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25 11:4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藤野先生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精读引领课。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藤野先生》,“语文主题学习”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2.精读品味,学习文章多角度表现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课前活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文章《藤野先生》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废墟下的课堂》《零分之约》《汉明帝尊师》《我的几位老师》《金岳霖先生》《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掌心化雪等关于老师的文章。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下面让我们通过阅读来开启我们的学习之旅吧!阅读《藤野先生》和丛书168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213页《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
温馨提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根据题目可以判断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线索、情感等,所以读到以上三篇文章的题目时问一问自己,作者可能写的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完成以下预习任务。
1.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验证自己的疑问
2.二读主题,三篇文章作者都是通过回忆自己的(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勾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初步体会。
3.三读故事,速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作者所写事件。(在原文中勾画总结)
阅读方法提示:如何快速筛选关键信息:①聚焦相关段落;②提取关键信息。
(1)《藤野先生》一文对藤野先生的刻画集中在文章的哪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2)《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着重叙写了有关老师的哪些事?
4.小组交流。
第二课时:品味探究
一、走近《藤野先生》
导入: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先生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先生,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里的章太炎先生,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一位老师,鲁迅离开仙台后就与藤野先生失去了联系,但是鲁迅一直没能忘记这位异国的恩师,于鲁迅而言,藤野先生是他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盛开在鲁迅先生记忆深处的藤野之花吧!
1.不能忘却的记忆,找寻师恩难忘的原因。
请同学们快速回顾课文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第37自然段)
2.记忆里的恩师,品读恩师形象。
(1)细读3-6自然段,结合具体事件里的语句说一说,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藤野先生让鲁迅时时记起,念念不忘?
用“我从(事件)里的这句话( )读出了一个( )的藤野先生”的句式回答问题。
(2)结合交往背景解读“伟大”,深化恩师形象。
以上内容都是围绕不能忘记恩师的原因展开的,品读赏析的过程中逐层推进,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3.写法归纳。
(1)写人离不开事。
(2)事要有典型性。
(3)要在具体的叙述中加以细致的描写。
二、留在记忆里的恩师们
学习丛书中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两篇文章,重点品读文章是如何通过具体典型的事来刻画自己记忆里的恩师的。
(一)用原文的话回答两篇文章的作者不能忘记恩师的原因是什么。
(二)根据情感里的关键词聚焦两位老师,品读人物形象。
1.《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里的恩师。
印象最深: 。
受益最多: 。
2.《我还感觉到他的手温》里的恩师。
篇2
关键词:文学作品;体会情感;突破“盲点”;洞幽探微;选点补白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心血的结晶,饱含着深厚的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聆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突破“盲点”
盲点是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因盲点是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这个地方人眼没有视觉细胞,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不能引起视觉。由于受认知、心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出现“盲点”,对文本中的信息视而不见甚至曲解误读,从而影响对文本的正确理解。
笔者在教读《藤野先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赞美之情,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作者为什么说“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大多以藤野先生认真为“我”修改讲义、修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等为例,说明他教学认真,关心鼓励“我”,对“我”严格要求,对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一事较少涉及,涉及的也仍停留在关心上。探究其原因,一是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难以真切体会青年鲁迅作为弱国国民的心理感受,难以发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藤野先生这样关心鲁迅实属难能可贵。二是学生受以往阅读成功经验的影响,形成习惯性思维,认为这些足以说明藤野先生的“伟大”,没有做进一步的探究,文本中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没有注意到。这样,阅读文本就出现了“盲点”。日本“爱国青年”为什么认为“我”考试“没有落第”就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送来的匿名信又怎样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而藤野先生却一如既往地关心“我”。同是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才能明白藤野先生在《谨忆周树人君》中所说,他“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关心、教育鲁迅,让鲁迅感到“特别亲切和难得”。“盲点”阻碍阅读,突破“盲点”,才能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盲点因为没有感光细胞而不能传感视觉,但仍能被另一只眼的视阈补充。突破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盲点”,也需要“另一只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老师的点拨,同学的阅读体验,相关的赏析文章,都可以成为看文本的“另一只眼”。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对话,是突破“盲点”的有效途径。
