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15 13: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篇1

1、简单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争取课上90%的学生能熟练背诵《子衿》一诗。

2、品读诗词,体验、感受思念这种情感。

3、尝试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化为诗歌,学会用诗歌释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采葛》。

2、全班齐诵《采葛》。

3、谈话导入:《采葛》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个人深深的思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子衿》。

二、学习《子衿》。

1、师板书《子衿》这首诗。

子衿(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自由朗读诗句,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诗句,正音?

4、抓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①子:男子的美称? 衿:即襟,衣领。

②嗣,音Yí:传音讯。

③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④挑达táo tà: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

⑤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想念你的青衫,想念你的佩玉,我如此的思念你,不知你有没有思念我?在城门楼上天天盼望,盼你回来,告别的时间如此漫长。

5、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女子在城阙思念、盼望情人)

6、各种形式吟诵诗歌《子衿》,如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小组合作读、齐读。

7、比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好。

8、观看视频《吟诵子衿》。

9、全班齐诵。

三、拓展延伸。

1、谈话:思念是我们在生命中都经常体验到的一种情感,谁还可以举出一些表达思念之情的古典诗词。

2、让学生熟读以下诗词,品味其中浓浓的思念之情?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思 王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江城子? 苏轼)

四、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篇2

典 型 例 题

(2011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③。

【注】 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问题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错 答 列 举

错例一 这一联写渭北春天来临,树木欣欣向荣,江东日暮时分,白云自由飘荡,形象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之情。其中用了比喻手法,把李白诗歌比做“春天树”和“日暮云”,突出了“清新”“俊逸”的特点。

错例二 诗人眼看渭北冬去春来,树又变绿了,于是遥望李白所在的江东,想见那里日暮时云儿四处飘散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诗句中用了象征手法,“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

错例三 春天一到,杜甫看到渭北原野上的树一片青葱;江东日暮,李白还在夕阳映照的云下吟唱友谊:此情此景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的思想。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巧妙而又意蕴深长。

错 因 分 析

例一在想象“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所写的情景时,完全没有考虑到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而又错误地联系了上一联的内容。因此,在其想象的画面中没有出现杜甫和李白的影子,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对李白诗歌“清新”“俊逸”风格的形象描述,甚至误认为“春天树”和“日暮云”是两个比喻。

错例二对诗句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想象时,确实注意了“渭北、江东”的注释,可是在想象过程中又只侧重于景物,而忽视了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想象,所以在领会这一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时,竟然毫无根据地臆想出“树”和“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明显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说到底还是想象不合“度”。

错例三在想象两幅画面时,已经分别把杜甫和李白放在重要位置,甚至无中生有地想象出李白在“吟唱友谊”。然而,不足的是没能结合诗题“春日忆李白”和最后一联,来对人物心理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以致于无法正确把握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于是便产生了“时光流逝却不能冲淡友情”这一牵强附会的说法。

正 确 答 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答 案 解 析

从注释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应是分别写杜甫和李白所在之地的景象,而诗题“春日忆李白”已经点明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由此可以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渭北春天的树旁,杜甫思念着远在江东的李白;而江东日暮的云下,李白也在思念着杜甫。深沉的思念之情,通过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得格外鲜明而深刻。

解 题 思 路

解答这一道题必须充分运用想象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描写了两幅画面,解题的第一步是想象画面中的情景。诗句极为凝练,只用了“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这六个词语,由此而展开的想象,有着非常广阔的自由空间,几乎可以从心所欲。那么,如何把握想象的“度”呢?首先,应注意诗后对“渭北、江东”的注释,这一注释提示:在想象时,“渭北”的画面中应活动着杜甫的身影,而“江东”的画面中应出现李白的形象。然后,应进一步想象画面中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至于想象的“度”,由诗题“春日忆李白”即可得到重要提示;而诗中对李白诗歌及才能的高度赞美,以及渴望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则一再提示了想象的“度”。通过合“度”的想象,理解了诗中人物的心理,第二步才可考虑这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以及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矫 正 方 案

1. 基于文本,杜绝无中生有。

在解读古诗的过程中,文本是一切想象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脱离了文本的天马行空式的想象,不仅对理解诗意没有什么帮助,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误读。因此,解答古诗鉴赏题时,应杜绝那种脱离文本的无中生有的想象。比如例题中,想象第二幅画面所依据的文本是“江东”“日暮”“云”这三个词语,想象中出现的应是江东地区日暮时的一般景象,其中最突出的意象是“云”,以及云下的李白。除此之外,不必特意在想象中增添其他物象或情节了。而错例三中说李白在“吟唱友谊”,则纯属无中生有。

