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9 05:3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端午节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篇1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谢人送粽》

唐·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4、《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篇2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因此很多的文人墨客为端午留下了很多的诗篇,你都知道那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描写端午节的诗词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1逢春记

楚风梳醒庭前柳,暖雨弄香垄上花。

旧燕津梁鸣正月,新鸿画舫恋茶家。

少东妙手煮陈酒,陌客清襟品鲜腊。

又是一年芳草渡,且听春语述铅华。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永遇乐端午

宋晁补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屈原塔

宋苏轼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21.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夜》

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十五夜观灯》

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有关粽子的诗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诗词有关粽子的诗句_粽子的句子_端午的诗词。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秦观失调名《端午》

12.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苏轼《屈原塔》

13.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4.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文秀《端午》

15.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宋祁《屈原祠》

1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7.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汴京元夕》

18.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3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4花心动 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唐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5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

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 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 黄裳

篇3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了古时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时热闹场景的民谣。在古代,因“午”与“五”同音,故端午又称“端五”、“重五”。古人有在五月初五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称端午为“沐浴节”:明清时的北京人还称端午为“女儿节”、“五月节”。端午节(五月初五)是整个夏季中唯一一个重要节日,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我国三大民族节日。端午节的习俗,融南北于一体,遍布全国各地。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真可谓“众说纷纭”,但大体可分为五种。其一,就是人所共知的纪念屈原。此说流传久远,见于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懔《荆楚岁时记》:二说源于夏商周以来的夏至节,可见范晔的《后汉书》;三说是祭“地腊”,道家弟子持此说;四说源于吴越民族图腾崇拜活动。持此说者为闻一多先生;五说源于古代的恶日。除以上各说法,各地民间还有流传,如山西一带说为纪念介子推:吴楚等地说为悼念伍子胥;浙江会稽一带说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等。

端午节吃粽子,流传最广、也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民间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以后,举国哀痛。楚国人每逢端午这一天,都要以竹筒贮米做成筒粽,将其投入江中以祭屈原。传说在东汉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叫欧回的人遇见一自称是三间大夫的人对他说,人们每年祭祀的东西都被蛟龙吃掉了,如果以后还要祭祀,就用五色丝线和楝树叶子将筒粽扎上,因为蛟龙最怕的就是这两样东西。此后,民间有用五色线包扎粽子,用以祭祀屈原。历代文人都有在端午咏颂屈原的诗句。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诗,可称之为代表作或说佳作:“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粽子古称“筒”、“角黍”,西晋阳羡人周处所著《风土记》中所说的“端午进筒,一名角黍。以菰叶裹”,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至于“角黍”后来为啥又叫“粽子”呢?《本草纲目・谷部四》是这么说的:“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日粽。”“粽”字来自“棕榈”,以米易木。

粽子到底源自何时,其说不一。任星在《端午食粽》中说,粽子自周朝就有,其论据是“角黍”乃由黍米制成,而黍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现在人吃的江米粽,是屈原投江以后的制品。而角黍在这以前就已出现在北方。无论根据哪种说法,可以肯定的是,粽子从公元前278年屈原忌日始就已存在,迄今至少已有二千二百八十多年了。

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荆楚五月风俗中说:“夏至节日食粽。周处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粽。”在东晋时,粽子里只有黍米或糯米加枣、栗等物,发展到唐朝,在粽子中加进了各种果仁,首都长安还出现了专门制作、销售粽子的店铺。到了明朝,则开始以豆沙、火腿、枣等为粽子馅。据《风俗通》记载:汉代在端午节前一天包粽子,端午节时吃。当时吃粽子并无特殊的意义,只是当做一种节令食品“民间素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谚语。粽子一出现,就说明时序已转入夏季,人们将要换上夏装。

“竹叶青青白糯香,细姑裹粽过端阳。折成五只尖尖角,添上红心鸡蛋黄。”俗话说,“千里不同俗”,两千年来,粽子在我国大江南北,按当地物产、食俗,形成多种特色。因农作物种植不同,有大黄米的、小黄米的、江米的、黏高粱米的;因口味不同,米中有夹以豇豆、豌豆、红枣、果脯、冬菇、椰蓉,火腿,鸡丝、鸭丁、猪油的等等:至于形状,更是推陈出新、样式各异,有方形、菱形、筒形,多角形、角锥形、秤砣形,枕头形、金字塔形等。粽子的包裹,南方多用菰叶包、荷叶裹,还有用竹叶的,北方多用芦苇叶包裹,煮出的粽子,有缕缕的沁脾清香,这股芳芬和糯米的调和清馨,人们叫它“粽香”。在香味的世界里,这香型为粽子所独具。

