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诗范文

时间:2023-03-25 06:3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之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观音山》 自由人生 生命之诗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22

导演李玉的电影新作《观音山》讲述了三个年轻人与一个中年丧子妇女的故事。这部电影延续了导演一贯的影视风格,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和音响色调表现了社会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事件,平凡中却蕴藉着对人生和生命的深沉思考。正如导演自己所说,在这部电影中她追求一种自由的拍摄手法,展现当下人对自由的无限渴望。而这种渴望所呈现的是对生死的无奈与想象,所以,看似平常的叙述中蕴藏着巨大的情绪能量,穿透着平静的表层,将这种人生状态表达于极致。本文将从两个方面解读这首自由的生命之诗。

一、多视角鸟瞰下的人生关照

电影是对真实生活的再现,摄影机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大众的喜怒哀乐。李玉一直强调自己的电影要拍那些最为平常的人和他们的心灵世界,所以在她的这部电影中依旧关注社会中的平凡人。南山是一个从县里到城市打工的年轻女孩儿,美丽的容貌,独立的个性,与高考落榜生丁波、肥皂混迹于城市中。剧中对于南山的人物塑造是颇具女性意味的。从电影开篇南山打扮的长镜头,到她酒吧驻唱的社会身份都给观众留下了一个与传统女性特质有着巨大反差的女性形象。随后有两场戏则是对女性立场很好的诠释。南山无意中用唱歌的喇叭打中了一个男性客人的要害,面对这种突发性的事故,南山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淡定与冷静暗示着一种有意对男性中心的挑衅意识。在朋友肥皂遭到流氓劫财后,南山挺身而出更是将这个人物性格的棱角展现得清晰透彻。在这场戏中南山与肥皂的性别角色进行了一个对调,使得肥皂这个男性在南山的“无畏”中尽显无能和软弱,也使得南山这个女性形象在有情味的基础上又多了点义气的味道。而人物性格的这般设置与导演的女性视角不无关系。

其实,这种女性视角在剧中另外一个女性人物身上也展露无遗。常月琴是三个年轻人新住所的房东,她是一个表面性格怪异内心情感压抑的女性形象,但从她身上却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情感深度是极具感染魅力和艺术张力的。她不愿意为死去的儿子消户口,独自在儿子车祸时的车里,真实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孤独女人的内心世界。影片中情感的极致刻画使得女性在面对自己真实心理世界时得到了一种无所顾忌的释放。如此细腻的表达也得益于导演的特有的女性视角。但这并没有使得导演停留在自己的性别立场,而是多角度的审视,从而展现一个立体的市井图。

在电影中,另外一个叙述角度则是通过三个年轻人的生活,来展现当代社会生活的压力与情感的迷惘。丁波和肥皂同是高考落榜生,早早脱离父母在城市中漂泊,寻求自己的生存出路,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环境中过着类似于流浪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恐惧和烦恼,肥皂讨厌别人叫他胖子,害怕被别人欺负,用胖来取笑他。丁波则因为父亲在母亲去世时没有陪在身边而怨恨父亲并在父亲再婚时大闹婚礼现场,可是又不敢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承受着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或者说更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内心的社会恐惧感和孤独感。面对人生他们好似早已被注定了某种选择,早已沦为被大众忽视的群体,这引发了我们对主流价值观的反思。

二、多主题交织下的生命思考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了很多事件作为故事的叙事背景,并有多处关于生与死的命题设置。这些设置都共同召唤着人们对生命的思考。然而,在影片中导演又似乎在模糊着这样一种生死的对立,书写出面对生死的两种态度。当常月琴始终无法面对儿子的死亡而选择结束生命后,三个年轻人扮成天使的摸样,镜头中的幻化效果使得整个情景被梦境化,似乎是在说死亡不过是一场梦。这种处理让原本二元对立的生与死之间的斗争不再那么尖锐。包括影片结尾处常月琴的突然消失(其实已经跳崖死亡),镜头并没有记录常月琴跳下悬崖的整个过程,而是通过在三个年轻人视线中的消失来弱化死亡带给我们的视觉与心灵的震撼。从而使得死亡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另外一种活着的方式,就像南山最后说的那句话“孤独不会是永远的”。

其实,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并非只是要凸显对于死的解读,她想要传达给我们更多的是“生”的可贵,启示我们在面对已死之人的时候要怎样地继续活下去。在影片中丁波一直因为母亲的去世对父亲怨恨,可是当得知父亲的真实内心后,终于与父亲尽释前嫌,这种和解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对于现有生活和情感的一份珍惜,而导演对丁波与南山之间情感的处理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珍惜是我们在历经了苦难之后所得到的体悟,这需要的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重新建构。面对灾难和死亡应该做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重建更需要的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重建。汶川地震、房屋拆建、观音庙的修复、那辆破汽车的翻新和三个年轻人的转变,都昭示着重建的意义,换句话说就是寻找自我人生意义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免有失望和彷徨,犹如人生中的寄托消失了,生命的意义也就随之消失,而这个寄托对于常月琴来说是她的儿子,对于肥皂来说是迈克•杰克逊,对于南山来说或许是她的爱情,当他们的希望陨落之时,他们也随之衰败。常月琴最后选择了另一种生存的方式,南山则勇敢地重新获得了爱情,她们作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导演为她们安排不同的命运但却未作任何评判,就是想将答案留给观影者去思考。