2. 合乎语境,防止节外生枝。

通过想象来解读诗句,还要注意合乎语境,就是要结合诗句前后的内容来作合理的想象,从而深刻地领会诗意,并防止在想象中节外生枝,臆想出诗句中本不存在的东西。比如错例二中,说“树”和“云”都有象征意义,认为渭北春来树又变绿象征了“时光飞逝”,而江东日暮云儿飘散象征了“友人离散”,这是没有考虑语境而臆造的所谓象征。本诗前半部分赞美李白的诗歌及才能,末尾则表达跟李白重聚并把酒论诗的希望,在这样的语境中,怎能节外生枝地想象出“对时光飞逝、友人离散的感慨”呢?

3. 顺应主旨,避免牵强附会。

对于古诗中情感内容的想象,通常要顺应全诗的主旨;主旨引导着想象,同时也限定了想象的“度”;一旦想象超出了这个“度”,就难免会牵强附会。比如例题中要想象杜甫和李白的心理活动,就先得明确全诗的主旨,即诗题中的“忆李白”。“忆”是怀想、思念的意思,于是很容易就想象出杜甫在渭北春天的树旁,正苦苦思念着李白,而在他的想象中,远在江东的李白也思念着自己。这样的想象顺应了全诗思念友人的主旨,因而是合“度”的。只有以合“度”的想象为基础,才能避免那种牵强附会的说法。

鱼跳龙门往上游。

现 场 练 兵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诗人“不眠”的原因有哪些?这首作于除夕之夜的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山 店

卢 纶

登登山路行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注】 松火:点燃松树枝用以照明的松明火。

2. 这首诗句句写景状物,从中也可体会到诗人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角思归

顾 况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

此夜断肠人不见,起行残月影徘徊。

3. 从诗题看,这是一首抒写思归之情的诗,其中是如何生动、曲折地表达情感的?

(上接第17页)

用法

词类活用

易错题型

例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

解析 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新修”;“更”是动词,译为“重新”,“题”也是动词,译为“命名或题名”。

翻译 我为你新修这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

易错之处 “新”等词性的活用没落实,还按现代汉语词性翻译。

方法指津

理解词性活用,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做语法分析和语境推断。

答题要点归纳

1.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分析该句中的“穷”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应译为“使……穷困”。

2.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贤”为意动用法,以之为贤,认为他贤良。翻译:(卫青)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遇到)的疑难问题,礼待汲黯超过平时。

3. 名词用作动词。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分析该句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时应译为“闻名”。

4. 名词用作状语。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篇3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簇,犹向陶公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问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2.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3分)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字词的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

【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一、审题不清,所选角度不准确

比如第2题 “请自选两个角度赏析颈联 ”,即赏析“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这一联。生甲:“写出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写出了傍晚相见山坡的景色。”生乙:“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菊傲然于世、高洁傲岸的精神;从结构上看为全诗点明了主旨。”显然这两个学生审题不清,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生甲在没有认真审题的情况下,上来就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属于答非所问。生乙的“点明主旨”也属于强拉因果。他们所给答案,赏析角度不够准确,导致该题不得分。那么这类赏析型的题目该如何作答呢?

首先应选准角度,其实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词的赏析。比如炼字角度、修辞角度、色彩角度和考虑情感角度。

其次看清是“两个角度”,而有的学生只选了一个角度,比如生丙:“已晚”表现出作者对的喜爱,突出了诗的主题,令人深思。可见该生只是从情感角度进行了回答,是很难得满分的。而有些学生就回答的很好。请看生丁:(1)对偶用得好,“半山碧”与“一枝黄”对仗,堪称完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2)色彩对比鲜明,“碧”与“黄”勾勒出一幅深秋傍晚图景,凸显了的鲜艳美丽,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这一解答就非常棒。该生先按题干要求,从修辞和色彩两个角度切入进行赏析,并且有分析性的语言,感情也答出来了。角度准确、全面,又有分析,这样的答案就得满分3分。

二、答案表述不够准确全面

比如第1题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一生:“描绘了野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形象”。只能给1分,为什么?因为答案包含两个方面(1)生存状态:政缘在野有幽色,即在自然界中的客观形象,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1分)(2)内在品质:肯为无人减妙香?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总之,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分两个方面作答,即客观形象描述加内在品质挖掘,然后进行语言的整合即可。

