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15 18:0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篇1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天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人们只能看到半废的山水和断壁残垣,很难想象这里曾享有“万园之园”的美誉。盛时的圆明园,有著名景群上百处,清朝数代帝王在150余年时间里精心经营这座集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圆明园究竟有多少文物?这个问题至今众说纷纭。

据杨先生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他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的时候抢走了绝大部分文物。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历代的稀世珍品。英军曾将所劫走的圆明园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这部分敬献文物连同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都收进了东方艺术馆。东晋时期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乃我国古代卷轴画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一匹3尺长、2尺高的白玉马,这匹玉马曾被和 从圆明园中窃取,和 被抄家后,玉马被重新放回圆明园,最终还是没躲过被劫掠的命运。

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有个中国馆,是拿破仑三世的欧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将从圆明园抢来的“战利品”献给了拿破仑三世和欧也妮王后。欧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这个中国馆,将这些文物收藏起来。

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一对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金曼扎镶有珍珠、绿松石和红宝石,说明当时圆明园内的摆设有多么奢华。玻璃桌柜里摆放着一串大念珠,这串珠子共有154颗,跟一般108颗珠子的朝珠不一样,这是孟托邦将一串皇帝的朝珠和两串皇后的挂珠串在一起献给欧也妮王后的,没想到欧也妮王后并不满意,因为她早已听说远征中国的军官们个个满载而归。她埋怨孟托邦只带给她这样的礼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车宝物,前后总共送了她七车,包括从圆明园抢来的各种青铜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银制品、景泰蓝……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柄用名贵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颜色白中透绿,雕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铭文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铭文是:“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联军劫掠后,在巴黎拍卖会上买来的……

有没有圆明园文物回归的一天?

圆明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一直在打听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石刻铜刻文物有了线索。杨来运先生给记者举例说,北京某单位院内有一对铜狮,据说这里曾是意大利驻中国领事馆,1900年前后从西山某地(也有说是从圆明园内)运回这对铜狮。据杨先生了解,这对铜狮为嘉庆年间制作,而嘉庆年间在西山除了建设绮春园外没什么大的园林建筑。而绮春园正是圆明园的组成部分,绮春园的宫门于嘉庆年间落成,这对铜狮应该是绮春园门口的铜狮子。

一两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将先人流传下来的两个花瓶和一面镜子捐赠给了圆明园。经初步考证,这两个花瓶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一个是嘉庆年间的,三件物品都是恭亲王被贬到戒台寺清修时随身带去的圆明园物品。

但是,遗落在我国民间的圆明园文物毕竟是少数,大量的珍贵文物流失于海外,仅靠出资购买,并非长远之计。杨先生无奈地说:“关键问题是缺少有关的国际法则和公约。”虽然我国已经参加了好几个文物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但是,各个国际公约的回溯力和缔约国十分有限。

“但我们要不断呼吁,并同相关国家协商,在适当时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各国出台有关法律,将各国非法所得文物归还原国家。”杨先生说。

篇2

18世纪,通过传教士的书信,圆明园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园林的震惊、向往,随之一度掀起了中国园林热。20世纪以后中国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圆明园,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勘测遗址。1930年以后研究论著增多。1980年以后,进入研究,针对圆明园的历史、建筑、造园、旅游、文物保护等方面、专著。进入21世纪后,引入了“总体史”的理念,采用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性。今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虚拟复原的手段,可以将圆明园辉煌壮丽的形象展现出来,同时建立数字档案馆、网站,研究成果。这样的做法不仅适用于圆明园,而且可以成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对圆明园的研究

对于圆明园的研究,是从18世纪传教士寄回欧洲的书信开始的,当时这些传教士以圆明园为例,报道园林中的景物,涉及园林总体风格、山水尺度、环境特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后来,人们逐渐厌倦欧洲园林的几何形图案,开始关注自然式园林。建筑师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1723-1796)便把“中国式”园林植入欧洲,并发表了有关的专著,使对中国园林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随之在欧洲掀起了一阵中国园林热。

王致诚神父( P.Jean-Denis Attiret,1702-1768)1743年写给巴黎友人达索( M.D’ Assaut)的信,详细描述了圆明园的景物,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圆明园造园艺术风格和手法的综合印象,并与欧洲园林作了比较。他写到,“离宫里的人们几乎处处喜欢美丽的无秩序,喜欢不对称”,跟欧洲“处处喜欢统一和对称”截然不同,感觉到圆明园具有“成自天然”的特点,称圆明园为“万园之园”、“人世间之天堂”、“神仙宫阙”。