二、洞幽探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个“见”字,写出了陶渊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李清照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心情,一个因相思而憔悴的形象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细微处见精神,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细节,其精妙之处,都值得细细品味。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以时间的发展组合在一起,概括了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情思。意象之美,音律之美,让人击节叹赏。诗中几个形容词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很值得品味。小时候,长大后去求学,与母亲书信往来,小小的邮票里有离家求学的孤寂,有孩子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到美国留学进修,窄窄的船票,让“我”与新娘大洋相隔。坟墓矮矮,“我”与母亲只有咫尺之遥,却阴阳相隔。“小小”“窄窄”“矮矮”中,都满含分离之苦。“浅浅”一词,更写出了现在乡愁的浓烈。海峡“浅浅”,两岸人们本可以自由、方便地往来,可这浅浅的一层海水,就是涉不过去。“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①“浅浅”一词中包含着多少伤感和无奈,多少期待和渴盼。诗人盼望两岸和解、祖国统一之情溢于言表。笔者在教读这首诗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浅浅”改成“深深”好不好?学生讨论热烈。
《范进中举》写胡屠户有一个细节:“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伸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胡屠户见钱眼开,虚伪做作。他内心对金钱的渴望和与范进假装客气的表象相对照,形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这个细节中,能读出作者对胡屠户的憎恶之情。洞幽探微,深刻理解文本的意蕴,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思,将会一路鲜花,让人流连忘返。
三、选点补白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②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为读者进行再创造留下的空间,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无言之美”。阅读文学作品,教师要善于选取文本的“空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在补白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琦君的散文《春酒》通过回忆小时候在家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事,展现了家乡民风之美,人情之美。作者特别爱喝母亲泡的八宝酒,一直念念不忘。“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儿子喝了后却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作者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是呀,用美国货葡萄酒泡八宝酒,没有地道家乡味。缺少的岂止是家乡自己酿的酒。远离故乡,没有淳朴厚道、热情好客的乡亲,没有仁慈温柔、善良能干的母亲,即使不用美国货葡萄酒,也酿不出地道家乡味啊。对故乡的记忆,对母亲的追念,都融在淡淡的愁绪中:可是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文章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选取这处“空白”,让学生补白,能深深体会琦君的思乡之情。
补白要选择合适的“空白”点,这个点要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思。可以选择写景空灵而又满含作者情思的画面让学生补白。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写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远去,水与天接。此情此景,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描写这幅画面,能让人感受到李白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可以选择情节空白处让学生补白。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在菲利普一家改乘圣玛洛船前有一处“空白”,这里没有写菲利普夫妇商量改乘船以免再遇到于勒的过程。补写这处“空白”,能深刻地体会菲利普夫妇金钱至上、不念亲情的思想性格。还可以选择作者表达情感含蓄、欲言又止而没有言明之处让学生补白,例如,琦君《春酒》的结尾处。补白,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可能有消极因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
注释:
①余光中.乡愁四韵.
篇3
一、抓住课堂。以书本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以它为抓手,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在上现代文教学时,刻意地训练学生的文体意识。然后让学生回忆这类文体在考试时会考哪些题型。针对这些题型我们该怎样作答。甚至让学生自己编题目自己作答或自编题目同学作答,比一比看谁编得好,谁答得好。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首先让学生读后思考: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明白是散文后,再让学生回忆,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学习。考试时,对于散文经常考哪些题型?经过讨论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散文分叙事和抒情两种。本文是叙事散文。作为叙事散文应该学习它:①选材围绕中心,形散神不散的特点。②人物的精神(或文章的主题)。针对这一点,考试经常会让我们概括散文写了那几件事情。这样,就让学生合作研讨,课文写了那几件事情?大家讨论后,推荐一组代表反馈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明确答案:①帮我修改讲义;②纠正解剖图;③关心我的解剖实验;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⑤匿名信事件;⑥看电影事件。
接着进行下面一个问题:叙事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精神,这篇文章是为了表现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有一次展开讨论。明确前四件是表现藤野先生:教学认真、严谨有学者的探究意识!热情关心、严格要求、正直热忱等。“匿名信事件”是写日本的“爱国青年”无端猜疑,“借”了鲁迅的笔记查看,他们的言行充满对弱国国民的歧视。藤野先生和“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看电影事件”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体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从而体现散文选材灵活又紧扣主旨的特点!
那么针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我们针对开头和结尾可以设置哪些问题呢?讨论了一会,设计为:①开头在东京的见闻和结尾回国后的经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②在东京的见闻和结尾回国后的经历,对表现藤野先生有用吗?学生讨论回答:不可以删去!开头能为作者到仙台,见到藤野先生作铺垫,结尾更能体现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影响之大,从而更好地表现了主旨!