三、语言表述过于笼统、宽泛,导致表达不恰当、不准确

比如第3题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一生:“采菊东篱下,表达了作者与陶渊明志趣相投,喜爱野菊且要做一个野菊一样的人”。大家可以看出该答案的表述过于笼统宽泛:与陶渊明哪些志趣相投?“喜爱野菊且要做一个野菊一样的人”,野菊又有哪些品质?点出来了吗?没有。因此,这样的答案很难得分,至多得1分填诗句的分数。而下面这个学生的答案:“该句化用了‘采菊东篱下’这一诗句,表达了诗人率性自然、洁身自好、不慕名利、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就非常规范地回答了题干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要牢牢记住: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要笼统宽泛,不要含糊不清!

四、诗句回答不对,对于课内诗句,缺少理解性记忆、缺少灵活应用

比如第3题回答陶渊明的诗。生一: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诗句混淆);生二: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混淆);生三:悠然采菊东篱下(自编)生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混淆)生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混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准确理解课内古诗名句,并能灵活应用到课外,还是诗歌教学中要着重加强的。

篇4

基于人文教学思想,本课设计坚持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追求古诗学习的人文性、个性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情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读感悟。

设计特色:激发主体情趣,自读感悟,入境悟情。

设计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设计难点:通过想象,潜入诗境,与诗人达成心灵的交流。

设计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2.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词眼,通过想象与诗人达成心灵的交流。

3.熟读成诵,潜入诗境,品悟诗歌的意境美。

4.运用所学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读正字文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思乡篇章,读来常使我们热泪盈眶。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尤为脍炙人口。

1.请大家放开心情,自由读,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读读诗的作者:王安石,记住这个北宋大诗人的名字。

3.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音:bó jiàn huán

泊船 一水间 还绿 数 重

二、通读晓内容

同学们,当你把这首诗读正确、流利之后,能感知到此首诗的大概论内容是写什么的吗?

1.要求生反复通读,读出节奏。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边读边想这首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诗中找出体现主要内容的依据。

3.交流,评议。

写诗人的所见(春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京口、瓜洲、钟山、数重山。

写诗人的所想(心思):何时照我还。

写诗人思念家乡(思乡):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作者身在异乡。

4.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去说说这首诗的大概内容。

5.师小结: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王安石在旅途中所见的美丽春景,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细读解诗意

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又蕴含着怎样的诗意呢?让我们通过体悟图文来理解诗意。

1.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对照注释,小组内互说诗歌大意。

2.小组合作根据诗的前二句,画一幅简图,标出:京口、瓜洲、钟山的方位。

3.讨论交流,选派代表上台出示简图,指图说出全诗诗意。

4.鼓励学生着重理解好前两句诗的诗意,明白诗人所处的地点,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打下铺垫。

5.师用电脑演示PPT:京口、瓜洲、钟山。帮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方位关系,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前两句诗的大意。

6.自由说说全诗大意。

四、熟读悟诗情

当我们反复地读着这首诗,诗人心中那份浓浓的乡愁便伴随着三月的春风徐徐吹送到我们的心头,感受到诗人对家乡那份真挚的思念之情。那么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呢?

1.反复熟读,感悟诗情。

2.是什么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怀?能从诗文中找出一个最鲜明的字眼吗? (“绿”)

3.此时是什么季节?诗人怎么说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4.又一次被春风吹绿的江南岸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抓住“绿”字想象春天到来时江南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

5.想象江南美景的同时,品味“绿”字的传神。从一个“绿”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提醒学生还可用哪些词?(到、入、满、来、过……)

6.交流、评议,让学生感受到“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春天到来时江南岸边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陶醉,令人向往。

7.课件展示:春天到来时的江南美景图。从直观上感受文字蕴含的美好意境。

8.如此美好的季节,如此美丽的春景,而诗人却不能趁着美好的春光回到家乡去,多么遗憾与无奈啊!(鼓励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他的思乡情怀)

9.师:油然而生的强烈的思乡之情便在孤独的船头化作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后两句,一步步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他深沉的思乡情怀。

五、精读谙背景

师:夜夜魂牵梦萦的家乡即在眼前,又被春风吹绿了容颜,多美好的时节啊!诗人为什么不能就此回家而孤单地在船头独自哀叹、忧愁呢?

