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霖铃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I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07-01
柳永的《雨霖铃》是历代传诵的名篇。柳永喜欢作词,传播四方,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他曾作过一首《鹤冲天》,其中写道“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在考进士时,宋仁宗特地不录取他,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于柳永进士不第,遭遇坎坷,于是与歌女广为结交,以写词为业,“变旧声为新声”,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演唱的“慢词”。可以说,他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雨霖铃》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思念。词以蝉鸣起兴,因时间已届秋天,故以“寒”字修饰“蝉”,秋日蝉声难久,加上别情满怀,因而以“凄切”形容。“对长亭晚”点出了离别之意。何况又是傍晚时分,“骤雨初歇”,这是乍来的一阵雨,雨停了就意味着即将起程。“都门帐饮无绪”,这是说在北宋京都汴京的城门外举行“帐饮”,即张设帐幕,作离别之饮。叶廷硅《海录碎事》:“野次无宫室,故曰帐饮。”就因为这是离别之宴,因而别情满怀,心绪不平,难以下咽了。“留恋处,兰舟催发”,尽管自己不想走,可是船家催促,不得不走了。一个“催”字点出了船家着急的情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将别之时,难分难舍,泪眼人看泪眼人,断肠人送断肠人,两情依依,千言万语无从讲起,竟似喉咙被堵一般。两人虽无一言半语,但写离别的情事,已达传神的境地。“念去去”,以“去去”之重复,表示行程之远,推想去处将如此遥远,“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楚,指江南一带,以“千里”修饰“烟波”,是加重渲染,在入暮时分的沉沉烟霭之中想到南天的遥远,想“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能不使人感到深深的怅惘?
经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两句的景物描写,结束了话别的场面,荡开思绪,转由词人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和思念。“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人之常理,也是古之恒情。“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值秋天的节序,寂寥、萧瑟、更使人伤感,感情为之递进。“今宵酒醒何处?”设想自“帐饮”的别宴后,半夜酒醒之时当在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实应虚之笔,回答了前句之问,并遥接分手之时,这句为历代论家所称道,堪称为千古名句,原因就在于它是借景现情之笔,试想初醒之时,朦胧中见岸边杨柳摇曳,天上残月依稀,晓风轻吹,方悟身在旅途,此时虽不言情,而词中意象已饱含情感,“晓风残月正潸然”,当时惆怅情怀可想而知了。“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想到这一去当年复一年,难于再见,不由得黯然神伤,纵有美景良辰,也因难有赏心乐事,而如同虚设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只要想到了再难以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即便有千般深情蜜意,也无人可道,无可说与!这番别后的联想,写得情深意切,真挚动人。作者仕途失意之后,离京远行另谋生计,再加以失去了爱情的慰藉,两相交织,更使他深感痛苦。
《雨霖铃》之所以能成为宋词中的名篇,除写情真挚,深刻动人之外,还在于它的独到的艺术性。
第一,长于铺叙,工于转折。柳永在变旧声为新声的同时,演小令、中调为慢词,他的善为慢词,是与他长于铺叙的功力分不开的。词中以“伤离别”为主线,分离别之前、惜别之时和别后之想三个层次,以主线相贯之。写离别之前,以耳听得蝉声,目见的长亭和感受到的骤雨初凉,铺垫出了气氛,继以帐饮无绪、苦苦留恋,写主观情感,对别前的环境和气氛细作铺垫,渲染气氛。通过“兰舟催发”的过渡,进入即别之时,词人以执手相向,泪眼相对之举,写出惜别情深,“无语凝噎”一句则更为之加深,离愁推至顶点。在“念去去,千里烟波”之后,转入别后之想。烟波千里,天涯远去,下片写尽孤凄寂寥、愁情深重之状。通过这样的层层铺叙,倍加渲染的写法,使之感情真切可体味,形象鲜明动人。作者长于铺叙,但又非平铺直叙,他以善作转折之笔,表达了深深的离情。上片写了将别之时的留恋之情,虽“无绪”,却又船家“催发”,催促之下,仍执手难分。下片以“冷落清秋节”作为伤离别的递进之笔,作生动的传神写照,却始终未脱离主线。
第二,不事雕琢,善作白描。柳永的词以通俗著称,他不喜堆砌词藻,而是以本色的语言、白描之笔来塑造形象。词中写景之处以通常所见的语言来修饰形容。加“寒蝉”之“凄切”,“长亭”之“晚”,“雨”之“骤”而“初歇”,“烟波”之“千里”,和“暮霭”之“沉沉”,“楚天”之“阔”,连其中名句亦仅“杨柳”冠之于“岸”,“晓风”与“残月”并列而已。这些语言都为人所习见惯用,然而,虽淡犹浓,素面愈真。至如写人之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并无刻意形容之处,却传递出情深意浓的神韵,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写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直而不失其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俗而不失其深,直率自然,真切动人,使人不觉隔阻,读来尤感平实自然,情深意挚。
