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9:1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篇1

(一)模型构建

在竞争性市场环境中,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主要涉及两类主体:一类是小微企业群体,一类是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群体。每次博弈都由一家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随机配对进行,小微企业可选的策略假设为A={购买,不购买},服务机构可选的策略假设为B={提供,不提供}。小微企业的收益假设为:假定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寻求成本为C1,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服务机构洽谈服务等费用,若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则还需支付服务费用C2,获得安全产出R1,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C1-C2;若服务机构不提供服务,则部分小微企业投入资金I来满足安全生产服务需求,即自供安全生产服务,比重为r1,其余的由于资金不足而进行违规生产,违规生产会引发安全事故,概率为r2,罚金为F,此时小微企业收益为r1(R1-I)-(1-r1)r2F-C1;若小微企业不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则可能自供安全生产服务,也可能违规生产,此时无论服务机构是否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其收益均为r1(R1-I)-(1-r1)r2F。服务机构的收益假设为:假定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服务时,前期投入的提供成本为C3,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员工培训、与企业洽谈服务等费用,在小微企业购买服务的情况下,其还需投入服务成本C4,获得服务产出R2,主要包括向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费用、自身信誉、经验增长等,此时其收益为R2-C3-C4;在小微企业不购买服务的情况下,收益为-C3;若不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则无论小微企业是否购买服务,其收益均为0。根据上述假设分析,可得该模型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二)模型演化过程分析

在博弈的初始阶段,假设小微企业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所占比例为p,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企业比例为q。根据Malthusian动态方程,即策略的增长率等于它的相对适应度。

二、数值实验及结果分析

(一)选择某种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

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其中p0和q0分别代表小微企业群体选择A1策略和服务机构群体选择B2策略的初始群体比例,根据参数取值范围和现实条件,其余参数假定为R1=1.7,R2=1,C1=0.3,C2=1,C3=0.3,C4=0.5,I=1.5,F=5,r1=0.5,r2=0.01。从图2可以看出小微企业与服务机构群体间策略交互行为演化的路径依赖性。不同初始条件下,系统演化路径不同,且在演化到稳定状态之前均不会重叠或相交。演化速度与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群体初始比例有关,且该比例越接近稳定状态演化速度越快。对比图2中的两个子图可以看出,小微企业购买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不仅受本群体中选择购买策略的企业初始比例的影响,还与服务机构群体中选择提供策略的机构初始比例有关。

(二)小微企业安全产出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假定服务机构选择提供服务的初始机构比例为0.35,其余参数取值保持不变,分别取R1=1.52和R1=1.9进行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当选择购买策略的小微企业初始比例较大时,随着安全产出的增加,系统演化速度加快,加速进化到(A1,B1)的理想状态;而当小微企业选择购买策略的初始比例较小时,系统演化速度发生改变,且有从(A2,B2)加速进化到(A1,B1)的趋势。因此,从安全产出入手,提高小微企业感知到的期望安全产出,有助于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

(三)安全生产服务费用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

同理,取C2=0.82和C2=1.18进行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对比图4的两个子图可知,服务费用越高,系统越易陷入“不良锁定”模式。因为随着服务费用的增加,购买服务的总收益逐渐减小,而对资金投入的要求逐渐提高,当高于小微企业承受能力时,小微企业由于资源实力不足而选择不购买策略。而理想状态是小微企业购买服务,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制定合理的引导策略,帮助小微企业减少服务支出,促进其购买安全生产服务,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安全生产。

三、促进小微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培育力度,提高服务市场化程度

通过技术培训、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措施鼓励服务机构进入安全市场,积极发挥安全生产服务机构的中介桥梁作用。同时,减少服务机构与政府的挂钩,提高安全生产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为此,政府应转变意识,努力从安全生产服务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变为监管者与推进者,培育一批数量多、质量高、市场化的安全生产服务机构。

(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效益高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

安全效益R1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却又往往被低估。因此,政府应针对小微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安全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让企业决策者能充分认识并合理评估安全收益。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考核,对严格遵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小微企业进行奖励,从而间接增加其安全产出,提高其服务购买积极性。

