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小学范文
时间:2023-03-30 23:1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寄宿小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管理制度;学生个性;寄宿制
根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决定,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教育格局进行了调整。废除了那些分布散,没有雄厚师资力量和先进教学设备的小学。逐渐整合归一,形成了围绕乡镇或是办事处的中心小学。这就使得一些离家较远的学生只有选择寄宿学校。小学开设学生寄宿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设立的,客观上说,缺乏学生寄宿管理经验。小学的孩子年龄小,且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在生活自理和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差。综合以上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原因,造成了小学寄宿生管理效果不佳。如何才能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寄宿生管理。
一、完善管理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是集体生活的宿舍,就必然要具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以完善的宿舍制度作为依据,才能有效地规范学生行为。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度过,因此,宿舍管理制度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实用高效。小学寄宿制是近几年才兴创起来,由于时间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导致宿舍管理制度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在工作中,要关心寄宿学生的生活起居,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逐步地完善宿舍管理制度,进一步地提高宿舍管理质量。
二、有效沟通,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阶段是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第一次离开父母生活,走进同龄人的集体生活,他们在心理上自然不适应。如果没有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可能养成学生孤僻焦虑的性格。如何才能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笔者认为,有效沟通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与学生平等的、友好的、语重心长的沟通,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困惑,教师耐心地倾听,善于开导和提出建议。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知道学生焦虑的缘由,之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措施,使学生开朗自信起来,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同时,在与学生沟通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对学生“一概视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使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三、丰富课外活动
一些学生或是教师,担心学生出现意外情况,制定了复杂冗长的管理制度,将学生固定在宿舍、食堂、教室这三点一线上。僵硬的“三点一线”虽然保障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却“泯灭”了学生的天性,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如何做到既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又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是良好的举措。例如,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踢毽子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游戏兴趣,提起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游戏时,要穿教育的性质,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通过科学性的开展课外活动,有层次、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生活保障、知识安全和日常礼貌的行为习惯或能力。
总之,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乡镇或办事处中心小心将会转变成寄宿制学校。正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使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规范化、高效化。同时,教育者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沟通能力,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 建立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大家庭。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宣讲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或不良习惯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二是建立宿舍监督岗和班监督岗。负责宿舍、教室的卫生监督。对全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宿舍、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教室。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2. 以生活老师为主,班主任配合。
一是配齐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小学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每周二、四开设劳动兴趣课,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帮助寄宿生学会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洗饭盒、系鞋带、换洗衣服、洗浴、伤风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班主任更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每天定时交接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3. 教比结合,学会生活学会理财。
教师还结合本校实际,教给学生如何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4.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
例如,可以开展体育多种项目的比赛、美术书法比赛、音乐比赛、电脑知识技能比赛,“我爱校园”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等展示自己才艺的比赛,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养成他们勤奋向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篇3
关键词:农村校外寄宿生;问题分析;学校管理
我校创建于2010年8月,地处县城边沿,是一所城乡结合的新学校,学生现有人数664人,校外寄宿生有375人,占学生总人数的56%,虽然学校从建校起就非常注重校外寄宿生的管理问题,但是家庭配合、校外住宿现状都无形中消减着学校教育的成果,致使教师没抓手,学生没约束,教职人员职责不明,学生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自立能力差,学生间打架现象屡绝不止,学生的知识基础高低不齐。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存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此我结合我校的寄宿生谈谈农村小学校外寄宿生的现状及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农村小学校外住宿生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类问题
