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3-21 14: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篇1

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自然界中的作用》,本节教材内容避免了就事论事和平铺直叙的写法,而是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动物个体的行为活动和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生活环境,其他生物及人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观看录像,以及对所关心的问题的讨论等多种方法,自己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总结概括性的内容,通过对前阶段“生物圈中的各种动物”内容的学习和上学期学过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的角色分析,加之本节进一步通过调查或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可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与生物圈中其它生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认识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学生分析:

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去年已经学习了有关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本期又了解了动物方面的内容,再加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知,对于完成本节以概括性总结为主的内容来讲,无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对保护生物,禁止捕杀动物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但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对人类有危害的动物也不能滥捕滥杀(如狼)等问题并不完全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就是论事,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这要教师引导和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答案。

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知识比较熟悉,对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有关事例比较熟悉。关键是教师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期达到更佳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尽管初中学生思维方式偏重感性,但经过不断的训练,也已具备初步的理性思维能力,这对完成本节内容很重要。教师可提供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资料、影片让他们感知,再引导其理性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至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二、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三、情感目标:

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动物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两个概念的理解。教学设计思路:

1、从学生熟知的热点话题入手;

2、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高度,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方法:

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展示法、讲述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媒体选用:

PPT课件、《唐诗新解》FLASH、教学光碟,充分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过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啾啾的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可是突然有一天,人类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等世界时,人类将怎样?

播放:《唐诗新解》FLASH,你有什么感受呢?

动物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分析P44资料。指导学生思考,完成资料分析。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任意灭杀某种动物吗?为什么?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能否无限制增长?为什么?

3、从上述资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通过资料分析,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对人类有利或有害)

举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分析:如果有一天老鼠的数量增加,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小结: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生态平衡。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一、 维持生态平衡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引导学生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作用。

二、促进物质循环

三、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举例说明。蜜蜂传播花粉。展示课件。

总结:动物在自然界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辨证看待动物对我们人类有益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有害的一面。但不论怎样,我们和动物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应爱护它们。

篇2

关键词:自然;人;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45-02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之一,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毫无疑问,这些讨论的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为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反思和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频发,自然灾害不断,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突显,这些都更加需要从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进行再探索和再研究,并努力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和具体措施。

一、人依赖于自然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来源于自然界。人的出现是自然界中生命不断发展演化的一个新阶段,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永远不能脱离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与自然界发生一定的关系,要想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人们就必须从自然界中摄取能量,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界,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自然界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物质能量。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它不仅仅满足人们肉体的基本需求,而且自然界作为客观对象也是人们思想活动产生的来源,是人的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个人生活在自然之中,总是受一定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当然,不同的自然条件生活下的个人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存在着各种差别,并且是随着自然条件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变更的。

在人类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完备,人们并不能够了解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面对大自然,人们是一种敬畏赞叹和绝对崇尚的心理,对发生的自然现象也不能做出科学判断,于是便诉诸于主观臆造和鬼神传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自然界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因而,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1]81-82

二、人能够改造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中,从自然界中掘取维持自己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原料,但是这些从自然中取之而来的物质原料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活的多种不同需求,人们便会在自然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改变物的自然状态,使之更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就把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了。动物的一切活动只是本能使然,它们的能力是完全定型的,而人则不同,人是有自由的可发展的空间的。

人们改变自然物的形态以满足自身需求的活动即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参与社会实践。人通过劳动建立了自己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在这种对象性关系中人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本性。人们从事的劳动内在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使人具有了自然性,给自然界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有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之分;另一方面,任何改造自然的活动都不是可以孤立进行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从而使人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人具有了社会性,是社会化了的人。这样,通过从事劳动人成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统一体。

自然界是人们主要的实践对象。在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人们能够逐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提高自己适应新事物和学习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将自己在头脑中构想的事物通过实践变成现实,还能够在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想出自然界未有之物。此外,人的意志力、持久力和耐力也因个人从事活动的不同以及自身条件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发现自然界运动的规律,利用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为自身服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实践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一阶段,与人类完全敬畏和崇尚自然界不同,自然物成为由人们支配和改造的对象。直至今日,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厚的硕果: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成果日新月异,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并继续研究着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人们也只有不断探索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的规律,才能减少自己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更加合理的利用自然界有限的能源,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是处于相互对立的两极,不是人们征服或者最终战胜自然,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应该是战胜的关系,人们从事改造自然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为前提的,人类所做的应该是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推动自身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破坏自然仅仅只为满足自身的私欲,应该始终能够意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依附于自然的。人类虽然较之其他动物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人必须依存于自然,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生存,自然界没有人可以继续依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但是人不行,人离开自然界就无法生存,不能存活。所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人类首先应该做的是正确找准自己的位置,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对于自然界中可以被人们改造和利用的部分,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利用的效率,而自然界那些不能改变和破坏的部分,人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使其保持原貌,否则,自然界将以它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的行动做出反应。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们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但是人与自然的各种问题也就逐步显现。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383的确如此,为追逐经济利益肆意的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覆被面逐年减少;耕地面积缩小造成的粮食短缺、过度开采造成的矿产资源短缺、水源污染水源紧缺、破坏植被导致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动植物多样性减少、废气污染导致臭氧层空洞乃至太空垃圾导致的太空污染等等,这些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必须深刻反思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系列的纲领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标志着人们对于这一问题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2]383-384也就是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绝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现,而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正确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只是生存在自然界中的一员,是与其他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员公平存在的,因此,也应该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始终明确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面对我国的复杂国情和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应该具体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谓是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应当注意到的是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增大和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却已近乎达到极限,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增加、社会存在着以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金钱至上和金钱崇拜的个人观,这焉能说与人们不断向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无关?不是过度开发利用自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矛盾激化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不协调,这严重威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对于已经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应该逃避和隐藏,而应该直视它面对它,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它,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我们应该实现观念上的彻底转变,改变那些认为人类无所不能、人类征服自然的论调,树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只有在理论上深化对自然规律性的认识,在实践中才能按照自然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双重标准去改造自然,才能避免对自然界的盲目改造和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并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人类的生存和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次,观念上的转变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并不能够解决问题,还需要以法律和政策作为坚强的后盾。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法律法规,也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力度还应该加强。一方面,在一些重要领域如动植物种类安全、环境技术的标准等仍然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因此,应加强立法工作,确保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这是重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对已经存在的环境法规应该根据现实的发展需要适时的做出调整,还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细致的规范,以保证法律法规能够起到实际的作用。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事活动,保证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还要注意把法律手段与其他手段相互结合起来,以行政、经济等手段为辅助,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法治观念,积极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依赖于自然,是不能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的,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为自身服务,但是人们并不能为所欲为的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必须努力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寻求最和谐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整个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3

