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14 19:2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感恩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感恩的文章

篇1

1、当我们生病卧床不起时,是父母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当我们考试考差了,是父母的鼓励着我们;当我们犯了错误,是父母的教育着我们改正错误。

2、感谢父母在我受到挫折时,鼓励我、安慰我、给我勇气,让我树立自信勇敢地去面对困难。记得一次数学测验,我只考了八十多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作业也做不好,饭吃不香。妈妈看见我的反常,坐在我的身边和蔼地问我原因。我一五一十把考试的实情告诉了妈妈,令我没想到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安慰我说:“好孩子,一次失败不等于自己就不优秀了,你要好好地分析原因,知道错误到哪里,这就是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

3、有一句话说得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因此,为了报答辛苦养育我的父母,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找一个好的工作,让父母安享晚年。父母为我付出的,我将十倍、百倍的感谢、回报他们,让他们的付出有价值。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事业无须惊天地,有成就行。友谊无须说谜语,想着就行。金钱无须取不尽,够用就行。生命无须过百岁,健康就行。朋友无须有多少,有您就行。亲爱的领导,谢谢您!

3、一起工作的日子是快乐,一起奋斗的日子是难忘的!感谢您给予我的的帮助,愿您幸福快乐!

4、表示感谢,对领导多年来对自己的培养教育和关心表示感谢,也可以说说关于这位领导给自己印象较深的一个事例,能增加感情-色彩。

5、无论将来如何,我都要感谢你,感谢你在工作中带给我的帮助,他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美丽、快乐,感谢你给了我永远珍视的记忆。领导感恩节快乐!

6、感恩相遇,感谢有你。

7、感谢是你,感恩有你!

8、时光荏苒,感谢相遇。

9、感恩遇见,感谢成长。

篇3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打工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从后面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洗涤用品,装了满满半袋子送给他。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婆婆说,这都是我们不用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回去也好帮衬媳妇过日子。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有,就走了。半年后的一天,那个青年再次来到我家,给我们带来了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我感激不已。

这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这位青年懂得感恩,这些粮食对“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青年来说是他们全家下半年所有的粮食,对青年里的家来说是他们家的命根。

当“感恩”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你是否也感恩过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其实不难,倒一杯水,铺一床被子……我也经常这样做,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都会倒上一杯水,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妈妈晚上的时候就可以喝。

篇4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问题研究;感恩意识现状

一、感恩意识溯源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恩”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当中的记载:“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陶志琼在其发表的文章(《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对感恩概念进行如下的解释,他认为感恩实际上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而在国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恩”一词最早是用“gratitude”来表示,而“gratitude”实际上是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从字根的意思上来理解,它所表达的也是恩惠和令人愉快的意思。发展到现代,对于“gratitude” 一词的理解则认为:“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通过以上对于古今中外“感恩意识”的各种表述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家理解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实质上来说都没有脱离对于“感激”和“回报”的强调。正是基于此,我们在研究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将感恩意识理解为一种心理需求,是对别人所施恩惠的一种“感激”和“回报”的心理需求。它应该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中外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启示

1、美国的感恩文化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代表,在对其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广泛地推崇感恩思想。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是美国社会提高学生感恩意识的有力工具。感恩节定于每年 11 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这一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都会以“善待亲友、帮助路人、拯救饥民”等形式来一起欢度感恩节。通过这样的节日来不断的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其感恩意识。

2、韩国的感恩文化

韩国作为我们的亚洲友邻,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教育方面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孝道,作为韩国人对感恩意识的诠释,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浸透到韩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

3、我国的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针对我国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比较高的,普遍存在着感恩的愿望和相关行为,从总体上来说他们的知恩、感恩、报恩意识强烈。但是,高职大学生群体中还有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对老师同学缺乏感恩之意、对社会缺乏感恩之情等。这些感恩意识低下的现状已经对高职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们自私无情,对待父母朋友冷淡,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高职大学生甚至对社会道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加强高职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也是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主要任务。

