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情范文
时间:2023-04-07 09:0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乡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语文课代表赵雨晴领先发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桂花雨’和‘摇花乐’两件事,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恋。”在王老师赞许的目光下,赵雨晴带着自豪的微笑坐下来。
谁知,小精灵鬼刘泓凯又故意出起了难题,问道:“既然课文主要写了‘桂花雨’和‘摇花乐’两件事,那为什么作者还要写杭州的桂花呢?”
赵雨晴立即站起来说:“王老师以前讲过的,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比较家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突出家乡桂花的美好,以表达作者和母亲的思乡之情。”
没想到刘泓凯又接着问:“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那我问你,在比较的过程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还香吗?你看,课文中写家乡的桂花‘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而写杭州的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作者也明显认为杭州桂花的香要胜于家乡的,那又怎么突出家乡的桂花更香、更美呢?”在刘泓凯连珠炮式的发问下,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沉思。
这时,王老师说:“刘泓凯同学的发言很好,说明他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古诗说‘月是故乡明’,为什么同一个月亮,作者会觉得家乡的更明亮呢?主要是作者的心理作用。同样,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自然比不过杭州那一山桂花,可母亲依然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也是心理作用。这样更突出了母亲对家乡院子里桂花的喜爱,也更突出了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因此,应该说香起思乡情更浓吧!”
篇2
我老家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庄,它沿河而建,傍河而居,家家生火,户户冒烟。由燃料产生的炊烟,在沿河两岸的上空摇摇曳曳,飘着柴草的馨香,就像抒情的花朵在空中绽放,远远望去,一挂挂生动妩媚地升起,借助微风,轻盈舞动,像婀娜少女在起舞;弯弯曲曲,又像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山路,自己扶着自己向上攀登。
晨昏之时,在叽叽喳喳的鸟鸣中,一户又一户的屋顶升起了炊烟,烟包裹着老屋、树木,一团团,一缕缕,是烟,是雾,是气?非烟,非雾,非气,分不清是烟,是雾还是气,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人和自然融合为一体,那是一幅水墨画,写意,迷离,变幻,令人陶醉。恬静的村庄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那乳白色的炊烟袅袅悠悠,自由幻化,在明亮、高远的天空,远远望去,如一条升入天堂的绳索,吊起人们清晨的梦,飞向蓝天,与晨曦共舞。晚上,在夕阳的余晖里,喧闹的村庄,一缕又一缕的炊烟,飘过屋顶,越过树梢,一环套着一环,如诗的韵律,如歌的音符,在村庄上空盘旋萦绕,慢慢地几缕炊烟聚焦到一起,变成淡淡的云,在布满晚霞的天空飘荡。与此同时,村里也渐渐热腾起来,鸡鸣、狗叫、羊嗷,加上牛的哞哞声,有高有低,有远有近,伴随家庭主妇亮着嗓子叫唤孩子和孩子他爸回来吃饭的呼喊,村庄显得生机盎然,一首乡村黄昏交响曲活色生香,一幅有生有色的故乡水墨画天然自成。
炊烟就是无声的召唤,是一种回家的信号,引导放学后贪玩的孩子回家。孩提时代,我已看惯了炊烟的升升起起,并懂得炊烟的语言,能从炊烟的颜色、升腾的速度,判断出饭的成熟程度,刚开始做饭,炊烟是黑的、浓的,炊烟直上。饭要好了,烟淡淡的,轻轻地从烟囱飘了出来,那是催火烟,我们还能从无数道炊烟中认识哪一道烟是自家的,在外风野够的我们,会在母亲的呼唤下,循着炊烟的轨迹,一个个各自回家吃饭。
炊烟是乡村生生不息、香火旺盛的象征。我依稀记得,还是在吃食堂的年代,农村是禁烟的,各家各户的灶被捣了,锅被砸了,一个生产队只有食堂一柱独烟,一时乡村的炊烟奄奄一息,农村失去了生气。可是,香火岂能断得了,炊烟是禁不住的,老百姓还是偷偷摸摸生火冒烟,哪怕是将食堂的饭打回家再加点菜煮一下,那炊烟也会从村里各个角落此起彼伏袅袅升起,可是那是要冒风险的。记得那年冬天,我父亲从地里挖了几棵萝卜,加上从我姨娘家借来的几升麦糁子,悄悄地煮粥为我们填肚子,我们兄妹几个馋涎欲滴地扒着锅,眼睛瞪得大大的,恨不得锅内烧的食物立即到嘴。正烧得半生半熟的时候,我家的门被生产队长踢开,生火做饭被逮了个正着,锅被拎走了,肌肠辘辘的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烧得半熟的萝卜糁子粥被端走,无法呀。队长是循着炊烟找来的。