粽子发展到今天分类更多,主要是荤馅和素馅两大类:素馅多为果仁、枣、栗、杂粮等,北方人多喜食;荤馅者多为鲜肉、咸肉、火腿、鸡蛋等,南方人喜食。粽子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还先后传至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在菲律宾,粽子还成为圣诞节的美点之一。

当然端午节时的主要风俗除了吃粽子,还有龙舟竞渡。时至今日,全国各地的龙舟竞渡活动,以汨罗江畔的最具代表。人们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先点蜡烛到屈子庙朝拜,再抬龙头祭庙。祭祀完毕,开始龙舟比赛。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因民族不同,举行的时间各异。端午节人们除了吃各种精巧别致的粽子以外,还要饮莒蒲酒。五月初五,母亲们要用麻扎成小巧玲珑的小扫帚、小葫芦,用五颜六色的绸布拼缝成小粽子、小娃娃及瓜果、小动物等,然后用五彩丝连在一起,拴在小孩的衣扣上,以扫除瘟疫和杂灾。这叫“长命缕”。人们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要佩戴香囊,以示对屈原的景仰,香囊象征屈原的高贵品德和情操将馨香四溢,万古流芳。除了纪念屈原,民间还传说香囊可以祛瘟辟邪,强身健体。贴天师符的习俗起于宋代,至明清时更为流行。有的还在五色桃印彩符上画姜太公、财神、聚宝盆、摇钱树等。古时候,端午节有斗百草的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青少年们到郊外去踏青时,要采集各种花草的标本,然后大家进行比赛,以采集的品种多,采集的标本奇者为胜。斗百草之戏实为一项健康而有趣的活动,是青少年认识自然的极好机会。

相关链接

篇4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目前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其中,与香有关的名称就有好几个,例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端礼节

按照湘南地区古代的风俗,于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另外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都与香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采药:

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

《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J《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挂草药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像宗懔(音:凛)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音:瓤)毒气。《荆楚岁时记》又一则: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穰毒气。

还有一些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小贴士:

香包的制作方法:

艾叶30g、苍术30g、川芎30g、辛荑20g、山柰30g、草果30g、白芷30g、细辛15g、薄荷20g 。

药料研末,装入小布袋,每袋10~15克。

孕妇慎用。勿直接接触皮肤 。

中秋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现在世界各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过中秋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这天,待到月圆时,人们便在皓月当空下,摆起香案,放上香炉、香品,供花、及其他供品,先行焚香礼,再祈求月神保佑。

古时,焚香拜月基本用香丸、香粉居多,直到明朝以后才逐渐使用线香,祭祀用香的形式也有很多,例如:焚香、浴香、涂香等,涂香是极细的粉末状,可以将其涂在手心里,或者四肢、前胸,也可在道场中扬撒。

重阳节

王维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指的重阳节的习俗,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看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臂上佩戴茱萸囊、饮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

篇5

【探寻节日渊源,看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而这些充分说明了民间崇拜和信仰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

1.春节又叫做过年。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老百姓个个怨声载道。这惊动了天上的太白金星和地下的地王菩萨。太白金星和地王菩萨一商量,就派神农老祖到大地收“年”。神农手执打兽鞭,对准“年”的屁股就是一鞭。凶猛的“年”竟乖乖伏地不动了。神农奔上几步,一只脚踏在“年”头上,怒吼道:“畜牲,你吃人无数,作孽极深,今天你的末日到了。”说罢,从腰间拿下两片瓜钵,对准“年”就一合。比象还大的“年”竟一下合在瓜钵里了。神农把装“年”的钵埋在地底下,临走时他再三叮嘱说:“这钵埋在地下,将来会长出瓜来,这瓜不能破,一定要说它不破。”后来,那个埋钵的地方真的长出瓜来,百姓就按照神农“不”的话音,把它叫成“北瓜”。神农除“年”的那天正巧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百姓便把这一天叫做“过年”,即避过“年”和除去“年”的意思。这天,北瓜供在堂上,以示压邪,人们还会敲锣打鼓,鸣竹张灯,以纪念神农老祖的功德。