综观整部影片,导演始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人生的诗意状态,影片中大段的火车行驶的镜头,高山旷野中那条长长的吊桥,寓意着我们都奔走在人生的旅途上,追求着一种自由的生命状态。不论导演的性别立场,抑或是她对于年轻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关照,还是影片所表达出的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我们都能感受到导演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由掌控,而她这种随意和自然并没有打散整个影片所要讲述的内容,反而在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感受到了导演书写的这一首充满诗意的自由之歌。

篇2

“呜呜……”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划破了校园宁静的天空。“着火啦!着火啦!”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喊声,拉开了全校消防逃生演练的序幕。

“哗”的一声,所有教室的门几乎同时打开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虽然早已学习了不少的消防知识,可是此时竟也迈不出步子。同学们一时也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吓得面如土色;有的急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有的发出尖叫声……顿时,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教室里乱作一团,狼籍一片。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们的老师快步走向门口,镇静自若地说:“同学们,不要慌张,请保持冷静。外面已经是‘浓烟滚滚’了,为了不被浓烟呛倒,快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蹲下身子,猫着腰,一个一个地快速离开教室。切记:如果身上的东西掉了,千万不要蹲下去捡,以免发生践踏事件。”平日里温和亲切的老师就像是一位亲临战场的指挥官。

我们井然有序地向楼梯口跑去,只见前面的同学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显得那么和谐动听。这时,我一不留神,脚踏空了,整个身子向前倾斜,说时迟,那时快,老师那双强有力的手紧紧地拽住了我,并用鼓励的眼神对我说:“别慌张,跟上队伍。”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只一会儿,我们全都安全地撤离了教学楼,来到宽阔的操场。我惊讶地发现:我们2000多名学生利用如此小的4个楼梯撤离,仅仅只用了2分28秒!这时,我的耳边传来校长那语重心长的声音:“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消防演练十分成功。那是因为大家拥有严明的纪律和丰富的消防知识。有时,就是因为大家不懂得怎样自救,所以才导致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多了解消防安全的知识,学会一些自救的本领,在紧要关头,它们可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3月5日,是日学雷锋纪念。

四十多年前的3月5日,亲笔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7岁就失去父母,成了一个孤儿。 解放后,他参了军,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战士。在部队里,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曾多次立功受奖。因公牺牲那年,他只有22岁。

雷锋的故事千千万,雷锋的事迹说不完。一天,雷锋乘火车出差,在车上,他看到许多旅客没有座位,就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位老人;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主动帮他们打扫车厢,拖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板;他还给旅客倒水,帮妇女抱孩子,帮老人找座位,帮下车的旅客拿行李。一些旅客看到他这样忙碌,就急忙招呼他:“同志,看你累得满头大汗,快过来歇歇吧!”“我不累!”是啊!雷锋叔叔为了帮助别人,他只知道助人为乐,是永远也不知道累的。

雷锋叔叔非常节俭,一双袜子补了又补,穿了又穿,可他却用自己每月仅有的6元钱津贴,为全班战友购买了许多学习书籍。他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而且还经常帮助战友,共同提高。1960年,辽宁省遭受特大水灾。他悄悄的给受灾的战友王大力家寄去了20元钱。 后来,他又把100元钱,以一名战士的名义捐给了灾区人民。

有多少次,雷锋叔叔路过工地,就情不自禁地参加起那里的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他又用自己的被子去盖水泥。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啊!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生命·价值·使命

流星的光芒虽短促,但天上还有什么能比它更灿烂辉煌,当流星出现的时候,就算是永恒不变的星座,也夺不去它的光芒。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甚至比鲜艳的花儿还脆弱,可是它永远在春天里,它美丽,它自由,它飞翔,它的生命虽短暂却芬芳…….

——题记

阳光洒在蔚蓝的天边,好像是洁白画纸上斑驳交错的印迹,伴着一缕柔柔的阳光,大地开始呼吸,一切都像美好而安静的油画……

太阳下,学校门口有个东西在照耀下闪闪发光,一个男生走过来,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穿着吊裆裤,上身就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名牌衬衫,的确,他打扮的太新潮了,只是太阳的光芒太耀眼,使得你睁不开眼睛,而此时,所有的光芒就像是集中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光芒四射得像一个天使,越来越透明,他的鞋踩到了什么东西,故而向后退了一步,而此时那个闪闪发光地硬币在他那双修长有力的腿地阴影下显得十分黯然,他嘴角闪过一丝玩味地笑意,于是他便踩了过去。

那个廉价地硬币,经过这位同学的“践踏”后,似乎更亮了,就像阳光中闪出地光圈…….

又一个同学走来,他的外貌比刚刚那个男生显得清晰,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眼光不似刚才那样刺眼了吧!而此时使得这个硬币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天更暗了……

那个硬币还是静静地躺在那儿,静静地……也许是因为它太廉价了,廉价的连一个面包也不值,这样廉价的硬币,也许这儿才是它最好的归宿。

人生于世,就像行船于茫茫大海,要选择一个明确的方向,而这种选择就是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就决定一生的走向。

——小记

或许,他们只是我们生活中的缩影,在他们不经意的动作和毫不在乎的眼神中就能充分表现出他们贫穷的浅薄意识,面对那两角钱,在如今金融快速膨胀的社会,已变得微不足道。但是不论是多少钱,它们都有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使命,但还是有人对它们进行无辜地“屠杀”,可是,你们是否知道,它们这些也拥有价值拥有使命的硬币,是环卫工人扫了多少地才挣来的,是老师讲了多少课才换来的,是建筑工人垒了多少砖才得来的。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它的命,它会一直地存在,一直地等待。等待有一天终于有人将它捡起来,去利用在社会上,市场上,甚至捐向希望工程,只要它自己不放弃,只要自己不认输,就有成功的机会,就有完成自己使命的那一天,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自尊、自重、自爱,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放光彩!

