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5 09:0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唐代:韩愈
天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2、《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义: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释义: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5、《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6、《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释义: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7、《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释义: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8、《秋夕》
唐代: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篇2
关键词: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语言;自然;童心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65-02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之首。在其代表作《抒情歌谣集》的第二版中,他对他的诗歌进行了定义,他认为一首好诗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是在强大的宁静中追忆起来的情感。他的诗描写和关注的多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诗中的语言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给人以返璞归真的感觉。
《我们是七个》是华兹华斯于1798年写的一首抒情叙事诗。这首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单纯的孩子,他有力的呼吸,挥舞着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四肢,过着他快活的时光。他真的懂得什么是死亡吗?由这个问题出发,诗人记述了他与一个八岁的农家小女孩的对话,带着读者进入了儿童的心灵世界。
下面就从诗中的语言,诗中的自然和诗中的童心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一、诗中的语言
尽管华兹华斯的体裁各异,诗体多变,但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清新、隽永、朴素、亲切的气息。这种语言特色不但与18世纪新古典主义者诗人擅用的工整优雅、警句格言迭出的英雄双行体截然不同,而且与同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布莱克,以及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济慈等人也大相径庭。正如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第二版中对诗歌的定义那样,他的诗多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语言,故其语言也较为简单,朴素,这使得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不晦涩,且简单易懂。
比如本诗,整首诗共十七节,前三节讲述了诗人偶遇农家小女孩,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小女孩的外貌及穿着,剩下的十四节全是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描写小女孩外貌时,简单的几个词“一头茂密的卷发,头发像杂草”、“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但是她的眼睛非常非常漂亮”,就勾勒出了农家小女孩的特征――外表普通,心灵单纯,美丽。在下面的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中,更是体现了简单朴素,清新易懂的语言特色。诗人在诗歌中描写小女孩的回答时,先是她“惊奇地向我张望”,而后又是“随口回答”,然后是“回答得又快又利索”,最后是“坚持回答”。这一连串对小女孩语气的描写,简单而直接,却能使读者对小女孩的形象有深刻的认识。诗中语言虽简单,却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二、诗中的自然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又是“湖畔派诗人”之首,他追求浪漫,热爱自然。华兹华斯深受流行于19世纪的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包括启蒙主义运动,卢梭“回归自然”的理论思想以及泛神论,从而使华兹华斯形成了自己对自然独特的认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自然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自然是人类的良师,朋友和保护者。在他的眼里,自然才是真善美的完美体现,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无不体现着他对自然的这种情结。
虽然本诗并没有像“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rtern Abbey”那样描述大自然的风景,但在诗中,他写道“She had a rustic, woodland air. And she was wildly clad.”她就是个乡下孩子的样子,胡乱穿几件衣服,一身山野的气息,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的美,”Her beauty made me glad.”诗人被震撼了。这既描写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又间接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在下面的和小女孩的对话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自然风景,但是在对话中,当诗人问小女孩兄弟姐妹几人时,小女孩回答道:“我们是七个,两个去了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了海上工作。”让人联想到浩瀚无尽的大海。在诗人纠正小女孩他们是五个人时,小女孩反驳道:“坟堆看得见,青绿一片”“离我家门口二十步左右”“两座坟相挨相靠”。通过小女孩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逝去的人不再具有肉体,但是灵魂长存,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里体现了诗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情结。只有在大自然中,人的灵魂才得以永生,才能给人以生命的真谛和领悟。
三、诗中的童心
真正优美的诗歌必然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显露。华兹华斯很小时就喜欢独自在田间漫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思考自然与人生。童年的经历,对其儿童观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所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以及“灵魂前存在”的观点是其儿童观的核心内容。
本诗中讲述的童心,是本诗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开篇第一句写道”A simple child”一个纯洁的孩子,仅此一句,就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儿童的爱怜与欣赏。在诗中的第四节,诗人问小女孩她兄弟姐妹共有几人,她说我们是七个,两个在威尔士的码头,两个去海上,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在她家附近教堂的墓园里。在这个小女孩的心里,分不清生与死的界限,她自己还常常到那织自己的毛袜,常常带着她的碗到墓园里,独自地吃,独自地唱,唱给她的在土里长眠的哥哥姐姐听。虽然他们静悄悄地没有回应,但在小女孩烂漫的童心中却不曾感到生死间有不可思议的阻隔。所以,尽管诗人一再纠正女孩,说他们只有兄妹五人,但小女孩却断然否定道:“不,我们是七个。”简单的话语,执拗的语气,虽然幼稚,却反映出儿童的天真和对亲人无尽的爱。在诗人看来,儿童虽然对世俗事物懵懂无知,却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天真,在成人的世界里,却缺少了这份纯洁与天真。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怜爱,更体现了诗人对儿童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儿童时代的向往。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很多情感或许会变淡,情感变淡或许会减少许多失去的痛苦,但是,很多情感,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很多信念我们会一直执着的。就像那个小女孩,一直坚信“我们是七个”,无论身处何方,经历何事,唯一不变的是“我们是七个”,天上,人间,只要是你在心中。这里正体现了诗人的儿童观――“儿童乃成人之父”。在诗人看来,在文明社会中保持对自然的虔诚,成人后保留一颗童心,是实现完美人生的必要条件。
总之,诗歌以对话的形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童真的赞美和对童年的向往。华兹华斯对儿童时代的留恋和对童真的赞美,使得诗歌超出了纯粹写景咏物的范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体现了诗歌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郑侠.解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我们是七个》[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22-124.