1.出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

2.分析不能还的原因。

3.评议小结:

(1)表达了作者重被朝廷启用,有机会施展自己抱负奔赴上任的急切心情,所以没时间回。

(2)王安石是一位有政治抱负、远大理想,以事业为重的人。

4.师小结:诗人的内心是喜悦与愁肠纠结,希望与失落交错的多重感受。带着这样的理解,再精读这首诗,我们的心灵一定有了更多的感触。

5.师生凝视画面,再次深情朗诵。

六、诵读入诗境

篇5

秋心, 愁也. 说到秋, 便使人联想起“ 悲秋” 的词, 这可能与古人的咏秋诗词有关. 柳永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李煜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等等,都赋予秋一种冷落凄清萧瑟,无不带有离别、伤愁的情绪。特别是当一个人独处时,听着淅沥的秋雨声,望尽天涯路,更会涌起绵绵的伤愁。

秋思,绵也。正因为秋天多有凋零萧瑟的景象,也就给了人们太多的秋思。在孤独落寞的心情下,一种思念之情便会由然而生。如“寂然轩窗三分秋,天涯浪人听雨摇。玉兰花落夜更幽,思君飘零心也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把身处两地的夫妻和相爱的情侣,相互间的思念、牵挂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深情地流露出无可奈何、不由自主的悲伤和落寞。“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生者对故者的思念也皆因秋思而生,亲友们会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送祝福,寄托心中的思念之情。

秋情,浓也。当你读过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后,便不会生发“悲秋”之感,而会涌起一种昂扬向上的热情。当你走进矿山,你会看到无处不在的忙碌的身影,那是劳动者在用生命的热情为企业缔造辉煌,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光热。当你走进田野,你会看到新时代的农民开着收割机在收获玉米,轰隆隆的机鸣声伴着鸟语回荡在秋天的晴空。当你走上山坡,山菊灿烂,杜鹃耀眼,桂花飘香,硕果盈枝,羊群徜徉,牧童晚归,青山绿水……你会陶醉其中,心旷神怡。

篇6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 “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 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篇7

一、用足标题“潜信息”,化隐为显

诗歌的标题信息量很丰富,它不仅交代了事件,往往还暗示了诗歌的主旨或情感。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请赏析“万里黄河绕黑山”中“绕”字的妙处。

考生误答 “绕”字描绘出边塞地域之广,“万里黄河”环绕“黑山”,生动形象地表现征人征途的回转曲折。

分析 诗歌的标题是“征人怨”,而一些考生只能分析到征人征途曲折,显然忽视了诗歌标题中的潜在信息。诗歌不着一个“怨”字,但处处有“怨情”。四句诗分别怨征调频繁、怨战争紧张、怨戍边无期、怨征途无尽。可见,“绕”字不仅在写景,还有抒发怨情的作用。

答案示例 一“绕”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边疆地域广阔的特点。“万里黄河”环绕“黑山”,诗人以此表现征人征途的回转曲折,表达了征人对战争的怨愤之情。

启示 诗歌标题里面的形容词往往暗含作者的情感与思想,考生在阅读诗歌、解答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诗歌标题里面的“潜信息”,完整答题。

二、读懂背景“潜信息”,联系分析

创作的背景往往直接影响创作主体的情感取向,但很多考生在分析诗人的形象或情感时,没能充分利用好题目设计者提供的背景注释,从而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生误答 表达作者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

分析 诗歌确实是在抒发清秋冷落的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但仅仅这么答题,还远远未分析到位,因为诗人表面描写柳树,实际是在抒发自己的心境,这是在运用托物言情的手法。注释说得很明确——“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可见,注释暗示了诗人心里寂寥的根源:壮志难酬,命运不顺。

答案示例 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伤感心情。

启示 复习备考时,考生要特别关注诗歌创作背景和注解中蕴含的“潜信息”。要从背景与注解中体味个中的提醒和暗示,从而巧妙解题。

三、转化意象“潜信息”,合理解读

意象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选择特定的意象来寄托诗歌特定的思想内容,从而表情达意。然而,有些考生在分析诗人的情感、思想或具体语句时,却未能抓住这个很重要的暗示。

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考生误答 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热爱生活的情感。

分析 菊,高洁、隐逸、超凡脱俗。它虽不能与牡丹的国色天香媲美,也不能与兰花的身价相提并论,但它是凌霜不凋之花。它一直获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其坚强的品格、其隽永的内涵、其清高的气质一直为古代文人所向往。诗人咏菊,实为托物言志,寄寓生命价值观的追求。

答案示例 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启示 古代诗歌常用特定的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考生复习时,要有归纳意识。比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留)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四、结合问题“潜信息”,规避误区

