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8 23:20: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考试不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进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内容。
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
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三、试题结构:
1、试题数量及结构:
2、试题类型及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①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基本吻合。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合适的。②川原和西山大部分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③千渭初中的优秀率达到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基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
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①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②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③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④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3、存在问题
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试题存在互相提示现象;②专业味道太浓;③地方史知识渗透不够;④识图题图印得不够清楚等。这将在以后命题中加以改进。
五、学生答题分析及今后教学方向:
1、学生基本功较差。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较多。应加大对学生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较普遍。应利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点,避免混淆。
3、时间类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应利用编歌谣等多种记忆方法,强化对这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记忆训练。
4、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学以致用。这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5、答题缺乏条理,知识点不明确。要引导学生培养条理清楚的答题习惯。
6、审题不明,归纳总结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导致答题不理想。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概况
二、试卷特点
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
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历史基础知识欠缺,学科基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
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大。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分析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总体上较好。
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
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篇2
一、试卷内容比较分析
目前课标卷已使用6年,新课改以来北京卷是单独命题的第3年,天津卷是单独命题的第4年。总体来看历经几年的探索,2012年的课标卷、北京卷、天津卷(以下简称三套试卷)均采用政治、历史、地理三门课程合卷考试的方式,其中地理试卷分值100分。三套试卷在体现能力取向、稳中求变、发展创新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1.结构比较分析
三套试卷题型设置均为单项选择题与综合题(课标卷和北京卷综合题以简答题形式呈现,天津卷综合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综合题除北京卷外均为学科内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间的综合题目。表1为对三套试卷试题结构比较。
试题数量:三套试卷均为11道单项选择题,占44分;学科内综合题课标卷为3道共56分,天津卷为2道共56分;政治、历史、地理学科间综合题只有北京卷才有,共2题20分,加之1道学科内综合题,北京卷综合题共56分。
试题顺序:三套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其排序呈现一个共同特征,即地理选择题均位于文综试卷的第一部分,同样,地理综合题也是试卷综合试题的第一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
选修地理:三套试卷中只有课标卷设置选作题目,从3道选修题中任选1道,考查选修地理课程即从《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3道试题中选择,选做题每题分值为10分。北京卷和天津卷则将选修地理融入必修地理之中,只有必做题没有选做题。
2.考查内容比较分析
表2为三套地理试卷考查内容共同特点统计。
3.试卷共同特点
·紧扣课标,突出主干
新课标提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强调学习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上理念在本组试卷中有很好地体现:如课标卷第43题要求学生说明为防范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措施;北京卷第8-9题呈现“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要求学生判断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哪种灾害的救助,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哪些;天津卷第12题考查近期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及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等。
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这种理念下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即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学科最基础、最核心知识及应用的考查。本组试题考查了地球运动、气候、洋流、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农业生产、河流水文及地貌、(城市、工业、基础设施)区位、产业转移、等值线、旅游、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地理主干知识。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考查生活中地理是新课程地理命制趋向。新课程关注“学习生活中地理”、“学习地理为生活”,强调地理学科的应用性。三套试题均在自主多元的基础上选材鲜活,关注社会热点,联系考生生活体验,反映时代特征,彰显人文内涵。
地理试题依据新材料、新情景命制,通过给出一定量的图文材料,结合设问,构成新的问题情境。其情景设置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考生,反映了现代地理科学与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与教材上的案例相得益彰,体现更强的纪实性;问题设置规范具体,指向清晰,对学生而言不存在问题设置模糊而出现的审题障碍,有利于考生对答题方向和答题内容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
课标卷第一组选择题考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由南粮北运转向北粮南运背景下,关注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同时融入我国的耕地面积在减少,但粮食产量在提高的信息,提高国民自信心;综合题在目前红木家具价格飙升、市场活跃,南部沿海的热点地区持续升温背景下研究我国云南红木基地区位优势、加工企业在此聚集以及越南限制红木原材料出口原因。试题设置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渗透热点但不渲染,考查角度新颖。
北京卷考查了旅游服务设施选址、北大西洋暖流对航行的影响、首钢产业转移的影响、华北地区农业限制性因素及其治理、绿化带的作用、数字地球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试题。以数字地球为例,北京卷第40题直接给出数字地图截屏,要求学生分析数字地图与纸质地图相比其功能方面的特点。在信息化的今天,相当部分学生都用过数字地图查找路线,玩过GoggleEarth,所以对数字地图相当熟悉;视屏截图直接显示的信息就是查找首都图书馆,北京学生再亲切不过,加之纸质地图是每位文科学生必备,因此答起题来人人有话可说。
