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自然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30 14:2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5、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6、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篇2
杞国被楚国灭亡后,大禹后裔姒氏为了躲避楚国的追杀,改“姒”姓为“ ”姓,流亡关中,数朝以后才辗转迁徙到河南清丰县和山东郓城县。图为山东郓城县 楼村的 钟家祠。
第一次看到“?恕保?i)这个字的人,多半会不认识,而且十有八九会把它认成“侣”字,也更加不会有人想到,这其实还是一个姓氏,并且来头不小——?诵杖耸谴笥淼暮笠帷?br>
明代陈士元撰写的《姓希》一书中,共收录了3635个姓氏,其中和大禹有关的姓氏有84个,由大禹后裔“姒”姓而衍生出来的众多姓氏中,只有“?恕庇搿版Α倍烈粝嗤???浴?恕庇搿版Α辈⒘形?盎?陌舜蠊判铡敝?弧?]
根据《国语》的记载:大禹由于治水的功劳被封国于夏,居住在??水(今河南荥阳洎水河),他感怀人都是由母亲而生的,于是就将“??”字的“水”换为“女”,取姓“姒”氏。西周时,周武王因为感念大禹治水的功劳,让他的后裔们成立了一个国家,叫作杞国。
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发兵攻打杞国,杞国灭亡。之后,姒氏族人遭到楚惠王的追杀,幸存下来的姒氏族人不敢再说自己是大禹的后人,于是只好将“姒”姓的“女”换为“亻”,“以”换为同音字“耜”的右半部,改姓为“?恕薄4撕螅?魍龅?诵兆迦艘宦范惚艹??淖飞比チ斯刂校ń裆挛鳎????亍⒑骸⒘浇?⒛媳钡瘸??恢钡教瞥?盎瞥仓?洹笔辈徘ɑ氐胶幽锨宸嵯亍6ň忧宸嵯睾螅?徊糠肿迦擞终纷?ㄡ愕缴蕉?窍亍?br>
定居下来的?诵兆迦耍??挤⒒映鲎嫦却笥硪谎?杩喾芏返娜托裕?还苁谴诱?⒋由獭⒋游幕故谴右剑?甲龀霾淮淼某杉ā?根据《明史·?酥哟?芳窃兀痕窍氐?酥釉诔苫??辏ü??466年)中了进士,先是做了御史,然后又升为大理少丞,最后做到了户部尚书的高位。他一生刚正不阿,历经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而不倒,可谓显赫一时。
篇3
[论文摘要]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研究对象方面,“已有的研究涵盖了他的自然观、社会观、民主观、主题性复归、时间性修饰、意象意境、诗歌语言、诗歌题材等众多领域”…;在方法论方面,已经有心理学研究、新历史学主义批评、文本批评、性别批评、西方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这说明国内外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然而,我们深以为憾的是,人们忽略了华兹华斯对“快乐”的理解与阐释,以及其背后丰厚的诗学意义和伦理价值。而从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和诗歌艺术综合来考察,“快乐”无疑是其基本要素之一;无论从其诗学观念还是诗歌艺术实践来看,它都有着潜在的深层内涵,并且维系着其内在的统一性和逻辑性。可以这样说,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在当时英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对诗学理论起着拓展作用,对当今世界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也富有相当的启迪意义。
一、
统一性与逻辑性: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和《“抒情歌谣集”18l5年版序言》这两篇长文中。从总体上来说,其关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理论,主要包括对“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等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无论从华兹华斯自己所撰写的两篇序言来看,还是从其诗歌艺术经营来看,“快乐”始终都是其中隐伏的一条主要线索和一个重要的诗学主旨。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具有丰富而独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首先,诗歌中的情感应当是一种以快乐为主的情感。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消失,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然而不管是一种什么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的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这是一段常常为人所引用的话,不过,引用者多半是以此来说明诗歌情感的来源,即诗歌往往来源于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其实,华兹华斯在这里所表达的诗学思想远没有那么简单。笔者认为,这段诗学名言中涉及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歌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二,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诗人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向诗歌逐渐迁移并流人诗中的过程;其三,诗歌创作是在一种自愿并且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强调诗歌艺术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其四,诗人的情感是愉快的,而诗歌中的情感是诗人情感的流入,可以推断也是愉快的,并且,诗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一种享受的状态,自然也是一种愉快的状态。在这四个方面的诗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快乐”诗学思想。我们也许应当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能够回忆起来的情感是从哪里来的?其逻辑起点是什么?华兹华斯在《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永生颂)》一诗中这样写道:“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父亲,,我就能希望自然的敬爱/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诗歌对儿童的天性作了高度的赞美。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认为:“婴幼时,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在成长的少年眼前,这监房的/阴影开始在他周围闭合,/而他却是/看到了灵光和发出灵光的地方,他见了就满心欢乐;/青年的旅程日渐地远离东方,/可仍把大自然崇拜、颂扬,/在他的旅途上陪伴他的,/仍有那种瑰丽的想象力;/这灵光在成人眼前渐渐黯淡,/终于消失在寻常的日光中问。” “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其理由在于:儿童生活在天堂里,拥有着瑰丽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高度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儿童总是自由而快乐的,他正是由此与成人区别开来。华兹华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正如约翰·比尔所指出的那样:“华兹华斯真正要写的是,儿童出A具有创造性的上帝自己;正是神圣自然中保留的这庄严的光辉,才将其周围的世界变成了‘天堂’。”
“也就是说,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是人间和天堂(上帝)的直接联系者。如此说来,华兹华斯所要回忆的便是儿童时期在天堂里的感觉了,正是它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情感的源头。这样的回忆性的情感同样是快乐的,当然,也包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因此,从逻辑上讲,从儿童时代的天堂之乐到对它的深情回忆,冉到诗人情感的进入诗歌,以及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在华兹华斯看来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快乐”则是这种感觉的根本所在。
其次,诗歌的题材就是诗人的情感,在具体的诗歌作品里情感与题材往往是一种一体化的形态。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认识诗的题材:“题材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人的心灵,不用巨大猛烈的刺激,也能够兴奋起来。”他看重的诗歌题材好像只是来源于诗人的心灵与诗人心灵的刺激与震动。当然同时他也认识到:“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如此看来,华兹华斯认为只有以情感作为诗歌艺术的推动力,将题材有机地组合成为合理的动作或是情节,才能创作出真正完美无缺的诗篇。而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情感和题材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只有从华兹华斯自己的论述中来寻找。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同时他还曾经这样强调:“没有一种知识,即是,没有任何的一般原理是从思考个别事实中得来的,而只有由快乐建立起来,只是凭借快乐而存在我们心中。”而诗人所能做的是一些什么呢?诗人往往依据人自己的本性和他的日常生活来看人:“觉得到处都有事物存心中激起同情,这些同情,凶为他天性使然,都带有极大的愉快。”我认为,华兹华斯的论述隐含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人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是人之本性,立足点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二,人(包括诗人)在不断地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是情感的诱发因素;其三,由于诗人创作诗歌的基点是人之本性和日常生活,诗歌具有着与外界(包括读者)天然的亲缘关系,容易将外界事物演变为诗歌题材,促成诗歌艺术的诞生;其四,外界事物刺激诗人,诗人凭借诗歌与外界发生情感的交流都是由于愉快之情的诱发,而读者与诗歌发生共鸣,引发同情,其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愉快。由此可见,在华兹华斯这里,题材和情感的契合点确实是诗人内心的快乐。让我们看一看华兹华斯的名诗《我们是七个》的片断:“‘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去!/灵魂已升进了天国!’/这些话全都是白说,,/这位小姑娘还是不改嘴:/‘不,我们是七个,’她说。”按照常理来推断,两位亲人离去本应是很悲伤的事情,可是这位小姑娘执拗地坚持她们七兄妹是同在的,其原因就在于那个小姑娘对生死的看法本位于快乐的原则;诗人在此淡化人间的生死,其实质是看到了亲情给人带来永远的愉快。综上所述,从诗歌选取题材的原则、在诗歌艺术的实践以及诗歌客观的艺术感染力、诗歌文本的客观呈现来看,“快乐”都在其中担负着枢纽的作用。
再次,诗歌的语言应当是美丽而富于趣味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的语言有过一段很精彩的论述,他说:“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真实地并非虚浮地探索我们的天性的根本规律……使这些事件和情境显得富有趣味。”将这段关于诗歌语言的话和他提出的选取题材的标准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统一性和相异性:其统一性表现在语言运用的立足点是人之天性和日常生活情节;其相异性体现在想象力的渗入使得诗歌的文本形式又迥异于生活的一般形式,造成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陌生化效果。诗人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诗歌艺术对事件和情境的糅合而具有趣味性,也就是快乐的营造与获得。如果能够与诗歌的情感、题材吻合起来,就可以使得诗歌艺术具有一种统一性。在华兹华斯看来,语言的使用存在一个历史性与现时性的问题。
