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融让梨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04-02 19:3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孔融让梨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很早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这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最典型的就是被写进《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喻义很明显,教育人们应该懂得尊长爱幼,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也一直是中国人信奉的道德标准。
我们小时候物质远不像现在这样丰富,能有水果吃,真是稀有的事情。偶尔有,永远是不够每个人分到一整个。只好由大人切开来,每人分得一小块。我们家基本是大让小,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分得多一点。靠的也是传统的道德秩序。我一个发小,他们家也是五个孩子,但分配的办法完全不同,靠的是“规则”约束。他母亲是个有智慧的人,很早就用合理的规则来管理这些事情。比如一个梨,要平均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家的办法是,让最大的孩子负责切梨,然后从最小的孩子开始,由小到大逐个挑选。最后剩的那一份,归负责切梨的那个孩子。所以他自然要切得均匀,切得公平,让其他先选的人,占不到任何便宜。比起主动让,我觉得公平分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几个月前,一个上海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上大叉。“孔融让梨我不让”,这一明显挑战传统的说法,马上引起媒体的广泛争议。那期间,我也有过想说话的欲望,但看大家吵得那么热闹,终于没有再去加塞。如今热闹已过,不妨说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让不让梨,并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唯一标准。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让,是一种美德;不让,也实在是没有什么过错。不让梨不等于就丧失了基本的道德伦理,也不等于从此就走上了与“光明正道”相背离的歧途。而且,这位学生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本身无可厚非。敢于说真话,不论对成人还是未成年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比起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试着再进一步探讨。类似“孔融让梨”一类的道德榜样和优良传统,自然有它肉眼看不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但也有相对软弱的一面,并没有法律法规那样的强制力量。由此想到时下大家都特别关注的问题。廉洁自律作为一种良好的品质,固然值得称颂,但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人,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必须要靠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使心存“贪念”者无机可乘,让那些意欲“伸手”者无从下手,这才能真正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是主动让,还是靠合理的规则公平地分?我不想简单地否定一方,肯定另一方,下一个确切的定论。在生活中,在这一类的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允许大家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大概不算是太过分的要求吧?
篇2
要性;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37―01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德育工作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德育工作应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笔者将从德育的意义、德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德育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德育的重要性
1.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处事的规范;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学习,学会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事方式。
2.可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幼儿园开展德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说真话不说假话的习惯、做错事敢于承认和改正的习惯。只有开展道德教育,才可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幼儿从小积累经验,形成一种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3.可以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在幼儿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将爱国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促使幼儿健康成长以及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自身定位错误。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认为在学识上、地位上幼儿和教师是不平等的,但是在责任上却时时要求幼儿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
2.教师教育方法单一。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教师认为“幼儿不懂事,对他们没什么道理可讲”,从而会采取责备或者惩罚的方法代替说服,使幼儿因恐惧而被迫服从。从表面上看,这种方法奏效很快,可实际上效果是相反的,这样会使幼儿形成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对幼儿造成阴影,有些胆怯的幼儿会因此而害怕去幼儿园。这样一来,幼儿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便陷入困境。
3.忽视游戏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工作。部分教师存在着重课堂教学、轻游戏与日常生活管理及教育的倾向,不能结合游戏的开展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幼儿得到一些启发,不会发挥游戏的德育功能。
4.家园合作意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家长过度偏重于幼儿在园的智育发展和技能的提高,只在乎短期成效的获得,却忽略了幼儿个体的长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系统性。个别教师也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致使家园合作力度不够,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和进程。
三、德育的方法
1.要将教材的德育教学内容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幼儿园教材中有许许多多有关德育的内容。如,在音乐活动“让座”中,笔者通过表、演、唱的形式生动地刻画小朋友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情景,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教育了幼儿在平时生活中要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此时,我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学习孔融让梨的高尚品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让德育教学沿着知、情、意、行的方向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幼儿;创造性;自我评价
幼儿自我评价是其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一个方面,是幼儿自身对于自己的能力、行为等的认识以及判断。其对于幼儿在群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非凡。因为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之中心理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对幼儿进行创造性的自我评价就能够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一、传统幼儿发展评价问题剖析
传统幼儿发展评价是当前幼师观的基本思想以及理念,这是教师对幼儿自上而下的一种单向性评价,即教师来对幼儿的长短劣做出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权威性显露无遗,完全掌握了对幼儿评价的主动权,幼儿只是被动地来接受教师的评价,并且没有发言权。这种评价过分地强调对于教师所起的作用,教师同幼儿之间形成了一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所以造成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都在无形之中受到了压抑,不利于其能力的培养,也无法使得评价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对幼儿自我评价的重新定位
