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1 15:1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废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废物管理

篇1

一、目的

为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1、本制度所称的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的固态、半固态和液态废物。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送、转移、处置以及其他经营活动和监督管理活动。

三、危险废物管理

1、总经理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公司的安环部对本公司的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2、危险废物管理遵循“统一收集、分类处置、集中焚烧、消除隐患”的原则。

3、公司环保管理职员应对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及时应向当地环保局申报登记。

4、公司安环部应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危险废物收集、运输设施和储存场所的检修工作,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5、贮存场所应按规范设置环境保护警示标志,有专人负责管理。场所只可堆放各种危险废物,不得有其他药剂、器材等。危险废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等非危险废物中。

6、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必要的检验、称重,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危险废物一致,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必须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并登记注册。

7、不同性质的危废必须存放在相间隔的空间内,且必须留有足够的搬运通道。不得将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8、建立危险废物出入库制度。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并做好台帐记录。

9、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取回后应继续保留3年,转移联单保留不少于5年。

10、公司不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运送和处置。

11、产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登录江西省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向环保局和危险废物处置公司报送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填写并拟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得到转移确认后,实施危险废物转移。并及时在动态管理系统确认现场转移信息。

四、危险废物运输管理

1、运送危险废物由当地环保部门指定专业资质的运输公司,没有专运车辆的应当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场所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2、公司安环部应与运输单位或个人签订防止车辆运输泄漏、遗撒协议书,对运输单位和运输车辆进行督促检查。

3、设专人负责运输车辆的管理,制定责任制度并组织实施,严禁使用不符合条件的车辆运输。

4、运输车辆必须按计划的运输线路和时间运输。

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按照**漆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制度或依法进行处罚。

篇2

[关键词]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3(c)-120-02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1-2]。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3]。为规范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国务院和卫生部先后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使医疗废物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我院在医疗废物管理方面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具体做法如下:

1 成立组织,建章立制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定,以及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建立了由法人为第一责任人,由业务分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的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并相继制订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登记制度、职业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医疗废物院内转运程序、医疗废物应急预案、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等,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2.1 医护人员的培训

为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场所要求及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知识,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等,积极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及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危害的认识,使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工作[4-6],并将此项培训列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常规内容,我们还把培训内容以院感通讯的形式下发到全院各科室,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再学习,进一步强化意识。

2.2 保洁人员的培训

大部分保洁人员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医院感染的知识,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不了解,必须注重和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废物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确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包装、运送、贮存、处置等过程中的各项规定要求,指派专人对保洁人员的工作进行示范指导,并对每日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检查监督,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及时清运。在培训之后,每月对保洁员进行一次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的考试,并将考核的结果记录在案,与经济效益挂钩,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奖罚分明。

3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3.1 分类管理

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首先,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内,不得将医疗废物混装生活垃圾中。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和药物性5类分别处理,并放在指定污染区内。损伤性废物应放在防刺破、防渗漏的黄色专用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放在有医疗废物专用标识的黄色包装袋内,严密封口,注明科室、时间、废物种类等;化学性废物应交由专门的机构处理;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药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3.2 严格交接班登记

暂存处专职人员应携带医疗废物登记本与科室人员进行登记。登记时应如实记录废物来源、种类、数量或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等并有双方签名,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3 职业安全防护

凡从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存在被感染的危险,应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专职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水围裙、防护眼镜、雨鞋等;上岗前体检,建立专职人员健康档案,同时进行乙肝疫苗注射等免疫接种。

3.4 暂存地管理

专职人员每天运送医疗废物后,在贮存地对运送工具用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集中贮存地的收集箱、地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冲洗,贮存地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并有防蝇的纱窗,平时由专职人员上锁封闭,严防儿童及拾荒人员进入。

4 加强监督检查

为了使医疗废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医院将医疗废物管理纳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检查的范围,由医院感染科每月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全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处置、登记等情况及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有违规现象将给予扣分,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通过检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协调、整改,确保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S].2003:10-11.

[3]周海波,周海鸥.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194.

[4]马建雄,吉水.农村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1.

[5]肖西平,张建莉,黄利虹,等.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14-915.

篇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有效控制医疗废物环境风险为目标,以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为监管重点,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转移、利用和处置医疗废物行为,切实解决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整治内容

(一)严厉打击医疗废物回收加工等非法行为。排查和取缔医疗废物回收加工点,对清理出的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违反规定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依法严肃处理。加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防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生产塑料制品。

(二)切实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在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大检查,重点查纠不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规定、不认真落实集中暂存设施管理制度、不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监管。严格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经营行为,加强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落实集中处置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疗废物处置规范化水平。

