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6 04: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杨黎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历史素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养成
历史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表现方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从低到高依次包含: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意识和价值观、思考问题、观察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历史解释”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的素养是建立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同时为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一核心素养创造条件。因此,它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但历史往往是从常人头顶飞过的。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历史”并非真实的历史存在,而只是历史存在遗留下来的一部分史料中介,如文献、文物、遗迹、社会习俗和心态等等,但这些史料中介无论多么丰富和真实,其本身却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也不会自己说话;另一方面,历史学家注重记录的大多是上层政治的演变、精英思想的走向,却往往找不到微小个人是如何被历史浪潮所推动的记录,也找不到对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柴米油盐、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路径,甚至左右了我们喜怒哀乐的记录。所以,“历史”必须要通过历史学家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显示出来。这种思维过程的结果显然不是真实的历史存在,而是深深打上历史学家烙印的一种历史解释,也就是史学。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中生主要的学习对象历史教材(史学)是而且只是编撰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而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由于一直受“教师”和“考试”的影响,学生往往把历史教材(史学)等同于“历史”。作为一种连续反应,高中生普遍认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就是真实而全面的历史存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更显重要。
高中生这种“历史解释”意识的养成不是仅靠一、两次的说教或一、两节课的灌输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比较好的途径是“用两条腿走路”――教师一方面借助平时必修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点滴渗透,另一方面借助相关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开设进行培养。
以必修课程为例。我经常告诉学生:教材中大历史的走向,实际上规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而我们这些平常人聚合起来,就是整个“社会”,这个由我们自己组成的社会历史,却常常被忘记、被埋入尘埃。因此在讲述基础知识之外,多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那个时代,去感受历史。让学生懂得,教材上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大众观点,并不一定是最佳解释。我在讲《》一节课评价时,“了清王朝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无疑是重大的历史进步。在历史教材中,这段历史常常也就是这样点到为止了,但当时普通人的生活是一个什么状况呢?我从一本人物传记中看到筛霾牧希第一个大意是讲农村一个走乡串村挑担货郎,他苦苦经营积攒起来的一点家产和一个布匹杂货摊在后几遭土匪洗劫,一个当时尚算殷实的农商兼营户,在顷刻之间便倾家荡产,连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威胁,连这样一个乡间小商贩的“事业”都无法存活下去;第二个材料讲的是城里的状况,说的是后某新任县官想整顿社会秩序,抓了几个私盐贩子和流氓,在衙门过堂,结果被捉的盐贩子和流氓在大堂上闹起来,县官管不住自己跑了,最终由前朝末任知县,对聚集在那里的群众说了几句话,“只觉得群众还是尊重他”,最后总算没有酿成暴乱。我把这两个材料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这场社会变故对社会的影响,很轻松的讲解了的巨大意义,同时继续设问,作为普通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愿不愿意再经历这样的社会大混乱呢?如果不愿意如何来解决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呢?学生回答,可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继续设问,怎么改革呢?学生回答,完善“法治”追求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还有学生讲要进行制度建设等。教学实践证明,这一节必修课程不仅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让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历史解释”属性理解更深。
再以校本课程教学为例。我开设的一门《大国崛起――帝国春秋》集影视欣赏、历史还原、历史作品、情景模拟于一堂。引用了马丁・基钦在《剑桥插图德国史》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孟钟捷著《德国简史》的部分材料,加上纪录片《大国崛起》一起探讨德意志历史的复杂性,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去感悟德国历史中所包含的种种极端化的矛盾。一个孕育了路德、古滕贝格、巴赫、歌德等科学和文化巨人的国度,为什么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如此困惑和忧虑?这样一个拥有高度文明和先进文化的民族,怎么会委身于纳粹党人统治下,对欧洲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一个曾委身于纳粹主义的国度,如今怎么会变成欧洲迈向后民族主义之路的主发动机?多角度多触角的历史素养感知,虽然有很多历史的碎片,但又通过德国国家的发展轨迹这一线索勾连使课堂不散,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德国历史的资料,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 “历史解释”的属性。如果在平时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坚持有意识地引用不同历史解释的最新学术成果,就可以逐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参考文献】
