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1 18:3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迢迢牵牛星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迢迢牵牛星翻译

篇1

关键词:音韵 翻译美学 审美观照 动态模仿 《迢迢牵牛星

一、中英诗歌音韵比较

音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汉字字音的声、韵、调。”英语中与其对应的概念是“Rhyme or Rime”。音韵是诗歌韵律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刘宓庆在《翻译美学导论》中指出,“所谓‘韵’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即‘音节中的元音(韵母)相同,元音(韵母)前的辅音(声母)不相同’,元音(韵母)后的辅音(声母)相同’”。[2]这就为实现诗歌翻译中音韵的转换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中国的古典诗歌必须要押韵,而且都押尾韵。押韵是字母中同韵的部分的重复。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中的“斜”(xia),家(jia),花(hua)的押韵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极强。英诗在押韵上和汉语相比要复杂些。英诗除押尾韵外,另有押头韵和押中间韵,共三种韵位。如英国诗人William Wordsworth 的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中: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在该诗节中,主要使用了押尾韵的方式(ababbb)。在诗行当中,也有押头韵,如high和hill,beside和beneath,同样也有压中间韵的方式,如host和golden。

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叠音的运用相当广泛,本文把它也归入音韵一类加以讨论。叠音指的是字与音的叠用。叠音可以增强视觉和听觉上的印象。基于汉语的特征,叠音在汉语诗歌中运用极为普遍,因而对汉语的音美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英语诗歌中这种类似于叠音的丰富程度和使用频率远不如汉语。但偶尔也会出现在诗歌的开头或者结尾,如“Break,break,break,on the cold grey stones,O,Sea!”(Alfred,Lord Tennyson)。另外,在英文诗歌中使用更多的是头韵,其修辞效果跟中文中的叠音也是十分类似的。如:“O Wild West Wind,thou breath of Autumn’s being”(Percy Bysshe Shelley),“Silent,and soft,and slow. Descends the sno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二、在翻译美学原则指导下实现中国古诗音韵的转换

诗歌中的音韵是一个重要的音美因素。音韵可以使诗歌的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听觉审美满足。特别是在汉语中,音韵和谐是构成音美的重要条件。但在西方译诗的倾向是不押韵,而重在意象。那么,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实现音韵的转换呢?

英国译者唐安石(Rev. John Turner,S,J.)在《我怎样译中国诗》一文中写道:“把中国诗译成‘自由诗’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诗的押韵及诗律格式,在一切诗中要算最精炼优美。”[3]许渊冲在《“三美”和“三似”的幅度》一文中也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促进文化的交流,使两种文化都得到提高,而不是开倒车,向落后看齐,反而降低了原来的文化水平。所以,即使免韵是近来写英诗的主流,但在翻译中国诗词的时候,也决不能把古典诗译成现代派的自由诗。”[4]

由此可知,中国古诗英译中要转换音韵美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翻译美学为古诗英译中音韵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诗歌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它如诗歌的原创过程一样,也会有着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等组成要素。[1]翻译美学把翻译过程中的译者看作是翻译的审美主体,把翻译的对象也就是原文看作翻译的审美客体。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的关系,对立统一于一次翻译实践当中。翻译的过程就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翻译审美主体作用于翻译审美客体上,通过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的认识和转化,从而产生出译文的过程。翻译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译者与原文,译者与译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审美关系。

本文要探讨的是在翻译美学指导下实现中国诗歌英译的音韵转换的问题,这就关系到翻译的审美理想问题和翻译审美再现过程。“文艺创作中的审美理想可以说是艺术家艺术创作原则;而翻译的审美理想则是翻译家对如何体现原作美的一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也可以说是翻译家对待翻译艺术实践的原则主张。”[2]译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主张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就是进行翻译审美再现的过程。