三、工作步骤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自年5月开始至6月底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1.自查整改阶段。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对本单位贯彻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情况,对照整治内容进行自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建章立制阶段。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内部转运安全制度、安全防护制度、交接登记制度、意外事故紧急处置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集中处置制度、监督考评制度、经常性培训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按《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使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和警示标识。在医疗机构内设置临时贮存设施、设备要符合卫生要求。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要进行毁形消毒,如没有毁形消毒,直接收集于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内集中处置,针头、刀片等锐器收集在防锐器穿透的专用收集容器内,再集中处置。

3.组织检查阶段。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全县范围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检查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进一步完善全县专项整治工作台帐资料,迎接省市检查。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整治,对于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

篇4

针对目前城市固体废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阐述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对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进行了设计,并以城市固体废物运输路线设计决策为例,介绍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智慧城市;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物联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迅速增长。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7238.6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7701.94万吨[1],危险废物产生量3156.89万吨,呈不断增长趋势[2]。大量的城市固废需要及时清理运输和妥善处理处置,如果对固体废物进行不适当的管理和处置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3]:(1)通过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通过焚烧废弃物污染土壤;(3)污染空气;(4)由不同载体传播疾病;(5)堆填区的臭气味;(6)厌氧分解释放出的甲烷。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显性化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挑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固废收集和处置点分布不尽合理,固废难以得到及时清运;(2)固废系统的实时状况不能获取,清运安排与处置缺乏灵活性;(3)固废系统运行低效,成本较高;(4)信息化水平低,大部分停留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水平。由IBM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概念[4],可被作为解决这类“城市病”的有力手段。“智慧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实现城市公共资源高效运营,优化城市资源配置[5],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实践应用[6][7][8][9]。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即将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云计算(CloudComputing)、虚拟化和大数据(BigData)等技术以“三网融合”构建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促进城市固废产生、运输和处理整个生命周期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高效化,从而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城市固废,维护良好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1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概念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是为了环保、经济、社会可接受的目标,把固废流、固废收集和处理方式有机结合的决策过程。它涵盖固废生命周期的各方面,各环节内容复杂、相互联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固废的生命周期与各种信息要素相关联,这些关联要素可归为三类: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为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关联要素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需要满足以下目标:(1)固废管理的信息化。决策需要信息,城市固废管理涉及大量、多种、多源的信息,包括以上三类关联因素的信息。组织相关固废管理信息并建立集成的信息平台加以有效利用,实现固废管理的信息化,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基础。(2)生活便捷化。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建立应使相关利益者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需要复杂繁冗程序的系统不会被相关利益者接受,从而导致系统运行低效或失败。(3)环境维护自动化。目前的环境维护过程缺乏互联互通,信息流通缓慢,导致效率较低。建立的城市固废管理系统使环境维护信息流通顺畅,便于相关的人员准确快速得到有关信息,可以实现环境维护自动化,提高适应性和效率。(4)社会管理自动化。城市固废管理与固废生产者、收集者、运输者、交易者、处理者和周围居民等人员均密切相关。如何处理这些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平衡维护各方权益,提高生活质量,是建立城市固废管理系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是以固废管理信息化、生活便捷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社会管理自动化为目标,以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固废信息处理中心,目的是实现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智慧运行。

1.2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需求良好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需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尽力满足多方利益诉求。针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不同的使用对象,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需求,如表1所示。另外,从系统实施和运行情况角度看,还具有安全、稳定、可靠和经济等需求。

2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根据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其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基础硬件和软件运行环境,包含物联网基础设施(如GPS、RFID、各种传感器等)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硬件和网络协议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实现固废源状态、固废转运站状态等的感知,获取固废生命周期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信息要素内容。(2)虚拟资源层虚拟资源层是利用物联网、信息物理系统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计算系统虚拟化等技术,将基础设施层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形成虚拟资源池,降低物理资源和资源应用的强耦合依赖关系,以支持资源的按需使用、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和普适性的系统服务环境。(3)数据层数据层作为固废信息要素内容的存储仓库,包括基础数据、GIS数据、业务逻辑、共享数据以及包含历史数据和城市固废管理系统运行数据的数据中心。其中,基础数据是城市固废管理系统中的各种属性数据以及用于相关服务功能的数据,各种属性数据如固废源类型、固废源编号、收运人员信息、收运车辆信息、固废处理企业信息等,用于相关服务功能的数据如人口数据、经济数据、收运处理成本、环境影响评价基础数据等。GIS数据包含系统相关的空间地理信息,如固废源分布点、收运车实时位置、收运路线等。业务逻辑是系统提供服务的规则和流程,包括领域实体(如固废收集点、医疗固废处理企业、热解气化焚烧炉等对象)、业务规则、数据完整性规则及工作程序。共享数据是其他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如环保行政部门提供的危险固废产生企业跨省转移信息、固体废物进口数据等。(4)基础支撑层基础支撑层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提供保障,通过虚拟资源的建模定义、封装/注册/、实例化和部署管理、智能搜索管理等技术实现虚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自适应动态调度,以及提供信息系统的系统管理、应用开发环境、系统集成支持中间件、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支持等四项基础支撑。其中,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监控调度管理及主机系统管理。应用开发环境为应用服务的开发提供软件开发环境(如Java、.Netframework等)。系统集成支持中间件为分布式应用软件在不同技术之间共享资源而提供平台和通信机制(如XML、ODBC、JDBC等),实现分布式应用之间的互连互通与互操作。高性能与高可靠性支持包括用于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调度的动态优化管理、用于评估服务质量的QoS评价管理以及故障恢复与集群技术等。(5)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为智慧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应用软件提供辅助支撑,简化应用系统开发过程,提高开发效率,具体包括电子表单、工作流、通信服务、集成管理、即时通信和信息交换等。(6)应用层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数据交换和执行业务逻辑,实现系统的各种功能,提供包括公共服务、决策支持、指挥调度、经济核算、执法管理和规划管理等城市固废管理系统的多种服务,具体功能分析与设计见第3小节。(7)展现层展现层是通过互联网、移动客户端、APP应用等多种媒介为公众、企业和政府直接展示呈现系统的服务内容。

