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17 01: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北张联校 文俊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内容的呈现注意体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0页,关于警戒水位的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解简易方程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会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已知条件看是否符合;在解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初步的类推和迁移的能力及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上完后,感觉有不少问题存在。
教学例3时,我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读题观察,理解题意,然后指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时问题产生了,由于这里学生的认知局限性,学生对于什么是湖、大坝,甚至水库,堤坝都不知道是什么,给审题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又要重新向学生介绍有关湖泊、水库、堤坝等知识,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还结合学生常见的鱼塘、塘堤等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说明,学生才恍然大悟,由此可见,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真正熟悉的生活情境,要结合当地学生的认识水平,这才是有效的情境。其次备课一定要深入,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教法、学法,还要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这样才能备好一节课,要吸取教训。
在交流汇报时,学生说出了如下数量关系: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
篇2
【关键词】同课同构 高效课堂 粤人版《英语》 五年级上册Unit 2 Vacation plan
同课同构是指备课组教师针对共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让不同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整合,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然后上课的两个或几个教师使用共同的教案、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合作授课。
现结合工作室的一节同课同构研讨课,探讨如何运用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是粤人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Vacation plan。上n的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是笔者工作室的核心学员香洲区第十五小学的陈青霞老师,另一位老师是斗门区新青小学的叶丽娜老师。
一、集集体之智慧―集体备课
同课同构必须做好集体备课,同一备课组的成员必须人人认真对待、相互坦诚对待,毫无保留的献谋献策,才能促进教学相长。所以,上课的两位老师和备课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进行第一次的思维碰撞。把两份不同的教案巧妙地融合到一起,互补长短。上课的两位老师分别说课,备课组成员认真聆听并提出修改意见。初步设计为讨论导入、复习已学知识、创设情景、故事激趣(阅读练习)、口语交际活动、写作提升、情感升华八个部分。在理清了教学思路后,上课的两位老师和备课组成员又一次集中进行第二次的思维碰撞。认真思考了教学中每个环节的组织和过渡语言。并决定以游戏复习导入,自编韵律诗把旅游计划的句子串联成篇,以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一】
T:Do you like games?
Ss:Yes,I do.
T:Me,too. Let’s play a game “Me,too”. I say “I like traveling.” If you also like traveling,please stand up and say “Me. too.”
T:I like eating ice cream.
Ss:(stand up) Me,too. …
T:Great ! Now,please chant with me.
T:(clap hands) I like traveling. I like going to Beijing. I’m going to go by plane. I’m going to go shopping.It’s so fun. Oh,yeah!
二、展个人之风采――上课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调控等方面都有着差异。同样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不同教师的演绎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陈青霞老师优雅大方,娓娓导入,注重方法指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叶丽娜老师活动,有激情。叶老师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在两位老师经历两次试后,备课组成员听课后对教学细节加以调整与改进。特别是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信息,填写思维导图到最后产出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写作,使阅读教学更有效。
【教学片断二】
(此时学生以初步阅读短文,通过师生问答完成了Jenny旅游计划的思维导图。)
T:Great! Now read the third paragraph and complete the thinking map of Gogo’s travel plan.
Ss:(学生自己归纳信息并填写Gogo 的旅游计划思维导图。)
【教学片断三】
T:Zhuhai is a beautiful city. It attracts many tourists every year. Make a poster and show the tourist where to go and what to do,ok?
Ss:Ok.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和提示进行写作,介绍珠海并制作海报。)
Students’ work:Welcome to Zhuhai. If you come to Zhuhai for vacation,you can come to Qi’ao Island. You can come by car. You can come with you friends. You can sty in a tent. You can go swimming. We’re happy to meet you here.