1.安全问题
(1)用电安全:校外寄宿学生使用的电器比较多,有电磁炉、电饭锅、电热毯、电暖气等,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触电,存在电线短路导致火灾的安全隐患。
(2)用灶安全:校外住宿生大都使用液化气灶或蜂窝煤炉做饭,有时忘记关煤气,或夜间忘记熄灭蜂窝煤炉,都有可能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3)房间安全:有些学生租房年久失修,破旧不堪,房基不牢或出现墙体裂缝、结构错位的迹象,存在安全隐患。
(4)人身财产安全: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常有被社会不法分子骚扰、殴打、敲诈勒索或偷盗的事件发生。
(5)饮食卫生安全:有的学生饮食无规律,不讲卫生,乱买乱吃,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生病,饮食营养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2.行为问题
校外住宿生没有家长监督,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
3.住宿环境问题
①有些房东不负责。②个别学生租房比较偏僻,周围环境特殊,产生恐惧和不安全的感觉。③有些学生租房离游戏厅、网吧、歌舞厅、录像厅比较近。
4.管理问题
①管理制度不健全。②教师管理不到位。③学生住地分散,家长与房主管理意识跟不上,不能和学校很好地配合。
二、农村小学校外住宿生管理对策
根据实际,我想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农村小学学生校外寄宿的现象仍将十分普遍。要想切实把校外住宿生的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就必须认真调查分析、探索研究。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学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住宿生管理制度,签订校内外各项责任书。 建立健全各种科学合理体现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服人。 首先,学校要与班主任、房东、学生以及家长签订各项责任书。其次,学校与其社会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如社会治安管理责任书,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歌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管理责任书等,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学校建立寄宿生心理辅导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及时疏导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
(3)学校建立课余兴趣小组,促进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我们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学校硬件资源建立多个兴趣小组,如:合唱、舞蹈、篮球、乒乓球、劳技、棋类、电脑、朗诵、书法、鼓号队等兴趣小组,吸引每个孩子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个性自主发展、人格健康发展。每学期兴趣小组进行汇报演出或组织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无形的约束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4)建立寄宿生成长记录袋,为住宿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班主任老师帮助寄宿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引导学生制定成长计划,以每天的目标任务,来充实生活,约束行动,时刻用心观察住校生的行为变化,与其加强沟通,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有话敢说、敢写,有事可想、可做。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养遵纪守法意识。 学校要定时召开法制宣传大会,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制意识,规范道德行为;学校可以利用每一周的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班会课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集体通报奖励,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励学生积极上进。
(6)充分利用校讯通工作学生加强、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学校出面和当地中国移动合作,建设校讯通业务加强家长、教师、学生的方便沟通,班主任建立班级群,密切关注校外住宿生的思想及行为,并及时向家长反馈情况,家长要随时了解孩子情况,把握孩子思想动态,二者之间应加强沟通、长期保持联系,准确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各种信息。
篇4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策略
我校成为寄宿制小学已经有5年的历史,寄宿学生来自12个不同的自然村,受地域、学校及办学水平、家长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科学合理地对寄宿生进行教育管理,已经成为农村寄宿制小学迫在眉睫的课题。究竟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呢?笔者通过自己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同唱一首歌,建立家校合育新机制
学校教育是严父教育,家庭教育是慈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对学生的教育,这两类教育缺一不可,因此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加强联系,给学生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
受打工族的影响,学校的寄宿生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成了他们唯一的监护人,由于年龄代沟和祖父辈的过分溺爱,沟通不及时,他们个个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学校的小王子。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愿意在集体中合作、交流,他们成了学校的特殊人群,无论思想、还是学习上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每当节日来临,他们的思亲情绪更浓。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做了以下两点:(1)为每个学生办了一个亲情电话卡,教育学生在有心事或者亲情不好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或得到荣誉的时候,给在远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学生和父母的情感距离拉近了,心灵沟通了,脸上出现笑容了。(2)召开好亲子家长会。在学生的爸爸妈妈打工回来以后,我们发送邀请函,让他们的父母亲自参加学校家长会。教育家长怎样科学地教育孩子,外出时怎样和孩子进行多角度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生活及学习状况。这些工作的开展,让学生多了一个倾诉的场所,让学生在学校学得安心,过得开心。
二、秀出真我精彩,培养“四自”能力
1.生活自理――培养学生自主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进入校园过寄宿生活,是最适合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为此,我们在学生第一天踏进学校之后,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利用一周时间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培训示范,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的一日常规。具体做法是,两个克服:克服衣来伸手的习惯;克服饭来张口的习惯。五个学会:会上厕所;会叠被子;会排队走路;会打扫卫生;会打饭吃饭;四个能够:能够主动给父母打电话;生病能够主动请假;能够主动和别人合作;能够自己打开水。这时候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不见了,在寄宿制小学生活久了,学生个个都成了“自理小能手”,没有人甘于落后。