1752年这些书信以《中国第一园林特写》的书名在英国出版。1767年蒋友仁神父( P.Michel Benoit/Benoist,1715-1774)给巴比翁(M.Papillon d’Auteroche)的信中,具体地描述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山石、花木等众多层面。他说:“你看到了一个景,它的美丽打动你,使你迷醉,而走过几百步之后,又有新的景在你眼前呈现,又引起你新的赞赏。”他特别描写了园中的村舍和买卖街,“花园里有种稻麦杂粮的地方,农民住在村中,……花园里还有两侧全是街道的商店……”,他认为“中国人成功地运用艺术去使自然完善”。

1757年英国建筑师钱伯斯在《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上发表了《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Of The Art of Laying out Garden Among the Chinese)一文,称“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他在1772年出版的《东方造园艺术泛论》(ADissertation on Oriental Gardening)不仅谈到了中国花园的设计原则,并且还在欧洲造园实践中建造出中国园林式的景物。中国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时的英国自然式园林产生了重要影响。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以后,随员巴罗(John Barrow)在1804年出版的《中国游记》(Travels in China)中记录了他对圆明园的看法:“我们的花园和中国花园十分相像,不过,我们擅长于改善自然,而他们擅长于征服自然,二者殊途同归。……他们把地面搞得起伏不平,垒起山丘,挖出沟谷,再加上几块石头,它使生硬的地方缓和些,使荒野的地方富有乐趣,用树林使单调沉闷的开阔地生动起来。……总体上说,主要的面貌是兴高采烈的,每个景色都气色明朗。为了使景色更有生气,就借助于建筑物;所有的建筑都是那一类中的佼佼者,根据预定要求的效果,不是雅致简洁,就是堂皇华丽,间隔合宜,恰到好处地互相衬托。”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同治十二年(1873)开始打算重修,于是样式房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园测量一些建筑遗址的尺寸。当时对建筑的复原,并未完全采用原有的建筑平面,而是添加了新的内容,有的改变了原有的布局,有的个体建筑形式改变。如对绮春园寝宫区建筑群的设计,将原有的宫门内寝宫区布局完全改变了,并把其中的“天地一家春”设计成四卷殿,这在圆明园的历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形式,反映了设计者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所做的创新。

1861年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在斥责“两个强盗”的同时,对圆明园的造园艺术成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曾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与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举世无双的杰作,它汇集了一个民族的近乎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

1870年王闿运的《圆明园词》,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对于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所反映的帝王审美情趣作了准确的提炼:“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此后有少量到过圆明园的人写过圆明园被毁后的感想,其中多为“叹故园之零落,悯国事之日非”。

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从2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圆明园重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从民间到人代会,曾展开如何对待圆明园遗址问题的大讨论。也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论点,如“废墟美”、“全复建”等等。虽然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出台,成为圆明园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但这样的争论并未停止,讨论仍在继续。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历史研究方面以张宝章《圆明园始建年代的探讨》为代表,本书确立了圆明园的始建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法国学者伯纳·布立赛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最详尽地研究了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前后的史实,作者在书中所加的按语更是异常精彩,它引导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该书在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法国总统希拉克说此书“为澄清我们共同历史上的片断作出了贡献”。前总统德斯坦说:“在法国,我们有我们所称的‘记忆的责任’,这意味着必须承认和不忘记过去的错误与罪行,……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而英法两国殖民军则极其可耻,但愿这部扣人心弦的著作,有益于世界上仍在互相伤害的国家间的和解。”

这段时期,各个学科分门别类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缺乏整体性的考虑。近十年来经过前一段的学术积累,在全面整合不同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从圆明园建造的社会文化背景、圆明园使用者的特殊身份出发,将人与物相结合,重新认识圆明园的特点,进一步剖析它在建筑、园林实体上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在150年中的发展变化,这一阶段所涉及的研究范围空前广泛,从总体上看,包括圆明园的山水环境、建筑艺术、造园艺术、园林植物、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等,引入“总体史”的理念,突破某个学科的单一视角。