[1]王彬.历史解释的反思与重构[J].人文杂志,2007年05期 6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以学科认识技能为基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品质和相关能力。历史核心素养是对学生学习历史之后所形成的独特的,具有学科特点的结果,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历史学科特征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生必备的一种素养就是历史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可以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提供一个好的基础,所以学生需要形成一定的道德修养与核心能力。初中的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关于世界和我国的历史文化,老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而初中的历史文化的学习与国家的教育教学要求非常相符,它是以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重要内容,需要每个老师重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史料认证的运用和态度意识很薄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及其历史学习的方法都存在问题。因为历史在初中的考试分值比例中占很小的部分,所以很多学生都不太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只把时间挂在数语英这些科目上,而一些历史老师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没有产生兴趣,而且也忽视对课堂趣味性的营造,导致很多学生不爱学历史,认为历史课堂枯燥乏味,还有一部分老师进行教学时一直表现严肃刻板的形象,也导致学生不愿意接触历史,久而久之,不利于对学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
学校开展历史的教育教学,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世界发展的历程,了解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任何一件事情,从历史的教训中不断总结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将来奠定一个科学的基础。初中时期是学生集中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个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老师要重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教会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1.构建学生为主的历史教学模式。老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为标准,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进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学习历史知识,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可以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讲解。因为初中历史课本的内容比较枯燥难懂,所以在历史课堂上难免会出现学生抗拒的现象,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历史素材和网络视频吸引学生让他们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在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素材或视频中的历史事件的看法。2.引导学生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历史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他们可以从过去的历史事件中总结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因素,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改革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文化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进行改革,那么就会落后于世界,发展将会停滞不前,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对国家的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革,促进国家的发展。老师可以在改革这一历史知识进行教学时,运用具体的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改革的意义内容等能够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3.用正确价值观念分析历史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体会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以及每断历史发展的人物故事,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果遇到困难,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书籍进行查找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在进行相关的指导。在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都要注意不能以自己的喜恶来进行评价,要让学生也学会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历史,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评价每一个历史人物。
篇3
关键词 实验培养能力
一、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中学物理实验能力中的基础能力。由于中学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活动常常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那个事物刺激性强,就被那个事物所吸引,而对那些应该观察的现象却“视而不见”,或者是漫无目的的看。因此,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时,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有方向地主动思维,从而获得有关知识。如演示“光的反射”这一实验时,应指明观察的重点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2)反射角与入射角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关键的物理现象的观察上,而达到预期的实验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要指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如“水的沸腾”这一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他们往往不太在意,这时就应该指导学生观察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情况及在液面上的破裂放气情况,以帮助学生对“沸腾”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总之,只要引导得当,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渐敏锐起来,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