根据这一问题。我还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回忆开头段落和结尾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现代文阅读经常考的题型。我就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作答。对于作答内容,提醒学生要结合文章主旨、文章内容来回答,不可离开课文,泛泛作答。这样通过讨论总结,明确:开头段落,内容上用“清国留学生”来反面衬托鲁迅先生,突出了鲁迅先生可敬可贵的爱国精神。结构上又为鲁迅先生到仙台见藤野先生作了铺垫,与结尾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用同样的方法总结结尾段落的作用,效果不错呢!
其次还设计了散文语言的特点,结合本文注释,本课语言主要是反语的运用很有特色。有的学生设计了:“‘真是标致极了’这句中的‘标致’是什么意思呢?”等类问题。学生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做巡视点拨了解学情。
二、评讲试卷,注重方法指导,做到举一反三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每次考试学生都很认真地对待,所以答题也比平时认真。这时候试卷里融进了学生的心血,如果能认真评讲,效果会远远高于平时练习质量。
在评讲试卷时,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试卷要做分析,掌握学生易错、错多的地方。在评讲试卷前,让学生自己看,错的题目自己会订正吗?如果会,自己改正,不会则同桌或小组讨论,兵教兵。例如第一项的字词及第二项的名句默写。自己订正后让学生把自己写错的内容写到黑板上,起到强调督促的作用。
篇4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性提问
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激趣方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问题包含在情境中,还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思考。但要注意的是,在情境的创设中,问题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同时,在情境的创设方式上也要多样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我的老师》(七年级上)的教学为例,课文按照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来写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老师教我们读诗、我们看老师写字、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我梦中寻找老师七个片段,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先以话题“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和教师之间的往事,然后提出问题“课文记述了哪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的写作顺序是怎样安排的”,引导学生初步阅读,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初读中明确了学习目的,从而为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视频播放,以故事引入话题等,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来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课文传递的感情或表达的观点,将问题置于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二、根据学生基础,针对性提问
新课改的阅读教学不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而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将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因教师面对的学生在客观上存在差异,问题也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提出。一般而言,教学中教师可按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兴趣、阅读能力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以难易不同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然后按照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的不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的教学中,基本生字词是必须掌握的,而在对内容的概括引导上,对中、下层学生而言,教师以问题“根据文章标题提示,课文可分为几大部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文章进行分层;而对上层学生则要求学生用简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事情。同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如在《奇妙的克隆》(八年级上)的第三段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说明方法,教师以“请找出本段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找出引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教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追问:“这样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理解以孙悟空为例的克隆,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可将抽象的克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科技说明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结合教学目标,层次性提问
在课堂中,阅读活动的展开是以目标的达成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新课改下的探究教学模式虽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的误区。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提问,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目标而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让学生在解决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后一问题的探究中,从而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以《藤野先生》(八年级下)的教学为例,教师以问题“作者在日留学期间转换了三个地点,找出文章表明地点转换的词语”,引导学生理清作者在日留学的生活情况后,以问题“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线索,同时导出“爱国主义情感”的线索,以问题“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在分析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教学以三个问题来突出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写法的重点,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的难点。
四、拓展教学内容,延伸性提问
语文课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统一的课程。在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思考,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促问;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正努力践行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高的教学思路。但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自我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需要老师转变观念,改变思维,精心设计与引导,才能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提高学生探究欲望和能力。
一、正视没有思考与发现的阅读教学
我们在尝试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总会有这样的尴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提出自己自主预习、自主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结果很少有学生能够提出有探讨价值的质疑;而在教学中我们就课文中自认为简单的小问题提问,很多学生却一脸茫然,不知道怎么作答,或者答非所问。如在初三上学期的《藤野先生》学习时,我自认为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而且课前也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捕捉阅读信息。可我提出:“藤野先生在鲁迅先生看来有着很高尚的品质,请结合课文内容概括一下藤野先生的品质。”结果学生们反复补充,才大致从教书的认真负责、为人的热情诚恳治学的严谨求实等方面完成这样的一个提取和概括信息的题目。
