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4 03:3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口腔粘膜病学 ;试卷分析; 难度 ;区分度口腔粘膜病学是研究口腔黏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在我国,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一门年轻而各方面亟待发展的学科,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考试管理都有待改革和提高。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而通过对试卷和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从中获得反馈信息,评估教学方法的优劣,反映出教学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既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又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选取本校2008级5年制本科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全体学生的62份口腔粘膜病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本学科的考试管理提供参考。资料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试卷 试卷为本校2008级全体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口腔黏膜病学》期末考试试卷,共62份。试卷由本教研室根据课堂授课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先从题库中抽题,再由3名高年资的教师商讨后,修改、组合而成的;本次试卷,总题目75道,其中固定答案的客观题(单选题、判断题和填空题)共65道,分值65分;主观题(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共10道,分值35分,全卷满分100分。试卷以参考答案统一评分,主观题由一人评判,客观题由2人评判。
1.2分析方法 将62名学生的总成绩和每道试题的答题情况输入计算机,采用本校开发的试卷分析软件进行试卷分析,统计指标包括: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别度和可信度等;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试题的内容组成进行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考试成绩分析
2008级口腔临床医学专业62名学生《口腔粘膜病学》期末考试成绩中,最高分92,最低分34,平均75.6,全距58.00,标准差为9.77,正态性检验呈负偏态分布。优秀人数(≥85分)10人,优秀率16.1%;及格人数(≥60分)60人,及格率96.8%,。考试成绩分布频数表和直方图见表1、图1。
表1 考试成绩分段频数表分数 频数 频率(%) 累积频数 累积频率(%)
图1 考试成绩分布直方图
2.2 试题质量分析 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难度(P)是反映试卷难易程度的指标。本文采用试题通过率法计算客观试题难度,用平均数方法计算主观题的难度。在评价试题时,P值越大,考试的难度越小。P值在[0.3~0.7]内时比较理想,在[0,0.3]时偏难,在[0.7.1]时偏易。
本次考试试题的难度指数见表2.
表2 口腔粘膜病学各类试题难度分析结果
难度(P) 名解 填空 判断 单选 问答 频数 频率难(0.7) 4 10 8 25 3 50 66.67%
由表2可看出:小于0.3的难题仅4道,0.3~0.7之间的中等难度题21道,大于0.7的偏易题有50道之多;且难题、宜题、易题的题数之比例4:21:50,其比例结构欠合理,易题偏多。区分度(D)是指试题对考生学习成绩的鉴别程度,应列为常规测量项目。D值越大,题目的区分度越大,也越有效。
表3 试题区分度分析结果
区分度(D) 名解 填空 判断 单选 问答 频数 频率≥0.3 2 8 4 18 2 34 45.33%[0.15,0.3] 2 4 2 13 2 23 30.67%
由表3可见,区分度≥0.3的试题有34题,占总题数的45.33%,0.2≤区分度
2.3试卷质量分析
2.3.1 信度 信度是指试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以信度系数R来表示。RR>0.7,则可靠信好,R≥0.9,则可靠信很好。本次考试的R值为0.87,信度较好,说明本次考试是稳定可靠的。
2.3.2 整体难度 一般标准参照性考试的试题平均难度以0.65左右为宜,各种难度的试题都有,难、中、易试题的比例以两头小、中间大为宜。本次试卷的整体难度值为0.76,难度适中但略偏低。
2.3.3 区分度分析 一般考试的平均区分度应≥0.20。本次试卷平均区分度为0.28,区分效果尚可。
2.3.4 内容组成 试卷的内容效度是决定考试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必须在考试命题、组卷时就应由专家根据考试的目标、要求对试卷内容组成进行合理设计,考试后检查其内容组成与原设计要求的差距,应列为常规测量项目。本试卷内容组成包括:本学科所学内容各章节占的分数比例,各种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试题内容按教学要求掌握分类的不同层次(了解、熟悉、掌握),按教育目标分类的各认知级别(记忆、解释、问题解决)等。具体见表3.