天津高考地理与生活及热点结合的体现在选择题中城市化铺设透水砖、2012年奥运会,综合题第12题也是地理相关的热点问题——西南大旱,山西CO2排放,天津新城自然资源分析等,均是联系当今社会与当地实际扩展开来进行地理知识考查的相关内容。
三套试题情景设置新、考查角度新、呈现方式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同时又不脱离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紧扣课标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创新思维,畅谈观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时代性、实用性、人文性。
·清晰定位,注重效度
篇3
关键词:试卷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系统 改进策略 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高校的宏观管理,并开始进行教学工作评估,这促使高校开始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力度。科学有效管理教学档案,汇集真实的教学活动历史资料,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改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考试试卷是教学档案的主体内容之一,试卷档案细分为归档、立卷、装订、装盒、上架等几个环节,工作要求精细、准确,但工作量大、程序复杂,需要一套科学、规范的试卷档案管理模式作支撑。因此,创新试卷档案管理模式,科学设计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弊端
目前大多高校试卷的存档方式仍沿用传统保存模式:教务处的教务人员收取教师A\B原卷及其答案存档,每学期末将A、B卷按学院按课程编号分类归档,其中A卷捆扎送保密室留存,B卷作为下学期补考样卷,在补考课程出来后对其进行抽取、印刷......补考结束后再将B卷捆扎、归档;各个学院由专人负责每学期学生试卷的分类归档。传统管理模式弊端具体表现如下:
(一)工作量大,程序复杂
我国考试工作管理规定对试卷归档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试卷材料归档主要包括试卷袋、材料袋两个版块。传统的试卷档案管理依靠手工录入资料,这就滋生了很多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失误等现象。
(二)准确率降低
试卷档案考察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考察试卷袋的总数是否与参加考试班级的总数一致,每个试卷袋里面的试卷份数是否与对应班级学生总人数相符。另一方面是试卷袋是否规范、材料袋内的资料是否齐全。如若设计出一个科学、有效的试卷档案管理系统,就可以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这样既有效保证了试卷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有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三)难以体现档案价值
由于业务管理者负责收取教a\b原卷存档,工作量大,占用空间多,且容易受诸多因素影响丢失数据。等真正需要调用资料时,管理者的资料调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繁琐,加重其工作压力和负担。
二、二级管理模式
由于传统管理模式有诸多不便,因此,需要演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科学、有序、合理的二级管理模式,采用学院和教务处分级管理模式,教务处考务科仅需负责公共课程的纸质原卷存档工作,相关二级学院则负责存储专业课程纸质原卷和学生的纸质答卷,为期五年。这样既可以继续保留纸质试卷存档,提高迎评促建中纸质试卷保存的历史价值,又可以采用电子文档存档,每学期一张盘。教师就可在所在学院或教务处考务科填写试卷送印单。这种分级管理模式实质上是教务管理权力义务的下放和分担,在减轻教务处工作量的情况下,又增强了与学院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使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三、试卷档案管理系统创新设计
21世纪的今天,网络技术开始渗透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效拓展了很多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这促使试卷档案管理要摈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开拓创新。而以 技术为支撑,试卷档案管理系统便能在全球Internet大背景下运作,随时随地进行管理工作,使得教师工作弹性大大增加。管理系统使得数据比较、核实效率提高,试卷档案便就一目了然。试卷档案的规范、有序提高学校管理实效,由高效、快速的计算机系统去取代低效、繁琐的人工操作,教师便节省下不必要的档案管理时间,将精力主要投入教学环节设计中去。因此,要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须建立和完善专门的试卷档案管理系统。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系统开发工具为SQL Server 2000和。先构建应用系统原型,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进和修正,直到系统较为成熟、完备为止。将该系统投入到实际的试卷管理工作中,不仅大大降低了教师工作负担,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系统设计原理
(1)为了保证试卷档案管理效果,系统设计具有较为明显的开放性、安全性和通用性。
(2)系统界面美观,功能明确、强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系统功能全面,包括管理员与教师登录验证、教师信息管理、教学资源、试卷档案信息、成绩单输入等,系统运作高速、高效。
(二)需求分析
设计该试卷档案管理系统针对的主要用户为教师,但也需要管理员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因此,试卷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前台管理,教师可以进行试卷档案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操作。二是后台管理,管理员管理和维护系统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系统设计不仅仅要保证试卷档案管理得以完善,更要保证试卷档案信息考察的便利,有专门建立后台数据库、维护以及开发前端应用程序两个层面。此外,面向用户的登录模块高度安全性,而界面浏览快捷方便,功能模块操作也比较简单。
(三)设计数据库
用户的操作流程包括登录权限验证、前后台操作管理等。在用户登录权限验证这一板块,主要是系统进行用户身份、帐号及其密码等验证。用户认证信息与系统储存信息不相符时,系统会给用户以错误提示,提醒其重新登录,准确输入相关登录信息。根据系统的具体流程设计,来分析系统功能,可以将系统划分为两个界面,一是教师操作界面,二是管理员操作界面。通过分析该管理系统中的具体数据,参照关系数据库实体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等相关原理,专门设置了课程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考试信息表、试卷信息表以及成绩详单表等。其中,最核心、最主要的三个表便是课程信息表、考试信息表和试卷信息表。这三个表之间紧密相连,从而保证了试卷档案信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系统登录界面
该系统通过表格布局方式来打开登录界面,为起到美化页面的作用,表格的背景为图片。用户需要登录系统时,只需要做好用户类型选择,并输入自己的账号以及密码,填写验证码,就完成了登录操作。系统验证码为一个图像,图像中可辨别验证码。在输入验证码之前,先把验证码的载体清空,我们把该系统的验证码载体定义为“Vnum”的字符串,在Random()函数的作用下,系统便会输出随机数。验证码生成后通过Session 会话存储或Cookie 存储。但一般情况下,Cookie有一定的用户局限性,因此较为常用、实际的便是Session。用户单击“登录”按钮时,系统首先会对用户类型进行判断,然后再跳转到相应的登录界面,与数据库连接,呈现用户信息输入框,用户输入的信息与系统存储的信息相符时,便就登录成功。
(五)管理员操作模块
该操作模块使得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删减课程信息、试卷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成绩单等,也可以进行相关密码修改。管理员模块也是以母版页技术做支撑,但受站点地图影响,系统并没有进行数据源设置,而是通过树状导航控件直接编写代码,并设计母版页。而在用户管理子模块里,教师登录信息可通过管理员添加,管理员直接将需要添加的信息放进教师信息表,只需输入用户名、密码和工号字段三项,其它信息教师登录后可自行完善。在课程管理的子模块之中,管理员可以查询课程信息,也可以进行增删等功能。登录入相关页面后,通过查询数据绑定控件,原本储存于数据库的课程信息资源便可以显示出来,而信息的增删等修改需要通过GridView与相应页面的链接来进行操作。试卷档案信息主要构成部分便是考试信息,包括考试科目、时间、地点、方式以及考场记录等。在管理员模块考试信息的子模块里面,只进行了信息查询、删除两项工程设置。在页面中,管理员要绑定数据,借助数据绑定控件即可实现,要查询或删除考试信息,只需键入任课教师或课程名即可。至于试卷信息子模块,管理员则可以对各课程试卷信息进行专门管理,例如:A、B 样卷信息、命题审批表、试做试卷、标准答案、试卷分析报告、试卷丢失份数、应存份数、成绩单、存储位置等等。管理员输入专业班级、课程名或任课教师即可查询试卷存档信息,可以删除但不能作任何修改。