2.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 “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 (太乙:主宰宇宙一切之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汉武帝时,“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3.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传说最早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

4.端午节的渊源有好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开始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5.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祈求平安幸福、以月寄情的一种形式。

【探寻节日文化,看中国民俗魅力】

活动一:对联

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里都有对对联的活动。节日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那充满祥和喜庆气息的对联。对对联,春节最为壮观。有一个故事就是讲春节写对联的:

清朝某年除夕晚上,乾隆脱了龙袍,换上便服,走出皇宫禁院,到三街六巷看老百姓怎样过年。他走在大街上,只见家家户户挂彩灯,贴对联,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戴新帽,一派升平景象。他走着走着,只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对联,于是便轻轻敲开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手里拿着一只正在纳底的鞋子。乾隆没客气就进去了。原来这是一个小鞋铺,炕上放着几双鞋,桌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鞋楦,墙上挂着粗粗细细的麻绳。乾隆在炕边坐下后,问:“老人家,生意不错吧?”老头说:“我是一个老头子,挣得那几个钱混住嘴巴就行了。”乾隆又问:“过年了,怎么不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呢?”老头儿说:“红纸是买回来了,但箩筐大的字认不得一担,自己怎么写?”乾隆一听,忙说:“你要不嫌弃,我就给你写一副吧!”“那敢情好!”老头儿说完,忙到隔壁借来笔墨纸砚,又拿出买回的大红纸,裁了裁,乾隆提笔蘸墨,一挥而就:

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横批写什么呢?乾隆帝一时没有想出来,老头看着对联十分高兴,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百姓都托皇上的福,安居乐业,横批就写‘天下万年’吧。”乾隆听了龙颜大悦,挥笔又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睡好。

【请你参与】

1.请你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王羲之巧防“盗”联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浙江绍兴。春节将至,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去就让人悄悄揭走了。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莺啼北里,燕语南邻。”他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了。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很着急。王羲之略一沉思,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 ”。街坊看了,无不称妙。

2.下面是有关端午的对联故事,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他赐宴群臣,席间出一上联,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要续下联有一定难度。此时,群臣中的沈应思索片刻,对道:“春榜先,秋榜后,科场取士在春秋。”

3.(2012年湖北咸宁卷)

同学们,你知道吗?今年中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就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按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有位同学为纪念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 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

②有同学不喜欢过端午、中秋节,而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为此,班级专门召开一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设计2—3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揭示主旨的开场白。

活动二:猜谜语

猜谜是中国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娱乐活动。大家在猜谜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智力,同时也享受猜中谜语后的快乐。特别是在节日里猜谜语,会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各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命随行的大臣们也出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活动三:诵读古诗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词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可谓雅俗共赏。

1.写春节的古诗首推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在元旦之日的感怀之作。当时他位居宰相之位,正在全国推行新法,此诗正是以欣喜的心情,描绘了新法实行后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他那踌躇满志和志在必得的心态。它既写出了元日的民间风俗,又通过对风俗的描写语义双关地表达了他对新法的评价,并反映出一个政治家的观察视野。

2.最能够表现出元宵节热闹非凡的诗应该当属唐代大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首诗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杜牧的“清明”诗可称为清明节祭祀扫墓的经典之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再现了清明时节扫墓时的雨中景、雨中情;抒写了清明时节行旅之人的情怀。诗画合一,清新自然。

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则记述了清明无人扫墓的情形:

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

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

这首小曲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凄凉情景和氛围。

4.唐诗中吟咏端午节盛况的也有不少。文秀的《端午》一诗,不仅反映了端午节的由来与悼念屈原挂上了钩,还表现出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对昏君奸臣的鞭挞。其诗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屈为屈原。堪笑汩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读后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5.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不胜枚举,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所熟知的诗词之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代表意象,展示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请你参与】

1.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中秋。当时诗人任徐州刺史,见到胞弟苏辙,方作此诗。请对该诗做简要分析。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咏月的诗句经常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2009湖北荆州)中秋赏月(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①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②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品读节日美文 传承民俗文化】

在节日里徜徉

有的日子,值得庆祝它,纪念它,这就是节日。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境,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放。节日,给平淡的日子打上一个漂亮的领结。有了节日,日子便有了起伏。