表3 2008级口腔粘膜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题分统计表
3讨论
口腔黏膜病学[1]的理论教学不仅涉及到皮肤病学、内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多门学科,而且,它的研究对象――口腔黏膜病病种繁多、病损形态多样,因此,对本科生来说,相对应于其他口腔专业课程来说,学好口腔粘膜病学比较难,也是历来教学的难题,为了提高教学,本教研室进行了多种教学法的尝试,如PBL教学法在口腔粘膜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标准化病人在见习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本研究旨在通过对08级口腔本科学生口腔粘膜病学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一方面检查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本次考试成绩均数为75.6,标准差为9.77,从偏度和峰度值可以看出,成绩分布为偏态分布,但优秀和不及格人数都较少,成绩仍主要集中分布在均数附近,基本符合课程结业考试的规律[2],反映了学生的整体实际水平,也一定程度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说明本试卷命题基本合理。
试题分析是批判地审视试题,以便挑选最佳试题从而生成高质量的试卷的过程[3],通常是以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它们既是不同的概念,又有密切联系,分析试卷时常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试题难度值可为0.00-1.00,一般认为0・30
一般标准参照性考试的试题平均难度以0.65左右为宜[5],各种难度的试题都有,难、中、易试题的比例以两头小、中间大为宜。本次试卷区分度较好,但整体难度指数为0.76,适中但略偏易,这可能与本次试卷试题难度偏低试题所占比例过多,难:宜:易题的搭配比例略欠合理有关,在今后的考试管理中,对于学生得分超过90%的考题应加以修改,增加其难度系数,降低此类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以保持试卷适宜的难度。
试卷的内容效度是决定考试质量的重要因素。要有良好的内容效度[6],必须在考试命题、组卷时就应由专家根据考试的目标、要求对试卷内容组成进行合理设计,考试后检查其内容组成与原设计要求的差距。本试卷内容在本学科所指定的范围内,试题覆盖面广,题量适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较全面地考核;掌握、熟悉、了解性试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为52:33:14.,该比例比较适当,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其次,试题与认知分级的关系:记忆、解释、应用、综合分析试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为40:15:20:25,该比例比较适当,既有效考核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也有效测试了学生对的知识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再次,题型结构情况:客观性与主观性试题所占分数的比例为65:35,结构基本合理。从各题型得分情况分析,在5种题型中,以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及问答题得分较高,而是非题与选择题得分相对较低;说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较好,而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的高层次认知能力较差,这提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进一步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注意学科渗透性,更多联系临床等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做到了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命题时考虑到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命题范围覆盖了大纲要求和了解的内容,内容比例基本合理;考试信度是可靠的,区分度较好。但难题:宜题:易题的比例配比不太恰当,使得整套试卷总体难度略偏易,在今后的教学考试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合理地把握好试题的难度。参考文献
[1]陈谦明.口腔粘膜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许志强,周华东,李 静,等.试卷分析系统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重庆医学,2010,39(10):1311-1322
[3]郭怀兰,王建洲,刘长俊,等. 预防医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 西北医学教 育,2004,12(1):34-35
[4]金中执. 医学考试质量测量与评价. 继续医学教育,2001, 15( 3):41-43
篇2
生物组 于新玲
本次期末考试主要考察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虽是复习内容,但是难度是教之前提升很多的。本次试题的特点是考察的知识点较全、较新、较隐蔽(有些题目学生找不到思考点)。现就试卷内容(知识点)分布、学情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学建议概述于下。
一、 试题分析
考查的知识点
覆盖的试题
分值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生物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
2
细胞中的有机物
2、3、4、12、18、
24(1)(2)
15
细胞的基本结构
5、6、7、8、9、10、
24(3)、25(1)
19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1、
25(2)(3)
10
酶、ATP
14、17、19
26
18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13、15、16、20、21、22、23
27、28
36
二、学情分析
难易程度
涉及到的题目
分值
学生得分
易(基础)
1、6、7、8、10、12、13、15、17、18、19、22、23
26
中(综合)
2、3、9、11、16、20、25、26、27
45
难(能力)
4、5、14、21、24
29
二、 从经验和缺失两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反思日常工作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认真分析题干,无视题目中有效信息。
例如:非选择题24(1),题目中考查细胞器的分离方法,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只看了分离方法,就写了离心,回答不准确,应该答差速离心法。
非选择题25(1),题目中考查的是提取纯净的细胞膜最好选什么材料及选择原因,学生对本题的关键字词理解不到位,对语言描述不准确,答成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人和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等。
2、分析图表题的能力欠缺
例如:非选择题第26题,该题考察内容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为必修一重难点之一,多数学生对呼吸和光合过程已经掌握,但是不会自己分析图中的有效信息,学生因为不会分析图表内容,而不会做题,因而得分率较低。
3、畏惧实验题,不认真分析
例如:28(3)是设计实验题,本题实验目的很明确,且已经给出表格,降低了题目难度,但是学生分不出对照组和实验组,更加不会分析,因此无法根据题意答出正确答案。
4、书写不规范
部分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不清,划掉改正的多,要么字写得小而密,要么大而乱的问题。
三、 整改措施
1、加大力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一学段的教学内容必修二和必修三中生物学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教材,揣摩教材,分析教材, 采取联系生活实例、多媒体过程演示、学生亲手实验等多种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加以灵活运用。
2、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
3、注意相似概念或原理的辨析
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相似易混淆概念的辨析工作,利用表格的方式、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等方法,进行总结。例如J型曲线和S型曲线,对照识记,加强记忆。
4、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关于联系的高级知识和建立联系的能力是生物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把大量的生物学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越来越有层次的生物学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体验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蕴涵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产生式。
在复习中,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纵横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5、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 试卷分析任务分工
试卷任务
试题分析
于新玲
学情分析
于新玲
试卷质量分析表
于新玲
反思
于新玲
篇3
关键词:期末考试;总结;思考;试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14-02
大学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一门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考试后情况的分析,不仅会对今后教学过程的改进完善有所帮助,而且对学校教学文件的制订和课程设置安排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1]。目前,期末考试后,多数教师把试卷改完,在学校网页教务处本科教学一体化平台登录成绩后就算完成任务了。虽然教师们做了试卷分析,但也只是按要求统计一下及格率、排一排分数段等,真正使教师们能静下心来,分析研究一下试卷、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等不多,这样考试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因此,有必要进行考试后的总结,总结一下经验与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会对今后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5级土地资源管理和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的期末考试为例,对考试后进行了总结和对今后教学工作的进行了一点思考。
