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范文
时间:2023-04-07 23:03: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鱼游到了纸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位青年在那静静地画着,吸引来了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还有青年。他们纷纷议论着,赞叹着。
有一个穿着绿衣服,肩上背着一个斜挎包的小男孩瞪着大眼说:“哇塞,画得太好了,就像活了一样啊!”这时有一个小女孩因为个子矮小,看不到画画青年的画面,就问:“哥哥,这位叔叔在画什么呀?我也想看看。”穿绿衣服的小男孩边把自己站的位置让给小女孩,边对她说:“快来看吧,叔叔正在画金鱼呢。画得可逼真了,真可爱!“一位身穿绿方格衬衫的阿姨,看上去和画画青年年龄差不多,也赞不绝口地说:“你看这鱼画得一丝不苟、活灵活现,仿佛游到了纸上。”一个好容易才挤到人群里面的小伙子充满幻想地说:“要是我能画出这么漂亮的鱼该多好啊!”那位站在青年身旁,一直默默观看的老人,终于开口赞叹道:“画得不错,这小金鱼摇头摆尾的形象多生动呀!看见他,仿佛看到了我年轻时的模样,这小伙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位当今知名的画家呢。对于大家的夸赞,画画的青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依然认真细致地在作画。
人群中又传来一番议论。有的说:“上次我们来喝茶,就见他站在鱼池边全神贯注地观察金鱼呢!”对,对!我每次带孩子来玩,都会看到他专注画鱼的身影。“另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妈妈也说。还有一位中年伯伯说:“这个年轻人画鱼简直到了忘我的地步呀。”
青年专研画画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他的这种忘我的精神令我钦佩。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五年级:闫子聪13969009068
篇2
关键词:新课程;激发兴趣;抓住练点
新课标提出明确的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实施训练呢?
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1.情景法
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如教《大海》一文,在一阵海鸥哨叫和波浪声过后,播放一段有关大海的钢琴曲。学生跟着悠扬起伏的琴声开始朗读。大海的宽阔、美丽、富饶都在他们动情的朗读中体现了出来。
2.竞赛法
针对孩子好胜的心理,引入竞争机制。于永正老师训练学生朗读是很有办法的。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他先对同学们说了几句话,大意是,我自己读这课,先读了几遍,儿子说我不行,我就再读,共读了十多遍,现在读得跟播音员差不多了。你们敢与我比赛吗?为了公平,先让你们读几遍,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口读书。比赛时,于老师先请一个读得同学比较好的来读。(读得真好!)于老师一下子给“难”住了,觉得比不过她,于老师只好很诚恳地想请同学帮忙代他参赛,还要给他争面子。学生这么一激,再准备,再比赛。运用比赛,引发了读书的兴趣。
3.示范法
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4.表演法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地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又忘了说。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便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精心选择练点,训练扎实有效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读出智慧来并不容易,需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同样是开讲时的读题质疑,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鱼游到了纸上》就有智慧在里边了。我们来看王老师指导读题的片段实录。
师:我把第一次读题的机会让给他。但是,得增加一点含金量,怎么读呢?注意听,不着急。我问你读,会吗?
生:会。
师:会。我们来听一听,他究竟会不会读。好,现在我问:请问,鱼是怎么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我再问一遍,注意听啊。鱼是怎么到纸上的?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对了,读得好,好就好在“游”字读到位了。那个语气,那个节奏,分明在告诉我们鱼是游到纸上的。谁再来读一读?
个别读――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好,同学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在你的脑子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叫惊奇,这是她的感觉。你们的感觉呢?
生: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
师:你想一探究竟,是吗?你充满了疑问,好的,这是他的感觉。
生: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呀,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这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是吗?
生:鱼游到纸上,会不会死去呀?
师:对呀,你对鱼充满了担忧之情,是吗?