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诗歌创造了优美纯粹的语言,而语言的反复使用又会使其从优美堕为俗滥;同时,语言必须与时俱进,适合人们的Et常现实生活,方能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此,华兹华斯认为诗歌语言的使用要合情合理。他说:“我想使我的语言接近人们的语言,并且我要表达的愉快又与许多人认为是诗的正当目的的那种愉快十分不同,……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思想都是使用适合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的文字。……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如此看来,华兹华斯对诗歌语言提出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真实描写,探索人性的根本规律,传达诗歌应有的愉,追求语言使用的情感性、愉、合理性、生活性的多位一体。
第四,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感到一种少有的愉快。华兹华斯说过:“诗人希望把他的情感接近他所描写的人们的情感,并且暂时完全陷入一种幻觉,竭力把他的情感和那些人的情感混在一起,并且合而为一,因为想到他的描写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即使人愉快的目的。……诗人做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人们之所以喜欢读诗是为了什么?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了解诗人的情感,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寻求一种美感。华兹华斯则明确地指出人们读诗就是为了寻求快乐。诗歌创作是为使人愉快的思想,也明显地体现在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实践中。其诗作《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讲述了一个地主和穷人的故事:布莱克大娘不堪严冬的寒冷而去偷地主哈里·吉尔的篱笆来烧火取暖,结果被哈里·吉尔捉住了,大娘向天祈祷哈里-吉尔不再感到温暖,哈里·吉尔终于受到上帝的惩罚,而永远失去了温暖的感觉。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掩盖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大娘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本是激烈的阶级矛盾,大娘的悲惨遭遇和哈里·吉尔的奢华生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诗人并没有将冲突的解决诉诸血与火的暴力,而是极力加以淡化,借用上帝的力量来惩处人间的罪恶。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真正用意,在于以“善”感化“恶”而最终达到消泯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情感的宣泄导向平静与美善,从而促成读者对诗歌艺术接受体验愉悦感的充分实现。
华兹华斯“快乐”诗学思想体现出了一种比较严密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华兹华斯把诗歌的情感来源定位于人之记忆领域,强调人之主体感受性与外在世界的交感融合,从而导致了某种情感因素在记忆领域的贮存,期待着诗歌创作的唤醒、重现以及艺术化展现。其二,华兹华斯利用“沉思”来实现情感从记忆领域到艺术领域的转化,诗人以个体之情感来感受、体味人类普遍性情感,实现诗人情感由“小我”向“大我”的提升;“沉思”也体现为诗人寻找特定的艺术媒介,如艺术体裁、语言、韵律等,从而实现记忆领域之自然性情感向艺术情感的转化,并寻求与诗歌艺术媒介的高度契合。
对于情感的表现,华兹华斯用“合情合理”加以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是在反抗西方诗学史上对情的压抑的倾向,另一方面合理地“纠正了浪漫主义诗学可能造成的滥情主义”。《我们是七个》和《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两首诗,对于亲人死去的哀痛以及阶级之间残酷的欺压与迫害,作者对其情感的表露都维系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较为恬淡、平和的情绪氛围中,并且用理想化的“‘不,我们是七个,’她说”和上帝的惩戒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与矛盾解决的良方;同时也维系了华兹华斯诗学情感的快乐色调及其艺术魅力,显示了华兹华斯极其深厚的诗学修养。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呈现出完整的流程性与逻辑性:记忆(情感的贮存)——沉思——创作——合情合理。整个流程显示了华兹华斯既是诗人又是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而从“沉思”与“合情合理”的关系来看,“合情合理”昭示了其独立的诗歌主张,即诗歌应该给读者以或教益,“情”与“理”并举;“沉思”不仅体现为情感与艺术媒介的契合,也是“情”与“理”冲突缓解的中介。故而“沉思”与“合情合理”维系了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一体性以及创作上的可行性,共同铸就了其“快乐”诗学的美学魅力。
总的来说,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作为诗之基本要素的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都要有“愉快”的因素,认为“愉快”是诗歌创作的起点也是终点,它维系着整个诗歌创作过程的统一性、协调性、逻辑性;其诗歌艺术文本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愉快之美,完美地演绎了其诗学主张。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诗歌艺术实践上讲,华兹华斯终其一生都在极力构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的“快乐”诗学。
二、去庸俗化:“快乐”诗学的伦理内涵
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涉及到了诗人、诗歌艺术、读者三者的内在关系,而其立足点则是人性之本与日常生活,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本身和生命如何存在与怎样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华兹华斯对此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这种诗学思想以及在其中蕴涵的深厚的伦理内涵,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华兹华斯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才会有生命的趣味产生。他曾经这样指出:“他(诗人)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照映出自然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同时“诗是人和自然的表象”。这不仅道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并且也确认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体式同人与自然都具有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兹华斯认为自己被大自然赋予了一种成功和艺术评论家必须拥有的品质,而他也因这一言论而“名声大噪”l7l720如此看来,自然给人以感化与启迪,人也能感应自然界中美和趣味的东西,二者互相适应,具有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交感性,而诗歌正是二者交感的艺术表征。
从艺术创作上来讲,自然无疑是艺术来源的给养;从伦理上讲,自然往往给人的心灵以净化,使人的灵魂得以超升,摆脱功利的约束而进入自由之境。华兹华斯在《写在早春的诗行》中这样写道:“大自然使我躯体中的灵魂/同大自然美好的作品结合;/我呀,想起了那问题就心疼:/人把人变成了什么?/……/IN下伸展的带嫩芽的枝梢/扇子般地招引轻柔的风儿;/任我怎么样,我不由得想道:/那中间也有着欢乐。”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大自然具有净化人类灵魂的力量,也具有一种与人类灵魂亲和的质性;其二,人类离开了大自然面临的只是灵魂的异化,人类脱离了正常人性发展的轨道,就会远离生命的本真形态;其三,在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快乐的,那里才是美好的天堂、人间的乐土,人类应该学会像大自然中的生命共同体那样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总之,华兹华斯通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给读者留下的伦理学启示是:大自然中的生命存在形式是人类相处的理想模式,人类理应接受大自然的浸染、熏陶,让生命与生命之间和谐相处,抵制功利对灵魂的蒙蔽与异化,从而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其次,人与社会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个性、气质与风采。华兹华斯认为人是社会的构建因子,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的个性在社会中得以彰显,同时又要受到社会性的制约。而华兹华斯常常把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升到整个宇宙的高度,从而在一个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宏大场阈下来确立人的地位和社会的关系,“华兹华斯意在拓展我们对一个非个人的宇宙之伟大性的激赏,直到我们学会将我们自身界定为所有无数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份子,离开了它们,我们将无从存在”。而在这个宏大的场阈关系网中,人以获得愉快为其立身之本,愉快的获得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崇高的热情。华兹华斯在《诗行:记重游葳河沿岸之行》这首诗中多次提到“欢乐”:“而在城镇和都市的喧闹声里,/在我困乏地独处屋中的时候,这些景致会给我甜美的感觉,/会使我血脉和顺又心头舒畅;/它们进人我心灵深处,使那些/沉睡着的往日欢乐感情开始”,“欢乐具有的神威使我们目光/沉静,看清事物的生命/……/我在精神上多少次求助于你!/……灵上的图景再次苏醒过来;/我站在这儿,体会现时的快乐,/也高兴地想到在这个时候还将/给未来岁月增添生气和精神/食粮/……/自然也就是我的一切”。这首诗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人、自然界、社会构成一个宏大的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中介。因此,人从自然界吸取精神食粮,向深处能够体味人性与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存价值,向广处能够反省社会的现时状态。诗人认为都市和城镇的喧闹不适合生命的诗意栖居,而只有向自然朝拜,从那里激发人性之圣洁的爱,从而整合现时的社会矛盾,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情感上讲,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欢乐;从伦理上讲,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诚而合理。正是人与自然、社会构成了华兹华斯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主线:大自然——人(欢乐)——认识人性、激发圣洁之爱——反观社会、从而构建合理社会,而“欢乐”正是这条主线的情感本体,社会伦理道德则是其潜在的衍生。