一、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
(一)对考试试卷的总结
1.对试题质量总结分析。试题质量分析是一项非常细致而耗时的工作,在期末考试后,教师对试卷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与论证,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试题、区分度小的试题和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要逐一加以修改完善,对有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容易引起歧义的试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以后考试中再次出现。而对于试题的难度适宜、区分度较高和语言描述准确的试题,应该重点标注出来,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建设重点素材。科学的试卷质量分析结果,可为教师在改进教学工作(包括改进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命题组卷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因此,应把试题质量分析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工作认真做好。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中较容易题比例为40%,适中题的比例为46%,较难题的比例仅为14%;表明试卷难易的比例搭配基本合理,试卷内容涵盖广、题目类型多样,因此试题整体质量基本适中,但试题的难度相对不大。在今后命题过程中要注意试题的难易比例分配。只有一个相对合适难度的试题,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过关,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考试的兴趣。
2.对试题内容的总结。期末考试试题内容应当是一门课程核心内容的浓缩,是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的真实体现,不但能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而且能反映各部分内容和各认知层次的相对比重,还能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数量比率,以保证试卷的内容和结构的效度。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期末考试,基础知识题目占80%,综合性题占10%,实际应用的题占10%,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能力,但应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问题方面的题目较少。在今后的考试中,力求做到综合性题和实际应用题的比例占30%―4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考试题型的总结。期末试题一般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种类型。其中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题型包括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由于《土壤与土壤地理学》知识点较多,范围较广,出题覆盖面较大,因此,客观性题目的比重较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4:1,做到了考试题型的多样化,基本符合命题要求,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核题型少。今后要减少选择题、填空题和概念题的分值,增加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题型分值,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考试成绩的总结
本次《土壤与土壤地理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44分,平均分76.9分,及格率92.3%。从试题类型得分率来看,名词解释题的得分率为87.1%、填空题86.7%、选择题77.3%、判断正误题76.9%、简答题70.7%、综合题目70.8%。可以看出,名词解释得分率最高,其次是填空题,反映出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较好。从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来看,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因此,本次考试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但有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的是缘于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不好;有的是对学习缺少动力,厌学造成的;有的是沉迷于网络,疏于学习造成的。在教学中如何兼顾到这些学生,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专心学习,也是教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总结
期末考试成绩的高低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成功与失败的一种有效形式。考试后不仅要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对照学生的成绩,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目前很多教师对期末考试后的总结认识不够,往往只把考试当作评价学生学习的工具,忽略了考试本身所具有的评价教学效果的功能。因此,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认真分析试卷中反映出的教学问题,并认真加以整改。
二、对期末后的一些思考
(一)不断提高试题质量
期末考试试卷常规命题办法是由任课教师在考试前出题,这种出题方式是教考不分离,易受出题教师个人经验和偏爱的影响,且易与往年试卷试题重复,并且可能出现试题阐述不严密甚至错误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试卷的质量,使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对一门课程的出题原则既要能达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能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考试,同时试题也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使学与不学、学得好与学得差的学生能在课程考试的成绩中得以体现,以此打消学生的学习惰性,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正常发挥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因此,在期末考试后通过试卷分析不断优化、补充和完善试题,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试题库,实现教考分离,确保试卷质量本身的准确性、科学性,使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起到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的作用。
(二)教师要认真批改试卷,分析研究卷,提高教学效果
考试后教师要依照评分标准认真批改试卷,细心统计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分出名次,以此作为评优、评奖学金、助学金、入党、保研等的重要依据[2]。批改试卷要公平、公正、避免人情分,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要做到有理有据,避免随意性给分。同时,教师平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学生不但重视最后的考试,还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考试后,教师对试卷的试题质量做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及教学实际情况,对试题难度不合适,区分度小及语言描述不够准确的试题加以修改完善,对错误的试题要彻底改正,而对于差题则应坚决淘汰,杜绝在下次考试中再次出现类似的现象。而对于质量较好的试题,可作为今后命题及试题库的优秀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而且要重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求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记忆,而且要强调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要强调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可从考试所反馈的信息中发现。因此,考试将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良好评价作用。
(三)教师要教书育人
考试只是大学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目的。因此,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思想状况,要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特别是对待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并逐一克服。教师要认真备课,用心讲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四)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也反映学校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水平。从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胸无大志,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努力不够,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学习,平时能认真听课、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树立良好的学风。
参考文献:
[1]陈俊,刘廷禹.从大学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看学风问题[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3):42-47.
