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歇后语范文
时间:2023-04-02 17:4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歇后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配就的
土地喊城隍——神呼(乎)其神
六月里吃萝卜——图新鲜
六月烤火笼——在奇不在暖
开园菜——新鲜
见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打灯笼走铁路——见轨(鬼)
巧他爹打巧他哥——巧上加巧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刘老老进大观园——看的出神
过滤了的空气——新鲜
和尚不吃豆腐——怪斋(哉)
城隍菩萨的马——不见骑(奇)
做贼的遇见截路的——赶巧了
葫芦藤上结南瓜——没见过的事
黑老鸦白脖子——新鲜样
腊肉打汤——图新鲜()
篇2
一分钱的酱——难烩(会)
一元钱买担菜——两篮(难)
一餐吃个大胖子——谈何易
一面官司——不好打
一块硬骨头——不好啃
一碗水泼在地上——难收拾
一脚踩在桥眼里——上下两难
人心隔肚树隔皮——难相识
大海里捞针——不知从何下手
才学理发就碰上个大胡子——难理(提)
下雨天背棉絮——越背越重
下雨天担稻草——越担越重
马高蹬短——上下两难
小孩子上楼梯——步步都是坎子
小孩子喝烧洒——够呛
小鸡吃黄豆——够呛
无米之炊——难做
王胖子跳井——下不去
从手染缸里——左蓝(难)右也蓝(难)
水中捞月——无处寻
火烧岭上捡田螺——难得寻
乌龟摔在靛壳里——壳蓝(可难)
火钳子修表——没处下手
火烧辣椒——呛死人
乌龟爬泥潭——越爬越深
乌龟爬在门坎上——进退都要跌一跤
乌龟垫床脚——硬撑
水煮石头——难熬
生铁铸土地爷——硬神(撑)
鸟入笼中——有翅难飞
丝线打结巴——难解
羊头插在篱笆上——伸首(手)容易缩首(手)难
老母猪钻篱笆——进退两难
老鼠钻牛角——步步紧
老鼠碰见猫——难逃
西山出太阳——难得
百岁养儿子——难得
地狱里活命——难见天日
竹山里试犁——寸步难行
冷锅煮雪——难溶
沙滩上行船——进退两难
两手提篮——左篮(难)右也篮(难)
苏州的蛤蟆——南蟾(难缠)
针尖上落芝麻——难顶
泥塘里滚碓臼——越滚越深
武大郎上墙头——上得去,下不来
肩膀上生疮——不敢担
岩缝里的笋——挟得紧紧的
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烂泥路上拉车——越陷越深
挂着腊肉吃斋——难熬
赵匡胤爬城墙——四门无路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香棍搭桥——难过
拳头舂辣椒——辣手
高梁秆子担水——挑不起来
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
赶鸭子上架——难呀
脑袋长瘤子——后面负担重
婆婆太多——媳妇难当
麻雀抬轿——担当不起
菜勺挖耳朵——下不去
黄鼠狼带牛铃——叮当(担当)不起
脚板上钉钉——寸步难行
鱼网里的山鸡——有翅难飞
筛子眼里夹的米——上不去也下不来
絮被上捉虱子——翻不尽
碓窝子做帽戴——顶(担)当不起
嗓子里撒把胡椒粉——够呛的
筷子搭桥——难过
筷子穿针眼——难进
榨油房里的铁圈——箍得梆梆紧
墙头上睡觉——翻不了身
鼻孔喝水——够呛
橄榄核垫台脚——横不得,竖不得
瘸子下山——这步容易下步难
骑在虎背上——即上难下
螺蛳壳里做道场——难()
癞蛤蟆垫桌子角——死撑活挨
篾匠赶场担一担——前后为篮(难)
豆腐干——压成的
篇3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篇4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歇后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hinese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FU Ling, LIU Hua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is one kind of idiom phrases,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s, which is rarely involv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some of textbooks even not choice as teaching contents. But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from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iew of child development is a very good teaching content. In this article,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 teaching
1 以歇后语特点为角度
1.1 歇后语独具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歇后语主要流传在老百姓的口头,所以与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有很多联系,其中蕴藏的传统民俗文化就更具独特性和丰富性。所以,歇后语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的重要载体,又是使文明古国的历史遗产得以发扬光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2 歇后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
第一,修辞美——歇后语语言生动,形象俏皮。巧用比喻:比喻可使事物形象描写的更加鲜明,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人产生丰富的美的联想,从而感悟其话语里的哲理。 如:“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妙用双关:前一部分都是隐语,后一部分运用谐音构成双关,表层意思引出深层意义,听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咀嚼再三,过耳难忘。如:“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善用拟人:运用拟人修辞法赋予动物、事物以人的情感,使语言俏皮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癞蛤蟆穿大红袍——只可远看,不能近瞧”。喜用夸张:歇后语除了较多运用以上修辞手法之外,还有意识地突出、夸大事物的情状,渲染事物的本质,将抽象的道理生动化,给人以非常真实之感,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第二,含蓄美——歇后语表意委婉,迂回曲折。“含蓄”是文学作品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审美目标 。古人有云:“文贵远,远必含蓄。”含蓄被公认为汉语表达的较高境界。歇后语深得含蓄委婉之妙,含而不露。在语言活动中,或前后都说,或只说出前半段,不说后半段,而要听者通过审美联想活动,从前半段中“悟”出后半段的意蕴所在。第三,凝练美——歇后语简洁明快,词约意丰。歇后语的语言形式高度凝练,简洁明快,用字大都保持在五六个字以内,很少有超过十个字的。歇后语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谜面,隐住后面谜底部分。这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会造成一种突出的戏剧效果,不但强化了受话人对语义的了解,而且引出一种美妙的意境。第四,韵律美——歇后语讲究节奏,音韵和谐。在节奏上: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并不工整,不像成语那样整齐。前一部分有四字格的、五字格的、六七字格的,后一部分多为两字格、三字格或四字格,读起来前后呼应,自然流畅。在音律上:汉字有阴、阳、上、去四种不同的音调,在歇后语中,四种音调参差组合,平仄相间,犹如古诗词一样讲究音律,朗读起来有异乎寻常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既易诵易记,又富有音乐的韵律美。