二、加强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是中学物理实验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学生只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验,才能不断地形成具有实验能力。但是,学生动手做实验若只是按照课本机械地操作,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相反会削弱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挫伤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导作用,有计划,有针对地指导学生实验,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初中物理实验中用到的基本仪器的能力,实验前要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仪器的基本要求,然后再进行操作。如学生在做“电流表的使用”这一实验前,必须帮助他们弄清:不同量程的大小及选用,表头的读数,正负接线柱如何连接及如何将指针调零等等。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分阶段进行,才能逐步做到熟练。例如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可让学生先学会串联,再学习并联电路的连接,并且在练习用实物连接之前,先用模型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配合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平时多动手做小实验,小制作,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如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重力中“想想做做”自制“不倒翁”。有的同学用常用鸡蛋,胶水,一些重物及装饰物品若干自制不倒翁:在鸡蛋的尖顶端开个小孔,用吸管或其他任何方式将蛋清,蛋黄取出,形成较完整蛋壳。将小重物放入鸡蛋中,用胶水固定在底部,用装饰品或颜料将鸡蛋外部按喜好装饰即可。操作及现象:将其左右压倒,仍顽强的恢复到竖直状态。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又可以促进思维,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尽可能做到“一个物理规律可用多个实验来探究,一个或一套器材可探究多个物理规律”
如在探究“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设计了这样几个实验:①硬币跳高②向两平行放置的纸中间吹气③用玻璃管向两靠近的乒乓球间吹气④将乒乓球压入漏斗内,用嘴向漏斗细口吹气⑤用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将其一端竖直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再用另一支玻璃管向前一支玻璃管的上端水平吹气。这样通过多个实验探究同一个物理规律,不仅让学生感到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结论是可靠的,更让同学们感到课本上的实验不是唯一的,可以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同样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将同一器材尽可能地应用于不同实验之中,显示尽可能多的实验现象,发掘实验器材的新用途,也能实现创新。例如用钢锯条可以做许多实验:探究发声原因、音调跟频率的关系、响度跟振幅的关系、力使物体产生形变、磁化、光的直线传播、导电性能等等,这样的实验环境,能引导学生求异、求新,而不要拘泥于一种思维定势,能在实验中创出新意。
篇4
教育是爱的事业。从古至今,无论老师、教育家的成功事例都表明,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对学生的真诚热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当学生被教师的关心、爱护、诚挚所感动,他们就会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倾吐给他所信任的老师,并听从教师的引导,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反之,如果对学生冷漠、讽刺、挖苦,则必然导致师生的对立,并最终走向教育的失败。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老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权利。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允许有偏私,而必须一视同仁。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决定了不能只关心成绩好的学生,不能偏爱听话的学生。
例如,四(2)班的张某某同学是个特殊的孩子,由于小时候得乙脑的关系,其智力稍低于同龄小朋友。他平时上课时经常捣乱,下课又经常被同学欺负,班级里的其他学生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笔者想起了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的话:“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因此,从教这个班的第一节课开始,笔者就决定要在课堂上给这个并不讨人喜欢的孩子更多的爱。在下课时跟他讲好,如果一个星期的英语课他都表现很好的话,就送他一样礼物。果然在第一个星期的课上他表现得尤为认真,也不去打扰任何人上课,笔者也履行自己的诺言,送给了他一样小礼物。慢慢的,他就养成了上课不捣乱的习惯。后来,不仅在课上真的认真起来,而且还在成绩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1.爱学生,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在开学初期,笔者发现四(1)一个叫诸某的女孩在英语课中总是不认真,总是要笔者看着她好久,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翻开书来读。几节课后,笔者有一天忍不住批评她:“你怎么老是不认真上英语课,每节课都只知道玩!”话刚讲完,旁边的学生就起哄:“老师,她是外地人。”“老师,她是这个学期刚来的。”“老师,她很笨的。”诸同学听了这些后,难过得留下了泪水。可见,她的心灵已受到了伤害,而笔者的态度又会对这个孩子造成较大的影响。于是,笔者在思考片刻后,沉下脸来对其他孩子说:“什么外地人,本地人,你们为什么认为外地人就差?老师也是从外地毕业回来的。”接着,又用温和的态度对诸同学说:“英语课听不懂怎么不来问老师呢?老师课后教你好吗?”课后,在对她辅导时,又鼓励她:“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看,老师就教了你一次你就懂了。外地人、本地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后来,她逐渐跟上了教学进度。这件事后,“不宜过早地给学生下结论,用过激的语言训斥学生。”这句话又成了笔者的座右铭之一。