三、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是“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在同课同构教研活动中,同样的设计,不同的课堂,不思考的教师易随教案牵引,而优秀的教师则能根据学情适时调整。因此,在教研之后,深入反思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反思师生课堂表现,能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同课同构,在传达着一种新的教研模式,使教师在同课同构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引发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学在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中得到升华,共同构出精彩而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角色扮演;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关于“课程安排与周末活动”的延续。本单元重点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学习和生活起居情况以及周末活动安排的表达,尤其是学会使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新增加了介词“in”和“at”的用法。
2.课时设计:本单元分6个课时设计,该课时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PartA Let's try、Let's talk、Let's find out。
3.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以三年级为起点学习英语的农村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思维方式。他们的兴趣广泛,对日常的学习和娱乐生活安排有自己的理解,因此谈论起日常生活时,他们都有亲身经历和体验,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生在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已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反映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单词或词组。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如何运用已知的语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
4.设计理念: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一系列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能产生新的思想,发现新的规律,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都在一直探索的问题。本节课中以活动组织教学,并且根据各个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要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从感知性的模仿活动到机械性的操练活动到意义性的练习活动直至真实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按照由易到难、指导性到自主性的结构编排,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把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促使他们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能够听懂、会说、会读对话:When do you get up/ eat breakfast...? I usually get up/ eat breakfast at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填写自己或调查别人的作息时间表,并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③通过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有机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在自主性学习和成功的体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2)学习策略目标
训练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引导他们在调查、询问和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学习和生活起居的情况,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作息习惯。
(4)文化目标
让学生了解作息习惯的好坏对学习的影响以及中西方小学生作息时间安排上的异同。
6.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使用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 eat breakfast...? I usually get up / eat breakfast at...以及让学生理解并懂得What about you? 和And you?的用法。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单词 exercises, usually 的正确发音。
7.教学准备
(1)教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本单元PartA Let's learn 部分的动词卡片;录音机和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artB的歌谣和本节课Let's try、Let's talk的录音磁带;一所美国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2)学生:日常生活用语单词和词组简易卡片。
二、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活动,激活思维
(1)播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歌谣,复习巩固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以及动词短语:watch TV, read books, play computer games等。
师生吟唱歌谣:
T: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S:I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every day.
设计意图:歌谣呈现了周末活动和每天的日常活动。通过吟唱这首歌谣调节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2)活动:快乐猜猜猜
T: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Ss:I read books/ play football/...学生任意出示一张课前准备的单词卡片,边挥舞边说该短语。
教师从自己的单词卡片中抽取一个词组,若学生抽取的卡片如果跟教师手中的一样,就可以在自己的卡上打。
设计意图: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是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希望自己手中的卡片能与教师的相吻合,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欲望。同时该活动也可让学生从前面的“说”过渡到“认读”环节。
2.呈现活动,引导学习
(1)呈现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6:50.
教师选取一张动词短语卡片,说:I get up at 6:50 every day. When do you get up?指名作答,引导学生注意正确的时间表达法。
(2)呈现句型:What about you?/ And you?
教师就同一问题提问不同的学生,从而引出What about you ?/ And you?的用法。同时比较各个同学的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设计意图:在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与学生交流一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层层引出新的语言点,体现英语学习的“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思想。
(3)评选活动:Busy Bee/Lazy Bone
设计意图:为了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参与度,在作息时间的问答中,让他们根据同学的问答评出“勤劳的小蜜蜂”和“小懒骨头”。
(4)操练并运用会话:
―When do you get up/eat breakfast...?
―I usually get up/eat breakfast at .... What about you / And you?
―I usually get up/eat breakfast at .... Sometimes I get up/eat breakfast at ....
注意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的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示范、优生组合示范,然后逐步扩展到同桌问答,最后扩展到长段的对话。教学环节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会话能力。
(5)听读做 Let's talk 和Let's try,就会话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相互问答,并对对话内容做简要复述。
设计意图:便于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会话内容,低层次的要求进行角色扮演;相互问答和简要复述为程度较好的学生设计,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6)了解一所美国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向学生简要介绍美国学生的在校情况,学生通过提问教师的形式,完成表格,从而了解美国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Get up Class meeting/Reading/Writing
Recess Math/History/Geography
Lunch Science/Social study/French
Recess Art/Gym/Music
Go home Supper
Homework/Watch TV Go to bed
学生运用下列句型提问:When do they get up?教师作答,或指名帮助回答。
设计意图: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等心理特点,引入该环节的教学,以渗透文化知识,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
3.巩固活动,交际运用
(1)活动一:下发资料,同桌问答完成。
'S TIMETABLE
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Chinese class
have lunch
play sports
go home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go to bed
设计意图:听听做做,有助于学生对对话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反思自己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
(2)活动二:找朋友
学生根据所填的表格,介绍自己的作息时间。其余学生边听边对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相同的一栏打上。有8项相同就是好朋友。
T:please tell us about your day.
S1:I usually get up at 6:50 in the morning.
S2:Me too.(打上)...
相同的学生:We usually get up at 6:50 in the morning.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沟并且在学生当中互有牵制性的活动设计,有利于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此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4)活动三:Talk about good habits and bad habits.