首先,评价者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双方要进行平等交流,评价者要将幼儿看作有思想、活生生的人,评价的真实性以及公平性才能够得以保证。
其次,要逐u对教师的权威进行淡化。在具体的幼儿园实践工作之中,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年龄比较小,认知水平极为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同幼儿进行交往的时候,要蹲下身子,用平等的高度来和幼儿对话,尊重幼儿、信任幼儿,给幼儿充分自我评价的机会。
最后,作为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无论是幼儿还是其评价者都是独立的,因此他们之间在话语权上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发言机会,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以及判断,继而做出对自己的评价。
三、幼儿创造性自我评价的指导策略
(一)为幼儿积极创造进行自我评价的空间以及时机
1.要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以及美化时教师不能够一言堂,要充分听取幼儿的建议,师生共同参与来完成,这样幼儿就会对班级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
2.在班级的集体舆论之中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逐渐培养幼儿的平等观念,积极鼓励幼儿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并且在与幼儿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来形成舆论。
3.要积极鼓励幼儿能够勇敢地对老师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如果老师做错了,那么就要及时向幼儿承认错误。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幼儿对老师更加尊重,同时还可以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
最后,作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进行自我评价的时机,尤其是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地采取自我评价的方法来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也能够随时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二)对幼儿自我评价的语言以及方法进行指导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只有在不断地自我评价的尝试过程中才能够最终形成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语言的匮乏是其评价空洞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丰富的词汇是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老师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继而促进其评价语言的进一步丰富。
在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丰富多样的自我评价活动,例如档案袋评价、自我评测评价。幼儿在这样的自我评价过程中,能够学会判断自己的进步。
(三)为幼儿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以及范例
幼儿之所以不会进行自我评价,主要是由于其缺乏自我评价的标准,因此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评价。在标准缺乏的情况下,幼儿对于自我的评价通常都是根据知觉来进行判断,并没有进行理性的反思。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教师采用故事作为载体,例如,孔融让梨、守株待兔等,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识,继而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恰当的评价。
(四)为幼儿提供进行自我评价的支持以及保护
家长以及教师都是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的支持者以及保护者,在幼儿自我评价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积极鼓励幼儿大胆地对成人的建议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来进行反驳,继而使得他们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愿意陈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另外,成人如果犯了错,在幼儿面前要主动承认,并且估计幼儿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幼儿自我评价是其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其良好性格形成的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创造积极的条件来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评价,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篇4
这是《萌芽》上的编辑所说的一句话,很有感触。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也是一个一味顺从的人,有过反抗的影子,不过那份勇气也只是儿时的自己才具有的。很怀念那时的自己的模样,任何想法、情绪总是不加思索地表露出来,天真、倔强、不从、不相信孔融让梨,是自己的东西谁也别想夺走,而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一定要弄到手,一旦父母不满足自己的愿望,便当着众人的面眼泪簌簌地夺眶而出,不在乎他人的眼光,一个人赖在那儿。
而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受到的教育越来越多,在我的身上却再也找不到当初性格中的那份纯粹与美好,棱角渐渐被磨平,我学会“懂事”与“顺从”,接纳一切自己不愿意的事,在乎他人的评价,在乎他人的感受,不愿意伤害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甚至宁愿委屈自己,我隐忍地活着。(请允许我用“隐忍”这个词) 我的青春期就是这般波澜不惊,没有叛逆,没有极端。有时真怀疑自己的青春期是否真正地到来过,或者它们早已悄然无声地从我身边溜走?
有个朋友的父亲说我是个好脾气的女孩,也许吧,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容易相处的人,正是因为我的顺从吧。为了自己的前途,也为了母亲的微笑,我必须学会顺从。心底一直存在着这个声音。似乎在实现自己那些关于未来的纷繁美丽的梦想过程中,我唯有克制自己的欲念才能够达到目的。“人即目的”这四个字是英语老师的至理名言。我不能太过冲动,冲动是魔鬼,魔鬼会毁坏我的一切……
于是就做个木头人吧,小时候玩过的游戏:123木头人,不许动,不许笑,做个冷酷的木头人,旁观周遭的是是非非。在旁观中我看到了表弟身上当初自己的影子,他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事实上他也的确属牛,爱玩是他的天性,和牛一般的倔脾气。但是才上五年级的他就已休学,他与生活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有句话很经典:“束缚不外乎起到两种作用:一种是彻底改变;另一种就极有可能沦为推动反叛的外力。在舅妈的束缚下,第二种作用在表弟的身上显现了出来。在近乎苛刻的束缚之下,孩子选择了爆发,这同时也意味着灭亡。那一夜,表弟似一只咆哮的小兽,奋力挣扎着,泪水不住地往下淌,神情是那般的愤怒与歇斯底里,妄图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满。泪水快要干涸,哭泣竭尽哽咽,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目睹着这一切,刻骨铭心。我不懂得如何安慰这一对可怜的母子,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绝望的眼神和那份堵在胸口化不开的痛,然而那一刻,我没有任何举动,第一次感觉到语言竟是如此的苍白无力,在那一刻……
后来,表弟被父母以旅游的名义送至上海,结果却是进了一所无异于少年劳改所的心理学校,试图以超强度的劳动来治疗他们心中的伤痕,恢复扭曲的心灵。不,其实我并不承认表弟的心灵有任何扭曲,至少,在对父母抱着仇视态度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相信他们,跟着他们去上海,这证明孩子的那份纯真与善良并未泯灭。
再后来,舅妈发了一份传真到上海:“打孩子是上帝赋予母亲的权力。”我默然……
不只见过一个像表弟这样特殊的少年,他们的性格充满棱角,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是极端而又决绝的,他们坚持着自己的真理,不愿意作出任何退让。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我欣赏这样的个性,欣赏这样的坚持,这样一份可贵的勇气。然而我却知道这也仅仅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话,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他们的做法却并不适合我去效法。这似乎有些矛盾,可无耐地,事实就是如此。你不觉得生活对我们过于残忍了吗?