高考试题的每问之间常常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考生应该巧妙地把握每问之间的关系,关注问题所含的潜信息,这样能帮助解题。

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分析 以第二小题为例,“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为一写景的诗句,而问题问表达了什么情感,问题“潜信息”告诉考生:这是一句用景物表达感情的诗句,所以后面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出来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三小题问这首诗的构思脉络。考生如果能结合前两个小题所含“潜信息”,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一问:第一小题告诉考生诗歌的前两联是一个整体,题干说得很明确,就是对李白的诗作了高度评价。第二小题涉及第三联,借景抒情。第四联也就自然成为第三层——表达杜甫渴望和李白重逢再讨论诗歌创作。

答案示例 (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启示 复习时,考生要揣摩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解读出题目之间的关联,明了题目所暗示的相关信息,然后观照全诗,整体把握,领悟诗句内涵和题目指向,从而更快、更好地解答题目。

篇8

关键词:情景交融

离别之情

成都近郊,杜甫草堂不远,至今耸立着一座薛涛的“吟诗楼”,点缀着蜀地的青山碧水,那是薛涛晚年所居之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从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可知,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如何的倾倒一时。当时的大诗人元稹在薛涛四十岁时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并写了“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寄赠薛涛》)。卓文君和薛涛,两位才女,都是四川人。虽然薛涛生于长安,但她在年纪尚幼时就随父迁到了蜀地,可以说薛涛是在巴山蜀水的灵秀浸染中成长起来的。

薛涛,字洪度,幼时随父入蜀,因父早亡,遂沦为乐妓。虽为乐妓,但来往于幕府之间,以不凡的才艺而名躁一时的女才子有机会结识了很多的社会名流。她的文才也受到了当时许多大家的注目和赏识。她的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论是送别友人,思乡念亲,还是酬唱寄赠,感怀民事,诗歌中都深蕴着诗人饱满的情感。昔人曾称道她“攻绝句,无雌声”。她的《送友人》是一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送别诗,也是薛涛诗中较为著名的一首,是可与“唐才子”们竟雄的名篇。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唐薛涛《送友人》

这首诗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常被编入各种唐诗选本中。诗歌以传统的送别为题,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依依难舍之情。诗人对于离情的渲染,在她营造的凄凉氛围中得到了完全的发挥。诗歌留给我们的,是需用心去体会的诗人对友人悠远缠绵,牵连不断的丝丝情谊。

前两句写别浦晚景:水中蒹葭,月夜寒霜,远山苍茫,离人凄怆。诗人不言秋,但秋山秋水秋月夜令人心生秋凉。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经·秦风·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吟咏。《诗经》中别离在水另一方的是梦寐以求的情人,而诗人将忍受的离别之苦则是因友人的远去而生发。这凄凉的夜景折散出的阵阵寒意,无不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人离别的凄寒感受。秋季相送格外难堪,“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一年一度清明节学生发言材料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一年一度清明节学生发言材料一

各位宗亲,各位来宾,大家好!

清风习习催秧绿,明月悠悠映麦黄。在这个花红柳绿、风清雨润的时节,咱们吴氏家族吴岗支系汇聚在_县_镇,隆重祭奠咱们的吴氏祖先,追思先人的丰功伟业,联谊今人的亲情友情,共谋吴氏家族的发展大业。咱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

吴姓在百家姓中摆第六位。吴氏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以吴姓为国号,又以国号为吴姓。千百年来,吴氏宗族至贤让德,励志修行,齐家治国,名扬四海。今天,咱们站在先人吴复的墓前,又看到了吴复当年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英姿,感受到吴复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气度。悠悠六七百年,吴氏子孙,家兴族旺,遍及华夏。在政界、商界、科学界、艺术界……所有行业的功德榜上,无不有咱们吴姓的名字。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这是后世子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见证。

今天,咱们怀着一颗虔敬至诚的心,来祭奠咱们的先祖,就是要缅怀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诲。古人有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大地,报天地覆载之德;祭祀祖先,报先辈养育庇佑之恩。我想,这是咱们今天祭祖的意义之一。

斯人已乘黄鹤去,辉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这里的咱们吴氏后人,当弘扬先祖美德,积极促进和加深宗族联谊,念血脉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谊。我辈当以全族利益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礼诚信,精诚团结,互通有无,族亲融合,互帮互助,共谋发展。我想,这是咱们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义。