炊烟,像大地抛向天空的情丝,剪不断,理还乱。我童年的岁月是浸泡在炊烟里的,是与炊烟相依为命的,炊烟滋润我的肠胃,滋润着我的梦。可是,我却“背叛”了炊烟,尽管那个年代流行“读书无用”,我的父母还是顶着冷嘲热讽,勒紧裤腰带,宁愿自己不吃不喝,也要让我们兄妹读书,这是父母的一片苦心,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把讥讽当成“礼物”,认真读书,刻苦努力,终于走出了田埂,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结果却是我未曾想到的,一辈子也没有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到苏州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老家,接受再教育,落实政策后,到了离家乡不远的县城工作,我想,炊烟就是一根线,把我从远方牵了回来;炊烟似回家的一条路,成了定格的方向,不管什么时候也不会迷途;炊烟,是乡情的召唤,把我又拉回到了原点,心灵有了归属。
篇3
又是花好月圆夜,
繁星明月耀九洲,
良辰美景不思量.
抬头望月空悲伤,
故乡明月在何方
欢声笑语喜气洋,
寂寞长夜独惆怅.
漂泊他乡为异客,
千里之外遥相望.
试问双亲可安否
一纸飞书递忧伤.
篇4
一、借月寄乡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在心头泛起波澜。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因此,诗史上就留下了他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明月诗中“妙绝古今”的经典之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并不是真的地上有霜,而是诗人产生的一种错觉,这正是诗的巧妙之处。在一个寂寥的庭院里,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照射到诗人的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料峭寒意,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当空,秋月是明亮的,又是清冷的,孤身在外的诗人,此时不禁触动旅思秋怀,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产生万千遐想,他想到了故乡,想到了故乡的一切,禁不住乡情涌动,感慨万千。全诗语言简炼,却十分形象地揭示了李白此刻内心的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因此,“望明月思故乡”也成了当今他乡游子的心理寄托,说明李白这首诗的确有很大的影响力!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李白不仅思念故乡,更思念故乡的人。他的《峨眉山月歌》就是一首这样的诗。诗中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半轮山月从娥眉山冉冉升起,照在泛江出游的诗人身上,使他那长长的影子倒映在清冷的江水之中,随着江水的流淌而随波逐流,夜色笼罩着清溪,月色也被乌云吞食了半轮,孤身站在船头的诗人仍然决定向“两岸猿声啼不住”的三峡进发,明月、山影、孤舟、江流,更加激起了诗人的一片思乡“思君”之情。但“思君不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思怀人之情,使他决计“下渝州”去看看他的好友。因此,他哪里顾得上考虑什么孤独与凶险。可见,他这被山月点燃的乡情友情是何等的浓烈。
二、邀月遣孤独。
李白虽然一生放荡不羁、豪迈飘逸,但也深感人生旅途多艰,常有“行路难”的孤独感袭上心头,他的《月下独酌》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品。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一开始,诗人就突发奇想把天上的明月邀请下来,陪伴自己喝酒,在诗人的眼中,天边的明月、自己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一起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尽管诗人如此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这说明诗人已渐入醉乡,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月光、身影与自己相互欢欣,直到大醉;当诗人醉躺在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离。在诗人的感觉中,月光和身影仿佛也有了人的情感,对诗人一往情深,对酒当歌,直到诗人醉卧之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最后两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是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诗人这种孤独凄冷之感在《把酒问月》一诗中得到了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诗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一开头劈头就问“青天有月来几时”,体现了诗人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写出明月于诗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诗中穿插月中白兔嫦娥的传说故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诗人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流露出诗人自己清冷孤苦的情怀。接着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最后“月光长照金樽里”再一次流露出诗人的寂寞、孤独之情。凄清冷落,意味隽永!