其一,小学生写自然界中的景色,就是去观察使人心情愉快的景物,正所谓:“阅尽人间春色,风景这边独好”。

其二,让小学生写自然界中的某种植物,就是让小学生了解这种植物的种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态,它在什么时间播种,幼苗的形态特征,植株的形态特征,根、茎、叶、花、果实都要仔细观察。特别要了解植物果实的作用等。只有获得了这些具体信息材料、写出来的植物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其三,写一种动物,观察动物也要从它的繁殖方式开始,了解动物是胎生,还是卵生。动物小时候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重点是它的作用,对人类的益处等。了解和掌握了动物的这些信息,就能把动物写的生动、具体、活灵活现。使人们知道怎样对待动物,从而去保护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同时也感悟到动物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乐趣。

其四,写人。要懂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对人的了解主要去了解各类人群爱岗敬业的精神,歌颂人们热爱职业,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就是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接受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才能尊重所有人的劳动,才能去观察接受各种人的活动信息,弘扬民族精神,让高尚人的精神发扬光大,催人奋进。

其五,记事。让小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接受生活。让小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信息,让学生多了解弘扬时代精神的事,掌握时展主旋律,歌颂具有时代精神的事迹。

在获得观察信息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巧妙地表达以完成作文。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还要多阅读有关描写景物、植物、动物、写人记事的文章,去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

篇4

Abstract: Various forms and colors in na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for designer, the natural shape influences the design fields. In product design, natural form is widely used. The article cited design work represen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typical significance, including containers, lighting fixtures, furniture, transport, textiles, accessories, etc., which explains the theme: "natural form influences product design; in turn, product design truely reflects nature ".

关键词:自然形态;设计;产品

Key words: natural form; design; products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18-01

自然是启发设计师创作灵感的最好教材。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形状和色彩激发设计师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在当今,仿生形态和产品设计密切相关,设计出的产品更加贴近自然,自然形态在产品设计中被广泛应用。自然形态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仿生设计。

自然形态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也就是仿生设计,它是仿生学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所谓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仿生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最广泛地运用类比、模拟和模型方法。其目的不在于直接复制每一个细节,而是要理解生物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实现特定功能为中心目的。

仿生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为力学仿生。力学仿生,是研究并模仿生物体大体结构与精细结构的静力学性质,以及生物体各组成部分在体内相对运动和生物体在环境中运动的动力学性质。仿生设计在这一方面最显著的应用莫过于仿生交通工具的设计:仿生交通工具是人们利用现代仿生技术,仿照动物的某些特点与本领,制造出的一系列现代新型交通工具。生存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动物能在各种恶劣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运动,这是因为其运动器官和形体与恶劣复杂环境斗争进化的结果。

自然形态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仿生设计。

设计是一种令人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单调乏味,令人感到枯燥。设计中应始终让人得到视觉上的满足,而视觉享受本身是要通过观察自然才能培养起来的。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形状和色彩,可以为设计师找到表达方式,传达设计的内涵,提供设计素材。用艾兹拉・德的话说:“扯去你的虚荣,去探知绿色世界,从中找到,你在艺术创作中的真正位置。”

设计师通过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的“某个特定的结构”中得到启发,进行设计和创作。尽管设计中直接借用自然的情况几乎没有,但自然经过设计后变成某种特定的形状,这一点不可能不引起设计师的关注。设计师经常借鉴自然中事物的结构来解决问题,或仅仅来形成他们的秩序感。

器皿的设计材料广泛,设计师用不同的材料去激发自然。埃尔瓦・阿尔托1936年设计的卷心菜状的花瓶,用它波浪形的曲线为自然形状作了图解,他到底表示什么,其实无需特别说明。人们从阿尔托的家乡――芬兰典型的湖泊的外形轮廓已可见一斑。

法国著名设计师菲利浦・斯塔克设计的干酪储藏盒,模仿牛头的样子,两侧的牛角分别作为盒盖与盒体的把手,十分诙谐有趣。

设计本身具有独特性,设计者要同时生活在现实和虚构的两个世界,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现实最大莫过于给我们氧份的自然,产品设计的过程是我们更加仔细的审视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以全新的视角观赏自然,而后在设计时加上我们自己本身对自然的幻想,现实的自然总是通过我们虚构时的幻想转变为理想化的产品,设计的过程能让我们对人类自身和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深刻而满意的理解,自然在给我们氧份的同时赐予我们智慧,我们用理性和感性开展我们的设计,把我们所认识的自然主观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自然中不断的探索,寻找我们所谓的灵感,在对自然的感化中把对自然感恩用设计来表达。于是,几乎每一件产品设计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自然的某种形态。

自然自始至终都以多种方式激发我们的创作。在落地灯的设计中,设计师更多的模拟动物形态。著名的1998年设计生产的加库牌灯具,姿态优雅的水鸟外形和乳白色充满魅力的光辉,使它很快的风靡全球。

充满人文主义精神、模拟自然形态的产品通常会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因为在功能相似的同类产品中,自然形态设计会散发其独特的魅力。设计工作不仅仿制自然的造型,而且要进入自然的进程,通过人脑这个媒介进行转换,在剥夺其属性的前提下产生变革:在自然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创作,在设计中被抽象出来,应用于实际。于是自然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在家具设计中,椅子由于其必须适应人体的形状而具有生物特性。一把好的椅子散发出一种无声的吸引力,吸引人们坐下去分享其秘密。像其他的家具一样,椅子向那些想去听它倾诉的人传达出许许多多的信息。丹麦家具以其设计考究,制作精良而著称,芬兰设计师Juhl设计的塘鹅椅,材料是榉木和织物。这把椅子取名自它的造型,象展开翅膀的塘鹅。

Hans J. Wegner设计了靠背的形状颇似孔雀开屏的样子的一款孔雀椅,以岑木,柚木,纸绳为材料。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自文明诞生之日起,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和色彩激发着设计师的灵感。自然形态影响着产品设计。同样,产品设计也真实的反映了自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加深,自然形态对设计的影响就会更加深远。在未来,随着仿生技术的逐渐发展,自然形态应用于产品设计的范围将越来越多广泛。

参考文献:

[1][英]艾伦・鲍尔斯.modernism in design[M].王立非,刘民,王艳,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12.

