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4 13: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雪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普遍语法一语习得二语习得
该假说的提出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认为,一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能力。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天赋,儿童生来就具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叫做‘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的提出是定位在对母语习得的解释上的。(彭金定等,2000)而对于普遍语法是否制约着第二语言习得,究竟是母语语法还是普遍语法构成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研究者们仍有相当大的分歧。
一些研究者认为,在获得二语输入之前,学习者是以母语的语法开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如全迁移/全介入假说,Vainikka 和Young-Scholten (1996) 的最小树理论等。而一些学者坚持是普遍语法构成了中介语的初始状态,而不是某特定语言的语法。(柴奕,2007)Platzack(1996)的“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就是对这一观点的支持。
“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是在乔姆斯基的“最简方案”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的。“最简方案”很重视语法的经济性和概括性,同时,它也为“标记” 这一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基于最简方案,Platzack(1996)提出,“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是指导所有语言学习的机制,包括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相关研究论证
Platzack (1996)通过回顾语言习得和语言耗损的相关实证性研究,解释了“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在一语和二语习得和耗损过程的重要作用。
在一语习得研究方面,Platzack(1996)从主语-谓语-补语(SVC)词序和零主语两个领域举例相关实证研究,说明“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的作用。在二语习得方面,Platzack(1996)通过列举三个领域的实证研究来说明“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在二语习得的作用。首先,在学语时,我们会回归到最初状态,受“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引导,像SVC和零主语的现象同样会出现在二语的初始状态。其次,动词第二位置是强特征,即使母语和目标语皆具有动词第二位置特征,但由于受“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影响,二语习得者首先习得的仍是无标记的弱值,所以学习者常常会说出不符合动词第二位置的句子。再次,像英语,德语和瑞典语的否定句都要求限定动词移到否定词之前,这是一个强特征;然而,这些语言的习得者的早期中介语却经常出现否定词先于动词的情况。这个现象可从“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得到解释,因为否定词前置用法为弱特征,所以习得者受该假说影响,倾向与使用弱特征,即否定词先于动词。
而在语言耗损方面,Platzack(1996)通过列举前人的实证研究,用“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来解释失语症患者,移居国外者以及特殊语言损害患者的语言错误。对于失语症患者,由于他们的大脑受到损伤,他们原有的强特征知识会消失,因此他们会重新受该假说支配。对于长期移居国外的人来说,虽然他们长期没使用母语,但他们不会忘记强特征知识。Platzack(1996)列举了Hakansson对5位长期移居国外的瑞典人的研究。对于特殊语言损害患儿来说,“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也可以解释部分这些患者的语言问题。
该假说的学术价值
“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是对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初始状态的阐释,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母语或中介语从初始状态发展到最终状态整个过程的发展经过。因此,研究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初始状态是一个重要的锲入点,它能更好地揭示一语或二语习得的性质和过程。目前,研究者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研究收集了很多相关数据,为人们解释语言习得提供了新的思路。(柴奕,2007)
“初始状态的句法学假说” 的提出,不仅丰富了普遍语法的内涵,开阔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的视野,而且由于该假说支持普遍语法对成年二语学习者的可及性,这有助于增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信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第二语言习得的复杂性。(彭金定等,2000)
结束语
尽管目前研究者对于中介语的初始状态的性质还有很大的分歧,学术界对于到底是普遍语法还是母语语法构成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的话题仍没有定论,但这些关于中介语理论的争议,从另一个角度看,却能够促进二语习得理论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够为了解语言的认知能力提供更多的研究视角。但想要全面准确了解二语习得的初始状态,这就势必要求学者们在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公正客观的验证分析。
参考文献
[1]Platzack, C. The initial hypothesis of syntax: A minimalist perspective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ttrition. In H. Clahsen (ed.),Generative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Acquistion: Empirical Findings,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Crosslinguistic Comparison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6: 369-414.
