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0 12:2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班幼儿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班幼儿故事

篇1

关键词: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合作能力

中班幼儿渴望与同伴的交流,只有在交往的同时才能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这个时期的幼儿模仿能力、学习能力较强,很多事情喜欢一起做。利用什么样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快乐的与小伙伴一起做,进行交往合作,促进幼儿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合作是人类生存至今的核心要素,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里,无论在工作单位,还是在整个社会,都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合作。一个身心发展状况好并且具有较强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g;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而幼儿时期是人生初级阶段,也是培养良好习惯、促进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合作既体现出幼儿社会往发展的水平,又是人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启蒙时期的重要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之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未来在接受教育和实施教育中的思想观念与行为规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几乎每个领域都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重视幼儿时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二、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通过舞蹈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具体表现为,舞蹈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包括幼儿之间以及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进行有效的沟通,幼儿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更好地参与团体合作。

创意故事集体舞是以经典故事或改编故事为线索,运用集体舞的形式展开的表演活动。以动作、音乐、队形、道具等非言语手段来扮演各种角色表现故事。由于表演的内容来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改编,幼儿非常感兴趣。在这种吸引下幼儿积极参与。

选择利于幼儿合作表演的集体舞,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是一种较有效地手段。幼儿集体舞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统一、轻松愉快、活泼健康、运动量适当。如在集体舞《小蝌蚪找妈妈》中,幼儿通过学习理解乐曲、记忆动作、掌握动作顺序、队形变化来感受小蝌蚪慢慢长大。通过活动,使幼儿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也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真正感受到集体舞的乐趣。又如在集体舞《喜洋洋》中,老师将音乐分为三大段,第一段是幼儿园自创操集体舞音乐中的一段、第二段是《羊羊小心愿》音乐中的一段、第三段:《拥抱春天》音乐中的一段,第一段的音乐节奏感强,幼儿方便走队形,第二段的音乐抒情,第三段的音乐活泼、欢快,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音乐来帮助幼儿熟悉音乐结构,进而更好的学习集体舞《喜洋洋》。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从头至尾都通过自己的亲身亲历来体现了舞蹈的意境,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喜好动机。使幼儿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增强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三、中班创意故事集体舞的优化策略

选择音乐时,心里要装着孩子的年龄目标和实际发展水平。对于同一首音乐,一定要多听几个版本,在了解这些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一首最合适的:这个曲子节奏清晰吗,快慢合适吗,音色好听吗,前奏、间奏与主旋律之间能一下子区分吗,能引起幼儿舞蹈的兴趣吗,以上问题如果解决了,那么就可以对音乐进行编辑了。在编辑音乐时,要考虑到乐曲的长度,包括前奏、间奏的长度都要设计好。确定乐句长度的时候,先要想好这几个乐句做哪些动作。如果变换的队形简单,那么间奏就要短一点;如果队形复杂,幼儿行进的路线较长,那么间奏就要长一点。总之,教师要根据情节需要来编辑音乐。

2.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设计合适的动作。

集体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简单、重复,可以让所有的孩子很快学会并愉快地加入到集体舞蹈中来。因此,教师设计的动作一定不能太难,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动作幼儿能做吗,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勉强能够学会还是可以自如地掌握,如果只能勉强学会,那就不适合用来跳集体舞。那种既新鲜有趣、有一定挑战性,又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会的动作,最适合跳集体舞。如中班集体舞《蓝精灵》,音乐听起来非常动感、时尚,幼儿听第一遍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了起来。教师设计了一群蓝精灵掐腰、跨步、里圈外圈交换。但是,因为动作的频率太快、动作变化太多,幼儿总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在第二次研讨活动中,情节没有改变,但动作减少了,频率放慢了,幼儿就学得很轻松,很愉快,真正感受到了和同伴互相交流的快乐。

3.根据情节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队形。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适合的集体舞队形,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教师在编排集体舞的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到情节、内容与队形之间的相关性。如中班集体舞《胖国王》,最初也考虑过,让孩子们从两边的方向跑着入场,直接跑成一个圆,但是考虑到舞蹈中间也涉及很多的队形,担心孩子们万一忙不过来,走错场。所以,把入场的队形换成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手拉手直接入场并走成半圆的形式。经过这样的修改,孩子们更投入了,玩得开心极了!

幼儿创意故事集体舞的广泛传播,不仅对幼儿的教育事业,而且对舞蹈事业的未来,都将起着积极作用。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幼儿创意故事集体舞和幼儿舞蹈,使幼儿舞蹈这支舞蹈艺苑中鲜嫩的花朵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班幼儿 早期阅读 培养策略

一、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明确把幼儿早期阅读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文字、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教育重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国内外众多学前教育专家研究表明,3--6 岁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第一个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培养幼儿爱阅读的习惯,将为幼儿一生的学习和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幼儿在这个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早期的阅读能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是伴随幼儿成长的必要活动。本文以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策略方法,希望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尽一些绵薄之力。

二、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实施步骤

(一)典型画面的导读

幼儿在最开始的阅读时都是先接触图画的,图画对幼儿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幼儿随着认知经验与生活阅历的丰富,更加能发现、欣赏图画的内容。因此,典型画面阅读对幼儿非常重要。典型画面一般包括故事角色的画面、推进情节的画面、信息量大的画面、角色心理活动的画面等等。如以图画书《马丁太任性》为例,描述了小恐龙马丁感冒了还要坚持去游泳而父母对其冷处理,最后马丁变得不那么任性了的故事。书中出现很多有启发的画面,如马丁发脾气时的表情、马丁一个人在角落里哭泣、马丁想起父母以前疼爱他的一幕幕等。这些画面有推动故事情节和教育启示幼儿的作用,但是处在中班的幼儿,形象思维和联想思维能力还不成熟,很多画面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体会出其深刻的教育意义。教师在组织相关阅读能力培养的活动中,可以有选择性地挑选典型性图片或画面与幼儿一起解读,而且可以让幼儿根据相关画面进行故事的再现与阅读,充分发挥典型画面的作用,加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二)完整故事的试读