(三)完善安全生产服务专项补贴政策

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管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较广,由于小微企业自身规模较小,这也使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较大隐患,再加之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风险管理十全薄弱。部分家族作坊式的企业更是缺陷有效的安全生产防范意识,一时发生事故,则会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确保小微企业安全、健康的发展。

1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小微企业普及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人员不足、安全意识差的问题,这已成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目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部分小微企业责任人安全生产工作只落实在嘴上,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生产工作中,在安全生产上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安全生产重视度不够,不仅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而且在安全投入上较少,部分企业没有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即使设置了,通常也是兼职或是由自己家人兼任,对于安全堆积、安全制度及安全常识缺乏了解,一旦发生风险,往往无所事从。

1.2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小微企业由于受制于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发展初期,生产设备往往购买大型企业淘汰下来的旧设备,而且很少进行技术设备更新,部分小微企业还采用“土法”进行生产,这都给企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之小微企业自身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重视,在生产现场管理、职业健康管理、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理等方面存在着盲区。由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从而导致小微企业安全隐患问题十分突出。

1.3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弱化

一些小微企业存在于街道和村乡镇,但这些地方往往安全监管人员人数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乡镇来讲,安全监管存在着点多、面广、任务重的特点,同时还要应付各类检查,这就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监管人员往往无力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执行力较差。由于基层安全监管工作中往往更集中于大中型企业,而许多小微企业基本上属于安全监管的盲区,因此很大一部分小微企业长期处于安全监控之处,安全生产状况堪忧。

1.4安全生产基层执行力不足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很多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及标准存在“高大全”现象,适应性、针对性不强,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有些部门存在“重视大企业,忽视小企业”的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程度。

2做好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与社会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针对当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监管面临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对小微企业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微企业自身也需要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装备及技术水平。这样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的保障小微企业生产的安全。

2.1加强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金,免费对企业员工进行强制性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采取分散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立足于从业人员自身的实际和行业岗位要求,编写一些一看就懂的教材;在考核过程中要重点对从业人员实践技能的考核。

2.2加强政策引导支持鼓励企业规范发展

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政策加以引导,可以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和直接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实现小微企业转型发展。对符合环保、安全等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应给予指导与扶持;对小微企业要加大信贷、税收扶持力度,促使企业重视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努力提高小微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3注重方法,推进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首先,明确责任。可以充分的结合本地和本行业的实际开发部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制定阶段化目标,并进一步落实好部门及乡镇的安全监管责任。其次,做好分类指导及典型引领工作。针对小微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规模来分类和分层次的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小微企业,则可以组织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从而更好的带动该地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最后,还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对小微企业责任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宣传的力度,及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动态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及时,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从而增强全社会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2.4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基层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落实安全监管责任,逐步将所有的小微企业纳入安全监管范围。同时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通过镇街安监站所的力量,利用安全生产示范村(社区)的创建,以企业自查、专项检查、聘请专家检查等形式,加大对小微企业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2.5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应深入考虑小微企业的现实情况,本着服务原则,多到小微企业进行走访,对小微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遇到的困难进行实际指导。小微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应避免“一刀切”,通过制定不同行业的操作指南、建立事故隐患共享平台等,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3结束语

日常工作中,安全管理部门需要针对小微企业的实际问题来安排切实可行的安全检查,针对小微企业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及职业健康隐患排查等项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还要督促小微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有效的防范隐患,确保小微企业能够安全、健康的发展。

作者:王飞 单位:黑龙江省青年农场

参考文献:

[1]李雯,娄玉双,刘素霞.我国高危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9,1.