篇4
【关键词】微生物与免疫学试卷分析教学改革
微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许多临床课的基础,尤其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为了衡量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范围,进一步发现教学上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对2008级护理专业部分班级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为本学科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提供相关材料。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2008-20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共162份试卷进行分析。由任课教师出题,教研室主任综合审校后形成两套试题,教务处随机抽取其一作为试卷,卷面90分。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重点掌握的内容占69.1%,熟悉内容占20.8%,了解内容占10.1%。
1.2方法在严格的监考下完成答卷,按统一标准流水批改。借助计算机Excel表等对试卷成绩、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分析。
2结果
2.1答题时间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2.2学生成绩分布最高分86,最低分26,平均分64.18,标准差11.42,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具体数据见表2
2.3试题难度与区分度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一般认为难度值在0.4~0.7,大于0.7试题偏易,小于0.4认为试题偏难[1]。但在普通中专学科考试时,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试题难度分布及区分度分布
2.4各类型题得分情况最低的是单项选择题,平均59%,最高的是名词解释占85%,判断题76%,问答题占74%,填空题占73%。
3讨论
3.1试卷质量分析试题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基本覆盖各章掌握及熟悉内容,题型结构合理,题量适宜。难度0.73,区分度0.29,平均分64.18,成绩接近正态分布。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3.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格率89.5%,大部分集中于63-72分数段,占46.9%,反映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知识面的掌握情况较好。各类型题得分率分析,最高的是名词解释,主要与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有关。最低的是选择题,原因之一是试题灵活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综合分析及推理能力。原因之二是免疫学内容相对较多新晨
3.3对今后教学改革的指导理论联系实践:例如从学生在生活中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出有关乙型肝炎病毒的知识,课后要求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防治乙肝的知识并行成书面材料作为作业。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更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热爱学科的思想。学法指导:与学生及时沟通,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能力给予相应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知识理解的方法,不断巩固学习效果。改革教法: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尤其在免疫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知识的理解。打破学科界限,把本学科与生理、病理、临床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这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篇5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传达学校工作精神,布置教研组
工作计划。
第三周:教研组会。中心发言人:涂鹏。各备课组布置备课任务,每人
准备一节课。有教学课件的制作。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四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五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教案检查。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六周:教研组全体老师作课、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作课老师。
对教学课件做为改进的重点。
第七周:推评确定参加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希望之星的
人员。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第八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九周:各备课组准备期中考试试卷,根据学校要求,有针对性地组题。
教案检查。
第十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涂鹏。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阅卷,各备课组做出试卷分析,教研组评析。
第十三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研究xx年高考试卷。
中心发言人:王彩云。
第十四周:教研组全体人员备课,组合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
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五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一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
第十六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二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
第十八周:针对高三年级第三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探讨生物
教学论文的编写。教案检查。
第十九周:针对高三年级第四套复习试卷的考试情况,总结经验,
组合高三年级第五套复习试卷。
初中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入期末考试复习。
探讨生物教学论文的编写。
篇6
关键词: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01-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26
每学期期末,学校按常规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组织各课程命题考试。考试完毕,各任课教师批改试卷,登分记录,并且按照学院教务处的要求填写了试卷分析报告,上传、存档之后,这件事似乎就进入了完成时态,因为这是期末考试后的“规定动作”,大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最近,笔者抽空对本来一交了之的试卷分析报告再看了看,想了又想,不免产生了几分思考,因而想针对二年级一个班级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试卷,尝试性地做一些初步的、简单的分析,以便从这些客观的、具体的数据中认识、了解这一学期教师以及学生在考、教、学方面的得与失,利与弊。