篇2
【关键词】理解画面;把握诗意;雨霖铃;画意赏析
诗词中的“画面”,指诗词文字描绘的画面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及其活动;诗词中的“诗意”,指寓于画面的写作意图,或是某种情感,或是某种道理。鉴赏古诗词,必须透过 “画面”发掘“诗意”。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凄婉的画。
《雨霖铃》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都城汴京到外地去,这首词就是他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全词主要以冷落凄凉的秋景来衬托情人之间难以割舍的离情。作者以其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描画了一副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图。
画面的主人公是一对恋人――抒情主人公和自己的心上人。这幅画的题目是:“执手相看泪眼”,这个标题把离别时刻两人恋恋不舍的情态传神地表现出来:一对愁苦不堪的情人,四目相对执手凝视,千言万语,千般思虑愁苦都包含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这一无声的注视将往日千般恩情,万种情爱尽情镌刻在泪眼中,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啊!为了进一步渲染这幅“别离图”,作者又选取了哪些景和物(意象)作为背景呢?首先是寒蝉,历代文人笔下蝉声嘈杂热闹,可在柳永的笔下为何如此凄凉悲切呢?因为此时此刻作者心境的凄寒。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以我观物,故外物皆着我之色彩”,诗中的“寒蝉”与诗人的心情已经合二为一了。其次是“长亭”,这是古人设在路边的亭舍,常用作饯别,长亭这个意象长久以来被视作离别的象征,这儿既交代离别地点,又暗寓离愁别绪。再次是兰舟(船夫),即木兰木做的船,这是对船的美称。在词中“兰舟”指代驾船的人。“骤雨初歇”既交代了送别时的天气,又烘托出了秋的寒意,为下一句的“兰舟催发”作铺垫,即“骤雨初歇”后该是上船启程了,可为何在词人心中又是“催”呢?船夫不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意。
这一对恋人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我们不妨联想一下生活中这样的情景:好友在机场送行,正当两人相视无语,难舍难分的时候,机场的广播里传出了你乘坐的那次航班马上就要起飞的信息,此时你也许会希望时间就在这一瞬间停下脚步,作者当时的体会与这种感受应当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最后是江水,这一意象即交代了诗人是乘舟而去,由水路而别;又与“千里烟波”相照应。“千里”极言路程的遥远;“烟波”云雾如烟般笼罩的江面,这既是兰舟行驶的地方,也暗示这对恋人重聚的希望渺茫,更衬托出诗人孤身行人的飘零、渺小。在词的上阙,作者用了大量的景和物,渲染了一场凄惨的送别。景,是深秋时特有的景色,是实景;情,是离别情,是实情。
词的下阙则是推想别后的滋味,情是真实的,但景是虚设的,是作者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为了更好地烘托人物此时的心情,作者又在下阙补充了虚写的景。一是杨柳岸;这是寄托愁思的地方。诗歌中有些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这里“杨柳”带有感伤惜别的意味,原因是因为它的枝条柔嫩“缠缠绵绵到天涯” ,再者“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所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二是晓风:早上清冷令人微带寒颤的风,因为是在“冷落清秋节”。三是残月:月亮在古诗中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着亲友的团聚离散。“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话是千古名句,名就名在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抒情主人公与心上人分别后情丝不断。愁绪难排,只好借酒浇愁,可叹“借酒浇愁愁更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杨柳、这晓风、这残缺而不圆的月亮不正是此时诗人心境遭遇的真实写照吗?在词人心目中,所有的美好的节令和景物都会因无人与他欣赏惨不成欢而形同虚设,无数深情蜜意也会因无人倾诉而徒增伤感。在下阙,词人点明了本词的主题。“多情自古伤离别”,为离别而忧伤,并非自我始,自古皆然。在词人心目中,时可以过,境可以迁,但离愁别恨只会随着时令的推移与日俱增。上阙别时已难,下阙别后更惨。全词围绕“伤离别”构思,先写离别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重在描摹人物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意境。
总之,作者描绘的这幅画之所以凄美,就在于其中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景,才使万物美丽;惟有物,才使万物存在;惟有人,才使万物有灵;而惟有情,才使这一切都富有神韵。难怪古人评价柳永:“真丹青妙手,绘离情之至也”。
【参考文献】
[1]范青.雨霖铃赏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6.