篇3

随着烟草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头等大事,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消防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烟草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各种费用支出成为烟草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避免火灾的发生,就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发生火灾而产生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是烟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三是能够建立清晰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通过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可以将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实处,强化具体责任人的职责,从而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消防管理制度。

2当前烟草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2011年4月1日实施颁布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明确了消防管理工作的地位,但是由于在实践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

2.1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虽然近些年国家相关部门、企业安全监督部门等加强了对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力度,企业也加大了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消防设施建设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滞后性,比如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烟草企业的仓库存储量不断地增加,仓库的烟叶存放量已经超过仓库防火区的面积,不仅违反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而且也会为消防安全埋下隐患。

2.2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烟草企业发展的要求。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一是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存在滞后性。虽然我国及时颁布与实施了《烟草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制度,但是由于烟草企业的不重视等导致烟草企业的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改;二是消防管理制度没有得以彻底的贯彻执行。为了前面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的法规明确了各部门、各人员的职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相应岗位职责划分不科学导致很多制度在企业中没有得以执行。

2.3消防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一是消防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缺乏较强的责任心,他们在检查企业的消防工作时,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态,将工作重点放在表面工作,比如只是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而不看灭火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等具有实质性的工作;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安全保卫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消防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实处,影响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技改部门只是负责对消防设施的技术改造,而不会考虑消防设备的使用性能,而安全保卫部门在技改工作实施过程中也不会主动地参与,导致技改后的消防技术缺乏高效的实用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

3.1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是保障各项消防安全预防制度落实到实处的有效保障。烟草企业生产产品的易燃性,要求烟草企业必须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积极将国家制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相结合,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岗位中;二是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一定要本着从企业实际生产的现状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以厂长为责任主体、副厂长为主抓、保卫科长具体执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且要建立义务消防队。

3.2加强对烟草企业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工作离不开烟草企业全体职工的支持,因此烟草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大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一是企业积极开展各种消防安全技能比武活动,通过技能比武活动,提高职工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二是企业要积极发挥工会、党支部等组织职能,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要积极加强对专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教育,加强岗位培训力度。

篇4

1.1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资源需求的越来越大,很多煤化工企业都进行了大型煤化工装置的购进,从而加快企业的生产速度。但是,伴随着更多的经济效益而来的是更大的危险性。煤化工装置的大型化发展,为煤化工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而一旦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进而给企业和社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此外,面对着不断开发出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显然还不能适应。所以近年来,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使得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越发严峻。因此,对于煤化工企业来说,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2国家、社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

在煤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情况下,国家和社会都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政府在2010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另一方面,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与媒体都关注起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进而使煤化工企业不得不面临着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随着国家、社会对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也应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1.3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积极作用

在煤化工企业生产煤化工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负压深冷等多种严酷且复杂的工艺工程的运用。所以,在煤化工企业的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一方面,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工、处理和运输一些易燃、易爆、有毒和强腐蚀性的化学品。另一方面,煤化工企业使用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再者,煤化工企业的生产将产生一些废物,所以有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加强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使这些安全生产问题得到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化工企业有必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

2煤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显然是造成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是一味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表面工作。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导致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漠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员工违规操作、加班加点的现象长期存在,进而导致了煤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管理责任未能落实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需要人员去落实,进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想要使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就要使管理的责任得到落实。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很多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显然没有落实。一方面,一些企业只进行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却没有安排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成为了一种口号,并没有具体的人员去展开具体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后,一些企业并没有去追求事故产生的责任人,也没有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的调查,而是一味急于恢复生产工作,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3管理水平落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显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落后的管理水平无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无法胜任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而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流动在各个大型企业之间,无法真正的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设备和设施比较落后,无法进行新型的生产设备的管理。再者,一些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和规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更新,所以无法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2.4资金投入不足

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相比,煤化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只有少量的资金投入。而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不仅不能进行人才的培训,也无法进行新的安全设施的购买,从而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树立安全文化

为了加强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首先要进行安全文化的树立。因为,安全文化的树立,可以使企业的全体员工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进而使企业全体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努力做到使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企业要将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工作落实,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演练,进而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3.2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想要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加强,还需要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身上。因为,在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制度的完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将责任制度层层落实下来。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从而保证责任人的责任能够在监督管理之下得到落实。再者,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管理。而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责任的判断,并追究责任人的管理责任。因为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吸取工作中的教训,进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3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加强,企业要积极的寻求方法进行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企业要进行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待遇来进行优秀的管理人才的吸纳,从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企业要定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使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者,企业还要进行专业援救人员的培养,进而使安全生产事故得以及时的处理。另一方面,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更新,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此外,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工作,进而使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