3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

3.1服务功能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如图3所示,可分为实时监控、基本属性查询、辅助决策和经济核算四个方面。其他功能在此不作详述,如系统管理、系统权限和安全、相关科普和法规查询等。(1)实时监控实时监控可以通过RFID、GPS等物联网基础设施获取固废收集点、收集车、运输车等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相关设备的实时状态,是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重要功能。例如,在固废收集箱贴上RFID标签,通过RFID读写器可快速非接触地采集该固废收集箱内的固废类型、可纳固废量、上次收集时间、处置方式和处置单位等信息;采集的信息可通过Zigbee网络或GPRS网络传送到数据库或者云端。在固废收集车和运输车上安装GPS可获取车辆的实时位置、运输轨迹和运输时间等信息。通过实时监控,可获得固废从产生、运输、计量、回收、出入站等全程监控和全过程数据资料,可有效防止固废遗失和不当处置。(2)基本属性查询基本属性查询用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各组成(相关设备、设施、人员等)的基础信息查询。(3)辅助决策辅助决策功能帮助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管理者科学、高效、低成本地做出相关的决策或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辅助决策以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底层基础信息、业务逻辑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在GIS和决策模型支持下,给出决策方案或模拟结果。例如,对于固废运输车辆调度,可根据底层的路况、运输路线、GPS获取的车辆位置、RFID获取的车辆状态(运输固废类型、容量、已纳量等),调用相应决策模型和算法(如经典的VSP模型[10]、各种启发式求解算法),选择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安排合理优化的车辆调度方案。(4)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功能以相关价格、底层基础信息、固废作业流程与活动工作量、成本效益计算方法等为根据,用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成本效益核算和成本管理,并可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或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

3.2应用实例以城市固体废物运输路线设计决策为例,介绍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如图4所示。底层通过固废智能监测监控方案获得固废起运点、转运点和运输终点等整个运输系统的实时数据,存储与本地或者云端,云端数据定期传送给本地或在紧急情况下立即传送。通过固废源固废产生量、车辆状态等实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及数据挖掘等,确定与固废路线运输设计相关数据和问题(固废产生量分布、车辆分布及可纳量、可能路线的距离与成本等)。另外,固废运输数据需要与原有信息系统集成,以便于获取工作人员、成本、车辆安排和调度等其他运输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固废运输相关信息(如数据分析结果、路况、成本等)需与运输系统的决策工具集成以支持路线设计和优化改进,一些决策工具如运输网络图、智能优化算法、数据可视化工具和决策支持工具等。优化模型的数据输入多是固定的或需要估计,而由物联网基础设施获取的数据是实时和真实的,因此可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并可做出及时响应。富有表现力的数据可视化工具,能够使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易于使用,方便掌握和评估运输路线情况,其中借助GIS及与GIS的集成必不可少。最后,从运输线路图、车辆安排和运输节点安排等几个方面做出固废运输路线决策。做出的决策将传输给相关车辆和工作人员,指挥运输车辆按安排的路线运行,此时固废智能监测监控又在其中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持续监控和改进的过程。使用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进行固废运输路线设计使得固废运输方案更加灵活高效,固废得以及时清运,同时降低了成本。

4结论

城市固体废物已成为显性化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不适当的管理和处置将导致严重环境污染。为实现固废管理信息化、生活便捷化、环境维护自动化和社会管理自动化的目标,利用“智慧城市”概念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1)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角度,针对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不同的使用对象,分析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主要需求。(2)运用物联网等技术构建了智慧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系统的体系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层、虚拟资源层、数据层、基础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现层。(3)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时监控、基本属性查询、辅助决策和经济核算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

[2]徐礼来,闫祯,崔胜辉.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4):1180-1185.

