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自然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3:2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受自然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感受自然作文

篇1

久久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居住,早已经忘记了大自然的感觉了。少年时候那融合在大自然中的嬉闹、快慰也久违了。

今天,带着学生到室外去欣赏关注花草,有了特别的收获和感触。

老天特别作美,下着蒙蒙小雨,让人在酷暑里既不觉得热也不觉得闷,湿湿润润的,清清凉凉的,非常爽快。出了楼房,我们就看到院落里那芜杂自在的花花草草,平时根本没关注它们,认真看起来,却突然觉得特别亲切。那苋菜、灰菜和薄荷是童年早已经熟悉和食用过的,让我想起那艰难的瓜菜代的日子。芨芨草、天天秧和大扁草也是我们熟悉的,可是小小的院落竟然有许多我不认识叫不上名字,甚至没有印象的花花草草。看来想真正认识大自然还真不容易,这时候才想起女儿平时注意搜集各种植物动物的特性和名字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还到了花市,去看各类名贵的花卉。上千元的金虎浑身全是钢刺,国王椰子和苏铁蓊蓊郁郁,富贵竹、发财树既富贵雍容又吉祥如意。我还惊奇地看见了无花果和叫地毯的花,还真如我第一次看见地图鱼一样的惊奇。

许许多多的花草,说也说不全,道也道不尽,可是我虽然没记全,看不完,可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微妙,真是不看不知道,我们在匆匆的人生岁月里,为什么不能仔细体会珍惜呢?

篇2

她多么慈祥;多么和蔼可亲,她养育了蓝天;白云,陆地上的树木、动物、花、草、人类,她身上曾经是一片吃与被吃者的战争,它们以弱肉强食为生存之道,与依赖地球为生活所需,在地球年老之季,她的儿女——春、夏、秋、冬来陪伴她了。

春之温

春姑娘像风铃一样,爱笑的她向田里的麦苗送去凉爽的风,她总是那么随和,从不发脾气,总是吹走寒冬,把河水上的冰溶掉,让小鱼小虾又充满朝气,让枯黄的草木又现翠绿。春姑娘吹着乐曲走遍了大江南北,三个月过去了,夏来了。

夏之热

夏哥哥永远是火热的,有一颗火辣辣的心,他也使出了法宝,严热之风,也招来了蝉的议论声。夏天,是汽车、蝉的天地,但人们如果伤害了地球母亲一丁点,她马上与海洋合体——出现台风,人类的生态一下子被打乱了,给人类一个教训,让他们别再残害生态。在严热中,在蝉的轰鸣中,夏的三个月结束了。迎来了秋之爽。

秋之凉

秋天来了,这是一个红红火火的季节,秋风凉爽,吹得枫叶红了脸,吹得果实红澄澄,秋婆婆给孩子们带来香甜的水果,火红的枫叶……淘气的小孩像猴子般上树摘果子,秋婆婆又让枫叶做成垫子,生怕娃儿摔下来。香甜的苹果、橙子、梨子……一口咬下去,汁水流得满脸,像瀑布一样溢出,农民的丰收年来了。

冬之冷

冬爷爷带着冷气,你瞧,他所经过之地,大雪纷飞,河水结冰,人们高高兴兴过新年,堆雪人,打雪仗,家家户户吃饺子,儿童放鞭炮,各家烟囱冒白烟,过新年。

篇3

镜头一:在泥泞的小径上,那树坚固稳定地立在那里。它俯下身,以根须拥抱泥土。昂起头,用枝叶抚摸蓝天。一生的追求,在叶脉里血般流淌。暖风的喧闹里有喜悦的朗笑,狂雨的倾述中有感伤的哭泣。快乐与痛苦是它丰润的养分,它默默生长,叶为事业,花是情感,秋果就是它对世界的微笑了。

镜头二:那是棵普通的植物,但它的根却开出了玫瑰;丑陋的躯体拥有美丽的灵魂;平凡的民众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就是对美的追求。它创造了美而甘愿丑陋,它的美是“丑的美”,是一切美的根源。