4结语

篇5

当前,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隐患问题,这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目前,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

1.1企业工作人员严重缺少安全意识

在企业发展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企业安全意识薄弱。尤其在很多低危害性的化工企业或者企业内的底层员工,还严重的缺乏安全意识,他们的安全意识依旧比较薄弱,在工作的过程中,这些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将上级领导所交代的事项忽略,例如,在工作中,很多低层工作人员常常不会穿戴防护用品,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检修的事项,他们也不会在所规定的检修时间内完成检修,通常都拖延检修工作,使检修周期延长,并且在进行高危作业时,工作人员为了避免工作繁琐,习惯性违章,不按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也有很多小化工企业的管理层,包括主要负责人,他们把安全生产“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就是不放在心里”,只顾着追求眼前的利益,很少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资金,如,在企业内部不配备消防设备和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很多时候都缺少安全人员进行管理,员工在进入企业内工作以后,企业也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工作方面的培训,使很多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意识。

1.2安全生产缺少健全的制度进行管理

在很多化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共性问题。很多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责任并不明确。有的化工企业有安全生产制度,但是这些安全生产制度严重缺少针对性,与本企业内的实际情况不符,很多时候,这些企业内的制度都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抄袭的,仅仅是一个摆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1.3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存有很多的安全隐患

很多化工企业在生产现场上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首先,很多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布局上不够合理,物件的摆放也占据了很多的用地,缺少充足的安全空间,更加没有一定的控制设备,导致生产现场的安全间距不足,同时,还存有消防通道被堵的现象。其次,由于化工企业的生产时间通常都比较长,导致出现了化工企业设备老化,还有严重的被腐蚀的迹象,也有个别的设备已经无法在正常的工作,应该进行一定的更换,但是化工企业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更换。也有的化工企业,在设备维护方面工作不完善,严重缺少安全控制装置。最后,很多化工企业严重的缺少紧急停车和自动连锁及安全报警装置,发生事故后不能有效减小事故和有效报警,例如,具有高危险性的涉及到氯化、硝化等工艺生产方面没有安全报警装置。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隐患的有效解决措施分析

2.1抓住安全生产是关键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了共识。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如果缺少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出现事故是必然的。为此,在生产的过程中,无论是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还是底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抓住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作为化工企业的生产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为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才能够保证企业长久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化工企业当中,要大力的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事故警示教育等。与此同时,化工企业还需要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传播安全教育知识,确保员工能够通过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警示教育工作的实施,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与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员工的思想上有效的消除员工的安全隐患,“变不懂安全为懂安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员工能够坚守自己的那份责任,管好自己,为化工企业生产提供一个安全生产的环境,实现在化工企业工作中“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的理想型生产理念。

2.2完善化工企业内安全生产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度的存在是保证企业展开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制度,才能够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为此,化工企业在生产运行当中,要严格的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在企业内部制定一套设计内容广泛、生产安全细致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等制度。用这些制度去保证化工企业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员工的生命安全,切实的实现制度与责任,将其挂到岗位上,并提醒岗位人员要认真的贯彻落实,用制度去规范化工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行为与思维,真正的做到以法治厂,以制度管人。让使员工在日常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等。

2.3经常检查排查,加大安全投入,消除生产现场隐患

在化工企业生产中,要真正的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对化工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公司至少每月度化工生产企业的施工现场检查一次,安全主管部门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车间至少每日对施工设备等检查一次。同时,公司还应进行普检、抽检、专检等工作;还要安排主管领导以及安全员市场进行巡逻检查、监督检等;化工企业车间也应经常自检、互检;班组还要在上班的时候与下班的时候进行检查,并做好安全交接班的工作。并且,各个部门在检查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检查记录,一旦有问题存在,那么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发确保能够将责任与义务真正的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对于化工企业而言,检查排查隐患是手段,最终治理隐患才是企业检查的真正目的。一旦在排查过程中发展由隐患存在,那么必须要进行一部分的投资,将这些隐患消除,禁止为了节省企业生产投资而使得机械设备带病运行。长期以来,化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整改现场隐患难度都很大,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甚至需要企业停产整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大安全投入,使企业实现本质安全。