远处,那块硬币,在阳光下又亮了起来……

后记:

我一直对人生的价值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对自己的生活常常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我们都长大了,学会了贪图享受,学会了不劳而获,孰不知,我们的享受要换来别人多大的代价,或许不仅仅是他们(文中上述的两个男孩)也许还有许多或更多的人,对这两角钱还是置之不理,到底是为什么呢?如果是二十年或三十年前,仅仅一分钱也会有人捡起来的,何况两角钱,可是渐渐富裕地中国人,也慢慢被满身的铜臭味熏昏了头,他们此刻看起来比以前更加聪明,可实际却更加愚蠢,甚至可笑。他们平日奔波于工作,辛苦于工作,拼命于工作,为的就是挣钱,可是真正看到了地上的钱却不珍惜。这钱是人们劳动而来的心血呀,我们太残忍了,就是因为太廉价了吗?可是不论再多的钱,也是从少积累而来的呀!我真心希望人们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真正地体会到人生地价值观,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相信一定能创造出奇迹!

自我介绍

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有我的思想,我的灵魂,我的性格,我愿意奉献,也希望得到理解;我承认自私,我欣赏谦虚,但更偏爱傲骨地性格。

篇4

你已令我无尽,这是你的愿望。这易碎的器皿,被你一次次清空,又一次次吸满新鲜的生命。

这细小的芦笛,你已带着它翻越山岭,涉过溪涧,拿着它吹出永远常新的曲调。

在你双手不朽的触抚中,我卑微的心儿在欢乐里融化,勃发出神圣的乐声。

你无穷的增予仅放到我这双局促的手中,多少时代过去了,你仍在增予,而我得手仍有余地乘下。

Thou hast made me endless ,such is thy pieasure .this frail vessel thou emptiest again and again ,and fillset it ever with fresh life.

篇5

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或毛笔,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能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且用不复反。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越用越短!

生命是一支铅笔,还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出了错字,别字或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在擦试一新的空白处,仔细斟,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活后的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他和纠正他。

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洒脱的行书写你的拼博,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沉稳的正楷写你的执着。

篇6

钙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约占人体总量的1.5~2.0%,一个成年人体内的钙总量有1200~2000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中,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与骨骼钙保持动态平衡。钙参与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从骨骼形成、肌肉收缩、心脏跳动、神经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直至人体的生长发育等,可以说生命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钙,所以说“钙是生命之本”。

目前市场上名目繁多的钙制剂,其钙源不外乎无机钙和有机钙两大类,但均为人工合成钙源。如碳酸钙、乳酸钙、枸椽酸钙、苏糖酸钙、草酸钙,氧基酸钙、醋酸钙等为有机合成(包括螯合)钙源;超细鲜骨粉、牛奶钙、羊奶钙等为天然生物钙源,天然钙源比人工合成钙源安全。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提出应用骨粉作为钙源,认为在儿童及青少年的膳食中加入骨粉是补钙的有效措施,因为骨粉保持了骨骼的原有营养成分。各国营养界开发利用鲜畜骨制品早已成为热点。80年代初,日本及欧美国家研究开发鲜畜骨产品已取得可喜成果。如美国的连珠公司,英国Lensfieid公司等开发的哺乳动物鲜骨高级营养品“钙之本”,“骨味素”等畅销至今。我国卓有远见的营养学专家鉴于人体食肉弃骨的习惯,早已致力于鲜畜骨中的营养资源的开发利用。但由于过去国内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及卫生指标的控制问题等原因,还停留在干骨加工阶段。

济南福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与南京元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出生物制品――鲜骨髓系列产品,注册商标为“盖仁”牌。该产品是国家九五重点科研计划成果、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已被列入国家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l48 800),是中国保健品协会推荐产品。“盖仁”牌鲜骨髓系列产品的诞生是一场补钙技术的革命性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鲜骨髓高钙胶囊是“药食同源”的食疗产品,预示着化学钙、酶解钙时代的结束。

篇7

导致学生自杀、杀他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所有这些都让身为教师的我去审视、反思,去提升、追寻,我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慢慢地变得阳光一点,积极一点,主动一点,希望成为期待中的模样,努力着使自己成为生命化教育的践行者,我深信教师的生命质量是生命化教育中最具意义的力量之一。那么在全社会重视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生命质量如何?对学生会产生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怎样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让教师的幸福感转化为学生对幸福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

一、教师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

生命化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给生命以尊严、自由、幸福是教育之永恒追求,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成全人,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他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润物无声地影响着班级每一个学生。遇上好教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孩子们有这样的福分,他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并能最后转化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他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所以我认为在提倡生命化教育的实践中重视教师的生命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现今的教师生命质量令人堪忧,教师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使得教师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这些直接导致教师生命质量的全面下滑,教师的生命质量不高,没有职业幸福感,产生职业倦怠。常常表现出疲劳感,缺乏热情与活力,对生活淡漠悲观。教师的不良状态,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学生。试想一下:学生每天面对的教师是一副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眉头紧锁的状态,会给学生怎样的预示,成人的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就是学生的未来吗?对生命的渴望、对人生的期待都会大打折扣的,与其他职业相比,这种消极影响还将更加深远。因为教育是千秋大业,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在一时一人,很可能是一代一批。引发教师没有职业幸福感,生命质量不高的因素有很多:有社会方面、学校管理方面的根源,主要是学生教师方面的根源:

今天的教师面对的学生越来越复杂了,现在的学生难教又难管,骂不成、打不行,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许多教师不断地将工作从学校搬到家,又从家里搬回学校,尤其是班主任更是有无限的牵挂,他们的电话永远是开机状态,晚上听到电话铃声第一反应就是班级同学出什么事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教师的生活、身体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每次在教师节表彰会上,我们都会听到优秀教师事迹报告,用实例来证明自己是如何为了教育事业而将自己的青春力量一点点消耗殆尽的,其实这个比喻是很可怕的。对教师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付出、给予,还应该有收获、回报。

二、提升教师生命质量的对策

(一)学校应重视校园的软文化建设。

从小学到大学,是人的生长的最重要时期,生长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怎样的环境算好?能为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提供外在自由的环境就是最好的环境,所以学校要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要实行开放民主的行政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与更大的自由度。而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实际上构成了最重要的环境,许多人,包括许多伟人,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脑中往往会显现一个老师的形象,一个优秀教师会影响人一生的道路。什么是好学校?很简单,就是有一批好教师的学校。教师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应该在教育教学和研究中经常聆听到自己的声音,应该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时时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乐趣,让教师沐浴着人文管理的光辉。教师在校园中体验愉快的时候,人格也会变得丰满、健康;当教师走出校园之后,心底仍能怀感恩之心。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并且使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有了这样的管理,校园必将是教师一心向往的理想境地。

篇8

走进北师大,平坦的道路两旁高大的树木,诉说着北师大“百年树人”的情怀;京师广场前高大的铜钟上“木铎金声”四个字在阳光下闪烁着历史厚重感的金属光泽,诉说着北师大百年历史的光辉;“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校训时时告诫着每一个北师大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北师大博大的胸怀,高尚的追求,世界的视野令我心怀敬仰之情。在学习期间,我更深刻地体验着来自北师大及被邀请的专家、教授的思想、知识、情感,时时被他们的讲座所激励,现和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价值在于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付出努力

我在从事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着力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上下功夫,却往往忽视学生成长需要生活体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的认识偏差不仅存在于我一人的思想认识中,周围的同事们也都存在着同我一样的认识,而韩霞教授的讲座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由单独的意识形态到政治、文化素质的结合,由单纯的政治教育到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由单纯的国家意识到同时注意个性与学生自身兴趣的结合,由方法上单独灌输到与学生自我体验与反思相结合”,“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课程的追求”……回到学校,重新审视思想品德课课堂,我就试图在课堂上创设一些情景或问题,如在一节课中,我加进一段材料“湖北省武汉市开始公布乱闯红灯、乱停车辆、乱穿马路、乱丢垃圾市民的名单,让有不良习惯的市民在公众前曝光”。请同学们讨论,你对这一件事有什么评价?你学到了什么?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虽然这件事使一些市民难堪,暴露了武汉市的很多不文明行为,但是这样做,有助于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爱护公共卫生,保护公共环境的清洁,促使公民养成美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这样也让每个同学看到美德就在身边,需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自觉维护班级、公共场所卫生,自觉遵守交通秩序,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我相信,如果每节课都进行这样切实的教育,学生就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会有人文素养的积累和提高,。

二、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将“做魅力教师”当作自身追求

为我们做《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讲座的靳忠良老师的座右铭“一生优雅,永远微笑”,让我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中学政治课教师的形象:激情、友善、真诚……她所列举的澳大利亚礼仪学院院长举止端庄、高雅,说话轻柔、面带微笑。四个小时的讲座,她一直坐凳子的1/3,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面对身心发展快、思想波动大、情绪易变的中学生,如何能够像靳老师那样,优雅而始终微笑?这正是我们锤炼自己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生命个体,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抓住教育时机给予点拨,在与学生共同成长中体会教师生命的意义,我们是否可以优雅与微笑起来?有一天我去听课,一位同学非但不听讲,反而拿出手机玩起游戏,我走到他身边他竟浑然不知。为不打扰师生上课,我从他手中拿过手机,让他拿出书来看。等到下课,我请他走到教室外,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学不会”。“为什么学不会?”他支吾片刻,我看他一时不能够清楚表达,就请他思考清楚后,我们再交流。回到办公室,我与他谈话时,尽量和颜悦色,说要与他探讨一些想法,而这个学生并没有感受到,面色始终凝重。这样的孩子怎能放下思想上的负累,与人平静交流?显然不能,如何让他坦诚、友好地与人谈话,应是我下次与他交谈的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当我第二次与他对话时,他说:“在我这几天的反省中,我明白我错了,我这样做,违反了课堂纪律,影响了其他同学,无颜面对父母,我今后要好好学习。”听他说的这些学生普遍认识到的话,我知道,这个孩子对不学习所造成的结果已经习以为常,他说的话并不是他内心真实思想的反映。他的戒备之心很明显。那么,他担心什么呢?一是担心老师在全班批评他,二是担心老师请来他父母给他施加压力。我提醒自己要和气地与他交谈,我说“还有其他想法吗?你放心,这是你我之间的交流,我们的谈话不会让其他人无缘无故地知道,因此给你带来烦恼,你看呢?”他停顿了一会儿,仍固执地说:“您放心,我今后好好学。”我听到这话,内心有一种不满在上升,但仍告诉自己,要冷静,继续和气地和他谈,谈话换个角度。我问他:“你平时喜欢什么颜色?”“红色,蓝色。”“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平静,说明你有热情,遇事能够冷静处理,我说得对吗?”他的脸色开朗起来,点头。“那么老师再问你,你平时喜欢的运动是什么?”“篮球。”“篮球是三大球之一,既讲究一人技术,更讲究队员间的配合,说明你和别人能友好交往,重视自己的技能,对吗?”他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我们的谈话进入了我期望的状态,他在学习上的苦恼也真实地表达出来,我们共同探讨了他在平时应该采取的学习策略。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结束了交流。

