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课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03:0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日月潭的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日月潭的课文

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5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huān

wèi

shí

qīng

zhòng

wǎn

qú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6分)读拼音,写字词。

①我对yǔ

zhòu________飞船tè

bié________感兴趣。

②孩子们正在yù

shì________给一只非常受huān

yíng________的小狗洗澡。

③hú________里的hé________花开了,真漂亮!

3.

(8分)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并组成词语。

扌_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___

页________、________

4.

(2分)扩词

卓________

浸________

5.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葱茏

凶猛

水性

翻山越岭

6.

(2分)写出近义词

凶猛—________

葱茏—________

7.

(3分)写出反义词

凶猛—________

葱茏—________

漆黑—________

8.

(6分)选择正确读音

太阳(yɑng

yáng)

________

斧头(tou

tóu)

________

他俩(liǎ

liǎng)

________

潜入(qiǎn

qián)

________

纪念(niàn

liàn)

________

命名(mín

míng)

________

9.

(4分)填关联词语

①恶龙躲在潭底,________请水性特别好的人________战胜他们。

②________拿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________能将它们制服。

10.

(4分)仿照例句写词语

树木(茂盛)

湖水________

太阳________

风光________

群山________

11.

(5分)用钢笔描红

饿

12.

(6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草木)青翠茂盛。

________;

②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开。筹,计策,办法。________

③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或形容克服创业中的种种艰难。________;

④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________

⑤制服,使驯服。________

⑥异常辛苦。________

13.

(6分)给下面字加部首组成字,再组词语。

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

(3分)下面三种问句分别属于哪种问句形式。

①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________

②大尖哥和水社姐为民造福,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怎能忘记他们呢?________

③谁是村子里最勇敢的人?大尖哥和水社姐。________

15.

(5分)誊写词语

漆黑一团

躲在潭底

冒着危险

一筹莫展

披荆斩棘

潜入湖底

降伏恶龙

16.

(4分)选词填空

著名

有名

日月潭的风光特别________。

②冰心是我国________作家。

宽敞

宽阔

③现在的马路越来越________。

④我们坐在________的教室里读书。

17.

(6分)读《日月潭的传说》,填空

很久很久以前,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________,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从________拿到了________,接着又与两条恶龙激战了________,救出了________,他们化作了________,永远地守卫在潭的两边。

18.

(5分)缩句

①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②他们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19.

(5分)修改病句。

①这本故事书对我很感兴趣。

②学校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20.

(3分)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省著名的旅游胜地。A、台湾

B、海南

C、北京

D、西安

②“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读这段话时,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________A、高兴

B、激动

C、悲痛

D、兴奋

③________日月潭成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那里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青山环抱,树木葱茏。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之所以,是因为

D、如果,就

21.

(8分)补全成语

一________莫________

挺________而________

翻________越________

披________斩________

22.

(5分)造句

降伏:

拯救:

23.

(9分)读《日月潭的传说》,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是个著名的________。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________呢。

②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________,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________和________,把这个潭叫做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

(13分)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的练习。

日月潭简直就是人间仙境。那儿,不仅环境宁静,而且景色宜人。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青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

朦朦胧胧)

_____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飘荡

荡漾)

_____

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又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隐隐约约

朦朦胧胧)

_____,充满了神秘感。

(1)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3)这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日月潭在哪几种情况下的景色?

25.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奇的屋顶

屋顶有什么新奇的?

星期天,爸爸带我参观了一个科研区的屋顶,那儿可真有趣!

爬上一号楼楼顶,我惊奇地睁大了眼睛:这里是一个碧水汪汪的大池子!绿色的浮萍底下,数不清的鱼儿在游动。爸爸说:“屋顶养鱼,_______能使居民吃上鲜鱼,_______能使屋子变得更凉爽。”

二号楼楼顶是一片菜园,种着西红柿、豆角、黄瓜,这些蔬菜长得可好啦!听说光楼顶这块地方,每年能收上万斤鲜嫩的蔬菜呢!

我还看到有的楼顶上种着花草,有的楼顶是游泳池,有的楼顶是小公园,小朋友们正在公园里做体操、看画报。

这些屋顶真有用,它们使城市变得更加漂亮啦!

(1)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几种楼顶?