教师通过典型画面的导读,能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继续阅读的欲望也会进一步提高。此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点,通过系统地引导,尝试让幼儿进行自主阅读。中班幼儿虽然较小班幼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教师在指导其自主阅读时,也不可操之过急。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与认知结构对故事进行重新梳理与再认识。此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干预幼儿的阅读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与阅读习惯,进而对故事进行完整的阅读。如以故事《托马斯好奇心旺旺》为例,为了让幼儿进行自主完整的阅读,教师可以先朗读故事,再把故事中典型的画面介绍给幼儿。幼儿在做好前期的铺垫下,就可以自己阅读整个故事。对初次进行自主完整阅读的幼儿,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和鼓励,使幼儿增强自信心。此外,不必要求幼儿一字不差的把故事讲述下来,在整体框架下,幼儿根据既有知识增添一些细节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自主交流的共读

不同的幼儿对于同一阅读材料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幼儿自行读完故事后,教师应及时对幼儿的阅读进行反馈。针对幼儿感兴趣的画面、情节,教师可以再次重复经典桥段并且让幼儿在班级里朗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加以点评。而对幼儿充满疑惑或理解错误的内容,教师要发动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复述能力,还能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与逻辑能力。最后,教师要对交流和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陈述,对表现优异的幼儿提出表扬,但也要切记,不要对故事加以定论,要充分肯定幼儿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四)耐心细致的深读

经过了典型画面导读、完整故事试读、自主交流共读后,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教师要对幼儿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没有发现的细节进行耐心、细致的深度讲解。教师还应该深入地挖掘阅读内容,逐步引导幼儿运用观察、分析、联想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深入的理解,让幼儿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图画的优美。教师可以让幼儿运用对比、联想、反思的方法,对故事展开深入的理解。

(五)反复回味的品读

幼儿园在开展自主阅读活动时,教师要适当地鼓励幼儿对阅读内容进行发散思维,并且根据内容进行多元化表达。幼儿通过对阅读内容的多元化的理解,不仅能增强幼儿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能进一步促进幼儿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当幼儿已经对所阅读的材料基本掌握时,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表达活动,可以让幼儿改编故事或者分组扮演故事里的人物,或把幼儿熟悉的歌曲、律动融入其中。当幼儿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阅读的内容,不仅能实现对材料的创造性的阅读,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对所阅读故事进行反复回味和消化,不仅能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幼儿学习举一反三和及时复习的习惯培养也非常有益。

三、培养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注意事项

(一)要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幼儿阅读能力培养需要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并且要把不同的阅读材料同阅读指导策略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幼儿图书市场良莠不齐,幼儿园园长或教师应该选择一些适合中班幼儿阅读,情节设置简单有趣、句子结构简洁精炼、故事主题有教育意义并配有丰富、优美的图画等特点的图书。

(二)要给予幼儿灵活的指导

教师的指导在中班幼儿阅读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具有决定性与示范性。教师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初步筛选,接着带领幼儿去阅读世界畅游,去享受阅读的快乐。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场与每个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及时解决幼儿在阅读中出现的难题,并从整体上把握幼儿阅读能力的方向性,进而灵活地运用多种指导策略。

(三)同时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

幼儿园在开展与阅读相关的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在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与调研,根据班级中每个幼儿的特点来安排适合的角色。在进行阅读活动时,要重视其美术专业术语的运用。除了美术,还有音乐、数学等都可以成为其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手段,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对指导幼儿进行阅读时,要全面、多元地培养幼儿能力。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诺等(编),胡美华等(译).预防阅读困难:早期阅读教育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娟娟.认字、识字就等于早期阅读吗:2一6岁婴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方案新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红.影响3-6岁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研究[J].学前教育,2005(5):28-30.

[4]周兢.培养幼儿自土阅读能力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1].幼儿教育,2002(9):2.

篇3

        同情认知是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基础,同情体验是同情认知和同情行为的核心,同情行为是同情认知和同情体验的终极目标。在教育中我们把同情认知、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中班幼儿的同情心。

        一、同情认知的培养

        1.利用故事让幼儿获得同情认知。同情认知是同情体验和同情行为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向中班幼儿讲述关于同情心的故事,利用故事中的情感因素,以境导情,如《三毛流浪记》、《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故事,激发中班幼儿的同情意识,形成较强的同情认知。

        2.发挥教师作用,扩大幼儿的同情认知。教师要培养中班幼儿的同情认知,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将生活中的点滴渗入到幼儿的同情认知上,让中班幼儿的同情认知不仅停留在关心人上,而且可以关心照顾周围的动植物,将同情认知的范围扩大化。还可以从表达方式上教给中班幼儿多种的表达方式,如看到一个幼儿哭了,可以上前掏出手绢,为他擦眼泪并询问他为什么哭等一系列关心行为。这样中班幼儿对同情认知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通过父母榜样潜移默化幼儿的同情认知。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是他们直接的模仿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遇到适当时机,就会将所见所闻表现出来。父母的榜样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幼儿的同情认知,从小在幼儿心中播下同情与关爱的种子。