篇3
听了一节《雨霖铃》的示范课,感慨良多。当前在对“高考怎么考,教学怎么教”的片面认识下,古典诗歌教学的功利化愈演愈烈。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把诗歌鉴赏简单化为应试的技巧和方法。把一首首精美的古典诗词肢解成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断。更有甚者,为了应试,归纳出了一整套问题模式,像数学、物理公式一样在课堂基础教学中直接套用,丢失了对诗歌的审美鉴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古典诗歌之美
诗词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诗歌的美,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得到思想品德的培养,有效的完成诗词的教学任务。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美、形象美、音乐美、语言美。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简单地谈谈诗歌教学中对美的感知。
情感美。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柳永的《雨霖铃》首三句,“寒蝉凄切,都门帐饮无绪,骤雨初歇”点明了时间、地点、景物。未写离别之情景,但已有凄然欲绝之感。长亭之晚,雨已停歇,不得不去,此时不听蝉鸣已有心碎之感,况且,凄切的蝉鸣不已。“无绪”两字写饮酒时的心情,极其委婉,欲饮不下,欲留不能。而“催发”尽显不舍之情。“执手”两句写分别之细节,更是传神。手拉着手,泪目相对,伤心欲绝,至悲而无声,最后在难舍之中松手而去。“念去去”两句推想别后所历之情境。兰舟越行越远,波面轻烟笼罩,晚云低压,前路茫茫,不见尽头。把漫无边际的离愁尽托于黄昏之景。“更哪堪”句,推进一层,把个别的特殊的现象跟永恒的普遍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加深了离情的意义,当秋二悲,更甚于常情。“今宵”三句,推想酒醒之后所经历的情境。不见心爱之人,只有寒水拍岸,晓风轻拂,岸柳轻摇,残月微明。恍惚迷离,清冷凄绝。“便纵有”两句,感叹两人期许之愿难以实现,纵然有许许多多的风情也无人可说。这样的结尾真是余恨无穷,余味无尽。
形象美。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没有形象的诗歌是虚幻的,没有形象美的诗歌会拒人于千里之外。《雨霖铃》中的形象美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鉴赏。一是人物形象的美,二是景物形象的美。其一,作者运用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塑造了一对情爱至深的恋人的形象。“帐饮无绪”既写出了事件,又写出了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细节描写从动作、眼神、情态、声音等方面极其生动的刻画了这对恋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其二,作者刻画的景物形象也极具美感。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亭晚景图。寒蝉凄切的叫声,骤雨洗过后湿润的大地,翠绿明亮的树木,冲破云层的夕阳,被雨水冲洗过的长亭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傍晚的图画。在下阙设想“酒醒何处”时,勾勒了一幅拂晓图。寒水清澈,轻拍岸边,晓风微冷,轻拂面颊,残月悬空,洒下微光,杨柳青青,柔枝轻摆。画面清静凄冷。而这样的画面和作者别后的伤悲又浑然天成。
音韵美。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我国的古典诗词,素有讲究音韵美的优良传统。《雨霖铃》的音韵美主要体现在句式的参差错落,骈散结合,长短句相偕。我们知道词是配乐的,柳永本身精通音律,可以自词牌。《雨霖铃》这首自创的词牌,在当时广为传唱。笔者水平所限,无法全面鉴赏该词所具有的音乐美,现仅从语言结构和用韵的角度做一简单的赏析。从语言结构看,参差错落。既有整句,也有散句;既有长句,也有短句;既有节奏整齐的句式,也有以单领双的句式。在韵脚的使用上,采用了“切、歇、绪、咽、去、别、节、月”等唇齿音,且声调多是短促的急降调,读来细声细调,声声有情,和诗词作品中所抒发的缠绵悱恻之情完美结合,达到了声情合一的精妙境界。
三、对感知诗歌美的探索
感知美是诗歌鉴赏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调动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感知诗歌之美,激趣,逐步提高美学素养。
披文入境,感知形象之美。有人说,想象是诗歌鉴赏的翅膀。借助联想和想象,创设情境,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种种景象,进而在联想和想象的世界中欣赏这些景象,去感受这些形象的美之所在。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诗中的意象,借助学生已有的经历、经验、情感去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场面、情感,置身其中,完成体验,获得享受。
篇4
一个文学家、诗人、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认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而且还带着浓厚的主观感情,以至于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则有不同的特点:或豪放,或抑郁;或雷霆万钧,或幽咽流泉;或悲壮苍凉,或凄婉含蓄;或雄奇俊逸,或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或静若处子,娇羞内蕴……过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对作品缺乏必要的赏析,一般停留在读几遍,了解大意,泛泛然地分析一下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教学古诗词,有些教师还要把它翻译成白话,这样做,让那些优秀的作品变得味同嚼蜡。
像一束花,有人只看到它红红绿绿的颜色,有人却能嗅到它浓郁的芳香,还有人能够由一束花看到百花齐放的花园,看到五彩缤纷的春天。鉴赏文学作品,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思维,对作品进行主观的艺术加工,或者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借鉴前人的观点对所读作品作出一定评价。通过对相同主题或题材而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比照赏析,或者把相同作者的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比照赏析,就可以发现不同作者或不同作品的风格了。