2.思想自律――增强学生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自己。”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差。在每学期开校初和学期中,学校都有请法制副校长为学生进行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了牢固的根。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如每月一次防震演练,各年级举行一次安全主题班会,开校初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使安全工作家喻户晓,让学生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
3.行为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为了教育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校主要做了两点:(1)背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要求学生用这些规范要求自己。(2)实行了一日三会制度(每次10分钟),即每天早上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晨会,主题是今天,你该怎样努力;中午寝会,提出午休的基本要求,找半天在学习生活中做得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改正;晚寝前总结会,今天你努力了吗?对一天的学习、行为习惯你总结了吗?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时间长了,学生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为习惯变好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到不断规范和提高。
4.学习自主――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为此,我们学校着重培养了孩子的课外自主阅读习惯。我们做到了三读:即每天大阅读、开放“中华魂”图书阅览室自由读。我校有图书室90平方米和开放阅读教室180平方米,藏书25000多册,生均图书50册,完全满足学生阅读需要。阅读教室藏书,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阅读,真正满足学生的读书欲望。我们积极提倡亲子陪读,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在节假日、双休日每天应有2小时的读书时间。为了鼓励学生自觉读书,规定给每学期读完2本书的学生授予“小书童”称号,读5本书的学生授予“小文豪”称号,读9本书的学生授予“小状元”称号。
三、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值得思考和亟须改进的地方
1.抓好学校硬件建设
在学校规划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大部分时间食宿、学习、活动在学校这一特点,教学、生活、活动三个方面的设施统筹安排,全面规划,配套建设。
2.加强和规范寄宿制学校常规管理
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寄宿制学校要作统一的标准检查评估,有效激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
3.进一步扩展并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长期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寄宿制学校在普及义务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牧民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篇5
关键词:管理角色;身先士卒;以人为本
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学校的校长。作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工作杂,任务重,校长既是上传下达的“传话筒”,又是安排、指导和督促学校工作的“领导者”,还要规划学校的发展思路。虽然每个校长各自的经历不同,所在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同,在办学路上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问题,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的途径也截然不同。但一些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法是一致的,根据我在工作中的经历,征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校长的管理角色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管理者的角色
首先,制定好学校的管理制度。如果学校没有管理制度,各干各的,就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出来你大,他出来他大”,工作会干好吗?所以,制定好了制度,我们的工作中才会有章可循,以理服人,用制度管人。
其次,做到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讲究管理的艺术,对教师的艺术管理,要以“了解教师,理解教师,尊重教师”为出发点,本着“念人之功、用人之才、帮人之难、谅人之过”的管理原则,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人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从而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达到带领师生顺利地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
在工作中,我以人文管理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即以人为中心,以人类的文明为基点,构成的一种思维体系。落实到学校管理当中,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一种宽松、真诚的民主氛围,关注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的沟通,拆除人与人心灵上的隔阂与猜疑,使学校成为一个“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言者无过,闻者可鉴”的温馨的、充满个性碰撞与灵气挥发的合作发展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师才会以校为家,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好学生为己任。
二、“外交家”的角色
一所学校要发展,特别是寄宿制小学,学生人数少,学生生均费只能用于办公开支,也没有寄宿生的专用经费,要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校园实施,校长必须充当好“外交家”的角色,争取外援,得到社会的关注,使学校能快速的发展。
1、加大宣传,争取各级政策帮扶
西坪镇大同小学,是一所拥有44棵古树群落的校园,又是抗日名将陈铁将军的故乡,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学校只要做好宣传,我校可望成为爱国教育基地,遵义县委穆书记为迎接十而打造的古树群落之一,现在,林业局和西坪政府都已纳入今年的规划之中,正在请专业人士规划、设计方案。这些都是乘党的十之机,抢抓机遇的成果。
2、领导关心,如实汇报
本学期开学初,遵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王运祥到我校检查开学工作,说明了领导对我们大同小学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关心。我如实汇报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情况以及办学思路,王局长对我校的工作作了充分肯定,对校园环境十分满意,立即表态拨款修建了石栏杆,解决了学校的安全隐患。
3、争取帮扶资金
2012年,遵义市地税直属分局第四支部挂包大同村,当我向他们汇报了我校住校生的情况后,为了山区学生的健康,为学生一年捐资4万元,改善住校生生活,全校学生享受到了免费的爱心午餐,给学生增加营养。
4、争取资源,关注留守儿童
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说真话,干实事,不说空话和套话。如果有领导来我们学校,我们对上级领导实话实说,特别是留守学校的学生,更有其特殊性。因为大同小学辖区是大同、凤凰两个大村的学生(以前的天池、兴隆、大同、凤凰4个村居合并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外出打工,寄宿制学校就是孩子们的家。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我们不但对住校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还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在乐园式的环境里学习,使学生能享受到家的温馨。三、上传下达的角色