从2009年开始,“再现圆明园”课题启动,这是前一段科研工作的继续。

深入地科研是进行虚拟复原的首要条件。这次的工作选择有档案记载的景区进行复原,然而档案中的记载往往很简单,仅有只言片语。因此每栋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的绘制,必须建立在对样式房图、文献、史料,或考古发掘成果等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图纸具有科学性。例如长春园含经堂群组,其中的三友轩处在淳化轩耳房的位置,由于档案中有一处记载三友轩条文时,出现“楼上”二字,有人认为三友轩可能是二层楼,但经过研究,发现“楼上”二字乃为前面叙述淳化轩仙楼的装修内容的补充,同时其所述内容与样式房图纸所画三友轩室内装修不符,因此判断三友轩不可能是两层楼。这个例子说明,如果看不懂室内装修的叙述条文,当然对整体结构也就无法判断了,复原图中画出来的虽然仅仅是一栋建筑的外部,但必须掌握其全部资料。

要画好虚拟复原图,就要全面了解建筑本身的所有信息,譬如房屋之间彼此相接处如何交代,只有经过广泛的实物调查,史料研究,才能有把握地绘出。又如彩画,是建筑表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图纸无记载,在《圆明园内工则例》中虽然记载了几十种彩画,但点出建筑名称的很少,大多未注明使用的具体部位。这样便需要研究彩画使用的时代风格特点,并寻找已有建筑上使用过的彩画,然后再判断圆明园中每栋建筑上应使用的彩画题材,及其所在年代应当具有的风格,区别出乾嘉时期与清末的不同。在园林中还要解决个体建筑与山水、花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将圆明园的面貌真实地体现出来。虚拟复原也检验着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哪里研究得不到位,复原时便会发生问题,一块匾的名称、字体、颜色,一棵树的品种、种植部位,一座山的高低,一池水的广窄,都要进行仔细推敲。

建立圆明园数字档案馆的迫切性。对圆明园部分景区进行虚拟复原,需要随时方便地查找所需资料,以便将各个层面的信息全方位地整合到园林与建筑之上。因此建立海量存储的数字档案馆已经非常必要。目前面临的状况是资料分散,查找困难,一幢建筑的档案和相关资料分别藏在几十处不同的地方,仅以“圆明园则例”这个带有官方性质的文献为例,其不同内容的版本达11种,储存的图书馆就有8处之多,其中3处在大陆以外,即美国国会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台北中央研究院。又如样式房圆明园图纸的储存地点,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华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集美博物馆等6处。数字档案馆的建立将有可能把这些资料整合到一处,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建立网站,在网上研究成果。虚拟复原成果在网上,不但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创造条件,也可使公众方便地了解圆明园的面貌。通过网站,公众可以虚拟漫游,使数字圆明园成为受众广泛的研究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的问世

2012年10月18日,作为“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了数字圆明园仪式。

移动导览系统基于“再现圆明园”科研平台的严谨研究,凝聚了郭黛姮教授带领的交叉学科的团队历时数年的研究成果,是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和以往的导览系统相比,该系统提供了更加丰富、权威性的内容,以及身临其境的增强现实体验。

九州清晏、坦坦荡荡、含经堂等10个最具代表性的景区首次上线,这些景区类型丰富,代表了很高的造园水平,而且很多经过多次改建,在不同历史时期面貌大不相同,遗憾的是这些景区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仅存部分遗址。导览系统不仅提供了游览路线、实时定位等游览帮助,还有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全景环视、数字影片等供游客欣赏,体验者轻轻拨动时间滚轮,就可以轻松跨越时空,看到多个历史时期的精美复原图像,还可以在特定信息点360度环视圆明园盛时景象,如身临其境,导览系统独特的增强现实效果让体验者饶有兴趣,复原场景与遗址现场的强烈对比更让人感慨。

再现圆明园网站全新改版上线,这次改版,推出了360度全景图模块,让公众可在线游览圆明园,也让用户和开发者更多互动。

篇3

关键词:优化的路径 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的规定,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一)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二)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一)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 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二)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4

师:(课件出示圆明园图片,配乐介绍)圆明园总面积5200多亩,相当于64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天下无数胜景和名园的精华。欣赏了圆明园的迷人图片,同学们会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圆明园呢?