人们常常把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照,前者称为“婉约”派代表作,后者称为“豪放”派代表作。作品的豪放或者婉约和作者的性格、经历、处境及创作时的心境、情感都有一定关系。如,李白的作品绝大多数表现为豪放、浪漫,而与之同时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则表现出深沉、抑郁。李白一生狂放不羁,蔑视权贵,常常借酒述志,借酒抒怀,他的诗歌就运用大胆想象、无限夸张的笔调,写出了大量瑰丽的诗篇。“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古诗五十九首之四十六》;“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古诗五十九首之五十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尽酒》等等。从以上作品可以看出李白豪爽奔放的性格。而杜甫一生坎坷,精神压抑。在安史之乱中,他颠沛流离,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痛苦,在他的诗里,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感情,其作品风格被称为现实主义。如,“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北征》;“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吏何足论,不及收骨肉”《佳人》。同样是送别,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的显得豪放洒脱,有的就显得忧伤哀愁,我们熟悉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显得那么悲凉。对友人那么关切,那么留恋!而另一位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就显得特别洒脱豪迈:“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这就表现得很凄婉、很忧伤。但是豪放的李白还写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别友人》;“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古诗五十九首之二十》等这些缠绵的诗句。判断一个表达同一主题的作品的风格相对容易,比如上面列举的送别诗,王维的婉约,高适的豪放,李白的缠绵,都是出于送别当时的情景和心情、被送的对象的情况等。王维送的朋友元二是从长安到西北边陲去,出阳关后就是一片荒凉的情景,再没有往日的欢乐,没有和那么多朋友在一起饮酒赋诗的惬意,被送人心情悲伤,也会感染送别者的;而高适送别的朋友董大是从边陲到内地,到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去,朋友们自然要为他感到高兴的。
要分析一个作者的作品的总的风格,需要全方位考察、阅读、赏析他大量的作品。现在中学生阅读面比较狭窄(特别是农村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推荐一些作品,提供一些有助于他们扩大阅读的资料、信息,比如要教学某个作者的某篇作品,应该先给学生布置阅读该作者的其他相关作品,或者其他作者同类型的作品,这样有比较才能鉴别。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选了许多现、当代名家的作品和外国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涉及面太宽,每位作者的作品入选的文章有限,在分析他们的作品风格的时候,老师需要注意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把某个作家的许多作品前后纵向比较去判断他的风格,或者把他的作品跟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就能判断出这个作者的风格了。或者先介绍某个作家的风格,再用一些相关的作品进行证明。
比如,鲁迅的风格是深刻、内蕴。常常以非常简洁的描写、点睛似的评论、平淡的叙述,就可以揭示一个非常深刻的社会问题,可以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听人家背地里说,孔乙己也读过书……”就这么一句介绍和侧面叙述,一个深受迫害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再如,《故乡》中对中年闰土“木偶人”式形态的描写和“豆腐西施”杨二嫂“圆规”式的体形、尖利的语言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而且这些人物不是简单的个体,而是代表社会的某一个阶层。纵观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鲁迅的许多作品,无不深刻、发人深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美女蛇的故事,《社戏》中在平桥村的孩子们的介绍时很自然地介绍乡下的风俗,《藤野先生》中则处处都有深刻的文字,如“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样看似简单的内心独白,却深刻地揭示了弱国公民受辱时内心的愤怒。
再说还有冰心作品体现的母性、茅盾的博大、老舍的平易、郭沫若的浪漫。还有当代作家毕淑敏的敏锐、张晓风的纯真……还有外国作家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他们自身作品的风格。也可以由老师提示,学生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去体会。
作品的风格一般都可以从入选到课本里的作品里分析体会到,因为课本的编者在选文章的时候,是充分考虑作品的代表性的。
初中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赏析式的阅读也提高了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分析作品风格的习惯。由浅入深,细细体会。学会分享作家写作时的那种情感体念,分享作者用浪漫、豪放或者委婉、轻柔或者热烈的风格所抒发的感情,也可以在自己的写作中展示自己的风格。
篇5
本课题是在赣县中学“543”教改模式下,结合学生实际和课文内容以及课堂需要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感情。教师起引导、点拨、总结的作用。
【教W目标、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和情景剧表演来体会词人的感情。
2.根据意象展开讨论,体会词人的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关于离愁,你会想到什么?(课堂开始,直接以离愁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再让学生猜想,面对离愁,柳永会想到什么。)
二、目标解读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提醒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了解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学习时更具有方向性。)
三、预习检测――以音入情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以此来检测学生关于文本朗读的预习情况。
2.学生个读,尝试读出感情。(学生自由举手朗读,但最好找一男一女两人读,来感受不同的音质带来的不同感情。)
3.教师配乐范读。(配上舒缓感伤的轻音乐,教师范读让学生初步领略词人的情感。)
4.朗读完成后提出问题:“词中哪句话点明了主旨?”(多情自古伤离别。)
过渡语:多情自古伤离别。词中写的是离别的场面,接下来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同学们带来的情景剧表演。
四、预习检测――由事悟情
1.学生通过情景剧形式来表现故事,体会词中的离愁别绪。
情景剧要求学生课前自主排练好。剧本的撰写,台词、旁白、人物动作的设置都由学生自主根据课本完成。
2.学生表演时,要配上相应的背景图片及音乐。音乐要根据情境的不同,情感的加深而有所改变。
第一幕:晚、长亭、骤雨初歇。关键词:别。
第二幕:暮、兰舟、暮霭沉沉。关键词:痛。
第三幕:夜、杨柳岸、晓风轻拂。关键词:伤。
过渡语:谢谢同学们精彩的演绎,通过他们的表演,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词人离别的场景,对文中的情感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围绕离别,词的上阙和下阙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作者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来表达离情?