再次,人与诗歌及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能够从诗歌与艺术作品里获得启示与真理。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诗人唱的歌全人类都跟他合唱,他在真理面前感觉高兴”,“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诗人是捍卫人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在这里,华兹华斯确立了诗人和诗歌的崇高地位,也就间接地确立了人与诗歌艺术的关系:人要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从中获得启示、知识、真理,并且也能认识人性,作一个诗歌艺术的追随者和合唱者。华兹华斯在早期的一首诗中曾经这样歌唱:“诗人给我们崇高的爱和关心,/愿他们永远受到祝福和称颂,/他们神圣的歌使世上的我们/生活在真理和纯真的欢乐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给诗歌与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是艺术上的要求,并且是伦理上的要求。他认为读者要从诗歌艺术中获得真理和崇高的爱,从而构建个人灵魂的底蕴,再以此升华开去,使得整个社会都统筹在真理、爱和关心之中,如此,个人、诗歌艺术、社会都将为欢乐所充满,并且获得理想的发展模式。
篇4
2022最新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繁星春水》这篇作品给我的启迪很大,她告诉我人类对爱的追求,告诉我母爱的伟大,告诉我要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些使我冰心奶奶这种伟大的精神和善良的品性所折服。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2022最新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没错,这正是我最崇拜的冰心女士在1923年8月27日在太平洋舟中给母亲写的一首诗——《纸船》。
《纸船》出自于冰心女士的诗集——《繁星春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这就能看出冰心女士认为母亲是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像这样的诗冰心女士还写了很多,
如: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这些短短的小诗都能表现出诗人真挚热烈的情感,对母亲的热爱。可我这才知道母爱的伟大。
2022最新关于优秀《繁星春水》读后感范文 在灵魂的深处,有一种快乐在冥冥中跳跃。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在一次次静谧中的夜里滋润涸的新。感动,洗涤着我雀跃的灵魂,我安静的聆听。哦。我听到了童年银铃般的欢笑与父母慈爱的教诲。于是,我悄悄的将其谱写成童年与母爱的五线谱。在繁星闪烁下一遍又一遍的弹奏。
《繁星·春水》这部让我们怀念和感动的书,是伟大的作家冰心老人写的。在她这些闪动着灵光和真情的小诗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歌颂自然、母爱、和童心了。自然是美好的,母爱是伟大的,而童心是,是纯洁的,是她将这些赞颂集于笔尖从而酝酿成了文字。
诗中颂道:“那深蓝的大海”,“闪烁着的繁星”,“飞溅的浪花”,“晚来的潮水”,“嫩绿的芽儿”,“淡白的花儿”……流星、大海、山影、晚霞,无不包含着温柔的情思,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诱人的芳香。景是如此之美,华光四散,而人也是美丽的。在诗人的笔下,“母亲就是大写的人”,“母亲是人类最崇高、最无私的爱。是生的慰安,是美的典范。”
读“母亲呵,天上的雨来了,鸟儿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雨来了,我只能躲到您的怀里”,领悟到:母亲是我们心中的依靠,是风雨的臂膀。母爱如水,静之的温柔浸泡你。
在《春水》中有一段诗:自然的微笑里,融化了人类的埋怨。我读懂了自然用它的微笑化解了人类的怨怒。还有它博大的胸怀容纳我们,让我们洗尽铅化,重获新生。这是对自然多么崇高的礼赞!人类的枯燥与冷漠和大自然的新鲜与热情,如此鲜明的对比!在广博、崇高的大自然面前,人类该是多么渺小啊!去爱自然吧!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该是何等美妙的境界啊!
书中这样写着:“别了,春水。感谢你一春潺潺的细流,你带去我许多思绪。向你挥手了。缓缓地流到人间去吧,我要坐在泉边,静听回响。”这让我浮想联翩:春天的山涧里,清凉潺潺的溪流。涓涓的流向田野、树庄,流向人间。它带来的信息向山泉天穹无尽的流响,其中既有春水的温柔和清冷,也有诗人冷暖不定的心情意绪——诗人天意。流水有情,一幅交相融合的春溪图跃然纸上。
篇5
关键词:菲利普・弗瑞诺 野忍冬花 赏析 人生态度
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1752-1832)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先后从事过记者、律师、编辑、船长等许多职业,同时涉足商界与政界。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成就了他诗歌作品的二大风格:其一是以辛辣幽默为主的诗歌,严厉激昂地批判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另一类则是优美抒情的诗歌。《野忍冬花》就是该类诗歌的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菲利普・弗瑞诺名传千古的名篇。
菲利普・弗瑞诺在这类优美抒情的诗歌中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不仅他的诗歌感情充沛,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万千,同时在这之中还蕴含着许多哲理,饱含着弗瑞诺自己的信条、观点与人生态度。自然、人生和生死变迁这些主题都能在他的诗歌之中找到痕迹。
《野忍冬花》是一首极其优美,充满宁静之意的动人诗歌。全诗运用了特殊构思的结构和恰当准确的修辞呈现给读者们如画一般的景致,生动而形象。弗瑞诺对野忍冬花充满着喜爱之情,他通过自己的想象从环境的变迁出发探寻野忍冬花的一生的历程,从野忍冬花开放到凋零之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客观无情的自然法则,更是菲利普・弗瑞诺那超然的人生感悟与态度。
一.《野忍冬花》赏析
1.《野忍冬花》中四季构思的结构美
纵观《野忍冬花》全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整首诗歌由4个诗节组成,仔细看每个诗节可以发现4个诗节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弗瑞诺刻意的安排了全诗的结构可谓是别具匠心。4个诗节对应的四季也正好符合了野忍冬花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两者一一对应,使得野忍冬花在每个相应季节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状态更加的形象具有说服力。
第一诗节是春天,弗瑞诺在僻静的角落看到了这野忍冬花,它是如此的美丽,花枝也是那么的招展。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逐渐冒芽生绿。而这野忍冬花也是如此。它开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地方不像其他花朵开在更易被人看到的地方。虽然它鲜为人知但换来的好处是不会被人肆意的折枝与采摘。
到了第二诗节的夏天,艳阳高照,其他花朵都被阳光照得耀眼光彩,而野忍冬花却被阴影所遮蔽,独自在阴凉之中孤芳自赏。虽然在最艳丽的时刻野忍冬花的美没有被众人欣赏,但是它却依然自在的开放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夏天的野忍冬花似乎告诉着我们美丽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不被发现而不美丽。
第三诗节的秋天显得十分悲凉。秋风的到来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渐渐衰败。无论是那些在人们面前受尽褒扬的花朵还是野忍冬花这种无人问津的美丽都阻挡不住凋零的脚步。弗瑞诺顿时心生怜惜之情,哀叹如此美丽的野忍冬花未被人知晓便要消逝于世了。终于在最后,野忍冬花存在的迹象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四诗节,虽然弗瑞诺没有明显的词语表示,但是从内容上可以看出这便是冬天的情景。因为冬天所有的花草都化为了“无”。弗瑞诺走出了秋天带来的哀伤,由此为野忍冬花发出了超然感叹,因为你原本也一无所有不为人知,因此离别时也会了无牵挂,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春夏秋冬四季完整地记录了野忍冬花的平凡一生,这种四季结构不仅完整了整个故事,而且体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形式美。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致,试读者在感官上得到了完整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2.《野忍冬花》中恰当准确的修辞美
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贴切娴熟。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与排比两种。
拟人手法的运用集中在第一诗节中,弗瑞诺称呼野忍冬花时并非用“它”,而是用了第二人称的“你”。在弗瑞诺眼中,野忍冬花并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寄托了作者感情从而形象化了的一位美丽的女子。从“招展”“躲藏”等字眼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野忍冬花犹如一位娇弱的女子一般的唯美之感,更加使读者对这一无名的野忍冬花增加了怜爱之感。
排比的运用出现在一、三两个诗节。第一诗节中弗瑞诺运用排比,叙述了野忍冬花的生长环境是幽静的鲜为人知的,从而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渲染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对读者阅读的兴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第三诗节同样也出现了排比,起到了情绪递进的效果。对于即将消逝的野忍冬花,弗瑞诺的哀伤之感循序渐进,由它在世间的消亡联想到世间所有的花都将如此,从而引发读者更加悲伤的共鸣感,再次加深了情感。
菲利普・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准确的修辞运用使得全诗美感剧增,在情感方面强化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进而达到了抒情的效果。
3.《野忍冬花》中引人入胜的意象美
《野忍冬花》全诗其实只有一个意象,即野忍冬花。然而正是这个贯穿全诗的意象深刻体现了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开篇,弗瑞诺以拟人的手法极力地描绘了野忍冬花外表的婀娜、娇柔与含羞之美,感叹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野忍冬花的唯美犹如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馈赠。而身处于幽静隐密之处的野忍冬花的幽深正是自然美最好的例证。
形式美在这篇诗歌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贯穿始终,经历四季,在形式上体现了完整合一,春夏秋冬有头有尾,又首尾相连轮回不止。如此的形式体现了多样一统的和谐感。也看得出弗瑞诺独具匠心的设计。
最后,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走遍全文,由它的成长经历的由盛转衰带领着我们心情与之对应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弗瑞诺在开篇描写野忍冬花娇美之时,读者仿佛能透过它的形象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看到嫩绿的枝叶冒出枝头。当弗瑞诺描写夏天百花争艳时,野忍冬花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独白仿佛萦绕耳边。而当秋天和冬天(即三、四诗节)弗瑞诺抒情多于描写时,野忍冬花被冷风吹落渐渐凋零的模样却依稀可见。这真是弗瑞诺《野忍冬花》作品的神奇之处,描写景色时作者情感已然从中表达,描写情时景致的细节却也历历在目。而如此的意境之美却仅仅透过野忍冬花一个单独意象全然托出!