[3]Ngoc,UyenNguyen,Schnitzer,Hans.SustainablesolutionsforsolidwastemanagementinSoutheastAsiancountries[J].WasteManagement,2009,29(6):1982-1995.

[4]SotiriosParoutis,MarkBennett,LoizosHeracleous.Astrategicviewonsmartcitytechnology:ThecaseofIBMSmarterCitiesduringarecession[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2014,89:262-272.

[5]WashburnD,SindhuU,etc.HelpingCIOsUnderstand“SmartCity”Initiatives:DefiningtheSmartCity,ItsDrivers,andtheRoleoftheCIO[R].Cambridge,MA:ForresterResearch,2010.

[6]KehuaSu,JieLi,HongboFu.Smartcityandtheapplications[C].2011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Control,2011,9-11Sept.:1028-1031.

[7]TubaBakc,EsteveAlmirall,JonathanWareham.ASmartCityInitiative:theCaseofBarcelona[J].JournaloftheKnowledgeEconomy,2013,4(2):135-148.

[8]KrassimiraAntonovaPaskaleva.Enablingthesmartcity:theprogressofcitye-governanceinEurope[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2009,1(4):405-422.

[9]PaoloNeirotti,AlbertoDeMarco,AnnaCorinnaCagliano,etal.CurrenttrendsinSmartCityinitiatives:Somestylisedfacts[J].Cities,2014,38:25-36.

篇5

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职业暴露事件不断出现,已经成为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问题。应从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教育引导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完善操作规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污染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疗废物;医疗机构;管理

21世纪以来,各类传染病频发,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作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面临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挑战,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1],成为新的焦点,因忽视生物安全从而导致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事件屡有发生[2],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事件尤为突出。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因其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3]。若处理不当,不但医务人员面对一定的感染风险,引发医源性传播,而且由于其空间污染的特性,可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疾病的流行。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医源性传播[4],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流行风险。

1医疗废物分类

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目前通常将医疗废物分为损伤性、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最常引起生物安全事件的是前两类。医疗机构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可分为固体和液体废物两类,不论固体还是液体废物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高压灭菌)后,固体废物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场所,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处理;液体废物在调节pH至中性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护人员常常由于处理注射器和针头等损伤性废物的方法不当而发生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收集及处置人员也是发生锐器损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或病理切片后废弃的组织、病理腊块等病理性废物以及废弃的药品、疫苗等药物性废物,特别是废弃的减毒活疫苗,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化学消毒剂等化学性废物应由有资质的部门集中回收处置。

2医疗废物的管理

2.1建立管理体系

医疗废物作为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视。首先应该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要正确分析医疗废物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环节并评估其危险性。

2.2建立制度

2.2.1分类收集制度

工作人员应将处理好的医疗垃圾分类收集,严禁将损伤性、感染性废物等混合收集,收集的物品不得多于包装袋盛放量的3/4,用黄色胶带缠绕封口(或48h内),贴上专用标签,标签信息应包括医疗垃圾分类、重量、产生科室及时间,由指定人员转运到临时贮存地点保存。

2.2.2转运制度

医疗废物转运应指定专门人员按规定穿戴工作手套等防护装备,按照规定的专门路线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进行转运。转运人员应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确保医疗废物的完整性,严防洒、漏事件的发生;核对医疗废物标签信息,无误后方可运送。运送交接后应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并将运送工具放置于固定地点加锁保存,以便下次正常使用。

2.2.3集中贮存制度

贮存医疗废物的暂存地应为独立的密闭房屋设施,房间内应有上下水,设施地点应便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并远离生活区。暂存点应设有医疗废物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标识并有防蝇防鼠设施,暂存点应加锁由专人管理,通常贮存时间不超过2d,冷藏贮存不超过7d。

2.2.4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的转运,临时贮存及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均要实行交接管理,以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交接登记应包括下列信息:交接日期、来源、分类、重量、交运人,登记资料应保存3年,以备检查。

2.2.5人员管理制度

从事医疗废物的管理、转运、贮存、交接等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相关专业技术以及防护知识的培训,重点关注新分配及新调入人员,所有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使用保洁等非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尤其是收集、转运工作,以降低不必要的感染。应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并注射乙肝、麻疹等相关疫苗,必要时贮存相关人员的本底血清。

2.2.6应急处置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洒漏事件,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洒漏物,吸收溢出物,从外向内倾倒适当的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进行清理。洒漏医疗废物清理后要对污染地面局部喷洒漂白粉或0.5%含氯消毒液,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医疗废物污染到皮肤黏膜或发生皮肤刺伤,应首先对伤口进行挤血,然后用水冲洗,对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15~20min,同时立即报告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对事件的危险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2.3注意事项

2.3.1选择有资质企业生产的锐器盒

锐器盒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锐器盒放置锐器不应超过锐器盒总容积的3/4。

2.3.2医疗废物处理的首要原则

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供应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因此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至关重要。每年应对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进行至少一次评价,每次高压灭菌均应放置3M指示带以监测高压效果。

2.3.3医疗废物收集后的处理

医疗废物收集后一定要用胶带缠绕进行封口,使得封口后的医疗垃圾不易打开,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一日一清,不要过夜,严防流失。

2.3.4转运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要及时进行消毒

一定要让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缩短消毒时间。在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者中普及医疗废物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造成危害的后果,科学合理地制订各种制度将医疗废物纳入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教育引导涉及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诸多环节的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建立正确的工作规范,不断完善操作规程,确保环环相扣无缝连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系统,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顾文辉 单位: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由继红.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28):169-171.