三、托月叹怀才不遇。
李白遭权奸谗毁,受到朝廷排挤离开长安之后,开始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就是一首感慨诗人怀才不遇的诗。诗中这样写道:“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在常人看来,诗中的“白露垂珠滴秋月”一句,似乎有些费解,月亮怎么会“滴”露珠呢?但“独上高楼”,凝神仰望秋月皎洁如洗,好象露珠是从月亮上掉下似的,好象又合情合理。使人感到古城夜空的神奇之美。然而“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表达的思想却与上句描写的古城之夜的美截然相反。诗人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他苦苦思索什么?原来他是在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一个“稀”字,吐露出诗人一生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苦闷心情。
李白还有一首《夜泊牛渚怀古》与以上那首诗所表达思想内容相同。诗中写道:“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其中也提到了“明月”,诗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诗人由“望秋月”而引起自己的“空忆”,尽管自己也像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像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谓。
李白明月诗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除上述以外,还有借月寄托思妇情怀的。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有借月表达思妇闺怨的,如“却上水帘珠,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有借月表达友情的,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借月赞江山之美的,如“沧江溯流归,白壁见秋月。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客王主簿》)。
篇5
今年寒假因为特殊原因我们没回家乡,这大大地增加了我的思乡之情,尽管暑假的时候回过老家!
看着那一棵棵光秃秃的树冒出绿色的嫩芽,我不禁想起家乡来,此时家乡也长出绿叶来了吗,此时家乡的亲人有做各种美味吗,此时外婆外公爷爷奶奶是否对我没来而感到失望呢,我也想回去啊,但是没办法,和家乡连接的,只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我多么希望能通过这根电话线到达我的家乡,品尝那美味还带有嚼劲的乌鸡,我想吃一些卤豆腐,那可是辣的让你十分钟都说不出话来!我想看看那年迈的外婆外公爷爷奶奶啊,他们看到我,饱经风霜的脸会露出惊喜吗,他们会高兴地迎接我并做好美味佳肴给我吃嘛!我想看看堂哥,我们两约定这个寒假一定要见面的,我没回来,他会生气吗?
想总归想,但事实不是如此,我宁愿回没有网络的乡村,也不想再这繁华的大城市多呆一面,这不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不在这!
篇6
关键词:有效对话;对话a环境;对话误区
教学是一种沟通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与沟通,以培养学生个性、丰富性与批判力、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教学又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形成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将“对话”作为一种理念贯彻于教学活动中,其根本在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以及对传统“一言堂”教学方式的扬弃。对话教学较之以前有了更深刻的含义。首先,对话双方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文本也成为对话的主体参与到对话过程中。其次,对话的媒介不仅仅是语言,还包括各式各样的、能够表达思想的方式,如手势、肢体等等。再次,对话教学不仅仅是对话思想与教学的简单结合,它已经从教学方式转变成一种教学理念。
而在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尤其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美术鉴赏课上和学生展开有效对话和沟通呢?