有些节日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们的意义不同寻常。因某一年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重大事情,一个本来很平常的日子,便成为365天里的一个亮点,具有巨大的穿透力和辐射力。譬如l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其后的一个多月里,运动迅速席卷中华大地,5月4日这个日子后来成为青年节,打上了爱国精神的烙印。又如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了,10月1日这个日子从此成为国庆节,凝聚了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新生与振兴的希望。这类具有重大意义的节日,为人们提供了一年一度举行庆典的缘由。每逢这些节日,人们或举行盛大的聚会,或召开庄严的大会,或举办载歌载舞的晚会,用以歌颂人民、礼赞祖国,充分感受节日的分量和意义。公共场所则彩旗招展,彩灯高悬,呈现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这些庆典,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回眸和眺望的机会,成了人们保持意义记忆的一种基本方式,更是人们生命智慧的一部分。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整合;利用

语文教材的丰富性与内容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发展各种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就是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与拓展,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充分进行利用,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把握教材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托与基础,教师要在教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活用教材的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由于语文课本的每一单元要抒发的情感是相似相通的,因此,教师就可以先利用每一单元的导语,来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语提示:本组课文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让我们根据课文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并将其进行整理,在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学习结束后,我组织了一个以“美丽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或是自己搜集到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见闻,使其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信息以及课文的特点,开展综合性活动。比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前,先让学生阅读了少儿读本的《三国演义》,让学生先弄明白草船借箭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周瑜与诸葛亮的性格特点,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对课文的理解也很透彻。在这堂课结束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以“走进三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或是为学生介绍自己感兴趣或是十分欣赏的部分,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展开讨论,使每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把握好教材的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与联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整合学科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整合学科资源不仅仅指学科内的资源整合,还应该包括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学科内的资源整合即利用语文学科课文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课文“长城”时,教师可以将“颐和园”与“秦兵马俑”这两篇文章与该课文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我国世界遗产的宝贵之处,并且将“北京故宫、天坛、承德避暑山庄、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作为补充资料与课文进行整合,学生不仅受到文化的熏陶,还能增强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国家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科间的知识融合,即利用学生学习的各科课程,将其与语文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将各科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行综合性学习。比如,在学习“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联系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和自然常识教材中的“桥”,为学生设计以“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即让学生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等渠道获取与桥有关的资料,并了解古今中外的著名桥梁,并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座自己喜欢的桥的模型。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整合学科资源,是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重要部分。

三、丰富学生生活,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从生活中浓缩而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比如,在学习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后,学生了解了孔子的一些事迹,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走进端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意义等,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其爱国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进行诗朗诵、办板报等。生活中处处都有惊喜,教师不仅要自己善于发现,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比如,若是下雨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有关描写雨的诗句或是歌曲,学生在充满意外与惊喜的课堂中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质量的提升。

总之,要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与手段,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将其充分利用,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综合学习的意义,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7

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实际上其起始应与我国南方多水的自然环境有关。可以说,操舟捕鱼一类的活动,在这种地区的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竞渡只不过是他们水上生活的演习而已。

最初,“竞渡”之舟只是一般的小舟,直到西周,开始出现了舟与龙神崇拜结合的产物――龙舟。当时人们将龙的形象装饰在船上,是为了娱神、祭神和祈求神的保佑,而龙舟竞渡活动形成的契机当也是出于娱神和禳灾,亦即龙神崇拜。

春秋战国期间,战事繁兴,尤其是吴、越、楚三国,地处江南水乡,水战是其征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对“竞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如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发现的,时代约当战国中期至东汉的石寨山式铜鼓,其多数上面都饰有“竞渡”纹。这些纹饰中船的首尾,往往装饰成鸟尾形象,船上的人皆头戴羽冠,前后排成一行,作相同的划船动作,表现的场面隆重而又热烈。反映出这时的“竞渡”活动已相当普及了。

自秦汉魏晋及至隋唐,在民间举行的划船竞渡活动还没有统一的日子。大约自唐以后,才统一于五月端午节举行。整个隋唐时期,水上竞渡活动一般是水乡人民自动组织起来进行的。到了五代,竞渡之风愈盛,不但民间组织,官方也大力提倡。当时,各郡、县、村社每年都组织龙舟竞渡活动。一到端午日,官府即赐给竞渡组织青绸缎,并为龙舟比赛设置了锦标,就是在终点竖一竹竿,竿头上悬锦彩,竞渡优胜者夺到锦彩就称为夺标。这样一来,龙舟竞渡活动就成为一项激烈争夺、扣人心弦的比赛,而这种夺标赛就是以后体育比赛中“锦标”的由来。