在进入审美再现的过程之前,审美主体首先要完成对审美客体的审美观照(contemplation)。“审美再现的起点,应该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观照的终点。”[2]翻译美学中的审美观照,指的是翻译审美的全程,即“从感觉知觉出发来审视原文的美,凝神专注地搜求其审美信息,并运用想象、联想、分析判断、推理,凭借直觉、思维、情感,领悟原语审美信息的特征(形式要素)和本质(非形式要素和风格)”。[2]诗歌的音韵属于翻译审美客体语音层的审美信息。在这个层级中,翻译审美主体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中英诗歌用韵的消长有深入的研究和领悟,分析审美客体呈现出的语言层的审美信息,目的是要使得原文与译文在语音美上达到形式对应或者效果对应。

完成了对审美客体的审美观照,审美主体就具备了开始审美再现过程的条件,即进入了再现的构思过程。那么艺术作品的审美再现要靠什么来实现呢?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模仿说”:“有一些人(或凭艺术,或靠经验),用颜色和姿势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同时,像前面所说的几种艺术,就用节奏、语言、音调来模仿……”[6]翻译作为一种艺术,也同样需要模仿。刘宓庆指出,“翻译审美再现应该以模仿为主要手段。翻译中所谓模仿,指模仿SL三个层级的文学美。”[2]本文论述的是运用模仿的手段实现音韵的转换问题,因此只涉及文学美的第一个层级―外在形式的模仿。根据奈达提出的动态对应(dynamic equivalence)理论,刘宓庆提出了动态模仿(dynamic imitation)理论。该理论综合了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和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的长处,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在可以以原语为依据时以原语为依据进行模仿,在以译语为依据更佳时以译语为依据进行模仿,一切取决于优选,因此动态模仿也叫做“优选模仿”(optimized imitation)。[2]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音韵转换时,动态模仿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审美客体进行语音层的审美观照之后,在可以以原语的音韵形式为依据时就以原语为依据进行模仿,在以译语音韵形式为依据更佳时以译语为依据进行模仿。与单纯以原语为依据的模仿和单纯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相比较,动态模仿要求译者有更大的应变能力。在该理论中,模仿被视为一种变通优化的手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

综上所述,翻译美学中的审美观照以及进入审美再现过程后的动态模仿理论对实现中国古典诗歌英译音韵美的转换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对原文的音韵美的要素进行分析之后,按照动态模仿理论,使译语读者能够得到类似或相近于原诗读者得到的对音韵同样的感受和享受,就可以称作最近似的展现了原诗作的音韵之美。

三、对比分析《迢迢牵牛星》英译的音韵的转换

下文以汪榕培先生英译的《迢迢牵牛星》为例,说明在实现古诗英译音韵美的转换上,翻译美学中的审美观照和动态模仿理论是如何体现的。

《迢迢牵牛星》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乐府诗集《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该诗叙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对情人分离的伤感和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全诗如下:

?摇?摇?摇?摇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摇?摇?摇?摇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摇?摇?摇?摇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摇?摇?摇?摇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摇?摇?摇?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首先,按照翻译美学的理论,在进行审美再现过程之前,要对原文进行审美观照。汪榕培在“今人译古诗”这篇文章充分论证了《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方面与一些英文诗歌相通,表现手法与一些英文诗歌相似,把其译成地道的英文,为英语读者所接受是有坚实的基础的。[5]在论证的过程中,他还分析了原文形式层和非形式层的审美信息。这个过程就是审美观照的过程。现在我们具体来看《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在音韵上有哪些审美信息。在《迢迢牵牛星》中,音乐节奏的重复和变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整首诗充溢着和谐的音韵之美。该诗在音韵的使用上有两个特点:第一,全诗押ü韵(女nǚ、雨yǔ、许xǔ、语yǔ),而且都用汉语的三声调,使得整首诗细腻婉转,质朴清丽;第二,全诗大量使用叠音,包括“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和“脉脉”,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性。全诗意蕴深沉,风格浑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押韵和叠音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诗的音韵之美,也强化了细节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跃。

汪榕培的译文:

Far,far away resides the Cowherd Star,

Fair,fair the Weaver Maiden Star.