[2]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9):207-209.

篇6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辐射技术和开发利用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放射性废物包括:

(一)废放射源;

(二)受放射性物质污染或经清洁去污处理后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限值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劳保用品、工具、设备等;

(三)放射性核素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废液、废气;

(四)被放射性污染的动物尸体或植株;

(五)含放射性核素的有机闪烁液(比活度大于37Bq/L);

(六)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尾矿砂和废矿石及有关固体废物(其天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大于2×104Bq/kg);

(七)其它放射性废物。

第四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省放射性废物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省放射性废物的监督管理和监测工作。

市地、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对本辖区的放射性废物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放射性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产生放射性废物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包括转产、退役)以及放射性废渣坝(库)的选址,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所在地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防治放射性污染的设施,未经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督部门验收合格,其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

(一)将放射性废物混入非放射性废物、垃圾中,或将废放射源混放在各种材料、物品中;

(二)擅自倾倒、堆放、贮存、焚烧、掩埋放射性废物;

(三)擅自转移或接受放射性废物;

(四)丢失、弃置废放射源;

(五)转让、收购放射性废物;

(六)超标准向环境中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

第七条拥有核材料、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源(含仪器中配备的放射源)、含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或产品、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本办法的规定,向当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登记。

防治放射性污染的设施,必须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闲置防治放射性污染设施的,必须事先报经省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第八条向环境中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必须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监测核准。

第九条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放射性废物,须送河南省放射性废物库集中贮存、处置,进行长期监测管理。

本办法第三条第(六)项规定的放射性废物,必须建造专用贮存钡(库)存放,设立明显标志,并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长期监测和监督管理。

第十条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需要设置或改变放射性废物暂存场所的,应事先到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报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备案。设置或改变放射性废物暂存场所,应当符合《辐射防护规定》要求。

未经登记备案的现有暂存场所,由市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登记备案。

暂时不用的放射源,本单位不具备存放条件的,必须送省放射性废物库存放。

第十一条在暂存场所存放的放射性废物,必须按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加附标记、建立管理档案,明确专人管理,并采取防止放射性废物泄漏污染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废物容器及暂存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和标牌。

第十二条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产生、贮存(含暂存)放射性废物的单位,进行经常性现场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检查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业务秘密。

第十三条进出本省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废物,必须报省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四条送交省放射性废物库贮存的放射性废物,送贮单位或个人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预处理:

(一)废物应干燥,游离液体率不大于1%;

(二)废物性能稳定,无挥发性,无易燃、易爆等不稳定性物质,无强氧化剂、腐蚀剂等物质;

(三)试验植株应脱水、干化或灰化;

(四)动物尸体应固化于水泥中或防腐、干化、灰化;

(五)中、高放废液必须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固化物;

(六)将放射性废物按短半衰期(T1/2≤60天)、中半衰期(60天<T1/2≤53年)和长半衰期(T1/2>53年)的不同性质分别装入专用包装容器内;

(七)包装体外表面的污染控制水平分别为:α<004Bq/cm2;β<04BP/cm2;

(八)包装体表面剂量率应不超过01mSv/h,包装体积不超过30升,重量不超过25公斤。

第十五条送贮放射性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向收贮单位提供放射性废物的暂存记录或废放射源的原始档案(包括该废源原用途、原包装状况及使用情况等);

(二)废放射源应放在包装容器中,损坏的密封源应重新包装,并附说明卡片;

(三)接受省放射性废物库管理人员检查验收,按规定办理入库手续;

(四)按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缴纳放射性废物送贮、处置费用。

第十六条收集、运输放射性废物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并遵守国家有关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管理规定,沿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提供便利条件。

第十七条放射性废物运载车辆表面剂量率应低于02mSv/h,驾驶室内的剂量率应低于0025mSv/h。超过表面污染控制水平时应采取去污措施。

第十八条放射性废物入库后,收运人员、运载车辆和工具应进行表面污染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废物库区。表面污染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的,必须采取去污措施。

第十九条发生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污染危害,并在12小时以内向当地环保、卫生、公安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造成放射性废物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不按规定申报登记放射性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二)拒绝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三)不办理放射性废物暂存场所登记手续或暂存场所、废渣坝(库)不附设标志的;