一、构建平等的对话环境
教学活动是在师生平等理解、互相真诚交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参与对话而实现意义生成的过程。所以,实现有效对话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师生是平等的主体。教师是对话引导者、倾听者和合作者。而学生就是积极自主的学习者、探究者和构建者。
二、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之一,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对话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矛盾创设对话情境能够有效激起学生对话需要。其次,通过设置悬念,比如不和谐性、新奇性、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使之超出学生预期,引起学生的惊奇心,从而引起学生问题倾向。
三、选择跟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话题是对话教学得以进行的切入点。如果缺乏合理的、有吸引力的、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对话就很难在师生间展开。能够引起师生共鸣的话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话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还要照顾到学生兴趣所在,也尽可能兼顾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并尽可能在师生对话协商中让学生提出讨论的话题。第二,话题要有目标性。课堂教学中的话题是受特定的教学目标所引导的,或者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存在的,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为话题而话题”任意而为。第三,话题要有意义。促进共鸣的话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诱导师生精神交流和感悟人生,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四、避免对话教学误区
在课堂实践中,要避免以下误区:一是认识“简单化”。有人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师生间的“一问一答”,问答是对话,但对话却不完全是问答。问答是较低一级的对话方式,它还远远不是对话教学的全部。二是理解“标准化”。在对话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仍然喜欢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衡量学生的认识与理解,限制学生的思考,局限学生的视野,常常在学生的思维还未完全展开时就先“统一了认识”。三是操作简单化。教师不作为,一味追求学生的“主体”和完全的自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对话,误以为讨论就是对话,教师作为旁观者甚至退出课堂,不点拨、不引领,沦为看客和听众,使对话流于形式。
五、“无效对话”和“低效对话”原因分析
1.对话遭遇“冷场”
问题是对话的源头,一个好问题不仅能活跃课堂,还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问题设计的起点和关键。另外,所提的问题难度要适当。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无需思考,思维不能激活;如果问题太难,远远超出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学生很难实现和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类似问题,诸如问题表述不准确、呈现方式不恰当等等。
2.对话中产生伤害
对话教学要营造安全、融洽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说错了不会有人讥讽他;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如果学生不认同老师也不会有人批评他。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师生才能轻松交流。
当学生的答案偏离教师预先设计的答案时,教师立刻打断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地把学生拉回预设的答案上来;或者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明显错误时,教师立即批评学生。教师如果漠视学生人格尊严,用话语控制权压制学生的认识,学生不但会从心理上记恨和抗拒教师,今后也可能不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使教学最终陷入僵化和封闭。
3.虚假的对话
当教师把不需要思索就能立即作出判断的“假问题”当问题提出时,就会产生虚假的对话。表面上师生互动充分,师生间一问一答环环相扣,其实所有问题都毫无意义,不能启发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深刻思考。热闹的课堂充斥着伪对话,使对话教学失去意义。
4.目标游离的对话
在对话中,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以有效地调控和引导,在抛出话题之后,任由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思维如脱缰野马,教学活动成了一种随意而为的漫谈,使对话教学偏离教学目标。教学的价值和功能基本丧失。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从众多话题中筛选出最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话题,有目的地进行对话,从而避免教学陷入一种看似热闹而实际盲目低效的状态。
对话教学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终极目标,它永远向未来开放,向永无止境的未知领域开放着,对话的结果无需达成统一的意见,但却追求参与的收获与快乐,使师生不仅在意义的分享中形成各自新的理解,而且还能围绕新的理解展开下一轮的对话。
参考文献:
篇7
2、我是一个独倚寒窗的女孩
红尘中谁能了解我的无奈
世事难留 两情难猜
一生等待 难把一瓣心香采摘
我是一个痴心难改的女孩
问世间谁能聆听我的感慨
弦声断 泪湿香腮
一生徘徊 走不出这相思的苦海
你闯进了我的心里 真情灌溉
我却为你万千感慨 默默等待
如果我的爱 只能在心里深埋
我愿揣你在温暖的心怀
你走出了我的世界 不再回来
我却为你爱到心碎 痴心不改
如果我的爱 只能在梦里表白
我愿在沉睡万载永不醒来
篇8
乙:尽自己的所能吧。
甲:在表演前我们先聊一聊,大家都知道,前些天持续了十几天的高温天气, 整个大地像被火烤一样。
乙:唱(我烧得不得了,我热得不得了)难—受—哇!(用手扇风)
甲:我想问你,最热的时候你最想干什么?
乙:当然是洗冷水澡啦。
甲:你是穿着衣服洗衣吗?
乙:乌龟才穿着衣服洗呢?
甲:洗冷水澡的感觉怎么样?
乙:太—爽—了!针对这个我还编了一首歌呢。
甲:下面。甲乙:由我们冬二神组合合唱一首《洗澡歌》。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预备唱。
甲乙合唱:打个光条条,洗衣个冷水澡,感觉硬是好,让我们常洗冷水澡,去锻炼身体,为我理想去撞。打个光条条,洗衣个冷水澡,感—觉—硬—是—好。
甲乙:谢谢大家。
甲:中国人很讲究礼节,见了面就喜欢问人家“吃饭了没有?”
乙: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呀。
甲:但是也得注意场合呀!