2 以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角度
2.1 小学生需要的特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等。首先,对求知、认识需要。这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阶段,求知欲很强,尤其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他们更渴求知识。这种求知的需要不仅是文化科学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等方面。其次,交往的需要。今天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基本上处于缺乏儿童伙伴的状态,但他们从内心来讲却很需要获得同伴的支持和友谊,需要集体给予的温暖。
歇后语教学首先满足了小学生群体对知识,对认识的需要,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交往的机会,实际上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需要的特点。
2.2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学校情景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又称交往内驱力,指学生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根据以上动机特点可知,教师合理的教学引导,同伴之间良好的学习的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并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语言学习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思维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借助鲜活的语言学习,来促进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特点,学生可以从歇后语学习和实践中可以较好地发展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歇后语学习和实践过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抓住机会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3 对歇后语教学实施的构想
第一,教师进行歇后语随堂教学。即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在进行教材所编入的歇后语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入课外歇后语资源。小学生对歇后语这种鲜活的语言形式是非常喜爱的,教师应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积累歇后语,学习,理解,鉴赏,应用歇后语。
第二,学生自主收集,积累歇后语。引导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余时间深入生活,收集歇后语。可以采用三种收集方式:(1)个人访问。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充分挖掘社会关系网,随时随地向身边的人征收歇后语,如长辈、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等。(2)小组采访。学生自发组成采访小组,以小记者身份主动接触周围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物、知识分子等,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歇后语。(3)到文化馆、图书馆查阅书籍,上网下载等方式拓宽各种渠道,收集各种歇后语。
第三,开展歇后语趣味活动。可以采取各种活动形式,如歇后语主题班会,办歇后语手抄报,歇后语黑板报等。这类活动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自由性,自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在正确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最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歇后语的积累和学习融入到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四,探究出适合小学生的歇后语校本课程,进行系统的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包括收集歇后语以编写歇后语教材,设计课程结构,建构歇后语课程模式和课程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此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歇后语教学过程,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和完善,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既可以缓解歇后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又可以使学生在开展歇后语语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走入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并认识应用社会资源,同时也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参考文献
[1] 蒋蓉.小学语文教学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
[2] 唐作藩.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 王岩.论汉语熟语的审美功能及其语用意义[J].汉字文化,2007(6).
[4]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5] 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3.