[2][美]拜厄斯.世纪经典工业设计[M].邓欣楠,谢大康,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9.

篇5

关键词:仿生设计 景观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身对生活条件的需求也愈来愈高。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人类大量采取各种能力和手段来达到人们的需求,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自然、人文、社会和环境等的和谐问题的矛盾。自从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危害以后,人们才渐渐的意识到人类自身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的危害性。并逐渐开始寻找一种新型的自然力资源,来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其中,生物的模拟技术在园林设计规划、建筑行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设计环节中占有重要比重。千万年以来,随着生物的逐渐进化发展,一些生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达到自身繁衍和生存,需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性能,完善自身的结构组织,以及提高生命力,来获得较为完善的机构组织、低耗高能效的生存系统。而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在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中,接触大量的生物作为“朋友”或“邻居”,使得人类不断地去模仿和想象生物繁衍变异方式以及奇异的生存本领。

仿生学就是一种汲取自然界中能量和生物进化灵感,进行创新性研究以及模仿的一种科学。仿生学的存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确保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对现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降低环境污染以及能源资源的节约等手段,是建立一种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保障。从自然界中摹仿自然,从中寻找具有创新性的姿态、设计、思路等,以此来规划园林也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从仿生学的角度,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观察摹仿,以及对生物体的形象、结构和功能等的学习和研究方面进行介绍,最终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原理或建筑的景观设计方面,解决设计景观方面美观等的一些问题。

1 概述仿生设计学

对仿生学来讲,这是一种将技术科学和生物科学发展的基础结合起来的一种具有前沿性进展的学科。其中,仿生设计学(设计仿生学),是一种在设计学和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结构、功能、声音、色彩、形貌”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在一定研究过程中,根据特定的设计原理和特征,对设计方案提供较为有利的研究成果,为景观、建筑、格局等的建设提供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原理和途径。

2 仿生设计方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仿生学在形态仿生上的应用

仿生学在形态仿生上的应用,是根据人类对美学的理解,通过对自然界生物形态的模仿,对建筑物进行生动形象的设计,给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或者根据生物自身生态符号,来体现相应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形态学上,对景观的仿生设计上还可以分为抽象式形态仿生设计和具象式形态仿生设计。

2.1.1 抽象式形态仿生设计

抽象性的形态仿生设计,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一种设计,是一种具有不同于自然界形态的自行态。对抽象式的形态设计来讲,一般主要体现在形态设计对简单形体本质特征的反映。能够结合创新性想法和结构形式,将各个生物的特征经过重复对比、分割设计、变异结合和渐变等审美元素的重组,将最能体现自然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应用于设计中。最后,通过采取的各项手段和方法,将单纯的形态结构经过总结和归纳,渐变成具有秩序美感和节奏感的抽象式形态。通过对抽象式形态的设计,能够使得景观的设计主题充满隐喻性的色彩,并能够展现出暗示和想象性的主观感受。

2.1.2 具象式形态仿生设计

具象式形态仿生设计,是指经自然界的生物形态以原造型的形式重现在景观设计中。通过自然界中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展现的形态结构、生长造型、颜色搭配以及生长环境等进行具象式的设计,完完全全的将自然界的和谐美体现到现实生活中来,将设计师对自然生态界的精神寄托和向往完全的展现出来。具象式形态仿生设计对景观进行设计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例如,石材雕刻的动物形象;居民区树木修剪成为动物和鸟类的形态;蒲公英形式的喷泉设计形态;鱼鳞状的鱼尾纹铺装形态结构等。这些都是通过对自然生物的模仿进行设计,满足了人们向自然界靠近的心愿。

2.2 仿生学在结构设计仿生上的应用

仿生学在结构设计仿生的应用,一般指的是将生物的形态由运动、声音、线条、形体等相互结合来构成的一种结构设计。结构仿生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具有自然性的美丽。结构仿生学在仿生学的分支中,占有重要比例,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各类方案的设计中。在自然景观设计中,结构仿生设计能够有效的体现出自然美,亦能根据生物结构形态设计出较为完美的设计图。例如,设计索网结构的灵感来自蜘蛛网;薄壳结构出自于海螺和蛋壳结构等。

2.3 仿生设计在材料仿生上的应用

仿生设计在材料仿生上的应用,一般指的是通过对材料进行拼接、加工和模拟进行设计。将生物物种的各种形态、色彩、纹理结构、表皮形貌等,进行不同程度的结合设计,将具有不同形态和机理的材料进行有效合理的设计。仿生材料的设计一般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结构仿生材料;功能仿生材料;化学成分仿生材料;图形、色彩和质感仿生材料等。

2.3.1 结构仿生材料

结构仿生材料一般指的是根据不同生物的肌体构造,建设一种具有功能相似、结构相近的仿生材料。例如,通过蜂巢原理设计蜂窝泡沫砖;甘蔗秆心可以作为轻质填充物;由于荷花叶上绒毛的不沾水性能,设计一种具有自我清洁能力的涂料等。这些都是具有结构仿生的材料,在对景观设计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2.3.2 功能仿生材料

功能仿生材料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模拟生物自修复系统的材料,根据在生物体中的修复再生机构,人们对建筑过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希望能够进行具有再生机能的仿生材料设计,目前,已经成功的设计出裂缝仿生修复技术。另外,通过植物表层的渗透作用,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具有建筑物的防水材料仿生设计方案。

2.3.3 化学成分仿生材料

在对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较多强度较大、稳定性强和性能优越的材料。这就需要对所需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的设计和组织,制造含有化学成分的仿生材料,服务景观设计。

2.3.4 图形、色彩和质感仿生材料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仿石、仿木和仿竹材料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美化景观的图形、增加景观的色彩度、加强材料的质感度,给人一种自然、朴实的感觉。