三、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1、强调感恩教育实施的科学性,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在自身的学识以及人格品质上做学生的楷模,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教育技能,必须首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做到先正己、后教人。善于把教育目的寓于各种精心选择、设计的情境之中,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与高职大学生交朋友,更多的时候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与交流。只有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才能打动和感化高职大学生,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最佳教育效果。

2、发挥高职院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感恩意识缺失的危害性,坚决克服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积极开设感恩教育的课程,并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感恩教育的长期性和生活化,将感恩纳入高职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中,以引导学生内化、注重实效为重点,努力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掌握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达到感恩教育的理想境界

高职大学生不同于别的群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世界,而且普遍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民主意识较浓,不喜欢抽象的理论说教,面对简单的、甚至是“强行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内心往往有抵触情绪。有效的开展感恩教育,势必要求我们要充分熟悉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之觉得这些道理源于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

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感恩意识;社会风气;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5-02

当马加爵杀人事件在全国铺天盖地传开的那一刻,许多教育工作者疾呼“不能让孩子成为不懂感恩只知索取的一代”,对大学生、中学生乃至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高中阶段由于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感恩教育更加重要,高中的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渗透感恩教育,而高中政治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理论性课程,在政治中渗透感恩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更加合适,符合新课标关于学生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全体政治教师应该努力推崇的一项工作。

一、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人是自然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人从出生、成长直至消逝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中学生一样,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受到社会环境变革带来的冲击。现在的高中生都是9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较60、70、80年代的人都有所不同,他们从小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价值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将周围所有的事务功利化,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在一些学生眼里奉献一文不值,将社会、家庭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家庭教育缺失。现在的90后学生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从小给予过度的溺爱,在方方面面都尽最大努力提供最好的条件,在“爱”的同时缺乏教育和引导,让“爱”来的太容易,太舒服,太司空见惯。人们都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无私的爱让学生觉得父母的给予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

3.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学校将升学率、学习成绩与优等生、学困生挂钩,只要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在学校和老师的眼里就不是好学生,学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同样被功利化了,有的学校甚至将升学率与老师的福利待遇挂钩,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学校的这种具有功利性的做法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使得学生将学校教育看成是一种变相的索取罢了。校园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无法引导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发掘感恩教育元素,让学生知恩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具有知识普及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只不过现在的学生思想独立性很强,对一些强加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认同,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则难以发挥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感恩教育难以通过灌输来进行。所以,政治教师一定要发掘高中政治中的感恩元素,可以深入发掘课本里蕴含感恩元素的知识点或是实例,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将这些知识点或实例展开,结合身边实际情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感恩串联在学生可以体会到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让学生学会知恩。另外,时政教育是高中政治教育的必备环节,也是感恩教育的良好阵地。如今的高中生对时政比较关心,一般都有自己的立场和感兴趣的领域。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学生喜好的时政信息,结合政治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感恩启发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于媒体广泛传播的一些正面人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上通过讲述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些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先进事迹,结合政治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入感恩这个话题,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们意识到感恩的必要性,意识到自己应该感谢人生、感谢父母、感谢学校、感谢社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较强的感恩意识,那么感恩教育就算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例如被称为“暴走妈妈”的陈玉蓉,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为了割肝拯救患有先天性肝脏功能不全的儿子,她从2009年2月18日开始,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7个月下来,陈玉蓉的体重由66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医生连称“简直是个奇迹”,还有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带着母亲上大学的湘潭大学2007级学生罗桂红。这些事迹都是很好的感恩教育题材可以供广大政治教师使用。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以实际行动报恩

在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完成后,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学生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感谢地球,节约能源,善待环境;如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所说的那样,“为妈妈洗一次脚”,让学生用亲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切身体会父母平日里为自己付出艰辛劳动的不易,这都是很好的感恩活动。只要学生树立起感恩意识,学生们会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各种感恩活动中去,广大教师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和组织,给学生创造机会将他们的感恩意识转换为行动。感恩教育在高中政治教育中还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仍然是一个很普遍且很严重的问题,作为高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者,高中政治教师应该树立起感恩教育的意识,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知恩识恩、懂恩报恩。

参考文献:

[1]石璐.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探讨[J].教育教学探讨,2011,(7):228-229.

[2]唐吉中.和谐校园与职业高中感恩教育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33.