四人小组活动,讨论并列出好习惯和坏习惯若干条。
设计意图:从教师的“引”到学生的“悟”,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结合现实生活,说出心中认为的好习惯与坏习惯。教师的任务是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弥补英语表达上的不足。
4.开放作业,走向社会
(1)作业一:Ask and find out your parents’day.
学生询问父母一天的时间安排。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学生用英语与家长对话。学生思考:Who's the busiest one in my family?
(2)作业二:调查不同职业的人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向社会,通过调查,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融洽家庭成员关系,引导学生尊重不同职业的人的作息时间,尊重他们的劳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板书设计
Unit 1This is my day
When 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at…
What about you?/And you?
I usually…
参 考 文 献
篇4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编排是相对于直线型的课程编排而言的,现行的教材编排可能存在改进的空间,因此教师并不一定要完全遵循教材,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改变教法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接受这种理论。只有深入探究“螺旋式上升”理论在教学中的实施,才能对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能动地处理解决。
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对“螺旋式上升”理论在教学的应用实施进行探讨,以期引发广大同仁对深化“螺旋式上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思辨。
一、把握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提出:“教材在呈现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思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积累,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如此安排课程内容,符合儿童由直观到抽象、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体现了知识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教师要从知识的整体性、发展性的高度解读教材,避免出现对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把握不清,造成教学目标定位不恰当的现象。
如对于“认识分数”内容,课标对第一、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分别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苏教版教材分三个教学段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分数:第一教学段(三年级上册)引入“认识分数”,第二教学段(三年级下册)进一步认识分数,第二教学段(五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意义。内容编排如下表:
■
以上三个轮次的教学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要求。三年级上册经历从整数到分数的产生过程,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但不给分数下定义。三年级下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应用对分数的理解,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五年级下册系统认识分数的意义:先是结合实例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数的意义;接着在理解分数单位的基础上,区分真分数、假分数,探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拓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然后应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完成了三次螺旋上升,不仅反映出数学学科知识的逻辑特点,还将学科与学习者的心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层儿童的认知特点,每一册的内容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对于分数意义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有实质性的不同要求。这种课程体系对原有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且隔一段时间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反复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提升而逐渐深刻。
二、展现课堂结构的螺旋上升,呈现清晰教学脉络
“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是需要与相应的教学形式相匹配的,即对于“螺旋上升”课程,应该设计出螺旋式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树立数学的整体观点。而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并合理组合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保证,教师在预设各教学环节间的学习内容时,要重视各环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现承上启下式的衔接和发展。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整数》一课,可以围绕教材设计如下课堂教学结构:
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
通过创设购买西瓜的情境,引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夏天的西瓜每千克0.8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
本环节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小数连加知识和元角分的生活经验探索“0.8×3”的计算结果,然后介绍怎样用竖式计算“0.8×3”,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相同的。
2.积累认知,建立猜想
变化情境为冬天购买西瓜:“西瓜:每千克2.38元,买3千克要多少元?(先用加法计算,再用乘法计算)”
本情境教学,首先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小数与整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接着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猜想:小数与整数相乘时,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
3.观察联想,归纳方法
新授之后,安排“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4.76×12 2.8×53 103×0.25
执教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一猜每道题的乘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加以验证,并引导学生联系例题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出整数与小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独立练习,完善建构
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初步归纳的计算方法,安排“练一练”。
5.拓展练习,升华理解
进一步巩固“因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也是几位小数”的认识,设计了以下练习。
根据148×23=3404填空。
14.8×23=( ) 148×2.3=( )
148×( )=34.04 ( )×23=340.4
让学生在直接写出得数的基础上,说说思考的过程。训练既有顺向判断,又有逆向推理,甚至可以训练发散思维。如我们可以拓展设计( )×( )=3.404,学生不仅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知识解决,还可以大胆猜想出下阶段的小数乘小数的有关知识。
以上对教学结构的处理上体现了五个小螺旋(感知—猜想—归纳—完善—拓展),教学流程脉络清晰,循序渐进,学生听得清楚、学得明白,思维训练的深度逐渐提高,教学效果自然扎实、有效。
三、体现认知发展的螺旋上升,适时组织反思交流