2.4 仿生学在功能仿生上的应用

仿生学在功能仿生上的应用,一般是根据生物的肌体生存运动形式和新陈代谢过程,对肌体各系统运行的作用进行功能仿生设计。功能仿生设计是具有深层次的、一种高级仿生形式,能够将生物的本质、条件进行模拟和分析。例如:成都活水公园鱼形平面图的设计,不同设计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对应,为游客的旅游观光提供了较多便利。因此,仿生学在功能的仿生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5 仿生学在空间布局仿生上的应用

仿生学在空间布局仿生上的应用,一般指的是对功能、结构、形态等仿生结构在空间布局上的一种融合过程,能够通过精华的提炼,对三维空间的设计更加有效合理。例如:我国古代许多城市(如杭州凤凰古城、开封卧牛古城、苏州龟古城、广州五羊城等)均对空间的布局进行仿生理念的设计。这些古代空间布局的仿生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景观设计增加了美感,开通了在景观设计应用上的先河。同样地,为我国现阶段仿生学中,空间布局的仿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

在自然界物种的进化过程,出现错综变化、姿态百变的生态环境,千奇百怪、精彩绝妙的生态造造型,以及奇妙绝伦、美轮美奂的色彩和纹理造型等的景观结构。这些自然形态结构为景观的设计提供较为新颖的设计灵感、灵活的思维模式和较为优越的创新性手段等。通过对景观进行仿生设计,能够设计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景观设计,增强人类的视觉美感。同样的,也可以将景观更有效的贴近自然、回归自然,自然生态环境对景观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师采取自己的设计手段,借助各种形态仿生,对景观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尹豪,将沙漠景观花园化——史蒂夫·马蒂诺及其作品介绍[J],中国园林,2012年06期

篇6

1.巧用童话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学前儿童的思维是一种我向思维,以自我为中心,采用“同化”手段,认为万事万物皆围绕“我”在转,在天地之中“唯我独尊”,客观事物如“我”一样具有生命,幻想与现实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混沌一体,思维具有泛灵论特点。因此,幼儿在充满神奇和变幻莫测的童话世界中,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仙女精灵交朋友,童话故事深深地吸引儿童,激起幼儿的想象,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想象是对头脑中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从是否有目标和意志努力的角度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幼儿的想象特点是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正在发展中;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创造性想象逐渐增加。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用童话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创造性想象,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1)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丰富表象积累

想象的材料是幼儿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幼儿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要丰富幼儿的表象,必须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家长可以带幼儿旅游、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可以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工厂等地增加其表象,为想象力发展奠定基础。

(2)利用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无意想象

幼儿头脑中储存一些表象,家长可以抓住生活中某些契机,培养幼儿利用表象进行无意想象,为其有意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如傍晚家长带孩子散步时,看见火烧云,家长可以即兴编童话,幼儿很容易进到故事中,和家长一起编童话;马路上的广告牌,如果是卡通人物,家长也可以即兴把它与幼儿经验中某个童话人物联系起来,唤起幼儿的想象;幼儿的书包、衣服、玩具上大都是童话人物或卡通中的人物,比如,对带有米老鼠和糖老鸭的书包,家长可以问:“宝宝小书包上的糖老鸭和米老鼠在做什么?糖老鸭过生日了,我们为他准备点什么好吃的?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它的生日晚会?”幼儿吹泡泡糖时,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说“这个泡泡糖越吹越大,能把宝宝带到天空中去,宝宝会看到什么?宝宝怎么把它们带回家呀!”幼儿吃饼干时,咬了一口,对妈妈说“这是月亮”,妈妈可以说“月亮姐姐晚饭会吃什么,她会和谁一起吃?……”一日生活中,家长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有意引导幼儿进行事物间的联想,发展其无意想象。

(3)通过阅读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根据想象中创造性成分多少,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小班和中班幼儿以再造性想象为主,也就是根据童话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或故事内容进行想象,而大班幼儿可以增加人物的语言、创编出人物的动作和形象,创造性想象的成分增加。因为小班幼儿对常见的动物和具有明显特征的动物感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主题单一、内容浅显易懂、与幼儿生活经验有关的童话,如《小松鼠请客》、《会飞的猴子》、《小蝌蚪找妈妈》等,在讲述时,母亲可以找玩偶与孩子想象故事的场景,母亲扮演其中某个角色,鼓励幼儿对另一角色的动作、语言进行表演;也可以就着图画让幼儿讲故事,图片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有意想象。在讲童话前,家长可以放和童话有关的歌曲、乐曲,促进幼儿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话的具体形象。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其发散思维。在讲述《小松鼠请客》中,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后,家长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演不同动物,鼓励幼儿创编对话,如家长可以说“小松鼠除了请小鸡、小鸭子、小狗,还请了哪些小动物来做客呢?小松鼠可以准备什么好吃的请他们呢?”如果幼儿说不出来,家长可以扮演某个动物,如小燕子,小花猫等,唤起幼儿的表象,引导其把这些动物加到童话中。家长也可以就《小松鼠请客》的图片,引导幼儿把小动物涂上不同颜色,让它们穿不同的衣服。

3.利用童话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

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包括快乐、兴趣、满足、爱、自豪和感恩。研究结果表明,在创意方案制定的前期,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创意的数量。众多研究提出积极情绪有助于创造力。董奇(1993)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创造型儿童的一般人格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具有浓厚的认知兴趣。儿童在童话创造的世界中畅游,以同化方式理解童话内容,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童话中人物具有象征性意义,能够反应儿童在成长历程中心理的焦虑、迷惑、混乱、紧张等情绪以及各种的心理冲突。通过童话中的人物,儿童可以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冲突投射出来并得以宣泄,减缓心理压力,得到快乐和满足。如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创造了一个轻松、想象、自由的幻想世界,笨猫一次次地捉弄老鼠,儿童爱玩的天性得到了满足。杜威将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这种学习称之为“附带学习”(collaterallearning)。杜威提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可见,通过附带学习而获得的情感态度较知识来说所起的作用更大。家长在给孩子讲童话或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表演童话、创编童话等各种活动中,要把童话的情感功能放在首位,而把童话的知识教育作用放在次要位置,让儿童潜移默化中形成快乐的心境,为其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积极的情绪支持。