[2] 戴曼纯,普遍语法可及性三假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35-41。
[3] 戴曼纯,最简方案框架下的句法新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07,2:73-82。
[4] 彭金定,唐耀彩,骆莲莲,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可及性研究,《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3:258-261。
篇2
第一、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学
所谓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新的教学大纲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指明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初中历史教师应具备的史识
所谓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史识,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在考试中就能驾驭试题,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 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样,历史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了解,懂得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特点。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从而减少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益。许多教师常常忽视这一点,课堂教学往往是言者滔滔,听者瞠目,虽满腹才华,但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接受能力,就像登山向导只顾自己健步如飞,不注意所带领的队伍,结果难以起到引路作用。
篇3
[关键词]走班分层、探索、实践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必然的,有智力上的因素,又有非智力上的因素。刚升上初三,绝大部分学生面临中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中考考到一所理想的学校。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成绩上他们都想在初三有更大的提升。这就需要更有针对性的走班分层教学,在同一层次的班级中,他们有更高的自信去进行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一方面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因此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尽管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受到几乎相同的教育,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其中在数学学科体现尤为明显。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也势必造成学生参与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传统教法受大教学班、课时40分钟时间等限制只能照顾中等学生,采用一种教法、一种作业和一种评估测试,而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照顾各个层面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面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既要有层次、有步骤地搞好面向全班学生的集体教学,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不同的标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走班分层教学法具有良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走班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的落实。
二、走班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把四个常态班的学生全部混合,按成绩分为A、B、C、D四层,这四个班的课表同一节为数学课,当上数学课时,学生们按自己所属层次走到相应的班上课。
(2)在走班分层前,对分层的学生做好心理指引工作,稳定他们的心。按成绩分为A、B、C、D分层走班,尤其对于C、D层的家长和学生,正常的心理反应是:是不是老师把好一类归在一起,重点进行教育,随便找一个老师看管成绩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只要他们不破坏纪律,学不学无关紧要。因此,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学生,先让他们明确,我们的老师是教A层的同时也教D层,第二,我们了解C、D层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大部分已经失去信心,是针对他们的实际,讲他们能够容易接受的知识,让他们先树立自信,把自信先找回来,逐步把他们拉回来,分阶段给予压力.
(3)分层要进一步细化。对于我所任教的各班,初二期末区统考A层最高分113,最低分63,分差50,C层最高分49,最低分17,分差32分,面对分差这么大的同层班,上课也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把学生划分了多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由数学成绩来分,采用高低搭配,在每组中都设了一名数学成绩较好的组长,一人负责两人或三人的学习。从收、发作业到安排课堂座位,提问、辅导,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采用组长责任制,分阶段评价,选出优秀小组、优秀组长,进步较大小组、组员等多个项目,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有一定的奔头和压力。发作业时,要求组员的作业先让组长过目,组员在哪里出错,让组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4)对A、C两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对待。对A层的学生,我的要求较高。课堂上,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组内自行确定主讲人员,以及点评拓展,规律提升,方法,技巧,归纳等问题,当然不同组的问题可随时进行互抢解答以及提问,例讲解1组问题时,1组的同学可提问其他五个组的同学,当然另外五个组的同学对此题有不同的见解或问题,也可提问1组的同学,对于这层学生,尤其侧重方法的探索、总结,题型的变式,思维的拓展和语言的表达。对A班的学生我经常施与一定的压力,“这些题目,C班的同学都能做出来,你们抓紧一点,别让别人超过你们哦!”
对C层的学生,侧重于实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降低难度,多创设机会,让他们随时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时激励他们,“这些都是A层题,你们都能做到,你们很快就会超越A班的同学了”,树立自信,激励他们,让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上感受收获的喜悦。
(5)分层进行有效的师生交流。 对于初三的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家长的期望,老师的盼望,亲戚、朋友的关心,造成相当大的心理压力,每一次考试的打击,都会造成学生异常的反应,这时教师应及时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有效的情感交流,能够了解近段学生对上课掌握的情况,了解教师近段有哪些可继续发扬的,有哪些必需立刻改正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6)指导学习方法,解决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只是一个,学习不得法是其中一个原因。差生思维不够灵活,想问题没有这么快,如果只讲不反思,效果是很差的,因此,必须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反思、梳理,这时组长的帮助特别有实用价值,反思后随即提问几个后进生,观其效果,当然不同组的后进生也可进行评比、量化,这也是促进他们学习的方法之一。
篇4
一、反例教学的引入要合理
在多年的教学中,教师见到的反例着实很多,见识到的学生犯下的错误形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没必要为学生罗列太多的反例,过多的反例也许还会适得其反.不加选择的为学生罗列大量的反例甚至会让学生心生厌烦,所以,教师在反例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年龄、心理以及生理上的接受范围,合理地为学生选择一些经典的有说服力的反例进行剖析.