        二、同情体验的培养

        1.角色游戏能启发幼儿的同情体验。虽然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同情认知,但他们的同情体验较少。游戏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角色游戏对培养中班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形成自我意识、促进中班幼儿向非自我中心化过渡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角色游戏对中班幼儿进行爱的教育。角色游戏的本质在于扮演某个角色,而不是自己。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多种角色,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人的思想感情,从而脱离自我这一个体,在对象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提高自我意识的水平。家长可以让幼儿扮演需要展示同情心的角色,家长扮演需要帮助的角色,如在玩医生护士病人的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聋哑人、孕妇等,让他们感受到病人的艰辛与不易,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又可以教会幼儿怎样在不同场合以恰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心情。

      2.用移情训练深化幼儿的同情体验。移情是一种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情感、观念、愿望和行动的能力,是同情心得以产生的重要基础。家长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当幼儿观看动画片、电视剧、新闻等,抓住时机,让中班幼儿学会辨别、分析别人的情绪,进入他人角色并对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

        三、同情行为的培养

        1.用生活实例激发中班幼儿的同情行为。要在中班幼儿已有的同情认知和同情体验的基础上,培养中班幼儿的同情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时时做个有心人,从小事入手,随机对幼儿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可以举一些生活实例,如捐资助学、希望工程、帮助灾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与灾区的小朋友互通信函,让幼儿知道,远在山区和灾区的小朋友上不起幼儿园,了解到那里的生活环境,鼓励伸出援助之手,把自己的压岁钱、衣服、书包、书本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同情心在这一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怎样关心人、体贴人。

        2.创造实践机会,强化同情行为。父母和教师应当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下,利用各种形式活动,创造实践机会,教给幼儿表达自己同情心的方法、技巧,让幼儿学会同情他人。如,东东不小心摔倒了,有的幼儿视若无睹,有的幼儿甚至还在起哄嘲笑,这时轩轩突然主动上前去扶起他。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适时强化良好行为,在其他幼儿面前表扬轩轩的行为,对大家说:东东摔倒了,他多疼啊,轩轩马上去扶起他,真好。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交谈进一步强化了同情行为。

篇4

[关键词]中班幼儿;词汇广度水平;阅读理解;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10-0034-04

当前,国内外幼教界越来越重视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幼儿正处于单个字词的阅读阶段,其口语词汇水平对阅读能力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教育委员会的研究者们根据过去20年的研究成果,指出儿童词汇的丰富性是其阅读乃至学习能力展的基础。以Nation K为代表的研究者们通过对幼儿口语词汇水平所作的调查现,除了智力水平之外,口语词汇水平是儿童阅读能力和单词认读水平的有效预测因素;C2JAnderson R C和Freebodv P等研究者对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则表明词汇量较大的儿童成绩更好。Vellution F和Scanlon D等研究者现,幼儿早期词汇展不足会导致个体后期的阅读困难,而对其进行训练矫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阅读能力。国内余晓琦的研究现,3~6岁幼儿口语水平与早期阅读能力总体呈显著正相关。李林慧的研究也现,3-6岁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口头语言的展水平存在相关性,与3岁幼儿相比,4-6岁幼儿阅读成绩的提高与其口语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关于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其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本研究拟进一步调查幼儿口语词汇的丰富程度、阅读能力及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何从提高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着手帮助幼儿提高早期阅读能力的问题。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者选取江苏南京市62名家庭背景及智力水平相当的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儿童词汇研究者Li Sheng博士同意后,使用其《儿童图片指认测试图》对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进行测量;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目的和测试对象的年龄特点,用自编阅读能力测试工具《图画故事阅读理解测试题》进行测量。其中,Li Sheng博士的测试图内部一致性系数高达0.8,表明信度良好;自编测试题在正式测试前经过两次小范围预测查,并根据预测查结果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调整。研究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结果与分析

《儿童图片指认测试图》含65个刺激词语和65组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图片,每组图片有4张小图片,它们与刺激词语的关系由序号1-4分别为完全相同、语义相关、语音相关和完全无关。幼儿指认出一张与刺激词语含义完全相同的图片得1分,指认其他则计0分。如下图所示,刺激词语为“米饭”,幼儿指认序号3的小图则计1分。口语词汇广度测验满分为65×1=65分。

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被试幼儿能正确指认三分之二以上的图片,表明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比较高,即口语词汇量比较丰富。

研究者还选取部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对幼儿的口语词汇水平进行考察,考察所得的情况可归为:(1)“自造词命名”,例如幼儿s将“梯形”命名为“大方形”,幼儿D将“三角形”命名为“三角尖”;(2)“张冠李戴命名”,例如幼儿Q把戴帽子“防晒”命名为“防止照明”,幼儿R将钢琴的黑自琴键命名为“白色的长方形”和“黑色的长方形”;(3)“无法命名”,例如幼JLW把“山”描述为“下面一横,旁边有一斜,上面有一点尖”,幼儿Z在向研究者描述“飞机”时,手忙脚乱地一边比划一边说:“就是这样、这样的,然后这边再有两个这样的东西……”

幼儿在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时之所以出现“自造词命名”“张冠李戴命名”或“无法命名”等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试想,如果幼儿从来没有听说过“琴键”这个词汇,那么即使他知道这个东西是钢琴的一部分,也只能根据其形状和颜色等,从自己已掌握的口语词汇中寻找或者创作出一个“名字”。就整体而言,幼儿已掌握的口语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占多数,虚词较少。

为进一步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者对幼儿在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出现的错误类型作了统计分析。统计表明,被试幼儿在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出现的三种错误类型按比例依次为:语义错误(9.78%)、语音错误(3.72%)、完全无关错误(1.44%)。由此可知,语义错误是影响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语音错误次之,完全无关错误的影响最小。因此,我们认为,对词义的理解准确与否是影响幼儿词汇广度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