作为学校,是国家宣传政策的窗口。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政治业务学习中,要组织教师加强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明白国家教育方针,明确我们的办学方向,统筹安排好学校工作。
校长必须做好分工,加强管理,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体,才能干好集体工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引领者的角色
作为村级小学的校长,不但要管理好一间学校,还得当好“引领者”的角色。不管在教学上还是业务中,都是“行家”,这样老师才会信服。
首先,校长带头示范,身先士卒。作为村小,多数校长都有课。不知道你们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刚调到某个学校的时候,安排上公开课时,要么就是老师们“踊跃”的说:我们跟校长学经验,校长上个我们看看……,有时是教研组长有意识安排校长上第一节“展示课”……。校长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你千万要准备好,上好这节课。这是因为:老师们想试探你。如果你不上,在老师们心目中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你上好了这堂课,今后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会顺心的。
篇6
关键词:农村; 寄宿制小学;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4-001
为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不断优化,并促使小学生尽早形成一种良好的自理能力,农村寄宿制小学得以建立。经过几年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人数逐渐上升,而且学生全天候的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这也给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由此,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充分提高其教育质量,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乃至学生家长所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安全管理问题
1.学生宿舍以及教学设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教学设施和学生宿舍等硬件设施方面仍很简陋,而且其安全监察机制也不够健全,以至于学校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的发现,对小学生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威胁。另外,学校管理层面的纰漏,使得一些未经过安全检验的设施就被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此也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对于危险,小学生还缺少一套安全自救的知识和能力。
2.卫生方面的问题。在农村有一部分寄宿制小学还没有配备合格的饮用水过滤系统,这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管理条例的,所以学生发生集体中毒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的,有的由于学校的食堂面积太小,没有学生用餐空间,学生只好去教室吃饭,更有些食堂工作人员没有任何证件就上岗,其穿戴严重不符合标准,食堂卫生不达标现象严重。
(二)师资队伍的结构性缺编
与城市学校相比,农村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环境还是在教学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师范类高校毕业生都不情愿去偏远的农村任教,由此也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村寄宿制小学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另外,由于一些地区会每年以考试、考核的形式,选调部分优秀的青年教师去城市学校任教,由此也更是加剧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师资队伍缺编的问题。
(三)学生的管理问题
1.日常管理的不完善。小学生这一幼小群体还不具备完全的独立能力,因此学校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无论是从学习还是生活等各个方面就需要做到周到、全面,避免由于某一环节的失误而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针对寄宿制学校,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很少同家长接触,失去了家长的教育和督促,孩子们也很容易出现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或情绪。
2.学生宿舍管理。当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对于孩子们宿舍的管理还缺少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定和办法,常常会出现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学生宿舍没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学生们的睡眠质量也就不会高。学生安全性、纪律性等观念不强,经常会出现一些纠纷事件的发生。
二、强化寄宿制农村小学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加强,是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地做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1)借助学校校园广播、安全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宣传,成功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2)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安全教育讲座活动,推广安全防护知识;3)学校设定相应的安全研究小组,不断强化对校园安全工作的研究。
(二)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
与市区的寄宿制学校相比,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是住房设施比较简陋,硬件设施相对比较滞后,还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有效的提高和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习生活条件,在教室,宿舍,食堂以及供暖设备上都要有所改变和发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保障。
(三)不断完善安全机制,强化安全防控工作的执行和落实
结合本校的安全防护工作现状,不断强化安全机制的建设和完善。1)校园内实行全天候24小时的安全巡查制度;2)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并要求管理人员务必尽职尽责,严格执行制度标准,严肃纪律;3)对广大教职工实施一种“一岗双责”制度。
(四)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围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的孩子与外界和父母是几乎没有联系的,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心理还不够成熟,在单一的生活环境下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学校要做好心理健康疏导工作。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小学生创造适合他们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2)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3)多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实践活动中体会教育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开放环境下发散思维,提高教育的趣味性。