引入反例要合理包括两方面的内涵:(1)引入的反例本身要合理.反例要来源于学生平时易错点,要符合学生以后的数学知识基础.只有真实形象的反例,才会贴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接受、掌握.同时,合理的反例自身就有说服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能够直击学生的薄弱点,达到防错纠错的作用.(2)引入的过程要合理.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结构性不完整,不具备独立的推理推演的能力,考虑问题方面尚欠火候,所以引入的过程衔接要做足功夫,要让学生感觉到自然,能够听懂.笔者在教授《实数》课时时,笔者首先为学生讲解了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然后为学生举例说明“π、2…”为无理数,接着为学生安排了判断题: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为无理数.学生很快就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反例,如“π”与“-π”都是无理数,但是两者之和为0,属于有理数,这就说明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提出几个类似问题:两个有理数之和或是积一定为有理数?两个无理数之积一定为无理数?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和是否一定是无理数? 一个无理数与一个有理数的积是否一定是无理数?学生在合理地引入下,很快便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二、反例教学的目的要明确
反例教学的目的性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反例意欲何为要清晰,想通过列举的反例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点要明确.教师在列举反例时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在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问题选择出典型性强、富有启发意义的反例.有目的的反例才能揭示所教内容的内在本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和方法,让学生认清在解题中常遇的易混点等.有目的性的对症下药,才能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信手拈来几个反例,而不是有目的性地为学生列举反例,不仅会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还会给学生造成乏味感.
例如,笔者在教学二次函数时,为学生列举了一个反例“已知二次函数y=mx2-2x+3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很多学生片面套用公式,一味计算Δ=b2-4ac=4-4m×3≥0,得出结果为“m≤1/3时,与x 轴有两个交点.”这样一来,便正好落入笔者的圈套,笔者设置这个反例的目的就在于提醒学生要关注题设的隐含条件,y=mx2-2x+3为二次函数,因此m≠0这一前提切不可忽视.若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只是信手拈来几个反例,让学生练习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公式计算,完全达不到反例的神奇效果.有目的性的反例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点,还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所学知识点的本质及延伸.这样反例能使学生澄清是非,发现错误原因,获得正确认识和解题方法.
三、反例教学的深度要有梯度
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有限,并且初中学生的独立分析、推理能力不是很全面,所以,在列举反例时,要注意难易程度的递进,为学生理解搭建起中间的跳板,让学生的理解有个过渡期.
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优化;举措
初中音乐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其作用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对学生的德育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经过高度的情感体验,才能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
1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在于课本,而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优化好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好教学步骤,实现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将音乐课程变成生动活泼又具有创造力的课程,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与创造美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特别是对古典名曲进行赏析的时候,一定要讲求教学艺术,用富有创造性与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发挥,鼓励学生去追求美与创造美,逐渐形成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在授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专业手段和非专业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专业手段在于让学生学到知识,非专业手段则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地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创造合作学习,培养审美情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比较真实的情景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且很快掌握知识,这样做,也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音乐理论时,以往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直接印发一些资料,让学生自己背,由于学生对作者不了解以及没有欣赏到他们的作品,因此在记的时候有很多困难。我先给学生讲讲有关作者及作品,然后让学生记忆就容易了。我还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有了竞争,学生不甘落后,都认真地记,最后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学习《长江之歌》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放入特定的环境中,动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配备真实的画面:在波涛汹涌的长江岸边,中华儿女们昂首眺望,营造出众志成城向着美好生活奋勇前进的强烈氛围感受,学生们如身临其境,很快进入了角色,不约而同地起立齐声跟唱,我用数码相机及时录下并在大屏幕播放,学生不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3 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