(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5分)

24-1、

24-2、

24-3、

25-1、

篇2

温情提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6月13日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陕西等13个省市为赴台旅游第一批开放区域。6月中旬,大陆33家旅行社赴台考察10天,主要内容有酒店、车船、购物点;景区为阿里山、日月潭、等。根据协议,7月4日正式实施大陆居民赴台旅游。

根据协议附件,接待一方旅游配额以平均每天3000人次为限。组团一方视市场需求安排。第二年双方可视情况协商作出调整。旅游团每团人数限10人以上,40人以下,自入境次日起在台停留期间不超过10天。

高山青 涧水蓝

“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 阿里山的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称道,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林木葱翠,这里成了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阿里山常青。阿里山的森林与登山铁道、日出、云海、晚霞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天然森林区古木参天,四季常绿。其中有一株老红桧,高约53米,已经历3000多年,被称为“神木”,所惜近年受损。另有一棵“眠月大神木”,也为红桧,高48米,有4100多年的树龄。最稀罕的为“三代木”,树中有树,三代同堂。

“绿水常围着青山转”,峰峦环列、形势雄伟的阿里山,附近溪谷甚多。和社溪、清水溪及曾文溪的悠悠涧水环绕着阿里山终年长流,山岳重叠、地势险峻的塔山及对高岳山,依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树木生长各任天性蔚然成林苍翠山峰。

一方水土一方人,有了这样的山,加之这样的水,难怪歌中会唱:“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景区动态

7月4日起大陆观光客到阿里山,将能欣赏到“高山青”这首歌中描绘的邹族歌舞。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阿里山风景区管理处等单位经过多次研讨,决定7月起在阿里山火车站二楼广场定期表演邹族歌舞,以迎接大陆观光客。

阿里山,日月潭,一山一水,联结着多少游人的眷恋,牵连着多少亲人的思念。

畅游吧,只为那曾经的美丽“乡愁”,如今,这乡愁,已不再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望眼欲穿 等候在那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日月潭》,就是这区区200多字,无数的大陆孩子知道了祖国东南的宝岛台湾有一个美丽的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清人曾作霖说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闲”。300年来,日月潭就凭着这“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

“你深情呼唤,徘徊在那黄河边;我望眼欲穿,等候在那日月潭”。

景区动态

日月潭码头休闲大饭店购入新型游艇,专载投宿饭店的观光客,主打邵族风味餐;伊达邵俪山林哲园会馆以拥有潭上餐厅起家,早已赴大陆大打知名度;日月潭泛丽雅酒店决定配合大陆客推出家乡口味;涵碧楼大饭店则选狮子头等系列美食主打,要让大陆客用餐也不虚此行。

相关链接

大陆在宋朝时就用“八景”称呼风光名胜,元、明以后竟相仿效,以至成为时尚。因此,台湾各地的风景多以“八”来称呼。

台湾八景:

■定于清康熙年间的八景是: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斐亭听涛、澄台观海。

■定于清乾隆前期的八景是:香洋春耨、赤嵌夕照、雁门烟雨、鹿耳春帆、鲲身集绸、金群晓霞、鲫潭霁月、旗尾秋收。

■定于日据时期的八景是:旭冈、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寿山、鹅銮鼻、东海断崖。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语文;语用意识

语用意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提高。其实,语用意识是培养学生自觉关注语言文字的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表达的形式和方法,对表达的流程进行思考,指导能够掌握表达的内容,获得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能力。

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日月潭》一文的教学,在这里浅谈小学生语用意识的启蒙教育中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课前准备,关注语用

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准课文的关注点,架构出课堂上的重点目标,并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一些可能用到的问题等。具体如下:

(一)找准关注点进行解读

在小学低段语文中,文本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是必须由老师去寻找和解读出来的,毕竟那时候的小学生在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上有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所以,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去阅读文本,由表及里地找出文本的重点内容,分析和处理好文本中的语言点,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在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是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却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形容了日月潭的形态,引发人们的遐想。同时,这句话中,“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这些词语是那么的鲜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那样的神奇而生动。而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来体会词语中的意蕴,不仅积累了学生的语言元素,同时还可以勾起学生对日月潭的想象,从而更好地学习课文。

因此,文本的解读在前期的准备中尤为重要,只有教师真正地解读清楚了文本中的隐藏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更好地对他们的语用意识进行启蒙教育。

(二)架构课堂目标

目标架构中最重要的便是要能够仔细地阅读文本,只有对文本的内容有了足够的了解,才能够找准目标并进行架构。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地阅读《日月潭》一文,在阅读之后,我们将从识字、朗读、体会多个方面来确定最终的目标。