(四)将放射性废物混入非放射性废物、垃圾中或将废放射源混放在各种材料、物品中的;

(五)擅自倾倒、物、贮存、掩埋、焚烧放射性废物的;

(六)发生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一)超标准向环境中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气、废渣的;

(二)丢失、弃置废放射源的;

(三)转让、转移、收购、接受放射性废物的;

(四)进出本省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废物未办理报批手续的。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按照国家或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不按时交纳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费的,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每日加收应交费用总额3%的滞纳金。

第二十五条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并不免除其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破坏放射性废物库、渣坝(库)及暂存场所设施,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

根据“卫计委关于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单位情况,对我单位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门诊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工作制度、专用盛装、运送工具的消毒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制订了本中心院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做到医疗废物规范管理.

二、专用设备、专用包装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过程中使用专用包装袋、专用利器盒、专用运送收集桶,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并贴有警示标志和警示语。

三、收集、运送、暂存管理: 

从医疗废物产生地到分类收集、内部转运、暂时存放过程等各种行为规范。

1、分类收集规范,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杜绝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放入带有“警示”标识的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损伤性废物放入专用利器盒内。 

3、运送前应检查医疗废物标识、标签、封口,防止运送途中流失、泄漏、扩散。

4、运送结束,及时清洁消毒运送工具,有清洁消毒记录。 

5、每日清洁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紫外线消毒及室间墙身用含氯消毒液喷洒。

四、人员防护: 

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收集、运送过程中,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鞋等。

五、人员培训情况: 

医务人员每年培训2次,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等。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对我门诊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问题有:医疗废物转送时科室记录不及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医疗废物分类的熟悉度,各个环节规范医疗操作流程,及时做好登记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不断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篇8

6月19日至21日,国家环保部对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进行复核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将于8月份复查整改情况。7月1日,市里召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工作部署会,市委书记于伟国、市长刘可清亲自到会部署工作。市环委会印发了《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现场复核初步整改计划》,要求各部门要针对环保部复核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确保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复核,现提出整改工作内容与要求:

一、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置监控部门或专(兼)职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防止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行为发生。

二、规范医疗废物的暂存场所。暂存场所要具有防盗、防渗漏、防流失扩散等措施,要有规范的警示标志(放置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和容器也应有警示标志)。每批医疗废物在医疗机构内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二天。不得任意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不得在非暂存场所倾倒和堆放医疗废物;不得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中,严防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

三、规范医疗废物申报、收集、交接、转运的管理,填好一表、一帐、一单、一卡。

一表:各医疗机构必须于每年1月10日以前向市环境保护局翔安分局监察大队报送《排放污染物申报统计表》,统计汇总上报上年度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情况,申报新年度产生处置情况,并上报新年度医疗废物管理计划。

一帐: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台帐,台帐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处置方式、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字等项目,台帐资料至少保存3年。

一单:交接时《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5年。交接时要规范填写,要有计重,医疗卫生单位没有计重器的,必须配备计重器。

一卡: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管理,一车一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交由运输单位。当医疗废物运至处置单位时,处置厂接收人员确认该登记卡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上述一表、一帐、一单、一卡的数量必须一致。

四、规范医疗废物的档案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完整的医疗废物管理档案,一表、一帐、一单应分年度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2012年8月底前必须完成2009~2012年医疗废物管理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

篇9

关键词:工业源 危险废物 管理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01-02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近年来,媒体上曝光的由于工业源危险废物引起的公共健康影响屡见不鲜,工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的管理问题也摆在企业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眼前,如何深入剖析当前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研讨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成为企业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工业源危险废物的概念及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而工业源危险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由于工业体系庞大,种类繁多,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大且成分复杂,从其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及处置等环节在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和环保部门监管的一大难题。

全世界每年的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3.3×108t,数量庞大,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危险废物具有富集终态和污染源头的双重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的危害。若不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污染环境,甚至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控制工业源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2 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的环节

2.1 产生于工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

有些产品的生产需用到化工原料甚至危险化工原料等,这些原材料的容器或外包装含有或直接沾染危险废物,因此这些容器或外包装是危险废物,需要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2.2 产生于工业生产工艺过程

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材料在投入工艺流程后一部分转化为产品,一部分会在工艺某一或几个节点转化为危险废物而产出。此类危险废物产生的途径,对于不同的产品、原料、规模、设备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其产生量是截然不同的。比如线路板厂在其线路板蚀刻工艺过程就会产生蚀刻废液,一般企业会将蚀刻废液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但有些企业改造生产工艺流程,使用蚀刻液在线循环技术,实行在线循环处理,达到蚀刻废液零排放,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3 产生于废物末端处理过程

企业的废水、废气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危险废物的污泥、残渣或粉尘,比如皮革企业复鞣工艺后产生的含铬废水经处理后会产生含铬污泥,这些污泥经压滤机压水后入袋按危险废物规定处理处置;又如废气过滤处理后产生的活性炭也是危险废物,同样要按照危险废物规定处理处置。