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对音乐充满兴趣的,但是他们的兴趣方向主要集中在流行音乐方面,对于音乐课本中的一些古典名曲兴趣不大,如何让学生对课本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同化的方式:在学生欣赏古典名曲的时候,先用一些熟悉的音乐、画面、生活场景进行引导,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欣赏《梁祝》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画电影;在欣赏《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我给学生展示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律动的方式:在教有关青少年积极向上的音乐时,我主要采用了这种方式。例如,在教学《军队检阅曲》时,我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参与表演,并且先给学生做示范,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这样通过学生的律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还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拓宽音乐视野,增进音乐知识
适当地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增进学生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也显得很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变化,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欣赏《我爱你中国》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特意挑选了“黑鸭子”的合唱版本,学生很快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我趁着学生的兴趣正浓,又介绍了相关的音乐背景,学生被背景中的故事所感动,自觉地静静聆听,仿佛随着音乐进入了那个时代。又如理查德克雷德曼的多首《钢琴曲》,乐曲起伏较大,不仅包含着人生的起落悲喜,还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情感息息相关,所以我给学生拓展了音乐背景资料――作品写作背景,理查德克雷德曼本人的经历,这样学生有所感悟,在聆听时进入音乐情境。
良好的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上巨大的推动力,以上是我在优化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举措。教师应走进学生的音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收获,让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真正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1] 焦淑娟. 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发展音乐教育的作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3)
篇6
要对孩子害怕独处表示理解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可能会害怕自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这种心态,先对其表达一种理解和接受的态度,鼓励孩子把这种害怕、恐惧的感受表达出来。如果父母不问缘由,直接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可能会强化孩子的胆小,对改变现状毫无帮助。有一个小学生因害怕羽毛而不敢独处,被父母带进心理咨询室,经了解,最早是在孩子很小时,父母发现过一两次他害怕羽毛,后来父母一见到羽毛就先紧张起来,敏感的孩子认为自己合适的反应“应该”是害怕。时间长了,这种强化产生的后果就是孩子真的害怕羽毛了,并因此而不敢独处和单独外出。
父母也可以用一些例子让孩子知道:害怕某种东西是很常见的,也是可以克服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小时候在你这么大时,也非常害怕一个人在家,总是怕床下有老鼠窜出来咬我。后来有一天爷爷奶奶把床搬开让我看有没有老鼠,我仔细检查了,发现根本没有老鼠,就放心了,敢一个人在家了。”孩子觉得父母很理解他,而且父母的话也鼓励了孩子――“爸爸妈妈以前也不敢一个人在家,但他们后来敢了,也许我也可以做到。”
了解孩子为什么怕独处
孩子害怕独处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父母可以通过耐心而有技巧的询问,了解孩子到底怕什么。怕有形的东西还是无形的,怕现实中的还是怕虚幻中的。是父母随口用来吓唬孩子引起的,还是受电视或事件的影响。
如果孩子说不清楚,可以让孩子通过图画等表现出来。父母可以观察孩子的涂鸦作品,问孩子画的是什么――孩子有时会通过投射的方法,把自己的恐惧在画中表现,通过对话父母也能了解孩子害怕的到底是什么。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突然不肯一个人睡觉了。如果一定要他一个人睡在床上,他会用被子把头蒙得紧紧的,很害怕的样子。敏感度较高的妈妈就是通过他的画,了解到他害怕的是“毛病”――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小朋友能好好睡午觉,就告诉孩子们:“如果有小朋友不睡觉,毛病就会找他玩。”这个小朋友就误以为“毛病”是个很可怕的怪物――他的画上就是一个面目狰狞的妖怪。了解这一点后,父母和老师就反复向他说明毛病是什么,很快这个孩子就能安心地在自己床上睡觉了。
通过观察孩子与小伙伴们“扮家家”游戏也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孩子设计的游戏情节就是他自己眼中世界的反映,能反映出孩子自己的想法。
孩子一旦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害怕什么或知道了自己怕什么,他的恐惧感就会减轻――未知的恐惧有时比有明确对象的恐惧更让人害怕。父母鼓励孩子勇敢是必要的,同时针对孩子的具体原因采取措施会更有效。如果孩子害怕床底下藏着怪物,父母可以在出门前,“装模作样”地在房间里的床下把孩子害怕的东西“捉”出来。也可以全家人一起演“怪物戏”,父母可以身披床单、头戴面具扮演怪物,让孩子尽情地与“怪物”打斗,这样表演几次后,孩子可能会主动要求演怪物,对怪物的恐惧也就被兴趣盎然的游戏“赶”走了。
也有的孩子并不是害怕什么而不敢独处,可能是出于其它一些原因:对父母的过于依恋、不知道如何打发独处的时间等,只要找到原因,父母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找出相应的策略。
父母不要过分渲染某些事物的可怕
有时父母无意中的举动会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影响,父母无意中表现出的对某种事物的恐惧会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如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怎么也不肯自己一个人单独在一间房间睡觉,父母怎么劝说都无效。领到我这里,我和她玩起了扮家家游戏,我扮演一个人在家的小朋友,她扮演妈妈。临“出门”前,演妈妈的她叮嘱我:“你别怕噢,房间里没有蟑螂。”我装出神情紧张的样子:“啊,我看到了一只!”结果她神色大变,“妈妈”一下子跳到我这个“宝宝”怀中。我就此问下去,才知道她就是因为怕蟑螂才不敢一个人独处的。而她之所以会怕蟑螂,就是因为有一次她妈妈见到一只蟑螂吓得惊叫着从屋里窜出来,妈妈那恐惧的神情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从此就特别怕蟑螂。于是我给她的父母提了三个建议:一是妈妈自己得首先克服对蟑螂的恐惧感,不要轻易表现出大惊小怪,免得误导孩子。妈妈也应该由此吸取教训:不光是在蟑螂面前,可能在其他事物面前都尽量保持镇静;二是有意识地当着孩子的面前消灭蟑螂,让孩子知道这种虫子虽然很让人讨厌,但并不可怕,人完全有力量消灭它。另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查阅图书,找到尽可能多的关于蟑螂的资料,用有趣的故事形式告诉孩子:蟑螂有多少种类,其生活习性是什么,对人的危害主要是什么等,把孩子的恐惧转移到对知识的兴趣上;三是可以买仿真爬虫玩具,尤其是样子比较像蟑螂那种玩具。孩子会怕真的蟑螂,但可能会喜欢假的“蟑螂”。在形态上熟悉蟑螂玩具会帮助孩子心理上接受真的蟑螂。