2.平等地对待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指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也指教师应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并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有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学生之间的平等,更应是教育者和学生间的平等,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是平等教育和民主化教育的基础。因此,老师要真正走到学生中,以营造一种和谐、等高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3.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照顾学生。关心、照顾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但同时也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训练学生的自立能力和抗挫折的心理能力,使之在没有大人照顾的时候,能够较好地处理自己的生活;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自强不息,只有这样的照顾才是真正关心学生。人的一生很难一帆风顺,且未来的社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没有相应的抗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就很难立足于社会,更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新时期要求培养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性强,富于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信任、激励、鼓励学生。同时,教师不能过分地照顾学生,要破除“以教师为中心,手把手领着走”的观念,改变教师包揽一切的做法,以增强班机管理的民主意识,使班级每一个成员都以主人公姿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为学生充分施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从而达到将学生培养成开拓性人才的目的,而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以教师尊重、信任学生为前提。另外,也不能忽视了孩子的精神生活。少年儿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承认、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个体意识的增强,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我荣誉感也会增强;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小大人”,在他们眼里,大人做的事情都想做,都能做,独立性、自主性也在逐步加强。他们思维灵敏,思想活跃,上进心强,自尊心强。因此,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加以正确引导。教师只有信任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上进的动力;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产生“期望效应”,防止“意义障碍”。
篇5
本雅明在那篇流传甚广的《讲故事的人》中提到了很多因素,导致“讲故事”这一古老的手艺活的衰落:经验的贬值、信息大于报道、小说的勃兴、远行之人愈来愈少等等。杨照在《故事照亮未来》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本雅明的思想精髓:故事消失,其实是因为听故事的人不再好奇,也就是,不再对故事感到谦卑。
这种消失的好奇心首先意味着,我们不再与他人分享共同的经验。这是个多元化的民主时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经验独一无二,只要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涉及他者,自然可以按照自由意愿生活。另外,既然一切凭自由意志行事,他者的经验对我已经没有太大影响,启蒙主义的观念遭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摒弃,这就意味着故事的实用主义特性也逐渐消失。本雅明曾说,趋向于实用的兴趣是很多天生讲故事者特点,一个故事或明或暗地蕴含某些实用的东西。这实用有时可以是一个道德教训,另一情形则是实用性咨询,再一种则以谚语或格言呈现。无论哪种情形,讲故事者是一个对读者有所指教的人。
当然,按照本雅明的说法,“指教与其说是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不如说是对一个刚刚铺展的故事如何继续演绎的建议。要寻求指教得先会讲故事,编织进实际生活的教诲就是智慧。”这才是杨照《故事照亮未来》一书想要达致的目的:用说故事的形式传播观念,普及常识,诉诸智慧。
观念不是哲学,不是深奥,观念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分享共同的经验,自然能从中聆听到一些观念的声音。观念不是答案,也许根本没法提供答案,它只提供一种共识,一种寻求共识的过程。伯林说,只有观念才能对抗观念,还是太深了,不如用故事诠释观念来得实在。当然,这里的故事也有所不同:“一层指的是有情节的传奇,一段或长或短的人类特殊经验;另一层泛指‘过去的事’,大大小小曾经发生的事,尤其是一些太小太琐碎而不会被纳入归类为‘历史’的事。”
杨照的这段话里,可以解读出两个信息,其一自然不用说是一种人类的特殊经验,可以从特殊到普通,寻找到人类群体的认同,最终特殊经验中总结人类共同生活的经验,即社会意见。其二是说在历史中寻找故事,可以以史为鉴。这一点就把《故事照亮未来》一书,与其他时评类的写作区分开来。
我之所以如此推崇杨照的这本书,是因为从中解读到了一种距离感。当下的时评写作当中不乏优秀者,但是他们的写作受限于新闻的时效性,信息的及时反馈等等,过于匆忙的思考总不利于观念的沉思。而且时评写作最大的优势是批判,最大的劣势也是批判。记得前段时间听某位著名时评人开玩笑说,自己的文章,过了两年拿出来,修改日期重新发表,仍然适用当下。这话说得多少有些心酸,但也透露出时评写作在当下的无力现状。而杨照在他的文字中彰显出不同时评写作的特质,即是说从历史中寻找故事,通过故事诠释一种观念。这样的写作并不是对当下视而不见,对现实缺乏关怀和批判,只能说批判的目的总有所不同。那种“批判是一种建设”的说法不能说错误,但是如果总用这种思路解释自己的批判,批判也只能是一种形而下的建设。但是杨照的这些写作,故意拉开现实的距离,在历史的记忆中寻找到与当下的某种共通性,批判就有了一种梳理、训诫和总结历史得失的意义,从而可以对当下有所裨益和深思。
杨照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通往社会的100个观念”,其中有爱国、选举、战争、和解、历史、统治、记忆、身份、认同……这些词汇看似平常,但也正因为我们平常视之,对其意义也多半有种“模糊的认知”。观念本身是处在一种永恒的流动之中,很难定义和规范。但是也正因为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我们对其内涵的延伸,意思的演变不再重视,这才是最为惊悚的地方。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共同点观念达成共识,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渴望特立独行的人类已经逐渐舍弃了对共识和观念的认同,极力寻求一种各自为政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当共识不成为共识的时候,观念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一旦观念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生活就开始陷入各种复杂难描的困境。