篇5
关键词: 国学教育 语文教学 融入方法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道德是有继承性的,而传统道德中能够为今天所用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但是,处在西化的狂潮中,国学经典在大多数青少年心中被淡化到没有形影了。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
语文教师需要国学的熏陶,更有责任让国学走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于是,我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文内容或教材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国学经典融入语文教学中,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寓于的意义
1.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上好语文课,我经常带领学生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诵读经典美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而且琅琅书声营造出了语文课堂应有的文学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每节语文课伊始,我都要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识。
2.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弥补课文内容的不足。“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不仅反映了学习的方法多样,还反映了学习内容的广泛性。我经常利用经典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很好地补充了课文内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国学经典教育除了能为学生写作提供大量的引经据典的丰富素材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古人的逻辑思维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4.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比较便捷,造成生源大量流失。学校周边王营镇的孩子大多都到县城去读书了,现有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凌桥东边的几个村子。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教育滞后,特殊家庭学生较多,因此,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主动性很差,更谈不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了。让学生背诵最有价值的中华经典诗文诗句,让他们学习圣贤发奋刻苦的读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端正行为。学生们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诗句时会发现经典诗文与生活同在,就会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在学校争做好学生,在家争做好孩子,在社会争做好公民。
二、课程的渗透
国学经典诵读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两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创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
1.每节课前安排“精彩三分钟”轮流背诵。每天的语文课前我都安排2名学生上台诵读,以此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口才。以一个班24名学生计算,每天1~2节课,便有4个孩子有了当众诵读的机会,这种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长久的。
2.对同题材的诗词、同意境的诗句、同风格的诗人进行链接。如学习《但愿人长久》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读《水调歌头·中秋》,从词中了解更多的词人的心境变化;并播放这首乐曲,学生兴趣盎然,和着优美的旋律,轻松愉快地记住词的内容,让语文的学习充满诗情画意。
3.以校本课程形式开设诵读课。诵读课的目的是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教学中教师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
三、方法的创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努力创新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诵读活动中感受诵读的乐趣。
1.诵读法。诵读法是我国传统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实践证明,“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记忆力明显提高了,并且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理解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个别读、小组读、男女比赛读、齐读、摆背诵擂台、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2.节奏朗读法。拍手或跺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控制节奏。读经典重在读出韵味,明白句子间该有的停顿。这种方式很实用。
3.“活动竞赛法”。学校还可以举办一定的活动,如配乐诵读、情景剧比赛等,使得学生通过活动,创造一定的真实情境来增进理解与领悟。
4.角色转换法。让学生来当老师领着大家读。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他们的胆量。
5.游戏巩固法。游戏失败的同学朗读,亦可让学生一起读。比如《三字经》中历史部分,可制作一些帽子,写上历史人物名字及朝代,会背的同学先发,然后表演历史剧。
6.故事演练法。内容加一些故事并让学生表演。例如,可表演《弟子规》中的故事“孝感动天”、“孔融让梨”等,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弥新。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遨游,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助雄.儿童读经与潜能开发.石油政工研究,1999(4)(总69期).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年颁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3]何国成.丰富读书生活,指导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2001,1:73.
[4]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出版社,2002,3.
[5]李洪祥.让孩子亲近阅读享受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39.
篇6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内容虽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细观之下便可发现,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和相关课文却是少之又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呢,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一、体会语言魅力,教师引领认知
有学者曾说:“语言是中心文化浓缩下来的精华。”而传统文化更是充分运用了语言这一门学科,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思想文化。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生涩难懂的字字句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出现,且不说学生们会不会有兴趣,即使有了兴趣,如何让这些懵懵懂懂、刚上小学的孩子们理解并体会呢?