[2]王盈盈.华兹华斯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歌《We Are Seven》评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7:36-37.
篇3
作者:谈南路小学 吴小静
课余时间,我阅读了《繁星春水》,感触颇深。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福建长乐人。冰心是一个满富文学的爱国才女。《繁星春水》是她将平时所写的一些小诗收集而编成的诗集。
热诚之爱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读后感 )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
冰心之理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一句“弱小的草呵!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纯静之美
篇4
摘 要 英国浪漫主义桂冠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彰显了回归自然,崇敬自然,热爱自然的主题,记录了诗人体味、体察、体验、体悟自然的生态维度。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挖掘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美,以重新认识华兹华斯以及他的诗歌。
关键词 华兹华斯 诗歌 生态美学
华兹华斯被誉为湖畔诗人,他认为大自然是人生快乐、智慧之源头,他厌恶城市文明与冷酷的金钱关系,他寄情于山水,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他用诗歌作为武器来捍卫人类与自然之爱的关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关怀,赞美自然的魅力,体现了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主体间性的生态之维。华兹华斯的诗歌抛开了自我,融入自然,开放了全部感官,从而扑捉到自然发出的一丝一毫的信息与美。
一、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性”生态审美原则
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诗歌承担起了为自然代言的使命,歌颂自然之美、之情、之爱。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体现了大自然的辉煌与智慧。华兹华斯在《水仙花》中,这样来描写到,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树荫下,在湖水边,/迎着微风起舞翩翩。/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我一眼看见了一万朵,/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水仙、树荫、湖水、微风、繁星、银河、湖湾等自然景观并置,形成了一副生态自然之美的风景画,体现出对自然本身之美的爱。而在《麻雀窝》中,华兹华斯用其情谊与爱与自然建立平等的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架起了生态平等、和谐、关爱的纽带。总之在诗人的眼中,自然不是人认识的客体,而是成为了与人平等的主体;自然不是人利用的工具,而是与人互相尊重与爱的共同体。生态批评与审美是自然物本身的美和这种美的感知过程。由此可见,华兹华斯在其诗歌中用生态审美的眼光关怀着自然,感知着自然。
二、华兹华斯诗歌中“整体性”生态审美原则
华兹华斯在《致杜鹃》中用一幅整体的生态画面诠释着整体美。杜鹃鸟的歌声在山丘飘逸,流淌到聆听者的心怀,飞入那关阔的幽谷,抚摸着青青的草地,万物彼此融通,交织成整体性生态和谐的美好画面。《致蝴蝶》中,诗人从小到老一直这样,当看到彩虹就勃勃心跳,他希望永远保持儿时的天真,因为儿童是成年人的父亲。情境化为一,从一生成多,多最终归为一,这一就是自然大地的童真,正如道家思想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的整体动态的和谐观念无不流淌在华兹华斯的《致蝴蝶》中。
三、华兹华斯诗歌中“交融性”生态审美原则
在《水仙花》中,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我”置身于自然万物,与其共存,相互关照,彼此交融。同时不难发现,物我之间的交融敞开了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从而摒弃了自我观念、自我理性、自我经验,本能地与自然共呼吸,彼此启发,领略自然的智慧。华兹华斯在自传体长诗《序曲》中追忆了童年的经历,同时在于大自然交流共融的过程中发现,自然其实最接近上帝,自然感化、净化人性,纯洁人的孤寂情感。人与自然交融的审美可以克服人的孤寂,超越物化,达到自然“他者”的彼岸。华兹华斯诗歌无疑反映了生态批评与审美的交融性原则,唤起了人们感知自然的力量,鼓励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人美好的关系。
四、华兹华斯诗歌中“主体间性”生态审美原则
华兹华斯的诗歌是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主体间的互动生成,从而生成了丰富的想象,生成了无限的美好,生成了对现实的超越,生成了对未来的憧憬。在《我好似一朵孤独的云》中,诗人在诗歌最后写道,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随水仙挑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人与自然彼此为伴,相互安慰鼓励,物我合一,人与自然相遇、相交、相爱,并敞开自我怀抱彼此,这正是生态审美的主体间性原则的彰显。诗人与自然契合在一个主体间的第三空间,在这里,传统二元对立形而上的逻辑大厦倒塌,一个开放和包容性的空间展开,生成着无数的可能性;在这一空间里,一切皆有可能,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也没有终极的意义,这里只有变化的可能性及不断的生成。华兹华斯中诗歌主体间性还体现在诗人通过和自然交流来超越现实处境,实现诗意的栖息。在《无题:我曾在陌生让你中间做客》中,华兹华斯写道,我曾在陌生人中间作客,/在那遥远的海外;/英格兰!那时,我才懂得/我对你多么挚爱。
篇5