篇6

而事实上呢?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正在严重缺失,他们不懂感恩,不会感恩,甚至拒绝感恩。所以,感恩教育势在必行。而感恩教育要出成效,首先要让孩子流泪,留下感动的泪、感激的泪、自责的泪、悔恨的泪。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品德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我一直认为:语文,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课必须践行“大语文”观。那么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也应从生活入手、从经典人手、从语文课文内容人手,让学生懂得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优秀品质!

一、从传统故事汲取营养

在我的课堂上,经常给学生讲中华传统的感恩故事。比如《二十四孝》中的“尝粪忧心”。庾黔娄为了能赶快回家看父亲,可以放弃官职,抛弃名利,可见庾黔娄对父亲的孝敬何其深。他想都不想就去取父亲的粪便尝,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故事讲到这里,学生从起初的嘲笑、不解到最后的感言:父母对于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二、从经典歌曲中领会精神

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歌曲滋养学生心灵。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小草》。歌曲中的“我”是一棵平凡普通的小草,但小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它知道:是春风把我吹绿,阳光把我照耀,河流山川哺育了我,大地母亲把我紧紧拥抱。欣赏这首歌曲时,我教导学生:我们来自于父母,我们受恩于社会。要像小草一样知恩图报。比如《跪羊图》:“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是啊,人生的遗憾、愧疚、忏悔都来自于感恩的不足,感恩将使人生少一些遗憾、愧疚、忏悔。还有《我的老父亲》:“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学生听到此处,—个个潸然泪下。

三、从语文教材中得到熏染

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体悟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让学生在经典的美文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

1.感恩父母

初中语文教材中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父亲,遭遇双重灾祸,家庭陷入困境,父亲仍强忍悲痛宽慰儿子,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还有的《我的母亲》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隋和优秀的性格品质。

2.感恩自然

初中语文教材关于感恩自然的篇目很多。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时学生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学习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时,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阳光、白雪,引领读者浸润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学习本课时,学生都禁不住的说:济南的冬天太美了!

3.感恩祖国

祖国地大物博,文化灿烂,特别是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们,都是感恩教育极好的素材。《黄河颂》歌颂了我们的母亲河,诗人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云南歌会》中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这些课文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民间文化。

4.感恩社会

从《羚羊木雕》中,学生感知到好朋友万芳对“我”的朋友之恩;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感恩图报,为共同兴复汉室的知遇之恩;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知师恩,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真的难能可贵。

四、从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

篇7

随着社会上披露的一件件不知感恩的事例,整个社会越来越忧心人们的感恩问题,人们不懂感恩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们彼此之间的亲密交往。为了改变这一社会现状,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加强对人们的感恩教育。而又基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说法,因此感恩教育首先在幼儿园中开始开展并逐渐推广到全社会。感恩教育一经推广,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在孩子的影响下,家长的感恩心态也得到了加强,一时之间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感恩的潮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感恩话题的人文教育。它包括让被教育者认识感恩、懂得感恩、甚至施恩与人这样逐渐深入的几个层次,它不仅是一种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更是一种能唤醒人的本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可以分为具体的、可实施的三个层次:首年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感恩,了解感恩的重要作用,并在心中真正认可感恩教育带来的巨大作用;其次是在这种感恩之心的指引下,人们能形成一种深入本心的感恩意识,并因其而感到幸福和快乐;最后,就是要把这种感恩的意识转化为实践,以具体的行动再次诠释感恩。

二、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优秀品德的形成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重要尺度。开展感恩教育,正是将这种优秀品质延续与传承下来,并适当地对其进行发扬。现在的孩子生活富足,无忧无虑,没有经过苦痛的他们,把一切都当做是他们应得的,不懂感恩为何物。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将这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他们,让他们能接受美好品质的熏陶,明白感恩的价值,养成良好的品德,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人人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社会必将更加美好。针对社会上日益频发的不良事件,其爆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彼此间缺乏信任与感恩。不懂得感恩,人们之间充满猜忌与怀疑,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冷漠和生疏。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道德取向,如果要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要加强人们的感恩心态。只有人们都懂得感恩,都能自觉施恩于人,社会关系必然会更加和谐轻松,也会推动着社会更加文明,更加进步。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信息多元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处于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新时代,许多涌现出来的新兴文化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孩子关于感恩的态度也在面临着挑战。在新形势下,许多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新的诠释,人们对经典进行了重新的解读。例如《灰姑娘》,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对灰姑娘的同情,还有朋友的重要性,以及后母身上也具有的为母性光辉。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感恩也有了不同的见解。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一切要求基本上都可得到满足,这也养成了他们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心理。