1.识字

在文本中,我们将会遇到“朦胧”等9个生字生词,那么,目标之一便是让学生认识这些字;接着便是教学生写字,在书写的时候,要留意“茂”“约”等12个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就是“风光秀丽”等12个四字词语,需要让学生记住,从而积少成多。

2.朗读

朗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只有引导学生投入自己的感情,有感情地去读,读出自己的向往之情,将文章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才能更好地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手法。

3.体会

引导学生通过前边的朗读,用心去体会日月潭的美景,激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

通过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不仅引导学生关注了字形字体,而且也强调了书写时需要注意的事情,积累了新学习的词语,同时还引导学生注意了用词以及文本整个的内容,最后,还关注了学生进行朗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激发他们的感情

变化。

(三)预设教学中的思考点

教学预设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培养的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现象的预想和解决办法的预定。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来说,在预设中会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身上,要考虑到学生在面对文本的时候,能够达到的认知状态以及情感变化的情况,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语用意识的培养。在此我进行了如下两点预设:

1.读字词

提出阅读的要求,在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从而读通句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生字生词可以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方便以后的记忆。

教师找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在学生自己读完一遍课文之后,出示这些词语,让学生读出词语,并记住这些词语。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比较大,而且对词语的理解有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可以制作各种图片,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记住那些四字词语。

2.读文本

将学生进行分组,比如四个人一个小组,然后进行小组的合作。在前边学生已经朗读过一遍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中讨论,每位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圆圆的”等词语,并在小组内合作进行配图,接着再带领学生学习三四段的时候,引导他们熟悉“隐隐约约”“朦胧”“仙境”等词语的妙处以及词语的意义。并且指导他们学习对不同的美、不同的意境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

无论什么时候,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有了兴趣,才能在后期的学习或是处理中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样的,利用听、说、读等不同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让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获得知识、启蒙语用的最好办法。

二、课堂教学,凸显语用

在做好了课前的准备之后,便需要在教学中通过点点滴滴来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一)听说读写中的语用

我们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编排有这个单元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听说读写相关的内容,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听说读写以外,又该如何巧妙地将其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呢?

首先,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机会,比如在课堂预设中设置听说读写的实践环节,除了设置以小组为单位的听说读写,同时也要设置以个人为单位的听说读写活动,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培养其听说读写的能力。

其次,要留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方法,前期的时候应该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从而学习听说读写的方法,避免在前期的时候,没有目的性地盲目学习。在后期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时候,教师便只需要进行观察和引导,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指导便可以了。

(二)利用积累提升语用

每个单元不仅编排了一个单元字词的听说读写上需要注意的内容,同时也编排了一个单元的基本教学安排。那么教师便可以利用这些教学安排,更有目的性地去计划自己的教学。

我们知道要想学好语文,字词的积累是很关键的,另一方面,便是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了。感悟教师只是引导,需要学生真正地融入课文之中才行;而字词的积累,便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好一节课需要记住的最基本的字词,还需要考虑该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记忆字词。

这时候,反复的阅读和抄写便是方法之一,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文本,当学生对文本形成了自己的意识的时候,让他们反复地抄写,仔细地观察文本中的每个字词、每句话,尤其是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时候就更容易被记住,当然,抄写记住的不仅仅是读音了,还有字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实现了字词的积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所在,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

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让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积累。语文教学中,对于课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知道,理解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因此,在学习中,应该将积累和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每一个环节里进行渗透,进行反复的螺旋式教学。

三、课后练笔,渗透语用

除了课堂上的听说读写以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写话要求,来引导学生锻炼他们写话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文本的讲解结束之后,以文本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为目的,设置一些小的练笔,并利用鼓励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写小练笔的热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一)读课文写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可以引发人遐想的词语或句子,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说出自己所想,写出自己所想。

比如,在《日月潭》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那么那些中外游客会如何评价日月潭呢?首先,学生会说“游客会夸日月潭”;接着,引导学生去思考在夸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说出了“高兴的”“激动的”等词语;从简单的词语入手,让学生想出一些夸日月潭的词语。最后,就是引导学生将前边所说的用一句完整的话组合起来,其他学生可以评一评、议一议回答问题的学生所说的完整的话是否存在问题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让原本不算生动的词语教活了,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