四、结束语
以 和等技术为依托,开发设计的试卷档案管理系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试和不断改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功能目标,便于课程、试卷档案、教师、学生等信息的归档、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各级用户信息获取及系统操作要求将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探索拓展试卷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尝试对补考试卷进行统计打印,并将已考试卷上传,控制重合率,为学生复习提供便利,这就完成了本文系统设计的最终理念。然而,这个系统尚停留在开发研究的基础层面,仍有很多功能项目值得深入研究、挖掘,需要我继续奋斗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芊,汪利,丁国勇.高校课程试卷分析的管理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05(09):39- 42
[2] 李金麟.关于加强试卷管理工作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1(02):171
[3] 杨阳,沙矗李志红,于凌云.浅谈高校考务试卷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今日科苑, 2010(19):111
[4] 张芊,汪利,丁国勇.高校课程试卷分析的管理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 2005(09):39- 42
篇4
关键词:地理试卷 结合教学 启示
一、根据地理试题特点进行教学
1、注重图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在2012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今年高考的地理试题仍然有很多地理图表。“无图不成题”因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2、贴近生活、求稳求新
试卷中的地理试题,尽管大都是围绕着不同的区域展开的,但最终都落脚在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之中,稳——不管是商品粮基地、河流、温差、产业转移、等值线问题等,都是平时教学的重点。特别是综合题,从区域图入手考核了区域定位、工业的区位因素等。结合实际生活的试题大量出现,体现了学以至用,把地理问题具体化,例如:瀑布、桥梁、红木家具、芦苇、文化遗产保护、水源地等。教学时要训练解决实际问题,敢于创新。
3、综合题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试题以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选择题自然和人文并重,综合题以自然为主、兼顾人文。在题目设计上,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特点,减少了纯知识性和记忆性的题目,更多是采用了以考查能力立意命题:有原因类、区位分析类、分析推断类和开放性试题。近年来,开放性试题成为高考中一大亮点,它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并且根据选择的观点回答相应的理由。教学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试题分析
选择题第一组,以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耕地不断被挤占,但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为材料背景,考查粮食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生产下降的基地、商品率高的基地。属于必修三的区域发展问题。该组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需要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有整体认识,学生可以联想已学知识——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
选择题第二组,试题提供“流域水系分布图”和“暴雨前后水文站观测的流量变化曲线图”,综合性强,要求分析暴雨可能出现的位置,并考察湖泊的调节作用。试题图文简洁清晰,但要做好该题需要理解河流的补给与流量的关系,更需要注意观察好地图,注意试题中两图的联系,关注湖泊的调蓄作用。虽然试题不难,试题摒去了死记硬背能得分的局面,所学知识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选择题第三组,试题提供的是局部区域图,需要通过经纬网先定位,实质是考查空间区域定位、气候、地形等知识。较为常规,难度不大。该组题可以根据区域地理中学习的我国气候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即可迎刃而解。两城市7月温差小,难以确定高低,而冬季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北有秦岭挡寒风,比开阔的黄淮平原气温要高,是可以推理的。高考考的是思维和推理,同时也离不开技巧和经验,该组题的技巧是可以先做第7题,首先确定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汉水谷地、黄淮平原,再做第6题就会简答,因为同一组题的背景资料是相同的。
选择题第四组,试题以变化图为资料,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区域发展、产业转移相关知识。该题关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要素的变化,较好地考察了新教材的新知识,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而不是机械记忆。利用图表资料进行人文地理知识的考查,应该是高考的主旋律,结合教材关心身边的地理事物,多参与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活动是提高解该类题的途径之一。
择题第五组,试题以几乎年年考的等高线题,的确需要有创意。高差计算,这样的知识点学生都会计算,但该题需要结合实际,利用所给资料,灵活处理。利用河流两侧等高线高程对称相等的原理;注意利用试题给出的瀑布高差参与计算即可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只是机械的背记公式,这个题就会无从下手。
综合题较为容易,考察内容比较常规,不偏不难。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但要答全角度有一定的难度。非选择题36题以我国进口越南红木,在凭祥聚集了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图文资料,设立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家具生产相关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三个问题,共22分。该题主要考查工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试题较为常规化,相关内容在教材中讲解多,相关练习学生做过较多的练习,但换了较为新颖的背景材料,即使不能拿满分页应该得分较高。这样的题需要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平时基础训练,注意从问题的面上找点,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学会迁移运用。
非选择题37题配以秘鲁沿海区域图,以生长期耗水量较大芦笋为背景,设置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三个问题,共24分。该题需要学生空间定位,熟悉纬度位置、大气运动、洋流等影响气候的因素,展开即可全面解答,第2、第3题结合题目答即可,该题难度不大。
二、2012年高考试题命题给教师的启示
篇5
【关 键 词】 高考;试题;分析
今年的重庆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与往年相比保持了 相对稳定性,从题型、分值、试题结构、各章分值分布、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分布、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所占比例等都与近3年保持基本一致。今年的生物试题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考点,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特别是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和联系现实生活的理念,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试题考点分布
2012年重庆理综生物试题为5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共72分。非选择题的分值与2009年、2011年分值相同,即30题26分,分为2个小题,31题16分。
分析试题考点可看出,必修本内容54分,占总分值的75%;选修本内容18分,占总分值的25%。必修本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物质基础、细胞、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生物与环境等;选修本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免疫、基因工程、微生物代谢等。