3 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 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1.1 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一些产生量较小的危险废物处置重视不够,随意倾倒、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到外环境;将危险废物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进行简单处理;有的危险废物则出售给其他无相关资质的商家,非法转移牟取暴利,不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等相关制度处置。在日常执法中发现,更有甚者,对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鉴别意识,认为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危害性,随意处置。对于一些没有环保审批手续的企业,危险废物的处置更加随意,危险废物的去向不明,没有进出台账,对环境安全构成了重大危害。

3.1.2 企业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不规范

虽然认识到危险废物的危害性,由于企业的经济、技术与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危险废物的暂时贮存管理不规范,厂内危险废物随意堆放,露天堆置,贮存场所没有防渗防漏等措施,包装不规范等,没有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妥善贮存,带来了二次污染,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

3.2.1 相关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近年来,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的危险废物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但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潮流,出现滞后现象。比如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依托于环境统计和排污申报登记,这些依托来源都不是数据收集的重点,统计企业数量少,统计指标仅限于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利用量、贮存量、排放量和处置量等五项,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的需要。同时,缺乏相关法规来支持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危险废物的处置方面的法规不对称,造成可利用资源的浪费。

3.2.2 危险废物管理能力不足,执法能力亟待提高

全国大部分地级市环保部门还没有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立专职的管理人员岗位,企业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执法能力和力度均不足。随着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大,种类逐渐增多,跨区域转移量不断增加,监管难度和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加强执法能力;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

3.2.3 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推动力不足

由于环保部门在危险废物监管能力上的不足和执法能力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区域危险废物集中设施发展缓慢。因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市场回报率低,运行成本高,企业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建设进展缓慢,一旦环保监管跟不上,相关有资质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企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要积极推进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环保部门的行政政策推动力不可忽略。比如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运营和处置模式以及对于不履行法定义务,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要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通过征收行政代处置费用的方式,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处置。

4 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发展趋势

4.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适时修订相关的危险废物管理法规规章,依据危险废物的管理制度,做好企业危险废物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各环节的监管,确保每一环节执法到位,深化产废单位的申报和转移联单制度,全程监控,切实掌握和控制废物的流向。同时,也要完善现有危险废物的法规制度,在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去向的前提下,灵活多渠道利用资源化危险废物。比如上述的化工原料废容器或外包装,其实可以完全退回原料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利用,但现行法规将其定义为危险废物,那么这些废容器也只能执行相关规定,但往往原料生产厂家没有相关危险废物回收资质,从而形成一种资源利用多样化的瓶颈,若法规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完善的话,那么在确保全过程的安全的情况下,建立相关台账,完全可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处置的资源浪费。

另外,加强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监管力度。对于没有环保审批手续或是虽有环保审批手续但危险废物不按环保要求处理的企业,依法查处,杜绝危险废物脱离监管轨道。加大对无证经营、非法转移、超范围经营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执法力度,甚至吊销经营许可证。同时,要完善对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公众对危险废物违法处置的举报和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减少和杜绝违法现象。

4.2 进一步加强环保固废管理队伍和管理能力的建设

当前,环保职能部门对于危险废物的管理主要依靠污染控制科(股)来管理,由于该科室业务量大,人手往往是不足的,同时危险废物的管理又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管理,所以对固体废物的管理队伍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职能部门要积极调整职能,成立专门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充实管理技术人员,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4.3 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废弃物只是相对来说的,如果放在合适的位置,它就是一种原材料,危险废物不例外。其实工业源危险废物很大一部分都是有其他用途的,只是信息的不对称、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造成绝大部分工业源危险废物都是直接经过末端处置,达不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量化的效果。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沟通管理平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利用这个信息平台作为中间载体,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水平,促进其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要鼓励科研单位积极与企业开展科研,加快工业源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提高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实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减少工业源危险废物的产生或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日益剧增,其环境污染现象屡见报端,对工业源危险废物的有效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工业源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详细地分析了工业源危险废物产生的一般环节及管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探讨工业源危险废物管理发展趋势。然而,要有效地管理工业源危险废物,一要靠政策扶持,二要靠科学技术,三要靠意识提高,三者缺一不可。本文正是从这三方面出发,分别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工业源危险废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及鼓励公众参与等这几方面就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议,希望能对新时期的工业源危险废物的管理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S].