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做到“优雅与微笑”不是易事,它需要教师知识的积淀,情绪的掌控,长久的耐心和对孩子们真诚的爱。

三、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将“用智慧启迪智慧”作为教学境界

北师大王萍教授在“价值多样化时代的教育理念”中谈到,教育是培养人、针对人的活动,教育是给人知识还是智慧?二者相互支持。反观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智慧”离我们遥不可及。在一次探讨初一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时,一位老师坦诚地说:“有道题中的知识点我们没有讲过。”另一位老师说:“备课不全面。”听着二位老师发自肺腑的自责,我的心在痛。既心痛我们的老师如此辛勤,辛勤到每一句话都需要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应对考试题自己才放心;又心痛我们的学生只有牢记住老师的这句话,才能去解决一个问题。那么,面对世界的千变万化,面对一道题的变化多端,面对知识不断传承与发展,教师与学生怎么办?经过十几个人的共同研讨,得出结论:(1)我们应相信学生潜力无限,需要教师给予学生的是挖掘潜能的情感、价值观与方法;(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渴望获得知识;(3)教学成功的课堂应是知识、方法、情感不断碰撞,出现新的观点、方法、灵活解决问题的课堂。

篇9

我们的周遭总在响起关于教育、关于成长、关于明天的尤怨和叹息,甚至因欣羡他山,选择了逃离,选择了放弃。

抱怨总是很容易。情绪宣泄之后,便是惶然和无力。

我们都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里的无辜,我们都有充分的理由表达无奈,表达愤慨,因为我们抵挡不了一个时代汹涌而来的浮躁和功利,每个人都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绑架,都被那盖过人头的浪潮裹挟。

然而,我们都不是中国教育的局外人。你,我,我们,都注定与这个时代相遇,与这个时代的教育病相遇。

与其说是相遇,不如说是选择。

这个时代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选择了我们。不是让我们传递悲观,而是让我们创造希望。所有关于未来的忧患,都将孕育静悄悄的变革。

只要星空般的信仰依然高悬,只要自强的热血依然奔涌,只要一去不返的生命里还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不要老停留于“中国教育怎么啦”的问诊与论道,我们太需要“中国教育可以这样”的行动——

由一个人的行动到一群人的行动;由一堂课的行动到所有课的行动;由一个学科的行动到所有学科的行动;由一所学校的行动到所有学校的行动;由一个区域的行动到所有区域的行动。

因为,历史从来不会等我们,理想从来不会等我们,美好也不会从天而降。

我们,注定要充满劳绩而又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二)

置身于株洲市天元区第二届活力课堂展示的现场,很自然就联想到一种重生的力量:教育的重生、课堂的重生——“活力课堂”所带来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度与力量。

活力,天然地将一切死寂排除在外,它从来就属于活着的生命。唯有生命,才具备谈论“活力”的资格。自然的活力,人的活力,以及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艺术活力,它们都是一种生命状态。

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永远在寻找不同于其他任何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是因为“自然人”需要演进为“文化人”,是因为生命因教育的存在而变得充盈、阔大、悲悯、关怀,是因为生命渴望成全,渴望超越,渴望人类美好的共在共生、文化的传承传递与价值的永远永恒。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发生于人与人之间,人与文化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生命交互。从这个意义上说,“活力”与其说是对课堂的描述,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描述。

活力之美,就是生命之美。春雨沙沙,夏荷朵朵,秋水汪汪,冬松郁郁,那是不同季节的活力;雨中的奔跑,阳光下的跳跃,清晨的跋涉,暮色里的登临,灯光里的宁静,艺术里的创造……所有这一切,无一不是生命的活力见证。

站在高天之下厚土之上的生命原野,我们可能生出顿悟:

活力是生命的常态,教育何尝不是?生命是活力的释放,教育何尝不是?

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就理解了教育的本质;理解了生命的活力,就理解了课堂的活力。唯其如此,我不愿将“活力课堂”当成一个概念定型,而是一种教育的向度,一种课堂的品质,一种生命的自觉。

“活力”之于课堂其实是教育的天然。教育的活力,课堂的活力,无不缘于我们那淋漓的生命元气。

(三)

不得不提到那个叫董运喜的人物。株洲市天元区教育局局长,株洲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观念唯新、思维敏捷、言行务实而充满活力的“60后”。

他不是大眼睛,目光却总被寻常的课堂风景所牵引;他雷厉风行的脚步里,印着他对课堂变革的急切与焦灼,担当与期许。他自问亦问人:课堂失去了活力,教师失去了活力,一代成长中的青少年失去了活力,我们的教育还会留下什么?