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探究菲利普・弗瑞诺的人生态度
1.自然之爱
《野忍冬花》一诗中所体现出作者菲利普・弗瑞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是不言而喻,跃然纸上的。
全诗中,弗瑞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非常贴切,对野忍冬花细致入微的描写更体现了弗瑞诺观察的仔细。试想,野忍冬花既然躲藏在难以寻觅的幽静角落之中却被诗人弗瑞诺寻见,这就侧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衷与亲近。如果像常人游客那样地走马观花式走进自然,那么想必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那些显而易见长在显著地方的花朵从而错过了野忍冬花这一美丽的景致。大自然固然是美丽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弗瑞诺那样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而不是仅仅接触到大自然的一些皮毛就妄自菲薄的声称自己热爱大自然。大部分人也许只是喜爱艳丽花朵与幽绿草木所带来视觉与嗅觉的享受而已。弗瑞诺对自然之爱的真切感受体现在《野忍冬花》这部作品的每个字里行间内。
弗瑞诺对自然之爱也是对他祖国美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此同时,亲近自然更能开拓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2.宁静之爱
《野忍冬花》中,弗瑞诺表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喜爱也是非常明显的。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直接用相关文字表示,亦或是含蓄内敛的表达。
如野忍冬花生长的环境即是幽静之处,这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直接表达了弗瑞诺对于宁静的追求。而后,无论是虫鸟欢鸣的夏天、凉风扫落叶的秋天还是北风呼啸雪纷飞的冬天,在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中似乎都是寂静的,无声的。第二诗节中“静静的流逝”便把喧闹的夏天变为了宁静的夏天,就连第三诗节中“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会叫这花朵消逝得一无踪迹。”也只是一笔带过,经接着在第四诗节又写到了“朝阳”和“晨露”一下子把秋冬恐怖的天气回归到了宁静。
正如弗瑞诺所写的一样,无论狂风暴雨还是严寒霜冻终有平息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万籁寂静,雨过天晴才是惬意舒适的。狂躁之后的宁静往往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与希望。而对此的向往与热爱,弗瑞诺已在诗歌中表露无疑。
3.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
野忍冬花贯穿全文有着一个特点,它只是静静地呆在不显眼的幽静之处,不参与其他的花朵的百家争鸣。弗瑞诺之所以写下这篇诗歌相信野忍冬花这种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正是他自己向往与崇尚的做人处事原则。
野忍冬花在春夏两季靓丽的盛开着,相信与其他花朵相比并不会逊色,但在其他花朵争鸣之时它却在角落中微微一笑,丝毫不参与其中,它做得只是等待着像弗瑞诺这样的有缘人来发现它来欣赏它。到了秋冬两季,野忍冬花要枯萎了,但是它曾经同样也美丽地绽放过,得到了有缘人的赏识。野忍冬花终其一生不被世人知晓它的美丽,但是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纵使美丽不被显露,但是它曾在大自然中的身影是不会被抹去的,它的美丽会通过弗瑞诺这个有缘人的诗歌传达给懂得欣赏的后人。
弗瑞诺对于野忍冬花的托物言志十分深远。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不也像野忍冬花一样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被家喻户晓,都能够登上新闻头条,亦或都能够一举成名,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将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每个平凡人都会拥有他那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个人对于他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平凡的。
因此,并不是最出挑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声音最大的才是说的最有道理的。世上就本无最好最坏之分,像弗瑞诺那样中庸的态度,做好自己,不去嫉妒与攀比,做一个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平凡人,那么这一生就已经不平凡了。
4.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
在《野忍冬花》的第三诗节,作者弗瑞诺由最开始对野忍冬花的赞美喜爱转变为由于秋天降至,野忍冬花的寿命也将结束从而哀叹,悲伤。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野忍冬花的无限怜悯与为它在世时不为人知而感到愤慨无奈。
但是到了第四诗节,弗瑞诺的悲伤之情,哀痛之感已经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弗瑞诺对野忍冬花的理性与释怀的感悟,即野忍冬花既然在世时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当它离世时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
弗瑞诺的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在此就体现了出来。秋天野忍冬花的枯萎是哀伤的,是让人流泪的。但这是必然的,是不容改变的客观自然的法则,与其为他的到来捶胸顿足,不如大方的接受自然的洗礼。如此,弗瑞诺便有了第四诗节的豁达释怀,这也无疑体现了弗瑞诺乐观的人生态度。弗瑞诺能够很快的从失落感伤中走出来,并予以自我的安慰,放下沉闷的气氛抬头向前方的路看去。
在弗瑞诺看来,野忍冬花在冬天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对它来说,是大自然给予了它生命亦是大自然夺走了它的生命,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也会生老病死,同样人的寿命也不是自己刻意去左右就能够控制的。弗瑞诺因此对其抱着对死亡的一种坦然面对之的豁达态度。当自然死亡来临时,没有必要害怕与惊恐,因为它终将来临,弗瑞诺认为洒脱的看待它才是正解。
最后,弗瑞诺还有这一种超然的精神,这也是整首诗歌的一个巨大伏笔,其实也是一个自然常识。因为在诗歌最后当冬天来领了,那春天也就在那不远的明天了。那么美丽的野忍冬花离重生在春日的阳光中的日子也就不遥远了。虽然在诗歌中弗瑞诺只字未提,但是透析全文依稀可见弗瑞诺对死亡的一种超然见解,即死亡并不可怕,也许这只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2.论菲利普・弗瑞诺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J],张海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3.与平凡之中见神奇――关于《野金银花》及其美学思想[J],刘晓晖,社科纵横,1998年.
4.严寒中的那抹清丽――菲利普・弗瑞诺《野忍冬花》品读[J],王思捷,考试周刊,2013年.
5.论弗瑞诺诗歌中德浪漫主义抒情特征[J],张丽萍,中文学术前沿,2013年.
6.野金银花[J],金春笙;菲利普・弗瑞诺,英语知识,2007年.