生:金碧辉煌、风景如画、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独一无二、奇珍异宝、举世闻名……

【点评】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师:可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它的辉煌。如今,圆明园里只有丛生的野草、埋没的残垣、的石柱……它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国家的耻辱。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师边说边板书,生跟着书空)齐读“圆明园”。(生齐读)

师:一个完美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板书:的毁灭)再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点评】叶老师用心引导学生书写课题,貌淡实浓,可谓用心良苦,使课一开端就弥漫着一种无言的悲怆。

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毁灭的?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能读准字音了吗?谁来领读?如果他读对了,咱们就跟着他读一遍。(课件出示词语,请生领读正音)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山村乡野 武陵春色 亭台楼阁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艺术瑰宝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销毁罪证 化为灰烬

师:这些词语都是四字词语,把它积累下来,牢牢记在心里。(生再读词语)

师:读了课文,你们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我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师:(板书:不可估量)什么叫“不可估量”?

生:不可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师:课文中用了几个“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

生:两个。

师:读着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

生:痛惜、愤怒、痛恨,损失太大了。

师:此时此刻,你们内心的这份感受、这种心情可以估量吗?

生: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

师:是谁烧毁了圆明园?

生:是英国人和法国人这两个强盗烧毁了圆明园。

师:这一把大火,让什么东西化为灰烬?

生:化为灰烬的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化为灰烬)

生:园林艺术的瑰宝也化为灰烬。(板书:化为灰烬)

生:还有各种奇珍异宝和文物都化为了灰烬。(板书:化为灰烬)

师:是啊!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

师: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圆明园里面有各种风景名胜。

师:还有什么?

生:青铜礼器,名人书画。

师:说得完吗?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生齐读)

【点评】入课之后,教师首尾对照,直指“不可估量”与“化为灰烬”。出乎意料的重复板书,看似随意,实则充满匠心。学生所感悟的不仅仅是课文,更是一段历史。

三、 细读课文,感受辉煌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用心感受它的辉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圆明园辉煌的?(板书: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师:现在,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圆明园那宏伟的建筑。谁来读读第2自然段?(生读)

师:读完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师:“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师:你能给它找一个近义词吗?

生:驰名中外、享誉世界、中外闻名、名扬中外……

师: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呢?

生:圆明园凭珍贵的文物举世闻名。

生:圆明园凭各种风景名胜举世闻名。

【点评】好一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叶老师紧扣“举世闻名”进行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令人回味无穷。

生:圆明园凭它宏伟的建筑,它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主要部分;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师:(板书:众星拱月)什么是“众星拱月”?

生: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

师:你们看,这就是众星拱月般的圆明园。(出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示意图)

师:这里的“月”指什么?这里的“星”又指什么?

生:“月”指圆明三园,“星”指环绕在它们周围的小园。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布局,这样宏伟的建筑,你想说什么呢?

生:惊叹、匠心独运、震撼、自豪……

师:圆明园历经清朝5代皇帝的精心修建,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世界皇家园林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让我们带着自豪与敬佩再来读读这一段。(生齐读)

【点评】在释疑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突出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样的指

课堂

导,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

师:圆明园精妙的布局令我们震憾,圆明园的建筑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找到一个圈一个,漏掉一个就是漏掉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一个著名的园林啊!(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建筑景观?

生: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同学们,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我发现了这两句话中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是的,作者在写这些景观时,有大气的,也有――

生:小巧的。

师:有表现热闹的,也有――

生:象征宁静的。

师:(课件出示:有……也有……;有……也有……)作者就是用上这样一个特别的排比句,写出了圆明园景观的美轮美奂。我们平时在写作中,如果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式,同样会让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点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采用排比的写作方法,写出了圆明园景观的美轮美奂,从自由的品味探究里感受着语言的精妙。

师: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细细浏览一番。漫步园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师:(出示圆明园建筑景观的图片)看着这样精美的建筑景观,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仿佛来到了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生:圆明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走进风景如画的圆明园,我陶醉了。

师:带着你们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读着这些句子,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句子也是采用排比的手法。

师:既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也有――

生:根据诗人的想象建造而成。

师: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

生:西洋景观。

师:当我们走进这样精美的圆明园,我们的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出示句子: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生齐读)

师:读了第2~3自然段,圆明园的美景浮现于眼前了吧?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吧?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作者用先总述后分述的的方法来写,条理清楚。

生:作者用了几个“有……还有……”描写了圆明园里的著名的民族建筑,给人印象深刻。

生:作者详写了园里的民族建筑,略写西洋景观,主次分明。

师:你们看,这就是“西洋景观”。(课件出示西洋景观的图片)但作者详写了民族建筑,而略写西洋景观。现在,让我们也用“有……还有……;有……还有……”的句式,写一写西洋景观。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