所以,我不提倡关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依然秉承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这样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学生记住了文章的字句和表面,无法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如何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讲解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课文内容,优化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将出自传统文化经典的段落以白话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添加一个该课文的原文,然后让学生在家自行翻阅。读不懂甚至不认识其中的字句是必然的,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有关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迈向传统文化大门的第一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由教师以最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而单纯的解说还不足以让学生们充分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添加一些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深入理解的趣味环节。如,可从相关网站上找出有关该课文的图片、音频或视频,以最直观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解字句意思、故事梗概,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场由学生表演、教师指导的历史小话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讲解完字面意思之后,并不需要马上说出它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而是让学生自行想象并展开讨论。小学时期的孩子思想往往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不应妄自给他们设定一个圈圈,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此范围内活动。讨论之后,由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老师逐个分析讲解每个学生所说、所想出自该课文的看法,最后再将该篇课文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简单易懂地表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展开一些小活动,如“传统文化在身边”、“每天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讲述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的小故事,或是身边的人由于传统文化所影响有什么不一样的改变。《孔融让梨》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尊老爱幼,谦让懂礼。《司马光砸缸》又让我们懂得遇事要知道灵活变通、随机应变,莫要墨守成规。
三、优化阅读能力,扩展阅读资料
仅仅靠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是万万不够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应充分利用起来。在大多数人眼中,传统文化的代表一般集中在国学经典上,尤其以孔孟最为有名。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原版著作过于难懂,定期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却不宜作为课外读物每天诵读,但我们可以选取那些编排以白话文形式,并携带汉语拼音和图画的书籍,作为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启蒙读物。用白话文和汉语拼音方式帮助学生阅读,图文并茂地使文章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将此作为一个充实自己的小活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书籍又快又准确,识字越来越多,断句也更加灵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使学生不仅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灌输,还会对其它方面的书籍产生兴趣,相比较于同龄人,经常阅读的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不是排斥。
四、让学生学会积累,教师注重升华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得万里路”,学生的课后积累也同样重要。在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文化更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使学生慢慢了解到它带给我们行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升华。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教育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学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看法。
1.学前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的、道德的、政治的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时光,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使我们的幼儿从孩子便养成了任性,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部分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不良个性和品质,如脾气大,个性固执,挨不得批评,不懂礼貌,打人,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更显的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幼儿从小怀有感恩的心,从小尊重人。
学前幼儿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个性。幼儿出生后,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下发展很快。只有全面、和谐地发展,幼儿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将阻碍幼儿的健康成长。
思想家孔子曾告诫人们:“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前之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顾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幼儿升入小学,教师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由此可见,在学前期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2.如何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2.1 幼儿老师要了解学生。幼儿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她们不是真的了解幼儿。尽管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关爱方式方法,让许多孩子无法接受,让孩子感到很难受。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搞好幼儿教育工作,首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兴趣、爱好、特长、品质和性格,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和社会交往情况,并建立起完整的个人档案资料。同时,还应注意随时了解和研究幼儿的变化,以便充实和修改,在全面了解每个幼儿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幼儿不同情况分别给他们制定出近期和长远奋斗目标,开展个别教育。
2.2 要让幼儿感受爱、学会表达爱。师生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这个“关系”和“距离”通过师生间的交往得以实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以爱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沟通,由此营造出轻松愉快的精神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幼儿不断地积累情感经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幼儿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情感后,才会以相应的关心、友善的方式表达他对周围人的爱。
作为教师,应积极地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在孩子入园初期,教师除了要做到对幼儿每日抱一抱、亲一亲外,还必须保证与每个幼儿有个别游戏与交流的时间。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谈谈他喜欢的亲人,喜欢的玩具,喜欢的衣服和高兴的事情等,这样会逐步培养幼儿愿意和教师说“悄悄话”的习惯。
2.3 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研究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把握好教育时机,做到有的放矢,抓住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教育。如: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常发生争抢现象,这是由于他们不具备分享行为没有建立良好的分享规则所致。这时我们可以树立一定的榜样。还可以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幼儿知道先他人后自已,这是人际关系中的行为信条。当幼儿玩玩具发生争执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轮着玩,换着玩或者按照先来后到共同玩的规则来分享,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境界,养成谦让、等待、分享、合作等良好品德。再如:吃饭时借着幼儿扔不喜欢吃的菜和吃不了的馒头就可以通过古诗《锄禾》让幼儿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从而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幼儿的活教材,只要教师善于留心生活,进行联想和挖掘,以活生生的例子教育幼儿更具有说服力。
2.4 要加强师德修养。师行无小事,处处皆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给孩子直接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可见教师形象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都会认真地模仿,可见教师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有心人,要求幼儿做的,自己要先做到,不许幼儿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要用自己文明的语言、行为为幼儿做出榜样。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孩子。榜样的力量是神奇的,教师的健康、优秀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仿效了。教师的天职不仅是向孩子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孩子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优秀的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不断完善自已的道德品质。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智能的人才。
2.5 幼儿教师要有爱心。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
篇8
【关键词】讲礼貌 懂礼貌 关爱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也就是说,我们幼儿教师要坚持品德教育一贯化,重视行为实践,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对幼儿进行各种礼仪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心中有着爱的天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去诱导和引发,使孩子从小就养成有礼貌、有爱心、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使孩子终生受益!