Slim and soft are her tender hands,

Click and clack sounds the loom that stands.

She stops and drops the shuttle time and again,

Shedding tears like pouring rain.

Clear and shallow is the Milky Way,

That keeps them miles and miles away.

Surge and surge the waters from north to south,

She loves and loves but has to shut her mouth.

在对诗歌原文进行审美观照之后,译者就进入了审美再现过程。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译文是如何使用动态模仿理论实现音韵的转换的。动态模仿理论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本乎或基本上本乎原义。模仿不能违背原文的主旨性原义:语义可以融合,但不能短缺或相悖;第二,灵活地处理原文的外在形象美,不执着于文字表层的对应,努力寻求在译文中的平行对应或代替。[2]首先,译文在语义上是基本上本乎原义的,每一句同原文都存在语义上的对应,符合动态模仿的第一个特征。那么在音韵的转换上是如何实现“平行对应或替代”的呢?原文全诗押ü韵,由于英诗一韵到底的情况比较少,译者就采取了以译语为依据的模仿。译文采用了英诗常见的押韵形式,即aabbccddee韵式,非常符合西方读者的接受倾向。在叠音的转换上,动态模仿手法的使用更加突出。考虑到“迢迢”、“皎皎”、“盈盈”、“脉脉”分别出现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这种方式的叠音手段在英文诗歌中也会出现,可以以原语为依据进行模仿,而且不会妨碍到西方读者的审美体验。因此,译者就将这类叠音直接转换成“far,far”、“fair,fair”、“surge and surge”、“love and love”,可以近似传达“迢迢”、“皎皎”、“盈盈”、“脉脉”的韵律,在目的语读者心中产生美感。对于“纤纤”和“札札”两个叠词,目的语中虽然有对应语,但如果只关注形式上对等,而将其译成“slim,slim”和“click,click”,也许只会使读者产生一种单调的感觉,而不是美感。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则采用了英诗中使用更多的押韵方法――头韵,译成了成对的近义词“slim and soft”和“click and clack”,所引起的美感才会和汉语的叠词相同或近似。在“终日不成章”一句中,原文并没有使用押韵,而译文则使用了押中间韵的手法,表现为“stops and drops”。在这里,译者也是考虑到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感受,采取了变通优化的手段。总之,译文完全符合动态模仿的特征,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成功地转换了原文的音韵之美。

四、结论

音韵的转换问题在诗歌翻译中是不容忽视的。经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古诗英译音韵美转换的问题上,可以将翻译美学原理中的审美观照和动态模仿理论同翻译过程结合起来。在熟谙古诗和英诗音韵之美的基础之上,对原文进行审美观照,分析原文的美学要素,明确哪些需要以原语为依据进行模仿,哪些以译语为依据进行模仿为更佳。事实证明,只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美学修养,要译出音形义皆美的作品是完全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刘华文.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p61-82.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p.99,311-336.

[3]唐安石.我怎样译中国诗[C].诗歌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p.145-146.

[4]许渊冲.“三美”和“三似”的幅度――《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1982,(4):p365.

篇2

一、“诵读欣赏”教学的作用

“诵读欣赏”选用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文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诵读欣赏”包括古诗文阅读与理解、中外诗歌阅读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欣赏等,是对单元内一组课文很好的补充,因而对语文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 它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热情。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语感”,就是对语言有一种深层次的感悟,也是对语言表述的直观判断。语文学习中,只有对语言有灵感,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才能具备更丰富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官刺激越激烈,记忆和理解将越深刻。阅读欣赏从表达、记忆和理解等多角度入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感官系统接受更多的信息,反复刺激学生对于语言表达的感受和领悟,很好地帮助学生强化了语感,激发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2. 它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的过程就是表达的堆砌,有对事物的表达,有对情感的表达,而这个表达过程需要素材的支撑,就像是做饭,要有食材才能烹饪美味。学生阅读、观察的过程,就是最好的积累过程。在“诵读欣赏”的平台上,大量阅读,经常阅读,学生更容易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语感进一步增强,语言的创作情感也由此喷射出来,创新和审美体验也逐步形成。比如说七年级上册中“文笔精华”,江南水乡的春、夏、秋、冬四季之美,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对于四季景色的描绘有着更加生动的表达。另外,选取的文章语言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肯定也想自己试一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能够更好地进行写作训练。