1 . 试卷介绍
本次考试是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第三册)期末考试,时间为90分钟。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期末课程考试,作为一种定量测试手段,也应以评价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为主。因而考试项目包括这几个部分:听力、阅读、词汇、短语翻译、作文等。具体分布如下:听力(20%,简短对话和短文理解多选题),阅读(20%,篇章理解多选题),选词填空(20%,选择合适的单词填入相应的句子),短语翻译(24%,二十余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翻译,汉―英,英―汉),作文(16%,按所给要求的命题写作)。
2 . 学生试卷情况分析
从图表-1的分析报告可以看出,该班的英语考试成绩分布“中间高、两头低”,总体呈正态分布。符合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状态/要求。平均分为72.53,难度系数0.27,均属正常范围。(注:考试难度系数计算如下:Dc=1-A/T。Dc:难度系数,A:考生平均得分,T:满分。一般而言,比较理想的难度系数以0.2左右为宜。)
从标准差的数值8.67来看,是个位数,也属正常范围。说明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相对来说较为整齐。所谓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TD,可以利用Excel的函数工具计算此数据),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均值。
由此可见,本次英语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基本相符。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际掌握情况。
把握了考试的总体情况, 再进一步分析各个项目的具体数据,了解学生的强项和弱项,以便完善今后的工作,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各个项目情况如下:
将每一个考试项目按照相应的比例换算成100分制,比较其平均分,难度系数和标准差。即:听力20%×5,阅读20%×5,选词填空20%×5,短语翻译24%×4.167,作文16%×6.25。如:各个考试项目的原始平均分:听力10.67,阅读14.67,选词填空12.87,短语翻译21.38,作文12.51,等等数值,经过换算,得出以下数据:
从图表-2,可以看到比较突出的二点,一是听力部分平均分低于60,难度系数最大,比较难;短语翻译部分平均分89,难度系数最小,学生总体水平达到良好程度,成绩不错。二,根据标准差,看出选词填空项目,标准差数值比较大,25.85,说明学生之间分数差距相当大;对比短语翻译项目,标准差数值比较小,6.08,学生分数接近,差距相应就比较小。
短语翻译项目,(二十余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翻译,汉―英或英―汉),平均分89,达到良好成绩,差错率低。说明绝大部分学生花了一定的时间,理解、记忆了相关内容,有“背”而来,复习工作比较到位。
阅读部分(篇章理解多选题)和作文部分(按所给要求的命题写作),观察平均分和难度系数,都属于正常范围,整体尚可。阅读方面,学生平时练习比较多,如:教材每一单元有Text A和Text B,课外也有快速阅读等资料。
写作练习方面,在平时作业、测试中,也定期布置了相关的写作内容,因而同学们能够把握有关主题内容,遣词造句,无重大差错。
3 . 后续思考和改进方向
从试卷的具体项目而言:听力部分(简短对话和短文理解),平均分53.4,低于及格分,说明学生普遍失分比较多,总体比较差,相当部分的学生失去一半分数,仅有三、四个同学差错较少,考试难度系数0.47,考题难度偏高,究其可能的原因:(1)本学年没有针对二年级学生设置英语听说课程,缺乏系统的、有效的训练;(2)一年级期末,大部分同学参加并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的四级考试,大家自然是如释重负,紧张的情绪舒缓了许多,英语学习方面也许有所松懈;(3)针对性的复习资料有限,临到考试产生陌生感。
教师出题方面,今后要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把握听力内容的难易程度,包括篇幅长短、语速、节奏等相关要素。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媒介,加强专项训练,自主学习。若学院的实验实践教学的条件成熟,则可以充分利用语音实验室资源库的优势,在课堂内外,多方位、多渠道,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听力素材。
选词填空部分(根据所给词语的意义、词性、搭配等要素,填入相应的句子),主要选取了课文中的若干比较重要的单词,或短语,要求学生熟悉其含义,掌握其用法。此项目标准差数值比较大,25.85,说明得分高低不均,学生之间差异比较大。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把握好的二十个选项全对,得满分,做得差的只选对三、四个单词,这之间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说明有些学生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语汇,或一知半解,或囫囵吞枣,没有仔细揣摩辨析其意义和用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时时注重词语的积累,了解其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惯用法,对于课文或是练习中“邂逅”的单词或短语的含义,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语言测试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外语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通过对一次期末考试试卷各个项目以及学生成绩的分析、比较,得出一些反馈信息,从中能够发现并了解教师、学生以及命题等方面的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以此来组织、优化后续的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从细节入手,精益求精,促进自身进一步完善考试这一重要的工作,使英语考试对外语教学起到正面反拨作用,为教学服务,知己知彼,即:知教知学,使之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同时,也是回顾自己的工作过程,思考工作的得失,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考、教、学等相关环节的各项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篇7
一 学习教务处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教学目标,效果和进度。做好同头备课,每人听课节数不少于18节。
二 讨论说课的有关要求,请市级说课一等奖获得者介绍说课的经验,讨论若何做好这次说课比赛。
三 第四周组内说课比赛,评出参加校级说课比赛人选。
四 为活跃我校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理化生知识的学习兴趣,举办“幸运二十一”之五知识大奖赛。
五 做好期中考试前的出题,以及后来的阅卷和评分工作。
篇8