镜头三:它是沧海中的一族,。它从高处发源,慢慢形成了一脉永不回顾的流泉。它曾遇到过山岩的阻挡,但它起伏推逼,奋勇向前。它曾遇到过心魂惊骇的暴风雨,但它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在阳光普照下欢快的奔流,你说那是一种匆忙的奔赴---沿着生命必经的里程,奔向返朴归真的海。

镜头四:云的美是一种变幻莫测的美。白云千载空悠悠,它俯视历历晴川,不为世俗所羁绊。这种与孤鹜比肩齐飞,拥有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洒脱的自由,难到不美吗?

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它创造了山,水……也创造了人类。在感受自然的同时,或许能从中得到生命的解答,人生的诠释。

篇4

秋天的落叶可真美。叶子的颜色更是多姿多彩。有黄色的杨树叶,有大红色的枫树叶,还有绿黄相间的树叶,显得那么和谐,真像一幅优美的树叶画。秋风吹起,叶子们便从树妈妈的怀抱里飘落下来,它们像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飞舞,像只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又像演员们在跳空中芭蕾。火红色的枫树叶落在地上一大片,远远望去,像一片燃烧的火焰。一片片叶子,看上去像把小扇子,小巧玲珑。它们的边缘已开始发黄,与春天的树叶比起来,可谓是“风烛残年”了。

到了秋天,农民们便开始忙乎了。天刚蒙蒙亮,人们就拿着镰刀,推着小车下地收割庄稼了,瞧!农民们的脸上满头是汗,他们不停的挥舞着镰刀,发出沙沙的响声,眨眼间,金黄色的稻子铺满了一地。

我爱大自然的美,又爱美的大自然。

篇5

当太阳公公升起时,你有看见他在对你笑吗?当雨点儿小丫头在雷婆婆的鼓声下跳舞,你有看见她在兴奋吗?当夜幕降临时,你有看见到满天星斗伴着月亮娘娘翩翩起舞吗?当花开的季节,你看见小朋友那甜蜜的微笑了吗?你看见了吗?

当太阳公公升起时,你闻到了阳光的味道了吗?当雨点儿小丫头在雷婆婆的鼓声下跳舞,你闻到了潮湿的味道了吗?当夜幕降临时,你闻到了大自然休息的气息吗?当花开的季节,你闻到了那诱人的芳香吗?你闻到了吗?

当蚂蚁爬行时,你听到了它那急促的脚步声吗?当蒲公英离开妈妈自由飞翔时,你听到了它那惊喜的呐喊声吗?当雪花轻盈的落下时,你听见了飘落的声音吗?当风吹过你的耳朵时,你听到了他在和你说悄悄话吗?你听见了吗?

看,那峻岭的山峰连绵起伏!

看,那美丽的大自然!

看,那清秀的大自然!

闻,那阳光的味道!

闻,那潮湿的味道!

闻,那大自然的味道!

听,那蚂蚁急促的脚步声!

听,那蒲公英惊喜的呐喊声!

篇6

关键词:作文;主题确定;美感体验

根据所学的课本文章专题,我不失时机地按照感受家庭,体验亲情美;感受风俗,体验风情美;感受自然,体验风物美;感受历史,体验悲壮美;感受人生,体验人性美这些主题展开。

一、感受自然,体验风物美

学生进入高一,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我们可以布置一个随笔专题“校园写真”,让学生捕捉对校园的最初印象和心理感受,即感受什么体验什么。如,一位学生在进入校园的第一周后,写下了这么一段细致入微的校园印象:“从空中俯瞰,我的校园是一把钥匙的形状,预示着我们通过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这些都为校园平添了几分自然之趣。”寥寥几笔,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孕育知识的校园所焕发的蓬勃生机。

二、感受家庭,体验亲情美

身在学校,缕缕不绝的常常是对家的思念。在《必修一》书本中有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特别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挚而浓浓的思念之情。我要求学生写了随笔“想家”。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想家,想的是满屋的温馨,想的是亲人的欢笑,想的是浓浓的亲情,想的是那熟悉亲切的感觉……”此景此情可待成追忆!