3结语

篇6

1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预警运用现状

目前,国家仍未统一的危化品行业安全生成预警预报指导性标准,各个企业都处于摸索阶段,且做法各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告了17家企业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第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4+1的前置条件之一,这些企业都已建立了自己的安全生产预警预报体系,其做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1基于隐患分析的预警

此类做法是目前企业较为常用的一种做法,是以企业日常隐患排查工作为基础,通过对隐患排查数据、监测信息的分析,评估各个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对每种后果分配一个系数,可能造成某种后果的隐患项数乘以各自的系数相加求和即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不同企业对后果的描述和分配的系数也有所差异。以某企业为例,专业管理人员每周将检查报告进行汇总,对有效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发现的各类隐患可能导致伤害程度的不同,将可能导致的结果分为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4种结果,赋予的系数分别为0.5、0.3、0.1、0。所有可能产生伤害的隐患数乘以对应的系数再加和后即为某段时期的预警指数,即:每周或月预警指数=可能造成死亡后果的隐患项数×0.5+可能造成重伤后果的隐患项数×0.3+可能造成轻伤后果的隐患项数×0.1。最终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的计算从检查报告份数、应急演练以及发生事故3个方面进行系数修正后得出的。将连续几周的预警指数连接后,就会形成一条以安全生产预警指数为纵坐标,以周次为横坐标的曲线图,划分危险、警告、注意、安全4个区域。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中的指数大小能直接反映某个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不安全因素有多少。绘制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可以有效地监控某个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安全状况,指数越高,说明存在的问题越多。平稳的曲线说明当前安全状况比较平稳,一旦曲线连续几周变化较大,就需要提醒相关部门及时查找原因,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1.2基于危险源风险管理的预警

此类做法是基于风险管理的3个过程即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进行的,将所有可能出现或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状态辨识出来,并进行评价得出一定的等级,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监控这些危险状态的出现,一旦出现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运用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价的理论确定。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危险源评价是基于如下风险模型:风险等级(R)=危险严重度(L)×危险概率(P)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是由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严重度和这种后果发生的概率决定的。4种风险等级对应4种预警等级和预警信号如表1所示。可以通过的预警信号直接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水平。

1.3基于仪器仪表监控参数的预警

根据工艺危害分析原理,通过对装置或工序工艺参数报警数量、报警时间、中控指标偏离值及操作人员、机电仪巡检人员巡回检查合格率等参数进行统计,对每一项赋予一定的分值,详见表2,最后得分汇总形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1.4基于安全评价指标的预警

此类做法是以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重点为基础,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着重关注的内容进行了集中梳理、提炼,形成了安全评价指标。对每个安全评价指标都赋予了一定的分值,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打分,最后每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即为安全生产预警指数。

2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生产已逐渐从传统的事故事后处理向现代的风险预防控制转变。现代安全管理虽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安全的观点、预防为主的观念、本质安全化的思维、注重风险预防与控制、采用安全分析和安全评价等手段,但大多数危险化学品企业判断安全生产形势仍多采用历史伤亡数据作对比,从而对安全发展趋势进行主观判断,而定量地衡量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及未来安全发展趋势的手段少、方法单一。从前文描述情况看,目前我国一部分危化品企业积极应用预测预警技术与方法,建立了企业生产安全预警预报系统,由“被动应对型”传统安全管理向“主动预警型”现代安全管理转变,但我国的生产安全预警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表3所示。

3结语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enterpris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very difficult to pipe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personne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wide, the whole process, all-round good grasp of power production safety.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on the safety of power production, and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 words: power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31 F27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