(五)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下发指令,提出引导优秀年轻教师到农村寄宿制小学任教的政策,同时还取消了从农村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城区的制度,有效解决了面临的师资力量短缺的巨大困难。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在各方面的发展还存在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也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才能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为了保证学校的安全、卫生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寄宿制学校要完善一套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强化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雷学荣.农村寄宿制小学内部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篇7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寄宿制教育
优点及缺陷 对策
一、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教育的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实施,当前农村小学已经面临着生源逐年减少的窘境,部分学校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比城市差一大截,素质教育的推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国家为了集中教育资源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即合校并点,在农村小学推进寄宿制教育,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村小学教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优点
1、通过合校并点,学校许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由于以前部分小学的生源不足,通过进行合校并点后,多所小学合并,教师资源优秀,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学校的教学楼,宿舍等资源也得到了优化;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许多学校的合并,其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语音室等资源可以共享;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队伍得到了优化配置,因此,学校有条件开齐小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课程,同时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增加了,这样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就增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为寄宿学生创造了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由于寄宿制教育施行后,学生们在学校的时间就更多了,加上“合校并点”后,学校间的图书馆资源得到了优化,学生就有条件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让老师来辅导自己,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加强孩子的集体观念,促进孩子间加强交流。在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实行寄宿制之前,孩子放学后都是独自回家,同学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可能不是不密切。但是,在寄宿制实行之后,孩子全部是“集体生活”化管理,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孩子不是想以前一样,放学后回到家中“面壁”,而是可以和更多的孩子进行交流,通过有效地沟通可以使孩子学会怎么样和别人进行相处。
三、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存在的缺陷
1、缺少母爱,小学生自理能力差。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需要母爱的时候,寄宿制教育的实施,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可能造成母爱缺失。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母长期的溺爱,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强,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大部分学生也不会做家务,不会洗自己的衣服,不能很好的料理好自己的饮食和起居。
2、学生的生活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生活教师,没有必要的营养师,学生的饮食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营养不良先想到发生。由于是寄宿制教育,学生一下子全部“涌进”学校居住,可能会造成学校的住宿床位“供不应求”,从而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压力。
3、学生的安全问题突出,家长的负担也相应加重。部分学校的医药设备不是很完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一下子“涌进”学校居住,学生能否及时就医根本就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部分学生经过周末的休息返校后,大多数“黑车”接送,因而学生的安全问题可想而知。由于学生的寄宿制教育,学生平常的饮食起居都是在学习里面进行的,因此,学生家长就必须负责还在的伙食及周末回家的车费,这给本来就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家庭带来不小的困扰。
4、学生的心理问题凸显。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应该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亲少年。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烦恼和冲突,我们需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的领导。但是,由于寄宿制教育的管理,孩子长时期与家长“隔绝”,没有能够及时和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老师平时的教学任务,也很大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展他们的情绪变化;加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这对寄宿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四、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对策
积极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教育;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多渠道筹措经费,搞好标准化硬件设施建设;在人员编制上给予政策倾斜,配齐校医、保安、炊事和生活管理员;提高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为学生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为了使小学生更快地适应寄宿生活,还应设立心理辅导室,协调好寄宿学生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教师多与家长沟通,彼此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及时沟通了解,向家长宣传正确对待和教育子女的方式,让他们对子女的期望适中,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意识与水平。父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作为寄宿孩子的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同时应该注意沟通方式,进行耐心地询问、了解,鼓励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要注意让孩子宣泄心中的“郁闷”,同时教给孩子一些对策,使他们能够主动排遣自己的“郁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的教育,符合农村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寄宿制教育对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问题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 2009年第8期.