乙:此话怎讲?
甲:有一天早晨吧,我正蹲在厕所,大声唱“风风火火撞九洲哇,哎呀,伊儿呀,嘿嘿嘿嘿伊儿呀”(蹲上,双手上举),突然,有一个朋友也来了,他见了我就和我打招呼,问我“吃饭了没有?”
乙:你是怎么回答的呀?
甲:我说“我正在上厕所,还没有呢”,我又反问了一句“你吃了没有?”
乙:他怎么回答的呀?
甲:他说他刚吃过了。
乙:厕所里打招呼确实有点让人难为情。
甲:哎呀,我们光顾着闲聊,还没有表演节目呢,你说怎么办?
乙:我倒有个主意,我想和你一起给大家表演一段双簧。
甲:等等等等,你说什么?双簧?我只知道母鸡才会下双黄,我一个大男人,纯爷们(双手半举,展现肌肉)哪有那个功能?
乙:现在冒牌货可多了,你真的是纯爷们?(怀疑的眼神)
甲:国家免检产品,有假包换。
乙:开个玩笑,听我给你解释解释什么叫作“双簧”: 双簧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就是你在后面说,我在前面表演,要做到“说学一人”。从远处一看呀,跟一个人似的,这就要求我们两人配合非常的默契,你懂了吗?
甲:奥,那我说什么你就能表演什么?
乙:当然了。
甲:(用不信任的眼光上下打量着乙)我说什么话,你就根据内容做动作,你行吗?
乙:不行——敢穿**服吗?不行——敢留成式标准大平头吗?
甲:那好,我们试试?
乙:等等等等。。。我得先去打扮、打扮。(乙到后面快速化妆,用爽身粉把鼻子中间打白,头上戴上自制立着的小辫上)
甲:行,你先去打扮打扮吧。俗话说的好呀,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打扮好了,嘿、嘿、您再看--------(回头看乙后,做害怕样)哎呀我的妈呀,白骨精!
乙:(乙化妆好后,扭着屁股,比划着兰花指,学着模特走一字步来到台前说)您瞧我像不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摆一个很女性化的姿式)
甲:我看您不像宋祖英。
乙:那我像。。。。。
甲:猫头鹰。
乙:去你的,你才猫头鹰呢!(女声忸怩地)赶紧开始吧!我一拍巴掌你就说话。
甲:好。大家请看,他一拍巴掌,他就全得听我的了,我叫他干啥,他就干啥。不信?我这就给您试试看。
乙:(拍掌)开始乙:(变成猴子走的模样,大声嚷)停!停!停!你耍猴啊!
甲:(现身)你不是说配合很默契吗?算你还听话。好了,为了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我们应该向祖国妈妈献礼,应该歌唱我们的祖国.
乙:是呀,准备好,再来。(拍掌)
篇9
民俗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的生日。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泛舟池水,或观荷,或赏荷;或怡情,或逸兴。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吟咏荷花的对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的一副对联,由清朝著名的文人刘凤诰所撰。
刘凤诰在他的这副对联里,只用了四个数字“四、三、一、半”,以及“荷花”“柳”“山色”“湖”等寥寥几物,便把济南泉城的特点,把济南大明湖荷香四溢、湖光扶柳的秀丽景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荷花为泉城增添了几分妩媚,几分娇艳。
苏州拙政园内有一个大岛,岛心处便是“荷风四面亭”。一到夏季,此亭的四周密布荷叶,绿意盎然;站在亭中,眼前背后,都是红荷白莲,亭亭玉立。游人栖息于此,恰是进入荷花的世界。此处被江南文人视为赏荷的绝佳之地。
“荷风四面亭”巧妙地借用了刘凤诰的对联,来描绘眼前的荷花美景: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无独有偶,云南河西县溶湖风景区,1942年曾建有一亭,掩映在柳风荷香之中,该亭也借用了刘凤诰的对联:
亭不在高三面荷花四面水,湖虽云小一堤杨柳半堤烟。
这两副吟颂荷花的对联与刘凤诰的对联相比,大意相同,文辞略有改动。只是溶湖的那副荷花亭联不光融合了刘凤诰的景语景意,还渲染了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荷花情结,让人观景之余,得到心灵的净化与洗涤。
