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9 06:5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和理解浅易的文言文。但是,由于文言文距离当今社会时代久远,语义、句法等语言现象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文言文的翻译在语文教学中是个难点。学生则是更怕学文言文,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一、首先了解一下文言文文段的特点
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从选文内容上说,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从考试内容看,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定位在“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翻译时古今异义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如筛选主人公品行的句子。
二、文言文句子翻译的原则:
1.直译为主D对应性。对文句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2.意译为辅D灵活性。文言文中带修辞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都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三、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1.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一是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二是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2.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3.调。在古代文言文中,一些词序是有其特殊规律的,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后置、主语倒装等。翻译这样的文言文句子时,如果仍然按原来文言文的词序翻译,就不容易理解,易产生分歧,甚至能造成理解错误。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古今汉语词序变化的规律,对文言文学会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词序特点。文言文,尤其是在韵文中,常常有一种“倒文”的语言现象。倒文就是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这种倒文或“语急而文倒”,或“倒文以协韵”。我们阅读古文时,遇到“倒文”这种语言现象,就必须根据内容,调整过来进行翻译。4.留。这里的“留”即保留原文不译。比如原来“文言文”中的一些“国名、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帝号”,以及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和度量衡标准等,都不用翻译。还有文中的一些基本词,如“人、手、山、水、牛”等反映自然界中常的名词性事物,古今意义相同的一些内容,翻译时保留好,也不用翻译了。如果不是基本词,但今天仍沿用的一些词语,也不必翻译。另外,古人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常把诗句、民谣、格言、谚语等引入自己的作品中。例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中的“泪沾裳”,翻译时就应保留,如果把引用的内容也翻译过来就失去了引用的意义和韵味了。5.扩。就是扩展。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二是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6.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7.替。就是替换, 一是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二是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例:“然则……”:换成“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总之,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翻译的时候,应教会学生一些高效实用的翻译技法,在实践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并能迁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我们文言文教学更实用、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012页.
[2]原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增订者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9页
篇2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 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 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 法 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
近义词 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坐享其成
反义词 通达权变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寓意: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篇3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篇4
原文: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译文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拓展阅读:《赵普》阅读训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普与太宗排闼入告。 闼:门
B.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意:料想
C.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 游:交游
D.家人发箧视之。 发:打开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因与普计下太原。 不如因而厚遇之。
C.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既自以心为形役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B.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C.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4分)
译文:
(2)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4分)
篇5
文言文《师说》原文翻译
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原文: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2]。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原文: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篇6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标准原则;方法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49-01
中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是测试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有些学生由于积累欠缺、方法欠佳而为之头痛不已。本人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向他人学习,现在浅谈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等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翻译题得分。
一、明确命题意图和测试重点
中考试卷命题人员常选择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的关键词句做试题,同时也是阅卷的采分点所在。因此学生要明确关键词语(重点实词、虚词等)和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以利于准确翻译。
二、明确文言文翻译标准和原则
首先,要明确古文翻译的标准是“信”“雅”“达”。
信”指译文的准确性,须忠于原文、如实反映――这是翻译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达”指直观性,须字通句畅、朗朗上口,切忌虚张声势哗众取宠叽叽歪歪词不达意――这是翻译的中层要求;“雅”者,文学性也,此乃翻译的高层要求,指译文要在“信”、“达”的基础上做到自然优美、形象传神。盖好的饭菜,不仅要使人吃得饱、吃得卫生,更要使人吃了叹声:“味道好极啦!”
其次,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翻译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结合语境,上下文推敲。第二,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科学的掌握文言翻译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想要快速准确地翻译,必须有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例如文言翻译“六字法”。具体如下:
“留”:保留原句不需要翻译的词语。像古今同义字、专有名词。
“补”:补出原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内容。一般补出主谓宾、介词等。
“删”:删除句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词、结构助词和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
“换”:翻译时把古代汉语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移”:将 翻译句殊句式调整语序,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
“猜”:借助字音、字形、语法结构、课内积累、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下面就2012年陕西省中考文言文翻译题做示例:
① 其 长 可 十 许 步。
方法:(换) (换) (换)(留) (换)(留)
译文:它的 长度 大约 十 来 步。
② 风 摇 其巅, 韵 动 崖谷。
方法:(换) (换) (换) (换) (换) (换)
译文:山风 吹动 树梢,悦耳的声音 响动 山谷。
其次,平时进行翻译技能训练时,规范翻译的四个步骤也是有必要的:
1、“审读”
读懂原文的大意,结合上下文,审翻译句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用笔一一圈注出来。
2、“对译”
将翻译句按照词意切分开来,然后按“六字法”逐一翻译,并连缀成句。
3、“检查”
检查翻译后的句子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关键词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有无语病。
4、“誊写”
将草稿纸上的译句按照“三清”(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清洁)、“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字,不写错别字)的要求誊写到考卷上。
下面就以2011年陕西省中考一道文言文翻译试题为例,讲解一下翻译的步骤。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先要审句中的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句中“微”“赏”“恶”“纤”(古今异义)是关键词。然后按照“六字法”对译,最后检查,誊写。
译文如下: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翻译题得分,必须积累大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并且掌握方法技巧,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们日积月累,课内技能训练,由易到难,少而精,课外增加文言文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夯实文言基础,切实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篇7
一、特殊句式的翻译
特殊句式翻译时要注意句式特点和语序的调整。其中,固定句式的翻译要把固定结构的意思翻译正确。
例1 (2008年江西卷)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分析 该句中的“不吾叛”是宾语前置,在翻译时要注意把语序调整过来。所以该句应该翻译为: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
例2 (2008年安徽卷)刺史幸知民之敝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
分析 此句中的“岂……哉”是固定格式,在翻译时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应译为“难道……吗”。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我作为)刺史倘若了解百姓的疾苦却不去救助,这难道是为政之道吗?即使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总之,特殊句式以及固定结构的翻译就是要求把结构特点翻译出来,把结构特点翻译对,句子的意思基本就对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的结构特点和用法。
二、 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的翻译
例3 (2006年四川卷)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误译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万钟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箪食也不厌弃。
分析此句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万钟”的“钟”是古代的容量单位,“万钟”即一万钟的俸禄,指代优厚的俸禄;“箪食”的“箪”是竹制的用以盛食物的器具,指代粗陋的饮食。此句应译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果需要翻译的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则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如果需要翻译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直接点明借代本体;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如果需要翻译的句子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
三、包含古今异义词的句子的翻译
例4 (2008年山东卷)“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分析 句中的“夫人”为古今异义的词语,这是本题的一个赋分点。该句应翻译为:“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同学们平时学习的时候要多多注意古今异义词,尤其要注意“其实”“然后”“于是”“所以”“妻子”等经常考查的词语的意思。
四、含有词类活用词语的句子的翻译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更是文言文翻译中的一个重点。
例5 (2008年全国卷Ⅰ)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分析 该句中第二处的“兄”字发生了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应该翻译为“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此句中的第二处“君”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用对待国君的礼节对待”。所以本句应译为: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对待国君的礼节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就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就可以了。
五、含有固定结构的句子的翻译
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6 (2006年天津卷)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分析 句中“无乃……乎”属于固定句式,要准确表达这一结构的语气,译为“恐怕……吧”。该句应翻译为:现在想让他投降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才能得分。
六、含有古文化常识的句子的翻译
在文言文中,经常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风俗、官职升降、器物用具、天文历法等文化常识,如不了解就不能准确理解与翻译文言文。
例7 (2006年山东卷)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
篇8
一、直译
就是对文言文的句子做到逐字逐句的一一对应的翻译。在高考考查题型中绝大部分的画线要求翻译的句子重点考的是直译。直译可以做到字字落实,不遗漏给分点。直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留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词,一般是做主语和宾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年号、季节、事物名称等。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是年号,“四年”是数量词,“春”是季节名称,“滕子京”是人名,“巴陵”是地名。因为古今同义保留下来就可以。
2.换
有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已经发生了变化,在古代这个词这么解释,到今天是另外的解释,在翻译时应该按照古义来翻译,那么就需要替换成今天的合适的词语。主要体现在古今异义和古代礼俗用词上。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卑鄙”是古今异义词,今天翻译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殊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3.省
文言文中有的虚词在句子里的意义是只有语法意义,不能翻译出来或者无法将其翻译出来。这时译文中就省去了。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字在这里的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翻译时就要省去。
4.补
补主要针对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来说的。文言文的省略情况特别多,翻译时如果不补出来,按照今天的语法来讲就不通顺或者变成了病句。因此补充出必要的省略部分是必须的。
如: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翻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前面,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补充出来。
5.调
文言文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这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按现代语序应该是“主+谓+宾”的顺序,该句省略了主语,只有谓语和宾语,但是用“之”字将宾语提前了,成了“宾语+谓语”的形式,翻译时调成“谓语+宾语”的形式。翻译为: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其他的倒装句也是一样,只要确定了倒装句的类型,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规范做出调整就行了。问题是能不能发现考查的句子是倒装句,是哪一种倒装句,这种倒装句在现代汉语中是这样的排列顺序。要发现倒装句在于平时积累,培养对倒装句的迅速反应能力。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一般是“主+谓+宾”的基本形式,定语状语则一般用于修饰,定语常常修饰主语和宾语,状语常常修饰整个句子或谓语。积累了这些知识调整语序就不难了。
二、意译
意译是指对于一些不能直译的句子,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落实,而要做到符合原文意思。意译的句子往往是那些使用了修辞手法(如互文、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的句子,如果直译难以说过去,就得意译。
1.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看似说两个人(主人和客人),两件事(下马和在船),其实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来到船上。这样句子通顺了,意思就完整了。直译是不行的,只能意译。
2.比喻
使用了比喻修辞的句子有时候要把比喻义译出,就得注意意译的问题。
如: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为它的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3.借代
用了借代手法的句子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
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为: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句中“布衣”是借代手法,原是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代指平民百姓。