宋元时期的竞渡游艺活动也比较活跃,一些帝王为练水军并进行娱乐,也鼓励划船竞渡。时人黄公绍在《端午竞渡摆歌十首》中,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生动的龙舟比赛图:“看龙舟、看龙舟,西堤未计水悠悠。一片笙歌催啼晚,忽然鼓擢起中流。”“擢如飞、擢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明、清时期,每年的龙舟竞渡活动仍以南方水乡为盛。明代的宫廷也仿效这一习俗在北京的西苑搞龙舟比赛,清宫沿袭明宫旧事,仍于西苑龙舟竞渡,“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的诗句,就是清高宗在观看西苑龙舟竞渡之后留下的著名咏唱。

龙舟竞渡,作为一种传统的娱乐竞技项目,初当为南方水网地区的一种水上活动。后来,随着北方都市的增多而流传于黄河流域。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地区,它一直流传到近代和现代。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龙舟竞渡习俗也发生了变化。过去那种龙舟竞渡是为了娱神、禳灾的观念逐渐淡漠并消失,龙舟上“龙”的神灵地位早已动摇。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的龙舟竞渡活动更为兴盛。在老挝和柬埔寨等国,赛龙舟还伴随着泼水节一起举行。

巴西赢在强大攻势 日本输在临门一脚

北京时间6月23日,2013年巴西联合会杯结束了A小组最后两场较量,东道主巴西队和远道而来的亚洲冠军日本队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前者在“超级新星”内马尔的带领下4比2大胜2006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后者则在与墨西哥队的“荣誉之战”中再次“只差一步到罗马”,1比2惜败。

篇8

教无定法。由于课文体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的差异,要求老师课堂教学的导入要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尤其是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学习观在教育实践得到更充分体现的今天,导入作为教学的起始环节,虽说只有短短的3―5分钟,但它却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要打造一个优质课堂,就应该从导入着手。

一、谈话式导入

谈话式导入也称文本式导入。教师运用精彩的描述、深刻的哲理、有趣的轶事,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谈话式导入是最传统、最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它可以是一段情感充沛的抒情,一段生动形象的诗情画意的描述,更可以是蕴涵深刻、精辟独到的哲理。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导入课文,使课堂收到预期效果。

(一)创设悬念,提问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语文老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特点,在导入课文时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阅读等环节,开拓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阅读的心理角度看,阅读是一个‘期待产生――期待实现――新期待产生’过程。”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说到日本,你会想到什么?”有人说:“日本是一个贪婪而无信的民族,事件就是很好的说明。”“日本的工业品质量很好,我们家里的电器和汽车都是日货。”“大家的发言很踊跃,也很有道理,”我说,“要是你要留学,你会选择日本吗?”带着悬念和疑问,同学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课文。就这样,同学们很快就能说出藤野先生的外貌特征、以及在东京时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帮助和照顾,效果甚佳。

(二)寻找课文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

有的课文篇幅很长,这样的课文,导入教学就要花点心思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得找个最适当的切入点导入课文。教学《故乡》这篇课文时,我找到了两个切入点,都可以导入课文,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从少年闰土其人其事为切入点,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有一个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就是闰土。“我”和闰土在大雪之后,在沙地上,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匾,撒下秕谷,看鸟来吃时,远远地将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农村的孩子本来就是捕鸟抓鱼的好手,听到这里,个个都被吸引住了。大家的兴趣上来了,接下来的内容就容易学好了。

二是可以以“豆腐西施”杨二嫂为切入点来导入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无是非。’说得多好呀,而号称‘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却是一条有舌的鱼,她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尖酸刻薄。这个人物,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鲁迅先生《故乡》中的典型人物。”这样的导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教育了大家,做人做事要厚道。一举两得,既强教育,又强素质。