据说闻名中外的九江烟水亭,曾经是三国时周瑜的点将台,周敦颐也曾在这里讲过学,清末江西瑞金著名的文人陈炽应当地人之请,为之撰写过一副跟荷花有关的对联:
胜迹表宫亭,况恰当芦阜南横,大江东去;
平湖波烟月,谁补种四周杨柳,十里荷花。
此联借“芦阜南横”“大江东去”“四周杨柳”“十里荷花”等物象的描绘,营造了烟水亭的佳丽胜景。更巧以“况恰当”“谁补种”二句以成佳构,畅想历史,环顾四周,使得联内景色不虚,触之有物。荷花伴着流水,悠悠长长,站在亭内,可神思驰骋于联外,而发怀古之幽情。
荷花在这些对联里,大都被当作一种“物象”来描画。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一些物象,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文景观敬仰的情感意象,才得以生动具体的表达。
当然,作为一种花朵,作为一种植物,荷花自有其魅力。杭州西湖的这副对联,就是荷花妩媚身姿的真实写照:
篇10
以人述情
虽说情感总是难以言表的,然而《刘》的编导还是努力试图用人物语言来部分营造出全片的情境。这种方式虽难免单薄苍白,但在编导的匠心独运下,依旧涌动出一股虽细弱却亦奔流的情感,恰如山间清泉,涓涓不息,别有那叮叮而来咚咚而去的一番风味。
让本人倾吐自我的内心情感,无疑是最直白的选择。毕竟,很多时候,只有自己才真正了解自己的情感之钥。在《刘》中,刘长锁说了很多很多,都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再加上自己的感慨。令人称道的是,这些感慨很“实在”,没有涂脂抹粉,都是素面朝天,虽说往往不是那么美得惊心动魄,却能充分唤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就是真实的价值。在《刘》中,刘长锁为了让居民杨瑞玲患病的女儿能去上福利院,可谓费尽了心血,最终得以如愿。面对镜头他感慨道:“再苦再累也要把事办了,(因为)我答应过老百姓。”饱含深情的一番自述,反映出他为民服务的真情实意。又如他为帮助残疾家庭渡过难关,发动同事捐款;当把捐款送到对方家中时,他回忆道:“两口子跪在地上了……说实话咱心里是特别感动……”都是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展示出感动的力量。
选择与主人公接触密切的关系人,来营造出主人公的情感形象,往往是最客观也是最全面的手法之一。所谓旁观者清,身处局中却不入局者是最清醒的。因此,《刘》的编导让这些“旁观”的关系人来讲述对主人公刘长锁的情感印象及评价,从而间接地为观众揭示出了他的情感世界。在片中,有刘长锁帮助过的很多居民的讲述:“我们的片警就是个父母官。”“我总看到他,老的病的家庭他总去。”“老人有什么困难,他都帮忙。”“他为我们大家做的,我们都看见了。”也有同事、领导的评价,如“老刘是个老实人”“他一直很辛苦”等。还有记者用画外音的讲述:“刘长锁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人。”“他对老百姓的心,总是火热的。”都从不同侧面勾勒出刘长锁的爱民为民,生动而感人。
以物传情
正所谓“冰冷冷中总是蕴藏着火辣辣”,用物体来表达情感早已是制片的常用手法之一。虽说物是“死”的,但却往往能传递出“活”的情。在《刘》中,编导同样未能“免俗”,将“物”作为刻画刘长锁的情感空间的重要元素,给予了浓墨重彩的展现。
用资料照片来定格出人物的情感肖像,往往是专题片因无法实拍而做出的弥补手段之一。但编导在《刘》中并没有因循守旧,被动地将照片只是用来为片子“弥缝”,而是来了个“旧瓶装新酒”,在全片叙事的关键点选择了关键性照片,给予长定格,从而新颖地将主人公的内心也“定格”给了观众。这无疑是极妙的手法。如《刘》中在讲述刘长锁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热心服务时,运用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年轻时的他,风华正茂,面对镜头,满是真诚的微笑;另一张则是现在的他,已经是两鬓苍苍,神情严肃,唯一没变的是真诚的眼神。通过这两张照片的巧妙组接,刘长锁为民奉献的情怀就定格在观众眼前了。