生: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小楼,还有勒诺特尔式的庭园;有富丽堂皇的欧式宫殿,还有宏伟壮观的池塘喷泉。

生:有金碧辉煌的西洋楼,也有如诗如画的小亭台;有婀娜多姿的音乐喷泉,也有气魄雄伟的欧式宫殿。

【点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适当的拓展延伸可以更好地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做到言意结合,读写结合。教者巧妙抓住文本中的西洋景观这一留白点,引导学生说写,有效地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

四、 设置悬念,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圆明园昔日如此辉煌,令世人惊叹,然而,这一奇迹在1860年化为了灰烬。它的毁灭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损失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以加深对圆明园的了解。

篇5

【关键词】激发兴趣 调动情感 培养习惯 传授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从兴趣、习惯、情感、方法等方面去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法很多,例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尤其是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鲸》一课时,《鲸》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分别讲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要让学生了解鲸的这些特点,而从鲸的形体发生变化和经历了漫长的环境变化这两方面的关系来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我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 ,让学生转化为鱼将军,读文找理由说服鲸不能参加比赛的原因。“为什么说鲸不是鱼呢?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来,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学生有的找出“鲸用肺呼吸,说明鲸不是鱼”,有的找出“鲸是胎生的”。当学生找出鲸的进化过程时,课件随机出示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很快便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不待教师教,便能自主地去学习了。不知不觉中,课堂学习在轻松愉快中结束了。纵观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生成性明显提高,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得更扎实、更活。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在不同时机随时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一旦有了新的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

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能够推动学生“学文”“悟道”,有效地理解和吸收课文语言,从而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是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共鸣,而引起的感觉。小学语文的课文中有较多能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文章,对于这些文章的教学,只要激发的合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情感因素,就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更好地吸收课文的语言,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阅读习惯包括预习的习惯、认真的习惯、搜集信息的习惯等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因为当年的景观都已经不复存在,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十分陌生,为了让学生能走近“圆明园”,我在教学本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从电脑“网页”上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有关“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学生自然就走进了《圆明园》,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不断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要去掉杂念,精神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心理。

四、传授合理的阅读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很重要。很多专家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于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是必要的,正确的阅读方法本身也可以固化为良好的习惯,成为孩子有效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孩子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乐趣。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指导学生精读时,可以在阅读每句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的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的阅读习惯。

篇6

1.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提供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如一些知识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上机测试,减轻师生负担。

2.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

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变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特网就如同一座随时可以打开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搜索能力,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就可以在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学习。

3.1 关于适时设置教学情境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但就我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黄山的奇美特色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一些有关黄山的视频资料和文本内容,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制作成教学网页来再现黄山。课堂上, 学生们通过“视频点播”反复的观看黄山的怪石磷峋、危峰突兀, 他们的视觉、听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再加上其他图片和文字的介绍, 加深了对黄山的认识。接下来我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喜欢黄山吗?我们刚刚看到的、听到的课文都写得很具体。现在请同学们重新走进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和黄山再次亲密接触,感受黄山的奇美秀丽,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到此,本课的教学目的也就基本实现了。在这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极大的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让学生颇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有兴趣去投入课文,研读文本。

3.2 关于发挥优势突破重难点

篇7

关键词:品德;生活情境;体验活动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们是为了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传统的教学将道德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而事实上,道德知识只是道德的一部分,光有道德知识的人不一定是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行,品德培养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道德源于生活,藏于生活,我们必须以“生活为本”,积极倡导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世界、生活的空间。有效的品德课教学必须把学生的生命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提炼和升华,使孩子们的生活更有质量,更具光彩。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种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精心创设情境,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接受道德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紧扣学习目标,把学生引入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1.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感。

多媒体课件集录像、录音、图片等功能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有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感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品德教育。如教学《向“白色恶魔”说不》一课时,如果仅仅局限教师和学生的讲述,课堂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不能从多角度、深层次感受到的危害之大。王老师利用课件介绍了乐清吸毒人员的具体数据等,学生被震撼了。特别是“丢丢的故事”,丢丢3岁即被吸毒的母亲作抵押品丢掉。被发现时,孩子身上有300多处烫伤,体无完肤……配上震撼学生心弦的音乐以及相关受伤后的照片,孩子被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所感染,眼眶湿润了。当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整个班级都沉浸在了造成的伤感的情感氛围中,教师适时渗透拒绝的意识,效果非常好。