二、利用童话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注意事项

1.童话讲述中的语言

童话的语言具有简短、重复、具体形象等特点,这些特点适合儿童的思维水平。简短的、重复的语言传递的信息量少,可以减轻儿童的认知压力,并且能创造一种儿童意料中的、可控制的紧张气氛。具体形象的语言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因此,当儿童对童话中某段重复的语言特别感兴趣,要求家长反复讲时,家长不要怕麻烦而故意省略掉这些重复的话语,因为每一次重复,都会唤起儿童不同的想象。家长在与儿童创编童话或讲述童话时,根据孩子不同年龄特点,要注意下面几点:

(1)小班的儿童多用重复、具体形象的语言,童话中增加的人物不要太多,主题要鲜明,气氛要明快。

(2)如果孩子是中班年龄,家长与孩子编童话时,可以考虑增加人物,但语言要风趣,具体形象,故事线索可以增加,悬念增加,但故事的主线一定突出。

(3)大班儿童可以多讲科学童话,语言可适当增加书面用语,但抽象的语言要酌情增加。

2.要以多种形式丰富儿童的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和材料,因此家长可以采取多种途径丰富儿童的表象。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游玩,去动物园、博物馆等参观,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印象较深的表象,如初春的嫩草,搬粮食的小蚂蚁,蒲公英的花絮等等,神奇的自然界里蕴藏着丰富的形象,是儿童积累表象的宝库。儿童也可以通过看动画片、听童话、看图画书、上网等不同方式积累表象。

3.给儿童创造讲童话的环境

篇7

关键词:转基因;伦理;辩护;限度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其在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利润,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已经或正在给人类带来福祉,但与此同时,由于转基因技术自身的特点及其难以准确预测的后果,人们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伦理上的否定和伦理上的肯定两种针锋相对的立场同时存在。这说明,如果不能从伦理道德上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寻求恰当的理由,那么,这一新科技将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力图在本文中为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寻求伦理上的支持,同时也力图探讨这种支持的限度。

一、福音与忧虑:转基因技术及其特点

基因一词是英语“gene”的音译,它源于印欧语系,是“开始”、“生育”的意思。很久以来,人们并不明白遗传的奥秘。19世纪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为近代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德尔从豌豆实验中推导出存在着专门承担遗传作用“种质”的遗传因子,从而演绎出孟德尔遗传规律。1909年,丹麦学者约翰逊提出用基因来指称任何一种生物中控制任何遗传性状而其遗传规律又符合孟德尔定律的遗传因子。1910年,摩尔根通过果蝇白眼突变研究,确证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随后创立了基因论。1953年Waston和Crick创立了DNA双螺旋结构,首次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开创了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新纪元,揭开了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序幕。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PaulBerg和Jackson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得到了第一个体外重组的DNA分子,开启了重组DNA技术的先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目的的基因重组的成功尝试。运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或组织,改变其遗传组成后产生物质及其后代,这就是转基因技术。这项技术可以把任何外源的基因包括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胞中,使其具有人们所需要的各种性状。可见,转基因技术使人获得一种改变生物遗传性状、创造新物种的能力。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人类跨入了基因工程时代: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生物体最基础的遗传物质——DNA水平上来改造生物体,进而改造整个自然界。正因为如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医疗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包括:(1)种植业。转基因技术应用于植物育种,产生转基因作物,改变植物的遗传特性,不仅可获得抵御各种害虫和病毒、以及除草能力的作物,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培育各种奇花异草等园艺品种。(2)养殖业。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育种,产生转基因动物,即人工改变基因,使之具有优质、速生、高抗性等人类需要的优良特性的家畜家禽新品种。(3)医药业。利用转基因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发酵培养或利用转基因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胰岛素、干扰素等珍稀药物,利用动植物生产疫苗等。(4)食品加工业。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曲霉、酵母等微生物品种,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加工助剂、酱油、奶制品等,达到提高产量或改善风味等目的。此外,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学领域的成果,正通过大量边缘学科和相关行业的转化、吸收,迅速渗透到电子、信息、乃至机电、环保等其他行业,极大地改变了这些领域里的生产、管理、组织模式。成为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强大内动力。总之,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代表着最有前途的技术方向,是本世纪最具有影响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带,是最有生命力的经济增长链,是未来前景最有竞争力的产业群”。

当然,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生物育种技术的新技术,它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基因技术打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例如,在自然进化中似乎不可能突破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因为转基因技术的出现而变成了现实;其次,也因为转基因技术突破了物种之间的界限,从而也使人类可以人为地改变自然物种的进化方向与进化速度,它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在自然进化状态下也许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可能出现的新物种,在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短时间就可以出现;由此,它引发出转基因技术的第三个特点,即它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更加难以预测。转基因技术和其他技术不同,它是一种生物技术即它是按照人的目的对生命存在的一种改造,创造出的是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生物新品种,它不像无机物的合成那样,如果说无机物的合成品仍然是无机物,那么转基因技术的“作品”却是有生命的,它能够再生,而且其性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这些也许是“提前”到来的新物种会给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实在难以预测,这也就更加加深了人们的忧虑。例如,人们已经忧虑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减少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增加某些疾病的人畜共患几率,等等。

正因为转基因技术的上述特点,使得人们围绕它所进行的伦理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可以说,所有围绕转基因技术进行的伦理论争,都是基于转基因技术的上述特点而展开的。

二、道德还是不道德: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论争及评析

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伦理论争,表现在不同的学术流派中,这里限于篇幅,主要分析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即伦理上的反对与伦理上的支持。

先来看看对转基因技术在伦理上持反对立场的观点。从转基因技术诞生的那天起,认为转基因技术违反伦理的观点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有相当多的学者甚至普通民众都持这一立场。大致说来,这种反对立场又可以相对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从根本上否定转基因技术本身,有人把这一立场概括为“本质方面”反对;另一种是从转基因技术的后果即其安全性和风险方面反对转基因技术,这一立场则通常被概括为“非本质方面”反对。实质上,“非本质方面”的反对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伦理上的判断,它潜藏的结论是:假如人类有足够能力来规避转基因技术应用中所导致的不安全性后果,那么,是可以进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因此,对于非本质方面的反对立场,我们在这里不打算作分析。