编导重点给观众展示的道具,往往也是情感的载体。就一部片子而言,所涉及的道具很多,大多为一镜带过,然而编导想让观众“重点关注”的那些道具,才是戏骨。《刘》的一些道具,不只是简单的物件,而是编导赋予了象征符号的图腾,由此带来的思考意义可想而知。在片中,曾多次出现“刘长锁的眼镜”这一道具,每次出现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如在倾听群众的意见时,他表情严肃,时不时地用手指推推下滑的眼镜,这一动作着重表现出他对待群众的细致与耐心;为了能让残疾孩子顺利进入福利院,他四处奔波,在院长办公室紧闭的门前,无奈地摘下了眼镜,一边擦一边迷茫地注视着门,眼镜在此时是个很好的载体,既道出了他急迫的心情,也很好地突出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个人形象。
以景显情
场景对情感的表现力,向来是受到业界推崇的,不少编导都喜欢用场景来诉说出无声的台词,而这些无声的台词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编导对情感元素的调度意图。在《刘》中,编导适度地让场景不断成为情感的具化与写实。
空镜头可说是每一部片子都会运用到的镜头语言了,虽名中有“空”,但实质上,空镜头并不“空”,它因能衍射出超大的想象空间而多被编导作为意象符号来使用,因此在表达情感方面,空镜头相对其他镜头,具有更大的优势。《刘》中有一些空镜头,很值得我们回味。比如,当刘长锁上贫困户杨瑞玲家走访时,编导给予了一个空镜头,只见镜头匀速一摇,画面中所展现的是杨瑞玲家徒四壁的窘况;紧接着一转,是刘长锁略带痛苦的沉思的脸;然后编导马上进行切换,变为小巷上方的天空的仰拍空镜头。这两个空镜头,通过刘长锁神态的描写这一画面的有效衔接,就被赋予了新含义:杨瑞玲的家境窘困,需要帮助;刘长锁被触动了,决定帮她;相信在刘长锁的帮助下,她的日子会好起来……如此复杂的意象语言,空镜头却讲述得很成功。
将场景拍摄出强烈的空间层次感,产生具有艺术震撼力和想象力的视觉效果,来表达感情,也属于一种高超的镜头技巧。而最简单的空间层次运用,当属通过景物在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镜头距离,从而划分出前景、后景和背景;当然,更复杂的空间层次,就涉及到色彩、光照了。在《刘》中,当刘长锁和居民在大院里谈心时,前景为小区凉亭的柱子,后景是散乱停放的自行车,背景是虚化处理的绿树,主体即刘长锁,只露出半个身子,间或能看见他时而严肃地点头、时而认真地诉说。从表面上看,前景遮挡了部分主体,而后景和背景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实际上,编导正是通过独特的空间布局,营造出了别样的艺术效果,引导观众沉浸于画面美感的同时,切实感受到刘长锁的认真与执着。
以乐抒情
古言道:“诗以明志,歌以咏情。”这说明音乐是抒感最直接的方式,它会直击你的心灵,触动埋藏在心里最深的那根弦。《刘》一片运用了恰到好处的配乐及音效,来倾吐出对刘长锁的情感意向。
带有鲜明节奏的音乐,可以直观地表达出编导对全片的情感总体印象的界定。乐曲是激昂的,那么此时荧屏上就是热情如火;乐曲是低沉的,那么此时荧屏上就是温婉如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配乐与画面的“同步协调”。在《刘》中多次出现配乐,它的感情基调可以调度观众的思维,引导他们对主人公的情绪进行判断,从而了解主人公的感受。如在刘长锁为了帮助群众而四处奔忙却屡屡碰壁时,他眼神中露出了失望,此时响起的有些低沉的钢琴曲,使观众感受到了他的劳累与无奈。当然,有时片中的乐曲主调也是欢快的,象征着光明、激扬等,如当刘长锁看见他所帮助的低保户满意的笑容时,自己脸上也满是淡然的微笑,此时配乐为民歌调子,仿佛艳阳洒照,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他的快乐。
- 上一篇:秋之舞
- 下一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