(二)画景色,写感受

对于小学生来说,用简单的画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感,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小孩子不懂得太多的语言文字,对于他们来说,画画便是无声的文字,是表达他们的感受的最好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画出来或者是将课文中没有的内容画出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画来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依旧以《日月潭》为例,在这篇文章中,有着很多描述美景的句子,比如这句“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在这段文字中,写到了清晨和中午的日月潭的美景,但是并没有描写晚上的景色,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傍晚的日月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傍晚的美景,或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傍晚的美景之后共同完成,还可以让学生在作品展示之后添加自己新的想法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画画并完成了之后,便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图画来进行续写了。

虽然说,语用意识是一个人主动地、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方式,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切都处于懵懂状态,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在初期的时候,很快打开语用意识的大门,也就是说,教师的启蒙是很重要的,只有教师在初期的时候进行引导、规划,才能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好基础,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篇4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3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1)“疑”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6分)画龙点睛。(我会选词填空)

________水

波浪________天

________不绝

________道

________声

________人

3.

(3分)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yǎo

shuǐ

jiān

chá

hu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8分)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茶________

禄________

邀________

掂________

荼________

绿________

缴________

踮________

5.

(5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①《茶经》的作者是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写的。(修改病句)

②军士答道:“这确实是我划船取来的南零水,有一百多人看见我取水了。”(改成转述句)

6.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敏锐

②奥秘

7.

(5分)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贡献。针对这一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做?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回眸

②诞生

9.

(3分)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

①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省著名的旅游胜地。A、台湾

B、海南

C、北京

D、西安

②“很久很久以前,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读这段话时,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________A、高兴

B、激动

C、悲痛

D、兴奋

③________日月潭成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那里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青山环抱,树木葱茏。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之所以,是因为

D、如果,就

10.

(9分)读《日月潭的传说》,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日月潭是我国________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________,________,是个著名的________。说起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________呢。

②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为民造福的________,就把这两座山命名为________和________,把这个潭叫做________。

11.

(6分)选词填空。

(1)掩护

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________环境。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________着小麻雀。

(2)搏斗

战斗

老麻雀不顾自己安危,誓与猎狗作生死________。

这场场激烈的________持续了三天三夜。

(3)猛烈

剧烈

风________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饭后不要做________运动,对身体不好。

12.

(5分)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①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3.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波涛汹涌

②无边无际

14.

(3分)写出反义词。

详细—________

提高—________

发展—________

15.

(4分)形近字组词。

推________

堆________

壤________

镶________

16.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烹________茶

功名利禄________

惊愕________

17.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毫不________

功名________

源远________

18.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9.

(5分)读课文《陆羽与》说说句中双引号的作用。

当时,人们都以求取功名利禄(lù)为荣,不屑于写这样的“闲书”,而陆羽却毫不动摇。

2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生活富裕了,难道我们就能铺张浪费了吗?

②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8分)

21.

(8分)快乐阅读

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表示数量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

(2)找出出短文中的感叹句。________

22.

(5分)默读课文《陆羽与》,说说四部分的主要内容。

23.

(5分)读《陆羽与》,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4.

(5分)阅读课文《陆羽与》选段,回答。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采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人们要追溯(sù)茶的历史,了解中国茶道,便自然会想起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茶圣”陆羽。陆羽是唐朝复州竟陵郡(jùn)①人,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煎(jiān)茶水记》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段话中,那些语句概括地介绍了陆羽?

25.

(5分)读《陆羽与》

说说,《茶经》是怎样一部书?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3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11-3、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8分)

21-1、

21-2、

22-1、

23-1、

篇5

一、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节课很难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尤其在学习较抽象的字、词等基础知识时,往往显得坐立不安,这时,教师可相机运用图画帮学生理解、识记。如在教“跪”字时,先用粉笔画一幅一个人跪着的简笔画,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姿势?”引出“跪”字,然后分析字音、字形,再让学生看图了解怎样的姿势是跪。又如《赵州桥》一课中专用术语较多,文中“拱桥”一词释为“中部高起,桥洞呈弧形的桥”,好多同学将“弧形”误认为是半圆形,从而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独特之处产生了偏差。教师可画出几个弧形与半圆形进行比较,并举出窑洞与彩虹的实例感知,学生学得有趣而且理解深刻。