从本质上反对转基因技术的最激烈的观点,来自于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有如下几个基本论点:首先,它把对生命的尊重作为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认为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凡是有生命的存在都应当得到道德上的同等尊重。泰勒指出:“采取尊重自然的态度,就是把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植物看作是具有固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作为整体的生物共同体,承认构成共同体的每种动植物都具有内在价值。生命的、固有的、内在的价值就是因为生命本身自成目的。对于人和其他动植物生命个体来说,由于各自都具有一种内在目的性,并且其他生命的内在目的性勿需人的内在目的性来确证,所以人不具有高于其他生命的特质。因此,第三,应把保持自然的“完整、稳定和美丽”作为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对人对自然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终极尺度。在人的伦理责任中应包含不干涉其他生命体的存在、不作恶、保持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作出补偿等内容。

基于以上理由,自然主义的伦理观认为跨越杂交屏障的基因转移是非自然的,是对自然不合理的干涉,因而是不道德的。他们认为,改造自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贴近自然或模仿自然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远离自然或非自然的方式。虽然不能说转基因是反自然的方式,但与传统的更符合自然的方式相比,当然是更为远离自然,是非自然的。第一,它是快速的,只用短短几年甚至几个月或几天时间就可以把一个外来物种的基因片断(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种中,并表达这个外来基因的产物——蛋白质。第二,转基因技术是激进的和大跨度的,可以把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种的基因结合在一起。比如,将土壤微生物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使后者抗虫;把北极鱼的基因转移到西红柿身上,使其抗寒。而在自然的进化方式中,当然也存在基因交流和融合,但一是不会产生这种狂飙突进式的基因转移,二是不会产生这种大跨越式的遗传物质融合。一种物质的某一性状和特征需要适应环境若干年才会形成和巩固,它在进化上是缓慢的,也是非常安全的。迅速的基因转移既可能让一个物种内部难以适应外来基因全面而有机的融入,也会使得这一物种由于特殊外来基因表达后产生新的特性(如抗虫)而与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关系难以迅速磨合,造成一系列问题。因此,转基因的方式违背了自然的内在规律,是非自然、反进化的。

与自然中心主义立场相接近的是宗教神学的立场,它认为自然界是上帝按照最完美的方式创造出来的,因此,自然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存在,转基因技术以人为的方式打破了自然完美与和谐,是对上帝的蔑视和玩弄,因而是不道德的。

以上是从伦理道德上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立场。另一方面,也有从伦理道德上支持转基因技术的,这种立场主要来自于人类中心主义者。

人类中心主义也有几个基本观点:首先,它认为,人道原则应该成为伦理学深层的价值论基础,人类整体的长远生存利益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终极目的,以及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的终极尺度,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应将人类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其次,人类实践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自然规律,合乎自然的结果只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抛开人类利益,人类就没有实现外部自然规律的义务和责任。再次,在自然界,基因的突变和交流是广泛存在的,这是进化的动因,也是进化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很多的野生物种之间基因的交流就导致我们这样一个多种多样的世界。转基因技术与传统的以及新近发展的亚种间杂交技术相比,在基本原则上并无实质差别。它只不过是传统的生物技术的延伸而已,是自然的。最后,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我们应该发展转基因技术。

应该说,上述两种相互对立的伦理立场都有一定的道理。自然中心主义者看到了自然界非人类生命存在具有自己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并不需要人类来加以确证,因此,人类应对自然界中的生命存在保持应有的尊重,这一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是狭义地理解价值这个范畴,即不再把价值仅仅理解为物对人的关系,而是把价值理解为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存在之间的意义关系,那么,在自然的演化系统中,任何一种存在都是有确定的价值与意义的,非人类生命存在的价值的确不需要人类来确证。因此,人类并没有比其他生命存在更为优越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提出人类应尊重自然界中非人类生命存在的权利是有道理的。从实践上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我们过分强调了人类对于非人类生命存在的优越地位,把自然中的非人类存在仅仅当作对于人类而言的工具性价值,才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导致了生态危机,也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转化人类在处理自身与自然关系时的价值思维模式。否则,人类将永远不可能实现与自然界中非人类的生命存在和谐相处,共生共荣。

但是,自然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根本不考虑人类在自然中是一种特殊存在,即人类是迄今为止在自然界中惟一可以认识自然必然性、利用自然必然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必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的、科学的事实,力图把人的活动降低为动物活动的水平,则是错误的。在漫长的自然演化过程中,人类从生物世界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超出其他生命存在的智慧,使人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人可以以自己的需要、目的与愿望为尺度,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自然进行否定性的实践活动,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这种对自然的否定性的实践活动正是人类文化发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可以说,人类在自然中的大多数活动都带有否定性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对自然的“不尊重”。自然中心主义者无视这一点,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说自然中心主义者无视人类活动的特殊性,而力图把人类活动降低为动物的水平的话,那么人类中心主义者则恰好相反,他们看到了人类和人类活动的特殊性,肯定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是一种简单地重复自然必然性的活动,而是从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目的出发,力图把自己从自然必然性中提升出来的活动,因此,人类不可能不干预自然。要求人类的活动还原为其他生命存在的本能地适应自然的活动,是没有道理的。应该说,人类中心主义的这一立场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类的特殊性无限放大了,把人类的需要、目的与愿望当作衡量其他生命存在的惟一尺度,非人类的生命存在只有在人类的需要、目的与愿望面前去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因此,只要有需要,人类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任意去操纵自然。从理论上说,人类中心主义者的上述立场,是对“价值”这一范畴作了非常狭义的理解,即只把价值看作是物对人的需要满足的关系,而不是把价值理解为相互作用的对象之间的意义关系,这是典型的人类的“狂妄”。从实践上看,上述思维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

最后,还应该指出,尽管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着冲突与对立的一面,但是两者又有共同的局限,即它们都坚持一种自然与人类两分的立场,把自然的演化过程和人类的活动对立起来,从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支持还是对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否定,都没有足够的理由。摆脱这一困境的思路,就是要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去考察转基因技术存在的伦理理由及其限度。