篇5
一、注意目的性、计划性
语文活动课必须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下进行。如我在设计“趣说歇后语”这一活动课时,首先提前一周把活动方案告诉同学们,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歇后语,理解自己所收集的歇后语,并能用自己所收集的歇后语创设情景说话,然后在活动时,根据这节课丰富语言,体会歇后语诙谐、幽默,富于哲理性的特点,激发学习语文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目的。如讲授《三棵银杏树》时,我按照银杏树在春、夏、秋、冬是什么样的和它的枝、干、叶、花、果有什么特点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馈,各小组进行补充。最后让学生总结银杏树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二、体现“活”“趣”原则
活动课贵在“活”,只有“活”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语文活动课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呈现给学生。例如,可以采用办讲座,讲故事比赛等形式。如:讲授《一次特殊的实验》中,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为什么说它是一次特殊的实验?”学生在回答的时候,答案不一,有的说:“它是一次科学实验,所以特殊”;有的说:“教授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所以特殊”;最后教师引导:“它是教授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做的一次科学实验,实验结束之后,教授与世长辞了,它忍受着巨烈的苦痛纪录下最后一次实验,为科学实验做出了贡献,所以它是一次特殊的实验,从而也揭示了科学家为造福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崇高的献身精神”。语文活动课同时力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互助的活动氛围,形成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和自主式、协作式、引导式、放开式的教学。学生心智也将得到解放,个性将会得到发展、张扬。
三、体现主体性原则
活动课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衡量小语活动课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在《剪剪、贴贴、画画、说说》这一活动课中,教师就应要求学生动脑筋设计、动手做、动口说,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喜好、喜欢制作什么就制作什么,这样学生就制作出各式各样,形态各异的人物、动物、植物、玩具……最后又在教师指导下,上台演讲他们制作的目的、过程及当时心情、感受等。活动中,学生自做自说,个个跃跃欲试,兴趣更浓,自主参与性更强。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主体性,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把握教师主导性原则
语文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握活动目的、调节气氛和总结贯穿于活动始终。如在举行“小学生该不该看电视”辩论时,教师活动前应指导学生如何辩论,掌握辩论技巧。活动后教师应对活动进行小结,告诉学生应该看电视,但要有选择有节制地看电视,不要因看电视而耽误学习或影响视力。还要告诉学生辩论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能言善辩者进行表扬、奖励,评出优胜方,优胜小组。这样的评价不仅落实了活动目的,而且起到了激励学生今后继续参与的作用。
篇6
一、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特点
笔者参照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对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概括与分析:
1.独立性
小学语文活动课的一大特点,就是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这是由于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主要依靠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完成课业。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自主与创新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能够使学生明白:若要解决问题,那么就必须靠个人的意志、理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去参与到实际的活动之中,尤其是学生理智活动的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独立地获取知识。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而言,从选择及确定活动的内容,直至语文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实施,都应该由学生亲自操作。
2.实践性
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第二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学习技能。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在学校里,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那么,学校就变成了与实践打交道的工场。凡是通过努力获得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不断地体验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模式的具体实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具有独立性与实践性两个重要特点。因此可以说,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勇于实践的综合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下面对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活动体验课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的阐述。
1.巧设情境,活跃思维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体验课《一堂别开生面的歇后语活动课》为例,阐述如何巧设情境与活跃思维。在进行活动体验课之前,应明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即教师不再居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的主人翁地位,而仅仅是作为一名“导游”。学生是以“游客”的身份出现的,他们才是此次“旅游”的主人。因此,在实际的活动体验课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体验课伊始,教师可以巧设情境,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汉语的广阔土地上,有一个名叫“歇后语”的王国,那里住着很多居民。他们每天过着“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每天过的日子跟“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一般平静。一天,这个王国突然来了两个陌生人,看到这里的人们过着十分优雅的生活,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他们左顾右盼,更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见状,这两个外地人就向正在下棋的一老一少询问,这个小孩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吐不出”。然后老人则说“你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吧?”这两个陌生人则回答说:“我们可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哦。”老人继续回答:“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教师通过设置以上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具体行动,并能快速掌握歇后语的知识。