她在《山中杂记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话》中,把海与山从视野、颜色、动态三个角度去对比,她以灵敏的思维抓住了海和山的主要特征,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对海和山加以描绘和概括,唯美的语言中无不流露着对大海的深深眷恋。“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海是动态的,活泼的;而山,是静态的、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到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作者在这里把山和海比喻成‘病牛’和‘银花’,可见她对海的深情厚意。但作者还意犹未尽,接着把海上和山上看月出进行比较,更惟妙惟肖的说出了山的崎岖、僵冷,使人没有;而海璀璨、妩媚,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美感。在这里作者也认为大海也有缺憾,例如,大海没有的野花,没有可爱的小鸟。然而她一转笔锋,却说起山中姹紫嫣红的野花虽然美丽,但很快就会凋谢,赶不上大海的浪花,会一年四季不断;小鸟也虽然可爱,然而也赶不上大海上的海鸥的美丽姿态。到文中的最后,她更是情不自禁对大海进行深刻的赞美,说大海有透视能力,让人们去探索大海深处所蕴藏的宝藏。爱是冰心文学世界的主题,她对自然的热爱和敏感是超然的。她喜欢大自然,一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就有到了故乡的感觉。
除大海之外,山川、云霞、繁星、花草、飞鸟等都在她笔下栩栩如生。怀着对大自然的深情厚意,她用虔敬的心态描写山林、花鸟、云霞……,从中领悟了自我生命和自然生命的交融。她笔下的山川、花鸟、云霞等争奇斗艳、流芳溢彩、美不胜收;她还在笔下描绘出各式各样的明月,以及月下的各种美景,例如《往事二》,写的便是月下青山。她在文章一开始就说“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她虽说无可比拟,但却在这万难之中展开了她病留青山中的一段对月下美景赞叹不已的情感,这不可比中的比,真是妙语连珠。她在无可比的情况下,传神地刻画出她此时山中月下的感受:“只能说是似娟娟静女,虽有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杨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她把月下的青山比作月下静女,这种审美发现,使文章有了下面展开的无限可能性。接下来,她在这位“静女”身上付与了一种流动的美:“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壮严。”在她的笔下,把月下青山,画成了幅天然的图画。我们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冰心不仅是具有丰富情感的诗人,还是一位善于描绘色彩的画家。接下来她以四个否定的排比句,来继续描写这月下青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将军夜猎…”因为那会使静冷的月光缭乱;“今夜的林中,不宜于燃枝野餐…”因为那会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因为这一切都‘太人间’了,与这月下的青山的空灵超凡的格调太不协调。这时文章才进入正题,因为病中的作者倚枕望月,原来“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也就是说,此刻的月下青山只宜于作者自己,病中的、倚枕望月的“娟娟静女”。她在描写江南水乡的美景时,更是让人“悠然如醉”,她在《通讯四》中写道:“江水申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她在这里展现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中国水墨画,真是美极妙极。冰心对自然景物的独具特色的描写,成为她作品中最闪耀着异彩的奇葩。
在冰心的文章里,她不仅用最隽丽和清秀的语言赞美大自然,还把大自然的景物人格化,把它们比作母亲或与自己性情相通的朋友等,例如她在《往事(一)七》里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蔽阴?”这是冰心在一个大雨天,看到一枝红莲被一张大大的荷叶遮蔽呵护着,而心生感触写下的。在她的心中,母亲是人一生中,唯一可以依靠的避难所、是温馨的港湾。冰心用形象生动的拟人写法,既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也表达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恋,情深意切,催人泪下。冰心在《繁星》一四中写道:“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作者在这里,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比喻作母亲,把宇宙比喻作摇篮,而自己则成为了自然的孩子。在冰心的眼里,人类来源于自然最后还应该回归于自然,所以人类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冰心在《繁星》一二中写道:“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受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冰心在她的作品,大多采用清丽秀美的语言,描绘着生动的形象,让读者于平淡中享受无尽的审美乐趣。这首小诗,一方面写出了母亲象春光一样对作者的滋润,另一方面抒写了作者对母亲满怀深情的赞颂;冰心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就象阳光对自然的热爱,就象小雨对花儿的眷恋。她在《繁星》四七中写道:“儿时的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了吗?”冰心从小就以海为伴,粼粼的海水溅起的浪花、海边灿然的朝阳晚霞、午夜露台上灿烂的星辰,陪伴着她度过美好的童年,所以她在此把它们比作是她儿时的朋友,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把大自然的纯洁和清丽,都注入了她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另外冰心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崇拜还体现在,她把大自然的花草等比喻成和自己性情相通的人,从而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取向。