(二)幼儿阅读能力的整体情况

本研究对幼儿阅读能力的考察包括对故事结构和故事内容的理解两部分,被试幼儿阅读测试得分情况见表1。

1.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

统计表明,有30.65%的幼儿能说出1-2个故事结构要素,46.77%的幼儿能说出3-4个故事结构要素,22.58%的幼儿可以说出5-6个故事结构要素,表明被试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情况较好。

为进一步分析幼儿对故事结构要素的掌握情况,研究者统计分析了幼儿在自主叙述图画故事书《蚂蚁和西瓜》时对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解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故事结构要素按幼儿的理解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角色、解决方法、结局、引事件、目标/问题、背景。进一步分析幼儿所使用的讲述语料现,大部分幼儿没有“背景”意识。

2.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本研究对幼儿故事内容理解能力的考察分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和对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

统计表明,幼儿对故事表层内容没有出现完全不理解的情况。对于故事深层内容,则有17.74%的幼儿完全不理解,有41.94%的幼儿处于较低的理解水平,11.92%的幼儿有较高的理解水平。这说明被试幼儿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明显优于对深层内容,例如主题、推论、预测等的理解。

(三)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情况

1.不同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幼儿阅读能力的差异

由表3可知,处于三种不同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的幼儿在阅读能力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可以说,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影响了幼儿的阅读成绩。

2.幼儿口语词汇广度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为深入探究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其阅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者对相关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028(p

(四)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其阅读能力成绩的预测作用

研究者对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的相关性作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并对这个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方差检验。统计分析表明,此项回归模型中,口语词汇广度的标准差F值=5.070,p=0.028

研究者接着考察了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阅读能力成绩的预测作用。以被试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为自变量,以被试幼儿的阅读能力成绩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常量=1.923,口语词汇广度=1.44。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我们可以根据被试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粗略预测被试幼儿的阅读能力成绩。

三、研究结论

首先,中班幼儿对词义的理解准确与否是影响其口语词汇广度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研究现,语义错误是中班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测试中的主要错误类型,若幼儿因对某词意义理解错误而没有正确运用该词,那么该词就不在幼儿的口语词汇广度之中。

其次,中班幼儿对故事图画书结构要素的理解优于对内容要素的理解,对故事表层内容的理解明显优于对深层内容的理解。研究现,中班幼儿对结构要素理解的平均分与标准分十分接近,但对故事内容理解的平均分远低于其标准分。这说明中班幼儿对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水平较低。

最后,中班幼儿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口语词汇广度水平能够预测其阅读能力成绩。这一结论与国外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口语词汇是阅读能力、单词认读能力的有效预测因素”是一致的。

四、教育建议

本研究使研究者对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广度水平与阅读能力情况及口语词汇广度水平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有了初步了解。根据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实践时。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幼儿提升口语词汇水平,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关注幼儿在词汇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

幼儿认知水平较低、生活空间较为狭小,这些因素使得幼儿的口语经验较为缺乏。本研究表明,幼儿在学习新词汇时容易出现语义、语音混淆错误。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在词汇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错误,并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当教师现某幼儿将“各种各样”说成“各种一样”时,就要及时告诉幼儿“一样”是“相同”的意思,形容“各不相同”要用“各样”;当某幼儿认为“手掌”就是“手套”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告诉幼儿,“手掌”和“手套”确实都有一个“手”字,也都和手有关系,但手掌和手套是不同的东西。我们要知道,如果只是要求幼儿机械地记忆词汇,而不是运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词汇意义,那么这些词汇对幼儿阅读能力乃至语言能力的展没有实际意义。

(二)引导幼儿通过关键词汇理解故事结构要素和深层内容

图画故事中使用的句子多为简单句,每句约有1-3个关键词汇,如图画故事书《蚂蚁和西瓜》背景结构要素中有一个关键词汇是“炎热”,掌握这个词有助于幼儿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结构。幼儿对图画故事深层内容的理解依赖于其整体阅读水平,包括对关键词汇的掌握。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前宜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在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其理解这些词。

(三)多途径帮助幼儿扩大口语词汇广度

篇5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调查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的2个中班的幼儿为调查对象,共计50名幼儿。

调查目的 了解中班幼儿合作意识现状,挖掘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借助课上、课间时间对中班幼儿的言行举止和合作行为进行观察,以全面了解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特点等;访谈法:通过访谈的方式对部分幼儿对“合作”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并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幼儿家长们对“合作意识”的认知水平、培养方法、看法和建议等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课堂和课外观察发现,被观察的50名中班幼儿中,约有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私、孤僻、不愿意合作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表现上:独占玩具或学习材料、抢夺食品或饮料、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伴相处、不会与同伴合作等等。通过多番访谈和统计,50名幼儿中有35名认为“应该与小朋友合作”,10名认为“不需要与小朋友合作”,另有5名中班幼儿含糊其辞,即并未对“合作”形成基本的认知。由此可见,中班幼儿多数具备了基本的合作意识,但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不能做到自主合作,因此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工作仍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观察和访谈,对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制约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养成原因主要在于:

教育氛围不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高,中班幼儿金钱、权利、利益等已经有了懵懂的认识,加之新闻媒体的渲染、部分大人的熏陶,孩子们生活在“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中,这对合作意识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日常渗透不足 合作意识的养成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将其渗透到日常教学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才能循序渐进地激发和增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但目前许多中班幼儿教师在合作意识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观随意性较强,且并未将其渗透到日常活动中,这制约了中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养成。

家庭教育不到位 目前,中班幼儿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中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家长们的溺爱往往阻碍了孩子们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的养成,常常过于依赖父母、长辈而失去了与小伙伴合作的机会。而家长们也多数见不得孩子遇到困难,主动帮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难题。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家长对合作意识的教育重视不足,并未有意识地将合作意识的培养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的合作意识淡薄。