2.激发内驱,注重“动”
小学生好奇爱动,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语文活动课就要体现在“动”,即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通过动眼,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动脑,提高思维素质;通过动口,提高朗读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动手,提高写字和习作的本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断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并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动”,让他们明白这样的道理:只有不断地“动”,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
篇7
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绝对不会像小学时代那样贪玩和顽皮。顽皮的我,在小学时代,在下课偷拿了同学的钢笔,在上课时把同学急得团团转,我还幸灾乐祸,结果可想而知。贪玩的我,在小学时代,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到家里父母一提问,就像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结果少不了父母的一顿“菜”----“皮带炒肉丝”。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一定不会像小学时代那样,我一定会勤奋学习。
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渴望自己参加过的学校组织的竞赛都能得奖,哪是鼓励奖也行,那也说明自己确确实实是在进步着。只要是竞赛我都参加,可是每一回都没得奖。真是惭愧!惭愧呀惭愧! 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一定会争取得奖。
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会首先感谢小学时代老师们对学生们辛勤的培育。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最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是他们,让我懂得:“是雄鹰,就应该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是他们,让我知道:“人,一旦有了理想,就应该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是他们,让我在漆黑的学习道路上找到前进的方向。 假如,我还能再做一回小学生,我一定会先感谢老师。
篇8
1.诗化互动扮靓课堂
1.1课前五分钟,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堂语文课的精彩、成功,固然和内容的精心设计、课堂节奏的合理把握、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很大关系,但课前几分钟的巧妙安排,对这节课的成功也有很大帮助。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幕戏,那课前几分钟就是他精彩的序曲。会先声夺人,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登台做"小老师",讲哲理故事,读优秀作文,说歇后语、谜语、广告词,或者即兴演讲……要求声音响亮,速度适中。由于全班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内容又丰富多彩,趣味性强,因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饶有兴趣,充满期待的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做足布"情"的功夫。
1.2巧妙导入,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的序幕拉开后,怎样导入到教学中去呢?对于新的学习内容,学生总有一种新异感,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种新异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新内容的初步感知上,使学生很快"入境",真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石掀起万层波"。当然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切记不要摆花架子,要实中求活。如教学小说《项链》时,我这样导入:"今天我先向同学们介绍几条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癞和尚带花--疯美,厕所里吹风——出臭风头。这些歇后语生动、有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也来写几条歇后语:路瓦栽夫人借项链——,路瓦栽夫人失项链——,路瓦栽夫人赔项链——"这一导入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动了起来,一开场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明确了思路,激发了情感,教学进程左右逢源,水到壑开。
1.3多样的教法 推得星月交相映。教无定法,教法应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教师应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法,加强生生、师生互动,让课堂教学活泼、有效、富有情趣。
如在诗歌教学中,用图片描绘意境,用乐曲来调动情感,用配乐朗诵来加深体验;在散文的教学中,可以寓教于言,寓教于形,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当然,教法的多样性还体现在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上,发挥其形象直观、快速清晰、色彩丰富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密度,增加了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活力,也是语文课堂变得更美。
1.4诗意的尾声 回眸一笑百媚生。一幕好的戏剧即使是尾声也同样让人回味无穷,能产生"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这结尾时的袅袅余音,能巩固知识,诱发兴趣,启迪智慧,增添美感,正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课尾三五分钟。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时间,采用归纳式、呼应式、悬念式、比较式、激情式、迁移式、欣赏式、评议式的结尾,既可让学生提出疑问、互相讨论,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展探究,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培养兴趣激活课堂