师:惊讶,疑惑,不可思议……带着第一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
生齐读。
师:我也纳闷,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游”字,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游”字,怎么会让我们的同学产生这么多的感觉、疑惑,为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两个任务,听清楚:第一,把句子读通,把生字读准;第二个任务,请你找一找,在咱们这篇课文当中,有多少个带“游”的句子,读完以后把它找出来,然后把它画出来……
一个简单的“游”字,读出了课题的节奏和声气,读出了学生的疑问,读出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读出了文章的脉络所在,更读出了智慧。
篇3
一、把识字教学嵌入阅读教学中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各种巧妙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识字氛围,形象、生动地进行识字教学。例如“辩论”的“辩”、“辫子”的“辫”和“辨别”的“辨”这三个字,不仅字形相近,而且读音也相同,学生在运用时错误率极高。教师要是能进行如下的教学,就可大大改观这一现象:辩论是要用语言进行的,所以“辩论”的“辩”中间是言字旁;女孩子打出的辫子就像一根绳子,所以“辫子”的“辫”中间是绞丝旁;“辨别”的“辨”中间是一点加一长撇,可要仔细分辨呦!另外,利用儿歌进行识字教学也是使学生深入辨别形近字的一个有效手段。例如“请、清、情、晴、蜻、倩、精、睛”这几个字可编如下儿歌让学生深入辨别:有言去邀“请”,有水方说“清”,有心“情”意浓,有日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人留“倩”影,有米人“精”神,有目是眼“睛”。
二、把引导学生对内容的学习纳入到语言教学中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所以,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上,而是要把引导学生对内容的学习纳入到语言教学中。如,我在教《猫》这一课时,在学生分别理解了长大时候的猫的特点和小时候的猫的特点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我就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感知、学习语言表达上来,使学生今后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
三、把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转化为对语言的内化
积累语言材料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让课文中丰富的词句进入学生的词汇仓库,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就要注意把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转化为对语言的内化。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时,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我安排了如下练习。先让学生完成填空:一个“ ”字告诉我们青年画的( )像真的那样在纸上( )。这句话是对( )青年所作的( )的最高( ),赞他画技( ),画的鱼( ),像在( )游动一样。再让学生仿照“鱼游到了纸上”说一句话,学生有的说“鸟飞到了纸上”,有的说“水流到了纸上”,有的说“树长到了纸上”……这一教学环节中的语言材料既源于课文,又经过精心的改造,不同于课文,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对语言的有效迁移。
四、把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到运用语言文字上来
篇4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高效课堂;提问技巧
G623.2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同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打开学生思维的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积极品质。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将从问题入手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一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的常见问题
1.随意问
随意问的提问方式仿佛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在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张口就是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的问题只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习惯和喜好而设置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随意问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师根本没有认真的备课,当真正的教学时才随便提问了几个问题,这样的错误对于教师来讲可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致命的伤害,因为学生们在宝贵的教学时间里失去了有效学习的机会。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应该事先准备问题,而不是随意发问,敷衍的教学。
2.满堂问
满堂问的现象在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并不少见,有的教师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中能问到几十个问题,甚至还美其名曰:让问题牵引的课堂。其实静下心来不难发现,这种满堂轰炸式的提问是不合理的,这种提问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教师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不是教师自己回答了就是被学生们敷衍的回答了。这样的问题还不如不提,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还收不到丁点儿的教学效益,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的教师应该尽力避免这种满堂问的提问方式。
3.空洞问
空洞的提问是一种毫无创意的提问。有的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学生们只要用几个字就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那就是,“恩”、“对”,因为我们的教师经常问这个对不对呀?是不是呀?所以我们的学生只能用这几个简单的字回答着老师毫无意义的问题。精心想想,这种问题提出来以后根本不会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因为这种问题毫无内涵可言,说的直白一些也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种看似问题的假问题,如果长期出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最终我们的教学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学生更是在无助中迷失自我。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1.趣问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所以,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时我们应该设计出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来,从而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兴趣。
笔者一般在导课时进行趣问,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顺利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新的学习氛围中。比如,在讲授《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笔者是这样进行趣问的:
教:同学们,我们学习第27课,并书写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教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很机智。他将学习的小争议带入了课堂,而小学生又比较较真,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老师的引导语: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更是让学生重新带着兴趣去重读课文。这样以来教师就自然而然的将学生们引入了课文的学习中。
2.曲问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看似曲折,但是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举一反三的惊喜。下面我们看一个具体的教学实例。
比如,在讲授《林冲棒打洪教头》时,笔者就是打破常规进行曲问,平时是这样提问:林冲是怎样和洪教头比武的?他是怎样取胜的?而是变化了一个角度,让学生带着思考去探索,笔者是这样发问的:林冲为什么说“不敢,不敢”?林冲自认“我输了”。为什么后来又“赢”了?对于第一种问法,比较简单,学生无需动脑,只要认真在原文中就能找到答案。但是第二种问法就不一样了,一处,为什么林冲说“我输了”而后又“赢”了?这个就能立即引发学生的思索,这个问题给学生以迂回的思考角度。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再次重温课文中的经典内容,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所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进行曲问。
3.巧问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去工作,那样的教学效益不一定高,面对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我们应该讲究一种技巧。同样课堂的提问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教师应该选择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是疑惑处进行一个合适的提问,这样的话,学生们的思维的神经就被激活了,他们不仅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了,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提问中,我们的教师要做到巧问。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比如,在讲授《为人民服务》一文时,笔者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而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那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笔者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很巧妙,在回答完这个问题后学生们就能掌握这一学习重点了,通过再次理清课文学生们会概括归纳出:文章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个问题在无形中就将学生逐步的引入到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教师巧妙的安排下学习了新的知识,同时我们的教学重点也得到了突破。
参考文献:
[1]肖芳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1期.