明确: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
五、文本解读――直抒胸臆
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并说说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点出并分析其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如“无绪”“留恋”“泪眼”“无语凝噎”等,再说表达的情感。
2.齐读直接抒情的句子。
过渡语:通过词中“无绪”“留恋”“催发”等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结合刚刚的情景剧,我们更能体会临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意境,更能体会那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满腹叮咛却伤心难言,只能用泪眼来传递的深情。除了直接抒发离情别意,词人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达离愁呢?
六、文本解读――融情入景
1.找出借景抒情的句子。
2.教师范例分析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分析:“寒蝉”给人凄切、落寞之感,古代“长亭”常为离别之处,含有离愁别绪之意,“骤雨”代表女子希望大雨能把词人留下,并且秋天大雨过后,常有悲凉、清冷之感。
明确:①交代了别离的季节、地点、时间、天气。②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③烘托出主人公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
七、合作探究――赏析品情
明代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小组合作讨论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明确要求: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
2.全体起立,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整理答案,由学科长督促,组员把组内讨论的重点记录在《学案》“小组讨论成果”处。
3.教师巡回查看学生的讨论情况。
八、交流展示――赏析品情
1.小组派一位代表展示成果,进行赏析的口头展示,要求姿态端庄,声音洪亮,语言流畅,思路清晰,使用普通话;书面展示,要求书写清楚工整,突出重点,使用规范字。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着展示者的思路思考,要给展示的同学正确的评价、补充和质疑。
3.问题展示完毕之后,梳理答案,并记录在《学案》“班级规范答案”处。
九、精讲点拨――深化情感
1.教师对学生展示做出中肯的点评并进行补充,学生齐读品味作者情感。
2.答题指导:怎样回答艺术手法题?
明确:赏析思路为手法+依据+作用;借景抒情+意象+意境+感情。
3.出示范例并齐读。
有人盛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你同意吗?为什么?
同意。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单影只、孤零惆怅的心境。词人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
十、文本解读――课文总结
1.总结课文的内容、情感和手法。
2.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班齐读。
十一、拓展训练――虚实结合
1.补充虚实结合的相关知识。
2.以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让学生找出词中的虚写和实写,并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十二、回扣目标
由课代表小结并回扣目标。
十三、深情朗诵――体会离情
篇6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共收录柳永、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等人的词作8篇,分别是:《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和《醉花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其中,第17课主要编排了宋词,它们是:《雨霖铃》、《念奴桥・赤壁怀古》、《声声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辛、柳、李这四位词人是宋词的集大成者,分别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教材所收录的这几首词既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集萃,又是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的典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品读和鉴赏宋词,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品味语言美
(一)语言的音律美
词与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词与音乐的关系密切,词在产生之初就是配合音乐吟唱的,因此词是一种具有音律美的文学体裁。词的语句长短参差,韵律错综变化,看似无诗之韵律规整,实则富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李清照《声声慢》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等,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等,都是叠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共十四个叠字。《望海潮》中多有《望海潮》中多有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了”、“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为实指,或为虚写,均带夸张的意味,读来也琅琅上口,颇具韵味。
(二)语言的图画美
词的语言细腻形象,词的篇幅也很短,必须用最精练的语言,寥寥几个字把人物、景物以及情感展现出来,同诗一样,词的语言也具有画面美。但是词比诗篇幅略长,词所呈现的往往不是一张图画,而是一幅画卷。比如《声声慢》,“最难将息”,首先看到的是个未能入睡的女子,“晚来风急”,天渐晚渐冷,这个女子独自人“三杯两盏淡酒”依然无法消除寒冷,“守着窗儿”,倚在窗边的她,看到“雁过也”,还看到了“满地黄花”,听着细雨滴滴答答。这样顺着词句塑造起一个孤独凄婉的女子形象,不仅具有静态的画面感,更有动态的镜头感。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组动态的镜头,仿佛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那种“怎个愁字了得”的愁苦情感。
二、感受意境美
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是经过作者的心灵化之后的物我合一的体验状态。宋词是一种诗歌体裁,它以语言文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宋词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美,因为意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到作者情感的表达,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重要突破口。宋词的意境幽深婉约,最能言说人生复杂细腻的情思。
(一)把握词的意象
在词的创作中,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象的设置,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结合,只有了解了词的意象层面,然后以此为基础,才能好好地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如《雨霖铃》,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出现的客观景物,“寒蝉”、“长亭”、“都门帐饮”、“兰舟”、“暮霭”,这些单独的客观景物描写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感情,教师应该把它串联起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解读各个意象,并在意象解读中带领学生带着自身情感体验一步步进入到组合成的整个意境里,去揣摩那山水间蕴含的深厚情感。
(二)掌握词的艺术手法