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策略

通过经典事例,营造互助氛围 为了营造和谐愉快的互助氛围,我们应在课堂上积极展示关于合作的小案例、小故事等。例如:可播放喜羊羊与伙伴合作共同对抗灰太狼的动画片段;讲解“蚂蚁大火逃生”“三个和尚没水喝”等小故事。以耳濡目染地影响幼儿,使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心中种下一颗乐于互助、乐于合作的种子。

鼓励自主合作,激发合作意识 中班幼儿孩子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以做游戏、学习、生活活动构成的,我们应将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工作渗透到上述各个环节中去,鼓励他们进行积极、自主的合作。例如,在班级的日常小值日活动中,我们可以“一个人打扫全班的桌面卫生需要半个小时,和小朋友们一起打扫只需要3分钟”这样浅显易懂的例子来激发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又如,在就餐时,我们可组织孩子们分工负责分发餐具、分发小食品等任务,在培养孩子们分工合作意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强化家园互动,共促合作意识 家长的配合对于中班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今后,我们应通过微信、电话、家访等方式强化家园互动,借助这些机会与家长就孩子的合作意识培养问题进行积极沟通,逐渐引导家长们摒弃以往“一手包办”的做法,使其为孩子们创造自主思考和寻求合作的机会。同时,引导家长们通过小故事的方式使其认识到乐于助人、积极合作的重要性,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之乐于合作、主动合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目前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仍然较为薄弱,究其原因,主要与社会环境、家长教育理念、教师教学方法等有关。为了解决现有问题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我们教师应主动将合作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应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互动和沟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合作意识的养成。

篇6

为了把“六一“还给孩子,带给孩子真正的快乐,我园将所学绘本故事改编成绘本剧,师幼齐心,家园齐聚,举行为期一周的“人人都有戏,个个都精彩”的绘本剧巡演活动,让全园幼儿、家长、教师共同携手,璀璨绽放于大舞台。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绘本剧活动,进一步加大绘本阅读的宣传力度,让家长重新定位绘本,提高家长对绘本的关注度。

2.幼儿能自主接触并阅读优秀的绘本作品,并对绘本阅读感兴趣,学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在浓厚的表演氛围中,提高表现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感受表演的快乐,加强家园合作。

活动对象:

新华幼儿园全体幼儿、家长及其教师

活动时间:

2015年5月26日――2015年5月29日

活动流程:

1.选择绘本,阅读绘本故事。绘本的选择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还要考虑绘本故事是否适合改编成剧本。

如小班绘本剧《这是什么》,故事中小老鼠形象憨厚可爱,就像小班的宝宝,他们的对话重复、简单,符合小班语言的表述特点。小老鼠探索刷子用处的过程很有戏剧性,刷子有什么用处也给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孩子有能力用肢体动作和语言演绎这个故事。因此,这个绘本剧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

2.创作剧本框架,确定表演形式。首先,根据绘本内容,把故事分成几幕,其次根据每一幕的特点,确定其表现形式,歌舞、角色对话或者其他。

以大班《我选我自己》的故事情节为例,我们和孩子一起将儿童剧分为三幕。

第一幕,“出现竞争对手”,以旁白、舞蹈、狮子和臣民的表演为主。由旁白介绍故事发生的起因,以舞蹈展示臣民的威武,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第二幕,“候选人演讲”,以背景音乐和臣民演讲为主。臣民们分别演讲,推荐自己,担任国王,狮子落选,无精打采离开结束。

第三幕,“各归其位”,以旁白、舞蹈、狮子和臣民的表演为主,由旁白介绍选举后的森林状况,及臣民们的觉悟――选举狮子作为大王,大家一起开心跳舞,狂欢。

小班:考虑到孩子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有限,因此,在绘本剧表演中更多是用音乐、律动等形式展现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同时,对白多用简单、重复的语言。

中班:这个时期是孩子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关键期。由于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和说一句完整对白的能力,同时还会通过模仿学习、发展、掌握和使用各种语言。所以,在中班儿童剧表演中,我们更多以语言来贯穿、展现故事情节,再配合音乐、舞蹈来表现多个角色的性格特征。

大班: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所以,大班幼儿既要讲求角色的多样、语言的丰富,更要展现动作、表情的生动与形象,以此让幼儿语言、舞蹈、歌唱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3.创编表演细节。表演细节包括角色对话、故事旁白、韵律舞蹈等内容和形式,且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以中班《谁的力量大》为例,中班孩子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自我表达欲望强。因此,《谁的力量大》多以角色对话的形式展现故事情节。剧中角色多,包括兔爸爸、妈妈、哥哥、弟弟等家族成员。这样,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剧中的一员。孩子通过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根据情节自主设计对白,展现了兔宝宝一家的团结和相亲相爱!