又如: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翻译为:整年都听不到弹琴的声音。
句中“丝竹”是借代手法,原指丝线和竹子,是制作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材料,在这里指代乐器。
4.婉曲
婉曲就是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译出本意。
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译:我六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去世了。长到四岁,母亲改嫁了。
“见背”在这里是父亲死了的避讳的说法,“舅夺母志”在这里是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翻译时就得翻译成本意。
5.用典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叙事说理。翻译时直译不过去的就要把典故所表达的意思意译过去。
如: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草率出兵,想象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结果只落得自己仓皇逃跑,向北回顾追兵。
篇9
一、留
就是保留原文,无须翻译。诸如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君”(《岳阳楼记》)。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如果多译,就产生了累赘的成分,使句子复杂化,会有画蛇添足之感。
二、换
就是替换。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译为: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村落间)鸡狗鸣叫的声音处处可以听到。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所以译为“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三、对
即直译。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岳阳楼记》中的“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依照文句的内在含义和对偶的修辞手法,采取对应的句式可直译为:“天空里,弥漫的烟雾整个消散了,皎洁的明月在千里湖面普照着;湖水中,浮光把跃动的微波染成了金色,月影像无瑕的白玉沉浸在水中”。这样,词语对仗工整,译文就比较和谐。
四、删
就是去除不用翻译的文言词语等,主要指部分文言虚词。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而”,连词,连接“笑”和“止”,“笑”表示“止”的情态,连词“而”起着修饰作用,不译。这句话译为“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五、补
就是加以补充。
第一种情况: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译为“(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第二种情况: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补充省略的、缺漏的词语。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这几句话省略了部分主语、宾语,翻译时应加以补充,译为“(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
又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对同学们来说就不易理解。有的同学译为“大楚要复兴,陈胜要做王”,这里的助动词“要”是添补的,且使“天命”观念不显露了,人为的主动性却突出了,似有不切原义之感。此句如果译为“大楚复兴,陈胜称王”,那么这样译的优点是,一没有改变句子结构,二是形容词、名词作谓语用时动词的规律性也显示出来了。
六、调
就是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即“有何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篇10
【得分点预测】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者常常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句子倒装等)和含有关键词的句子进行考查。因此,翻译时一定要格外小心谨慎。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笔者结合2007年高考真题将其系统归纳如下:
一、注重对关键实词的翻译
【备考对策】所谓关键实词,就是那些在句子中负载关键意义、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实词,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另外,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也要注意。翻译时首先要联系全文,特别是结合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其次要准确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来完成文言文向现代汉语的转换。
1.刘公(刘牢之)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07江苏卷)
【译文】刘牢之为人猜疑而下不了狠心,多怨恨而喜背叛,不离开(他),必然遭遇祸患。
2.晦(谢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07江苏卷)
【译文】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
3.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07安徽卷)
【译文】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庸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解析】第一句须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第二句中,“设备”也是两个单音词,“设”是动词,应翻译成“设置”;“备”是名词,应翻译成“防备”。不能照白话文中的双音词“设备”去翻译。第三句中,“是非”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分别翻译,“是”是指示代词,应翻译成“这”;“非”是动词,应译成“不是”。不能照白话文中的双音词“是非”去翻译。
二、词类活用要特别关注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通常是不带宾语的,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对活用词的翻译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其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从而正确翻译。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选自《聊斋志异》)(07广东卷)
【译文】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2.知其入而已己疾也。(07湖南卷)
【译文】知道它(良药)喝进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07江苏卷)
【译文】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
【解析】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内容。上述三句中的“异”“已”“死”都是词类活用,分别属于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翻译时必须补上表意动、使动和为动的词语,即“感到(奇异)”“使……(停止、治好)”“为……而死”。
三、特殊文言句式在翻译中要体现其特殊性
【备考对策】文言句式已纳入今后高考的考查范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了解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要掌握好几个特殊句子――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的用法。在翻译时,判断句一定要译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将省去的内容补全;被动句要体现出被动的关系;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吾向之隐忍而不之杀者,为其有仓卒一旦之用也。(07辽宁卷)
【译文】我从前克制忍耐不杀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在意外、紧急的时候可能有用。
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07湖北卷)
【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解析】第一句中的“不之杀”是一个宾语前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之”调到动词“杀”之后,译为“不杀它”。第二句中的“槐一株”是一个定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定语“一株”调到中心语“槐”之前,译为“一棵槐树”。“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是一个介宾短语后置结构,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介宾短语“于其下”调到谓语“作糜哺饿者”之前,译为“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小结】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的着力点。当然除了要特别注意以上三方面外,同学们还应注意句子整体上的通顺、无病句以及整体上书写大方、表述清晰等。总之,只要同学们尽了最大的努力,答题时格外细心,文言文翻译是可以拿到理想分数的。
【活学活用】
将下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夜往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2.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3.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参考答案与解析】
1.①弥子瑕曾经被卫国国君宠爱。(“见爱于卫君”含有被动与倒装)②有一天,弥子瑕与卫君在果园里游玩。(“游于果园”是倒装)③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2.①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未之奇也”含宾语前置和意动用法)②天下将要大乱,没有经世之才的人是不能定国安邦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本句是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