[2] 陈进扬 鲁声娜 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篇8
一、用优美的班级环境陶冶人
班级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隐形课程,要以“无声的语言”来熏陶学生的人格,一些空洞的宣传标语,学生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感受,在班级里不要随意张贴。走进我们学校的教室,整个教室的布置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前门处立有一面镜子,为了让师生走进教室就能看见自己的形象,做一个衣着、形象都端端正正的人;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与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其含义是让学生从行为、心理、外在表现上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黑板左侧的班级园地里设有班徽、班歌、班训等内容,这是时刻在提醒学生,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你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室后面有一栏两角等设施,一是涂鸦宣传栏,它重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的成长展示,可以是他们的照片、好的作业与作品、新学期的愿望以及奖状与证书等;第二部分是学生的成长评价,以贴星星、加减分数、升降级等形成,对全班各个学生予以全面的评价与激励,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争当好少年的局面。二是办好一个图书角。学生最好的习惯就是一种爱读书的习惯,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书架,然后发动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学校来,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交流,图书角还配备了一名图书管理员,以保证图书的完整与借阅图书的有序;三是开辟一个植物角,可以在教室里放一盆四季常青的植物,让学生轮流值日养护,既可以增长他们的生物知识,又可以使教室里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用“制度形态”的班级文化规范人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小学班级文化的重点,而只有养成制度形态的班级文化,才能成为班级良性循环的保证。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工作,以保证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健全制度。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把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具体化。班级依据小学德育大纲以及新《学生守则》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对一些奖惩制度要全班讨论修订,所有制度都上墙张贴。
大力宣讲。班主任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在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讲各种制度,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遵规守纪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
常抓不懈。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成为有良好品德和文明修养的人。因此,我们重在落实到位、管理到位,并形成班主任总体管理、班干自行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抓住学生的心理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从管理过程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能动者,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和行为意识。
开设一门别具特色的班本课程———生活课程。由于本班学生寄宿生很多,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也很多,所以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开发了一本《四会读本》,即“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学会整理”,讲的是起床、吃饭、洗衣、洗澡、管理钱物等生活技能。重点是培养他们文明、守纪、讲卫生、合理作息的习惯与能力。在这种班本课程中有平等观念的教育,有劳动观念的教育,有勤俭节约的教育,有效率和时间观念的教育,还有团结友爱的教育。
三、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感染人
班级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和谐共进的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效的教育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师生间相互传递着情感、知识、思想,彼此交流,增进了解,达到和谐统一。为了师生相处真正达到和谐,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和人格成长的促进者和引路人。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树立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关爱全体学生,决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要学会鼓励和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的一面。三是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生活情况,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
开设亲情教育课,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陷。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寄宿制教育是不完美的,过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的情感发育的损伤。但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又距离学校较远,寄宿制学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此,在寄宿制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亲情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在每一个寄宿制班级都开设了每周两节的亲情教育课,就是在固定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情感、感恩、亲情、关怀教育,激发学生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情怀,使这些学生感到师生情的温暖。其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了亲情教育课本,上好亲情教育课程,二是开展学生进社区走访调查活动,三是学科渗透,四是教师、学生及家长演讲报告会等。
四、以多彩的活动锻炼人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艺术特长。
以寄宿生在校的周末时间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为了让学生根植于火热的生活,每周的寄宿生活动营都举办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班级文化艺术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演讲、唱歌、舞蹈、特长技艺展示等。大多数学生都能广泛参与才艺展示,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艺术能力锻炼。这些活动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还会给他们留下终生的回忆。