3. 它促进了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诵读欣赏”所选的名家名篇书面表达规范,不同于简单实在的口语表达,也是语文学习的范本。“诵读欣赏”教学,首先要通过文章诵读,初步了解其大意及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口语表达将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诗歌朗诵中,感慨的“啊!”和赞美的“啊!”字在不同的语境里有很不一样的表达情绪,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渐入佳景,情感也就从声音和语调中自然流露出来,必将给固化的文字赋予更加生动自然的表达。通过诵读不同语言风格的文章,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气质,让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语文理解力和感受力,同时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词汇量也不断积累起来,从而学生言语表达的辞藻更为华美,表达的内容更为准确,能够适应更多的交际场合。

二、“诵读欣赏”教学存在的瓶颈

“诵读欣赏”环节虽然属于是主题单元的补充和深化,但同样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而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其多样化的教学作用,一般只针对应试题目和应试能力进行教学。执教古诗文不再强调诵读而是强调默写,现代诗歌也只是做简要的分析,常常缺失带感情朗读的环节,这样学生只能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真正诵读欣赏的目的。

同时,在“诵读欣赏”的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的情形也时有发生,比如古诗文理解完全按照参考书上的“翻译”进行学习,而这些“翻译”只是根据某种教学套路对古诗文进行白话文描述,并没有多少对诗歌内容及诗歌感情的细致传达,更缺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自我建构,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更忽略了诵读文学的语文教育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古代诗歌文体诵读学习,文言文简单阅读理解,能够依照注释理解基本内容,重点应当落在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上。如果说“阅读欣赏”只是按照表层含义,单纯的“诵读”和“欣赏”,那么文章的文学性没有得到体现,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势必会受到极大的遏制。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教师没有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在“诵读欣赏”学习中,教师应当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学生有了正确的引导,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学生应当从范读中体会阅读的技巧,领会阅读情感与文学情感的联系,声情并茂能让学生有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课程安排上更重视讲解和简单的演绎。讲解文章内容和知识理论,更偏向于应试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所以诵读内容被大大缩减。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便进入讲解和讨论的环节,也不利于记忆和应用,这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诵读欣赏”教学的突破策略

很多“诵读欣赏”的内容都与单元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所以该板块的内容可以作为主题单元文章的扩展内容,有利于学生丰富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1. 将“诵读欣赏”的内容作为单元课文的补充。这里我们用经典篇目《春》进行举例说明。首先延展性学习要注重目的性,扩展性教育内容主要目的是深化文章理解,扩展学生思维领域,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笔精华(一)选用了高晓声的《钱包》中《充满活力的春天》来诵读,其文章内容画面感很强,可以从“文笔”和“情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结合相同题材的文章,对比写作手法,写景侧重点,针对景物描写展开分析,并能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蕴含的深层次情感。由此引出由此及彼的探究学习过程,触类旁通,不断积累的过程正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2. 通过“诵读欣赏”复习和补充单元课文。这里我们用《迢迢牵牛星》举例说明。首先以读入诗,“诵读欣赏”主要就是以阅读促进文章的学习,反复的阅读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和情感中心。接下来就是欣赏,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如何用优美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感情,对诗歌形象的把握更进一层。还有就是温故而知新,《迢迢牵牛星》最大的特点就是想象描写,这与单元核心知识点相切合,将《迢迢牵牛星》和本单元的《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做对比,在对比和分析中复习想象描写的技巧,复习文章渲染气氛的关键。这样通过扩展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比重复内容学习更为有效,也让学生更有学习的信心和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