三、支持与限度:新自然观视野中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维度

如在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伦理判断时,既不能坚持自然中心主义的立场,也不能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那么,转基因技术还能获得伦理上的支持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它是可以获得伦理上的支持的。但是,我们同时又认为,这种伦理上的支持并不是至上的,而是相对的、有限度的。我们的观点是,在对待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立场上,必须要考虑两个伦理维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自然的权利,尊重自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人类的利益,尊重人类活动的目的。一句话,要把自然的权利和人类的权利结合起来,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使自然和人类实现和谐共生。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权利和价值的漠视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中心主义对人类权利和价值的漠视所导致人类无所作为的后果的判断。我们认为,要给转基因技术一种恰当的伦理理由,有必要突破传统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基础上来重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自然观,以作为我们这一立场的理论基础。这种新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人的现实存在的特点出发,把人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的总体进程来加以考察,以此来进一步思考人类在自然演化进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并以此来透视转基因技术的伦理合理性及其限度。

把人类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的进程来思考,无论是从客观事实存在上看还是从思想史上看,都是有依据的。从客观事实存在上看,人类本身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这意味着人类的出现既是自然界中增添了一个新的成员,同时,人类也就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而参与自然的总体的演化过程。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尽管有不少的思想家把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的演化对立起来,或者强调人类活动对于自然演化的优先地位(如人类中心主义者),或者把自然的演化看作是既定完美与和谐的,人类的活动只会对这种完美与和谐的破坏(如自然中心主义者),但是把人类的活动纳入自然演化过程进行思考的思想学说却仍然是存在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国智慧中的儒家学说。儒家的主流思想是认为天人合一,人性与天地万物之性相通,因此,人只要能尽自己的本性,就能尽天地万物之本性,因而能够参与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虽然,这里强调“能尽人之性”是“能尽物之性”的前提,但是,这决不是以人为尺度来辅量裁成万物。因为,依儒家的立场,天地之性恰恰在于它能促成万物自由地生长发育,即所谓“生生之德”,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仁德。所以,尽人之性以参与天地万物的演化过程,不是以牺牲非人类的生物存在的利益为前提的,从而它不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但既然是人参与其中的演化过程,它也就必然地带上人类的价值目的与追求,因此,它又不可能表现为对自然地消极服从,因而,它和自然中心主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从儒家的仁者情怀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儒家认为,天地有自己演化的规律,但必然之中有偶然,在自然界中,经常会产生“离经叛道”的情形,使生命存在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性来伸张、发育自己,改变这种现状的责任就落到了通天地之道的人的身上,所谓“儒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假使一物不得其所,便是吾仁未有尽处”。另外,儒家还认为,自然只是提供了万物演化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也需要通过人的活动,即所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易传·系辞上》)。当然,“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过程,同样不是人的主观随意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充分考虑了人的生命理想和非人类存在的本性的过程,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过程,因而,也就是一个充分考虑了人的活动目的和自然界中其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过程。总之,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确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即既把人的活动纳入自然的演化过程,同时又充分注意到了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而在自然演化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正是我们今天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即使从宗教神学的立场上看,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作为人的活动的具体形式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看作是自然演化的重要环节。因为,作为造物主,上帝既然赋予了人类以智慧,那就意味着人类必然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从事自己的活动,这正是顺从了造物主的意愿。相反,如果人类不运用自己的智慧,反倒是对上帝的不尊重,是违反了上帝的旨意!

以上述立场来看待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我们就不会简单地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反自然的,是对自然界中非人类存在的生命的不尊重。

更进一步,当我们考虑自然存在及其演化方式时,我们将更加清楚地看到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自然本性。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生物和无机物之间,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化,人类和自然的其他存在之间同样存在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种转化是自然存在和演化的方式,没有它,就无所谓自然,因此,这里并不存在从人类的视角来看的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老虎吃羊或其他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我们并不会对之进行道德评价,因为这是自然的演化方式。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看作是人类与非人类之间进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转化方式。既如此,我们又怎能简单地对其进行伦理上的“是”或“否”的判断呢?

上面的分析是不是意味着人类所有的针对自然的活动,都不需要进行伦理道德上的考虑?是不是都不需要受伦理道德的制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在上面反复提到,不能对转基因技术进行“简单的”伦理上的“是”或“否”的判断,恰好意味着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伦理判断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来源于人类存在的特殊性:人类虽然是自然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他却是自然中最为特殊的成员——人是一种有智慧的、自由的存在。正是这样一种特殊性,使人类的活动不同于非人类的其他生命存在的活动。如果说,非人类的生命存在的活动完全受着自然这个整体的必然性的制约,只能是一种被动地适应自然的活动,那么,人类则完全有可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认识、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这种必然性。人类对自然必然性的超越,意味着自然的演化过程带有了更多的“人类性”因素——人类总是力图以自己的需要、愿望和目的为尺度,使自然的演化朝着自己所欲求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在自然这个大家庭中,人类活动的自主自为性与非人类生命存在活动的被动适应性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提供了我们对人类活动进行伦理考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篇8

20世纪是工业文明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世纪,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全球人口持续膨胀,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这些所谓的繁荣景象相对来说都是局部的,是有代价的,那便是大气水体污染、地球增温、土壤侵蚀、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人类已经被迫沦落到四面楚歌、危机重重的地步了,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得恶化。大自然不再像往日那样温顺地按照人类想要的方式发展,于是它便开始疯狂地向人类报复,生态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污染、资源日益变得枯竭,从而导致大自然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这时人类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应该尊重和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和谐地相处。与此同时,人类为此而采取了大量而广泛的行动,爆发了一场又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生态运动。紧接着生存的本能使得一些有识之士透过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环境问题的表面现象,从哲学的高度以批判的精神和反思的态度去审视人们自身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进而去研究和探寻引起生态危机的本质原因,从而可以探索出关于人与自然的在未来的关系。所有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人类想要向前进步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关这方面形成的一些理论成果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自身的文化命运,不仅为人类的当代同时也为下一代的文化创造注入了新的动力。当今,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反思,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人类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启发。改进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系统和谐平衡有序,这便是生态哲学的终极目标。

二、生态哲学的内涵

生态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体系,分别由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哲学价值论和生态哲学方法论这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哲学本体论是生态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世界既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指人类世界,而指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社会—人”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既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也表现为人的自然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哲学认识论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宰自然的世界中心,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中的组成部分,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影响与依附的关系,共同构成世界乃至宇宙的有机整体。生态哲学价值论则认为自然不仅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外在价值,或者叫做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只有在正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统一后,才可能促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哲学方法论主张用生态思维,即生态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提倡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