她在《繁星》二四中写道:“向日葵对那些末见过白莲的人,承认他们是好朋友。白莲出水了,向日葵低下头了:她亭亭的傲骨,分别了自己。”作者通过向日葵的感受,写出了白莲的出污泥而不染的“亭亭的傲骨”。向日葵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和浮出水面后,感觉截然不同。在白莲浮出水面前,向日葵说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但白莲浮出水面后,向日葵则自惭形秽,被白莲的亭亭傲骨深深折服。这种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两种不同的人格,也从中反映出了作者本人的价值取向。纵览冰心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爱的哲学”在她的所有作品中回响,她爱祖国、爱儿童、爱母亲、爱自然,她的作品大多数以自然为题材,但从中体现出多重的爱恋。她的作品中很少写国家的重大事件、时代的风云,但她作品中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净,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她作品中体现出的道德力量,是她的作品能永葆青春世世相传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雁 单位:通化职工大学
篇6
关键词: 威廉・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 颠覆 抑制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而且这种阐释文学文本历史内涵的独特方法日益得到西方文论界的认可。新历史主义主张我们不可能对历史进行任何“置身于其外”的客观分析,对过去的重建只能基于现存的文本,这些文本是“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的特殊的历史关怀予以建构的”。蒙特洛斯对新历史主义的理念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界定: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象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格林布拉特的两个重要的概念:“颠覆”与“抑制”。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进行分析。
一、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1798年,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标志着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华兹华斯的诗歌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是“湖畔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他的诗风格淳朴,清新自然,英国诗人雪莱称他是“讴歌自然的诗人”。华兹华斯的人生与诗作都与大自然水融,他一生定居于山野乡村,与青山为群,和绿水做伴。他以饱含感情的文字赞美大自然,发掘湖光山色、花草虫鱼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可以说大自然是华兹华斯的良师益友。是什么使他醉心山水,从大自然中寻找慰藉。难道是他天性使然?让我们看看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
华兹华斯降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他有过短暂的欢乐幸福童年。在故乡的青山上,他和妹妹多萝茜一起追逐嬉戏。然而就在他忘情地游玩于青山绿水之中流连忘返的时刻,母亲抛下华兹华斯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那年华兹华斯8岁。祸不单行,5年后他的父亲也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他只得投奔亲戚。尽管如此,这段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对他以后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诗作里充满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1787―1791年他就读于剑桥大学。在这期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暴发了,诗人热情洋溢地投入了这场革命,他曾两度去法国,但不久因为经济原因被唤回祖国。没过多久英法两国交战,诗人的革命梦想破灭,他失去了革命热情,从此隐居于风光秀丽的湖区,再度与自然为伴。
可见华兹华斯是自己革命理想破灭之后,心灰意冷,才退隐山林,从大自然中寻找安慰。难道他像我国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那样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虽然华兹华斯“性本爱丘山”,但他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真的从此与世事隔绝,过起了远离尘世、宁静悠闲地日子。
二、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
《抒情歌谣集》压卷之作《丁登寺》是1798年华兹华斯在其妹妹多萝西的陪伴下故地重游后所作,叙述了与其妹妹重游丁登寺时的感受和思想变化。怀河河谷及丁登寺的美与宁静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天地一片安详,使他深感慰藉,令他遐思无限。
全诗大致分为五节,用内心独白的形式,采用无韵诗(blank verse)的格律写成。第一节从Five years have passed; five summers with the length开始到The Hermit sits alone结束,主要描写诗人五年后故地重游时的所见所闻。第二节从These beautious forms开始到We see into the life of things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回顾五年前与妹妹初次游历怀河河谷和丁登寺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及其对诗人心灵的冲击和净化。美好的景物虽已久违,但从未忘怀。第三节较短,可以看做是一个过渡,也可以看做是对第二节的肯定或强调。它以If this be but a vain belief开始,以How often has my spirit turned to thee结束。自然帮助华兹华斯从“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热病的沉重地压迫”中解脱出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诗人是如此频繁地在精神上转向“绿叶葱茏的怀河”和怀河所代表的自然。在第四节,诗人回到诗歌的开头。此节从And now, with gleams of half-extinguished thought开始,到Of all my moral being结束。在此节中,诗人对比此次游历与年少时初次游历的不同,由第一节作铺垫,强调重游对未来岁月的影响。在当下的愉悦中,诗人欣慰地想到未来岁月的生命与粮食正蕴藏。