现在许多家长殷切盼望独苗成材,十分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舍得在智力上投资。但是,智力聪明并不等于学会做人。一个没有良好的品德行为、缺乏同情心,冷漠、自私的人,日后将无法适应社会,难以在群体中生存,更谈不上为社会服务。由此,从幼儿期加强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即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给予、分享、接纳等情感,还有谦让、诚实、勇敢、自信、热情、友爱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品质。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那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呢?我们依据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实践原则,寓行为培养于实践之中,在实践中不仅向幼儿传递了社会认知、观念、技能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激起强烈的行为动机,促进良好行为的培养。
1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礼仪
从幼儿早上来园,到幼儿离园,我们就确定幼儿每日生活的常规。例如:进园向老师和同伴问早,教育孩子尊敬长辈,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来园后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注意养成良好习惯,知道关心别人,培养为集体服务能力。在盥洗活动中,要求幼儿按先后次序排队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声吵闹、节约用水等。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孩子游戏、画画、看书都要有规矩。玩的时候不打扰别人,玩完了把玩具、图书等收拾好,放在固定的地方,注意培养自立精神。
幼儿园出台的一日常规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规则,要随时随地遇事而教,逐渐了解道德行为的要求。有了规则,要经常提醒孩子,做对了就鼓励,做错了要及时纠正,直到帮助孩子们养成守规则的习惯。
孩子们懂不懂礼仪是不大一样的,有的孩子会自己玩,玩完了把玩具收拾好,吃饭时等小朋友坐好了才吃,睡觉时自己脱衣铺被,遇邻居老人小朋友有病就想到要去看望。
利用一日活动的偶发事件,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2 传统礼仪故事中理解礼仪的涵义。
幼儿园的各科教育中几乎都隐含着行为礼仪教育因素。我们一线幼儿教师应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将礼仪行为实践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音乐课上的《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幼儿理解不再麻烦好妈妈,我们开展了“红花送妈妈”、“我做妈妈的小帮手”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不仅学到了劳动技能,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更体验到爱妈妈的情感,尊重爸妈,孝敬长辈,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三方面达到了统一。
孩子们非常爱听故事,如《孔融让梨》、《西游记》,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地理解了什么叫礼让,什么叫心怀感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象孙悟空那要对待师父,他们通过故事了解了人物之间的亲情、生存竞争以及与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孩子在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童话故事知道要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要和小动物友好相处,关心爱护小动物,学习照料、喂养小动物,培养孩子初步的爱护、同情小动物的情感。同时,我们也结合时事政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向幼儿培养同情心,例如在08年的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组织幼儿看有关灾区的录像、电视,从而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强烈同情心,通过主题活动《我为灾区献爱心》进一步增进幼儿对灾区人民和小朋友的同情心。
3 和同伴在一起培养幼儿分享快乐,分担忧愁的情感,也是礼仪教育的一部分
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时,能够与同伴和睦相处;为同伴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同伴有了困难,如领子没翻好,碗筷没发到;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注意捕捉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表现出的礼仪,及时鼓励并引导幼儿关心、支持、帮助周围的人,热心地去帮助解决。我们教师要把握每个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地开展随机教育。
有一次,我班王娜小朋友在家玩时,手臂不慎骨折,我意识到这正是培养幼儿同情心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通过组织小朋友去探望她来引导幼儿对他人的痛苦产生同情心和关心的情感。学会在语言、行动上关心和帮助他人,于是,我将顾云姿小朋友受伤的事告诉了幼儿,并说出我非常想念她的话语,以此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听后也纷纷说“我也想她!”等等。
这时,我适时地提议大家一起去看她,孩子们很愿意。当手臂吊在胸前的顾去姿见老师和小朋友来看她时,真是开心极了!有个小朋友轻轻地摸摸她的手臂,另有个小朋友对着伤处轻轻地吹气,有的关切地询问“你还疼吗”,孩子们还为她表演了自编的小节目,送上了自制的小礼物,并说:“祝你的伤快快好,早点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玩!”,那洋溢在孩子们间浓浓友爱的情景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使孩子们体验到关心别人和被别人关心都是非常快乐的事情。
一日活动中,我们可根据幼儿心理,积极开展激励评价活动,强化幼儿的行为。如开展每周评价“明星”宝宝活动,到了周五进行事迹报道,以赞赏鼓励的话语讲述幼儿的先进事迹,肯定幼儿的正确行为,这种以情育情、以情激情的方式能使幼儿获得愉快、自豪、向往的情感体验,起到情感认知、情感促行动的作用。一日活动中的礼仪教育,最关键的要让幼儿经常做一些关心他人施以爱心的行动,使之逐渐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如:今年去上海野生动物园春游,孩子们在体息时都会拿出妈妈为自己准备的零食吃起来,此时,只有王菲菲小朋友因故啥也没带,见此情景,我通过把自己的食品给菲菲小朋友的行为,激发其他幼儿的同情心,孩子们见状纷纷送上自己最爱吃的零食,一时间,“请你吃……”的清脆童声交织成爱的旋律,此起彼伏……,见此情景,我不禁联想到:自然角里的金鱼再没人用手捞着玩了;彭咏琴小朋友见同伴哭了就掏出面巾纸为其擦泪;那天我喉咙哑了,孩子们表现特乖,这些不正是一些礼仪教育在孩子们身上的最好体现吗!