内经选读课程是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提高中医药文化素质的重要课程,是中医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也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学生对《内经选读》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医学院校必修课程的考试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重要测评工具,试卷质量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内经选读试卷进行质量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掌握的真实水平,还可以评价试题质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试题库建设、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九版),选取我校中医学专业2012级中医3班内经选读期末考试试卷为研究对象。参加考试人数60人,共60份有效试卷,考试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试卷包括5类题型,试卷结构如表1。试题由专业授课教师根据学科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命题。试卷的评判依据命题教师制定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完成阅卷。
1.2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2003将60份试卷按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各题的得分及总分情况双份输入,并经仔细核查与修订。然后将表格中数据导入到SPSS19.0软件,在数据视图中定义变量名分别为学号、姓名、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默写原文题、论述题、总分,在变量视图中检查数据类型,学号和姓名定义为字符型,长度为8;各题得分和总分定义为数值型,长度为8,小数点后长度为0。然后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通过计算难度、区分度和信度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2结果
2.1成绩基本统计描述 考试成绩的基本统计描述指标选择均值、中值、标准差、偏度、峰度、极大值和极小值等统计量。输出描述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1。平均分为72.8,标准差为13.173,标准差值较大,说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2.2正态检验 考试成绩一般要求符合正态分布,若不符合正态分布,说明考试结果不理想,出现低分数段人数太多(正偏态分布〉或高分数段人数太多(负偏态分布)两种情况。从成绩分布的直方图可以初步判断,学生的考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用单样本K-S检验来判断,检验结果显示sig值为0.796,大于0.05,可以认为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2.3难度分析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计算公式为P=1—x/w(P为难度系数,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均值,w为该题的满分。难度系数P值越小表明试题越容易,难度系数P值越大表明试题越难,最小值为最大值为1。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在数据视图中,将表1中各类型试题的满分、总分和表2中各类型试题的均值、总分的均值直接录入,并定义变量名为“满分”和“均值”。然后点击转换-变量计算,在目标变量中输入难度系数P,在数学表达式中输入公式1-均值/满分,计算出各个试题和试卷的难度系数。结果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多选题难度系数最大,为最难题型;默写原文题难度系数最小,为最易题型。整个试卷难度系数为0.27<0.3,说明难度偏小,试题较易。提示应该适当增加试题难度,特别是单选题、默写原文题和论述题。
2.3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D)是指试题对学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是一种区别学生成绩优劣的统计指标,一般与试题的难度系数一起来分析。对试卷进行区分度分析时,常以考试总分作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学生在某题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该题的区分度。对于客观题来说,一般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于主观题来说,一般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这些分析在中都有相应菜单命令。整个试卷的区分度由各题的区分度求加权算术均数。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区分度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度很好;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本次考试的区分度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本试卷各题型的区分度较高,整个试卷的区分度为0.636,能区分出学生之间的实际水平差异。结合前面的难度系数分析,提示成绩较低的学生要加强学习的自觉性。
2.5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试卷的信度分析可以反映试卷测试结果是否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信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1,其值越大,信度越高,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试卷信度分析可以采用SPSS中的可靠性分析,选用ɑ模型。本次考试的试卷信度为0.734,说明试卷的信度较高,较真实的反映了该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水平。
3结论与建议
篇9
关键词: 艺术专业大学生 英语成绩 英语水平
一、引言
期末考试是一门学业成就测试、教学的阶段性考试,其目的是对教师在整个学期所教的或学生所学的内容进行的测试。[2]目前,许多大专院校把等级试题讲解纳入教学内容中,在实施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时,将其作为水平考试对待或者使之与大学英语三、四或六级等水平考试结合。理由如下:一是学生反对在期末考试中出大量教材上的现成题,不利于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5];二是诸如高校应用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此类的水平测试可以体现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实际英语能力。那么,当学生视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为英语学习的最大目标和学校期末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估的结合方式时,期末考试将教学内容与相应的水平考试内容按适当的比例进行结合,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考查他们的英语水平。
二、研究设计
(一)问题
本文通过跟踪08级艺术专业90名学生的两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包括对教材内容和非教材内容的考核,了解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有提高;如果有,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研究工具