篇6
关键词:华兹华斯;自然情缘;自然诗;自然哲学;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自然风景诗人和自然思想家之一。他几乎终其一生与自然为伴,不仅创立并发展了西方自然诗派,而且诠释和确定了自然的深刻意蕴。像华兹华斯这样对自然表现出特别情怀的大家古今中外并不多见,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和思考。华兹华斯与自然的情缘不单单反映出他个人深爱自然这一现实,且更具有超越其上的人类背景和意义。
一、华兹华斯自然情缘的特别之处
自然风景和物质社会是伴随人类的两大存在,古今中外,与自然结下情缘的诗人、画家、哲学家灿若繁星。但考之中西思想文化史,华兹华斯的自然情缘却具有很多特别之处。
其一,华兹华斯在并不肥沃的文化土壤中几乎是横空而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欧洲“走向自然”的文化土壤不仅不深厚,而且没有一以贯之。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山水自然意识起源早,动因多,积淀深,影响广,“走向自然”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终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可以让人走向自然;“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玄对山水”的玄学思想、“归心山水”的佛家思想也可以让人走向自然;“自古圣贤多寂寞,唯有隐者留其名”的隐逸思想可以让人走向自然;“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漫游思想也可以让人走向自然。基于此,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初步的山水情怀,汉代出现了铺陈山水的大赋,三国以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走向自然的魏晋风度,东晋时期诞生了中国的山水诗派和田园诗派,成长出谢灵运和陶渊明等著名诗人,而唐代盛行漫游风尚以至于少有诗人和散文家不纵情山水,不描写自然。自唐而后,自然诗派以一种惯性向前发展,讴歌自然的大家不断,佳作迭起,使山水自然意识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大主流。而反观欧洲,则不尽然。虽然不能说欧洲没有滋生和积淀自然意识,但其自然意识时断时续,不深不厚,难入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①。如果说在中国产生山水文学大家是顺理成章之事的话,那么成长于欧洲的华兹华斯就称得上是横空出世了。
其二,华兹华斯之深爱自然在西方尚无可以比拟者。如果把为人、为诗及思想结合起来看,在英国乃至西方能持之以恒地走向自然,描写自然,阐述自然者,当首推华兹华斯。华兹华斯童年时代就与自然为伴,1789年定居湖区后直至终老,即使外出,也多是徜徉山水。华兹华斯并不深居简出,而是以步行为目的,以步行为享受,不管阴天和晴天,都在湖区内散步。不仅仅是徜徉自然,华兹华斯更以创作篇幅多、质量高的自然诗歌而著名。同为“湖畔派”诗人的柯尔律治主要在伦敦等城市生活,而且自然诗歌较少。骚塞虽然在湖区住了40年,但并没有多少自然佳作传世。稍晚于华兹华斯的拜伦、雪莱、济慈等诗人,虽有自然之作,但并不以此而名于世,而且也没有长时间寄居山水的经历。放眼欧洲大陆,同样找不到与华兹华斯相匹者。至于后继者,虽然英国的丁尼生、布朗宁、阿诺德、托马斯等诗人,欧洲大陆的艾兴多尔夫(德国)、海涅(德国)、雨果(法国)、莱蒙托夫(俄国)、卡尔杜齐(意大利)、瓦雷里(法国)等诗人,美国的布莱恩特、朗费罗、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弗洛斯特、庞德等诗人作家都曾钟情于自然,并创作了自然诗歌,提出了自然哲学,但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却明显逊色于华兹华斯。即便梭罗在生态伦理思想上可与华兹华斯相提并论,但在有关自然的人文综合领域上的成就不及华兹华斯;即便庞德创作了很多自然诗,但他过分强调意象而忽略了具体山水,且没有多少关于自然哲学方面的论述。
其三,华兹华斯的自然情缘在多方面超越中国诗人。毫无疑问,中国赞美自然的诗人和诗篇之多远非西方所能比,而且山水田园诗的整体成就也远高于西方自然诗,但就单个作家而言,则另当别论。首先,中国以自然诗而占据文学史重要地位的作家并不多。虽然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王世贞、龚自珍、魏源、黄遵宪等写有大量山水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袁宏道、袁枚等写有大量山水散文,但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更高。与华兹华斯相类似的只有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孟浩然、徐弘祖等少数作家。其次,这些作家所揭示的自然意蕴不如华兹华斯全面。陶渊明、孟浩然之诗多围绕隐逸和乡村生活展开,透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闲适情调。谢灵运是“壮士郁不用,泄为山水诗”,寄寓其孤傲性格、失意悲愤和厌世情绪。王维之诗虽有“长河落日圆”等气象,但更多的则是通过自然参佛养性。徐弘祖游历名山大川,著有《徐霞客游记》,文学和旅游审美价值很高,但并未深入阐述自然观。华兹华斯则通过走向自然,描写自然,系统地阐发了自然的文学题材价值、审美愉悦价值、宗教启示价值、旅游休闲价值、民族认同价值、诗意栖居价值、女性比附价值等②。再次,华兹华斯通过自然对社会的反思更为深刻。中国诗人在无奈面对社会时往往选择一种“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方式,把山水田园作为栖息身心的最后领地,更关心的是如何标榜自我的独立人格,如何保持自我的高洁情怀,而不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通过自然来深刻反思社会。华兹华斯在走向自然后,反思并否定了不理想的社会生存状态,探索了理想中的人类存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西方自然诗晚于中国,自然意识弱于中国,但华兹华斯们对自然的思考深度却非陶渊明们所能比。
二、华兹华斯走向自然的深层原因
华兹华斯走向自然,并与自然结下特殊情缘,不能仅仅从“性本爱丘山”这一层面来思考,而应从人类之存在和发展这一角度进行多维透视。
(一)华兹华斯走向自然,是个人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双向作用的产物
社会中的人的行为,往往是个人文化心理结构基于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而能动地创造的结果。华兹华斯走向自然,也是如此。首先,华兹华斯的个人文化心理结构中包含着强烈的自然意识。童年时代,华兹华斯便在幼小心灵里积淀了深厚的自然元素。得益于家居的地理因素,他能更容易地接触身边的自然山水;归因于家庭背景,他能相对自由地在自然中释放童年无拘无束的天性③。虽然童年时代的华兹华斯走向自然带有很大程度的非自觉性,但这种非自觉行为对华兹华斯文化心理的成长产生了重要作用。华兹华斯成年后经常回忆起与花草为伴,在冰湖嬉戏的童年时代,并强调“孩子到四岁后,有了鲜花、草地、牛群、羊群,就根本不需要其他的玩伴了”[1]。华兹华斯还认为,自然的属性与童年的天性在“自由”这一点上异质同构,成年人不能再返回童年,要保持这份自由,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向自然。基于此,华兹华斯在长大成人后进一步发展了包含强烈自然意识在内的文化心理结构,最终与自然结下特殊情缘。其次,欧洲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中滋生着自然意识的因子。古希腊罗马时期,西方自然意识就在慢慢积淀,萨福、维吉尔、贺拉斯等都描写过自然山水,赞美过田园风光。16世纪以后,自然意识已逐步成为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就哲学思想而言,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性,走向自然成为当时新的思潮和行为,法国哲学家卢梭还提出了“返归自然”的新理念。就文学艺术而言,欧洲描摹自然的画派崛起,并以意大利为代表,英国也有吉尔平、威尔逊等画家;赞美自然的诗句频现,英国的斯宾塞、马娄、莎士比亚、纳什、格雷等极力讴歌自然风景。就社会风尚而言,18世纪以来,寻找“如画风景”的热潮在英国迅速兴起,很多人出于爱国主义情怀而走向自然,努力探寻欧洲大陆风景的英国版本[2]58,华兹华斯本人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总之,个人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契合促使华兹华斯走向了自然,而华兹华斯通过走向自然又使欧洲的自然观念在长期积淀的基础上发生了裂变。
(二)华兹华斯走向自然,是基于特定现实对人类生存方式进行思考的需要
华兹华斯所面临的特定现实,既有社会制度变革意义上的法国大革命,又有生产方式变革意义上的英国工业革命。在华兹华斯看来,尽管这些革命都在推动人类进步,但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英国工业革命,即使取得再大成功,也不能对人类生存方式给出满意的回答。华兹华斯曾经欢呼的法国大革命最后变成了暴力,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心灵解放的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在带来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在华兹华斯眼中,城市不仅人口膨胀,公害蔓延,社会混乱,环境污染,令人望而生畏,而且城市的所谓文明法则和科技理性也极大地压抑着人性,让人感到窒息。他在《伦敦,1802年》中认为伦敦毫无生机可言,进而非难工业文明造成的恶果,“我们的和平,我们敬畏的天真,我们视为法律的纯洁宗教都无踪无影”,并无奈长叹,“我不知道在哪儿寻求安慰,因为我感到透不过气来”[3]1115。既然城市不再是人类理想的栖居场所,所谓社会文明也不是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华兹华斯只能把目光投向自然。“我深为欣慰,能从自然中找到我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认出我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我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4]129。从这种意义上说,华兹华斯走向自然,是为了反思进而否定不理想的社会生存状态,并借自然的本真状态来启迪人们寻找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他对北英格兰和苏格兰高地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的赞美,也是这一思想的有力佐证。
(三)华兹华斯走向自然,是其构建的“五位一体”世界观的必然结果