可见,学生在阅读中没有深入,也没有形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因而他们的预习阅读浮于表面,没有自己的阅读思考与记录,甚至在课本上没有任何勾画、批注的阅读痕迹。如此,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很难有热情参与,于是往往成为课堂的看客和记录员。
二、注重引导重点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需要我们点拨阅读方法,加强自主阅读地训练。只有他们自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形成一定合理解答能力,才能让他们阅读能力增强。
(一)质疑课文题目感受文思妙想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从阅读的角度来看,注重对文章题目的分析,可以通过读题识“法”、明“理”、解“情”,从而把握住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如七年级上册巴金《繁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可否把“繁”字去掉,为什么?于是让学生再次自主阅读这篇描写星空的抒情散文,会关注文中与“繁”字有关的文字,如“密密麻麻”、“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等字句;会思考“繁星”与作者表达的情感关联,如烘托出思乡和亲情的无处不在;认识到文章为围绕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到的繁星情景进行联想与想象的,如认识到由实到虚、虚实结合写作手法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提高学生对文章标题的重要性认识,还能让他们意识到写作中拟题的重要,更能提高学生由文题入手质疑思考,养成自觉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探究的好习惯,提高阅读质量形成阅读能力。
(二)抓扣关键词段,学会质疑语言
学生的阅读能力表现之一是对具体语境中语言运用的赏析、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我们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多是名家的力作,无论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可圈可点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方面或是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和质疑与理解。如《繁星》中“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中“母亲”蕴含的意思分别有哪些?学生只有结合全文,把握作者写作的情感才能理解:前一处的“母亲”是把大自然比作“母亲”,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后一处“母亲”就是本意,表现作者在海上观看繁星时的那种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又如《藤野先生》学习时,让学生分析“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中“最”的表达效果?学生在认真阅读中或感受到:通过对比,“最”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极度的崇敬和热爱。再如《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修辞手法和深刻含义的理解等等。
可见,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有深刻含义和手法的词句,能够很好地学习文章中的遣词用语的精妙,能够深刻把握和理解文章的情感,从而使得阅读效果和阅读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分析,才能切实提高他们阅读与质疑能力。
(三)反复阅读有效提问,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有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达成这些目标需要解决一定的阅读重难点,我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学生敏锐地筛选出阅读重难点,能够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自己去探寻突破重难点的途径。如《皇帝的新装》学习时,我在介绍了作者、作品之后,突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同学课前读出了这篇童话故事,那么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呢?”学生们只是初步阅读课文,好多同学没有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冷场是在预料之中的。我引导学生从故事的特点,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去分析思考。于是学生再次阅读,从骗子、国王、大臣、臣民分析各自被骗或是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有学生说国王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赞赏他的观点,但显然不是最好的作答,于是让他们再读课文的第一段,让学生谈谈手法,说说内容,讲讲作用;这样反复阅读之后学生对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国事的皇帝形象有了深刻的印象,从而也体会到出现全国性的闹剧的必然性和可笑性;于是对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的道理理解会更通透。
总之,阅读教学要推进学生主动阅读的深入和有效,只要不断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有个性化的发现,不断培养的质疑问难和勇于探究、自主合作释疑的能力。那么,他们的阅读能力就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获得很好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篇6
1.文眼导读,训练理解能力
这是一种由点到面的读书方法。教师从文章的文眼出发提出问题,然学生从不同用侧面去思考、探索和争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在积极的思维中得到发展。例如在讲述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时,在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在我的眼里,她是一位美丽而温柔的人。”这句话中的“美丽温柔”就是对蔡芸芝先生品质的高度概括,既突出了老师的外在美,又突出了老师的内在美。其具体内容贯穿全文,堪称“文眼”。我就让学生带着“蔡老师的温柔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个问题先独立自学再集体研讨。理清了这个问题也就掌握了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得到了训练。再比如《松鼠》一文中开头说“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开头就抓住了松鼠的特征,所以由点到面,我让学生去课文里寻找体现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段落,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能从文章里找出来,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问题引读,训练概括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读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读书方法。教师先根据文章段落的重点设计问题,学生以读代答,以情入境,介入意境之中,在读书中体味感悟,无需讲解、分析。同时师生间的唱和交互,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我在教学《变色龙》这篇课文时,我向学生提出五个问题来引读。这五个问题是: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2.人物有哪些?3.他们对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4.作者用到哪些描法?5.本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通过分段引读,学生口诵心思,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说每段的主要思想、对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理解也就易如反掌了。长此练习,学生的概括能力将不断提高。
3.交叉跳读,锻炼思维能力
跳跃性地阅读课文是为了突出文章重点不再逐段讲解面面俱到而浪费时间。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泛性、灵活性。