克服独处恐惧的小技巧
还有一些克服独处恐惧的小技巧,年轻父母不妨也教给孩子:
抱一只心爱的柔软玩具在怀中,柔软和拥抱会让孩子有安定感。有时孩子常常抱的小棉被、小毯子等都能起到让孩子安心、安定的作用。
开着电视、音响或收音机。声音有时会像朋友一样陪伴孩子,给孩子壮胆。孩子爱听的音乐、故事等都会缓解孩子的紧张感。
篇7
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一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领域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应用于数字出版中,在传统的纸质出版中也有应用前景。本文拟以医学出版为例,探讨大数据时代下,医学出版选题策划的思路转变,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素描
“大数据”是人们给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巨量数据起的一个简单的名字。一方面,这些数据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人们迫切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实时处理;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包括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方法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大数据分析成为可能。
很多人认为“大数据”就是指数据量大,这是一个误区。大数据的本质是发现和理解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是思维的变革,而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大数据强调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为了实现“全体数据”,需要我们尽可能多地搜集、保存与行业相关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其次,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一味追求精确,而是承认混杂性。因此,人们需要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给予更多的关注。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图书销量、读者群构成、直接反馈;也要关注鼠标点击、驻留在一本书的时间,后续购买、关联购买情况,购买地点等。这些看似杂乱的信息,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价值。再次,大数据不再追求因果关系,而是关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例如,沃尔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飓风来临的季节,不仅手电筒的销量增加了,某一种牌子的蛋挞的销量也增加了,因此,沃尔玛在飓风季节来临时,将库存的蛋挞摆放在靠近手电的位置,以增加销量。在医学出版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出与读者的购买行为或阅读需求相关的要素。
二、大数据在医学出版选题策划中的应用前景
1. 教材出版
各个出版社都很重视教材出版。不管是新编教材还是修订教材,调研都是启动编写的基础。教材调研,需要先搜集开设本专业学校的名单,逐个寄出调研函。学校的名单主要来源于相关学会、教职委、行职委提供的资料,但需结合前一版教材或相关书籍发货的省市分布数据,有些时候这两者有较大出入。例如,提供的名单中,河南省没有学校招生,但出版社前三年的发货资料中,河南省每年的教材发货数很大。另外调研函发出后,回收也存在一定困难,通常只能做到部分回收。正因为学校的名单很难搜集齐全,调研函也不能全部回收,这种传统方式上的调研,虽然力求全面,但仍是一种抽样调查,很难涵盖整个行业的样本量和全部信息。
在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可以被数据化,大数据强调的不是抽样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因此将数据分析引入教材调研,可以对互联网上有关专业的开设省份、招生学校、招生人数等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更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在教材修订、搜集反馈意见时,也可以通过搜集论坛、网购机构的销售记录、读者评论等,分析需要增加、删减及修改的内容。在遴选主编、副主编及编者时,编辑同样可以通过分析网站上的会议情况、会议日程、发言频率和题目、各领域专家的专业特长,确定其学术影响,以及在教材中适合担任的角色,并将这些信息形成分析报告,供决策者参考。
2. 学术专著
在传统出版模式下,学术专著的选题方式属于经验型,由策划编辑提出选题,报出版社选题会讨论。选题委员会由社领导、经验丰富的老编审、生产及销售部门负责人等组成。选题会上讨论的依据主要是以往选题的销售情况及市场反馈,当前市场同类书的情况,以及其他出版社类似图书的销售情况。这种选题论证方式所参考的数据,只是整个出版市场数据的一部分。而利用大数据,人们可以获得整个医学图书市场的书目信息、销售情况,并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报告,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批有无限经验的策划编辑、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理论上,这种论证模式更客观、更有说服力。
现有的医学相关网络社区、数据库的资源已经十分丰富,通过对诸如丁香园医学论坛、中国期刊网(CNKI)、PubMed等的搜索记录、浏览记录、用户留言,以及对亚马逊、当当网的专业图书购买记录的分析,可以筛选出各个专业领域的热点,并对相关用户的地理位置、年龄、职称等信息进行分析,准确定位读者人群,并预测市场容量,为图书选题提供参考。
3. 应急出版
应急出版对于医学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遇到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或异常天气时,公众很需要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相关预防书籍普及防范知识,医师也需要专业书籍补充相关知识,专业出版社有义务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出版物。例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在2003年“非典”暴发时紧急出版的SARS诊治、防范等方面的图书,以及在2013年出版的《实面“霾”伏――“雾霾”中的生活与健康》。如果等到公共事件或异常天气已经暴发再组织编写,出版时间容易滞后。
大数据分析在应急出版方面将会有明显的优势。例如,谷歌公司通过对检索词条的分析,提前几周时间预测甲型H1N1流感爆发。这个案例对于应急出版是一个很好的启示。编辑可以通过类似的数据预测方式,如在流感暴发前,即组织编写流感预防及治疗相关的书籍。再如,如果能够通过网络的搜索词条,或者同诸如中央气象台等单位合作,共享数据库,提前预测会有严重雾霾天气出现,就能提前组织专家编写,为书籍出版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可以通过搜索频率预测印刷册数,避免过多的库存。
三、医学编辑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策略
1. 医学编辑应做好基础工作
一是立足自身,做好医学编辑出版的大数据基础工程建设。例如进一步实现网络化、电子化和标准化,为实现大数据的应用打好基础。只有将出版物网络化、电子化,才能使与出版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成为可以搜集的资源;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杂乱的数据,数据的标准化可以为数据分析提供更多便利。