(三)用家喻户晓的诗句导入

前人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彩诗歌,绝妙语句。这些诗句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很多与课文内容相关。教学课文时,我们可以通过的这些诗句来导入,这样能使学生既巩固以前的知识,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这样导入:让学生回忆他们以前学过的与“春”有关的古诗,并要求他们说说这些诗句让他们想到了什么。同学们个个都认真思考,踊跃回答,而我是一边提问,一边把这些诗句板书在黑板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花)……熟悉的千古佳句唤起了同学们尘封的记忆,盎然的春意点燃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气氛正浓时,我因势利导说:“绚丽多姿的春天,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抒写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看看在大作家的笔下,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二、多媒体导入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日趋完善。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图片是很有效的教学资源,直观形象,可以代替很多语言描述,而且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收集了十几幅图片,以幻灯片的形式导入课文。这些图片从近景到远景的层次、从假山池沼的配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从花草树木的映衬到门窗的雕镂图案等,多角度、深层次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美景,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样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来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自然导入课文。

篇9

副刊作为报纸的文化阵地,在传播地域文化、打造媒体品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文齐鲁”是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自2007年3月30日起推出的一个特色板块,致力于传播齐鲁地域文化,所登载的大多是介绍山东各地的传统节日风俗、饮食习惯、名人轶事、历史变迁、民间艺术以及特色建筑等的文章。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栏目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为了深入细致地阐述“人文齐鲁”的地域文化传播特质,笔者搜集了“人文齐鲁”自创办以来所登载的文章以及相关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按照历史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风物文化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其传播特色。诚然,齐鲁文化的构成元素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之所以选择它们,一方面是综观“人文齐鲁”所刊登的文章,总体上是以介绍这几类文化元素为主,同时也因为它们有着鲜明的传播特色,可以作为创办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借鉴。

历史文化:寻找与时事的结合点

这里讲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指与山东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人文齐鲁”传播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在时事新闻与本地区人文地理的结合点上挖掘历史,而这也与“人文齐鲁”开篇词中所言“寻觅的是过去,观照的是今日”相呼应。

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8年8月,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承办了帆船比赛,“人文齐鲁”刊登了《青岛栈桥——昔日的水上赛场》,介绍1933年第17届华北运动会游泳比赛在青岛栈桥举办时的情况,还刊登过追忆青岛第一体育场建成经过的文章,传递青岛体育文化,照映当时的奥运主题。

此外,“人文齐鲁”在传播地域历史文化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

1.推出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专版

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人文齐鲁”都会适时策划并推出相应的纪念专版或栏目,回顾当年事件中山东人所展现出的精神品格,传承和弘扬山东精神,激励读者。

例如,“人文齐鲁”于2012年5月初刊发了一组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 其中《93年前新华门前的哭声——中的山东请愿团》,记述了1919年爆发前后山东人民为捍卫国家和举行的一系列示威请愿活动,体现出山东人爱国爱民、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同年“九一八”纪念日,“人文齐鲁”以两个版的篇幅刊登了1931年“九一八”之后,济南14所学校2500名学生大联合赴南京请愿的纪念文章,提醒读者勿忘国耻。在“刊前絮语”中,编辑还联系新闻热点,结合当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保钓”斗争,奉劝读者深刻反思,理国。

2008年3月5日是总理诞辰110周年,2月27日出版的“人文齐鲁”即为纪念专版,选取《总理在青岛》《邓颖超泰安行》《、邓颖超的曲阜情结》等文章,生动反映了和邓颖超同志对山东的亲切关怀,记载了他们在齐鲁大地的足迹,表达了山东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衷心爱戴之情。

2.结合热门电视剧话题,推出反映深层文化内涵的专题

2008年初,随着电视剧《闯关东》热播,“人文齐鲁”特别推出了“闯关东”专题,刊登了《浮海与陆行:山东人的闯关东之路》《2500万人闯关东》《“闯关东”:299年的移民史》等文章,通过对山东人“闯关东”的路线、人数、历史背景以及部分人物事迹的介绍,为读者解读了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其中有一段话讲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山东人“闯关东”除了经济原因外,与山东人的传统性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诚实、尚义、节俭、好客、粗犷、豪放,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东人”。这是山东人“闯关东”的文化素质。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粗犷、豪放的传统性格使得山东人敢于“闯关东”;勤劳节俭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在东北获得生存的空间;诚实、尚义、好客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赢得他人的尊敬与信任。这段话十分精辟地描述了山东人的文化品格,在令读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鼓舞着他们像自己的祖先那样开拓进取,努力生活。