(二)家庭的过度溺爱

随着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处于“4+2+1”这样一种模式中。孩子长期处于老人的过度疼爱之中,往往就养成了他们予求予给的坏习惯和不知分享的霸道性格。老人一味溺爱孩子,不能传授给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孩子难以形成感恩的心态孩子们缺乏分享经历,也难以形成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都是造成他们缺乏感恩心态的因素。

(三)教育机制的不完善

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确实为社会培养了一些建设人才,但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在这种教育机制下,学校为了取得较高的升学率而一味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强迫孩子必须参加各种辅导班。在这种形式下,一般谁付出的多,收获就相对较高一点。但这也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觉,他们容易认为自己的成功源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与别人无关,孩子这种想法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四、加强幼儿园感恩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孩子的感恩意识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只有使感恩的意识深入他们脑海中,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感恩的实践。因为意识决定着他们的行动,只有他们真正认识了解感恩,才会身心一致,做出感恩呢行为。

(二)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尽量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好奇心旺盛,喜欢模仿大人行为的年龄,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感恩行为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感恩教育结果肯定会更加明显。

(三)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必须要让他们养成分享的好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玩耍活动的过程中,随机对孩子进行感恩、分享的教育。这样有具体事例的教育更能让孩子得到深刻的感受。只有首先学会分享,他们才能懂得感恩;若他们能懂得感恩,也必会懂得分享。

(四)定期开展感恩实践

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感恩教育;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039

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感恩”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加强感恩教育,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宣传,不仅是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教学,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还要教学生学会感恩,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感恩不仅是人基本修养的体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感恩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都有重大的意义。如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学校是“好学生”。在班级中,他们性格专横、脾气执拗,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不能接受,甚至顶撞教师,态度蛮横,他们对家长和教师的关爱表现冷漠、无所谓,认为大人对他们的各种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在教学中,笔者处处都有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素材和契机,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感恩意识,加强个人思想品德建设。笔者现将经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后对政治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谈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引经据典,拓展思维

在讲到“相亲相爱一家人”和“师友结伴同行”这些章节时,笔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引用了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即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社会上要尊敬师长;邻里朋友给我们的帮助与关怀,我们要报答众人的恩情和付出,感恩朋友的信任和情谊,从而推广到感恩社会与祖国,最后到感恩自然。让学生知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祖国给予我们和谐安定的良好环境,我们自然要回报社会,感恩于祖国。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只有懂得感恩自然,才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和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二、走进生活,激发真情

在课堂上,笔者用生活中的感恩事例来诱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事例和学生最为接近,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在心理上最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内心深处的真情就会激发出来,感恩意识在他们心中会自然形成。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笔者还将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真实事例,并耐心地讲明道理,使学生感觉到感恩的意义和乐趣,从而体会到一个人对父母、对家庭和对社会的价值。如孔繁森、徐本禹、任长霞等人的先进事迹以及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沟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让学生听取感恩材料,启发感恩思想和意识,激发感恩真情,从而更大力量地支配学生的行动,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就更加明显,感恩教育的目的就会更容易达到。

三、巧用资源,事半功倍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笔者经常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比如,在上课时,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如讲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内容时,笔者在课件上设置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的新农村、在社会每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的人们等,使学生对我国国情的了解一目了然,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讲“人生当自强”时,笔者放一段关于的短片,那浓眉英姿、微笑的神态,使学生感受到了那博襟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以及他“为中华之崛起”的豪言壮语;在讲“艰苦奋斗精神”时,笔者把从校园里拾来的白白的馒头摆上讲台,让同学们背诵“锄禾日当午……”的诗句,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气氛中品味感恩、思考感恩、学会感恩。