数学中一些概念的建立、思想方法的感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逐步理解、掌握和内化,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特别是数学思想的感悟与形成更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常常需要在认知的扬弃中升华。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策略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应用题,其学习意义不仅是掌握具体问题的解法,更是感悟、体会内在的“逆推”的数学思想。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经历三个层次的学习过程:第一层次,唤醒策略意识,寻求解决思路;第二层次,体验策略价值,形成基本方法;第三层次,增强策略意识,辩证认识策略。这三个层次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经历对“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认知发展的三次螺旋上升。
第一个螺旋,可以借助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参观线路图》,交流“原路返回时该怎样行走”等生活现象,或者“正话倒说”等数学游戏,体会到“倒着思考也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唤醒难以教会的策略意识,为下一环节的新课学习埋下伏笔。
第二个螺旋,解决“倒果汁”“收集邮票”等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初步提炼,引出策略;逐层推进,理解策略;回顾反思,构建策略;对比练习,优化策略。其间,教师要关注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背后”所支撑的策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选择用倒推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的问题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运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等问题。及时让学生缓下脚步,驻足反思,令学生直觉经验式的解题行为逐步走向有意识运用策略的自觉行为,实现倒推策略的提炼。
第三个螺旋,设计拓展练习,辩证认知策略。如在拓展环节设计“在一个面积256平方米的池塘里,放入0.5平方米的水浮莲。如果水浮莲日长一倍,10天正好铺满整个池塘”的问题情境。思考:“第9天水浮莲的覆盖面积有多大?”追问:“如果求第3天的覆盖面积有多大呢?你用的是什么策略?”反思:“求第9天的面积你们觉得用倒推好,求第3天又说顺推好,这里到底有什么秘诀吗?”最后达成共识:“策略没有最好,只有适合,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篇5
一、预学引导,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的潜能需要不断激活,需要他们正确审视和认识自我。多有意留白,给学生更多自我预学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参学、主动质疑、主动关注的过程中查找破解难题的切入点,更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原动力。
运用预学引导发挥前置性教学功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好奇心走进课堂,更能吸引他们注意力。如,在译林版(下同)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互联网、书籍资料等,搜集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围绕有关动物的价值意义以及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处,并阐述自己的主张与观点。通过这样引导预学,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搜集资料,都在亲力亲为的劳动中感受到成就感。
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导学话题,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予以探究,明确预学的目标方向。多给学生自我补充的机会,让他们划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让他们在学会思考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多关注学生的不同,引导他们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养成自我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极探索中不断活跃思维感知。
二、任务驱动,培养良好“合作”
保持学生探知新鲜感,引导他们在积极尝试中主动协作,让他们在感受到集体主义浓厚氛围中学会与他们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更有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运用任务引领,鼓励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中相互交流学习,更能够使得课堂充满人文性与动态化,让学生有建言献策的载体。
任务合作探究,给了学生更多自由探究的空间。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教学中,学生从圣诞节的来历、传说、庆祝方式等方面来不断搜集相应的资料。相互讨论交流。有的同学以圣诞老人的身份介绍了西方人庆祝方面的有关知识,以此拓展延伸课程学习内容。合作探究,改变了学生依赖听讲的单一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博采众长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任务合作话题,引导学生在自由沟通和积极配合中探究难点,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与集中力。调动学生集体学习智慧和力量,引导他们通过同桌对白、小组讨论、组间竞争等方式来深入探究,让他们在集思广益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尊重学生的意见,多参与他们的讨论,更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充满动感。
三、激励鼓舞,增强探究“信心”
夸奖学生是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最好方法,更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力的有效办法。多给学生激励与鼓舞,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参与学习,始终带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是他们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路程”。放大闪光点,给学生微笑与肯定,让他们在充满自信和自豪感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合作,提高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多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给他们鼓励,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他(她)。如,在英语五年级上册的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丰富对话内容,让他们在演情景剧中展现自己的光彩。有的同学学起了熊的憨厚、可爱,动作更是滑稽可笑;有的同学模仿了《熊出没》中的熊大、熊二的语气,激起了一阵阵笑声,也赢得了一阵阵喝彩声,等等。我则根据学生的模拟扮演,鼓励学生登台演讲,给他们送上掌声。
为学生学习搭建平台,让他们在不断展示自己的实力中激活学习探知的动力与活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激情与态度。多表扬学生,让他们在不断被认可和肯定中主动释放学习的能量,让他们带着顽强的信念参与学习,增强耐挫力。多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鼓励他们发挥丰富想象力,主动参与互动,获得更多的尝试运用机会。
篇6
关键词:开放 教学导入 度
一、问题的提出
导入是一节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精彩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精彩的导入能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内在动机;精彩的导入能温故知新,为新知识做好铺垫。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对开放导入的认识比较片面。有的导入过于开放,目标指向性不明确,失去数学味,教学效果低下。有的导入过于保守,按部就班,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展,思维受到限制。
下面两个导入片段给我带来了一些思考:
(一)过于开放
片段1:五年级上册《旅游费用》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的爱好?学生各抒己见。
师:猜猜老师的爱好?