第五节,也是诗的最后一节,从Nor perchance,/ If I were not thus taught到最末一行结束。这一节主要为诗人对其妹妹的“劝勉之言”。诗人在妹妹身上看见了过去的自我(“在你的嗓音里/我捕捉住从前心灵的语言,在你顾盼流转的/野性的眼睛里,我再一次重温了/往昔的快乐。”),他希望妹妹也能回归自然,也能培养、发展出一种与自己一样的对自然力量的深切领悟。
在《丁登寺》这首诗中,华兹华斯探讨了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生的相互关系。自然之于人,有如神灵之于虔诚的教徒,而要得到自然的启迪和护佑,正确的途径就是像诗人一样回归自然,崇拜自然,返璞归真。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由此引发了英国内部的动荡。正如Geoffrey Durrant所指出的那样:“《丁登寺》可以看作英国式想象在18世纪末面对由革命和战争的热情所带来的不安,面对与科学不断增强的疏离感所带来的不安,特别是面对商业、工业城市不断发展壮大所带来的不安时的经典表达。”
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质疑,使普通大众的不满得以宣泄,而抑制则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华兹华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在诗行中,让读者自己细细体会。他的不满与愤怒,抱负与期望,只是徘徊在字里行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种颠覆是权力产生的,权力本身就“建立在这种颠覆的基础之上”,通过抑制颠覆来强化统治。(杨正润,1994)
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作《伦敦,1802》,是运用这一理论的最佳例证。十九世纪初,在英国,商业资本的发展和海外的掠夺,使地主和中产阶级的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社会贫富悬殊。诗人深感国人重视物质利益、自私、精神沉闷、缺乏内心的欢乐。这首十四行诗的前四行,“弥尔顿,您应该生活在今天!/英国需要您:它是泥沼,死水一潭;/圣坛、刀剑、纸笔,火炉旁,/雄伟富丽的大厅与闺房”,表达的是诗人对英国沉闷腐朽现实的痛心疾首,希望借弥尔顿的献身精神,把英国从堕落的现实中拯救出来,“啊!扶我们起来,再回到我们身旁;/给我们礼让、美德、自由与力量/您的灵魂象颗明星远在天边;/您的声音象是大海的激浪,/纯洁好似朗朗的青天,自由而庄严”。
《世事让我们过分劳心》是一首带有社会批判性的十四行诗。在诗的前八行中,“我们对大自然的召唤视而不见;/为了蝇头微利,我们八灵魂弃捐/大海沐浴在月光之中,/大风呼啸昼夜不停,/现在象安睡的花儿一般沉静……”人们龌龊的金钱交易,与大自然月光海水交相辉映,与风云变幻的图景形成鲜明对照。从第九行中间开始,诗人表达了宁愿做个异教徒以求与大自然为侣的想法。在诗的结尾大海引起的联想涤荡了前面数行使人感到郁闷气氛,把人带入美妙的神话般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忘却樊笼、返归自然的喜悦。诗人面对英国社会风气的低下,商业意识的滋长驱使人们绞尽脑汁攫取财货的社会现实,虽然满腔愤怒,但无能为力,到最后只能忘却烦恼,回归自然。
三、 结语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尤其是格林布拉特的“颠覆”与“抑制”两个概念,简单分析了华兹华斯的成长历程及其三首诗作,认为华兹华斯虽然一生寄情山水,追求超尘脱俗,但内心恬静淡雅,浪漫飘逸,朴实无华,长期生活在尽享天地之灵气的湖区,其诗作多以描写大自然和人生关系为主题,咏颂大自然这一人生快乐和智慧的源泉,被誉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的风景画家”,其名作《咏水仙》、《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致杜鹃》等被后人争相传诵,但其实是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寄情山水,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及对不平等社会的憎恶反映在作品中。大自然对华兹华斯来说,既是心灵的归宿,又是灵魂的避难所。面对残酷而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逃避。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英美文学赏析教程(散文与诗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上册[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孙华祥.文学文本:阅读与阐释[M].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4]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篇7
一、生态批评(Ecocriticism)一词的起源
Ecocriticism(生态批评)由eco-(生态)和criticism(批评)构成,eco与critic分别源于希腊语的oikos和kritis。oikos和kritis连在一起的意思是“室内判断”。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生态批评家”一词可解释为“倾向于赞美自然,谴责自然的掠夺者,本着试图通过政治行为来扭转对自然造成破坏的观念,对叙述文化影响自然的作品做出是非功过评判的人”。
二、生态文学批评的源流和意义