本方案的研究工具包括两个角度:一是对比两次期末考试的试卷和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析两次考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二是利用问卷――《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来寻找影响学生英语水平的原因。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方案的研究对象是从我授课的150名学生中抽取出来的90位学生。一是因为他们的专业和英语教师相同,二是因为他们的英语成绩更具有可靠性。
三、调查的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试卷分析
我在第一、二学期为90名研究对象主讲大学英语课程,包括听、说、读、写,并参与了两份期末考试试卷的命题任务。两份试卷的分析情况,如表1。
从表1可知,两份试卷分别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来自教材之外,包括听力和阅读,共占60%,主要用于测试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部分是来自教材内容,包括语法词汇、翻译和写作,共占40%,主要用于测试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两份试卷的题型一致,题源基本保持一致,分值也基本上一致。在两次考试前,教师向学生透露了试卷的题型和难度等级,但是对于来自教材的题目,只透露了题型。非教材内容的难度随着教材和学期的变化有所增加,属于正常情况;两次试卷的命题标准保持一致,与我校对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在第一学年所定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两次测试的成绩具有可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
对同一批学生在不同时期进行两次测试,是属于两组样本相关,在相关系数未知的情况下,首先根据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公式计算出要比较的两组数据的t值,再按照a=0.05,df=89查t分布表所得的值t在1.671―1.658之间,然后把这个区间值与以下的各t值比较:两个学期的期末成绩t=6,大于t分布值,所以两个值有明显区别,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明显低于第一学期的成绩。两个学期的听力t=1.6,小于t分布值,所以两个值无明显的区别,两个学期的听力成绩无明显区别。两个学期的阅读t=-7.9,所以第二学期的阅读成绩明显高于第一学期的成绩。两个学期的非教材内容t=-7.6,所以第二学期的非教材内容成绩明显高于第一学期的成绩。[1][3]①
可见,这90名学生的期末成绩下降的原因在于他们在教材内容上的得分较低(他们曾说原因是期末考试时没有很好地复习书上的内容)。然而,第二学期,学生在非教材内容(听力和阅读)上的平均分是明显高于第一学期的,说明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听力和阅读在试卷中是出自于教材以外、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也是体现学生英语水平的两个重要方面。为什么学生没有掌握好教材内容而英语水平却有进步呢?
(三)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调查学生在没有掌握好教材内容的情况下,英语水平是否有进步,我设计以下问卷――《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调查》,旨在了解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因素,如表3。
如表3所示,自行设计的这份问卷有四个变量:教材学习、非教材学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教材学习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及学习态度;非教材学习主要考察学生课外的英语学习情况;主观原因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客观原因主要考察学生的环境影响及学习自信心。每个变量包括5个问题,问题涉及对课本和其它英语资料的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及学习自信心等。每个问题后面三个选项:A.这个句子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B.这个句子通常有时适合我的情况;C.这个句子通常适合我的情况。另外,这份问卷还包括一道主观题:与第一学期相比,在第二学期,你的听力和阅读有提高吗?为什么?问题来源有三个:一是有关的文献,二是对我校三位英语教师的访问记录,三是自身的外语学习体验。在设计以上问题时,尽量围绕学习内容和影响提高英语水平的因素,体现学生的学习计划与方法而进行的。[5][6][7]
(四)数据分析
发出问卷90份,收回67份,占74%,属有效范围。在第一大题选择题中,占比例最高的是选项B,占50%;其次为选项C,占35%,占比例最低的是选项A,占15%。各变量的A、B、C选项分布如图1:
第一个变量――教材学习的选项主要是以B为主,其次为C选项,C选项主要集中在问题4:“我能听懂老师讲的听力和阅读内容。”A选项的比例最小,主要集中在问题2:“我能记住教材里的词汇和弄懂疑难句子的语法结构。”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理解教材的内容、课堂学习认真,老师的讲解也清晰,但是词汇和语法结构仍然是学生的难点;第二个变量――非教材学习的选项主要是以B为主,其次为C选项,C选项主要集中在问题7:“我主动练习三级B水平的听力和阅读题。”A选项的比例虽然最小,但是超过第一个变量的两倍,并且平均分布在六个小题的答案中。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主要是练学英语三级或高校应用能力B级的试题;第三个变量――主观原因的选项主要是以C为主,在问题13:“我希望能读懂、听懂英语。”的比例最高;其次为B选项,B选项在主要集中在问题16:“我主动练习三级B水平的听力和阅读题”。A选项的比例仍然最小,主要集中在问题18:“学好英语只是为了顺利毕业和拿学位。”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想对提高英语的期望很高,特别是想掌握英语这门工具,但是20%的学生却是为了完成学业;第四个变量――客观原因的选项主要是以B为主,其次为C选项,C选项主要集中问题20:“我认为两位老师的讲课容易理解。”A选项的比例虽然最小,但是在所有变量的分布中居于第二位,主要集中在问题23:“英语课的课堂很活跃,带动了我的学习积极性。”和问题24:“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这说明针对高职生的教材《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程》对学生而言是容易的,但是学生的学习氛围并不是很好,来自外在的学习压力并不大。
在第二题开放式问答题中,认为自己的听力水平和阅读水平在大学的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有提高的学生占51%。学生还指出英语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才坚持做听力和阅读练习;认为无明显提高或保持水平的学生占42%,原因主要因为自律性差,不能坚持学习,教师的训练强度不够大;认为水平有下降的学生占7%,原因主要在于不喜欢英语。
四、研究发现与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学生的第二次期末成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上课认真听,但下课不复习,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教师存在依赖,缺乏有效和持久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的原因主要是想通过高校应用能力B级考试,甚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可见,影响这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因素在于学习英语的期望值,学生的英语基础和自觉性。
注释:
①t指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公式,t查t分布表所得的值,a指“弃真”的概率,df指自由度。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70-80.