“人文齐鲁”在随后几期中还陆续刊登过几篇“闯关东”主题的稿件,其中有透过郑板桥笔下的《潍县竹枝词》解读清乾隆年间潍县百姓“闯关东”的文章,角度新颖,追根溯源,通过文学作品解读历史,既反映出报纸副刊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其他还有寻访《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老家朱家峪的文章,以及作者讲述自己的祖辈闯关东的故事等,这些都作为电视剧的纵深与扩展,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还原了“闯关东”这一历史事件,有力地弘扬了齐鲁地域文化和山东精神,加深了读者对于地域历史文化的认知。

此外,在电视剧《牟氏庄园》以及《南下》等反映齐鲁地域文化的作品播出时,“人文齐鲁”也适时推出相关专题,为读者还原与解读其历史文化。

节日文化:展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与活动,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①人们常说,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表演场,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在节日当中找到自己的表现场所。人们为了庆祝节日,年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而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受区域地理、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人们的节庆习俗也不尽相同。山东各地庆祝节日的民俗活动是齐鲁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

每逢岁时节日,“人文齐鲁”都会刊出文章介绍山东各地的过节习俗,以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并且范围不仅限于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就连二月二、三月三、七夕、寒衣节、中元节、腊八等这些相对而言并不特别为人们所重视的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在“人文齐鲁”的文章中也会有所涉及。

这些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节日习俗,有些如今只能留存在文章作者的记忆中。珍贵的文化资源,经由作者灵活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一方面开阔了当代读者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有机会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2011年端午节刊登的《老潍县分香面》一文,讲述的就是明清时潍县城里的药铺免费分香面,让女孩儿们做荷包的端午节习俗。如今这一传统虽已不复存在,读者仍可通过这篇文章的记载想象当时人们过节的场景。

“人文齐鲁”的文章在介绍岁时节日习俗时,还较多地穿民谣民谚,以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其中有直接反映节日民俗的内容,例如《老济南忙大年的记忆》一文中就有一段作者家乡的民谣,将从小年到春节每天的主要事情做了通俗明了的概括总结。其他还有诸如“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染豆蔻”“冬至饺子夏至面”“七月十五鬼开门”“九月九喝杂面”等体现岁时节日习俗的民谚。在介绍节气的文章中出现的大多是农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与小雪、芒种、霜降、夏至、处暑等节气有关的天气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民谣和民谚在表达方面有着通俗凝炼、朗朗上口的优势,同时内容上又贴近生活,直白地呈现出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期待,令读者对于齐鲁大地的节日文化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饮食文化:寓情于食,雅俗共赏

民间饮食指的是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以及食物的属性、范围、制作过程和仪式、餐桌上的礼仪、节日和仪式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保存、禁忌等。②

在人类生活中,饮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而是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它不仅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命,解决人们的温饱,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着人们的性格特征、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山东各地的特色饮食不胜枚举,然而“人文齐鲁”介绍饮食文化的文章并不是纯粹为吃货介绍美食,文章不仅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叙述食物的制作方法,还饱含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热爱与怀念,既充满浓郁的怀旧风情,又不忘观照当下和现实。

从内容上看,“人文齐鲁”传播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寓情于食,以情动人。“寓情于食”中的“情”,主要是亲情与乡情。

以2012年4月12日“饮馔琐忆”中的《野菜情怀》为例,作者在介绍完野菜的吃法之后,又回忆了在时期自己吃野菜的经历,最后感慨道:“原来野菜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我喜欢挖野菜、吃野菜,原来不单单是为了品尝野菜的清香,还因为心中始终装着那份难以割舍的浓浓的乡情。”又如《什香面》一文,作者开篇就说:“什香面是临清特有的一种美食,2007年曾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临清是我的家乡,是我一直生活、工作的地方……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总觉得什香面最好吃,是天下第一等美食”,对家乡的赞美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此外,在《端午节的南瓜水饺》、《香气诱人的鲁南黑咸菜》《夏天的山韭花酱》《隆冬一碗红汤面》等文章中,作者在介绍美食的同时,都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和对旧日生活的感怀。

这些介绍齐鲁饮食文化的文章,或通过向读者讲述食物背后的亲情故事,以真挚朴素的情感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令读者在了解美食之余收获感动,或抚今追昔,表达对旧时淳朴生活的怀念,让当代人在整日的奔波忙碌之后找到些许心灵慰藉,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