4.组合排练。绘本创编完成后,孩子自主选择角色,大胆尝试表演,熟悉角色对话和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知道自己的出场方式和时间,直至完整流畅地呈现绘本故事。

5.演出前准备。

场地布置:家长、教师共同收集大小瓶子,利用超轻粘土等材料,制作出各种花型图案装饰瓶子作为节日礼物;幼儿、教师一道绘制漂亮的脸谱、轮胎进行场地装饰;儿童涂鸦大小不一的油纸伞做成空中悬挂物装饰表演会场。

宣传造势:针对本次话剧制作全园宣传海报,各组、各班结合自身剧本主题,制作相应宣传海报,提前一周放置于校门口进行宣传。同时,在角色选择期间,通过家长会、QQ群、家园桥等方式发动家长积极报名参与剧目表演、会场布置、道具制作、服装采买、剧本录音、配合排练等前期准备工作。

表演前排练: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剧本角色,与家长进行角色对话,熟悉对白,然后根据对白,大胆创编动作,丰富表情。教师在节目表演前进行整体的排练和指导,最后形成一整的绘本剧。

彩排:孩子熟悉演出场地和演出流程,感受组合排练的效果,体验在真实舞台上的成就感。孩子很喜欢到真正的舞台上表演,但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新环境的影响,从而发生注意力分散导致忘词、忘记动作等情况,因此,要让孩子提前熟悉表演环境。

6.公演。

小班:2015年5月26日

一场由教师表演的绘本剧――《美丽的梦想》拉开整个“六一”绘本剧表演的盛宴;随后,家长秀+绘本音乐剧《我爱幼儿园》《这是什么》《老虎过生日》陆续登台。各班以班抱团,精彩展现小班幼儿多种才艺;亲子体育游戏《传吸管》《老虎吃汤圆》《拔河》让家长幼儿又哭又笑,在赛场尽情挥洒欢乐的汗水。

中班:2015年5月27日

“‘悦’读越美,‘悦’读越快乐”,结合中班组阅读特色,其题材新颖、破旧立新的绘本剧《摇滚青蛙》《孵娃娃》《水的本领大》《水的力量大》)+爸妈故事PK赛+宝宝PK赛,以班抱团,嗨翻全场!

大班:2015年5月28日

有这样一片《美丽的家园》,里面有《爱照镜子的老虎》、舍己救人的拥有《美丽的花纹》的明明姐姐、等待实现的《小青虫的梦》、都想当国王而《我选我自己》的臣民;最后大家都齐聚在《脸部彩绘》的美丽世界!

全园自助餐:2015年5月29日

经过三天的狂欢,丰富了幼儿的精神食粮,最后,我们来一场真正的营养大餐!通过自助餐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孩子们提高自我服务能力,体验自助用餐的愉悦氛围,培养孩子对各种食物的兴趣,让孩子从被动地吃变为主动地吃同时也让孩子从中学会就餐的文明礼仪、遵守规则、谦让和自我管理等各种良好的品质。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与生存。

园长分享:

又是一年 “六一”到!常常遥想,儿时的童年,与小伙伴们田间嬉戏、巷间迷藏、捏泥人、办家家、跳房子每天不知疲倦。儿时的“六一”是最热切的期盼――新衣新鞋的装扮,捏一个泥人,讲一段故事,扮不同剧目,跳一曲舞蹈,甚至还会上街方阵游行表演……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展现自己的舞台。可不知何时,“六一”不再是所有孩子的欢乐,它成了少部分能歌善舞、拥有特长孩子的专利,也成了幼儿园宣传自己的工具,而大多数孩子却成了旁观者。

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本真教育,为此,我园结合绘本剧 “开放、表现”的原则,让每个孩子欣赏多个绘本、选择绘本改编、选择角色、分组排练、制作道具、练习台词、演出等过程,让孩子们在一个开放自然的环境中,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现、表演,并和伙伴、家长、老师一道,自己动手制作童话剧中的道具。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孩子对绘本深层次的理解,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孩子动手创造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我认同感与合作精神。

篇7

幼儿阶段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中班语言活动1活动目标:

1、理解《三只小猪》的故事资料,初步掌握故事情节。

2、让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准备:

《三只小猪》的动画片;故事图片;词汇字卡。

活动重点:

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活动难点:

引导小朋友初步理解勤快和懒惰的含义。

活动过程:

1、以音乐进场,组织小朋友观看多媒体电教。

2、教师让小朋友坐好,并让小朋友欣赏《三只小猪》的故事。

教师提问:小朋友看故事《三只小猪》时,看到了故事中都有谁?它们都做了什么事?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3、发散思维。

(1)看故事时,故事中有那些动物?(三只小猪,呼呼、噜噜、嘟嘟……)三只小猪中怎样做的?做了那些房子?(草房子、木房子、砖房子……)(2)做好房子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之后为什么草房子、木房子倒了,而砖房子没有倒?

(4)最后大灰狼怎样样了?

4、教师逐步出示《三只小猪》的图片,进行创造性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逻辑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教师进行指导,分三个步骤进行:

(1)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步出示图片。

(2)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3)丰富小朋友的词汇:呼呼、噜噜、嘟嘟、勤快、懒惰。

5、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6、结合现实教育小朋友做勤快的人。

7、教师小结:

透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嘟嘟是一个十分勤快的小猪,我们小朋友要向它学习,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做游戏,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勤快人的动作图片,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并学习,让幼儿学习做一个勤快人。

中班语言活动2【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

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蜗牛)

2、请小朋友说一说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你捉蜗牛时,蜗牛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

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

(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

四、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附故事:懒懒的小蜗牛

一天,乌龟和蜗牛去旅行,乌龟累了就趴在地上睡着了。懒惰的小蜗牛却悄悄地爬到乌龟的背上。乌龟醒来,找不着蜗牛,以为蜗牛早走远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赶。蜗牛在乌龟背上舒服地睡着了。走着走着,乌龟看见前面有条河,它想洗个澡,就爬到河里。蜗牛也被带到河里。蜗牛急忙大叫:“救命啊!”乌龟连忙把它救到岸上,对小蜗牛说:“多危险啊,以后不能那么懒了哦。”

中班语言活动3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习朗诵诗文。

2、激发幼儿产生联想,丰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风、云)

2、各种白云卡片、白云头饰,篮子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教师:我说个谜语你们猜是什么?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云彩)

二、看云彩

教师:跟老师一起去看云彩吧。

1、看看这朵像什么?这朵像什么?还有这个呢?跟小朋友说一说像什么?