参考文献:
[1]Brown James Dean.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6-153.
[2]高兰生,陈辉岳.英语测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2-86.
[4]汪顺玉,李璇,张爱琳.大学英语学业成就测试的评价与反思[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69-73.
[5]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1995,(3):3-12.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
[6]文秋芳.传统与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1996,(1):13-23.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
[7]文秋芳.大学英语学习观念与策略的分析[J].1996,(4):32-40.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
篇10
关键词:考试方法、改革、效果
我校由原河源师范学校转制而来,现与河源市广播电视大学实行“两校合一,资源共享”的办学方式。原河源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单一,考试方式比较简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而现在作为职业技术学校,设置有十四大类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亦非常复杂,如果还是只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评则明显不够科学,因此必须改革原来的考试方式方法。我们知道,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是培养良好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教务科的指导协调下,由各教学部和各专业带头人经过充分的讨论,各专业和各课程实行不同的考试方法,采用符合课程设置要求和学生实际的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谈谈我校的考试方法的改革情况供同行商榷。
一、传统考试方法的弊端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传统的考试多采用期末闭卷的考试方法。这种考试方法的流程是这样的:学校在期末时规定考试的时间,统一安排各专业各科目的考试;试卷由科任教师出题目,考试内容也由科任教师自由定,答案只有标准答案;统一考试结束后,试卷由科任教师拿回批改,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定由科任教师说了算;考试的试卷分析由科任教师把握。分析这种传统考试方法其实存在着很多弊端,不注重培养学生理论学习之外的技术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是统一考试时间,把期末进行的学业成绩考试作为对教学的最基本的评价,而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进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是很难从一次考试中得到真实和全面的体现。这是考试制度上的弊端。二是考试形式单一,只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而口试、实操、综合考试、作品设计等考试形式很少见,只考只有理论知识的试卷,不能考查学生的专业技能技巧,这是考试形式上的弊端。三是考试内容由科任教师说了算,试卷由科任教师出试题,且只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导致
学校难以监控科任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存在着考试内容上的弊端。四是考试结束后,试卷由科任教师批改,考试成绩由科任教师评定,一般是按教师编制的“标准答案”给分,个别教师分数的评定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没能在期末成绩上体现,成绩评定不能综合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是考试成绩评定上的弊端。五是对于考试试卷分析,科任教师大都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试卷分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能正确、全面地分析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情况。存在试卷分析上的弊端。六是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脱钩,考试只是纯学业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没有任何关联,这是不符合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要求“双证”的规定,明显存在考试效能上的弊端。
二、考试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形式多样的原则。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乾坤”的观念和方法,大胆创新,考试形式多样,要以特有的考试方式显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和专业技能考核,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2.坚持考试以教学为本的原则。坚持考试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更加合理的形式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的实践,以考促教,教中带考,不考不教。
3.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则。坚持考试改革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协调,巩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加强创新教育,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建立良好的学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突出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性原则。考试是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主精神,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考试作为锻炼自己及主动学习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信心。
5.坚持考试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原则。新的考试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试内容科学合理,难易适中;考试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考试改革要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三、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考试的方式方法形式可以多样化,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让学生害怕考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借鉴国内其他职业院校考试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我校在考试方法改革上有以下几种模式:
1.“平时+期末考试”模式。本文这里据说的“平时”是指学生课堂出勤、课堂学习态度、课内外作业、小测验、言谈举止等平时学习的表现。本考试模式要加强平时考核,提高平时考核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的比重,可达到6:4的比例。实行这种考试模式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加强平时的学习,掌握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该考试模式主要适用于《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公共课程和《乐理》、《旅游史地知识》、《幼儿卫生学》一些专业基础课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