三、东方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特别是以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反思为主。再加上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对气候、天气的依靠性很大,因此“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贯穿始终,超越时空,并且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深层内涵:一直在追求和执着于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的亲和、统一的境界。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学艺术中,融入进了中国人的日常思维方式中,从而形成了代表我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如“天人相参”的思想。儒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认为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是协调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与自然对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道家将尊重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与儒家强调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认为人必须遵从顺应自然。老子的相关思想理念是最接近生态伦理的,他最先表达了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天、地、人三才都统一于“道”也即自然,从而提出了“齐同万物”的观点和“重人贵生”的理念,同时从宇宙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是却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汉传佛教便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佛教中的“缘起论”阐释出的“整体共生”的生态观便是以系统性、相关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四、西方的生态理论

“人类中心主义”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但归根到底全都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人处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将人类的自身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事的尺度”,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苏格拉底的“神学人类中心主义”都属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动物解放论”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限,是生态哲学的一大进步。澳大利亚的辛格作为“动物解放论”的代表,提出了“解放动物”的口号,他将“功利主义”作为自己伦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动物同人一样也能感受到苦乐,从而将道德的主体范围从之前的仅限于人类扩大到了包括动物在内。动物权利运动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人类应该像重视自己的利益一样去考虑动物的权利。因此,“动物解放论”又叫做“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又称为“生物平等主义”,摒弃了“动物中心主义”的的局限性,将道德权利的范围扩大到包含所有生命的整个生物圈。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史怀泽和美国的泰勒。相比较“动物中心主义”而言,将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依然是沿着解放、权利的道路在走,将人类降低到与其他物种同样的地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于“生物中心主义”与“动物中心主义”只强调生物圈内物种个体的权利与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更加注重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它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整个自然界,在承认自然界以及其所属部分拥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强调益主体多元化,进而推证出自然界的道德权利与地位,从而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

五、生态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篇9

关键词 高中 生物 教学 导入 方法

一、高中生物科特点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知识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有生命特征的物体。通过学习生物,可以更好的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面,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学生掌握好高中生物对于以后的研究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高中生物科因为是将自然界万物的生命特征结合起来的高度结晶,因此,理论知识性比较强,知识比较抽象,这样就需要在授课时做好导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中生物导入教学的原则

1、实验性需要很强

为了做好高中生物授课前的准备工作,需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一些实验,直接更直观的演示一些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生物现象,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导入教学如果只是简单的走走形式,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是耽误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做好导入教学一定要重视导入教学的重要性,需要选择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方案,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具有很强的兴趣性

导入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教学中选择一些有兴趣、学生很喜欢的一些智力娱乐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为生物授课做好铺垫作用。

三、生物导学方法探究

1、结合学科特点,做好实验导学工作

生物学科是以自然界万物为研究对象,小到肉眼无法识别的微生物,大到比人类大数倍的庞然大物。以生命研究为对象,也就决定着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做好实验工作,通过研究有生命特征的对象,才可以将抽象的知识更加容易的被学生掌握。在授课之前,可以先做实验,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比如说在传授“根对水的吸收”这一章节生物知识时,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看一个实验,直接将盐等物质放在黄瓜片上面,这样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有水分出来,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到根对水分吸收现象的发生。对于淀粉遇碘变蓝实验,可以在课堂讲述原理之前,拿馒头与碘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那这样上课就会提高质量。

2、利用兴趣知识导入法

生物学科对于人类来讲是很重要很实际的一门学科,但是生物的复杂性及广泛性决定了生物学科有时也会枯燥无味,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利用兴趣知识导入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比如说可以利用谜语将生物学科的一些知识结合起来,对于脊椎动物来讲,可以利用谜语,“一把刀,顺水漂。有眼睛,没眉毛。”对于鸟类飞行动物,“日飞落树上,夜晚到庙堂。不要看我小,心肺肝肠全。”,讲植物时,“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这样可以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利用一些时间让学生互相竞猜,可以提供小礼品,这样就能完全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对生物学科的好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学科的用处,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用实际阐述理论知识导入法

生物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将自然界中万物的实际特点聚集在一起,组成了生物学科这一理论知识课程,而为了更好的学习生物学科知识,需要将理论知识再实际化,通过实际将理论重新验证一编,将实际抽象出来,再整理成理论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更为了以后其他科学研究发展铺下了道路。对于DNA遗传基因来讲,很多学生感觉枯燥,太抽象了,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这对于此,可以以实际为出发点,举一个实例:“一个家庭中,女儿患有色弱遗传病,但是其兄没有患色弱遗传病,母亲也是正常的,那这个遗传基因是由母亲这边传来还是父亲那边呢”。色弱对于人类来说是很容易见到的,举出这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通过这件事,学生还可以利用到其他相关事情上,比如说有的人皮肤是白色,有的人皮肤是黑色,这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呢?除此之外,对于免疫功能的介绍,可以通过实例,比如说教科书上有多少细菌,学生板凳上有上万个细菌,在学生感觉到很惊讶的同时,引出教课核心,为什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可以健康的生长,主要就是由于免疫功能的存在,如此一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疑问、惊叹到最后顺利掌握知识。

篇10

要说我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那就是生物了。我从小就喜欢的动物,我十分爱看动物世界那类的电视。每次要播出的时候我总要打开电视看,因为我太喜欢看了。

我小时候起就想当一个生物学家,研究生物。自从我们到了初中,我们增加了生物课,我更喜欢生物了。在宇宙之中生物包括了。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这五类。

上了生物课和我看了许多书,我知道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神奇!从浩渺的宇宙到美丽的地球,从蔚蓝的天空到幽邃的洞穴,从广阔的海洋到茂密的森林,从荒芜的旷野到喧闹的城市……不管是野蛮的史前还是文明的现代,奇迹时刻都在发生,千千万万的未解之谜随时等着我们去破解。

所以我觉得上好生物课至关重要,因为生物课上把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都列了出来让我更好的了解生物了。我特别喜欢上生物课,对生物课特别感兴趣,加上老师讲得很生动,所以我更加喜欢生物课了。

为了我的理想我要奋发努力学好生物这门课,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要把各门功课都学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