如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这一段所展现的画面基础上,接着跳过二、三自然段,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在头脑中出现这幅画面?”学生在第四自然段中找到了“我”初见闰土时“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之类的内容;又在“刺猹”的一节中找到了同画面上相似的情景。这样,学生既知道了“我”头脑中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的缘由,也能初步概括出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刺猹对“我”来说是有趣而又新鲜的事,但闰土还使“我”知道了好多有趣的事。还有哪些呢?学生很自然的又找到了雪地捕鸟、捡贝壳、看条鱼等情节。教学中,虽然是打乱了课文的原有顺序,但我紧扣“画面”,引导学生跳跃性地交叉阅读,这样既有助于他们学习“抓住人物特点阅读”的方法,又训练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
4.因果逆读,学会抓住重点
教学中有不少结尾处采用总结或点明中心写法的课文。教学中,我根据这类课文的特点,抓住结尾处的精妙词句,提出逆读要求,让学生由果溯因,以此训练他们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例如:《藤野先生》的结尾处写道:“他的不倦的教诲,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希望新的医术传到中国去。”教学时,我抓住这一段,然后提出下列问题:1.藤野对鲁迅的教诲有哪些?2.藤野先生为什么要大医术传授给这位素不相识,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体现了藤野的什么精神?学生要回答上述问题,需寻根问底,找出文中实例来回答。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运用圈点批划的读书方法的能力,又使他们掌握了文章的阅读方法。今后,不管是阅读或写作,遇到类似的文章,他们就能举一反三,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篇7
对于这样一种说法,熟悉近现代政治和文学史的人,我想应该不会予以否认!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鲁迅的很多作品,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社戏》《故乡》等。因为现在的学生对于那段历史要么根本就不了解,或者要么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所以对于那个时代的作品——尤其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鲁迅先生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的作品很鲜明的打上了那个时期的烙印,又因为鲁迅先生不仅仅属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他站的位置,他的眼光具有少有的超前性。他以他的铮铮铁骨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以他的“如匕首、如投枪”一样的犀利的笔当武器,口诛笔伐,直击敌人的心脏。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鲁迅的文章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对于这样的伟大的人物写就的作品,就是让我们成年人去阅读、去理解恐怕都有难度,更何况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少年!
所以,在教授鲁迅先生的作品前,我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阅读、去分析、去理解、去思考、去感悟,然后怀着同样敬畏的心去备课、去构思、去讲授。或许会有人认为完全不必如此的谦恭,毕竟鲁迅也是人,而不是神,但面对鲁迅的作品,我却真的无法抛开这样的情结——这不是自命清高,而是切身的感受。
当然,对于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而言,要让他们完全充分的解读鲁迅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向学生传达怎样的信息和信念以及怎样来传达这些信息和信念就成了我备课的重点。既要让学生认识到作品本身所富有的情趣或信念,又要引导他们感悟理解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比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从作品找到自己的影子”上,让学生通过诵读课文,体会鲁迅童年的快乐与烦恼,从而有所体悟,有所收获;在讲授《藤野先生》时,其中的一个学习目标是“体会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同学们通过理解“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感悟体会自己身边的师生情谊。这样的目标设计在大家看来或许不能称其为目标,因为它太浅显、太幼稚, 这样的目标设计根本没有达到大纲和教材的要求高度。
篇8
一、传授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方法的指导,利用各种训练手段,让学生切实提高阅读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先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多次复述,从而学生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使得学生掌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圈点勾划的方法,对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九段斑羚飞渡”进行理解分析。如:“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有很多学生认为这句话写的非常精彩,于是我顺势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写的精彩”,这样就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了老斑羚的牺牲精神。因此,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真正达到了目的。
二、明确学生阅读的目标
阅读能力的训练中,大量的阅读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时候,注意抓住四个方面的重心:排障碍、抓中心、析全文、想目的。例如:教学课文《陋室铭》时,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铭”的含义和文中有难度的词语,排除文中的障碍。然后我结合课后练习与预习提示向学生提问“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提挈全篇大意?”学生在回答出“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一句,并理解了“德馨”是文章的“文眼”时,我紧跟着让学生再读全文,进一步去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自己的德馨的”,学生从而理解了文章从“陋室美丽、交往不俗、生活清雅”三个方面来写“德馨”。于是学生就轻易地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去理解文章“表现了作者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洁身自好”这个写作目的就水到渠成了。当然,以上四个方面是在学生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了学生的读,可以说这只能是无本之花。所以说,明确学生的阅读目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尤为必要的。
三、放飞学生阅读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进行阅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智能因素,也是达到阅读目的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使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中的文字表述,然后调动记忆中的各种表象,在脑子再造一幅想象的图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和作者的思想企图。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文章的文字表述,想象出文中皇帝光着身子在大街上举行游行大典的愚蠢、虚伪的丑态以及所有的人为着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个个说谎的虚伪面孔。这里,学生们都有相类似的经历。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说谎。因此,想象起来就很容易。有了这种表象记忆,教师只要稍加点拔,就能够引起学生们对已有经验积累的联想,从已知联想到未知。这样,学生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就发挥出来了,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会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尤为重要。分析与综合常常是结合起来进行的。通过分析与综合,对文章的理解逐步加深,从而达到统摄全篇的目的。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诗中分析了一节的内容:寻找海而失望,沮丧的心情;二节内容:妈妈用“信念凝成的海”鼓励着我战胜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综合起来学生便理解了妈妈用“海”这个理想给我设定了一个人生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鼓舞着我战胜人生中的各种挫折。我们不难看出,分析与综合都是去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而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因此,阅读能力提高,培养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篇9