从表达方式来看,这类文章多为短篇或中篇散文,融叙事与抒情为一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传播了地域文化,又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在用语上,文章注重兼顾不同的读者群,寻求雅与俗的平衡点,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如《冬储大白菜》一文中就运用了不少口语:“要么有么”、“有些还是菜帮多菜心少的‘咣咣镲’”、“怕菜焐了烂了,还经常来回倒腾”……这些通俗口语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接地气,也方便了本地读者的阅读。而《三更风雨采菱归》的作者则引经据典,引用《本草纲目》《红楼梦》等古籍中关于菱角的记载,以及历代诗人吟咏菱角的诗句,将饮食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

风物文化:讲述“凝固的历史”

“风物”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此处既包括自然风光,也包括人文建筑。

“人文齐鲁”中写风物的文章,并非单纯介绍建筑艺术和描绘自然风光,而是将游记、风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抚今追昔,就像一部“风物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呈现中,展现齐鲁地方风物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魅力。

不少文章追本溯源,讲述了风物背后“凝固的历史”。以《赏不够的趵突泉》为例,作者在描写漱玉泉的景色时还提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漱玉泉的渊源:“这个清可鉴人的漱玉泉,相传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对泉梳妆、赋词吟诗的地方。”在观赏濯缨池时又提到其名称的由来:“‘濯缨’取之于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一句。”随后还写到了古代典籍中对趵突泉的记载以及古代文人墨客对趵突泉的赞美诗句。作者对历史掌故和文学知识的引用,不仅使趵突泉的历史文化得到了生动呈现,也使泉城济南的文化魅力不言而喻,不证自明。倘若只是描写趵突泉的美景,天下美景多得是,也不差这一处,而其蕴含的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区域文化无法复制和超越的,这也正是写齐鲁风物的文章真正值得书写之处。

《济南贡院的变迁》则将贡院在清朝、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的发展历程做了大致介绍,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社会历史的变迁。《淄河边有座马鞍山》一文,作者旁征博引,介绍了历史上众多名人与淄河的渊源,展现了淄河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并且讲述了时期马鞍山上的八路军将士英勇抗敌的动人事迹。文章最后作者故地重游,深切缅怀当年的抗日烈士,文章末尾的一段景物描写恰到好处地传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那次,从山上下来时,正是黄昏时分。在淄河边漫步,恰好看到硕大的太阳正被远处一座孤零零的山头遮住,绚烂的夕阳之光就从山周边透射过来,整座小山几乎成了金山。也许,这是一种巧合的象征吧。山脚下,缓缓流淌的淄河水被映得通红。”

作者们在描述风物时,还会穿插讲述一些与风物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例如《章丘保留完好的唐代古刹》中有一段讲述“水母娘娘”来历的传说,为文中介绍的水母娘娘大殿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透过《公冶长书院及其传说》中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读者可以对公冶长这个历史人物的为人略知一二;《吕后与地名的变更》一文围绕着单县境内因吕后而改名的两个地方,讲述了与吕后相关的历史故事,尽管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单县作为吕后的故乡,也反映出其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读者阅读这些介绍风物的文章,在欣赏美妙的自然风光与宏伟的建筑之外,还可以从中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感受到风物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齐鲁风情。

结 语

“人文齐鲁”不仅在记录与传承齐鲁文化、提高当代读者的文化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受到新媒体冲击和新闻同质化困扰的处于发展“瓶颈期”的纸媒提供了有益启示。纸媒的专副刊充分利用差异化优势,实施本土化战略,增强地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挖掘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不同地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拉近媒体与读者距离的同时,拉近了传统文化与读者的距离。这既是地方性报纸传播与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纸媒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有效手段。

注释:

篇10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 月亮 B、姻缘

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 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 七夕节

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

B、巫

C、肖

D、萧

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

B、女角

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 十八种武术动作

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B、 戍

C、 戌

过敏肌肤专业护理及防护,解决你的肌肤问题加薇信:Soy519

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

A、“白马非马”

B、 “指鹿为马”

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A、早上

B、中午

C、 傍晚

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庄子》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A、欧阳修 B、欧阳洵

23、文学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 B、 左雌右雄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 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 十二个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 圆明园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 南京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 、李白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 、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

A、鹤 B 、鹅 C、鸡 D、 鱼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A、范仲淹 B) B、文天祥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

A 、干 B、戈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

A、花旦 B、青衣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 B、崇尚 C、 官名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 、张仲景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A、《醉翁亭记》 B、《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