从“活力课堂”的提出到区域性推进,最初的原点和动机只在于这样一个常识——关于生命和教育的常识。

一个失去活力的生命,必然走向枯萎,走向衰败,走向终结。一种失去活力的教育与课堂,必然走向没落与僵死。

当下教育之根本,课堂之使命就在于追问:是什么扼制了课堂的活力,怎样才能释放出师生的活力,以什么方式来实现课堂变革,并在变革中实现活力生命的自我救赎?

这是董运喜的质朴的追问,也是他深刻的理性;这是他的工作激情,也是他的人生智慧。

这,更是株洲市天元区全体教育人的信仰与使命,梦想和力量。

课堂是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一切,就从“活力”开始。

相信,一个懂得生命美好的人,没有谁会愿意成为一个没有活力的人,没有谁愿意度过那失去活力的岁月。

一切神圣的背后,就是纯朴与简单。

这样的纯朴与简单,让每一个人,回到我,进而回到我们;回到历史,进而期待明天。

(四)

或许你不会陌生于这样的场景:每次上课,无论教师怎么启发,喜欢举手的大多是那些孩子,他们分布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构成一个奇怪的发言版图或发言格局。其他的学生渐渐地习惯于听与记,习惯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这样的课堂,对少部分孩子可能具有“活力”,课堂成为他们的期待。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课堂从来如此吗?课堂永远这样吗?

读孔子与诸弟子在河边各言其志的场景,读苏格拉底的对话,隐隐觉得:好的教学格局不应当如此。

然而,班级组织形式的讲台与座位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对“多”的对答格局,总会阻断我们的追问。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让每一个孩子说话,确保他们在课堂上深度参与。

太多年轻教师入职之后,还来不及感受职业的美妙就被惯性的力量席卷了激情。这样的教学困局,渐渐地如一团雾,遮蔽了太多太多的教育的本真。

教学的过程是认识还是体验?是线性的逻辑展开,还是多元的生命互动?教师的角色是属于讲台的三尺物理空间,还是属于学生心灵成长的原野?教师需要怎样的学生观,文本观,教材观,又呼唤怎样的课程观?

迷雾存在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意识不到教育的崇高与复杂的时候,就开始生出了无知,冷淡与漠然。

(五)

直到坐在株洲市天元区真实的课堂里,我才会看到这里所发生的真切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不是文字可以传递的。文字只在告诉你这里发生了什么,永远无法描述那个生命的气场,无法指称这个被命名为“活力”的课堂状态。

活力课堂之小组合作探究,是对传统教学格局和对话格局的打破,是对课堂生态、课堂文化的重构。

人们看到,课堂上的座位不再是传统的讲台与座位的“一对多”格局,“大一统”的座位板块被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切分的远远不只是形式的意义,它所承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课堂改变了“一个教师——数十学生”的互动和对话的格局,在教师与单个的学生组合之间生成了一个新的课堂结构单元——小组。

课堂对话的格局从此由“一对多”的师生对话格局,走向了教师与全体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组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维度对话格局。那个“由单个学生构成的方块型对话方阵”,切分出更多小的对话组织。

从此,课堂不再是教师叫答与学生应答的线形过程,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有可能轻松实施伙伴之间的学习交流,师生对话不再是简单地“点对点”而可能是“点”对“线”或“点”到“面”,一问一答的教学流程有可能因为“小组”的激活而被全部颠覆。

课堂交流、互动和对话格局的形式改变,必然催生学生的自主性,开掘其自主学习的无限潜能。对话格局的改变,意味着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主线与逻辑理路,而是对学生经验和学习起点的确认,是他们思维的历险,创意的尝试,探究与反思的深入,亦即教学是经验的生长,是思维、情感、智慧悄然发生变化的生命交互过程。

形式变了,格局变了,过程变了,教师的角色当然也就变了。

教师不再是讲教材的“经”师,不再是属于“三尺讲台”的独语者;而是一个善于创造情境、善于提炼问题,善于营建交流场域,善于激励生命固有活力的“人”师。

在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话语的控制者,不再是知识的上位者,不再是道德的优越者,而是一个生命的呵护者,激发者,他善于在学生“愤”“悱”中点拨要津,洞开迷惑,他是无限理解学习过程,无限关怀生命成长的智慧引领者。

学生在小组之内,每个人都轻易地获得了交流与表达的机会,每个人都体验与参与到课堂的生命互动之中,每个人都因为小组的交流,都因为师生的交流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相反,教师不再是一个意境的营造者,也不是一场演出的总导演。他的天职就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在这堂课上的生命实现方式,让他们都找到生命得以充实,得以丰富的在场感,在于消除课堂上任何一个旁听者,旁观者。

教师就这样走下了“圣坛”。课堂的伦理,就这样由“唯师是瞻”“唯师独尊”走向了“师生的平等与民主”。

结构其实只是一个视角。结构的变革,带来功能、性质的根本变革,而课堂里的元素没有变化。这正如同样是碳元素,结构方式的不同,就可能造就石墨与金刚石的品质殊异。

活力课堂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民主和谐”“快乐有效”被称为“十六字方针”。其根本就在于改变课堂的生命互动的格局,以小组的方式呼应和催生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从而生成课堂民主,课堂开放,课堂效能,最终释放基于师生主体精神的课堂活力。