愿我们能把更多的孩子从小就培养成关爱别人的好孩子,懂得礼仪,知道规矩,因为这不仅能给家庭增添一份幸福快乐,给社会送去一片温馨和谐,也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情感基础,愿“爱”在孩子们心中永驻!
【参考文献】
篇9
礼仪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跟国际接轨,所以在关于礼仪的重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和方面,同时对于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本国在国际间的交流有些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目前礼仪课程的教学正在慢慢的走向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同时对于高职院校中礼仪的课程也开始慢慢的出现并且有些来自学生和社会很好的反响。
一、目前各个层面关于礼仪教学的态度和认识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中国是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积淀的东方文明古国,在国际上不仅仅有着“礼仪之邦”的赞美和赞誉,并且那些古代经典中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知书达礼”以及“礼尚往来”等都没有离不开“礼”这个字。从历史中古代时期人们在见面时会进行鞠躬作揖或者是跪拜磕头的举动就这可以看出这些特征。而目前我们的当今社会人们也会在见面时候使用握手问好,或者是相互拥抱等一系列的举动来突出反应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礼”字。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来说,这些行为不会成为生活交际中的多余现象,而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尊重他人、举止文明、关心他人、相互谦让善于合作、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这些也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关于礼仪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从刚刚出生到开始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家庭和学校都有着关于礼仪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在家庭中各种行为应该遵守的行为习惯还是在学校中对待老师和学生应该有的礼貌,长大工作后走向社会之后不管是在工作单位对待上级和下属待人接物的能力以及在与其他公司人员交流时候应该做到的并且可以为别人对自己带来好感的行为。这些都是关于礼仪在每个人生活中的体现。同时对于目前的社会形式和我国的国际形式来说,礼仪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商务活动日趋繁多,礼仪也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是我们国家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的表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关于礼仪方面的体现是不可胜数的。不仅仅是古代智慧对于儿童启蒙中所用到的《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普遍接受的四书五经中都有关于礼仪方面的体现。书中对于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父母兄长的礼仪,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事项和伦理要求,在学堂里对于教书先生和同窗同学之间的礼仪,还有在社会生活中和做了官入了仕途之后应该遵守的君臣之道都有些相当严格的要求和体现。对于这些礼仪的出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然而有些人却认为这些礼仪规范都是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的规范,都是些古代封建制度的糟粕。这种说法不仅仅是偏激的,都是也是没有客观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果。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对于民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在长期的文化的源远流长的过程中,对于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有着一些心里共同的遵循点。这些不仅仅是封建等级森严的制度对于人的影响,而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一种和谐和合乎规范的环境之中。换句话说,只有这样充满和谐的社会才会给人工作和进步的动力。
在另一个方面来讲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我国古代不仅仅在书籍中体现,而且在家庭和学校甚至在社会风气的教育和感染中,都能够得到体现。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以及非常多的启蒙小故事。包括最为著名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我国历史上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当时他的文学作品都深受当时魏文帝曹丕对其推崇。根据历史上的史书记载,在孔融幼年的时期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显示出非常聪明的天赋,而且在生活礼仪上还表现出来了注重兄弟之间的礼仪以及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的典型。孔融在他还是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尊敬长辈让出好的物品表达自己内心的关爱。通过这些历史上一直代代流传的故事不仅让当今社会的人民越来越感受到了礼仪的教育所产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同时那一种我国的传统文化素所蕴含的力量也都是值得更多的人群去关注与深思的。
二、我国目前社会对于礼仪教学的态度的表现
目前我国对于礼仪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突飞猛进的,不仅仅在学校里可以听到关于礼仪的课程和学校对于学生的礼仪规范,同时在企业和工作单位也有关于礼仪课程的培训学习,尤其是一些涉外单位和外资企业,在电视上也可以看到关于礼仪的课程讲解。可见随着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理由值得全社会对于礼仪方面进行学习和加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社会和谐的要求也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物质水平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正常的衣食住行,同时对于整个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成员精神风貌的养成和培养也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国家和政府也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视程度不仅仅在今天,对于今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经济发达,人们的物质条件丰富,但是缺少了其他方面的礼仪和道德方面的支持,可能会导致为了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却忽略了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协调和谐以及和睦的状态的形成和构建。相反,即使经济的水平还不太发达,有了礼仪,有了道德和和谐的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会给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三、我国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上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所倡导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成了许多院校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成为了很多院校在平时的运营指导中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这一系列的原因都使得礼仪教育成为了众多学校关于德育工作中开展中的主旋律。现在社会上的学生大多都来自于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或者是独生子女,从小开始就受到了过多呵护和来自家长的溺爱。这也使得不少的孩子在目前的社会交往中常常习惯以自己为中心,不仅不懂得尊重和关心体谅其他人,有时候还在一些事情上体现除了缺乏与人谦让和合作的思想特征。针对这样的现象不同的大专院校以及中小学的学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和不同手段的礼仪教育活动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所开设的礼仪教学并没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采取有机的结合,或者仅仅是有所涉及但是并没有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只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所造成:
1.心理因素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多的人甚至是社会和教学工作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曾经辉煌灿烂过,但是在目前高科技水平和程度日益提高,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即使有的方面还需要,然而在礼仪的教学管理和内容之中,不应该再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因为目前国际之间的交流和西方的一些习惯和方式传入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倡导在生活中的国际化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之中满足国际的礼仪规范,而不是通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国际礼仪只是礼仪的一个部分,然而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所提及的优秀的礼仪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历史原因
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的,并且一直都相持不下,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保留与否,怎么样进行保留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和争论。然而在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教育工作和教学课堂上的体现,在之前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只是停留在浅层的方面,并没有使这些文化层面的传统进入到课堂的关键部分。对于礼仪这个比较新同时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对于传统文化的引入也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一直延用的教学和教育的思路是可以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创新的。面对着目前需要沟通和交流并且这些活动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征,进行或许国际礼仪和风俗习惯的学习是特别有必要的,但是这个部分仅仅是礼仪教学的一个分支。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发展自己中国对于各国的吸引,许多的外国友也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连自己本国的传统文化在礼仪上的体现都丝毫不知晓的情况下,不仅仅无法向外国的朋友介绍,同时也会出现一些难堪和尴尬。
四、我国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新思路
1.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重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首先要在思想上对于礼仪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仅仅将这些要求看做是一句空话。学校要在行动上落实,并且要提高对于传统文化进行的教学结合的重视,将传统文化课纳入礼仪教学计划,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在礼仪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建设。一是要增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礼仪教学的知识点,充分的发挥礼仪科目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要结合礼仪专业知识讲授的特点选择正确的可以目前利用,同时符合当前时代特征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部分试讲,进行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作用的评估,最后在进行完善和修改,将这些手段作为礼仪课程必修课有益的补充;三是要进行多层面和多形式的举办将中外礼仪和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会等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对于礼仪规范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学习。
2.加强礼仪教学方法改革,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同时在十的报告中进一步的对于提高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这也要求在进行记忆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高校要时刻充分整合与利用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通过多渠道和多角度的方式来对学生开展礼仪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既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法创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要注重开辟网络教育方面的新兴阵地,以最大限度可能的用来调动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礼仪学习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出现的,有效的时间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同时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寓教育于活动当中,使学生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努力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积极开展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自觉的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4.加强礼仪教育在校园文化中建设,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传统的礼仪文化的教育不能单纯只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同时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看,校园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它以特有和潜在的巨大作用影响着一代代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滋润了大学生的心灵,也对大学生如何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极其重要作用。所以,高校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渗透到学校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种人文景观当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
篇10
关键词: 戏剧情境 社会认知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近年来,随着相关学前教育法案的提出和国家对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大院校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幼儿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逐步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亲社会的发展,而幼儿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亲社会行为则主要表现在社会认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变化,我认为戏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领域,利用戏剧本身的情境性对学前教育产生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则可以通过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表现出来。
一、戏剧的情境性对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
