)。赵嘏将一片思乡的情感转移到“残星几点雁横塞”和“紫艳半开篱菊静”(《浪淘沙》)的景象上,读来使人生愁。

四、例题解答

例题(一)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此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身临南郑抗金前线时期。

1.词的上阕表达了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联系陆游的生平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陆游一生怀着抗金救国的壮志。上阕写的就是词人在西北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中面对长安南山登高击筑,凭高洒酒的情景,从而抒发了他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喜悦的心情。

2.下阕写遥望长安,期待得到胜利,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用了移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先是移情于南山之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诗人把本无情的自然之物――月,赋予人的感情,它把层层云幕都推开,将天地照得一片光明,南山之月仿佛和作者一样热爱祖国河山。作者又进一步移情于灞桥烟柳、曲江池台,想象它们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种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词的韵味。

例题(二)

【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表达了作者漂泊羁旅的愁苦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例题(三)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

(明)李攀龙①

缥缈直探白帝宫②,三峰此日为谁雄?

苍龙③半挂秦川雨,石马长嘶汉苑风。

地敞中原秋色尽,天开万里夕阳空。

平生突兀看人意,容尔深知造化功。

注:①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嘉靖三十二年出守顺德,饶有政绩,三年后被提拔为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这首诗作于陕西任上。②白帝宫:白帝为我国古代神话中五大帝之一,位于华山之顶,③苍龙:华山有苍龙岭,高峻狭长。

1.请简要说明本诗颔联、颈联的写景顺序。

【参考答案】由近到远、由低到高。作者先写了太华山绝顶的苍龙岭、石马,这是近景;然后极目远眺,只见秦川大地开阔宽敞,秋色尽收眼底,这是远景。同时,作者先写地面上的景物,然后写到万里晴空,夕阳西下,这又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写。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这首诗中,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也带上了自己的色彩,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篇7

【关键词】古典诗词 语言艺术 品味方法

一、从炼字入手

古人作诗填词十分讲究炼字。在一首诗词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字就是“炼字”。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遇赦东归途中。李白因永王嶙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遇赦,飞船东下,一个“轻”字联结虚实――实写船行速度快,虚写乘舟人心情愉快――别有一番意蕴。诗人通过所炼之字“轻”字,抒发了轻松愉悦的心情,用词精练,意味丰富。指导学生从炼字角度来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要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溪亭》:“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灯。”第一步:指出所炼之字(“穿”、“数”)。第二步:弄清所炼之字在诗句中的含义(“穿”,穿梭行走;“数”,动词,细数)。第三步: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所炼之字描述的景象(“穿”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梭的情形;“数”字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的神态)。第四步:领悟所炼文字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穿”字形象地传达了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通过这四步,使学生体验到诗人所炼之字的精妙。

二、从押韵入手

古人云:“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押韵是诗词的最本质特征之一,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表现为押韵。因此,品味古典诗词的语言艺术必须了解诗句所押何韵,弄懂作者选韵依据,仔细咀嚼品味韵字的丰富内涵,反复琢磨作者在韵字中寄寓的情愫,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等。如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也无人惜从教坠”言其际遇之苦。下阕首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这一韵和上阕开头一韵相呼应,直抒胸臆。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奈,最可怜惜。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无人惜”的遭际,这一韵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柳絮独“惜”的情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行人泪”,这是全词的最后一韵。那拂拂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眼里竟然“点点是行人泪”,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工。选韵之精妙,令人叹绝。

三、从用典入手

用典是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好的用典,文字少而语意丰,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破解典故,领略神韵,是欣赏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典故意义,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心意。古典诗词中有些关键词语涉及到用典,词语含蓄,值得品味。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下阕:“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连用张翰、许汜、桓温三个典故,迂回曲折地诉说了他既不愿退隐江湖,更不屑于求田问舍的个人经营,同时又为国势飘摇,自己不能及时建功立业,却白白地虚度光阴、痛心疾首的复杂感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晋书・张翰传》:“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纯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手?’遂命驾而归。”此处反其用意,一则有家难归,一则不愿隐居无为。意思是困难当头,还根本谈不上回家享受美味。“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志・魏书・陈登传》载:三国时,许汜对刘备说,陈元龙(陈登,字元龙)很无礼,他自己睡大床,却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正应忧国忘家,你却求田问舍,没有大志,元龙实在不愿与你说话;若是我,我会自己睡到百尺楼头,让你睡到地上。这一典故的运用,是说不屑于置田买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时桓温北伐,途经金城(丹阳郡江乘县),见当年手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于是抚枝落泪。这一典故的运用是说英雄的迟暮之感。古典诗词在叙事、议论、抒情的时候常用一些典故,具有某种暗示性,如果不理解它们的含义,就很难明白诗人的用意,也就无法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

四、从修辞入手

在诗词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辞格可以使诗词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阅读古诗词对各种辞格运用的把握、理解,有助于进一步领会诗词作者的创作情感和表达的思想。如杜甫《春夜喜雨》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的“知”字巧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春雨以人的智慧。在作者看来,春雨通人意,知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诗人的听觉感受,一个“潜”字产生了拟人化的艺术效果: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春雨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诱发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又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最后一句“道是无晴却有晴”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谐音双关手法的运用含蓄而又明确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一个“晴”(谐音“情”)字把她的眷恋和忐忑,她的希望和等待,全都刻画了出来。再如李清照《如梦令》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绿”借代“叶”,用“红”借代“花”,“肥”、“瘦”则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作者通过对“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她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