二是学习借鉴,建立基于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工作模式。例如民生银行开发的小微金融数字地图平台,通过这种地图将数据可视化,由此提供相应的信息分析、营销实务等服务。出版社如果建立类似的平台,将销售数据可视化,就能为选题策划工作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是寻求协作,引接信息产业界力量。例如一些新兴的提供数据分析技术服务的公司,同它们积极合作开展大数据分析研究工作,推动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选题策划系统。
篇8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理论基础
所谓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从中学习理论知识,形成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结合高职教育就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作初步探讨。
一、的实践观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活动的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前提、本质和动力,而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就是人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为过程,就是主体客观化和客体主观化的过程。的实践观为高职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人和世界的关系首先不是认识的关系,而是实践的关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改变世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践更是如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其一,从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现代职业教育是在由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手工业时期,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学徒制进行,可以把它看作是实践教学的雏形。随着社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学徒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量生产一线工人的需要,因此,有了专门培养产业工人的学校。随着这类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便形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可见,职业教育是从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业人员的技能训练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在它产生的初期,实践操作训练就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其次,从职业教育本质来看,其本质特征在于职业性,一个职业之所以成为一个职业,则是因为这个职业有着与其他职业不同的工作过程,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诸方面。可见,职业性所包含的这些特征都是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可操作性规范性。职业教育面向的是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技能性和应用性人才。总之,实实在在的生产实践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在高职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实践教学正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学生以主体身分参与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在实践环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实习、实训、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实现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可见,对于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学生自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不断地获得知识和技能,还不断地习得和积累社会生活经验,逐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新知识观
知识观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前提,不同的知识观支配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实践教学。然而目前职业教育的知识观很在程度上受着传统知识观束缚,使实践教学没有形成自身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教学体系。
(一)知识的建构性
知识的建构性,即从强调客观的理性因素转向强调主体的主动建构。传统知识观认为,认知过程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理性的、被动的反映过程,有关世界的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但当代知识观看来.知识不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知识则是流动的,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因此,应该重新理解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应该更多扮演“知识的促成者”、“学生的导师”;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去建构个人意义的学习环境,成为有价值的教学。
(二)知识的社会性
知识的社会性,即从强调个体单向作用转向强调个体问交互作用。在传统知识观看来,知识是居于个体内部,只关涉个体本身的世界,而与他人无关,认为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的单向作用。在当代知识观看来,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个体的单向作用,而是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尤其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知识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等方面的张力形式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实体。对于高职教学来说,除了使学生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外,其中很重要的便是养成在工作岗位、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同样,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技能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应是积极互动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民主、平等对话。