2. 举行竞赛创设情境,培养情感

竞赛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奥林匹克的故乡》这一课,老师让学生通过两个环节的“PK”来渗透教学内容。“小小奥运第一关”是用智力竞赛的形式来复习上一节课对希腊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希腊的国树是什么树?希腊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哪个?“小小奥运第二关”是通过小组交流来学习奥林匹克故事。答对,交流得好都可以为自己的小队争得一面小旗。最后评选出“金牌获得者”,也就是夺冠的小队。奥运精神也在竞赛活动中得以体现,得以渗透。

启迪学生情感的方法还有很多,小品、表演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关键是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老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活用教材,强化学生的体验

只有当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才具有道德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他们愿意也能够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参与进来,积极自主地去体验。

1. 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资料,获得亲身体验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如在《圆明园在哭泣》一课的教学中,我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项作业:一是让学生对圆明园在毁灭前的辉煌壮观上网查看图片,寻找资料。经过认真、仔细的查阅,学生不仅了解到圆明园建筑宏伟,而且认识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对圆明园有了一个较清晰的了解。我发现学生通过实践所认识的知识远远多于老师所能告诉他们的。课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圆明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课堂上的深入了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是要求学生观看电影《》。请学生在课堂上说说看后的感受,在讨论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各国列强对祖国的侵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评议圆明园兽首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民族危机意识。

2. 捕捉鲜活教育内容,激发兴趣,加深学生体验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都向我们道出了同样的心声,那就是生活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相辅相成。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局限于一个学期十几课品德教材的教学内容,况且教材上很多内容不都是紧跟时代的脉搏,要把新鲜血液融入到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去。如在欢庆“60周年国庆”期间,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国庆的各种资料,观看新闻,畅谈心目中的祖国,制作国庆小报,开展“国情知识知多少”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全身心参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我国喜迎国庆这一盛事,从中自然能感受民族的自豪感、为国效力的荣誉感。

篇8

关键词:网络;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42-01

在信息化社会中,现代信息以网状辐射的结构突破了传统信息的线性传输方式,实现了信息传输路径的革命。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正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时代产物。学生以网络为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开展自主探索、合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获得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达到拓展知识视野发展学习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提高语文素养的综合性目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具有许多新的特点,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

一、网络教学资源的综合性,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视听效果

在信息时代里,学科领域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模糊,网络课堂是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它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身,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及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长期的教学实践亦证明:兴趣在人的行动中是最具活力的主观因素。对于年龄小、自制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进行阅读教学,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多媒体网络中的阅读资源具有形象的动画、生动的语言、迷人的语音、绚丽的色彩等特点,往往能很快抓住孩子们的心。在网上阅读就像看动画片一样开心、有趣,这比起传统的文字阅读要鲜活得多。同时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复杂为简单,大大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例如:同学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便能利用老师教给的上网方法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以“圆明园”为关键词下载大量的有关圆明园的历史、建设以及它的毁灭等资料。有些同学还把它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制作了关于“圆明园”的展板,并进行了“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网上讨论,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阅读兴趣也空前高涨起来。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承载

计算机网络使课堂全球化,支持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研究单位和个体间的合作。Internet 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信息承载,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春姑娘》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春天,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通过基于Wed方式的学习资料库,我们调看有关春天的学生习作、春天的儿歌、春天的歌曲、春天的动物、植物以及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和词语。学习资料库的建立,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在自主读书时,获取与学习主题相关、对阅读理解起促进和深化作用的学习材料,并且使学生凭借这大量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形象地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命脉”。这比起教师单纯地分析或学生孤立的自悟更容易形成清晰的印象。能使那些学有余力。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承载,创设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这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三、网络教学资源交互性,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的阅读空间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人与机器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特别是Interne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为阅读空间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前提保证。

“以工具的改变促进教学的革命”。在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双向交互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这种通过网络双边、多边的交流和讨论,有利于促使学生思维碰撞、萌发创新的意识,同时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进行调整,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例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地球》一课时,尝试通过网络创设一种学习情境:首先我向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具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搜狐、中文雅虎、新浪等,并教给学生用输入关键字或查看分类信息的方法搜寻有关内容,让学生将资料下载到学生电脑的硬盘,储存在公共读写文件夹里。然后让学生分析自己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并且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其他学生电脑的公共读写文件夹,浏览他们从网上找到的资料,也可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机里的CAI课件,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上网收集资料、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9