(学生争先恐后的猜测,最终有学生猜到了旅游。)
师:旅游最需要准备的是什么?费用都花在哪些地方呢?
师:旅游费用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聪明人往往会合理消费。你们想不想当聪明人?学生异口同声:想。
师:老师去旅游时,碰到了一些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情境图)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二)过于保守
片段2:五年级上册《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师:出示有2个黄球的盒子,从盒子里摸1个球,能否摸到白球?用一个什么数来表示这种可能性?
生:不能,盒子里没有白球,用0来表示。
师:从盒子里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呢?
生:一定能摸到黄球,盒子里都是黄球。
师:一定能摸到黄球,我们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
师:出示1个盒子2个球(1黄1白)。如果从盒子里摸出1个球,摸到黄球可能性是多大?能用1个数表示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用一半、0.5、分数表示。新课展开。
片段1导入很开放,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学游离于教学目标外,课堂少了“数学味”,教学效果低下。片段2导入很保守,学生按部就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只有个别学生在配合老师。
冰心老人说过一句话:“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生长。”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是放任自由,而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指导下的“开放”。那如何把握开放的“度”,提升导入的有效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二、理论的支撑
“开放性”导入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它通过一开始创设开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笔者对开放性导入需要把握的三个方向作如下解说:
(一)开放性课堂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开放性的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促进已有知识与经验的迁移,真正实现知识的建构。
(二)开放性课堂导入应该利用学生的认知联系和认知冲突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因此,开放性的导入应该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冲突,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
(三)开放性课堂导入应该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我们的课堂应以启发学生思维为立足点,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冲突,激发学生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开放性导入更应关注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和思维过程,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践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理论学习,笔者对开放性导入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把握开放之“度”,提升导入之“效”。
(一)立足学生,把握教学主体需求的“度”
小学生的情感有明显的倾向性,他们对新奇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容易被不寻常的现象和内容所吸引。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投其所好”,设计一系列的“数学味”的活动和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适度开放,让他们先利用旧知去解决问题,当遇到困难时就会迸发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欲望。
片段1:五年级上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导入:
师:请大家用2、7、3三张数字卡片拼出不同的6个三位数。
学生动手,开始投入紧张的拼数活动。
师:你拼出的哪些数能被3整除?
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算后汇报发现拼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
师:把卡片7换成6,拼出的数还能被3整除吗?
学生继续计算,发现拼出的数都不能被3整除。学生开始疑惑。
师:(及时追问):这是为什么呢?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呢?
以数字卡片拼数活动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满“数学味”的活动中适度开放导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打破原本枯燥的教学。同时在拼数活动中给学生创设疑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二)机智调控,把握新旧知识衔接的“度”
“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理论进行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在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中,同化新知识,调整、充实原有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身发展。
片段2: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图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它们俩发生了争论,都说自己的面积大,你们认为呢?
生1:平行四边形面积大。我是观察出来的。
生2:我认为一样大。
师:看来通过肉眼观察很难比较它们的面积。想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面积?
生1:我们学过数格子,可以来算它们的面积。(学生试试,发现都是12格。)
生2:用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右边多出来的那个三角形剪下来拼到左边去,就成了长方形了。(让学生当场尝试,验证。)
生3:验证后,一位学生(迫不及待)说: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一样,都是12平方厘米。
师:你们真棒!想到利用数格子、割补法来找它们的关系。如果是很大一个平行四边形,还能用这种方法求面积吗?