2.1课堂注重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
2.1.1教师的语言要幽默,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国的一位名人-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学生身边的事例或者笑话故事,刺激学生、激发学生,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
2.1.2教师往往在教学导入上下大力气,把这部分设计得新颖、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却忽视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设计。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探索构建优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思考进入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为课堂赋予感彩,从"趣""、玩"、"练"、"赛"、"帮"这五个方面着手,使这些对象变得亲切生动,教学氛围呈现出创造性和活跃性,增强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另外,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结构的新颖性等也都是应该加以注意的方面。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2.2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在《学会看病》教学中,不管学生找的是哪个词语,只要能简要解释,并能在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我都会及时的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实实地活起来。
篇9
老师让用“藕断丝连”造句,儿子苦思冥想了一会儿,说:“藕断了丝还连着。”我说:“这不行,哪儿能拆开用!”儿子继续苦苦思索,过了一会儿,痛苦地说:“我今天不会造句,请妈妈不要把我打得藕断丝连。”
鸡兔同笼
已知鸡和兔共有15只,共有4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假设鸡和兔训练有素,吹一声哨,它们抬起一只脚(40-15=25),再吹一声哨,它们又抬起一只脚(25-15=10),这时鸡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还有两只脚立着。所以,兔子有10/2=5只,鸡有15-5=10只。
聪明
父亲打开大衣柜准备要躲进去的时候,发现儿子已经躲在里面了。
“快出来,让老爸进去躲一下。”
“不行!我也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知道,但你老爸犯得更严重,我把你妈妈最喜欢的那瓶香水给打碎了。”
“哦!那你确实应该进来躲一下。”说着,儿子很大方地让出了衣柜。
“你确定你能没事?”父亲进到衣柜关心地对儿子说。
“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现在就是神仙来了,也不知道我在香水里面兑了水,因为已经被你打碎了。”
妈妈也可以
美术课上,教师对小学生们讲解:“瑞诺兹先生最杰出的画技是:他只要稍微动动手,就能使一张笑脸变成一张哭脸。”他指着墙上的两幅画说。
约翰突然站起来,大声说:“这没什么了不起,我妈妈也可以。”
不想上学
一个小男孩看完电影后,伤心地告诉妈妈:“妈妈,我不想上学了。”
“怎么了,孩子?”妈妈问他。
“刚才电影里一个人老被一群坏蛋追杀,他们说他知道的太多了。”
数列三
晚上从幼儿园接儿子回家,路上儿子对我说:“爸爸,我累了。”
我对儿子说:“咱俩数到三,爸爸就抱你走,行不行?”
儿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大声说:“预备走!1、2、1;1、2、1;1、2、1……就这样,我俩一路走回了家。
歇后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学习歇后语,基础训练有一题:千里送鹅毛――( );热锅上的蚂蚁――( ),需要补充后半句。一位同学不知从哪里搞的答案:千里送鹅毛――送到鹅身上;热锅上的蚂蚁――热死在锅里。
他还没学
我想考考儿子的算术,问他:“我拿6块糖让你和隔壁弟弟均分,你分几块给他?”
“两块。”儿子回答。
“怎么是两块?你不是学了除法吗?”
儿子答:“我是学了,可弟弟还没学啊!”
实现一半
甲:“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乙:“当警察叔叔。”
甲:“实现了吗?”
乙:“算是实现了一半。”
甲:“怎么叫一半?”
乙:“现在是叔叔。”
P是什么?
一次上小学一年级的侄儿突然问我:“叔叔,屁是什么?”
于是乎,我左思右想,如何将这种特殊气体不庸俗地解释给我们这位求知欲旺盛的小朋友呢?
还没等我想好,他就说:“你真笨,P就是停车场啊!”
小鱼最乖
家里养有鹦鹉和观赏鱼,喂食的工作交给了女儿,可她常常忘记。有一天,我看到鹦鹉的食盒已经空了,便对女儿说:“该喂鸟了,你听小鸟们都饿得喳喳乱叫了。”“马上就喂。”只见女儿蹲在鸟笼前,一边投食一边抱怨,“为什么要叫呢?我也忘了喂小鱼了,小鱼一声都不吭,还是小鱼最乖……”
就诊
诊所门前坐着3个小孩――大男孩、小男孩、小女孩。
护士问:“小朋友,哪儿不舒服?”
大男孩:“我吞下了一个玻璃球。”
护士问另一个:“你呢?”
小女孩:“那玻璃球是我的。”
护士又问:“那你呢?”
小男孩:“接下来是我玩!”
宝宝跌倒后
宝宝跌倒后各种妈妈的反应:
1 微博控:我拍个照片传微博先。
2 淘宝痴:亲,你还好吗?
3 小S:跌得不性感,重来
篇10
一、立足课堂,构建口语实践交际平台
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课堂上依据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从而“情动而辞发”,滔滔不绝。例如,让学生模拟当“校史陈列室”的讲解员,向“嘉宾”介绍学校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育业绩,把学生放在这样的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然会取得显著的成效。
二、关注生活,创设情境
语言训练仅靠有限的课堂是不够的,日常生活中开展的其他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关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比如:启发学生:请把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朗诵会、故事会、文艺汇演)等活动,向爸爸妈妈讲述好吗?这样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口语交流,而且延伸到家庭社会,拓宽了学生的交往时空。
三、双向互动,多向交流
有效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互动沟通与交流。例如在问答中交际或在辩论中交际,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问一答,使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准确、阐述清楚;辩论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在练习口语交际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自行介绍,然后其他学生再向其提出问题,这样双方不但加强了交流,而且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积累语言、丰富语言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