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为了后人更加腾达,是为了宗族更加辉煌。

尊敬的宗亲们,吴氏宗族的发展历程告诉咱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只有勤劳勇敢才能成就伟业,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兴旺家族!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让咱们携起手来,热烈欢呼吴氏家族发展史上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为咱们华夏吴氏族人活得更幸福、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一年一度清明节学生发言材料二

大家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这个节气,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清明时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一年一度清明节学生发言材料三

大家好!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且清明影响相对更大更广。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绿野恣行事,春入处州碧四周。又到了清明节,“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情感,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今年是清明节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二年,再加上双休日,我们就将在这个周末迎来三天的“小长假”。如何过好这个传统节日,“安全、文明”是两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我们还要倡导文明过节,树立殡葬祭扫新风。清明祭祖扫墓,已经成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已故亲人和朋友的追思之情。不过,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愚昧攀比的祭扫陋习陈渣泛起。纸扎的轿车、别墅等祭祀用品粉墨登场,一些不法商贩借机牟取暴利。这不仅造成铺张浪费,还从根本上背离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败坏了社会风气。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我们的祭扫,应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层面,而不是以物质来衡量。当前,植树祭扫、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现代文明祭扫方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应该大力予以倡导。献上一束鲜花,寄托一份哀思,于逝者而言是纪念和慰藉,于社会来说,也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当然,清明节不应简单等同于“扫墓节”。作为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外,还形成了踏青、郊游、插柳、拔河等户外活动,从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伤和欢乐赏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们在祭奠先人的同时,还要全面继承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不断创新加以丰富,使清明节更好地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一年一度清明节学生发言材料四

大家好!

今天清明节,我们一大家人都去祭奠已故的亲人。那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多少给那个伤感的日子增添了一些生机。看到格外好的天气,我们小孩子想到可以在山野上采花,看美丽春色,和几个小表姐玩耍,心里有压抑不住的高兴。

一大早,大人们都忙着购买祭祀品,我们几个小孩拿着爸妈给的零花钱,悄悄溜进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大约走了二十分钟车程,我们来到了目的地。

篇10

毋庸至言,现在小学生受到家庭与周围环境的影响,阅读兴趣越来越低,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多数学习成绩较好,而且学得轻松;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多数成绩上不去,学得还挺苦。因此,我在教学时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结出“对比阅读法、启发阅读法、诱惑阅读法、选择阅读法”这“四法”,根据不同课文和时间,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比阅读法

对比阅读,即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更好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课文时,我就应用了对比阅读法,当学生理解课文是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诗,同学们很快就想到了《静夜思》,其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是身处异乡的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流露。我把这两篇课文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阅读。同时,我抓住时机向他们讲述诗中“独”“异”“倍”三字的妙处,以及“明月光”与“地上霜”、“望”与“思”的寓意,让学生体会身处异乡的人,在特殊的日子里,所写的诗句中无不蕴含着浓浓的思念之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启发阅读法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层次较低,身心没有得到充分发育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文的阅读理解方面容易跑偏,出现思维障碍是正常现象。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有针对性地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读书欲望,调起学生的“胃口”,让其从渴望中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思考,寻找答案,追求结果。如在学习课文《哪吒闹海》这一课时,我就应用了启发阅读的方法,在备课时就设计了几个问题。在课堂上,利用事先设计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分组提问:哪吒把夜叉打死了,龙王怎么办?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东海龙王父子经常兴风作浪、胡作非为,哪吒制服龙王后,人们又过上了什么日子?让学生各自回答,增强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

三、诱惑阅读法

所谓诱惑阅读法,就是故意提出问题造成悬念,让学生为了急于知晓答案,不得不去看书寻找答案。使老师叫学生去看书,变为学生主动去看书。如在教授《哪吒闹海》一课时,我就把《哪吒闹海》中最精彩的部分讲给他们听,说哪吒和三太子打得不可开交,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四、选择阅读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在阅读课上,我一改往日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把他们阅读的声音录下来,播放给他们听,然后再播放范读的录音,让他们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再读,再听录音,再对比,其次再进行情境表演,极大地提高了阅读兴趣和能力。

同时,在班级上,我经常组织举行讲童话故事比赛,故事内容要求是课外书上的,且要求人人参加,每次讲的故事内容都不能重复,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余都是鼓励奖,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课余时间,学生都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读故事书的情景,以前我规定他们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现在已经不用了。

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我采取定期开展“共享一本好书,增长知识水平”的读书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筛选,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是哪本好书,读这本能有什么样的享受。学生为表现自己知道得很多,都会仔细阅读并加以思考,强调介绍所推荐的理由,分享阅读带来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