学生领悟到这些方法不行,太麻烦,不切实际。
师:有没有更快更简便的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首先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材料,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提出问题:猜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哪个面积大?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很难比较出面积大小,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接着学生利用旧知解决问题受挫,再次引发认知冲突,“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面积呢”?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建立新旧联系,把握开放之“度”。
(三)选择素材,把握教学内容满足的“度”
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给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和探究目的的教学素材,实现导入有度开放。为了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我们必须从身边选择有价值的素材来组织教学。所选择的素材要含有一定的数学信息、数学价值和生活实践价值,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有用”。
1.提供实验材料,开放游戏设计。
片段3:五年级上册《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师:某商场策划一次购物摸球抽奖活动,如果从盒子中摸出一个黄球,就可以中奖。现在请你当策划者来设计摸球游戏。(给予学生一定的材料和要求)
材料:黄球和白球各10个,请选择一些球放入盒中,盒中总球数10个。
设计单:
这样中奖可能性 ,说说你设计的理由。(小组活动,设计摸球活动。)
在《摸球游戏》导入中,第一次试教后进行反思,发现保守的导入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低下。于是我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导入,进行二次修改,二次执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笔者选取了一个具有数学价值和生活价值的素材来开展学习。设计单中只设计了中奖可能性,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机会。学生从老板、顾客方面考虑来设计,拓宽了思维,拓广了内容。给学生提供丰富探究的材料,实现有度开放。
2.提供学习材料,开放活动设计。
片段4:五年级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导入:
师:你能写出几个与相等的分数?
生:====……
师: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它们真的相等吗?
学生思考交流后,想到的证明方法:
生1:可以用圆片、长方形纸片等验证。
生2:画图验证。
生3: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成小数验证,都是0.5。
……
师:你能写出几个与相等的分数吗?能证明这些分数也真的相等吗?
生:====……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也进行了验证。
师: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这些分数为什么会相等?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知识。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给予学生自己选择材料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活动设计。以熟悉的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分数的认识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发学生验证,初步体验分数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四)有效引导,把握操作活动组织的“度”
综合实践课应在教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让学生在玩中学。这种导入开放度比较大。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把握好操作活动中组织的“度”。
片段5:五年级上册《数学与生活――铺地砖》教学导入:
师:(出示长5分米,宽4分米的大长方形纸。)请你们估计我手中的大长方形纸有多大?现在把彩色的小方形纸片(边长为1分米)铺满整张长方形纸,估计需要几张纸?(小组活动)
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铺的?发现了什么?
生1:我们组是一个一个铺满的,共铺了20个。
生2:我们组长铺了5个,宽铺了4个,我们就计算出5×4=20个。
生3:我们先是铺满,后来我们组测量出长方形长和宽,用长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铺的个数。
师:你们真能干!想到了这么多方法。随即小结学生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铺地砖》。
《铺地砖》是一堂实践活动课。创设开放式的活动导入,通过学生铺长方形纸活动,理解怎样铺地砖,突破难点。同时为下面《铺地砖》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失控,因此在进行动手操作导入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要求及活动步骤。小学生注意力带有无意性和情绪性,教师要加强适当的引导和调控。按教学目的精心引导进行操作,把握操作活动的度,提升导入的有效。
四、实践后的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把握开放之“度”,能提升导入甚至是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精心设计课的片头曲,能激起学生兴趣,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能把学生引入到“柳暗花明”的境地。以下三点表现尤为突出:
(一)全面性――开放性教学导入的实施,改变了曾经一问一答式的单向师生互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学习空间,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笔者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已不是优等生的“舞台”,中下等学生也开始参与到课堂中,气氛浓厚,学生参与性增强。
(二)趣味性――开放性教学导入的实施,改变了曾经沉闷无趣的课堂气氛。把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趣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笔者经过调查,在任教的班级中,喜欢上数学课的同学占到了83%,学生感叹现在的数学课堂更有趣,更有“味道”了。
(三)发展性――开放性教学导入的实施,改变了曾经学生思维禁锢的窘境。开放的教学导入既启发学生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创造性思维上的冲突,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新敏.猜想、验证、沟通.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篇7
一、创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自主制作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对学校没有的仪器进行补充,而且学生会在这个完全自主的过程中收获很多,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开始学生可能会不太习惯,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下面我列举几个在教学实践中的事例。
1.小小测风仪
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今天刮什么风》时,风向容易判定,但风级不易判定,于是我安排了一组学生制作《小小测风仪》,小组分工合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一次次尝试再改正,我们作为教师要敢于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他们会越做越好的。
本实验中开始该小组只制作了一个重的测风仪,后来在实验时,发现实验不能完成,又制作了一个轻的,增加了测试的范围,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兴趣很高。
2.热空气研究三件套
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热空气和冷空气》安排小组自主探究,该小组设计和制作的热空气研究三件套:
热空气研究三件套包含(旋转小青蛇、小熊热空气检测天平、简易孔明灯)
(1)旋转小青蛇:在蜡烛或能产生热空气的下方会自动旋转。
(2)小熊热空气检测天平:该天平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先调节平衡,在一个杯子下放上一根燃着的火柴,天平会发生偏转,可以用来解释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3)孔明灯:在充分考虑价格与实用性方面,使用很轻的塑料袋,容易飞起来,注意: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选择空旷地带,防止火灾。
课上该小组向全班用自制的作品进行实验演示,课上实验很成功,学生笑得很开心。
3.小小木屋
在学习小学五年级下册《造房子》一课中,因学校没有房子的模型,学生自主制作了《小小木屋》用于课堂屋中各部分形状和结构的作用。
小小木屋的主要用于探究:(1)小学课本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中,探讨木屋中包含的形状;(2)小学课本五年级下册《造房子》中,和学生一起探讨木屋中各部分形状和结构的作用。以上可以补充在探究《形状和结构》单元的仪器不足情况,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木屋,感受结构和形状的一个示例。(3)在制作小木屋是挖了两个对称的圆洞,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用来研究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光是直线传播的。(4)小木屋前后都开了门和窗户,这样在不影响前面功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动物喜欢黑暗或明亮的环境,因为多个观察点可以形成对照。
原本抽象的课堂,在学生的演示中变得更加直观生动, 学生在制作中甚至考虑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将光是沿直线传播也加入了小木屋的功能中,这个作品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点赞!