二、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借助简笔画,可以弥补语文教学只从语言文字感知教材的不足,使教材回到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具体形象,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再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帮助学生完成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如课文《沙漠里的船》这课,介绍了骆驼身体各部位的生理特点及功能,由于好多学生生活在城市,没有见过骆驼,学习起来感到吃力,一位老师便在黑板上画了一幅骆驼的简笔画,图、文对照,逐步讲解,一下子便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学得非常愉快。当讲到骆驼的鼻孔可以紧闭防沙时,有的同学提出:骆驼的鼻孔为什么可以闭上,而我们人却不能呢?其实,这是因为二者的构造不同,骆驼的鼻孔里有瓣膜型结构,可以收缩、扩张,人却无此结构。可这样的解释,学生似懂非懂,于是这位老师又画了一个骆驼鼻孔的瓣膜结构,学生看了豁然开朗,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不愧是一箭双雕。

在教学《日月潭》时,课本上说:“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这个岛把湖水分成了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学生看了文中所附照片后觉得图文不符,南北两边根本不像月亮、太阳的形状。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与摄影师的拍摄角度迥然不同,但景是同样的景。于是,一位老师灵机一动,根据课文内容用粉笔画了一幅有山有水、有树木古迹的日月潭全景简笔画,潭的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然后让学生看着图画描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勃勃地描绘起来,真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样既让学生领略了日月潭的湖光山色,又学习了作者的观察方法,更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语文课上辅以简笔画理解课文,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与锻炼也有不少作用。如在教学古诗中,由于诗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境,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风情画。教师可先由一幅线条粗犷的简笔画引出诗中的意境,再由对诗的赏析回到对画的反刍。前一步由教师完成,后一步由学生尝试,画做好了诗也学懂了。尽管有的学生画得很差,但毕竟包含着他们的想象和创造,这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很好的帮助。

四、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贯穿美育教育

篇6

一、要求学生读出层次,读出深度

1.读出形。即在朗读之中唤起语言描绘的形象,执教《日月潭》一课时,学生在朗读感悟日月潭样子后,我让学生把在自己头脑中唤起的日月潭形状用笔描绘出来。学生创意很多,尤其是一位同学把两潭湖水沟通在一起,而且还解释说,书中说两潭湖水相“接”,既然是“接”,两潭湖水就是相通的,所以画成这个样子。在朗读中,运用一定朗读技巧,在学生头脑中唤起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出情。在执教《罗盛教》一文时,我把重点放在了罗盛教三次救人的研读上。在学习第三次救人时,为体会人物思想,感悟文中蕴涵的真情,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听一听,罗盛教二次救人失败,又开始第三次救人,他此时此刻心里会怎么想。学生从罗盛教的动作“顶”中感悟到,罗盛教会想:“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孩子救上去。”于是我因势利导:“是啊,罗盛教一定要把孩子救上去,这种信念是多么坚定呀!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于是在品读中学生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在文中留有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第一要围绕中心展开想象。执教《日环食》一文时,围绕日环食罕见,进行了多次设疑,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真正感悟到日环食的奇、美、罕。第一处是“同学们看到日环食还做哪些准备?”第二处是“日环食除书中描绘形状,你觉得还像什么?”第三处是“白天突然像是到了傍晚,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在这三处留有空白,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日环食的罕见。

第二是化概括为具体,展开想象。执教《罗盛教》第四段,当读到“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这一部分时,我就激发学生想象,罗盛教是怎样把崔莹顶上来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就好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学生在课堂上纷纷描述罗盛教救人的感人场面。通过教师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感悟到罗盛教已无力气了,可他仍在竭尽全力救人,于是他那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便会跃然纸上。

第三是文尾延伸,再造想象。有的课文结尾言由未尽,十分含蓄,使学生浮想联翩。如《塞下曲》。这首诗仅写了一逃一逐,仗有没有打,诗中并没有写,但从气势能感到,这是一场箭在弦之战,一触即发。于是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未写完的情节想出来,从而使学生理解我军的骁勇善战及不畏艰险的豪迈情怀。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是课前精心设计的,也可以是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随机设计的。巧妙设计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教”上做文章,做到既“传道”又“传情”,既“解惑”又“解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以入情”,才能善解文情。那么,如何巧设生动的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魅力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情境创设艺术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把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有效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语文活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就教师个人而言,首先要深入学习、理解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原理,发现教学本质,并且时刻关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动态。