小朋友说一说平常你见过的云彩还像什么?

2、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谁让他们变的一会像这个,一会像哪个的?(风)

三、教师朗诵诗歌

1、教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就是关于云彩和风的,

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仔细听一听,诗中都是说了些什么?

2、老师边说边表演

提问:谁来说一说诗中都是有什么?

四、请小朋友看一段动画,想一想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

1、谁知道为什么说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变成很多东西)

2、云彩很有趣是风吹着它变的,那么风儿有本事是什么意思?

(风儿有本领,又能耐能吹得云彩变成狮子、小白船、还有胖娃娃)

五、请小朋友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云彩变成了什么?

1、云彩变成了什么?(小白船)

从你的小椅子底下拿出小白船,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跟录音一起说一下这段诗文。

六、请小朋友在听一段诗文,听一听这段诗文,说了些什么?

1、云彩变成了什么?(大师子)

学一学狮子的样子。

2、请小朋友跟录音一起说一边。

把狮子放回小椅子下面。

七、请小朋友再听下一段诗文。

1、拿出图片,看胖娃娃带的是什么帽子?身穿什么褂子?做的什么动作?谁见了笑嘻嘻?

2、听录音一起说一边。

请小朋友看着动画跟老师一起完整的说一边诗文好吗?

八、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图片咱们分组说一边诗文。

1、拿小白船的说小白船那一段,拿狮子的说狮子拿一段……与孩子一起说,

请小朋友把图片放回家。

2、刚才我看见有的小朋友想表演了,现在请小朋友站起来跟老师一起表演一边。

小朋友说的好表演的也好。

3、快看一片小白云也被你们吸引来了,瞧,它变成了什么?(小白兔)

说一说小白兔长什么样子?(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图片画的什么?跟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4、小白云变得多有趣呀,你们想不想变成一朵小白云呀?

5、老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朵小白云的头饰,请小朋友学一学小白云在空中是怎样飘来飘去的。

6、请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飘的动作,在飘的时候,小朋友想好了,你要变成什么?等老师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就接着变成他的样子。

7、来咱们先试一边,风儿吹呀吹,云彩变呀变,你变成了什么?(小鸭、小兔)

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语言活动4活动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空白圆形卡片、蜡笔

活动过程:

一、看表情图(看课件)

1、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表情,看了哪个表情能想到快乐的事情?

2、拍照:小朋友甜甜的微笑

让我们一起来微笑,老师给你们拍张照片好不好?

二、幼儿看课件,欣赏故事第一段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

看看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猴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鸭想出什么办法为别人带来快乐?

(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

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什么?

小蜗牛听了小兔他们的话,可着急了,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请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2、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高兴的事情?

3、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大家?

4、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了不起?

5、师总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四、延伸活动:制作“微笑”标志

1、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大家,那小朋友想不想把你的微笑做成标志也来送给你的好朋友?

2、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班语言活动5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瓜皮果壳,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呀?对!这是一只西瓜,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的名字叫瓜瓜,为什么叫瓜瓜呢?你没想不想知道呀?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

(出示图片,老婆婆摔交的图片)问:图上有谁?她怎么拉?怎么会这样的?(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人民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样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样做的?

4、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再次完整地讲述一遍。(边看图边讲故事)提问:

1、瓜瓜有没有吃到外婆的西瓜?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四、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

五、讨论:

1、你喜欢瓜瓜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样做?

3、出示有关这方面的图片。

篇8

关键词: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21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25

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心理学研究发现,在1-6岁之间,每个人都会在所处环境的影响下自然获得自己的第一语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母语,这是与人的成长发育相符的。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发展幼儿语言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幼儿园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教育负责,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积极的语言环境。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小班幼儿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说话清楚。有些孩子能够讲简单的故事。在这一时期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语言运用意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听和说两个方面来对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一、对中班幼儿听的能力进行培养

要想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我们首先要使他们学会听,因为听是说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这是语言学习的规律。在实施教学时,我会逐步培养幼儿安静地听,无论是教师讲话还是小伙伴讲话,都要学会听,要听准,不能将别的话听错,别人讲了什么也要记住。如刚升到中班时,幼儿看到新环境就非常兴奋,也很喜欢说话。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倾听的环境,我就笑着对幼儿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想!”幼儿都异口同声地说,并睁大了眼睛等着我。停顿了片刻,我就对他们的表现提出了表扬:“这次你们表现得非常好,都能够安静地听老师讲,你们安静地等着才能听得清老师讲的故事,对不对?”“对!”得到了表扬,幼儿更能安静下来了,也能够认真地听我讲故事。讲完故事后,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内容,利用这一活动检查学生听的效果。

为了使幼儿对听有着持久的积极性,我经常改变听力培养的形式,有时候会为他们播放一些小故事的录音,有时候会给他们读一些与儿童相关的新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的词汇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他们的听力发展也非常迅速,这些活动都为幼儿口语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对中班幼儿说的能力进行培养

(一)正确引领,使学生体会词语的搭配规律

幼儿对于词语的使用尚不灵活,有时也会产生一些词语搭配上的错误。对此,教师要在幼儿产生错误时及时纠正,引导他们使用正确的词语搭配,并利用恰当的词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对词语搭配的规律形成初步的体会和感知。