二、试题主要特点
(一)难度适中
覆盖面广
今年的生物试题从“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出发,保持了与近几年试题难度的稳定。
今年的生物试题除必修第五章生殖发育,选修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选修第四章细胞工程外,其他必修本和选修本各章都有试题分布,说明今年试题覆盖面较广。
(二)注重基础
回归教材
试题突出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第1题,突出了细胞结构的考查,此题选项所涉及到的图形,基本上是教材中的原图;选择题第5题,考查的膝跳反射中突触化学信息的传递,也是教材中叙述的基础知识;31题中考查的有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
(三)突出主干
体现综合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虽然题量有限,但仍然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有新陈代谢占14分(30Ⅰ(1)(2),30Ⅱ(1)第二步)、遗传和变异占12分(31(1)(2)(3)①)、生命活动调节占6分(选择题5)、生态占6分(选择题4)。同时,试题也体现了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主要表现在题干内容与答题落脚点涉及同一部分的多个知识点,形成了较大的知识覆盖面,这样将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内容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如第5题,第31题。
(四)实验探究
考查能力
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全面考查了《考试说明》规定的4项基本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整卷以能力考查为着眼点,实现了能力考查与题型功能的有机统一。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是科学素养最根本的核心要素,这种能力的考查在试卷中有突出体现。如选择题的第1、4、5题,非选择题30题Ⅰ。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学科的最基本能力,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道实验题,今年的30题Ⅱ是一道探究纤维素酶能否耐受80℃高温的实验题(10分),主要考查了实验设计能力,此题是对教材还原糖鉴定实验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是今年实验考题的一大特点。
(五)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
试题注重与生活、生产、医药的联系,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如选择题3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免疫;选择题5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生理现象(寒冷刺激、产生感觉、膝跳反射);30Ⅰ热带植物长叶刺葵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31题通过育种和现代技术培育青蒿素含量高的植株。
三、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分析
今年的选择题15题,分别考查了细胞、微生物、免疫、生态、生命活动调节的内容,与前几年的考查点非常相似。
选择题1:以4个细胞结构图的形式,考查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比较,考查了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等细胞器在细菌细胞、蓝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有无情况,以此来判断哪一个图是正确的。主要考查了识图能力。
选择题2:考查了病毒的结构,噬菌体的增殖过程。主要考查了理解能力。
选择题3:以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接种)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免疫的相关知识,即抗原的特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主要考查了理解能力。
选择题4:以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应用、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考查了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选择题5: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考查了激素分泌量的反馈调节、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类型判定、反射的概念、膝跳反射中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进行传递时,突触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化学信号。主要考查了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非选择题分析
30题Ⅰ:此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主干知识。此题以观测热带植物长叶刺葵在白天8:00~18:00(每间隔2小时观测)得到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绘成的3条变化趋势曲线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光合速率越大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ATP也就越快,蒸腾作用越强根吸水能力越强,气孔导度的大小直接引起蒸腾速率大小的变化,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CO2浓度升高使生成C3增多会消耗更多的[H]用于暗反应对C3的还原,矿质元素(钙)吸收进入植物细胞的利用,物种形成过程和生殖隔离概念。此题主要考查了从曲线图中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30题Ⅱ: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的试题,探究80℃高温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教材上的还原糖鉴定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最关毽的是要知道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遇还原糖要产生砖红色沉淀。在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考虑到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在预测实验结果时要考虑到试管1和试管2的颜色变化,不要只考虑一支试管的颜色变化。此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用语言描述实验结果的能力。
31题: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的试题,将必修本遗传变异与选修本基因工程的知识有机地结合,主要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工程的主干知识。以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基因遗传的基因型种类,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导双亲基因型,根据双亲基因型推导子代中某表现型比例;还考查了低温导致多倍体(四倍体青蒿)形成的原因,多倍体育种(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的推导;还考查了cyp基因双链DNA互补链碱基含量计算,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编码区中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功能,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此题主要考查了理解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200336001092 03高分子甲班 吴丽娟 G2 027
两周时间相对于我们的一生来说也许不值一提,然而这两周时间却给了我一种寿命延长了的感觉,从而在心中占有很重的份量。金工实习是一门不同寻常的课程,既是知识的学习,又是动手能力的训练,还是技术的熟练,更是修养的提升——细心、耐心、认真负责。汗水滑落,手臂酸痛,腰酸背痛,那算什么,难道还不抵我们掌握的不少知识和技术吗?如今我感觉自己成长了,生命在宽度上得到了延伸。今生难忘金工实习的点点滴滴——累?充实?感叹?……
在我心中实习是快乐的,不管是实习操作,还是培养安全意识,又或者是和同学的分工合作。的确,有些工种会很累,而且会要求你重做。但试想一下,当你流过汗水、抱怨过后完成一项作业的时候就不会兴奋不已吗?那可是付出努力后收获的喜悦,一种由心底发出的高尚的喜悦!