毋庸置疑,生活本身是处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所以我们才在故事和中极力规划出一种生活的秩序。而观念才是秩序的核心。观念是生活的根基,并不意味着我们一直认同某种观念,而是说你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胸,对各种异质经验、各种不同的观念保持好奇心,并能从中寻找到共识的那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是喜欢杨照书中的第三辑“找到自己的风格”。我们生活的基本价值分歧很难并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之上,找到某种共同的部分。所谓,是观念论的核心。无论是《对异质经验的兴趣》,还是《保持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无论是《理解别人与我们的不同》,还是《学习去爱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无论是《拒绝同质化》,还是《尊重常识与理性》,这些文字都彰显了一个写作者对故事的喜爱,对观念的谦卑,对异质的尊重以及对生命的热情。
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提到说,使一个故事能深刻嵌入记忆的,莫过于拒斥心理分析的简洁凝练,“讲故事者越是自然地放弃心理层面的幽冥,故事就越能占据听者的记忆,越能充分与听者的经验融为一体,听者也越是愿意日后某时向别人重述这故事。”因为讲故事总是重述故事的艺术,当故事不被保留,这一艺术就丧失了。之所以丧失,原因是“听故事时,人们不再罗织细节,增奇附丽。听者越是忘怀于己,故事内容就越能深深地在记忆上打下印记。故事的韵律攫住他,听着听着,重述故事的才具便会自动化为他自身的资禀。”
这也许就是杨照要用故事呈现观念的原因。观念需要普及,但不能以哲学家的方式,不能以形而上的方式,不能以观念普及观念,以观念诠释观念。观念需要故事的讲述,观念需要故事提供足够新鲜的滋养和好奇心。以故事讲述观念,让故事的韵律攫住观念,从而在记忆深处打下印记,才是最好的传播常识之道。
图书推荐
《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美]威尔斯・陶尔著 陶立夏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该书刚一出版就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这是一个讲述丈夫因被妻子赶出家门的故事,为何在丈夫站在海堤上把一条海参抛向大海后便没了下文?一对隔阂重重的兄弟,他们的相处怎么会在哥哥转身吃下一口腐败的麋鹿肉时就戛然而止?一系列没有终点的故事,让人困惑,又勾起好奇。威尔斯・陶尔笔下的美国,散发着避世者、格格不入者黑暗的光辉:失败的发明者,嗜酒的梦者,不幸的父亲,不服约束的儿子……
《野行集》
高其才著 法律出版社
推荐理由:全书正文分杂忆、怀念、行走、思索、心迹五部分。本书是一位学习法律、讲授法学者三十年的人生小结,是一位行走在田野的教师的跋涉记录,真实反映了一位与法有缘者的心路历程,客观呈现了一位努力向上学人的所思所想,也部分展示了1981年至2011年的中国社会情状。
《剖析恶魔》
篇6
【关键词】历史学科;能力;培养
历史学科能力总起来讲,不外乎阅读、记忆、思维和表达四种能力。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这样就给中学历史教学给了一个警示:要想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要想使高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步,历史学科能力大培养和训练也更应该从初中的小学生抓起,使历史的学科能力逐步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呢?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学科能力的考查形式多样,变化莫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基础知识。在通常我们所讲的能力就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这里首先强调已有知识,亦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犹如高楼大厦的根基,它是能力的载体,离开了基础知识也就无从谈能力。任何考试,单纯能力的考查是不可能的,它必须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之上。因此在教学中不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准确而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是有效的提高历史学科能力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方法上,以读为主,辅以精讲以助理解,从而强化记忆。教学时要注意边沿,不留死角,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二、坚强历史知识结构教学
知识结构是历史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历史知识结构是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科能力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教师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专著的高度研究教材,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在教法上要以启发和导学为主,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历史之间特别是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逐章逐节逐单元进而逐本书,逐个专题地归纳和整理知识结构。教师切忌将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结构交给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良好手段退化成简单的“再现再认”教学。
三、加强历史基础理论的教学
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通过对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知识结构的归纳,从而进一步加强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教学。如通过历史现象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观点。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 加强历史基本理论的教学是提高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没有具体的理论作指导,在对知识的归纳、理解和分析时都会感到茫然。如果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加之熟练的基本历史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会高屋建瓴,得心应手。在叫法上,将基本理论教学和基本史实的教学结合起来,避免单打一。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示范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心领神会。
四、加强教学改革,寻求培养学科能力的最佳途径