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例如,每年的三月五日学雷锋实践活动日,班级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做好事教育活动,清明节远足祭扫烈士墓,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忆苦思甜活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通过布置亲情作业,引导学生做家务,道一声感谢父母的话,写一封感恩的书信等,使学生在情理中受到教育。
篇9
随着农村学龄儿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增多,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学校布局分散、平均办学规模小、小学在校生班额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低、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稳、优秀教师外流、教学质量呈下降的态势等问题日益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在农村实施寄宿制学校是边缘山区地方未来农村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农村教师数量与质量的客观现实 农村师资匮乏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首先是教师严重缺编,文江镇的村小,除城郊的两三所以外,几乎都是一班一师,其中代课教师 26 名,占9.2 %,具有中师学历以上教师 267 占94 %,其次,师资不稳定,偏远村小由于生活条件、工作条件较差,村小教师待遇也差,造成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第三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村小均没有图、音、体、外语等必要的专业学科教师,无法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客观现实 其一, 村小投入不足,设备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村小点多面宽,无法保证一一投入。薄弱村小的校舍简陋、设备设施不足(13所村小的学生都没有条件学习计算机),活动场地狭窄,许多必要的活动无法开展。村小生源逐年下降,盲目投入也将造成很大财力浪费。其二、村小管理相对薄弱。由于村小规模小,不能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缺乏规范管理。同时,村小得到上级直接管理的机会又相对较少,因此,村小的整体管理水平低下。
(三)农村学生流动与留守儿童的客观现实 让农村学生如何能享受城市学生同等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现实性问题。一方面,农村学生流动问题普遍存在,村小向村完小流动,村完小向中心校流动,中心校向县城重点小学校流动,也给城市教育教学带来难度。另一方面,家庭条件较差、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则成为农村教育最大的难题,不仅影响到这些孩子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影响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策,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具体实践
文江镇中心校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宣传,本着调整布局、方便入学、改善条件、确保质量、稳步发展的原则,首先在偏远的滥田小学率先实施寄宿制,把离校太远、年龄偏小、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吃、住、学习和管理,经过教师广泛宣传动员、家访、调查核实,本着家长同意,学生自愿的原则,最终有27名学生参加了寄宿制,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名。
(二)筑牢实施寄宿制学校的规范管理四个统一机制
一是统一作息:全体住校学生统一按照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作息,努力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二是统一食宿:学校安排专门负责学生食宿的生活教师,监督学生吃饭、睡觉,让学生逐步养成生活有规律,勤俭节约、不挑吃穿的好习惯。
三是统一活动:全体住校学生按时出早操和参加体育锻炼,统一收看《新闻联播》、少儿节 目。
四是统一辅导:教师进行统一辅导,学生有问题可及时问老师,老师也对这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强化实施寄宿制学校的后勤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学生生活安全方面:生活上,采取教师采购,工友做饭,合理搭配,按需供应,按实结算,不让学生交一分钱的水电费以及燃料费,平均每周生活费不到20元,每月生活费不超过90余元。多数学生家长每月都能按时寄生活费到学校,大部分家庭对于此项支出完全能够承受。安全上,坚持每天学生睡觉前进行寝室检查,夜间至少查铺两次,如果遇到学生生病,值班教师及时送医院,并及时与家长联系。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由于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缺少情感与心理关怀,亲情缺失,个性孤僻和胆小,甚至表现出偏执、冷漠和自私。为此,学校开通了亲情电话,让学生家长通过电话与自己的孩子说说心里话,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可以向教师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三是值班教师的管理方面。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全校教职工为成员的学生管理小组,每晚安排男女教师各一名进行值班,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按照值班考勤打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值班考勤内容包括:按时清理学生人数,按时按实填写好相关表册,准时到岗,督促学生参加晨操,查铺工作,登记表现异常的学生情况,以及周五下午清校工作,早晚自习辅导,就餐管理记载等。
三、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基本成效
滥田小学在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同甘共苦,爱教并举,大胆实践,取得五个转变和五个满意的成效。
(一)五个转变。一是思想转变了。因学生整天住在学校,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师能及时掌控,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变得更懂事,变得不再整日思念外出的父母,学习也更用心,对父母外出务工挣钱的艰辛也更加理解。如:三年级的井小刚同学,住校前由奶奶带养,经常夜不归宿,奶奶也多次找到学校与教师交换意见,但均不见效,自从住校后,该孩子非常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就连星期天都不愿回家。二是成绩提高了。学生住校后,增加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学习习惯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一期来,住校的27个学生,有17个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其中朱兴、叶凡丰、张萌、张洪皓、叶秋梅5个学生进步特别大,总体来说年级越高进步越明显。三是兴趣广泛了。学生住校后,课外时间安排恰当,每天除坚持两操一活动外,课余时间可打篮球、乒乓球、做游戏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四是行为转变了。学生住校后,由于学校对住校生实施了比较规范的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四个统一作保障,学生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一位住校生家长是这么说的:自从住校后,孩子回家没以前野了,懂事多了,也比以前听话了。五是,能力增强了。学生寄宿后,统一过集体生活,住校同学之间有事互相帮助,感情更加融洽,自主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二)五个满意 一是学生满意。寄宿制学生整天和老师在一起,丰富的校园活动和融洽的集体生活,与住校前的孤独闲散,枯燥无味,生活无规律,学习上有困难无人帮助的生活相比,满意率达92%。二是家长满意。一方面,寄宿制的实行,对留守学生进行 监护人――学校――外出家长双向互动管理模式,家长可通过学校的住校生管理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有专人管理,学习有老师辅导,外出务工家长可放心出去挣钱,所以学生家长对寄宿制学校管理满意。三是教师满意。留守学生往往在家缺乏管教,学习成绩不稳定,个人习惯差,好不容易在学校形成的一点好习惯,也因家教工作的缺失劳而无功,实施寄宿制后,留守学生思想动态全在教师的掌握中,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学校成了温暖的大家庭。四是学校满意。实施寄宿制,缓解了农村教育发展与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有利于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发挥规模办学效益,将三年级以上学生逐步向中心校、完小相对集中,有利于师资的整合(如:教学质量薄弱教师可作为生活辅导教师,教师的结构也会得到相应改善),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管理成本相应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保证。五是社会满意。实施寄宿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农村教育和经济发展结合的最佳形式,有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让外出务工人员更安心工作,让留守孩子能更健康地成长,让整个社会更和谐发展。