二、多样化的情境设计,改变单一学习方式

1、创设调动积极性的游戏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化情境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小学低年级到中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语文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语文。而创设故事化情境就是一条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3、引导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儿童好奇好问,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山水有什么特点?”这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释疑来理清水的静,清,山的奇,秀,险,通过播放桂林秀风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4、利用多媒体,创设画面情境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来创设画面情境.如《日月潭》这篇课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日月潭的美丽景色。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日月潭风光秀丽的特点。在教学时,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用画面展示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风光,配以优美轻柔的音乐,同时教师适时范读,引导学生抓住“湖水碧绿、隐隐约约、轻纱、朦胧、仙境、风光秀丽”等词语,品词品句地朗读,把学生带到文本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充分体会到日月潭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5、联系教材,创设表演情境

人天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排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人人均等的,不管你的语文成绩好坏,参加机会就属于你。学生自编自组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在排演本剧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6、适时引导,创设朗读情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用充分的时间来品读,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坚持读为本的理念,每篇文章不仅要充分地读,还要适当范读。由此,在教学中我不仅提供给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小组赛读、评读等的机会,还用范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在范读时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力求读得声情并茂、流畅自如,让声入学生之耳,让情入学生之心。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或教师的范读中,领悟语文的情味、韵味、诗味,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体会作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感情,或品味作家所阐述的生活哲理。

7、创设开发创新能力的开放式情境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 整合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5-01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姿多彩的视觉图象,鲜明动听的声音,将枯燥的语文教学变换成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声音,形象、逼真的音响效果,动态的演示过程,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信息,更直观生动的再现教学情境,变抽象的教材内容为易于接受的文本内容,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实现了教学信息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生动直观的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创设情境,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学生对当时的那段历史不是很了解,课本插图更不能让学生感受那段历史故事。于是我要求学生在网上查找《为人民服务》的有关图片资料,搜集有关张思德的生平、事迹材料,以及撰写这篇文章的有关史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写作背景。特别是播放了张思德的视频片段,学生对这段历史和写作背景充分了解,印象深刻,学习顿时变得主动起来。他们不仅了解了写作背景,同时对张思德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当,学习热情很高,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可想而之的。

二、巧用多媒体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日月潭》一节时,课文中虽然有许多优美、生动、形象的句子,但学生很少去过台湾,从课本的插图和单纯从文字中无法获得亲切体会与美感的熏陶,单凭教师着意的渲染赞叹似乎也颇显费力与空洞。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然后指导学生思考: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美景朗读课文,体验情感,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在浓厚学习兴趣的促进下,学生们畅所欲言,情绪高涨,满怀激情朗读起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如运用多媒体画面体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倒映”等词语所表现的意思。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充分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克服思维障碍,突破课堂教学训练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我体会到爬山虎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一脚一脚”容易产生误解,普遍理解成爬山虎也像动物那样用替着往上爬。教学时教师演示课前设计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爬满墙的过程,让学生边看演示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爬满墙的情景。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看教学课件演示,把平面而静止的语言文字,化为相对立体而富有动感的画面,重现了爬山虎怎么爬的过程,图文紧密结合,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爬山虎怎么爬的情景。教师随机引导点拨,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突破难点。

四、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听力是非常方便,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是充分发挥语音室的作用,用现成的语文教学光盘或课文朗读磁带强化学生的模仿朗读。这类教学软件声音纯正,能够唤起学生练习朗读的兴趣。对学生理解这类课文,体悟作者的感情是很有帮助的。二是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自己的情绪,让学生融入在课文里,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场景,再加上教师饱含深情讲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看到了她手里一根根给她带来快乐和希望的火柴,跟着她快乐和失望,在他们心灵深处燃起了对小孩子的同情之情。这样的教学,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给学生的朗读起到了示范作用。

五、运用多媒体当堂训练,当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拓宽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扩大知识容量,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加大了课堂的教学密度。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这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特点的美景:大榕树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多媒体分别出示大榕树生机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南国风光,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百鸟争鸣的视频片段,逼真的画面,动听的背景音乐使学生感受到榕树的生命力之美;伴随着音乐,欣赏播放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欣赏群鸟嬉戏的情境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大榕树的静态美和群鸟纷飞的动态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动一静,相互映衬,这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学习课文后要加强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训练。课前要对这些训练和练习提前进行周密的设计和安排。教学时当堂训练,当堂练习。这样有利于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琨.语文课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及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篇9