华兹华斯在面对世界时,以“自然二”④为宗,涵盖上帝、儿童、青春女性、平民生活、自然等要素,构建了“五位一体”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认为,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精神世界都应该以其本来的方式存在,而不应矫揉造作地加以改变。上帝是整个世界的原动力,所以华兹华斯在描写伦敦祥和的一面后向上帝禀告:“千门万户都沉睡未醒,这整个宏大心脏仍然在歇息”[5];儿童是天真无邪的存在,所以华兹华斯说“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 [4]257;青春女性秉天地灵气而生,所以华兹华斯按照“自然二”法则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女露西形象;“自然是上帝在世间留下的神圣碎片”[6]78,所以华兹华斯描写了大量处于本真状态的山水、花鸟、天象等自然风景;平民生活远离所谓的文明法则和科技理性,所以华兹华斯写下了《孤独的割麦女》等许多反映乡村乡民生活的名篇。在华兹华斯看来,未遭人类破坏的自然,未被世俗侵袭的儿童,未走极端模式的宗教,未受文明熏陶的乡村,未为男人染指的少女“五位一体”,乃世界之理想状态,他希冀出现这种理想状态。基于这种世界观,华兹华斯走向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自然在“五位一体”中更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因为儿童、少女终归要长大成人,乡村开始遭到文明的入侵,宗教也已被时人操纵,最能寄予希望的就是尚能保存完好的自然了。在华兹华斯看来,未被破坏的风景宁静祥和,自由自在,乃人类的最后一方净土,也是他心灵的归依之所。他心甘情愿地与自然两相契合,视自然为疗治心灵之伤的驿站,并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三、华兹华斯自然情缘的文化意义
基于与自然结下的特殊情缘与走向自然的特殊背景,华兹华斯的出现对于英国乃至全人类都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体现在旅游审美、民族认同、文学发展、生态伦理、生存方式等各个方面。
(一)华兹华斯走向自然山水,开启了英国自然风景之旅
华兹华斯之前,也有人流连于山水,但总体上看,英国的自然对于人们来说仍是一个陌生而可怕的存在。1786年,英国风景画家吉尔平仍然认为“湖区山峦呈现了古怪的、奇异的形状,是令人不愉快的”[7]。华兹华斯以其诗歌创作展现自然之美,“摇曳着花冠,轻盈飘舞”的水仙花[4]100,让人们看到了动人的景象,“纵身下去,从茅檐屋下,传来阵阵歌声”的红雀[3]12931295,让人们听到了美妙的旋律。可以说,华兹华斯的诗歌开启了人们欣赏大自然的眼睛,引导人们走向了自然风景之旅。不仅如此,华兹华斯还身体力行,率先尝试度假旅游方式。不同于中外游历诗人在旅途中的观光揽胜,华兹华斯长期居于人们称之为“鸽舍”的小农舍,并在湖区散步作诗;这不仅本身成为现代度假旅游的雏形,而且对湖区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旅游度假胜地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华兹华斯赞美具体风景,增强了英国人的民族认同感
华兹华斯自然诗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将英国风景特定化,描写了瓦伊河谷、湖区、斯诺登山、雅罗河等一个个具象风景,这与其前人是根本不同的。长期以来,英国人心中的自然风景停留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贺拉斯诗歌所描写及意大利风景画家所描绘的自然风景上,“甚至到了18世纪末期,游客还是以意大利情结来欣赏湖区的”,并在其中寻找阿尔卑斯山的影子[2]58。华兹华斯穷其一生,踏遍英伦,寻找英国如画风景,用“纯净、鲜明、流畅、有力”[4]207的诗句将其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因此而“不稀罕阿尔卑斯山雷鸣的湍濑”[4]207。正是因为华兹华斯等人的努力,才真正创造了自然风景的英国版本,确立了英国风景在欧洲的地位,并让英国风景成为英国民族综合体的一部分。在英语中,湖区特指英格兰湖区,高地特指苏格兰高地,足以说明英国人对风景的民族认同感;这虽非华兹华斯一人之功,但华兹华斯起到的推广作用不容忽视。
(三)华兹华斯描写自然风景,填补了欧洲文学史的空白
中国自然文学(山水田园文学)源远流长,严格意义的田园诗派和山水诗派也已在4世纪末5世纪初形成。但英国乃至欧洲的自然山水文学却发育迟缓,不能不说是欧洲文学史的一大缺憾。华兹华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诗人,虽然“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宣告了欧洲自然文学的诞生,从而填补了欧洲文学史的一大空白。没有华兹华斯,欧洲文学史也许将会失色不少。诚然,华兹华斯之前的很多作家都赞美过自然风景,但华兹华斯毕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以风景为主要题材的诗人,也是自然诗派(湖畔派)的主要创立者,更以其高质量的自然诗作奠定了自然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当时的人们公认“华兹华斯所创之诗篇风格新颖,独具一格”[8],《爱丁堡评论》等杂志和拜伦等诗人责难华兹华斯的诗歌背离主流传统,却也充分说明了华兹华斯在自然文学上的开创之功。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曾评价华兹华斯“在他的旗帜上写上了‘自然’这个名词,描绘了一幅幅英国北部的山川湖泊和乡村居民的图画”[9]。
(四)华兹华斯呵护自然风景,启迪了现代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走向自然后,并不是独自陶醉其中物我两忘,而是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使命。看到廷腾寺下游的瓦伊河谷风景受到铁厂破坏,他非常痛心,并在比较中更加向往上游生态环境的恬静和优美[10]。面对格拉斯米尔湖即将被入侵,他曾气愤地写信给《晨报》道:“如果曾静立此处体味风景的诗人格雷还活着的话,面对铁路的入侵及其对土地的碾压和分割,面对因火车而产生的机器轰鸣声和浓烟,面对乘坐火车蜂拥而至的追逐风景的有钱人,他又该是何等的哀伤呢?”[11]更难能可贵的是,华兹华斯从全英国乃至全人类发展的角度进行理性思考,提出将风景上升为“国家财产”[2]158的高度,而且在他看来,“自觉保护荒野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保护包括全人类在内的地球生物圈这一永久栖息地,也是维护人类的精神家园”[6]89。华兹华斯近200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对待自然并在此基础上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华兹华斯描绘“同在”意境,指明了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
人类如何在自然中生存和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命题,也是一个社会命题。华兹华斯在诗歌中展示了一种“与自然同在”的生存境界,那就是以保护资源之心,友爱环境之情与自然相处,与我国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思想差可相似。关于保护资源,上面关于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阐述已经非常明了。关于友爱环境,华兹华斯一直在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对话的境界:有水仙花这样愉快的伴侣,“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样舞踊不息”[4]100;看到蝴蝶飞舞,他希望“咱俩在一起,话儿说不尽”[4]187。他的《访雅罗河》更是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环境友好”的美丽画卷:“你永远年轻的水流持续着,活泼欢愉的旅程,我口中能按着你的节奏,发出快乐的歌声……雅罗河!你真实的身形,将跟我同在,使我欢悦”[3]1397。相比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所崇尚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华兹华斯显然指明了一种更为理想的人类生存方式。
注释:
① 法国汉学家侯思孟在《山水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作用》中曾说:“中国人走向大自然的倾向和欧洲人背离大自然的倾向成为他们各自都延续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生活方式。欧洲人直到19世纪随着浪漫派的出现才真已醒悟过来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见《中国山水的艺术精神》第262页,学林出版社1994年6月版。
② 作者在《华兹华斯与英国风景价值的多维呈现》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见《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
③ 华兹华斯童年居住和上学的地方都靠近湖区,为其接触自然提供了便利;由于父母早逝,华兹华斯由其舅父照管,所受的约束相对较小。如果不是这些因素,华兹华斯的人生也许将是另外一种轨迹。
④ 为便于叙述,将表示“本真状态”的“自然”标记为“自然二”,以区别于表示“大自然”的“自然”。
[参考文献]
[1] John Purkis.A Preface to Wordsworth[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76.
[2] 达比.风景与认同[M]. 张箭飞,赵红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3] 帕尔格雷夫.英诗金库[M]. 罗义蕴,曹明伦,陈 朴,编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4] 杨德豫.华兹华斯诗歌精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0.
[5] 杨德豫.华兹华斯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171.
[6] 鲁春芳.神圣自然: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生态伦理思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7] 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3.
[8] 梁实秋.名人伟人传纪全集之81:华兹华斯[M].台北:名人出版社, 1983:124.
[9]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M].徐式谷,江 枫,张自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6.