生态批判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潮流,具有很强劲的发展势头。20世纪70年代,生态批评从零散发表的关注自然生态的文学作品和分析自然主题的学术文章中初露端倪。学术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联合研究所教授约瑟夫・密克尔教授和威廉姆・鲁克特的著作。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出版了专著《生存的悲剧:文学的生态学研究》。他首次尝试研究文学艺术与科学生态的关系。书中从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古希腊戏剧、但丁、莎士比亚以及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并提出文学的生态学这一术语。1978年,威廉姆・鲁克特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中将生态学和生态的概念引入文学批评,首次使用了“ecocriticism生态批评”这一术语。虽然生态批评自诞生时起遭到不少非议,但由于其对女性主义、后殖民等政治性批评的传承,也由于现实的语境压力――环境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日趋紧张――这股新兴的批评潮流已越来越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批评家在不仅关注文学外的种族、阶级、性别问题,又把目光放到了处于边缘之边缘的自然上。生态批评不仅是严肃的批评家们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彻底打开了文学研究的视野:文学批评的视域不仅和文本以外的社会融合,同时又向自然环境敞开了。生态批评标志着文学研究不仅穿越了其它的人文学科,也跨向了自然学科和自然。文学研究本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与外界不断对话的体系。生态批评正是在学术的前沿展示了这一点。
1996年美国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生态批判家彻瑞尔・格劳特费尔蒂(cherylI GIotfehy)和哈罗德费罗姆(Ha roldFromm)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书的序言部分对生态批判做了如下简明的定义“生态批判是对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我们以生态的视角重新观察研究讨论文学作品时,许多涉及自然或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文学作品得以重视或再版。华兹华斯的作品《水仙花》就是此类作品之一。
三、《水仙花》的生态批译解读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诗人,出生在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的一个律师家庭。考克茅斯位于英格兰西北角的“湖区”内,该地区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而闻名。正是由于家乡环境的熏陶,使得他创作的诗歌以朴素、浪漫和清新的文笔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和乡民村姑而闻名于世。他认为自然能够熏陶人的性情,使人拥有善良的情感,当人们把自己投入大自然中才会拥有自己真正的快乐。所以早在生态批判之前,华兹华斯就已通过诗歌把人和自然的紧密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水仙花》是华兹华斯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创作于1804年,发表于1807年。诗中所描写的是华兹华斯在1802年所见到的一片水仙花的景象。
《水仙花》诗句简单口语化,内容简单。描写了“我”出访友人归来,途径乌尔华特湖畔,看到湖畔又长又宽的一大片水仙花。作为一名旁观者,看到清新的大自然景色,美丽的金色水仙绽放在明湖边,绿树下,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后,内心深处涌出的愉悦情怀。大自然的平和与水仙花的快乐和谐一体,“我”乐不思归,愿与欢乐的水仙为伴,以度过那孤独和无助的日子,到达人生的幸福彼岸。
此诗第一节第一句,华兹华斯用象征性的语言描绘自己“我孤独的漫游,像一朵云”,措词雅致,把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一下就勾勒出来,体现了他热爱因孤独产生的宁静的自然美。“我孤独的漫游”是诗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虽然内心孤寂,而“像一朵云”体现的是自然的安宁。“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体现诗人路途中时间的永恒。紧接着“忽然”他意识到自己并不孤独,因为“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在湖水边,树阴下”诗人一下从高空来到他们中间。“迎着微风起舞翩翩”象征着一群可爱、美丽的少女。诗人诗心、诗情完全被美丽的大自然和美丽的可爱水仙占有。诗人在自然的和谐中找回自信,获取灵感。
第二节华兹华斯更加关注广阔的大自然。“连绵不绝,如繁星灿烂,在银河里闪闪发光。”诗人的情感从“山丘和谷地”“间转移到”“银河”――无边的宇宙,用银河、繁星比喻水仙的众多,表现了诗人钟情大自然的情感主题。“它们沿着湖湾的边缘延伸成无穷无尽的一行”,在无边、宁静、祥和的自然里,诗人的思绪像这一望无际的水仙花一泻千里。人间、天上联在了一起。接下来是水仙“在欢舞之中起伏颠簸”,千朵万朵颔首嬉戏的情景,诗人已完全沉浸、陶醉在这个漫舞欢歌的和谐世界中。这也是我们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第三节诗人的视线从无垠的宇宙回到湖边的水仙,从水仙又触及内心深处。“粼粼波光也跳着舞,水仙的欢欣却胜过水波”。以湖波粼粼比喻花波浪浪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写景到此结束。紧跟着诗人笔锋一转,望景触情,想到“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快乐!”于是水仙怒放转化成了心花怒放,自然界与心灵感而成一体,凝望的结果是将眼前的美景化作心中的美景,这种精神的结晶自然“价值无双”,它永远以美的意象慰藉诗人。他把自己比作一朵浮云,在这一片水仙花上俯视着它们,诗人还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The cloud wandered,the waves danced,但其重点还是放在水仙花上。他把它们写成:8 crowd,a host,a company,They dance and tOSS their heads,它们还会表达欢乐愉快(glee,jocund)的心情呢!