一、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电力安全生产总体来讲是比较好的,比较规范,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存在习惯性违章、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法律、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习惯性违章是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几乎每起事故都有习惯性违章的因素,究其原因是职工素质较差,不是不知道,就是做不到,一旦发生事故,后悔莫及。等事故处理好以后,另外事故中又会重演上述情形,可谓习惯性违章相当顽固,必须认真分析,长期对策,方可见效。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缺乏法律也同样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大敌。国家电力法几经周折至今百唤不出,给电力部门带来诸多不便,有些外来破坏事故,处理中缺乏法律依据,都是以罚代法,威慑力不够,屡处屡犯已是家常便饭,对电力安全生产极为不利,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一个超高压、大容量的电网,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怎能没有法律保障呢!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一)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管理。首先,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党政工相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经济等手段相结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对电力安全生产大开绿灯,使电力安全生产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实行“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等环节,均要严格规范,以电力安全为主线,明确安全职责,做到未雨绸缪,安全生产就会有坚强可靠的基础,收到安全无事故的效果。再次,全系统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电力部门尤为重要。发供用当中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篇8

[关键词]油田生产;加强管理;员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337-01

引言

油田生产基本在户外进行,生产环境恶劣、条件较差,同时作为高风险系数的行业,易燃、易爆气体和物质十分常见,但数据表明绝大多数的事故均是人祸而非天灾,加强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油田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目标。作为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解决好安全生产,加强员工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最终效益、稳定发展,是企业重视人权日益成熟的标志,更是对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实践,关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

1. 油田生产中员工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安全生产利国利民”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随着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同时对于人权和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地位逐步上升,成为国家、企业、社会大众关心的话题;随着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目前油田生产事故降低,但是也存在以下困境:

(1)员工素质有待加强给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难度。油田行业具有与建筑行业类似的特点,生产作业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了农村大批闲置劳动力。然而这批劳动力没有经受过专业培训素质还有待提高,对安全生产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这是油田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正是因为一线作业员工因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为企业安全生产埋下了不稳定因素[1]

(2)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到位。虽然目前油田行业领导率先垂范做出表率起到带头作用,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存在部分领导对于员工安全管理的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不够重视,对于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很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员工对于安全管理的条例认识不全面,导致工作搁浅。

(3)缺乏制度保障和管理机制。油田行业存在安全生产制度的漏洞,很多条例粗枝大叶没能涵盖到很多细节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一项事业的推进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后勤保证,同时领导之间权利不集中、相互扯皮、项目踢皮球等行为也会加剧员工管理工作的难度[1]。

2.加强油田生产员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员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员工,员工是企业运行的主体,员工的素质和水平影响整个企业发展的水平,同样加强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推进整个油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和现实意义。员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益于降低人为因素事故发生的几率,降低企业对于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社会保障、劳动保障是近些年的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人是社会的主体,加强员工管理工作可以保障员工权益,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缓解社会压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

3. 加强油田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保障,容不得忽视,为加强油田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可以从一下几点来思考:

3.1 从油田生产的内在因素考虑

第一,从油田生产的主体,员工自身来看,要着重加强对油田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由于油田行业自身的工作特性,对于劳动力的要求比较高,包括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对于油田企业的员工选拔工作要严格要求,对于已经选拔合格的员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细则、条例及处罚措施、专业技能、遇险自救措施等,整个过程要严肃对待,确保整个培训活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开展培训后考核,对于作业员工进行包括笔试和实践考试的考核,考试通过颁发证件持证上岗。第二,从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来考虑,就是对于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进行管理,从而为员工的安全提供多一份保障。成立安全管理监督小组,选聘有专业素质、管理经验、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的人才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对油田企业生产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安全管理工作小组下基层进行全天实时监控和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一线员工要实行不定期的突击性检查,对于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详细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和概率。要成立治安小组,对全体员工实行一视同仁的统一化管理,对于蓄意挑衅引发的安全事进行严肃处理。

3.2加强对油田企业员工安全工作的外在因素管理

外在的因素,就是油田企业生产的安全工作保障措施、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等等方面来考虑的。首先,是完善油田安全生产和保障员工自身相关制度的建设。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制度的漏洞登记在册,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细则,保障员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其次,就是对于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油田企业要加强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并进行积极宣传,领导要做好表率工作,不不高特殊主义,为安全管理工作率先垂范,具体的例子如,张贴横幅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安全生产事故录像资料,企业印发安全管理常识和安全条例及处罚细则的手册,提高员工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再次,就是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机制来看,建立健全油田安全生产的制度和监督机构,对企业内外部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对于企业生产进行安全全程监控,为确保员工生产安全提供多一份保障的机制[3]。

4.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企业重视人权成熟运营的重大举措也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油田生产行业地位举足轻重且风险系数极高,解决好员工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从油田企业内部操作、外部运营多个角度对油田加强员工管理工作进行思考,提出具体可行性的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油田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可靠地指导意见,更好的促进油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芬;关于石油企业安全经济问题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5期.