感受宋词的意境美,还要掌握宋词中艺术手法的表达作用。宋词在艺术上融诗文辞赋于一炉,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更加精湛,铺叙用典、对比反衬、比喻象征等手法是宋词的一大特色。如《醉花阴》中比喻的巧妙运用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下阕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把酒”、“暗香”、“黄花”,或用典或借代,“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纸上。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更是以花喻人的千古佳句。词中比喻不着痕迹,有烘云托月、藏而不露的韵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连连用典,上阕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望海潮》用铺叙的手法展现了杭州的繁华、西湖的秀丽和市民的游乐场景。《声声慢》里用“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和“寻觅”、“喝酒”、“望雁”、“观花”、“独坐”等动作反衬出作者极度孤寂与悲凉的心境。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营造出宋词旷达幽深的意境美,是语文老师要重点讲解和引导学生感受的部分。
三、体味情感美
宋词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占据一席之地,不仅在于它细腻生动的语言和旷达幽深的意境,更重要的是词中充盈着作者丰沛的情感。相比诗,词的形式、题材和世俗性,都使词能够自由地释放人的全部情感,如果说唐诗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雄大气度,那么宋词则充分表露了国人的内涵和底蕴。宋词中一些伤春悲秋、离愁别绪、怀古思今之作往往蕴含着词人伤生伤世、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和对人生万物的通达感受。以生活中随意碰触到的一景、一物、一事为载体,把它们联想刻画成或美丽壮阔、或清幽凄幻的各种形象,来承载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宋词虽然年代久远,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具有共同性。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体味词中情感美,教材选取的几篇宋词都体现了古人有代表性的人格理想和生命感悟,学生对这种情感的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情趣。
(一)生活情感
词起源于民间,属于民间文学,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进入文人阶层之始,是一种由歌妓们在樽前花间配合着丝竹演唱的小曲,一度成为抒发儿女之情的专门文学体裁,后来爱情与相思成为词的一种重要题材。柳永和李清照均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词将儿女情长表现得淋漓尽致。《雨霖铃》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整首词情景兼融,时间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读者带入作者感情世界的深处。
李清照作为闺阁中的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下,她的活动范围和生活阅历有限,却将闺怨词发展到极致,是我国最伟大的女词人。《醉花阴》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声声慢》写于作者晚年,丈夫去世后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抒发了作者极度孤寂和悲凉之感。
过去我们认为儿女情长难登大雅之堂,高中语文教材却选了三篇与情爱有关的经典宋词。除了这三首词语言和情感的表达非常自然优美外,我们现在能够正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追求美好的爱情是灿烂人生的一部分。要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情是灵魂和肉体的完美结合,是事业前进的动力,是生活美满的象征。同时引导学生珍重亲情和友情。生活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完美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三种情感,即使物质贫困,精神上也是富有的。
(二)生命情感
宋代的文人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对生命和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把对生命无常的了悟、对人生缺憾的醒觉、对历史烟云的感叹寄予在诗词作品中。苏轼是这方面的翘楚,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一切归于自由、和平、宁静、恬然自适。
苏轼的很多词在超逸脱俗之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语文老师可以适当拓展,比如我们熟知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表达的既生于现世又超脱现世的洒脱情怀。宋词中这种通达的人生感悟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有坚持对自身的超越和完善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自由,在一种寓意于物而不守制于物的精神状态下,领受大千世界的无穷之美。
(三)爱国情感
在宋朝南渡之后,词中忧家忧国的感慨多了起来,辛弃疾便是“爱国词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关注而又满心担忧,词中满溢着对家国的忧患。《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慷慨激昂的词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人们至今犹可强烈地感受到词人心中翻滚的那一股爱国热忱。
说教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早已引起学生的反感,但辛词所包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却是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范例。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发展的年代,狼烟四起的峥嵘岁月对他们来说太过久远。物质生活的丰富,随之而来的是享乐主义的滋生,对国家民族责任感的淡漠,辛词中充满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出来,对他们有着振聋发聩、扣击心灵的巨大作用。
宋词洒脱、多情、与音乐相和,是更具美感的文学形式,赏析宋词是一种审美娱乐过程。我们在讲解宋词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当作古诗文的篇目来解读,还要通过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翁晓君.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宋词的审美鉴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5).
[2]朱少山.高中语文宋词的教学策略[J].语文月刊,2013,(03).
[3]杨奕蓉.论宋词对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周桦.论宋词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
[5]林霓.浅析宋词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0,(04).
[6]唐致文.宋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0,(02).
[7]张常清.谈谈宋词教学的着力点[N].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01).
[8]李桂萍.由“诗庄词媚”谈宋词教学的显与隐[N].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9]买丽娜.在审美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宋词的兴趣[J].考试周刊,2009,(27).