如对幼儿说话的完整性进行训练时,我为他们出示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个太阳,正在散发着火红的光芒。我向幼儿提问:“大家在这幅图里看到了什么呢?”幼儿齐声说道:“太阳。”“说得很好。大家看,这里有几个太阳呢?它是什么颜色的?”“有一个太阳,它是红色的。”“说得真好,你们觉得太阳怎么样啊?”“太阳最好了,它一出来我就能玩游戏了。太阳一出来我就暖和了。”“那好,谁能说一段关于太阳的话呢?”在教师的逐步递进的问话中,幼儿的说话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他们都想要将自己的知道的事情说出来,表达时也非常自然。有了这样的训练,幼儿会说、敢说、爱说,他们的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引导幼儿多观察生活,积累口语素材

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与生活离不开的,只有生活内容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才能丰富多彩。幼儿在园内的时间里,教师要努力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以多样化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使他们产生多方面的兴趣,多了解大自然,对大自然抱有一种向往,通过对于大自然的想象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幼儿带出幼儿园,让他们处于社会环境之中,亲自去大自然中体验,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与发展。

当秋天到来时,我就和幼儿一起去公园里看落叶。我们一起走在堆满落叶的小路上,捡一些漂亮的树叶摆造型。还有些幼儿把落叶捡起来做成了小项链。幼儿不仅对户外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过程中也能够认真观察,并将自己的观察所得用画笔画了出来,回家后讲给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小朋友听。据家长反馈,幼儿的语言不仅具体生动,还充满了趣味性,他们说话的欲望得到了有效激发。由此可见,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些适合他们看和说的条件,让幼儿对自然、对社会产生独特的体验,当他们有了足够的经验和体会时,就愿意对自己眼中的事物进行讲述了。

(三)因材施教,为幼儿打造一个积极的口语平台

幼儿园的班级也是一个小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幼儿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如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上课时不敢说话,教师提问到他了也是支支吾吾,不敢展示自己。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要努力为幼儿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结合幼儿的性格与心理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兴趣与机会,将学生对于表现自我的恐惧感降至最低甚至完全消除。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会抓住课件的机会与一些不怎么爱说话的幼儿交流,努力启发孩子说话,并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如:“你家里都有谁呀?每天早上都是谁送你来幼儿园?妈妈上班了吗?爸爸在哪上班呢?”有时候,我还会让孩子讲一些小故事或是自己在生活中的事,并积极地引导和鼓励他们。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展示自我,我会经常组织一些才艺表演活动。

有的幼儿虽然不爱说,但是舞跳得好,画画也很有天赋,教师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力,使他们勇于面对集体,有展示自我的勇气。当幼儿在活动中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用眼神和肢体动作来给他力量。只要教师用心引导,幼儿就会逐渐变得更为自信、勇敢,也不再畏惧说话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总之,幼儿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同时针对幼儿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发挥故事的效应

故事,人皆爱之,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你一定为故事着过迷。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也对故事情有独钟。多年来,我一直把故事当成打开幼儿心灵之门、智慧之窗的金钥匙。

从事幼教十年来给孩子们讲的故事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了,从故事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就象是把大千世界的门打开,让孩子们从爱心小白兔那儿找到什么是真善美,从大灰狼那儿知道什么是假恶丑,从身上学习勇敢,从司马光身上了解了机智。而让孩子们讲故事则象是让孩子们打开智慧之窗,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去实现他们五彩缤纷的梦想,设计未来美好的生活。孩子们是喜爱故事的,我就投其所好,经常利用故事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开方便之门。故事,使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首先,选择好的故事来塑造幼儿美好的心灵,培养幼儿优良品德和生活习惯。

记得有一次带中班时,我发现小朋友入园时和午睡前都爱将衣服、鞋子乱放,搞的活动室和午睡室很不整洁,讲了多次,没啥效果。一天午饭后,我给小朋友讲了《小猴子穿衣服》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一只猴子睡觉前乱扔衣服,早上起床时因找不到衣服,闹了大笑话,还因此上学迟到挨了批评。听故事时,孩子们被逗的直笑,讲完故事,我问小朋友:小猴为什么迟到?为什么找不到衣服?我们能不能象小猴一样?小猴怎样做才对?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都不愿学小猴乱扔衣服,知道了应该养成将物品摆放整齐的习惯。午睡时,我发现衣服鞋子都摆的整整齐齐。之后,我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真的改变了。是故事帮小朋友养成了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又如针对个别幼儿做错事不敢承认的现象,我选择《狼来了》、《好甜好甜的棍子》等故事,使他们自觉认识到错误,勇敢的改正错误,改掉了撒谎的毛病。

第二、利用情节生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帮助幼儿理解较为抽象的复杂的知识。

在科学活动《会捡花籽的老母鸡》中,我就给孩子们讲述了一只机器小母鸡用生蛋的方式帮小动物将混在一起的四种颜色的花籽分捡的又快又好的故事,使幼儿从故事中理解了现代高科技成果——机器动物的高超技艺。有了小母鸡这一具体生动的形象,幼儿认识其他高科技成果——机器人就容易多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

第三、让幼儿复述、创编或续编故事来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及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在中班语言活动中有《青蛙学唱歌》这一活动,看过这个故事的老师都知道这个故事的情节很生动,尤其是对话写的精彩,孩子们非常爱听,我就引导他们复述故事,学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并模仿动作,让幼儿尝试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青蛙怕吃苦,没耐心,偷懒的情绪;之后我又让幼儿集体创编《青蛙学捉害虫》的故事,全班幼儿积极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创编出体现青蛙认识错误克服困难,终于学会捉害虫的情节和体现青蛙内心思想斗争的对话,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锻炼了幼儿思维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了幼儿动作表现能力。

第四、让故事为各科教学服务。

故事并不是语言课的专利,在计算、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教育活动中,我们都可以选择或创编一些简短的小故事,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的轻松、愉快,来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篇10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