虽然短短的两周时间我们不可能掌握很多的工种,但我们了解的也不少。每个工种有哪些程序,有哪些知识点,如何操作,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都随着学习与实践印在了我们心中。尽管这些还很皮毛,但对各个工种的初步认识是很必要的。此时此刻,实习的经过又一幕幕地放映在我眼前……
安全意思
安全课是我们的第一堂课。安全在生产中首要的,因而我们不能忽视。我们被老师带到了一间多媒体教室看录像。录像首先给我们介绍了部分工种及流程,同时也说了实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像要按时上班,佩戴胸章,不能穿凉鞋、拖鞋,男女生都不能穿短裤,女生不能穿裙子,头发长的要戴安全帽,等等。接着是一些安全事故的录像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警惕,防止意外的发生。工业安全知识是工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必备知识,对于草拟或一个企业的安全条例,减少工业污染,防火防爆等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如果不掌握的话,不但会被人斥为无知,有时还会发生重大事故。这堂课实在是太重要了,要不然我们这些糊涂虫说不定还会闹出更离谱的事故来。可一堂课下来我们都感到有点害怕了,然而老师笑着告诉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按要求操作是不会有意外发生的。总算放松了些,但我们又如何能保证我们的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呢?还是不放心啊。
第一个工种相信无论对谁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电焊气焊,我们G2组实习的第一个工种。听完安全教育我们便奔向目的地,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好奇、兴奋与紧张的混合体——想学习,了解有关知识却又怕出现刚看过的安全事故(不能使用违规电器,不能满身汗水地工作,否则有触电的危险)。然而,我们还是静静地坐了下来听师傅讲解电焊的知识:焊接是一种通过对金属加热或加热加压同时进行,把金属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从而把金属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工艺方法……焊条电弧焊的设备……焊条的分类和保管……焊接头和坡口形式……焊接种类……焊接方法……基本操作及安全……焊接的优点和缺点……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穿上防护衣,分组实践了。现在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了,因为知道只要规范操作是不会出事的。于是引弧,焊接,我们开始操作了。隔着面罩我们还是能看到弧光的,惨白的,耀眼的,于是我们的手就带着这诱人的弧光走,希望能走出让我们满意的路。就这样由不会到会,由歪歪扭扭到基本直线,再由粗细不均到基本均匀,手发抖到平稳。然后听师傅一声称赞,我们真是乐飞了天。这只是电焊,还有气焊呢,就不多说了。经过这一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焊接,该如何操作,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累与喜悦
许是每个人都会谈到最累的工种吧,据统计钳工是独占鳌头,而对于我也不例外。也许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奇怪,不过就动动钳子嘛,又什么累的?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工种具体是做什么的才这么说的。且让我来介绍一下吧:钳工是手持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工具简单和手工操作是它的两大特点。钳工的主要工具有木制钳工台、虎钳、划针、划规、划针盘、方箱、样冲、手锯、錾子、手锤、锉刀、钻床、麻花钻、铰刀、丝锥和铰杠、板牙和板牙架等。钳工的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削、錾削、锉削、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下面就我们的实践来说说吧。我们的目标就是制作一个螺母,六边形螺母。首先我们选择自己的工具,这很关键,因为工具选不好会事倍功半的。然后我们分步进行:①选好圆柱坏件,划线,锯一段约12mm的圆柱(因为要求螺母厚度为10mm,所以要保留一定的余量) 。在这里我就吃了没选好工具的苦头了,因为所选的手锯旋不了很紧,导致锯了一个多小时。这里安装锯条要求锯齿朝前,起锯稍小于15度角,锯速在40次每分钟左右。在锯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维持我们的手锯水平,又要保证它竖直向下。这是比较难的,不小心很可能就要重来。有多少同学锯到手酸了,汗流出来了,但大家都是歇歇马上又接着锯。长吁一口气是同学们锯完的共同反应。②将两个圆周面用锉刀锉平,并使其厚度为10mm。首先要保持锉刀的水平,不然锉出来的面就不是水平的。而且要注意进行交叉锉,保证平面别小看这一步,大部分同学就这一步累得不行了,手酸了,甚至麻了,让你想干脆放弃。而我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了金工实习的累:握锉刀的手掌红了,紫了,还隐隐作痛;来回拉动的手臂酸了,麻了,甚至使不出力气来;头上,身上汗水不断往外冒。常常,我又把平面锉成了中间高边缘低,于是又要继续锉。然而我知道,这是考验我的时候了,所以累了我就让自己休息一下接着干,烦了我会对自己说现在就不想做了,以后还怎么办事,耐心与恒心是很重要的。于是就在这受挫与自我鼓励中我完成了操作,那两个平面呀,它们的每一锉都包含着我的汗水与微笑。③找圆心,画圆,画正六边形(过程中要打样冲点)。④按线把圆柱锉成底面为正六边形的柱体。⑤锉其中一个底面的圆角,要求锉刀与水平面成约30度角,刀具路线为圆弧,使最上的平面如圆形。这是最能引起我的兴趣的操作,将一个六边形锉成圆,这还是一项艺术。⑥钻孔,扩孔,攻螺纹。钻孔和扩孔时要注意对准圆心和加紧工件,否则孔会钻歪的。我对自己的这一步操作最满意啦,因为无论钻孔还是扩孔我都能对准了中心。攻螺纹时应进退交替,使铁屑能及时送出。⑦装配。只有能装配上的才算合格的螺纹。套上螺栓的那一刻,连我自己也弄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情了,是石头落地?还是燕子掠水?或者应该说是苦乐交集。再看着师傅给自己的作业打了个不错的分数,那种汗水与欢笑掺杂在一起的喜悦更是无法言喻。
感叹
最令我们惊叹的是将近全自动化的数控铣工。为什么?请听我解释:数控铣工是使用数控机床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在这里主要的特色是数据控制,只要我们编好程序,通过计算机调用输出,不用手工控制就可以将整个工件按要求加工出来。尽管我们没有机会见到加工的真实情况,但通过录像我们惊叹数控的方便与快速,甚至感叹之前的工种为什么就没使用数控呢。但我明白,想钳工,虽然比较辛苦,但却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艺。
上述只是我们实习的部分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领略了铸造,数控板金,车工,刨工,CADRP,数车,电火花特色。工种不多,但我想我们主要是了解生产如何进行,一些工种的操作,然后是动手实践。所以十天的实习对我们来说是及其重要宝贵的!