四、加快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努力方向
XXX XXX文江镇滥田小学校寄宿制建设揭开了该县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序幕,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显现出对学生发展的诸多优势,但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也必须不断加以克服,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10
一、硬件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图书馆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没有城市的学生去书店、图书馆等的便利条件,制约了他们的课外阅读量。校园图书馆作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并配备一定规模的书籍是构建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建设的基本要素。在图书馆的建立过程中,要明确一点,图书馆是小学书刊信息中心,也是学生课外获得知识或信息的来源,图书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同时,为了确保图书馆的建立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关部门在政策方面一定要给予大力的支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为确保农村小学购置图书等相关费用后续有力,学校每年从生均费中按一定比例做好预算和列支,在有政策保护和经费支持下,当然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图书馆藏书配备标准为依据,将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课外阅读的硬件环境建设成为条件一流、管理一流的标志性工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
2.阅读文化环境阅读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积极向上,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阅读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人格健全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和阅读文化环境建设的进程一定要加快。其建设过程要从几个方面下手。首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在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将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将校园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其次,加强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进行廊道文化、宿舍文化建设,特别加强对小学生宿舍文化的熏陶,提高各项素质。最后,以班级为单位,以校训为依托,开展读书活动为载体,建立班级文化主题,促进班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的产生和延续。
3.流动图书馆建设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的局限性,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流动阅读成为小学阅读的新形式,校园内图书管理员开展图书小小漂流站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通过将图书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班级,并以一至两个周为周期,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回收图书和新书的流动传阅。同时,有志愿者协会还会组织人员定时、定科目地进行志愿支教。目前山东烟台鲁大青协已经成立了两个试点,这一成功举措告诉我们流动图书馆建立的可行性。这样一来,借鉴其成功经验,为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的流动图书馆的建立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软件环境
1.制度建设目前有许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根据其结果,情况不容乐观,在农村小学中,由于课外阅读量的贫乏以及名著等阅读的严重不足,导致,新课标下的各科教材中出现的拓展性的内容,学生根本无从下手。首先,要由教师的带领下,统一落实时间,定期开设图书阅读指导课,将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外读物集中起来给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实行晨读或晚读的硬性要求,让学生从生活上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2.活动开展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经常开展活动也是提高学生热情的一个途径。在校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知识竞赛,我爱阅读主题演讲、讲故事比赛等各式各样的激励性活动,从而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读书习惯形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通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来形成教育,以兴趣为切入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以教师为学生所营造的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来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在潜移默化中将课外阅读发展成为日常习惯,进而使之乐于从阅读中找到立足点,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阅读中找到利于自己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书中的榜样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炸碉堡的献身情况,但是,从中延伸出来的爱国精神就是一种榜样,当然了,这是从书中发掘的榜样,在生活中,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人也能够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几个先行者,为了让儿童通过阅读获得提高,让他们从中发现阅读的好处,从而愿意积极地投入课外阅读中去,以同学中的榜样为目标。
四、同伴互助
同伴是学生最常规的资源,他们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也能够积极地帮助同伴。将同伴互助的方式投入课外阅读中去,以相互介绍更好的书籍为主要方式,,让同学们进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让同学们分享己有的书籍。从而使班级整体有所提高,在课外阅读的大环境之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集体的凝聚力。
五、家长讲座
-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下一篇:比较伤感的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