篇10

关键词:固体废物;发展道路;静脉产业;循环经济

引言

2008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固体废物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即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由于我国对固体废物问题认识比较晚,在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管理相对薄弱,立法进程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以及十几项固废污染的控制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制定了若干个鼓励对固体废物实行综合利用的政策和办法。固体废物管理是一个内部各子系统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工作,必须从整体出发,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固体废物的管理。如何将管理的实效性最大比例地作用在固体废物的防治上,是我们的管理者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

1 我国固体废物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8%[1],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预示着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压力逐渐增大。分析、总结所存在的问题是污染防治以及管理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环节,只有认清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与规划,我国固体废物主要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技术问题。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低、处置能力明显不足,二次污染现象明显增加;低级的垃圾分类、分离技术,导致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仅达20%左右[2]。

二是来自管理方面的矛盾。管理“异体化”现象凸显,我国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固体废物作为一个环境生态要素由不同部门分管,行为交叉及政策异同势必会使各部门之间导致趋利性和推责性;综合管理理念薄弱,“哪里污染哪治理”的现象普遍。从现实来看,为“急于求成”而制定更多的标准是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污染现象的发生,为了通过检查而“迅速达标”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管理“失重”现象。目前,我国仍没有完全摆脱末端治理的管理模式,对固体废物的收集、分类、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相对薄弱,认识不到位,仍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部门、经济发展部门与固体废物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现象。在面对着眼下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地方政府以及经济发展部门的行为则与环保部门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三是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我们可以通过清洁生产工艺来实现其源头的治理,而人类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需要通过怎样的措施加以有效的控制呢?单单从政策角度限制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们提倡了这么多年的环境保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是人们对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处置,国人淡薄的环保意识难免不会使我们对环保宣传与环保教育的效果感到忧虑。

2 国外综合管理经验的借鉴

国外一直非常重视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回收利用等环节的工作,制定出了一系列完善、严格的法律法规,为适应相关法规的要求,固体废物的综合管理方式也不断在发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选择的是分层管理策略,回收利用只能在所有减排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进行,相似的废物转化也只能在所有能回收利用的物质全部得到回收后才开始实施。在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政府负责对整个生活垃圾进行管理,但是有些国家对一些特定种类的垃圾制定了单独的管理制度。例如,让某些社会或私营组织负责管理包装废弃物从收集到分拣再到最终利用的整个资源化过程,一并承担所需经费。在日本,建筑垃圾的处理厂全部为民营,完全是企业行为,这类处理厂经济效益显著,然而最大效益还是在于它的社会效益。通过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使资源得到了有效再利用,并极大地减少了垃圾的数量,节约了大量宝贵的土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

3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发展道路的决策分析与建议

在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道路上,建议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五点:

(1)进一步重视固体废物管理。固体废物管理的技术和工程方面不可能再真空中实现,决策者必须了解他们的行动所造成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在大力倡导COD、SO2减排的同时,要加强对固体废物的管理;加强环保、经济、财税、贸易、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形成综合管理力量,改变目前环境监管不到位、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的状况,防范表面上“发展循环经济”、实际上以再次污染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问题发生。

(2)大力发展静脉产业,保障循环物流的顺利实施。最有效的运行机制应该考虑市场激励,这种方法后面的概念非常简单,确定总体目标,然后放手让那些能以最经济有效方法达成目标的人去做这件事。静脉产业贯穿固体废物的排放、收集运输、拆解分类、资源化或最终废弃处置的全过程,它实质上是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产业,离开静脉产业就无法完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静脉产业收获最大的是社会效益,本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为了促进静脉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优惠措施进行扶持,并制定出台相关的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

(3)制定合理的综合管理方案。成功的综合管理系统推动立法工作,而不是被法律所推动,更多的法律不一定促成更多的减排和回收利用。制定一个好的固体废物管理策略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总体来说,这个系统应具有全盘、总体性,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目的,与其他部分前后配合,就像一台机器中各个制作精密的部件。这也像一台机器一样,除非有一个专门的设计团队,这个团队能理解他们的目标、与供应商和消费者一同工作,否则就不可能设计出高效、全功能的产品来。事实证明,实施综合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搞活静脉产业,提高处理技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固体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以便形成资源的闭合循环;

(4)保障固体废物综合管理工作的实施。建立科学的、完整的固体废物法规政策体系和法律秩序,以保障综合管理的实施;加强省、市环保主管部门对固体废物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及固体废物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建设,建立起完整、详实的档案和数据库,真实反映实际状况;

(5)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环保意识。人类是固体废物产生的始作俑者,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贯彻“减量化”原则最根本的做法,改变以往单一的宣传教育方式,附加道德及法律约束,不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做法。

4 结论

适宜的管理方案必须基于有效的数据、公众的态度、必须遵守的法律条文才能制定出来。固体废物管理领域处于经常变化的状态,因此适宜的管理方法必须是创新的,同时应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通过对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国外综合管理经验的介绍,对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必须改变传统的环卫管理体系和末端处理处置的模式,实施综合管理,以循环经济为核心,大力倡导静脉产业,改进宣传教育方式,推进科技创新,注重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法律紧密结合管理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 黄希,赵由才.固体废弃物实施进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有色 冶金设计与研究2008,29(1)

[2] ,陈雯,汪茜.固体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管理探讨[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