篇7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要有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1.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高中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就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
2.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等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了正确的生死观。
3.愉悦性。欣赏美是愉悦的。要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地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其次,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作者的风格流派。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如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篇8
A.凄切(qī) 飘零(lín)
豆蔻(kòu)金戈铁马(gē)
B. 骤雨(zhòu) 樯橹(lóu)
暮霭(ǎi) 羽扇纶巾(guān)
C. 荠菜(jì) 良辰(chén)
弥留(mí) 舞榭歌台(xiè)
D. 淘尽(tāo)鹊桥(què)
料峭(qiào)一蓑烟雨(sō)
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指南唐都城金陵南京)
B.回首向来萧瑟处(风吹雨落的声音)
C.便纵有千种风情(浓情蜜意)
D.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一种文体)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句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4.对下列各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表明柳永在此情此景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前一句写扬州破坏的原因,后一句写战乱造成的惨状。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表达出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景象,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5.下列各句中,对《雨霖铃》一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围绕“悲秋”构思,先写实景,后写虚拟之景。
B.全词围绕“伤离别”的构思,从离别之前写到别后的想象,情景交融。
C.这首词写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刻描写情态,别后的想象刻画心理。
D.这首诗主要内容是以冷落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别绪。
6.下列各句中,对《定风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苏轼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表达了苏轼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苏轼胸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苏轼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7.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参考答案
《知识检测》
1.C(A项“零”应读líng。B项“橹”应读lú。D项“蓑”应读suō)
2.D(赋:赋予)
3.B
4.B
5.A(全词应围绕“伤离别”构思)
篇9
【关键词】高中 古诗词 有效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95-02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诗词教学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无论是在教材编排上还是高考试题分值倾向方面,诗词阅读的比重都有所加大。但是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古诗词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而诗词阅读题往往成为学生高考失分最严重的题型。基于此,本文探讨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诗词学习无非“读”和“赏”两个方面,“读”是登堂之阶,“赏”是入室之法。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紧紧扣住这两个字。
一、读
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文体,因此,“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古至今,朗读作为一种学习诗词的方法,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等耳熟能详的语句说的就是朗读的重要性。因此,让学生学会朗读,是教会他们与诗歌进行一种高品质的对话,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
一般而言,在教学中对一首诗歌的“读”,分为初读―听读―品读―背诵这几个环节。
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歌,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能一字不错地朗读。南宋朱熹说过,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便是初读。
听读,可有多种形式,可采取听优秀学生朗读、听教师范读、听名家示范朗读等形式。这一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自己初读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感悟、学习、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诗词诵读中音部的顿宕、字音的轻重、语调的曲直缓急等一般规律。在不断的模拟中,学生会获得初步的感知。
品读,是对诗歌的个性化诵读。每一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亦有别。周振甫先生强调道: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诗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或优秀示范,或分组比赛,或集体诵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点拨引导。
背诵,是诵读的最终结果。很多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强行要求学生背诵,使学生痛苦不堪。其实这一过程应是自然而然的,不可强求。叶圣陶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熟练的境界。 熟读,自然成诵。
总之,学生诵读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赏
对古典诗词的赏析,是难能之事。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努力,教会学生对诗词进行赏析:一是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提供角度,让学生深入赏析诗歌的妙处。
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是学生鉴赏诗歌的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在文言字词方面的障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隔膜,再加上对诗词语言跳跃性、含蓄性的陌生,其对诗歌大意的把握困难比较大。这也是学生读不懂、不愿读古诗词的重要原因。因而,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诗词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鉴于学生对诗词的畏惧心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考虑增强趣味性、可操作性,切忌只是简单地让学生翻译诗词。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有教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可给我们以启发。
请以“我要走了”为开头,扩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请以“我有很多话要对你说”为开头,扩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请以“我们分别以后”为开头,扩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以这样巧妙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对诗意的理解只是鉴赏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深入诗词本身,探究其魅力所在。学生对鉴赏方法是比较含糊的,因此,教师应针(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5页)对不同的诗词类型,设计不同的鉴赏角度,让学生逐步掌握鉴赏诗词的角度和方法。
鉴赏诗歌的角度很多,在高中阶段,应让学生学会从形象、技巧、情感三个方面去鉴赏诗歌,但在具体教学中因篇目不同而或有所侧重,或面面俱到。但是无论怎样,教师在设置问题或教学环节时,应确保新颖,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例如,教授《杜甫诗三首》,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请结合本课所学三首诗谈谈你的感想。以这样开放式的命题来激发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赏析。又如,在执教《望海潮》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鉴赏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鉴赏它的“形象美”,也可鉴赏它的“语言美”,还可赏析它的“技巧美”……那么这首词美在何处?