篇5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注:加线句子显为红色)
师:这段话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咱们得再好好读读。谁来读黑色部分?老师读红色部分,其他同学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分工?
师生分读。
师:想好了吗?这两部分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认为前半部分是作者看到的,后半部分是作者想到的。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这段话中既有看到的,又有想到的,这样写好在哪里呢?咱们还得好好品一品,先来看第一句。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一生读。
课件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
又请一生读。
课件再出示: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
再请一生读。
师:读出来了吗?这样写好在哪?
生: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用了一个比喻句更具体地写出了这位青年的动作。
师:姑娘绣花咱们见过吗?是怎样绣的?
生:姑娘绣花是非常专心,一针一针绣的。
师:那青年工笔细描呢?
生:是一笔一笔画的。
师:他们俩哪儿像呢?
生:相同的地方是认真地做。
师:说得好,有看到的,有想到的,这青年工笔细描的样子仿佛就在咱们眼前了。全班读一读。
生齐读这句。
师:再来看挥笔速写,谁来读?
课件出示: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请一生读。
课件出示: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
再请一生读。
师:这些金鱼到底有哪些动态,想不想看看?
课件出金鱼游动画面。
请生描述动态。
师:这些金鱼的动作,作者都一一写出来了吗?对,他只写了“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这多传神呀!这就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青年笔下金鱼活灵活现的样子。姑娘绣花、金鱼在纸上游动,这些都是作者在看青年画鱼时想到的。描写事物不仅要写看到的,还要写想到的。(师板书:看 想)
师:像这样既写看到的,又写想到的语段在课文画鱼部分还有两处,咱们在文中找找。
生找到后,课件出示。
请生分别说说每句中哪是想到的。
师:谁能联系作者看到的,说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生分析(略)。
师: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在观察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很多作家都喜欢运用这样的表达。
课件出示本单元课文《全神贯注》片段: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请生分析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
:那写好想到的要注意什么呢?这个问题有点难度。
课件出示前面分析的多个句子。
生回答后师归纳:大家说得很好,要注意两点:(1)想到的是在看到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联系。(2)要用恰当的词语联系起来。
课件出示学生写跳绳的一段话。
请生说说这段写了什么?生归纳。
师:这是看到的,能不能帮他写得更好?有什么办法?