篇9

一 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以制度保安全

首先,要建立健全青安岗工作制度。在强化青年安全工作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年有方案、季有活动、月有安排”的工作制度,并且每年根据季节特点坚持开展青安岗各项竞赛活动。活动内容,具体划分为安全目标、基础工作、竞赛保证措施、安全宣传教育、青安岗建设、工作创新六个主要方面。同时,采取月检查、季考核、年度评比表彰的方式,促进青安岗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青年安全工作稳定、持续、可控、有效开展。

其次,是要把青安岗管理工作纳入企业行为。要对青安岗的责、权、利进行明文规定。通过对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深化,在此基础上要强化“支岗青安岗员管理制度、青安岗的主要任务、青安岗分岗职责、青安岗支岗职责、青工安全监督员职责、岗员临时执行指定任务的监护人及其职责、青安分岗长下现场制度”等各项制度,在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使青安岗工作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得到煤矿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的重视和支持。

二 强化教育,理念引导,以宣传促安全

第一,安全生产重在宣传预防。团青组织要坚持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强化青工的安全意识。除利用报纸、板报、广播等媒介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外,还要创新地针对各时期的安全生产重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宣传活动。例如,收看各大安全案例警示片、征集安全笔谈论文、安全签字、安全辩论赛等。既让广大干部职工从血的教训中强化安全意识,又达到安全共鸣、心灵共震的良好宣传教育效果。

第二,广泛组织安全业务培训,提高青工的安全技能。团青组织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广大青工学习国家和企业各项安全制度、《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生产规程》,以及岗位安全操作规范,不定期分析各个时期的安全形势;同时坚持每年及时举办青安岗员业务技能知识培训班,提高广大青工的安全技能。各基层青安支岗也要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相应的青工安全培训,通过分岗集中学习和支岗自行组织学习有效提高广大青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三 加强考核,提高意识,以管理促安全

煤矿青安岗要把搞好青工安全生产作为共青团参与企业生产活动的切入点,加强了青安岗队伍建设,优化岗员队伍,并强化青安岗制度建设,广泛在青安岗中开展“学规程、比规范、查隐患、堵漏洞、抓现场、保安全”活动。使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力争在青年职工中营造“安全生产、青年当先”和“人人想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安全工作氛围,从而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违章事故的发生。内容如下。

第一,加强自查、巡查。各基层团支部,要不定期的组织青安岗员深入井下工作面及地面各个岗位进行检查,特别重点针对零点班职工思想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的时段,进行突击检查,在检查过程及时针对安全规程进行现场问答,对生产岗位违章、违纪的现象当立即指出纠正;对生产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要给予指出并发出整改通知单,督促责任单位定期整改;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提合理化建议,积极为安全生产献计献策。

第二,强化互检、互查。互检互查主要参照青安岗工作考核细则考评内容,采取分组交叉检查的形式进行。对成绩突出的青安岗予以表扬,对工作不足的地方予以批评指正。通过检查,既看到成绩,又发现问题,为青安岗工作的开展取得经验。互检、互查活动形成基层支岗之间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的良好工作方式。

四 发挥作用,开展活动,以实干促安全

篇10

关键词:高校,优势,建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参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关注的重点。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建筑安全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国家倡导建立“和谐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大了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投入,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建筑安全生产总体状况保持稳定,但形势不容乐观,全年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事故死亡人数仍在千人以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必须狠抓综合治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安全知识普及,特别要抓好特殊工种和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构建建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下简称“安全机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历史任务,绝不是只听取汇报、检查资料流于形式就能完成的。为推进安全机制建立,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平稳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可让高校参与进来。