三、感受历史,体验悲壮美

学习了的《沁园春・长沙》一文,让我们想到了当前英雄主义的缺失,于是要求学生写了“英雄主义论”。学生写到:“在《沁园春・长沙》中体现另一种乐观精神和英雄主义。现在,当今的世界,尤其是当今的中国,我认为也应该‘呼唤’一种英雄主义……”

四、感受人生,体验人性美

学习了《底层的光芒》这一版块,我要求学生写了习作“他们”。学生的文字真挚感人,笔触细腻。“他们没有豪华奢侈亦或是简单朴素的住房,他们没有四轮轿车抑或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们每天都奋斗在岗位的第一线,干那最脏最累的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代名词――农民工……我们应该去包容他们,理解他们,接受他们,善待他们……”这位学生对底层人的真实叙述,更加增添了我们对世界上最美的光芒――人性之光的理解和感悟。

篇7

关键词:生活与自然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众多语文教师普遍认为小学生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缺乏兴趣。他们对文字排斥,觉得一点乐趣都没有,还有就是平时不知道细心观察生活,写作的时候缺乏相应的素材,往往写出来的都是流水账。教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往往都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教课,没有了解到孩子的世界,走入到他们的内心,也就无法知道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毫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苏教版语文大纲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要联系生活实际,要让他们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用心体验日常生活发生的事,积极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真实的情感。

一、当前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状况

虽说小学生都会比较在意自己的成绩,怕因为成绩遭到家长的责骂,他们也知道作文分数在语文这门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然而,每当语文考试做到作文时,他们就会挠挠头无从下手,对写作文充满了恐惧感。这种现象让大多数老师都无可奈何。有时即使完成了,要不就是表达不清晰、完全没有中心思想,要不就是大白话,空洞、毫无感情可言,根本不存在语句优美、形象动人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平常没有积累,写作时也就挤不出什么东西来。随着教育的改革创新,每一个教师都要对小学作文教学高度重视,认真实践课标的要求,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从生活和自然中收集作文素材,正确运用到写作当中去。

二、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一)体验大自然

引导学生把大自然当作一个大学校看,然后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体验大自然中的生活。教师只有让学生真实地接触到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感受到大自然的万千生命,才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在课余时光,教师要时常组织学生去郊外游玩,观察周围的世界,感受自然无穷的魅力,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在以后的写作中提取积累的素材。多让学生在阳光下感受太阳的温暖,在花园中感受芬芳的花香,在树林中聆听鸟儿动人的声音。比如:当教师在教学有关于秋天景色的写作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郊外观察自然,去欣赏周围的景色,可以让他们带上相机将美丽的景色拍摄下来,也可以让他们细心留意周围动植物的生活动态。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积累自己写作所需的素材,通过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加上自身对于大自然的真实情感,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写好这次有关秋天的作文,将自己的心得很好地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明显下笔不再那么苦恼了,也写出了一些形象生动的话语。

(二)丰富学校生活

如果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来自学生的活力与朝气,这势必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真实情感想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叙事作文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观察周围的事物,留意身边每个人的行为与表情,记住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比如,可以举行校园篮球比赛,让他们挥洒汗水,通过互相之间的配合,努力为自己的团队加分,场下的人可以呐喊助威,关注场上同学的拼搏状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置身于这项活动中,互相观察,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叙事素材,然后写下这项活动的感受。

(三)体验社会生活

写作的素材不仅仅来自大自然的生活,还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样往往乏味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融入外面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观察川流不息的人流,喧闹的商品市场,这样才能积累出多样化的生活素材。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义工,帮助清洁工人扫马路,通过自己亲身的劳动体验,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这样学生往往会有很多话想表述出来,作文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吮吸生活的乳汁,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体验到一种酣快淋漓的快乐。