一、渲染情境,触动心灵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教学,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艳丽、音色悦耳、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画资料,能够有效地刺激感官,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及效率。如《圆明园的控诉》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是中国人”的第四点“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因此在教这一课时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把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而课本呈现的简约文字和平面的两幅图片无法足以给予学生感性的认识,也难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利用网络搜罗大量的图片、录像、数据等史实资源充实教材、佐证历史。随着课堂上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同学们逐步了解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深刻地认识到圆明园“规模宏大”、“景点繁多”、“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力。为接下来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历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了充分的情绪引导和知识补充。在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确实能做到调动学生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成为帮助学生走进历史的一种媒介和手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历史与现实间的距离,营造了具有生命冲击力的学习情境,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了学生生命的感动。

二、直观阐明,易于理解

品德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概念、原理,非常抽象、枯燥,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去讲,学生会感到乏味、无趣、想睡觉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讲述这些抽象、枯燥的问题时,能够通过多媒体把这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观察和体验到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法,直观、科学地表现出来,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把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化,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通过点化教学,不仅可以使重点深化,而且难点又能浅解。我们都知道,“道德离不开生活。”以《芮芮的一天》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让学生有如亲身经历,走进学生生活,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展现教学内容中直观、具体、生动的形象,使学生既看到了形、又听到了声,犹如身临其境,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种子就已经深埋在学生们的心中。

三、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创设符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要求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去寻找并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网上的资源丰富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纸的制造过程,让学生对纸的形成有初步认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表格内容以选择为主),意在加深对造纸过程的了解,从中让孩子们明白纸确实来之不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概括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感受和启发,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也会水到渠成。

总之,信息技术的意义很多。它能够将传统教学仅用文字或口语无法表达的一些内隐信息外化出来,唤醒学生头脑中丰富的感性经验,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内容,增强和丰富学生正确观察和解释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弥补教材内容的陈旧和不足,拓宽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与品德课的有机整合,可以在进一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的同时,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实现教学的目标。

篇10

大多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是由教师掌控的。这时,如果设置的“学习点(问题)”大而空泛,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学习时难免会有困难。倘若“学习点”设置得小而偏,又难以体现问题的针对性,学习目标就很难达成。

教师往往要根据学情,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找准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有时甚至要结合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题材来创设问题。

我觉得合理的“学习点”设置”应该具有以下特性――语言表述清晰,难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尽量与教学的重难点结合起来,最终的答案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回答时,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立场观点加以诠释或说明。

二、 忌“合作”分工不明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性”,它不是一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学习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每个成员在学习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这种学习方式倘若在合作时分工不清,会造成一种假象――表面上看似一片热闹,学习气氛热烈,实际上效果却不佳。

我第一次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时,提出了“交流讨论,文中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这样的问题后,就让学生自由探究。结果,虽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足够多,还是没有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说出让人满意的答案。问题就出在合作学习时“分工不明”上――由于所提问题牵扯到多个自然段内容,跨度较大,同学们是在完全无序的情况下,进行着“伪合作”;有些问题因较简单,导致学生们重复地说;有些有梯度的问题竟无人涉及,总之学习效果很不好。

于是,再教这课时,当我又一次以上述“学习点”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的分工就注意细化了――我先让小组长分工探究,如每两个人一小组,探究其中一节或两节内容,记录员、小组发言人等分工明确,然后组内交流,最后,小组发言人整合成果,代表小组作全班交流。这样分工后,聚焦的问题更有针对性了,同学们说出的答案当然更加合理全面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帮助参与自主学习的学生,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同时,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交流、合作的机会,特别要照顾那些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小组发言人的角色决不能仅限于组长或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如能采取轮流制为最佳。

三、 忌教者“谨言慎行”

在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教者为了追求表象的“轰轰烈烈”,为了凸显学生的“自主性”,故意不对学生的讨论作出评价。这其实是教者过度的“谨言慎行”,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非常必要的――要不停地走动,还要不时地停下来倾听,或作些辅导性检查……要及时将发现的问题――知识上的问题、小组活动方法上的问题、小组内达不成共识的问题等等,给予正确地引导。

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扮好“组织者”的角色,训练学生如何组织同伴一起学习,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力求“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以发挥最大的效能。在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此时,教师就应教会学生学会“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学生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影响,多数不敢开口,此刻,教师就要激励学生“主动”。“谦让”与“主动”的和谐统一,才能更好地协调生生之间的学习关系,合作学习起来才更有效,即教师要扮好“协调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