五、从结构入手

篇8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它是进取心的支柱,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非常重要。正如爱默生所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如果学生因缺乏自信而感到自卑,就会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处处感到不如人,不敢大胆地创新进取。缺乏自信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效地建立和利用好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教学的每一个细微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赏识学生,唤起学生自信心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都具备至少八项智能。只是各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使得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优势智能。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是存在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的问题。可以说,学校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积极引导,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赏识每一位孩子,帮助所有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作为课堂的主体,孩子们常把我们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学生们得到赏识时,就会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好学生,从而增强了学习动力。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哪怕是对学生答错的内容,都可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自己认识错误并纠正错误。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只要纠正对了老师就要进行赞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优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努力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把握时机,尽可能地表扬每一位学生,以中肯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感觉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生自信心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语文教学也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新课程改革中,每册语文书上都设置了一个新内容――名著导读。我们倡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无可替代的,对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学生毕竟时间有限,要把所有名著都认真看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本。每组同学选出代表,利用“课前5分钟”给其他组同学讲解本组所读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精彩片段等。该组其他同学则负责收集整理资料,我则负责给每组学生点评。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在点评时要做到重表扬以提高了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让自信心转化为内在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动因。”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最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信心把语文学好,我做了些尝试――

1、巧妙设置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所以,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十分重要。没有有趣的课堂提问,恐怕无法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给学生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时我的导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谁归?从哪里归?为什么归?归到哪里去?归得怎么样?还会归去吗?”以此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2、根据教材特点,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

开放性情境教学法适应不同层次及不同个性学生的不同需求,可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在教授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讲解到“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辛弃疾当时的心境,我叫几位同学站在讲台上联系时代背景想象一下当时作者的动作心理,并尝试“拍”这个动作。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使得在课堂上学生都能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

3、有效运用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创新,特别是把计算机技术引进了课堂。多媒体课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上《再别康桥》时,我们可以由多媒体进行图片视频展示并播放轻音乐原文伴读录音。在轻音乐原文伴读录音中,让学生们体会到文章的音乐美以及绘画美。我们在上《逍遥游》时,也可以通过课件,让学生们看看漫画《逍遥游》,这样对文章的理解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

篇9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方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自然离不开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文字背后的画面,通过文字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没有想象力,古诗词阅读就变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没有了意蕴和味道,没有了意境和氛围。

那么,如何在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听读、朗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通过口头或者文字描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读的目的不单单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听、读的同时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画面。比如,在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先给学生放录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雄厚磁性的男音响起,教室里静悄悄的,雄浑的声音在静静的教室里缓缓流淌,学生沉浸在流水般的声音里,“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当读到结尾“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时,学生还沉浸在诗文的意境中一时难以走出文本。听读之后让学生模仿录音朗读,仿读之后描述读完之后的感悟,大部分学生都描述了一幅“春潮,月光,海水,江树”的画面,有的学生补充除了春潮、月光、海水等之外,还有高楼上思念远行人的思妇,江上泛舟的行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学生透过文字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江花月夜的图画,获得了人生的感悟和美的享受,从而达到了发展学生想象能力的目的。在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读文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体会文本的意思和意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思维面。

二、通过训练学生写作,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的两座“堡垒”。在古诗文教学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学习《鸿门宴》中的“樊哙闯帐”一段时,我让学生体会司马迁描写人物的方法,并通过想象描述当时的场景,具体写出樊哙的神情和当时的场面。在学习《诗经·虻》时,我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编写剧本,学生在分层的基础上写出了“求婚”、“热恋”、“婚变”、“决绝”四幕剧本。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更有效地强化了思维能力。在学习《游褒禅山记》时,王安石通过一次没有坚持到底的游玩,得出了关于志与物之间关系的感悟。我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仿写一件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出了很多有感悟、有深度的文章。教学《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动笔,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扩写,写不少于200字的或描写或抒情的语段。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仅要读懂字句的本身意思,还要联系上下文,让所写的语段必须和原文的氛围一致,更主要的是还要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无形之中就强化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古诗文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相关的联想和补充,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文阅读课堂不能就课讲课,要扩大课堂容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栏杆拍遍”句中,一个“拍”字写出作者“满腔报国志,恨无保国门”的一腔悲叹,拍出了对民族之忧和对国家之爱,而刘孟节“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中一个“拍”字拍出的仅仅是因为自己与世龃龉而不得入仕被迫隐居山水的个人怨尤,同样的字词被不同的文人用在不同的地方,思想感情可能就大不相同。相同的一个意象,在不同的古诗文里可能代表的感情都不相同,比如黄巢的“飒飒西风满院栽”里的是傲霜斗雪的精神象征,而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说的是自己憔悴无心摘花而犹自枯萎的无奈和伤感。讲到辛弃疾,就顺便讲讲豪放派,讲到李白的奇特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就顺便讲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主义……所以在古诗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拓展课堂容量,也是丰富和强化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古诗词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巧妙利用意境空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篇10

有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下面将古典诗词中常见典故和意象整理如下:

1.柳树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蝉以蝉寓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3.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也作冰心,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6.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7.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8.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9.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10.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1.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12.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13.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4.青鸟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5.问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16.逐鹿《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17.杜康《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8.献芹《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19.精卫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0.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21.洗耳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22.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3.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24.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

25.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26.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27.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28.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29.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30.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