戏剧是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雕塑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剧的主题、思想、情感、意蕴等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情境形式表达出来。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认知受到情境的制约,而动作可作为心理活动外在表现的手段,这些都是以情境为前提条件的。戏剧的情境性将剧中人物形象与矛盾冲突相联系在一起,通过情境更好地展现戏剧的主题思想。
3—6岁的幼儿正处在快速成长发展的阶段,无论是智力还是记忆、思维的能力水平都比较低下,而且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思维能力也有待完善,同时对社会的感知与认知能力不足。幼儿的性别、年龄阶段中所存在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每一个幼儿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
比如说,有的幼儿天生对音乐有感觉,当他感知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时会迅速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幼儿却对色彩有感觉,当他看到不同色调的颜色时情绪会产生波动。针对戏剧这门古老的艺术而言,幼儿对主题内容积极鲜明、健康向上的戏剧作品能够接受和理解,而此类作品中的一些合理的因素也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我们呈现给幼儿那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认知及能够吸引他们兴趣的戏剧作品,幼儿可以通过有声有色、富于情节变化的表演直观感受理解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各种矛盾冲突,幼儿会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喜欢剧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某一情节时,他会表现出一种亲切的、积极的一种状态;而讨厌某一场景、某一幕等,他会将自己融入该戏剧情境中,体会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戏剧的思想感情被幼儿所体会与接受,逐步融入幼儿的有意识记忆中。由此认为,戏剧的情境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戏剧的情境性对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积极影响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幼儿期亲子关系的培养,以及同伴关系之间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戏剧的情境性可表现在不同人物形象间的相互影响,即通过戏剧的矛盾冲突展现剧中的人物形象,简单的结构、浅显的语言、鲜明的动作则可表现出戏剧的情境性。结构典型明了,情节生动引人,可使幼儿始终沉浸其中;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动作性与趣味性,在表现戏剧情境冲突时更加形象生动,利于捕捉与保持幼儿的注意力。在对于幼儿的教育中可充分利用戏剧的情境性这一特点。
幼儿期的亲子关系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最早接触的是自己的父母,早期的亲子体验对幼儿日后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认知还是人际交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戏剧面向的对象是广大群众,于父母而言,则可汲取戏剧中合适的因素,将其融入自己对幼儿的教育中。
例如,通过含有教育意义的戏剧情境的发展,父母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进而选择良好的适合幼儿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父母可为其做榜样,在规定的情境下让幼儿在父母的指导过程中学习待人接物的行为方式,促进社会的习得与发展。幼儿通过观看富有情趣的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戏剧,会从中获得积极的因素。如:戏剧中展现小朋友听妈妈的话,放弃不合理的要求,自觉接受妈妈的教育这一情境,当幼儿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情境时,便会回忆以往的体验,浮现出当时的情境,会有听妈妈的话,放弃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接受妈妈的教育的倾向,通过这样的情境教育,可逐渐深入幼儿的意识记忆,建立幼儿与父母间的和谐关系,在生活中,促进幼儿期亲子关系的发展。
三、戏剧的情境性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积极影响
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显现出深刻而有意蕴的能够激发人兴趣的情境,而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亦有其引人入胜的情境旨趣,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异刺激更为关注。当戏剧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会把眼光定位在戏剧上,因而会很快地融入情境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常常发生在自由的活动时间,而同伴关系是表现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幼儿自由活动时,他们的交往对象往往倾向于同伴,同伴间的能力与兴趣接近,而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则如权威与服从,这使得幼儿与同伴更容易发生亲社会行为。
戏剧的情境性可以为幼儿创设环境条件,当看到戏剧中同伴之间的交往时,幼儿也会产生需要同伴的倾向。鲜明的戏剧主题,不仅对幼儿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幼儿合理地调节人际关系,促进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戏剧情境性对幼儿同伴关系的积极影响。
1.通过戏剧,组织幼儿同伴间进行情境性表演。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戏剧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则可达到更佳的效果。戏剧可以给幼儿提供行为上的指导。“孔融让梨”广为流传,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榜样。在生活中可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独立地合理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体验谦让的含义。通过情境表演,幼儿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同伴存在的重要意义,进而促进幼儿同伴间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2.利用戏剧情境性,唤起幼儿同伴间的共鸣。幼儿在与同伴的不断互动过程中,才会了解到他人的需要与观点,与自己的进行比较,不断改正自己行为方式中不合理的因素。加强同伴间的交流,通过各种各样的情境活动,可让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从而唤起幼儿同伴间亲社会行为的共鸣,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3.创设愉悦的环境。我们应坚持幼儿快乐至上的原则,在玩中施加教育。温馨快乐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学习行为的发生。幼儿在观看符合他们的兴趣的戏剧时,会沉浸其中,享受戏剧带来的欢乐。而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将能够使得幼儿感到快乐、积极的戏剧情境重现于现实生活之中,让幼儿享受那份喜悦、温暖和谐,而这种氛围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戏剧的情境性,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存在积极的影响,合理利用情境,可不断促进幼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汝中.儿童文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艺术感觉与美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6]黄云生.儿童文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12.
[7]滕守尧.艺术与创生[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8]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5.
[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3-34.
[1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