篇7
一文学特性之诉求
面对各种对加拿大文学的质疑,以及被问及类似“加拿大有文学么?”等问题时,弗莱明确指出,加拿大文学虽然不及欧洲文学源远流长,与美国文学相比也缺少一些多样性和先锋性,但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加拿大就已经存在着丰富的文学形式,并保存着自己独有的发展轨迹。如今,面对美国文学的蓬勃发展,加拿大文学更要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学特性,才能免于被邻国强势文化吞没的命运。而作为一名真正的加拿大诗人不能仅限于创作美妙的诗句,更重要的是要怀有对自己祖国文学的认同感。面对众多加拿大本土作家因在国内经营惨淡而选择迁居欧美的做法,弗莱严厉地指出“如果加拿大诗人有意识地试图避免成为加拿大人,那他将无法成为任何人。这在音乐和绘画领域也许适用,但对于诗歌来说,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公民:他被语言所限制,并只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繁荣发展。”[2]实际上,“文学批评并不是外在于‘文学’的,与‘文学’呈现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实体,而是就在‘文学’之中,在生成‘文学’的过程之中。”[3]弗莱在担任《多伦多大学季刊》的“加拿大文学专栏”主编之后,对加拿大文学的批评有了更加深入的看法。弗莱立足于本国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中肯地分析,并始终孜孜不倦地寻找足以让加拿大文学在世界文坛站稳脚跟的“加拿大文学特性”问题。直到1971年,弗莱在《灌木丛———关于加拿大想象力的文章》前言中针对这一问题首次做出了全面解答。他首先提出,加拿大身份问题总是被人误解为可以诠释加拿大的特性,而实际上,“加拿大身份问题主要是对文化的或想象力方面提出的问题。而想象力总会是有根源的,总是会被严格的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4]
因此,加拿大身份并不能真正代表并解决“加拿大文学特性”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地域问题。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作家群体的身份(即相同性)可以简单地代替一个国家的特征,它仅可代表这个作家所处的环境。一名作家成长的环境局限了他一生的写作特点和观察事物的角度。生活在广阔无垠的原野,每天面对无限延伸的地平线的人,他的想象力必然会和日日穿梭于茂密森林和连绵起伏的山峰中的人迥然不同。而一个国家的特征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作家的共同性集合而成的。因此,弗莱又提出了另一个名词———共同性(Unity),并将其与之前的身份一词,即相同性(identity)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一个国家公民的“共同性”和一个作家群体具有的“相同性”是不同的。“共同性”通常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目的在于同其他国别相区分,是一个政治层面的名词,如加拿大共同性(CanadianUnity)是指加拿大公民区别于其他国家公民而潜存的一种共同的特质。而加拿大相同性(Canadianidentity),即所谓的加拿大身份,是一个在想象力方面本土化和区域化的名词,它从根本上是为文化服务的。一个人的想象力并不囿于某一个国家,就像两个不同国家也会在想象力方面存在相同之处一样。因此,加拿大相同性是加拿大不同地区人们的想象力相互结合的产物。而加拿大共同性和加拿大相同性是相互支撑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把前者转换成后者,将会产生一种地区性的独立,即现在所说的分裂主义;如果把后者转变为前者,则会产生空洞的文化爱国主义。由此看来,“政治意义上的共同性和想象力上的本土化之间产生的张力才是‘加拿大文学特性’的真正含义。”[5]
二文学传统之功用
在弗莱撰写的一百余篇对加拿大文学的评论文章中,多次提到了文学传统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加拿大诗歌的产生起到的深远影响。实际上,弗莱关于文学传统功用的讨论,也是他更为宏大的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弗莱始终认为,加拿大与欧洲宗主国之间的文化传承早已变得微乎其微。加拿大诗歌在经历了几个时期的转型之后,已经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学传统。弗莱曾经提出,“文学会有生活、现实、自然和你想要加入的内容,但文学形式并不能存活于文学之外。就像奏鸣曲和赋格曲不能在音乐之外存活一样”[6]。由此可见,任何文学形式的产生都是不可能凌驾于文学传统之上的。当诗人经历一个新生活或新环境的时候,这些新鲜的东西也许会为诗歌创作注入一剂新鲜的血液,但这并不能改变这个诗歌的根本形式。诗歌的形式只能来源于其他诗歌。通常情况下,诗歌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一是表面上显而易见的诗歌内容和题材,而另一个则是诗歌的形式,即传统结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是通过寻求具有启示意义的意象来完成的。这种诗歌在形式上是原始的,有隐喻的,有些类似于谜语和咒语。因此,加拿大诗歌的形式同样也只能扎根于加拿大自身的传统之中,即在加拿大神话的原型中加以形成。当人们寻找加拿大诗歌的特质,阐释诗人对特殊环境的反应时,他们在寻找的实际上是神话的特质。既然加拿大早已中断了与欧洲文学的联系,那么加拿大的神话要从何而来呢?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弗莱所理解的神话(Myth),实际上是故事、情节或者叙事,在人类社会抽象思维尚未形成之前,文化只有故事的形态,而最早的故事即是关于神祗的故事。”[7]
因此,弗莱认为在加拿大,浪漫的十九世纪的诗歌传统具有一定代表性,因为那时的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在与印第安人的文化鸿沟间建起了一座桥梁。印第安人源远流长且包罗万象的神话传说正是加拿大诗歌发展的重要源头,并逐渐被加拿大诗人加以运用。比如,《希帕斯诗集》(Se-passPomes,1955)中所运用的创世纪和太阳神等都属于印第安人神话中的一部分。着名加拿大诗人伊莎贝拉?克劳福德(IsabellaCrawford)的长诗《马尔克姆的凯蒂》(Malcolm’sKa-tie,1987)是加拿大神话诗歌的典范。因对神话的成功书写,她被学者詹姆斯?里尼(JamesReaney)誉为深刻的神话时代的诗人,“因为她书写的是‘整个关于印第安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神话,她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考虑怎样把诗写的真实可信,而把诗写得可信只是些低俗层面上(即现实)的东西’”[8]。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弗莱真正关心的并非神话塑造诗歌的原则,而是每一个诗人自身具有的某种独特的想象力结构,就像他的字迹一样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对自身想象力的不断建构,诗人就会创造出以神话结构为中心的诗歌来。而这些诗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神话诗歌,也就是批评家们想要了解的其作品想象力的关键。由此可见,文学传统的功用一方面是要诗人在传统构架内部进行创作从而建立诗歌自身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诗人围绕核心结构,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从而保持诗歌创作的流动性和传承性。应用到加拿大文学的发展中,就是要求每个加拿大诗人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对加拿大诗歌加以应用,创作出既传承加拿大文学传统,又不失时代性与先锋性的诗歌。
三“屯田戍边”之文化心态
加拿大幅员辽阔,而人口却十分稀少。80%的国民居住在不到十分之一的领土中,而其它国土则是由大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和浩瀚无际的原野覆盖。让人无奈的是,即使是这小部分适宜人类居住的栖息地也大部分被山川与河流分割成孤立的区域。分散的孤栖之地让通讯成为加拿大生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沟通方式成为加拿大人最为关心的话题。这一片片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空旷地带在心理上和文化上都给加拿大人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样也反映在了加拿大文学作品中。以加拿大着名诗人普拉特(EdwinJohnPratt)创作的诗歌为例,弗莱在《<加拿大文学史>(1965年首版)的结束语》中提到,“普拉特在其诗歌里,充分表述了各种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对他的魅力,他最擅长描写的不仅有巨大的轮船和火车头,还包括通讯媒介、雷达、潜艇探测及无线电信号,在战争诗中,更追求豪言壮语对战士们的鼓舞力量。”[9]
篇8
【关键词】阅读大地;土地伦理;全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25-02
【作者简介】蒋晓飞,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300),高级教师,南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2015年5月,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在理解关于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指示的时候,要有学科视野和课程意识。我们必须明晰,中国未来公民是否具有更强烈的土地保护意识,有赖于当下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土地道德,需要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必须自我追问:在培养学生的土地伦理方面,语文课程如何才能有所作为?