我的看法
很感谢学校给我们安排了这么一门课程,让我们了解到生产上的各种工种。通过实习我们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只是部分工种的设备缺乏,本应个人操作的要两个人一起操作,这样握往往造成有些只有看的份,因为他的搭档包揽了将近所有的操作。有些工种对工种的有关知识讲解比较详细,但缺乏甚至没有机会实践;而有些工种得到了实践,但对其知识的了解却较肤浅,比如一些需要编程的工种。两人甚至两人以上合作的操作我觉得是很必要的,因为在生产上合作是无处不在的,因而我们要加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我感觉对各种工种的实际应用还不是很了解,尽管对工种的工具,操作等已经了解。我们实习的设备部分已经很残旧了,或者说不能用了,我觉得应及时更新。中和各个工种,每个工种都能得到实践并加深了解。
尽管时间飞逝,尽管以后我们的路还很长,但金工实习的这一段记忆是永远不会退色的!让我再感受这特别的日子,这美好的时光!
2005,05,18
篇7
1.试卷考点分布情况
从试题的分值看,必修教材占48分,占总分的2/3,选修教材占24分,占总分的1/3 。从试题的知识覆盖面看,知识考查较为全面。试题涉及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殖和发育、人体免疫调节、生物与环境、微生物的发酵、植物的光合作用、遗传等方面的知识。
2.试题特点
纵观2009年生物高考试题,基本体现了《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宗旨,试题的命制以考查能力立意,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其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2.1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中考查的基础知识覆盖了生物必修和选修的主干内容,赋分值仍以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为重头戏,但与2008年全国卷(Ⅱ)相比,遗传与变异部分有所减少。重点仍放在对相关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与运用上。如选择题第1题,学生只要理解细胞呼吸发生的条件和特点(即活细胞内、酶的催化下、时时刻刻进行的特点),就不难选出D。选择题2的命题情景虽超出教材中的激素种类及生理功能,出现了甲状旁腺素的升血钙作用与降钙素的降血钙的作用,对这部分知识学生有些陌生,但教材中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血糖的作用学生是很熟悉的,它们有着相互拮抗的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学生通过类比不难发现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的关系也是相互拮抗关系。其余非答案选项中出现的血钙作用、血钙含量的稳定、钙离子的吸收均属识记内容,只要基础掌握牢靠,学生不难酌别。再如第3题考查了对变态发育的理解。鹿角的长出是基因在特定时间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的结果,不属于变态发育过程。第4题是关于免疫学中抗原特异性的原因,即抗原决定簇相同,才能产生相同的抗体,才能产生相同的免疫效应。第5题中选项B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菜粉蝶幼虫和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看似竞争关系,但细加分析可知,它们没有共同的生存资源(菜粉蝶幼虫吃叶,蜜蜂采食花粉及花蜜),因此构不成竞争关系。
2.2突出对试验技能的考查。
与实验有关的题目占到24分,分布在32题14分,33题10分,涉及新陈代谢和微生物培养等内容,命题思路符合中学生物教学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本应在高考中有所体现,这对指导中学生物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如32题是一道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实验设计题,是一道很好的能力立意题。试题以必修教材(上)中实验四:“探究唾液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的作用”为背景,改为验证性实验,以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进一步突出了对教材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切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眼高手低的要害。
再如33题第(1)小题,是对选修教材中微生物培养实验中关于培养基类型的制备与选用,根据所培养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来确定培养基中的碳源,以及诱发菌株突变的手段、菌落的鉴别和现象的判定依据。第(2)小题相对有些难度,题意是:在已得到的变异菌株Ⅰ和菌株Ⅱ中,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摇?摇?摇区,菌株的突变发生在?摇?摇?摇区。该题难就难在学生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酶的催化活性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与融会贯通上。学生如果理解了酶的催化活性高低的本质是酶蛋白的结构所决定的,酶蛋白的产量高是由酶蛋白基因过量表达所致,控制酶蛋白结构的根本原因是酶蛋白基因编码区上的核苷酸序列,那么可知酶蛋白结构的改变肯定是由酶蛋白基因编码区上的核苷酸序列改变所致。而酶蛋白产量高,但酶蛋白的结构未改变,只是控制该酶的基因过量表达,而这一过程由非编码区上的调控序列所决定。这与选修教材中基因工程对于转基因抗虫棉对导入的目的基因未表达时,科学家往往要对非编码区加以修饰,才能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是一个道理。即要使一个基因过量表达就必须对该基因的调控序列(位于非编码区上)加以改造或修饰。由此断定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编码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上。由此可见生物高考并不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要达到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程度。
2.3稳中求变。
这体现在34题,遗传题一改以往的考查形式,以人类遗传病及系谱图来命题,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该题考查的尽管并非遗传学的重点内容,但考查内容仍是考纲范围之内:对系谱图的信息特征及确定遗传方式上,总的感觉是有点偏,击中了中学生物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规律轻事例分析的软肋,让学生感觉似曾相识又一头雾水之感,无法准确作答。
3.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的启示
3.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题在书外,理在其中”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教师应抓纲务本,落实教材知识,切忌好高骛远,舍本逐末,搞题海战术,以免误入歧途。给学生选择资料应慎之又慎,题量要少,内容要精。
3.2强化落实,突出重点。
能力考查始终是高考的主旋律,目前高考限于笔试,学生的能力主要通过在答题过程中严谨慎密的思维表达而体现出来,点滴失误都是思维上存在疏漏的表现。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类试题的训练,强化严谨有序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教师应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板块,如“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进行突破,以提高学生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内化与理解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篇8
本班共40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分90.55分;优秀率(90分以上)为75%,低分率2.5%。
二、试题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中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本卷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七道大题。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本试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尽管平时教学中讲、练比较全面,但通过这次检测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不会读题或听读不懂题意,理解题意能力方面差,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是失分原因最多的一项的,这些现象应该提醒我们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例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教学思想。
2、由于粗心造成的丢分。像加看成减,丢、漏题等。本来学生会做,但由于粗心而丢分,比如今后计算题我们可以这样要求学生:第一,抄一个数、一个符号就要养成回头看一眼的习惯,这样为后面结果的正确提供了保障,第二,要求学生每计算一步要进行简单的验算。第三,做完后要看一下最终的结果是否写在了符号的后面。这样的要求在习惯形成的开始比较费时间,但学生的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过分关注对知识的掌握,却忽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课堂教学不够扎实,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不好,当时应对其加以辅导。