历史学科的各种能力之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标。把各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提高。不要因顾此失彼,也不要简单的认为阅读、记忆只属于低层次的能力而不予重视。在教学方法上要大胆改革,坚持不懈地进行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的研究和运用。这两种方法的关键是“启”和“导”,教师不要过于低估学生的能力而一味的将现成的知识“喂”给学生,不是学生的能力不足,而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足够的能力,不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慢,而是教师的教法成旧呆板,教学理念老化。没有授给学生以“渔”,而只是授给学生以“鱼”。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必要时辅以直观教具或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注意力有的放矢地设计出高难度的问题,实现“启”或“导”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五、加强基础年级教学,树立长期培养目标。
学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必须及早抓起,从高一乃至初一就开始,树立长期的培养目标,按计划分阶段实施。不要将高三办成速成班或速效培训班,使学生忽然间如泰山压顶一般透不过气来。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揠苗助长,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六、加强教者自身修养,确保学科能力的培养。
教师知识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自觉的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善于搜索和研究史学最新动态,吸收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往自己的知识源泉中汲水,才能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
篇7
关键词:历史;知识;人文品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程这种基本理念,我以人民版必修一第一课为例,合理地处理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方面发表一些拙见。
一、依托历史概念,阐释完整而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感是指对人类、祖国、民族和个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一种整体把握,它不是一些零散或系统知识的集合,而是超越于具体历史事件之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领悟。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历史感“是对我们的祖先和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种感受,这是我们作为整个人类历史的受托人的一种感受”。
二、利用联系的观点,理顺三代各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注重人文情感的陶冶
我用联系的观点,理顺夏商周三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间的联系,把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展示给学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感。对课文的处理如下: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制。由禅让制到世袭制血缘关系和宗族纽带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世袭制的建立,是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他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杀掉益而继承王位。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中国社会也由“天下为公”的时代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我们认为,如果一项政治制度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它就是进步的,否则相反。
2.从封族建国到封邦建国。商朝是一个以商部落为中心的附属国联盟,即方国联盟,即在远古时期,人们把活动在一定区域、血缘纽带牢固的部族集团称为方国,若干个方国联合起来组成为方国联盟。主要政治制度包括内服与外服制度。“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则是商族以外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外服制度容易导致国家分裂,不利于中央集权。西周的分封制就完全不同了,是通过直派人事,建立军事据点,用“天子封立诸侯”式来对地方进行直接统治。
3.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联系。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各地,建立侯国,目的是“封邦建国,以屏宗周”;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三、关注历史人物的活动,塑造历史人文品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人生观是以道德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在人生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历史教育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生的崇高意义就是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人生的价值就是充分释放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生的幸福和责任就是为社会奉献、为他人服务、为自身的发展服务。我对教材进行以下补充,重点介绍了周公这个人物。
周公旦,文王子、武王弟,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姓姬,名旦,采邑在周,爵位为公,故称周公。周公是个好儿子,周与古崇国交恶,助文王伐崇,建立丰京。他也是个好弟弟、好诸侯,武王即位后,他助武王迁都镐京,孟津誓师,会师牧野,克商。商亡,武王分封周公于曲阜,周公未就,留佐武王。武王身患重疾,周公悲泣,发誓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回武王的健康。周公还是个好叔父、好臣子。武王亡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说的就是这些事情。周公制作了一件千古叫绝的典章――《周礼》,内容极为丰富,书中的许多运筹智慧至今仍有生命力,可以借鉴。
篇8
【关键词】小议 培养 意识 意志力
现在的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样样事情都有父母、长辈包办代替,所以,在幼儿园独生子女胆小、脆弱、娇气、任性,缺乏独立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依赖有余而独立不足,任性有余而自控不足。因此要培养幼儿做一个独立的意志力坚强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力呢?