(六)

2012年天元区活力课堂成果展示,我们看到的远不只是课堂,不只是几个盟校推出来的精品。

令我感慨的是,这样的课堂之变发生在一个区域的整体推进之背景下。

我看到,整个天元区的学校,就像教室的座位一样,也被重新结构化了,在学校之上,建构了一个新的“意义单元”,叫做盟校,结盟之学校共同体。用不着诠释什么叫教育均衡,“盟校”二字就是最生动的解读。天元区学校分布的版图因为“盟校”而纳入新的框架。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里,我们看到盟校的校长,都以团队参与者的一员出现在展示过程里,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说课,评课,答辩。校长领导力首先是课堂领导力。在株洲天元区,我们看到每一位校长早已成为活力盟校中的活力因子。

这次展示反复出现一个语词,叫模式。这个概念对于课堂与教学来说,似乎有点讳莫如深。我们曾经是那样深陷模式,今天又是如此担心模式,似乎它是活力与个性的天敌。

对于一项区域行动来说,没有一定的模式建构,模型设计,或许,在追寻个性或标榜个性的言说里,课堂不会发生太多实质性的变化。因为,个性随时都可能转身成为“不作为”的借口。更何况,模式作为一种基本框架,基本范式,它从来就不会排斥个性,排斥主体力量的。

区域性建模的下一步,永远是围绕“活力”二字的深度思考而展开,而“活力”的来源永远是那个大写的“人”,是那令人敬畏的“生命”。

篇10

读《诗经》,接触到的最多的意象便是植物。《诗经》中的植物出现了一百多种,其中还有很多是重复使用。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植物的一种崇拜。这种崇拜,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植物以其特有的价值成为先民的物质依靠;另一方面它还以其独特的生命魅力成为先民精神上崇拜的对象。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的生命崇拜文化,即从求生存到对理想生命的追求。

一、物质崇拜——强烈的生存渴望

植物大量被援引入《诗经》首先是出于一种实用的动机,这种实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果腹和治病。正是这两方面反映出先民对植物的一种物质崇拜。

我们首先来看果腹方面,它体现出的是先民对食物的需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经》中出现的植物类型了解到。顾栋高在《毛诗类释》中对《诗经》里出现的植物做过分类,其中草37种,木43种,谷类24种,蔬菜38种,花果15种。从这个统计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出现的植物几乎有一大半是可以食用的。如《周南·关睢》中的“荇菜”,《毛诗正义》引陆玑《疏》云:“接余,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馀,浮在水上,根在水底,与水深浅。茎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为菹脃美,可案酒。”从这个解释可知,它是一种水中植物,其根茎可以吃,所以成为人们采集的对象,而这种采集活动也因为它的经常性被写进诗中。又如《周南·卷耳》中的“卷耳”,陆玑《疏》云:“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中珰,今或谓之耳珰,幽州人谓之爵耳是也”。这是一种草木植物,它的嫩苗可食,因而同样被人们采集。还有《邶风·谷风》中的“葑”、“菲”、“荼”、“荠”等都是可食用的。可食用植物在《诗经》中的大量出现决非偶然,它与先民当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诗经》产生的时代约在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年间,它反映的主要是周人的生活,而周从一开始就是以农耕文化形态为主体形态的。所以,谷类、蔬菜、花果等植物正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它们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基于此,先民们于是在《诗经》中大力吟咏它们,这正是出于一种对生存的强烈渴望。

其次是药用功能,它满足了人类在早期维持身体健康的需要。《诗经》中有很多植物是可以药用的。如《卫风·木瓜》中的“木瓜”,是一种落叶灌木,果实象梨,椭圆形,成熟后呈黄色,有浓烈的香气,味涩,不能吃,可入药。又如《唐风·葛生》中的“蔹”,一名乌蔹母,俗名环藤,多年生蔓草,属葡萄科,根部可入药。还有《唐风·椒聊》中的“椒聊”,也就是花椒,落叶灌木,果实红色,种子黑色,可供药用或调味。另外,《魏风·汾沮洳》中的“藚”,《卫风·木瓜》中的“木瓜”,《唐风·采苓》中的“苓”等等,这些植物的花、叶、果、根都可治愈疾病,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的安全要求。先民对植物药用性能的追寻体现了他们更高层次的生存追求,即从解决饥饿问题上升到保证健康问题上来,实际上都是一种生存本能。

由此可见,在当时那种环境下,植物首先满足了人类为求得生命延续的最根本需要,这种特性成为先民对它物质崇拜的动因,而这种动因正反映出先民最初的那种强烈的对生存的渴望。

二、精神崇拜——对理想生命的追求

在先民的意识中,人与植物的生命形态有众多的相似之处,所以在生命的表面存在形态上,人对植物有着一定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正是在这样一种认同感、亲切感的基础上,植物以其独特的生命魅力成为先民精神崇拜的对象。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原始的生命力、旺盛的生殖力以及理想的生存状态。下面将分别论述。