一、把握学情,因势利导,客观分析语文教学现状
当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脱节,缺乏情感体验和生活气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往往还是以传统的讲解、传授为主,教学的内容还是以文本为主,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使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学习,成为学习的工具,教学活动缺乏生机与活力,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兴趣下降,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时,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围绕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讲解,就语文教学而教学,没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许多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不强。有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感知能力不强,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不高,阅读量较少,知识面狭窄。
初中语文教学对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写作创作能力,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觉悟,语文教学既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求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把握学情,因势利导,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等方面入手,创新策略、改进方法、优化过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讨论中分析问题的关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拓展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二、改进方法,优化过程,精心设计语文教学目标
教师要挖掘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成自身的能力,从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笔者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前对照目标、要求和问题,自主学习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感知能力,深入思考,质疑问难,做好学习的准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认识、学习感悟、学习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听讲,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催生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体会感悟文章的语言特色,笔者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鲁迅先生为什么去日本留学?后来他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和品格,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领会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理解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激发作者立志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看电影事件侧重写老百姓的不觉悟,是造成民族衰落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两件事的影响,促成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决心。使学生不但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文本内容的不断深化,使学生对藤野先生和作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这一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感知实际和情感实践,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教给方法,注重指导,不断放大语文教学成效
教师要将正确的学习方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路径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和和谐的教学情境。在学生思维受阻、思路不明,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多渠道、深层次的思考,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进行点评,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见解、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路径进行引导,对学生存在的错误给予更正,使学生的思考路径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篇10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变色龙》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时,奥楚蔑洛夫围绕狗主人的不同,对狗的态度不断变化,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了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我开始启发学生提问:我们一直强调奥楚蔑洛夫“变”的特点,对此同学们有没有其他的补充?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除了“变”之外,奥楚蔑洛夫围绕“狗咬人案件”的处理始终有“不变”的地方,那就是对有地位的人巴结讨好、对普通老百姓欺压,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性格就凸显出来了。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构建由权威意识转变为服务意识的新型教师角色观,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如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可提出以下许多问题:(1)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开头却写“清国留学生”?(2)写清国留学生用“标致”一词应怎样理解?(3)作者写“弃医从文”跟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4)藤野先生听到“我”将不从医,为什么流露出悲哀的神情?(5)“我”既然“太不用功”,怎么会得到藤野先生的特别关照?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也在讨论中明白了:这些问题涉及到人物性格、文章选材及主题思想几个方面。此时教师可将这样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如果要你写自己的老师,你会怎样安排、组织材料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写作,形成自己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独立理解,从阅读中领悟到写作的奥妙。
三、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构建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语文教学既要求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又要求学生适应未来的需要,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与方法,由学生的“学会”变为学生“会学”,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转贴于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重点是引领学生品味诗歌般优美的意境,教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学生表达美好感受的欲望。课堂上可采用诵读法和品味法,让学生在朗读与品味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开展“走近春天,亲近自然”的活动。学生返校后,创作了很多以赞美春天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包括摄影、散文、诗歌等。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了向“我要学”的过渡。
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求异思维,真正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