(三)知识的缄默性
知识的缄默性,从强调知识的明言成分转向强调知识的缄默成分。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指那些能用书面语言、图或数字公式等来表达显性。而当代知识观认为,除了显性知识外,还存在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是人类显性知识的向导;其获得主要途径不是靠读书或听课,而是要亲身参加有关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当代知识观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认识论依据。
(四)知识的情境性
知识的情境性,即从强调知识的个体学习转向强调知识的情境认知。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主要靠借助个体的努力习得,与知识的产生和所处的情境无关,强调知识的普遍性,使科学高度权威化。当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任何知识的习得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时间、价值体系和语言符号等诸种因素。为此,在重塑职业教育教学观念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了职业教育特有的属性、要求与规律。模拟生产与服务的环境加上项目教学、案例分析、卡片展示等富有针对性的协作教学行为,综合作用于学生,围绕专业或职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的教学目的和目标,对养成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事务能力及个性与社会能力,得到真实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由此获得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高职教育目的观
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规定了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技能素质起特殊作用,教育实践结果表明,单一的知识教学不可能实现促进学生技能素质的形成。众多的研究表明,技能的内容是与具体的活动内容相对应,也只能在相应的活动中表现的,知识的习得虽然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但它不能完成与操作活动、交往活动等相关技能形成的任务,更不要说提高和发展各种技能。正如课程论专家泰勒在分析如何根据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时,提出了的“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比知识教学更重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观的重要标准,有助于实践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明确指出,实(下转第292页)(上接第289页)践智力与缄默知识相关,它的获得很少需要别人的帮助,主要来自于经验,并没有包括在“知识教学”当中,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正如中国俗语所言,“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行”就是实践智力与缄默知识,它不是靠师傅传授的,而是靠自己亲自实践去觉悟和养成。
创新始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具体的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好奇心和热情,激发学生潜力,敢于突破所谓权威的束缚,构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形成学生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在于通过实践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和手段。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J].教育科学,2006(8).
[2]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初中 古代史 全局观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28-01
历史是一门长期连续,不断地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学科。在对初中古代史的学习中,培养学习古代史的全局观很有必要。树立初中学生对古代史的全局观不仅可以避免学生一味重视知识,忽视能力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树立初中学生学习古代史的全局观中,应采用从点到面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代的社会进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古代史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拓展学生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方面的空间,最终达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在分析历史问题的思维逻辑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方法的目的。
一、树立初中古代史全局观的方法
(一)让学生进行模块化学习
模块化学习就是将诸多类似的历史问题总结在一起,并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下找出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在对某一类历史事件进行总结的时候,老师不仅要单论这一类,要引导学生将这一类放大到历史的全局中,更要从这一类事件中找出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具体在哪些地方与其他的模块有所不同。模块化学习不止要让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各个类别的历史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模块之间相互划分的原因。在学习中将模块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明确的区分。
(二)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联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会有多如牛毛般的历史事件,在初中古代史里,老师主要捡取了教材与辅导资料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归纳。但是在以后的考试和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闻所未闻的历史问题,学生要学会自己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联想能力。在遇到自己不了解的历史问题时,通过对已学的历史事件,判断出它主要归于哪种模块,找出这种模块的共性,再关联到这些历史问题中就能迎刃而解。
(三)定期进行专题研究
在古代史连续不断的进程中,很多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是无法通过截取某一段时间进行学习就能全面了解的。因此,在通过不断地学习中增长了相关知识,了解了这一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之后,就需要历史老师进行专题研究以达到系统性学习的目的。老师可以通过贯穿教材中的要点然后利用网络、书籍中搜索出的资料加以补充,让学生掌握某个体系在历史长河中的来龙去脉。例如,古代封建专制是如何建立并逐步走向强化的、小农经济如何发展而来的,类似的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专题研究,让学生从整体上全盘掌握,学生才能对历史融会贯通。[1]