3、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灵活性的思维有待于提高。
4、对学的知识缺乏的广度的关注,同时忽略质量,导致有的同学,学一道忘一道,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多。
四、改进措施:
1、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3、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扎实。
4、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勤于思考、乐学善问等等。
篇9
关键词:工作倦怠;知识型员工;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1月17日
当前,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经济形态,其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企业激励机制逐步由对一般员工的激励转向更加注重知识型员工的激励。而工作倦怠被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经学者提出以后,研究领域由医学逐步拓展到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本文基于工作倦怠现有研究成果,以如何消除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为突破口,探究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一、研究依据综述
(一)工作倦怠研究综述
1、工作倦怠的概念。工作倦怠也成为“职业倦怠”、“工作耗竭”、“职业枯竭”。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综合症,主要表现有三方面: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丧失。其中,情绪衰竭是指个体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不足;人格解体是指个体以消极、否定和冷漠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而自我成就感丧失是指个体自我评价的倾向降低。
2、工作倦怠的成因。研究表明,导致工作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比如:有的学者从工作需求、工作控制感、工作的自我实现等三个角度研究了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还有学者通过建立研究模型探讨了工作特征、人格特征对工作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影响较广的还有前因变量模型,该理论认为工作倦怠的前因变量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工作本身、组织特性、个体特征、职业特点。笔者认为,导致工作倦怠的因素应该是综合性的,任何导致工作倦怠的因素都可以归因为个体特性、工作特性、组织环境三个维度之间的组合关系。
一是过高的工作负荷与个体承受力之间的矛盾。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处于管理者主要关注焦点,日常工作中担负着企业众多的责任。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核心人力资本的优势,企业管理者一般倾向于让知识型员工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而相对知识型员工个人来说,个体承受能力要受到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的制约。当过高的工作负荷与个体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时,人岗匹配度降低,工作倦怠会随之产生。
二是不良的组织环境与个体期望之间的矛盾。依据现有理论,企业发展面临的组织环境包括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企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急剧深刻变化,其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譬如,随着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员工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个人期望随之提高。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内部改革持续进行。特别是在当前的变革更加强调规范化、标准化的背景下,企业员工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个人对自身发展以及企业发展的期望也大大提高。
三是过低的工作回报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工作回报作为企业对员工贡献的对价支付,应体现出客观性、公平性、合理性。客观性要求工作回报应具有可预测性,企业员工对工作回报具有可以执行的预期。公平性表现为横向比较上的企业员工之间工作回报公平以及纵向比较上的工作回报合理增长。合理性要求工作回报与员工付出具有对应性,工作回报应该合理反映出员工付出的深度与宽度,能够有效补充员工付出。同时,根据需求层次理论,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且具有高低之分,当低层次需求满足后,高层次需求才会在个体需求中表现出主导地位。知识型员工作为相对较高级人力资本拥有者,在个体需求上具有特殊性,但现有的工作回报形式较为单一且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职业倦怠应运而生。
(二)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综述。著名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而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管理、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众多管理专家进行了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其中,国外学者研究成果表明,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较,知识型更加重视个体的成长,追求独立、自主和希望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在和谐的群体环境中工作,受到尊敬。相对重视对成长、自主、成就的追求相比较,金钱的边际价值相对要次要。此外,实证研究发现了知识型员工在对工作的性质、与同事的关系和影响决策三项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一般员工。国内学者也广泛开展了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研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张望军、彭剑峰,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对知识型员工具有激励作用的因素排在前四位的是工资报酬和奖励、个人成长与发展、公司发展、有挑战性的工作。杨春华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认为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个人成长与发展、报酬、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辛磊则通过研究得出了激励因素排名为工作本身、工作氛围、工作稳定性等。
上述分析看出,以往研究结论存在差异,但个人发展、组织环境、工作回报等因素始终是影响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方面。
二、基于工作倦怠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分析
工作倦怠是影响员工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依据以往研究结论,从个体特性、工作特性、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探究如何降低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以提升其工作绩效。
(一)从个体特征来看,激励机制应强调“弹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其掌握的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其个体差异显著区别于一般员工。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个人成就,注重自身能量的释放。鉴于此,本文认为,要降低或者消除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感,需要用人单位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型员工,制定出有差别的激励办法,可能的情况下,应对每名知识型人才个体来制订激励方案。
同时,知识型人才成就欲望强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他们清晰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为此,一方面企业要制定出共同的远大前景,将组织目标与员工期望紧密结合,让知识型人才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企业要适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或是创造新事业的新机会,为知识型员工发挥潜能创造更大空间,让知识型人才能够随企业的成长而获得新发展。