请各小组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形成“美点寻踪图”。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鉴赏活动中,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而且懂得了鉴赏诗词的角度:鉴赏形象、鉴赏语言、鉴赏技巧,并积累了鉴赏诗词的方法。这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诚然,古诗词教学中的“读”和“赏”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教授诗词的法宝,但只有符合诗词教学需求、适宜学生学习需要的“读”,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赏”才能使古诗词教学回归本真,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不再枯燥,让优美的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古诗词教学真正达到高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周啸天.古典诗词鉴赏方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3]周振甫等.诗文鉴赏方法二十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篇10
一、 讲授诗歌,传统加创新。
1.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多抄、多悟、多写感受。虽然“修行在个人”,但“师傅领进门”非常重要。读、背、抄、悟、写是领会诗词的可行方法,因此,开学以来,强调摘抄抄诗,阅读读诗,闲谈谈诗。说诗,可说诗的发展、诗的风格、诗的内容和特色。老师本着一个理念:只要动口、动手,就是成功,一段时间来,学生对诗有了一些认识,并且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2.比较赏析。诗歌教学,如果就诗论诗,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比较赏析的方法非常适用。比如写作风格上比较、体会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感情寄托。例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将重点确定为对诗的音乐描写的赏析。并将本篇与作者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做比较,比较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与刘鹗的《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做比较,比较音乐描写及表达情感的方面的异同点;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做比较,比较音乐描写的异同;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做比较。这样比较,做到了由点到面,举一反三。还将《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作比较,比较情景、情事和情感的不同,使学生感受凄美和壮美相对,缠绵和豪迈相比。
二、 利用班内的教学园地,进行“墙上”阅读
把班内学生按四个小组,每组负责语文园地的四分之一,要求园地内每天都有摘录的诗歌名作及其相应的解析,相关东西上墙后,要求班里所有同学工整抄写当天的这四首诗,扩展阅读涉猎范围,通过交流心得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规定在两周期间,学生每天有读,每天有记。鼓励对摘抄的诗歌谈不同的见解。真是有心“插柳”“荫”一片,各小组安排井然有序,小组成员互相配合,有的查找资料,介绍相关的诗文趣话;有的选诗;有人做相关的解析,还推选水平较好的同学尝试结合现实谈感受。有些小组独出心裁,就搞成个别诗人的专栏。比如第一组把版块命名为“李白专柜”,两周时间,摘录的诗有《将进酒》《秋浦歌》《金陵酒肆留别》等近十首诗,还有杜甫、赵翼等人对李白文作的评价。第二组主要摘录词作,他们把词按婉约、豪放分开,两种风格的词交替上墙,也配以分析和评论。各组成员不甘示弱,每天我随同学生一起欣赏园地的内容,大加赞赏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学生们为此兴致勃勃,精心筹划。两周结束后,我把每人的摘抄本逐本精批,又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点评,肯定了成绩,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这种“墙上”阅读参与面广,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的目的,调动了学习主动性。
第二、利用课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
在进行完第三册1―6课的诗歌教学后,我将第七课的《近体诗六首》和第八课的《词七首》放手让学生讲,在宣布完这一决定后,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具体方法是:其一,自愿报名,通过抽签决定所讲诗歌;其二,资料自己收集,有疑问随时咨询老师;其三,鼓励大胆尝试,只要上台,就是成功!其四,要求听课的同学做好预习,便于互学互进。结果出人意料:其一,两个班报名讲课的都超过了15人,有几人竟然是一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其二,学生授课的步骤、方式方法效果奇好。听课的同学积极性高,配合特别默契。其三,学生对资料的掌握和运用是到位的,资料来源也有多种渠道。其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和听课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五,讲课的同学迈过了“胆怯”的这个坎,征服了自己,建立了自信。
这次学生讲课,对我的教学有不少启发,例如在知识的讲授中,完全不用面面俱到,因为学生主动吸收的能力是超强的。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教学是该实打实的放手了。因为诗人做诗,讲究含蓄,目的就在留下想象空间,那老师讲课,理应引而不发,这就是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三、 鼓励学生做诗。自己做的饭菜再难吃,也觉得香。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尝试写诗,宣泄自我情感,这是学生很好地挖掘和品尝清泉的做法。例如,一位学生的《念奴娇.无题》“奔出家门,不停歇,直奔学习之处,车辆穿梭,来去匆匆,惟独我徒步,知识如山,让人必须投入。回首童年之时,笑容满面。时光似水,一瞬间,越过九载十年。旧梦重忆,天真应笑我,需要改变。实在太累,一盆清水洗脸”。请看学生自己对本词的分析:
“中心分析 本词表现出作者的无限烦恼和对已逝时光的追念,流露出作者对如今生活的感叹。
名句赏析 ‘实在太累,一盆清水洗脸’。这句话道出了中学生学习生活的无比艰辛。
字词分析 1.‘不停歇’ ,说明时间紧迫,也说明中学生对时间的重视。2.知识如山,突出学习的科目多,任务重。 3.‘一瞬间’,表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深夜写完作业后所作,夜深人静时,词人突发奇想,写下此词,以表达词人对现在学生生活的喟叹。”本词的写作有什么技巧,我们姑且不说,在思想情感上,他是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
四、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
学诗重在读,美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从鲁迅的“吭吁,吭吁”派就知道,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的劳动中喊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