二、在培养学生全局观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培养古代史学习全局观的普及性和基础性
培养古代史学习的全局观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而在全局观的形成过程中,就要注意学生全局观形成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普及性一是要让全部学生的思维中都有全局观的概念和努力培养全局观的意识,不能让部分学生因耐心和毅力不足就半途而废;二是要学生在整个古代史的学习中都紧靠全局观,不能在一部分的问题对全局观有清晰的认识,在另一历史部分中没有。基础性是要学生在培养全局观的开始打好基础,首先,学生在学习古代史时就要抱着全局观的念头来学;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稳扎稳打,对主要的历史事件有透彻的理解。树立全局观的普及性和基础性,才能提高学习古代史的总体水平。
(二)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繁、难、偏的问题
在初中古代史的学习中可以在掌握主线和重点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拔高,拓宽学生的思维线路。但是在教学中不必要对繁、难、偏的问题都进行训练和讲解。一是此类题目太过浪费时间,并且此类题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导致学生从中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少;二是对这些题目的训练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古代史的信心,慢慢瓦解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树立的全局观。[2]
三、总结
初中古代史的学习本来就是一项浩大而又繁琐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之间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功底,而且各个学习要点之间相互穿插,错综复杂,基本上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放大为一个考点。而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时间和能力都有点困难。因此,初中生必须从起点开始就要对古代史树立全局观念,从全局上把握纵横交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摸透历史学习中的规律,然后在具体的历史问题中各个击破。
【参考文献】
篇10
一、课堂导入的生活化,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课堂导入环节是整堂课的首要环节,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实际学习效果,其重要性足可见一斑。由此引申开来,保证课堂导入环节的生活化,除了能为整堂初中思想品德课奠定生活化教学的基调,从而进一步诱发他们对于具体初中思想品德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一上课就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游子吟》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在深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感受父母给予孩子无私的爱与呵护。随后,便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体验,同其他同学一起互相交流各自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与奉献的种种表现。如此,借助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兴趣得到了空前的调动,纷纷投入到同他人交流父母只是付出、并不要求回报的种种感人行为。这一过程不仅很好地愉悦了课堂学习氛围,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进行了心灵的洗涤,引发了深刻的思想感触,而这些都为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自然而然融入对“难报三春晖”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知识点
教学内容的详细阐述与讲解是一堂课的最主要环节,其教学效果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整体水平与质量。因此,保证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整堂教学内容生活化目标的更好落实。
教育实践更是表明:践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向,有利于帮助学生借助自身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实际体验实现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更深刻认识、理解与轻松掌握。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战胜不良诱惑的主要方法(婉言谢绝法、专时专用法、避开诱因法、理智控制法)”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例子展开了具体教学:从网上新买了一件很流行的韩版衣服,可是,妈妈却认为这种款式的衣服并不适合初中生穿。对此,妈妈建议可以暂时先把衣服藏起来,看不见了自然也就不惦记了。这种方法就是运用了避开诱因法战胜了来自衣服的诱惑;某同学热情邀请“咱们一块儿去打游戏机吧,我来掏钱”,可以对他说:“对不起,今天有点头疼,想先回家休息了”,这种情况下运用的就是“婉言谢绝法”;偶然捡到50元钱,周围也恰恰没人,很想据为己有。可是,联想到只要这次做不到“拾金不昧”,以后很可能再也不会将捡到的东西归还失主或交给警察,想到此,坚决抵制了诱惑,这就是运用了“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
如此,借助上述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就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从而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上述知识点的更容易理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生活实践应用能力
思想品德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好的学习科目,其学习活动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之中,还应当将教学的阵地更多地转移到学生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以便帮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思想道德品质。
在形成了对上述观点的深刻认知之后,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之中就会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实践性质较强的丰富课后活动。如,在学习了“消费者的权益”这章知识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街头巷尾进行一个采访调查性质的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