1 链接生活――丰富体验

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生活,增强积累。

1.1 引生活之水,灌习作之园。以文化为食粮,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素材,这样日积月累方能生悟,笔下灵活运用点缀的妙语;以生活为课堂,引导学生领略自然景观,关注社会动态,开展课外活动,布置“生活作业”,体验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感受自然美、生活美、人性美、社会美。

1.2 开课堂之门,进生活之园。在习作时间上,从单纯的作文课堂中拓展出去,开放习作训练的机会;在习作空间上,要从单纯的学校教室拓展出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如组织学生参观等;在习作方式上,要从单纯的“写”的训练中拓展出去,把写作训练与实际的语言文字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读中写”“玩中练”“用中作”。

2 捕捉生活,抓住灵感

尽管大自然奥妙无穷,社会生活色彩斑斓,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由于小学生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所以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2.1 捕足精彩瞬间。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中,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明亮的眼睛随时地拍摄无数亮丽的风景:春天的暖和,夏日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白云悠悠飘荡,鲜花吐蕊绽放,草儿扭腰跳舞,风儿来回拂动;清早喷薄的晨雾,晚上皎洁的月光等定格许多美好的瞬间,引发更多美好的回忆,作文会因生活的回放而更加精彩。

2.2 指导有意观察。由于学生阅历少,观察力低,无法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审美属性,需要教师加强观察的指导。让学生去摸一摸爬行蚯蚓,感受生命的灵动;摸一摸父母额上的皱纹,感受生命的沧桑;摸一摸美丽的花儿,感受生命的美好。让学生亲手种植花划树木,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自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亲身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

2.3 追寻信息、足迹。我们的身边处处皆信息,像黑板报、墙报栏,翻阅报纸、杂志,收听广播,欣赏电视节目,通过电脑上网等都是一种阅读。这种阅读不但为学生展现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还能让他们了解信息,捕捉信息,掌握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这把钥匙,为学找开“作文”之门。当他们准备写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与爱好,从丰富的资源中提取,优化组合、精心加工,而后进行再创造,写出自己满意的文章来。

3 表现生活――生动表述

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唯有如此,作文才会有情趣,有感染力,表现力。

3.1 在感受点着笔。有位教师春游前让学生一定要用眼睛捕捉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作文课上,她让学生定格最喜欢的一个镜头,用语言描述出来一句话,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只见学生神情兴奋,奋笔疾书,自由、流畅地展示着自己看到的最动人的一幕。引导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选取生活中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某个精彩画面进行描述,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特写。

篇9

关键词:作文;学习;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19-01

作文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可是,我一次次翻开学生作文本,总会让人惊讶不已:胡编乱抄的、张冠李戴的、文不对题的、三言两语的、龙腾凤舞的,甚至还有求人代劳的,可以说应有尽有。纵观学生的作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言蔽之,就是厌倦作文,根据本人多年经验,提出几点探讨: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有不少教师认为作文是练出来的,只有勤练多写,作文水平才会提高。我在这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尝试,比如说,安排学生写日记、写片段、写读后感等等。练习一段时间后我便发现,学生的写作质量不但没有什么提高反而越写越枯燥。什么原因呢?无疑是兴趣,学生对以上练习根本就没有兴趣,时间一长只能是应付,应付出来的文章何谈质量!不难看出,解决之道在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要勤练多写

勤练多写并没有什么错误,关键在于怎样练、怎样写。如果仅靠上面所提的枯燥的几种练法和写法,恐怕学生迟早会写不下去或养成事事应付的恶习。因为那样的练和那样的写,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要我写”的状态中,学生个体主观上并无写作欲望。由此可见,只有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才能真正地起到写和练的实效性。

三、掌握作文立意技巧

立意是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求新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二)立意求奇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三)立意求深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

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立意技巧法的初步探索。当然,除此之处,肯定还有不少这方面的方法,这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的探索。