一、勇于尝试游戏活动中的实践能力
随着幼儿一天天长大,独立意识会逐渐增强。他们会对一些事情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产生想要动手操作的欲望,对自己要干的事说:“我会、我自己来”等一些话。这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想要动手尝试的愿望,不能一手包办,全部替幼儿完成,剥夺他们锻炼的机会,更不能阻止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而要恰当的把握时机,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发复的过程,教师要给予经常地提醒、检查、鼓励与幼儿在一起积极探索,使幼儿从独立动手操作中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引起幼儿对独立动手操作的强烈兴趣。以后,在遇到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自发的独立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
而有些幼儿,自制力比较差,意志行为为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在游戏中,他们表现出一定自觉行为和意志行为。例如:到了冬天,我们这里经常会下雪,可以领幼儿到外面玩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孩子们为了战胜别的小朋友必须用自己的耐力、毅力坚持到底。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各种角色,也可以让幼儿在某种感兴趣的游戏中排队等待,借此培养他们的坚持和自制力。
二、自理能力栽培于日常生活中
在幼儿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就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许多幼儿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有父母来代办,等进入了幼儿园以后在短期内仍然不能改掉这个毛病,做什么事都要找老师,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总是简单粗暴的批评,而是要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鼓励他们向自理能力强的小朋友学习,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不能无原则的迁就幼儿,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这样幼儿就会养成依赖老师和懒散的习惯,而是越来越失去自制力。例如:在小班时,我们班有一个叫李可心的男孩,刚到幼儿园时,开始她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整天哭,老师怕他上火、吃不饱每天都迁就他,替他穿鞋、喂饭、收拾床等。可是在小班下学期,他的一些事情还依赖老师、让老师替他做,已经成了习惯。如果我们要求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使幼儿的行动和愿望服从集体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不能随便的侵犯他人的利益或做其他不允许的事情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一贯地要求,幼儿就会逐步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就像李可心在我们三位老师一贯的要求下,现在他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理能力提高了,不再依靠老师的帮助了,有时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呢。
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各科的特点,充分利用或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有利于意志力训练的潜在因素,对幼儿进行感染和引导。例如:给幼儿讲《铁杵成针》的成语故事时,让幼儿思考为什么铁杵会磨成针呢?引导幼儿自己找原因,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力,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勇敢,坚持的良好意志品质的绝好机会,教师应牢牢抓住这一机会,培养幼儿不怕困难的精神,当幼儿在参加攀登、走平衡木、滑滑梯等活动中,表现出不敢攀登、不敢走、不敢滑时教师应鼓励幼儿说:“老师就在你身边,老师会保护你,不要怕,做个勇敢坚强的孩子”。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借此来培养幼儿勇敢、坚持等良好意志品质。
教师在组织各科教学时,应向幼儿提出活动的目标、任务、要求,这样使幼儿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如:在语言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幼儿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画一定难度的画等等。当然,教师提出的目标必须是幼儿力所能及的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目的的,过于简单或太难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意志力的培养。
篇9
理发的步骤是先用电动剃头器将头部的耳朵的地方剃一下,然后剃后脑的短发部分,之后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头部顶端的头发,理发专用的剪刀进行削减,用梳子将头发梳理一下,最后用吹风机将脖子周围的一些细碎的头发清理干净即可。
理发可以是家庭生活活动,家属及朋友互相帮助。不过理发也可视为七十二行之一种专业,是发廊、理发店的理发师之职业。理发通常指基本的头发护理,而头发的美化则称为美发。但除了剪发,理发全套可能包括洗头、吹头发、染发、恤发、定型、美甲、按摩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锂离子以电解液为介质在正负极之间运动,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2、 一个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组成,外加正负极引线,安全阀,正温度控制端子,电池壳等;
3、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经过隔膜和电解液,嵌入到负极材料中,放电以相反过程进行。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