(二)从工作特征来看,激励机制应强调丰富性与挑战性。高成就感使知识型人才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一般性事务。为此,组织可以通过岗位轮换、角色调整、工作变更、工作扩大化等途径来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工作。因此,在既定的管理框架下,可酌情对知识型人才实行权限内自主决策,弹性工作制。这样,既可以使企业节省费用开支,也能使员工有一种被信任感和成就感,同时有助于企业与知识型人才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伙伴”关系。
授予知识型人才一定的自和决策权,允许其自主工作并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是激励知识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委以重任可激发其知识型人才的内在潜力,使之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组织应在管理中给予知识型人才广泛的参与权,促使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的研究和讨论,商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可使知识型人才感到被信任,从而感知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三)从组织环境来看,激励机制应强调对人才的培养与开放性企业文化的创建。教育培训是企业组织吸引、留住知识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当为知识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新的管理形势下,及时获取新的知识、技能,获得最佳的适应能力,从而促使知识型员工具备一种更高能力。
此外,企业要努力培育“合作型”企业文化,推动公司为知识型人才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自主创新的管理氛围。
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知识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并能够根据管理实际,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知识型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力,最终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淑霞.现代企业如何激励知识员工[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
[2]王蓉,张梅珍.浅议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措施[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
篇10
【关键词】 高考理科综合 全国新课标卷 山东新课标卷
高考理科综合山东新课标卷与全国新课标卷都是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指导思想之下命制的高考试题。试题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全国新课标卷(以下简称“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一套新课标高考试题,从2007年开始命题,称为宁夏卷,到2010年更名为全国卷,历时七年。山东新课标卷(以下简称“山东卷”)指自2007年开始的由山东省考试院自主命制的理科综合试卷,仅供山东省高考考生使用,至今也有七年的时间。从2007年开始各省(市)陆续由全国大纲高考卷进入新课标高考卷,截止到2013年的高考,全国只有广西一个省(市)仍沿用全国大纲卷。
以下分四个方面对山东卷和全国卷作比较分析。
1 使用省份
表1:使用理科综合全国卷的省份
使用全国卷的省份由2010年的6个,增加到2011年的10个,到2013年已达到18个。
2 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2:理科综合试卷的分值比较
全国卷的满分为300分,山东卷的满分为240分。山东卷与和全国卷相比,在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总分的占分比例上基本相当。与全国大纲卷的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相比,无论全国卷还是山东卷的三科分值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表3:物理、化学、生物的呈现顺序及题量的比较
从表3看出:①山东卷的总题量比全国卷少了2题。具体表现在物理学科上,第Ⅰ卷选择题少1题,第Ⅱ卷必做题少1题。②山东卷和全国卷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题目的呈现顺序上有所不同。两种卷的第Ⅰ卷选择题均按照生物化学物理的顺序呈现;第Ⅱ卷必做题和选做题均有不同的呈现顺序。③山东卷的物理部分,第Ⅱ卷选做题由2007~2011年的“3选2”模式更改为2012和2013年的“3选1”模式,与全国卷保持一致。④山东卷的生物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由2007~2011年的8道题,减少到2012和2013年的6道题,第Ⅱ卷必做题由2道题增加为4道题。调整后的题量与全国卷的相同。
3 物理、化学、生物分学科的比较
表4:物理、化学、生物考查模块的比较
从表4看出:山东省自主命题的前五年内,必考模块及必考模块的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但选考模块有所不同,表现在物理学科的选考模块数量上,山东卷比全国卷多一个,即山东卷物理学科是“3选2”,全国卷是“3选1”。对于2012~2013年的山东卷,无论是必考模块还是选考模块及其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
表5:物理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6:化学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表7:生物单科试卷结构的比较
从表5、6、7看出,2012~2013年的山东卷一改沿用了五年的试卷结构,在物理和生物学科上做了较大的调整:①物理:选考模块的模式由“3选2”改为 “3选1”,分值由16分减为8分,明显低于全国新课标卷的分值比例。山东卷共7道选择题,比全国卷少1题,每题的分值为5分,比2011年的山东卷增加了1分。山东卷第Ⅱ卷的实验题一般由两个实验组成,但以一道题的形式呈现;全国新课标卷的实验题也大多是由两个实验组成,但以两道题的形式呈现。所以从题目数量上看,全国卷的必做题比山东卷多了1题。②生物:第Ⅰ卷选择题由2007年~2011年的8道题,减少到2012~2013年的6道题,第Ⅱ卷必做题由2007年~2011年的2道题增加为2012~2013年的4道题。调整后与全国卷的选择题和必做题题量均相同。
4 选考模块的选做统计
表8:物理、化学、生物选考模块的考生选作比率
从表8近四年的统计数据看出:
物理学科:山东省自主命题前五年的“3选2”模式下,考生选做3-3模块的人数最多,其次是3-4模块,而且这两个模块的平均分也高,分别是4.94分和5.05分;选做3-5模块的人数最少,平均分最低,为3.35分。2012~2013年山东卷改为“3选1”的模式,无论是三个模块的选做人数,还是平均分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选做3-3模块的人数最多,平均分最低,为3.92分;选做3-4模块和3-5模块的人数相当,平均分也相当,为6.5分。全国卷的“3选1”模式下,选做3-4模块的人数远多于其他两个模块的人数,选做3-5模块的平均分要高于其他两个模块的平均分。
化学学科:山东卷选做“有机化学基础”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平均分相当。全国卷选做“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略低于“有机化学基础”的平均分。无论是山东卷还是全国卷,选做“化学与技术”的人数都是最少的,平均分也都是最低的,且与其他两个模块的平均分差距较大。
生物学科:山东卷和全国卷选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人数最多,该模块的平均分和“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平均分相当。
5 启示
5.1 2012~2013年山东卷的试卷结构较前五年做了较大的调整,无论是必考模块还是选考模块及其数量均与全国卷一致,表现出山东的理科综合试卷结构逐渐趋向于全国卷的试卷结构。尤其是物理学科减少了一个选考模块的作答,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学生掌握知识范围的要求,对大多数考生的减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2 从近四年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来看,更加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不过分强调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山东卷多年不曾涉及的考点,在全国卷上有所体现,如:电源的效率,光电效应方程,气体压强的计算,波的相位、生态工程等知识点。
5.3 对选考模块的教学和复习,大多数学校的做法是高考考查一个模块,则学校给学生指定一个选考模块的学习和复习,有明显的应试痕迹,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课程的选择性相背离。再从近些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题目来看,考生减少了选考模块的学习,对自主招生无疑是不利的,所以从考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最好的做法是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有侧重的学习一个选考模块,其他的选考模块都适当的涉猎到,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完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