请生加上想象内容。
【评析】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以来,大家对小语阅读教学的转向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阅读教学要走出内容分析的逼仄,要克服重意轻言轻用的弊习。要从内容分析理解转向着力揣摩表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正确轨道上来。本案例是2014年全国小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特等奖天津闫君燕老师《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片段,片段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同时发现这种写法的作用、结合的技巧及具体运用。闫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通过巧妙分工,发现写法的秘密
通过对比读,悟出写法的妙处。闫老师在引领学生发现了这一段中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相结合的写法秘密时,没有选择直接告诉,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这么分工”,从而让学生发现前半句是写看到的,后半句是写想到的。在领悟其作用时,闫老师更是匠心独运,让学生通过多次对比读,真正感受到这一写法的表达效果。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师再用精练的语言对这种写法进行了总结提升。这样的写法指导才是有效的,才会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站在单元的高度,关注表达方法
闫老师没有在学生发现写法秘密后止步,而是站在全文、全单元的高度让学生继续发现这样写法的句子。先让学生在本文中找类似句,再用课件出示了本单元《全神贯注》中的一段话,让学生去寻找这种写法的句子。这样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使整个教学变得厚重有效。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具有这种单元教学意识。
篇6
一、定标――指向
学习目标是教学要求转化为学习行为和内部需要的中介,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导向、调节和标准功能。只有帮助学生在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产生积极、持久的活力。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学习目标提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把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应达到的程度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这样就容易被学生接受。其次,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本身,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定向能力的主要手段。我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先让学生围绕以下思考题预习课文:
1、“鸟的天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在学生初步感知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学习这篇课文应达到哪些目标,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确立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即:(1)认识榕树的奇特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2)学习课文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教育。这样,既为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指明了方向,又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二、读文――领悟
课文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而“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课文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语文有许多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体会意思,通过读领悟感情。例如《林海》一文用优美的语句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岭”、“林”、“花”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我设计了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描绘了大兴安岭哪几方面的景物?这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和问题;(3)有选择朗读课文片断,挑一处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我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对文中典型的句子进行对比读、欣赏读等朗读形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领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用的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月光曲》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乐曲的意境、节奏及音乐的美妙,我对学生提出要求:这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景象是皮鞋匠亲眼所见吗?他由什么产生了联想?你能通过朗读来体会《月光曲》所描绘的景象以及音乐所发生的变化吗?这样以读引思,把学生置于课文情景之中,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朗读,又保证了学习的主体不是依赖于老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的思,再通过老师适当的点拔,很自然地显示同语言文字的“形”,最后美滋滋地读出语言文字的“味”儿来,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