1.高校参与安全机制构建的意义

1.1对整个行业而言

我国建筑业行业协会数量少、实力弱,而建筑企业众多,单纯依靠行业协会推进安全机制构建实属不易。高校作为专业性教育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完备的科研场所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单纯依靠建筑行业协会的不足,也减轻了政府部门的压力。论文大全。

1.2对建筑企业而言

近年来,我国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也愈来愈重。建筑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受到非常严厉的处罚。此外,安全业绩差的企业在其他项目投标中也很难中标。高校与建筑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提高安全业绩,获得丰厚效益。论文大全。

1.3对高校自身而言

一是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高校的办学投入很大,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合作交流、培训等正是充分利用了自身师资、科研场所、丰富经验等有利条件和资源,提高了高校的经济贡献度,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二是拓展了办学空间。校企合作、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资格认证等方式,拓展了高校办学空间,为高校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高校参与安全机制构建既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又增强了自身实力,宣传了高校品牌。

2.高校参与安全机制构建的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认同。但高校如何有效的参与到安全机制构建中去,尚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和实际经验。本文借鉴了国外高校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的参与方式。据对美国MIT的68位从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个人拥有专利的学者的调查发现,咨询、科技出版物、毕业生及合作研究是最重要的知识转移途径,如图1。

考虑到国内高校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在安全机制构建中必须要做到有针对性,大体可归结为当好“三库”。

2.1当好“人才库”

培养专业人才、为建筑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是高校参与安全机制构建的立足之本。高校学生是未来建筑管理人才的主体,如果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势必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又何谈安全机制构建。

建筑安全事关生命安危,安全教育必须注重实际效果。教育方式需多样化,除开设建筑安全理论课程以外,还应设置实地讲解以及事故案例分析等课程。有条件的还可开设安全技能教育课程,包括相关作业技能,掌握作业安全装置设施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通过灵活多变的安全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认知,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

2.2当好“科技库”

当好安全机制构建的“科技库”是高校的发展之石。高校在在立足“人才库”的基础之上,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监督机制,完善事故记录、检查、申报制度,根据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实时有效的政策。同时,为了建立由市场经济主导建筑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高校应当大力协助建筑业行业协会发展,帮助建立自运行机制,形成由同行评议、同行监督的良性循环,带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企业是建筑安全生产的核心,如何促使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是高校发挥优势的重点。一是开展安全培训,高校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培养安全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资源,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模式。为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师资,开展安全生产理论知识教育、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等培训,还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资格认证。需要指出的是,安全培训应该突出全员参与,既包括实地操作的技术工人,也包括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决定着安全费用的投入,只有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才能保证最根本的安全生产。二是加强同企业的开展安全技术理论研发。“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安全生产永葆生机。高校可与建筑企业联合成立安全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研究,推动安全机制构建。三是注重技术转移,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借助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建立安全技术转移中心与科技孵化器,通过技术转移中心,进一步发挥高校学科综合的优势,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进行系统集成,孵化出具有市场前景的成果,为建筑企业提供实用的安全技术。

2.3当好“思想库”

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高校之间交流合作也比较密切,容易形成高学历、高能力优势联盟。鉴于此,高校可以当好建筑行业的“思想库”,承接建筑企业的安全咨询,帮助查明安全隐患,消灭安全事故,促使企业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形成安全文化。论文大全。此外,高校应当作为沟通纽带,定期组织建筑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与高校坐堂会诊安全机制构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

3.加强支持,保障高校参与顺利进行

3.1政府大力支持与政策导向

高校参与安全机制构建,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安全机制构建得到了极大重视,相关部门已把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科技部也颁布了《关于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对进一步发挥高校作用作出了指导性要求。在这样大好背景下,就需要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制定有利于高校参与的政策,促进高校投入到安全机制构建中来。

3.2当好高校与建筑企业沟通的桥梁

高校在参与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建筑企业产生矛盾,如双方目标不一致:企业追求短期利益,高校更注重学术成果等。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来解决这些矛盾。政府作为高校和建筑企业的监管方,应该充分认识到高校对地方经济所起的作用,协调好双方的关系,力争实现政府、高校和建筑企业的“三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