一、精当地整合文化资源

在执教《七律·》时,教师先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律诗的诗体特点,丰富文本的文化内涵。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两种,一首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之后,教师相机导入诗人关于的一段话:“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我们这样的吗?没有,从来没有。”这段资料的引入,既挖掘了诗歌内涵,又拓宽了诗歌解读的范围。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整合了相关的文化资源,从律诗的诗体特点,到律诗的形成时期,以及它的语言特点和分类,都向学生作了简单介绍。由于这首诗时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又了解不够,所以只能用典型的真实的诗人的话向学生描述当时的诗歌创作背景。教师精当地整合文化资源,唤起了学生的文化审美需求。

二、精妙地挖掘文化元素

文化的传承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中的契机,有效地挖掘文化元素,引领学生亲近文化、感受文化、拥抱文化、融入文化。

如苏教版第六册《日月潭的传说》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你说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好好研究研究,看看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生2:我觉得不是真的,龙怎么能吃下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都在离我们很远的太空。

生3:我觉得也不是真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人,人怎么能变成山?

生4:而且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我觉得也不是真的,因为传说都是人编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一般来讲,传说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并不具有真实性。那为什么这样的传说会一直流传到今天呢?

生5:因为这个故事可以让人们知道为什么日月潭两边会有两座大山。

师: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还无法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他们只能通过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去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只能通过这样一些故事,口口相传,去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像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如开天地、女娲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学生对于传说非常好奇,他们不仅爱读传说,更想知道这些传说背后的故事。教师就紧紧抓住了这个契机,巧妙地挖掘出了文化的元素。当这颗文化火种熊熊燃烧起来的时候,学生便真实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那能够穿越时空的力量。

三、精准地走向文化创造

语文教学中不乏文化的创造,只要我们换一种眼光,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看做是学生的一种充满创造精神的生命行为,就会发现,丰富的文化情感体验、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成功保障。在《日月潭的传说》这节课上,我紧紧抓住课文的文化内核——想象。以想象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广阔的文化创造殿堂,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培育了学生的文化心理,最终精妙地走向了文化的创造。

师: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他们拿到金斧头和金剪刀容易吗?

生1:不容易。

师:你从哪里觉得他们不容易?

生2: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

师:是呀,短短的一句话,小小的几个词,就能让人拥有无限的想象,这就是传说的魅力呀!你能通过这几个词来想象一下他们这一路上会遇到的艰难险阻吗?

生3:四周漆黑一团,但大尖哥和水社姐毫不畏惧,举着火把,艰难地往山上一步一滑地爬。

生4:大尖哥和水社姐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但他们全然不顾,只想着早日找到金剪刀和金斧头。

……

四、精彩地构建文化桥梁

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最后一个片断,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三句话,让学生说说他们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1.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美国籍教师

2.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英国籍教师

3.林冲谦虚忍让,武艺高强是好汉。——中国籍教师。

篇10

关键词:课前准备;激活思维;课后作业;深刻反思

高效语文课堂的打造,是兼顾学生知识的汲取、情感的融合、个性的张扬、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探索与体会。

一、深入钻研文本,课前充分准备是前提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课堂高效,学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如,有位老师教学苏轼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我想三年级的学生很难读懂。然而,这位老师在上课时,学生表现很好,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朗读生字词语,能够动情地朗读古诗,比较快速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试想,如果课前不认真预习课文,上课时不会有如此精彩的表现。

二、优化教学过程,课中激活思维是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则会事倍功半。例如,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师生共同学自然都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都是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的,我先让学生自读第一小节后再勾画,交流汇报。再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剩下的几小节。学生通过学法指导后练习学法,最后掌握了方法。

三、设计精练的课后作业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巩固拓展性的作业非常必要。如学习了《卡罗纳》后,我让学生去阅读《爱的教育》,同时我还重视课外阅读,推荐他们阅读著名的文学作品,如《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等,督促学生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摘抄到自己的“采蜜本”上,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积累运用。

四、课后深刻反思是提高自己的动力

上完每节课,教师都要把所思、所想简单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如《日月潭》一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文中的词语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提出来。

2.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才发觉第二个问题稍难了,后来我想,这个问题可以改为:课文写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这些景色美吗?你能美美地读出来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立足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拓展与积累,加强反思,这样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高效课堂离我们将会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