三、质疑――探究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教学中,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提问到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我在教《鱼游到了纸上》时,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会纷纷提出:鱼应该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是谁使鱼游到纸上来的?他是怎样使鱼游到纸上来的?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读边思,主动地把握了全文内容,体会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疑难问题相机诱导,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穷人》第一自然段着重讲渔夫的家境贫穷,生活困难。第一句“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交代了渔夫家的生活状况,第二句作者把笔锋引向室外,屋外“寒风呼啸,海浪汹涌澎湃”,接着作者交错地把笔锋回到室内,说室内“温暖而舒适”。教学时,我紧扣“温暖而舒适”,启发学生质疑,学生认为“温暖而舒适”与渔夫的贫穷家境相矛盾。我紧紧抓住“温暖而舒适”这一矛盾处设问:“温暖”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舒适”又指什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经过阅读、思索、讨论,学生知道了“温暖”仅仅指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舒适”仅仅指地扫得干净,衣具擦得亮,孩子睡得香,而这一切都是女主人勤劳能干得来的。通过教师点拔,学生分析,学生理解了这一段的内涵,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想象――创新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语文新课程标准》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从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殿堂?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敢问、敢说
有问题,才会激起碰撞和交流。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问、主动说,形成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达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怎样提问,问的既精又巧。开始时学生可能会问的很琐碎和零乱,千奇百怪的,有时可能还会重复性提问,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重点词句、课后习题等处寻找问题,并且希望学生自己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以期待学生进行解答,叶圣陶先生说过:“若疑而能自决,是非能自辩,则标志着我们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例如教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知道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呢?”有的学生问:“我想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鱼?”有的同学问:“鱼在纸上能活吗?”……让同学们带着这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去读,去感悟,学习气氛一下子就高涨起来。读完后,再让他们自己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这样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会提问题及准确表达的能力。
二、提供时空,自主探究,让学生敢想、敢疑
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己或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进行对知识的质疑——猜想——论证——总结。在探究中启迪思维,感悟理论,寻求规律,体验成功的摸索过程,当然,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
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求知。“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简单的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共同创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不仅要解惑,而且要激疑,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对事物探知的欲望,我们应该以趣做引导,如果没有兴趣和热情则不会激起学生好问的兴趣,课堂则会变得没有灵气和活力,这种呆板的教学将不会有创新的学生。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满足了求知欲,在趣中探知,在探知中得到快乐,在快乐中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语感、情感,从而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实践总结,课外延伸,让学生敢做、敢问
在新知识探究中,学生对新知识有了猜想、论证,最终要付诸于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起来,做一做,演一演,试一试,从而使感悟材料生化成理性知识。真正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教学语文《两小儿辩日》,在同学们反复朗读,结合注释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让学生总结一下:“你从两小儿和孔子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有的学生说要大胆思考,肯动脑筋;有的同学说要诚实,不要不懂装懂;有的同学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的同学说知识是无穷的,学习永无止境……
篇8
记得那是在我五岁时发生的事。
那时,我家大厅茶几上有一个大鱼缸,大鱼缸里的“三兄弟”成天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他们就是我家的“风尘三侠”,“大哥”、“二哥”和“小弟”。自从我看了《龟兔赛跑》这个童话故事后,每天都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为它们“风尘三侠”举办一个“侠鱼赛游”。
一天,趁着爸爸妈妈不在的这个绝好机会,我打算让三条“侠鱼”开始“赛游”了。我将赛道的起点和终点都用黑色的水彩笔画上了浓浓的一条直线,并在赛道两旁都摆上了一堆厚厚的书,以免不让“侠鱼们”冲出赛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将三位“侠鱼”从鱼缸里小心翼翼地捧了出来。“开始!”随着我的一声令下,三条“侠鱼们”开始“狂奔”了。过了一会儿,三条“侠鱼”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我看了看“侠鱼们”的比赛进度:“二哥”位居首列,“小弟”紧跟其后,“大哥”则还需努力。
“侠鱼们”都游到了终点后,蹦蹦跳跳地,似乎也在为自己的成果而感到高兴。突然,“二哥”不动了,紧接着,“小弟”和“大哥”也都是一动不动了。怎么回事,大概是累了,需要休息吧。顺便,我在它们的休息期间,也为它们的比赛公布了排名。冠军——“二哥”、亚军——“小弟”、季军——“大哥”。我将排名整整齐齐、端端正正地抄在了一张白纸上,为了让爸爸妈妈知道我的劳动成果,我还将白纸贴在了墙上。贴完之后,我探头往鱼缸里瞧了一瞧,发现它们还是不动,一股股腐烂的恶臭在大厅里弥漫开来。“没关系,‘侠鱼们’一定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够,现在睡一个‘回笼觉’!”我自言自语地解释道。
下午,爸爸妈妈回来之后,经过我“详细的不能再详细”地概括,他们听得稀里糊涂的,我又讲了一遍,讲完之后,他们个个都捧腹大笑,笑得前俯后仰。笑够之后,爸爸慢慢地解释给我听:“这些鱼都已经死了,而且呀,它们还都是被你害死的。”我听了,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爸爸接着说,“鱼是不能离开水的,你还让它们比赛,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听了之后,挠挠头,虽有点伤心,但也是为自己的愚蠢感到可笑。
篇9
鱼在纸上
一条鱼,从画师的笔下
给我带来了河流
就是这条鱼
从深深的静默中升起
它穿过宋元、龙门
和墨绿的荷叶
向我摇曳而来
淙淙地,鱼儿来了
而在它突然的凝望下
干枯的我
被渐渐带进了河流……