二、利用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校园里的小动物和植物》这节课,与其带学生在实验室里观察介绍动植标本,不如放手学生充分利用农村校园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实践,体验自然生活,感受科学魅力。
我是这样做的:课前我安排好分组,每组4人,组内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分工:有同学负责记录,有同学负责捕捉昆虫,有同学采集植物等。在安排好任务后,我首先带领学生先到校园整个观察了一圈,在这个过程中将不同的小组安排到不同的地点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再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分享。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昆虫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蜜蜂蝴蝶四处可见,学生用瓶子把不同的昆虫有选择性地装起来,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动植物,了解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归纳起来动物、植物的共同特征,他们也不会那么陌生。比如蜗牛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蜗牛喜欢吃什么,通^学生亲身体验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蜗牛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喜欢吃白菜叶、青菜叶等,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在自然生活中发现的。
三、利用生活资源,延伸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合理引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探究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互相结合,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
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后,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学习了《地球的表面》之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沙坑里边去动手做一做盆地、丘陵等各种地形。玩泥、玩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学生利用课余休息的时间玩沙造地形,在玩的活动中进一步建构知识;在学习了《馒头发霉了》之后,因为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时我就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并记录了米饭、苹果、面条等发霉的全过程等。对于这样的自主探究,学生不仅没有感到这是一种负担,反而有着浓厚的兴趣。
篇8
关键词:语言输出;角色扮演;故事续编;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36-01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输入活动的设计,也应当加强对语言输出活动的关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让学生在语言的不断实践和体验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本文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设计趣味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凸显英语的工具性,不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一、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各种“真实”的角色开展语言交流,尝试和体验角色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交流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输出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爱表现的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学生置身真实的语言环境积极尝试和实践所学的语言,有效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四年级上册Unit 6《At the snack bar》时,笔者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学生理解了语言知识和梳理了语篇内容后带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语言输出的训练活动:在教室的四个角落各设计一个“小吃店”,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模拟真实生活开展“购买食物”的角色体验活动。学生们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What would you like? Anything else? ...活动中小组评选出“最佳售货员”和“最文明顾客”,然后进行全班的展示和PK,教室里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还将以前学过的等旧知融入对话和交流,促进了学生智慧的迸发。
二、游戏活动,让学生趣味盎然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中玩,玩中学”的方式不仅能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大胆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动脑筋,将语言的输出活动和游戏巧妙结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英语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有效进行语言的交流和实践。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时,笔者结合本课的语言内容在拓展环节通过游戏“猜一猜”,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某同学和一动物(已被模糊处理)嬉戏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Who is her/his animal friend?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向老师提问。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仅自己要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展开提问获取信息,还要听清别人的问题获取更多的信息,才能又快又准地猜出相应的动物。
三、故事续编,让学生放飞思维
故事续编是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立足原先的语境展开故事的后续描述或讲述,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续编不仅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大有裨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故事的续编,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展开想象,有效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放飞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牛津英语(译林新版)五年级上册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时,笔者结合话题和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编: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Goldilocks. How is she now? 学生可以知道She is afraid. 然后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三只凶猛的熊,让学生融情入境发挥想象What will Goldilocks do?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氛围顿时热闹起来:She will run and run.There is a wolf./... 学生们的各种奇思妙想让人惊喜,对语言的运用也让老师充满惊喜。