篇8
关键词:王维;诗歌;结构变幻;天人合一
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中,用自然、凝练的语言,绘画的艺术手法,描绘富有特征的景物,意境高远,清新自然。他善于在文字描写中融入绘画艺术手法,表现客观物象的直接性、可感性、生动性的特点,真切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从而缩短了读者由文字概念到具体形象的思维过程,使其诗作富有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这是对王维作品最中肯的评价。他的作品在创作中应用结构变幻和天人合一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体现诗情画意方面近乎达到完美,很有代表性,许多诗句都脍炙人口,从而使王维的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山水田园诗歌中的一个奇葩,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一、立体空间结构的变幻之美
空间结构的变化是王维诗歌当中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因为结构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步骤之一”[2]。在绘画艺术中,远近、大小排列的不同,构成生动的相互关联的富有立体感画面,使诗所表现的意境具有立体感。
王维诗中综合地运用绘画艺术手法,把自然景物用文字加以排列组合,构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感,层次分明,意境高远。如《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在这首诗中,作者首先对终南山的地理位置予以确定,接着写终南山的气势,最后再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描绘。从结构上,由远及近,由点到面,处处融入了绘画的技巧。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先把整个山体进行分段描绘,从山之高、山之长进行刻画,并运用多种技巧。首联两句是抬头所见终南山远景,是远观。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终南山的近景,山中云雾缭绕,奇妙无穷。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看到的情景,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致之缥缈,仿佛使人入仙境一般。尾联再写作者流连忘返,直到傍晚才向砍柴人寻觅住处。全诗八句,仅用四十个字,每联变换一个角度,句句体现作者匠心独运,处处都在用笔作画,线索清楚,层次分明,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借用浓淡渲染、远近衬托、色彩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对终南山进行描绘,这是诗人兼画家高超艺术的结晶。
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对大自然描绘的同时,将人的活动同样也融入大自然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写景抒情都极其真切自然,不用辞藻涂饰,得到了“天然之趣”。王维在《山居秋暝》诗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是作者描写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的代表作。空山、新雨过后,秋天的月夜,月朗星稀,空气清新,竹林里传来浣衣女阵阵的笑声,宁静的荷叶丛中,忽然莲花摇动,是渔舟轻盈地迎着月光驶去。诗人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的描写中,感受到了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将自然美和人的活动融为一体,创作出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美景。王夫之曾说:“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3]同时在这首诗中他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相统一,描写月光,由远到近;描写清泉,由近及远;描写浣女,由暗到明;描写渔舟,由明到暗。青松是静态的,月光是动态的,石头是静止的,流水是移动的,动与静和谐统一,充分体现诗人娴熟的艺术功底。
又如,王维在《新晴晚望》中写道:“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作者起手先写远处广袤的原野,再写近处的村门、树木,紧接着描写的是春雨新霁后夕阳在水田中泛着白光,遥远的青山也清晰可见,末尾两句道出农家人忙春耕的繁忙景象。这样描写,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和谐美景。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由远及近、由静到动、由虚到实等多种表现手法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美,这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彰显了王维诗歌的独特之处。
综上所述,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结构的变化又有和谐之美,使人读诗如赏画,他将绘画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形成他独特的诗歌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诗学观;华兹华斯;水仙;主题;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86-02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湖畔派”诗人的代表之一,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的主要成就除了诗歌创作之外,还在于他对浪漫主义诗学理论的阐释。他的诗学理论,集中体现在《1800年版序言》和《1815年版序言》这两篇文章中。其关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理论,包括对“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等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他的诗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辟了19世纪西方诗学的新方向。
《水仙》是他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写于1804年。诗歌记叙了华兹华斯和他的妹妹在一次郊游时所见的景色。由于这首诗视觉意象优美、节奏明快舒畅、韵律简洁工整,被人们视为英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典范。全诗共有四个诗节,描写了诗人外出散步,在湖边偶遇水仙心中愉悦,多年之后在独处时回忆起当时所见美景,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诗歌的情感
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消失,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情感既是华兹华斯诗歌的灵感源泉,也是他是诗歌的创作主题。诗歌不是源自人的理性,而是源自人的心灵,因为“人的心灵能够映照出自然界最美最有趣的东西”。
据华兹华斯的妹妹在1802年4月15日的日记记载,她和华兹华斯拜访朋友归来,“在高巴罗公园那边的林中看到了几株临湖的水仙花……我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仙花。他们长在青苔石头中间,长在石块周围,长在石块上面;有的把头靠在石块上休息,如同靠在枕上来消除疲劳;有的在摇摆,旋转,舞蹈,仿佛随着从湖面吹来的轻风一起欢笑。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快活,总是在闪闪发光,变幻不停。”两年之后,华兹华斯根据这段回忆创作了《水仙》一诗。仅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秉承了自己的诗学观念,诗歌是在平静时刻的一种回忆。时隔两年之后他将当时所见之景描写出来,就像是一个印象派画家,更看重的是当时所见之情景在自己脑海里留下的印象,而不是深入到细节。虽然当时的情景已不在眼前,但是在他心中平静的时候,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一次涌向心间。
正如诗中最后一个诗节写到:
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
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