四、教育多元,注重实践

思想品德教学也是需要多元化的,笔者经常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如运用小故事和典型事例。一方面,笔者选用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笔者先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笔者再加以引导和点评,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笔者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讲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故事。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为社会奉献的情怀。有时,笔者会不失时机地播放感恩歌曲。如每年的母亲节这一天,笔者会给学生说:“今天是‘母亲节’,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向妈妈问好,大家一起说――‘祝妈妈节日快乐’!”。在讲到“难报三春晖”时,笔者让大家一起欣赏歌曲《母亲》,在歌声中感受为自己无微不至的操劳而又憨厚善良的母亲。在讲到父亲时,笔者又为我们伟大的父亲播放出“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的感恩旋律。

篇9

一、母亲节活动主题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母亲节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母亲节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母亲节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启梦文学社

六、母亲节活动日期:

年4月20号——年6月13号

七、母亲节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7日—5月13日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母亲节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

宣传海报: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母亲节经费预算:

海报:1*2=2元

征文奖品:70元

资料打印:0·1*200=20元

篇10

关键词:农村学校;感恩教育;策略;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14-01

当前要注重素质教育,让教育变得有人情味,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对父母、对长者怀有感恩之心。调查发现,部分农村学生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个别的甚至没有感恩意识,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因此,要重点培养农村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对国家感恩、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自己的人感恩。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具有可塑性,需要教师和家长正确引导,从而让学生健康成长。本文从家长、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研究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家长做榜样,培养感恩的优良家风

孩子接触时间最长、也最受孩子信任的,当然是孩子的家长。孩子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举止,因此,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在部分农村地区,有的家长往往忽视家庭教育,把孩子全权交给学校老师。其实,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更是家长的重要职责。家长要和学校积极配合,联合开展感恩教育,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比如,学校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要跟家长达成共识,让家庭感恩教育与学校感恩活动同时进行。学校可以建立校园网站,设立感恩栏目,让家长在家里与孩子一同上网浏览,增强感恩意识。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多与孩子谈论关于感恩的话题,在家中讲一些传统的感恩故事,比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家庭感恩教育宣讲会,让家长学习更好的家庭式感恩教育方法,并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在学习中进步,逐渐把家庭感恩教育普遍化,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情感性。

二、学校做榜样,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要把感恩教育渗透到每门学科的教学中。学校要进一步重视德育课,加强基本礼仪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感恩思想的认识。学校里老师与同学的相处、同学之间的往来,都能变成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这样能把德育课堂立体化、具体化、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多多注意学生的举动,多关心学生,能与学生做好朋友,让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要注重培养学生善良的品质,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校可以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感悟、讨论等形式思考感恩的意义,让他们主动认识到感恩是一种美德,明白做人要学会感恩。也可以带领学生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前夕,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并且启发学生要采取哪些行动,让他们在行动中感受到感恩的快乐。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请抗战老战士来学校演讲。学校要灵活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来之不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学生把感恩常放心中。

三、社会做榜样,关注传统美德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很多俗语、故事都渗透着感恩之情,比如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必须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把感恩精神传承下去。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做好榜样,纯净社会风气,让他们耳濡目染地增强感恩意识。社会各部门要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们为自己的感恩行为而骄傲。比如,要让孩子们学会说“谢谢”,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要习惯说“谢谢”。感恩也可以通过身边的小事来体现,比如为别人指路、为邻居帮忙、帮家长做家务。要通过全社会的宣传,让孩子们明白感恩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同时,要对孩子们的感恩行为给予积极肯定,营造一个“感恩光荣”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懂得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这就需要教师、家长、社会齐心协力,着重关注农村学校的感恩教育问题,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学会对国家感恩、对父母感恩、对帮助自己的人感恩。感恩是社会和谐的表现方式之一,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多方合作,不断研究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要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感恩的种子,在各方的努力下,使学生受到感召,心怀感恩,成为祖国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季i.小学感恩意识教育新思路[J].江西教育,2014(18).

[2]李丽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策略浅析[J].教书育人,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