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土地伦理所要体现的是人类自我角色的新定位,大地共同体的成员包括:土壤、水、植物、动物等,所有的物种都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土地伦理,暗含着对大自然每个成员的尊重。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土地伦理意识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听读”大地
喧嚣的城市中,孩子天天听得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工地机械嘈杂的声音,小贩放声叫卖的声音,但一片喧闹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泉水流过山涧发出的叮咚声,鸟儿在枝头欢快的鸣叫声......在这方面“阅读大地”课程,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阅读大地”课程,首先要“听读”大地。
1.闻声辨物。
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聆听它发出的声响,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父亲和鸟》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走进树林,像作者的父亲那样去用心聆听树林中发出的各种声音,细心猜想树林中鸟儿的动态和样子。
2.拟音模仿。
大自然时时处处都在演奏美妙的音乐。山林中的鸟语,简直就是一部美妙的交响乐,就像作家郭枫的散文名篇《空山鸟语》所描写的那样:“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滴落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这种“轻音乐”多么悦耳动听;“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这样的音乐雨下得多么酣畅淋漓……有了作家文字版的乐声碟片,教师可以让学生循着那自然地图去找寻神秘的鸟语,验听一下空山鸟语是否像作家所写的那样空灵?还可以多找些描写大自然声音的现代散文名篇,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拟音模仿。
3.倾听古诗。
让学生多吟诵那些有“自然之声”的古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是鸟的欢唱;“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这是叶的低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春天的交响;“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这是夏日的摇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泉水的小夜曲……诗人用心倾听大自然母亲的心跳与絮语,从中听出了音乐,听出了诗篇。如果我们的学生也能像古代诗人那样时刻保持听觉的高敏感度,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就会像流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他们的耳朵。
二、“闻读”大地
大地的气味能够向学生传达很多的讯息。“阅读大地”课程,自然包括“闻读”大地的气味。各种各样的气味,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大地生命的真实存在,可以更全面地享受大地给他们带来的无限遐想与美感。
1.设计“追赶大地上的味道”的长线化作业。
在不同季节,带领学生开启敏锐嗅觉,追赶、捕捉、欣赏各种奇妙而独特的自然之味,闻闻树皮、树叶、小草、花朵、果实。在“追赶大地的味道”的过程中,可以一起吟诵学生所学的诗文,让寻味之旅增添一些诗意的色彩。
2.建立“气味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里收藏着各种大自然的气味,它们就像一本本有故事的书籍。气味的收藏方式可以是瓶装,用密封的瓶子装下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之物的气味;也可以采用自然书签――将各种植物制作成书签式的标本。这些独特的“书籍”最好能够按照季节、地域、种别加以分类。当学生来到气味图书馆,那每一个玻璃瓶、每一枚自然书签中的气息,就会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孩子们记忆的大门。
3.欣赏“大自然的气味”。
为了增添“闻读”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儿童嬉戏的方式来猜认大自然的气味。如语文特级教师朱国忠老师就曾这样设计五年级“闻读大地花香”活动案例:⑴在欣赏中“闻读”。师生相约蜡梅园,尽情地吸纳,主动拥抱那满园的香气。⑵在寻香中“闻读”。学生循香而至,在花丛下嬉戏、赏花,可此时花香却淡得几乎闻不到了。教师追问:“远闻花有香,走近味淡无。你无意闻之香味浓,有意闻之似远逸。这是为什么呢?”⑶在沉思中“闻读”。学生展开畅想:“蜡梅非常谦逊。”“香而不露,不想炫耀自己。”“蜡梅花知道,荣耀不只属于她,还属于把营养让给她的低调的叶,还属于默默为她输送营养、全力支持她开放的枝干,更属于给予她生命乳汁的根与无私的大地……”这种“闻读”中的沉思,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与大地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土地伦理的建立打下情感基础。⑷在赛诗中“闻读”。教师带头吟诗:“蜡梅美在它的清香。它能吐出比梅花更加醉人的清香,真是‘一花香千里,更值满枝开’呀!”学生受其感染,开始诗歌接力:“蜡梅美,美在临岁寒而不屈,知春来而不露,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品质。”“众芳摇落独群妍,敢做春天第一枝!”......学生的诗情被激荡起来,土地伦理意识也渐渐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摸读”大地
大地是可以触摸的。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触觉上的时候,它会变得更灵敏,而且认知会更鲜明,繁杂的心绪得以平静,升起一种由昏睡中苏醒的感觉。
篇9
大自然的飞瀑流泉让人流连忘返,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都印满爱她的人的足迹。在作家的笔下,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都颇具诗意,仅仅是那淡淡的白花也散发着迷人的风采,来,一起去欣赏吧!
【美文赏读一】
内蒙风光(节选)
老 舍
扎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那么幽美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淳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淳朴的诗情词韵。
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并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像细致地染在心灵里。
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橘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风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墩,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的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亲切。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
是不是因为扎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像扎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
品读
扎兰屯没有名胜古迹吸引游人,但它淳朴大方的美令人仿佛身临其境。“黄牛、白羊、绿草、金黄的大瓜、密密的白花……”,这些五彩斑斓的颜色,这些平平常的事物,令扎兰屯如珍珠一般散发着光彩,在细细的描述中,那种朴素的美醉人心底。
【美文赏读二】
唱给大漠的歌(节选)
周彦文
“剪不断,理还乱”,是牵魂线。
我爱大漠,因为她埋着我童年的梦幻。
光屁股的一伙,鱼贯地从高高的沙山上往下“蹴溜”,这是大自然为我的童年预备的滑梯。哈哈笑着站起身来,抖落掉屁股上的沙粒,又向上爬去。一次又一次,这坐不腻的“沙飞机”。
想让另一座沙山上的小朋友一道来玩吗?喊哑嗓子他们也听不见,离得远。松软的沙山发不出回音。不过,只要抓起一把黄沙,向天扬去,对方看见这“小瀑布”,便会赶来。你打过这“沙电报”吗?
风,早已把尘垢吹向远方,留下的是晶莹光洁的沙粒。和煦的太阳抚照着,沙海闪着一片柔光。我们用沙来掩埋自己胖乎乎的双腿,圆鼓鼓的肚子,怪舒服的。后来才晓得,这是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沙疗”。怪不得,大漠里的娃娃一个个壮实得跟小牛犊似的。
刺猬、狐狸、跳犊子,常在沙笆拉尔里出没。沙笆拉尔是些长着灌木丛的沙湾。沙蒿、柠条、母柳长得都很茁壮。跳犊子,后腿比前腿有好几倍长。逃跑时常常不情愿地翻着跟头,很容易成为我们的俘虏。
大人却对我们的收获不屑一顾,他们把羊毛衩子,羊毛或棉线织成的口袋,中间开口。背在肩头,手拿一根长长的铁棍儿,在沙丘上到处“钻探”。那是在寻找跳犊子的窝。这小东西也知道“深挖洞,广积粮”。掘开一个窝,经常能得到五六升沙米或糜子哩。
冬天,一场大雪把沙漠变成玉洁冰晶的世界。色彩斑斓的沙鸡,成片成片地飞着。它们失去了觅食的地方。于是,我们扫出一片场子,埋好用马尾做的“煞扣”,撒几粒红红的糜子作诱饵,专等沙鸡来上当。运气好,一天能套住二十几只。这营生,现在还有人做。沙鸡是出口的美味飞禽。
……大漠哟,有多少关于你的回忆,牵惹着我童年的情思!
品读
在作者的笔下,广袤无边的大漠,记录着“我”儿时的快乐。“沙飞机”“沙电报”……一个个新鲜的游戏,衬托出生活在沙漠里的儿童的快乐生活,也写出一代代大漠人对这块土地的爱。
篇10
由于我们两人的单位离得比较近。有时候散步也能碰到一起,因此,我们的交流和沟通也就十分方便。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又出了一本诗集,说是要送给我。我去了,在他的办公室里,一本已经签了名的诗集《写给太阳写给月亮》的书就放在他的桌子上。带着诗集回到住处。认认真真地读起每一首,犹如聆听悠扬的蓝调系列,又像在倾听大自然的声声物语,读之沁人心脾,更觉得人世间的沧桑轮回也是如此美丽。
诗集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以不同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生活,感悟爱情、亲情以及友情。例如在《回答》一首诗里,他是这样感受爱情的:真情被你的表演否定我不再仰望天空/即使星辰弄眼雨戏彩虹/也无法愈合我受伤的神经/ 你把贪婪作为追求/自私成为你生命的内容/浅薄本是命运的贡品/你却拿来装饰人生/ 轻浮如云缠缠绕绕/最怕心谷卷起狂风/但愿人遗的幻影随风飘去/还我那片灵魂的宁静。在这首诗里,他把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里,爱与被爱,真实与表演,有时候不用“回答”也同样是非分明。在《欲望》里他这样说道:风拧干云彩的时候/影子是否发现 自己脖子上那串闪亮的金属/其实不是项链。读之耐人寻味。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 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 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 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诗的意象,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就能够完全体现的,她是通过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入而后发出的回音,并运用诗歌的语言传递她的内涵与神韵。诗歌的意象之美及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义,也就不成为诗歌。关于意象在诗歌中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是诗人和评论家们共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火热涌现,诗歌的意象也就更加直白,更加被诗人和读者所关注,因为,朦胧诗更加注重意象的表现。如果说古体诗的意象之美是“含而不露”,那么,现代诗的意象则是“潺潺流水”或是“轻声燕语”。但是,他们都注重诗歌的“氛围”。后来,关于意象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再后来,这几乎成了评定诗歌和诗歌写作遵循和考虑的必要因素。意象就是诗的语言的“质感”流露。关于这些,在张庆和的诗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在这本诗集里,诗人对社会、对生活的关注寓意深刻、诚恳。作为一位诗人,―位用心灵歌唱的诗人,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升华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他的诗才会有感染力和生命力。例如,诗人在第四辑以问题诗的出现,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腐败“问题”》、《官的“问题”》、《(歌星“问题”》、《单位“问题”》、《非典“问题”》等的看法,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重视。在这里,抛开他呈现生命状态以及关注生存环境之类的社会意义不说,单从诗歌的意象来讲,已经更加趋于开放,包容了不同的语言形式,相互独立的句子、语句群以及相互独立的事物,并使它们产生和谐,由此创造了诗歌的节奏。诗歌语言也更为讲究,注重诗句的硬朗、自然、洗练和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