四、感受生活,积累素材

对社会、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感情,对世间万物具有敏锐的感觉,并能引感的共鸣,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丰富感情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善加引导,而且更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叶圣陶老先生提出了“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组成部分”的精辟论断,他认为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重要组成部分后,学生作起文来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需要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感受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陶冶他们的情操,开拓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灵思。在实践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体验与感受;在实践中,关注过程,获取素材。

篇10

作者:王志军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西街小学

写作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而当前作文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还未完全摆脱“费时低效”的现状。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上出了问题。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作业几乎为零;即使布置了,也因为没有有效的辅导,布置的量又小,形式单一,学生只是把它当成了差事应付一下了事。久而久之,写日记反而成了累赘。而且,教师不知道如何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文,往往是费尽气力但收效甚微;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作文单调枯燥,没内容可写,找不到下笔的入口点,要么绞尽脑汁,无话可写,要么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是作文没有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如果学生在生活中善于亲身体验多彩有意义的生活情景并细心观察,并自主储备积累丰富的素材,那么他们在习作行文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泉水,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极形象朴实地昭示我们作文教学应注重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写作结合起来,着力引领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并表达生活。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导引学生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积累生活,且自然和谐地把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呢?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验,我创新了作文作业模式———积累生活素材,加大阅读量,有效地进行阅读积累,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1.创设网络“课外好词佳句摘抄本”。这种作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结合班级博客的形式,在网络上也得到延伸。主要方法是:(1)每人准备一本硬封面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上姓名并启发大家写上学习座右铭,可摘抄,也可创作。(2)每周完成一摘抄,可以是一短篇佳作,也可以是小片段,必须内容具体,书写端正。(3)文章摘抄后,在文后附上一段自己的阅读心得,或对文章进行评价,或撰写读后的感受,或写写自己类似的经历。(4)建议大家为摘抄本设计精美的图案,图案可以临摹,可以创作;可根据摘抄内容,也可随意。(5)摘抄作业时间自由安排,一般每周一上交,教师阅览或点名学生代表阅览后,集中讲评。讲评内容包括摘录材料、摘后随记及插图设计。教师建立自己班级的博客,将优秀的摘抄片段以拍照的形式或者直接摘抄到班级的网络博客中,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要求家长也建立每个学生自己的博客,定期更新学生的摘抄日记内容,以随时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

2.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兴趣为先导,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快乐写作驿站”的经营,并建立网络版,以扩大影响力。这种作业类型注重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追求真实、个性、自由、创意的作文,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达到直抒胸臆、了无隔阂,鼓励学生“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真正变为“我会写,我要写”。主要形式是(1)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然社会,用自己的笔将它们记录下来,题材不限,内容不限。(2)以作文课为基点,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发现,同时为它们设计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插图,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技巧。同时,要求学生或者家长,以网络笔记的形式,通过网络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察日志”,教师也会浏览每个学生的网络小站,定期进行点评和评比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也利用这种定期规范化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留意观察生活的习惯。

3.以提倡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悟,力求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抒写自我的一种随想,一种感悟,倡导个性化作文的作业———“生活小随笔”的设计。这种作业设计是加强个性化作文指导为基点,利用一切可以挖掘的资源,及时捕捉训练契机。形式类似于日记,但摆脱了日记的束缚,题材不限,内容不限,篇幅不限,日期不定,完全是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表明自己心声的平台。主要内容由孩子们自定,模式有(1)人物外貌素描———外貌的好词佳句摘抄;(2)朋友相册———人物片段描写;(3)我的相机———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4)我的随笔———词语或点滴知识的记录;(5)心灵之约———表白自己的情感。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作业设计与研究,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兴趣为先导,想方设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建立班级自己的博客和学生建立个人博客和网络小站,利用网络带来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追求真实、个性、自由、创意的作文,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达到直抒胸臆、了无隔阂,鼓励培养学生“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真正变为“我会写,我要写”。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迈出困境,出现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