它们常在心灵中闪现,
那是孤独之中的福祉;
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
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译)
多年以后,当时的情景还是会在诗人处于心灵平静的状态下浮现,如若不是此情此景给他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他绝不会多年以后还记忆犹新,这就是他所说的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湖边成片的水仙,是怎样一番少见的美景,相信每个路过的人都会感慨一番。
二、诗歌的题材
华兹华斯在《序言》里说到:“题材的确非常重要!”他认为诗歌题材绝不是“疯狂的小说”,也不是“病态而又愚蠢的德国悲剧”,更加不是“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用韵文写的夸张而无价值的故事”在他眼中,好的题材能让读者体会心灵的优美和高尚,它来源于诗人真挚的情感的流露。华兹华斯强调:“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只有以情感作为诗歌艺术的推动力,将题材有机地组合成为合理的动作或是情节,才能创作出真正完美无缺的诗篇。华兹华斯认为,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正是由于诗人不断地与外界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才导致了情感的产生;由于诗人创作诗歌的基点是人的本性和日常生活,诗歌才有了与外界天然的联系,就更容易将外界事物演变为诗歌题材,从而促成诗歌的诞生。
《水仙》取材于大自然,诗人认为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同时,自然的东西也是最日常的东西,所有的普通读者都见过水仙花,能够对水仙花的美产生共鸣,虽然每个人对美的鉴赏力有高有低,但是这样的题材却最容易使诗人和读者产生天然的联系,激发读者内心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正如诗中描写水仙花的诗句:
忽然间我看见一群
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
在树荫下,在湖水边,
迎着微风起舞翩翩。(飞白译)
读者能从此情此景中感受到成片金色水仙花的美,如果将主题换做某一专业领域的生僻题材,恐怕就有故作阳春白雪之嫌,让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这首诗歌也就无法像今天这样广为流传了。
三、诗歌的语言
华兹华斯否定18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所使用的华丽辞藻,想要建立起一种新的诗歌语言传统。这既是诗人呼应时代要求进行的语言变革,也是他自身诗学思想发展的结果。《序言》中谈到诗歌的语言时华兹华斯说:“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华兹华斯认为语言必须与时俱进,适合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语言学家特纳对华兹华斯的一些诗行做过难易程度的分析,数据显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多数单词都包含在一个五岁儿童的词汇表之中。诗歌的语言简单,体现了华兹华斯提倡使用普通人语言来写诗的这一主张。其实诗歌的表现力不仅仅取决于所使用的语言的难易,更取决于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要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达到较高的感染力,必须在别的方面下功夫。因此华兹华斯很注意韵律在表达感情时的作用。比如在《水仙》一诗中,绝大多数诗节采用四音步抑扬格,且韵律整齐,所用的韵脚是ababcc,efefgg,hihikk,lmlmnn,每个诗节的第一、三行押韵,第二、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音韵美与意境美的完美结合。此外,这首诗还采用了大量的长元音和双元音,它们可以减慢诗歌的阅读节奏,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水仙花在微风中轻柔的摆动,诗人迈着缓慢的步伐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正如《水仙》中对水仙描写的诗句:
Continuous as the stars that shine
And twinkle on the milky way,
They stretch''d in never-ending line
Along the margin of a bay:
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
上面这几句诗中shine和line押韵,way和bay押韵,glance和dance押韵,让原本简单的诗句通过韵律的作用显得更加富有感情。该诗节中采用的基本都是人们的日常所用词汇,例如, “milky way”, “margin of a bay”等,简单通俗但又别有一番滋味,让人感受到其中无尽的美感。
四、诗的创作目的
华兹华斯认为,“作品本身自然就带有着一个目的”。即他强调诗歌所具有的教育和娱乐的目的。“我们的描写事物和表露情感在性质上和彼此联系上都必定会使读者的理解力有某种程度的提高,他的感动也必定会因之增强和纯化”。普通人能够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其中强烈的情感,让他们也能拥有与诗人一样的想象力,从而使头脑摆脱麻木状态。达到了这一目标,就实现了诗歌的教育功能。华兹华斯把给予人们快乐,以及提高认识心灵的美丽和人的尊严的能力看作是“各个时代的作家所能从事的一个最好的任务”。他在给乔治・博蒙特的信中宣称:“每个伟大的诗人都是导师”。华兹华斯坚信诗人是人类精神的导师,诗歌能帮助人提高认知能力,实现自我发展。华兹华斯还很强调诗歌的娱乐功能,认为诗歌首先是带来快乐,“诗人作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诗歌满足了人对快乐的追求,显示出了对人之作为人的尊重,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水仙》极其生动的描摹了诗人所见的水仙花,让读者在想象中满足了他们对美的视觉欣赏要求,达到了让人身心愉悦的目的。同时,水仙花代表着大自然的美丽与恬静,大自然能够激起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如诗中所写:“每当我躺在床上不眠,或心神空茫,或默默沉思”,唯有当日所见之美景,才“是孤独之中的福祉”,使“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飞白译)。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得万物与人的本性相通,“与这样快活的伴侣为伍,诗人怎能不满心欢乐!”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回到大自然寻求精神的慰藉,感受发自内心的快乐。
五、结语
《水仙》是华兹华斯对自己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他认为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感情的诗是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作为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奠基人,华兹华斯强调诗歌创作的主题应当贴近生活,反对新古典主义所采用的华而不实的语言。主张诗歌语言应当简洁,生动,且富有生活气息,诗人应使用人们真正的语言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和情节。他希望能通过对真实情感的描写,改变人们思想的麻木状态,激起人们心中对美的感受力与创造力。华兹华斯相信,诗歌可以陶冶人的心灵和情操,诗人要做的就是给读者带来愉快的感受,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曹葆华译.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赵光旭.“化身诗学”与意义生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篇10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诗是唐代作家刘禹锡写的,诗名叫——《浪淘沙》。
刘禹锡他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诗很有韵味他写的诗数不胜数。这首诗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弯弯曲曲的黄河,挟带着万里泥沙浪淘汹涌,奔腾万里,从遥远遥远的天边,滚滚而来。如今诗人还要涌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逆流而上,一直到银河,让黄河载着诗人,一同和黄河一起高高兴兴去牛郎织女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