(一)原始的生命力——追求生命的延长

生命是宇宙中最绚丽的花朵,更是构成自然的核心因素。自然是一个充满了生命的自然,更是一个运行不已、生生不息的自然,而植物则是其中最富于生命力的一群。植物原本就先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它在时空意义上较人有其超前性。不仅如此,植物的个体相对于人的个体而言,还以其相对恒定的姿态展现着顺乎自然的旺盛的生命力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着永恒的生命。所以,在经历寒冬的衰败与凋零之后,它们往往会在来年的新春中重新发芽、重新生长、重新开花结果,这是一种永恒的生命之火。面对悠久的时间,这种伟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使生命有限的人类对它生出无限崇拜。于是,便在《诗经》中思慕这些长寿的植物,有时还用植物来比喻自己,以反映对生命不息的热爱与追求。如《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中写道: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诗中正是把各种草木作为长寿的兴象,从而祝福人也能如草木一样万寿无疆。又如《周南·苤苡》中妇女们对苤苡的采集,一方面是因为它的药用性能,另一方面还因为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可见,植物正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激发人类对生命无限延长的渴求。

(二)旺盛的生殖力——生生不息的追求

从满足基本的生存到追求生命的无限延长,先民们付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然而人们最终发现还是难以躲避悲哀的宿命,也就是死亡。如何让自己得到永生呢?先民开始将形体的永存隐化为精神、灵魂的永生,这反映到物的形式上便是广为繁衍人类的种,这是使人类生命无限延续下去与宇宙时空同在的唯一途径。这种生生意识也来自于植物的启示。

植物身上有着简单而又旺盛的生殖力,这正是先民在农耕劳动中发现的。当人们在春天撒籽播种时,会在收获的季节发现植物以其旺盛的繁殖力给人们带来了丰收。于是人们开始将自己的生育与植物的生育联系在一起,来祈求多子,以达到生命无限延续的目的。这种对植物生殖力的向往在《诗经》中有大量反映。如《周南·桃夭》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贲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新婚诗,是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全诗三章,各章均以“桃之夭夭”发端,以桃树象征新娘,用桃树的“灼灼其华”表现新娘富有青春活力的美;用桃树的“有贲其实”、“其叶蓁蓁”,暗示女子具有旺盛的生殖能力,将来必定多子多孙、家族兴旺。又如《唐风·椒聊》这首诗中用花椒比喻女子:“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花椒的结子累累正象征着那位女子的子女众多。还有《诗经·大雅·绵》中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把瓜瓞作为周民族始祖的诞生之所,表现了原始人的植物生人意识,同样体现了先民对植物旺盛生殖力的崇拜之意。

不仅如此,先民们还通过实际的行动表达了他们对植物的生殖崇拜,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植物采集活动上。像《周南·苤苡》中妇女对苤苡的采集盛况,就反映出妇女对生殖的渴望。《诗序》曰:“《苤苡》,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这里已明确指出了《苤苡》这篇作品同“子”的问题有关系。《逸周书》认为苤苡子“食之宜子”,《韩诗》也有“食其实宜子”的记载。可见,在古代,苤苡是一种多籽的植物,可以治不孕和难产,是象征妇女能多产子的对象。这种采集正体现了先民对生殖的渴望,希望通过生殖来将生命延续,从而达到生生不息的目的。

(三)理想的生存状态——生命的理想境界

先民从植物那得到的最后一点启示是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当人获得生命以后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植物则以其理想的生存状态成为先民崇拜的对象。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首先以一种完美的人格魅力引起人们对它的崇拜。比如《桧风·隰有苌楚》写那生长在低湿之地的羊桃,得其所而乐其生,依然是“猗傩其枝”“猗傩其华”“猗傩其实”,以“夭之沃沃”尽显其生命的潜能,并不因自己的地势低下而悲戚自弃。通过这首诗,那“苌楚”的自然生态就展现出让人艳羡的洒脱与豪迈,而这也正是人类应该努力追求的状态。先民正是在对植物的赞美中表现了自己在人格完善上的追求。

在此基础上,植物进一步通过自身的价值向人们展示了生存的意义。如《魏风·汾沮洳》云: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奚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诗中的“莫”、“桑”、“藚”皆为“下湿之产”,然而“莫”可以缫丝,“桑”可以养蚕,“藚”可以为药。它们虽处于沮洳之地,人们仍然要去采摘,而不因其地处低湿而遗弃。这些草木的特殊生态,让人认识到美之不可限量,不必一定在世家子弟、地位显赫者,由此而发出“彼其之子”即那些同莫、桑、藚一样出身和地位低下的人也会“殊异乎公路”、“公行”、“公族”的感叹。人的价值不在于地位出身,而在于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尽心尽力的奉献,这样即使你出身低微,也一样会被人发现你的价值,这就是这些普通草木给人的深刻的人生启示。这里实际上把草木的自然生态视为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进而激励先民去追求这种境界。

不仅如此,这些植物还以它们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吸引着人们。如《周南·樛木》就展示了草木彼此缠附之友爱和乐的景象: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郑玄笺曰:“木枝以下垂之故,故葛也藟也得累而蔓之,而上下俱盛。兴者,喻后妃能以意下逮众妾,使得其次序,则众妾上附事之,而礼义亦俱盛。”诗中的樛木枝干下曲,作俯首就下之态,而葛藟则紧紧缠绕在树身上,作上仰攀援之姿,其亲密缠绵之态尽显草木之间的和谐融乐,而这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生命范式,一种理想境界,它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可见,先民对植物理想生存状态的展示恰好反映出先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思考,他们希望能够像植物一样不断完善自己,追求美好生活,从而最终达到生命的一种理想境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