王家新,男,1957年生于湖北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社第3届青春诗会,1984年写出组诗《中国画》、《长江组诗》,广受关注。1985年借调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1986年始诗风有所转变,更为凝重,告别青春写作。1992年赴英作访问学者,1994年回国,后调入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为教授。已出版诗集、诗论随笔集等10余部。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性诗人。
全诗12行,分为三节。第一节,写观画时的感受。“鱼在纸上”一句十分平常,也十分实在,向读者点明了观赏对象。“一条鱼,从画师的笔下/给我带来了河流”,这很自然,由“鱼”想到“河流”,诗人产生了相关联想;也很奇妙,明明只是“一条鱼”,诗人却说画师给他送来的是“河流”。表面上看只有一条鱼,零星的几点水草,并无他物,着墨不多,但那鱼儿摇头摆尾,活灵活现,却从侧面表现了河流的清澈与充盈,诗人分明感到一条河水正向他流来。这正是我国传统写意画的一个重要特色。画师的笔是神来之笔,引领着诗人的美好想象。
第二节,写鱼的鲜活的生命状态。“就是这条鱼/从深深的静默中升起”。“就是”承接上文,突现画上“这条鱼”;“深深的静默”既可理解为画的沉静气韵,又可理解为诗人的深度想象;鱼儿从水底渐渐浮了上来,清晰地呈现在诗人眼前。“它穿过宋元、龙门/和墨绿的荷叶/向我摇曳而来”。想象继续展开,鱼儿从宋、元时期游来,历经明、清,而至当代;穿过黄河的龙门和“墨绿”的江南,带着历史的厚重和地域的宽广,摇头摆尾地游到了“我”的荷塘。
河流奔腾不息,鱼儿畅游不止,自然界生机勃勃,读到这里,你会感到一切多么美好,生命多么顽强。
第三节,写鱼儿引领“我”进入河流,是诗的升华和深化。如果说前面两节所展示的境界一般观赏者可能都会感受出来,那么这一节的境界恐怕属于诗人独有的了。“淙淙地,鱼儿来了”,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就此打住,宕开一笔,用“突然”将“我”观鱼转换为鱼儿对“我”的深情“凝望”;鱼是鲜活的,“我”是“干枯”的,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变换视角,易宾为主,是要表现“这条鱼”对“我”的魅力和启示。鱼儿沉浸在河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而“我”在现实生活里忙忙碌碌,为生计四处奔波,时光苍老着青春,岁月干涸着心灵,诗人多么渴望一条干净的河流奔涌而来,涌进“干枯”的日子里。所以,有了鱼儿的指引,“干枯的我/被渐渐带进了河流……”。水是生命的源泉,土地没有水的滋养,庄稼就会干枯;心灵没有水的滋润,精神就会干枯。“我”被“带进了河流”,就如同是这河流中的另外一条鱼,沉浸在清澈和纯净之中,享受着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馈赠。
篇10
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感想与体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相对于感知,在文本方面,包容了内容理解,情境体验,情感体会,表达方法、语言特点,节奏韵律的领悟等。从阅读主体上看感悟会因为学生个性,经历的不同而产生更加自我和个性。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期望学生感悟得更加深入,却又常常陷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尴尬境地。此时,朗读便会显现出神奇而独特的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中“未晓处”的重点,难点,节点,基本上都可以采用联系全文反复朗读涵咏去突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鸟的天堂》)“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草船借箭》中诸葛与周瑜暗藏玄机,刀光剑影的对话……诸如此类含义深刻,“有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语句,只有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才会产生顿悟的兴奋,阅读水平的提升。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语)——对于感情充沛或幽微,情境强,意境浓的段落,文章非朗读,能得其精妙。《观潮》中潮来时的片段,若不高声朗读,如何“身历其境”,睹其奔腾雄壮之势,闻其震天撼地之声。《去年的树》人物对白神情,若不轻声吟咏,如何能“推心置腹”,真真切切地体会人物心境心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描写爬山虎的片段,若不反复诵读,如何能从其间读出叶圣陶先生之平静而又深邃的境界,真诚而又仁爱的人格。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忘情地朗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与文章的“契合”,才能找到“忘我”陶醉的感觉,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语文魅力。教学十余年来,本文“焕发”出强大的感发力量,学生或泪不自已,或手舞足蹈,或“流连忘返”,均是在一遍遍的吟咏,朗读实现的。“情动语中而形言”——朗读既是学生体会情感,获得感动的方法,又是学生倾诉感动的方式。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解闷》)——当年贾岛骑在驴上“推敲”的时候,也是一边捋须,一边忘我的吟诵。只有在对文章一遍遍的出声朗读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的文章的结构法度,行文气韵,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这些表达上“说不清,道不明”奥妙,并且在悄无声息之中得以内化,迁移,最终化为己出,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不经朗读不知《长城》简约背后的严整,大气;不经朗读不知《白鹅》幽默背后的平和冲淡;不经朗读,不知《桥》语言节奏,故事情节、人物心情三者的内在契合;不经朗读不知老舍之亲和,鲁迅之深邃,冰心之清新,巴金之真挚;不经朗读不知说明文之严谨,不知散文之自在,议论文之逻辑。
二、积淀、内化作用
“熟读成诵”是传统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热爱朗读,背诵的学生比不太愿意出声读课文的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都要强。我想这得益于朗读,吟咏在积累,内化层面的优越性。
首先,朗读吟诵中,能更好的积累好词佳句,语言材料。这种积累不同机械的抄写和简单的训练。在朗读中好词佳句,以整体的语言情境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其意思,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运用之法。
其次,朗读吟诵有利于学生将文章之情境,阅读文章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固化”,这种潜在的“人生经验”往往会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也会成为表达的素材和灵感。
再次,在朗读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提升。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作为一种经验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朗读最容易得到提升。这正是由朗读的多功能性所决定的。
三、提升默读品质
我常常把默读当做阅读水平提高的标志,当做高年级阅读训练的一个重点。从教学实践来看,朗读对学生默读品质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语感强,对语言更加捻熟,在默读中往往速度更快,注意力更集中,感受更加深入、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