案例中笔者结合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故事续编,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大胆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活动,让学生在讲故事中不断发展语言输出的能力,感受英语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语用的自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要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同时还应当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实践,不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语言输出活动的研究,引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有效反馈,让学生在主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语言的理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余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篇9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前教师必做的功课,它是教学的预设与准备。教师在深度解读教材、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指向创造性的学习等方面要进行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使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预设;教学设计;解读教材;认知起点;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发展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预设与准备,不仅要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更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还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置适度的巩固练习,等等。
一、深度解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
“教(学)什么”,是教学设计的“原材料”。选定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一方面要读懂读透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另一方面要领会编排意图,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发展脉络。每一个知识点既相对独立,各具独特的价值,同时又处于纵横相连的知识体系中,是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支点。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分数”,是在三年级(上册)认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个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难点是认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同时,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又为在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所表示的意义。这样瞻前顾后地解读教材,能使教学设计更富系统性与结构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效发展。
二、把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依据
“怎么学”,是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由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促使学生经历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螺旋上升的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次序(逻辑起点),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现实起点)。
例如,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直接的知识经验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时,一方面要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经验,在学生的认知起点处激起思维冲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能像长方形那样用‘邻边×邻边’吗,为什么?”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构了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是激起学生思考的关键。不同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像长方形面积计算那样,把一组邻边相乘”,有的学生则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用‘底×高’来计算”。学生充满困惑的见解,骤然打破了教学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学生在动手操作、分析比较中不断建构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可以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
三、指向创造性的学习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怎样学得更好更优”,指向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数学思考习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课堂中要让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
教学设计时,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丰富学习资源。选择既符合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自主选择需要的资源,充分地感知体会,形成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建构系统性的认知结构。选择恰当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巧妙预设独立思考、探究合作等不同的方法,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选用恰当的方法参与探索与思考。设置适度练习。安排适度适量的练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基础题、提高题、创新题,教师利用练习及时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不断完善调整教学的过程。另外,还要关注教学具准备、各环节的时间安排等诸多因素,力求体现少教多学,让学生自主参与思考、讨论、建构、完善。
篇10
当我讲解此题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认为这种算法是错误的,于是就随手在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号. 可是就在我打完叉号后,我又多看了一眼结果居然是正确的. 于是我又一次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的一种巧合. 可是这次我没再像第一次那么的草率,而是随手举了一个例子38 × 45来一探究竟. 列式如下:
结果我不放心,又和学生一起按照正常的方法进行了验算,如下:
验算完毕之后我不禁叹了一口气,这真是一种巧合吗?这时的学生也发出了一阵唏嘘之声. 顿时课堂陷入了尴尬的局面,这时的我也不知所措,剩下的残局不知该如何收场. 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帮我解了围. 于是我趁课间休息的时间对这种“奇怪”的算法进行了研究,其实这种算法并不奇怪. 它的算理与正常的算理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我们习惯“从下向上”,而该学生的这种算法恰恰相反是“从上向下”. 可能是先入为主吧!分析到这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学生没错,是正确的.
无独有偶,有一次我去一个老师那玩. 在他的办公桌上我随意翻看了五年级数学基础训练上面有这样一道题目: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0.56 × 4.25. 其中有一名学生的做法和我们班上一名学生的做法是如出一辙. 所列竖式过程如下:
验算:
而这位老师的做法和我当初一样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叉”号. 我故装不解,与他交流. 他说:“这样的做法肯定不行,计算和验算的过程肯定不会完全相同,所以是错的”. 于是我给他讲了我在上课时所遇到的尴尬. 后来我解释了这名学生的做法,他的计算过程和我前面说的一样,都是“从上向下”. 而验算采用的是“从下向上”的正常思路.
可是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学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全面和透彻. ”也许吧. (后来,经询问该学生的确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莫须有”的罪名给学生判错啊!那我们不就成了“秦桧”吗?我们这是在教学还是在猜学生的心思啊?
其实,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感受,不能因为学生说不出其中的道理而判错,只要我们教师不宣扬、不提倡,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了.
“此中真有意,欲辨已忘言”.
有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小学生呢?反观我们的数学教学,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还真不少. 孩子的年级越高,举手回答问题的却越少,岂非咄咄怪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哪些因素影响了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的兴趣呢?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做题目必须讲出其中的道理,要求太高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达到的,致使学生曲高和寡;做题目必须考虑每一步是为什么,思考的包袱太重,思想压力太大,致使学生做题时胆战心惊,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