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什么诗人范文
时间:2023-03-15 10: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杜甫是什么诗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荐,影响深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古诗,全诗计四段:第一段写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对群童抱盗的无奈,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凄苦,第四段写对广厦千万的期盼。前三段叙事,倾诉自己的痛苦,情感深沉含蓄,尾段直抒胸臆,表达忧国忧民之心,激越昂扬。前三段叙事蓄势,尾段抒情如火山喷发,振聋发聩,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怀。
这首诗是对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诠释。在诗中,诗人的情感深沉、真挚,表现手法沉着蕴藉,在195个字的背后掩藏着丰富、细腻、博大的内心世界。我们不妨尝试着进入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借他的口来为这首诗作一次心灵之旅。
1.秋风啊,你为什么如此无情?
起风了,这风刮得真大呀!呀!我的房子!不好,那么多的茅草被掀掉了,千万不能卷走。这风早不来晚不来,偏在我这茅屋刚刚盖好时来,我已经居无定所,到处漂泊这么久了,如果不是那些亲朋旧友帮忙,就连这茅屋也盖不起来啊!糟糕,草被刮到江那边去了,那树上、水中到处都是,想什么法子把它们收拾起来呢?风啊,无情的秋风,你别再刮了,你快停一停吧,你就体谅一下我这颗破碎的心吧!
2.顽童啊,你们为什么如此不义?
风小了,这风终于要停下来了,谢天谢地!奇怪,对面竹林里好像有人影在晃动。噢,原来是几个小顽童。咦,不对,他们在干啥,他们在捡拾那些茅草!喂,你们在干啥,那是我家的茅草!把那些茅草放下!那些茅草是从我家屋顶上刮走的!哎呀,你们听到没有,我家的茅草屋……这些小顽童,怎么这么顽劣!现在的人这是怎么啦,怎么连小孩子都这么不通人情,他们这些做法与盗贼何异?唉!噢,想想也是,如果有办法的话,干吗要抢人家的东西,这些小顽童的家里也许比我更穷困,算了,算了,但愿这些茅草对他们的家里有些许的帮助。
3.秋夜啊,你为什么如此漫长?
还好,风停了。天上聚集了那么厚的乌云,千万别再下雨了,要是下雨的话,那正是验证那句古语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会的,我杜甫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未做过亏心之事,上天对我一定会庇护的。老天爷知道,即使不下雨,我那冰冷如铁的被子,我那破旧不堪的被子,我那面目全非的被子,怎么能裹着我们一家老小度过这漫漫长夜!可是,这天就像这世道一样,你怕发生的事情它偏偏就会发生,这雨还是哗哗地来了。下吧,随你的便吧!安史之乱以来,这凄风苦雨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这么多年以来,我能睡过几个安稳觉呢?我们一家老小几时能一起做个幸福的美梦呢?老百姓有几家享受过幸福的夜晚呢?
4.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让我们能看到曙光?
天终究要亮的,雨也总会停的。可今天夜里不会只有我杜甫一人受此苦难吧。那些房屋被毁、流离失所的人,今夜栖居何处?那些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人,今夜苦何以堪?那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今夜怎么度过?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这么多年的战火何时消停?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百姓修身养息?我们的泱泱大唐呀,你什么时候才能让你的子民安居乐业?啊,今夜我杜甫彻夜无眠,今夜我杜甫饥寒交迫,今夜我杜甫饱受秋雨浸淋,但愿以我一人之苦换取天下黎民百姓之苦,因我一人之忧,让天下苍生无忧,那么,风无悔,雨无忧,死亦足!
以上的补白也许比较稚嫩抑或浅薄,但以这样的心灵独白去破解诗圣杜甫的心灵密码,也许会让学生加深对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以一种简易浅显的“穿越”的形式,与“诗圣”对话,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去拥抱那颗伟大而孤独的心。
二、风雨交响曲
罗素说:“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明净而婉转,中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而杜甫的下游却是悲苦而忧郁的,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但可贵的是诗人落魄不落志,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圣”,在他的史诗巨著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济世忧民形象的最好诠释。
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两年前(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幸的是,761年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卷走了,诗人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情感炽烈、内涵深刻,学好本诗就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这是一首具有叙事成分的抒情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他所居住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第二部分时间由黄昏至深夜,写顽童们抱茅而去,自己因屋漏而长夜难眠的情景;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它是全诗的和最为光彩照人之处,抒写作者的济世情怀和博襟,以及“大庇天下寒士”的崇高理想。
诗人首先写茅屋为秋风所破,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杜甫同时还写了一首《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草堂前一株两百年的楠树都被暴风连根拔起,诗人临时的避难所遭破坏之惨烈可想而知。“号”,风声;“怒号”,以拟人化状风之猛烈。“三重茅”,几层茅草。虽说草堂的茅草不止一层,但从杜甫其诗中写草堂的“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等诗句看来,杜甫建造草堂时既无经济实力,又要赶工期,所以没有经过严格的验收。“罥”,牵绊纠缠;“坳”,低洼之处。屋上被掀起的茅草飞过了浣花溪,高者挂在树尖,下者沉落塘坳,可见风之狂野。
诗人次写屋漏偏遭连夜雨。首先是引申意义:本来已经遭到天灾,又遇到“人祸”。在诗人前一年所写《泛溪》诗中,浣花溪南北岸的一群顽童就曾出场:“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这群顽童不明白这些茅草对于杜甫的重要性。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入竹林而去,任诗人声嘶力竭也无法阻止。“呼不得”,即喝止不住、喊不停。在以单句“归来倚杖自叹息”过渡之后,时间由黄昏至深夜,由深夜而近天明。诗人继之以两句一组的四组句实写“屋漏偏遭连夜雨”。“俄顷”,短暂,顷刻之间;“向”,将近。“恶卧”,杜甫的两个儿子崇文与崇武尚在幼年,睡姿不佳,乱踢乱蹬,布被本来老旧,经此折腾连里子都破了。“雨脚如麻”,可见密雨不绝。安史之乱起,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历尽坎坷,饱经困苦,心忧家国,早已患上了失眠症,如此漫漫长夜凄风苦雨,寒意袭人,还心忧家小,当然更加夜不能寐,不知何时才能天明。
年迈的杜甫盖起的这一座草堂,怎能避得开风雨?避得开战乱,避得了世事纷纷扰扰,又怎能避得了诗人心中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问题自然而出,始终如一,串连全篇:“长夜沾湿何由彻”,诗人彻底未眠,心中悲凄,暗自泣泪,诗人的眼泪究竟为何而流?为了房屋被秋风所破而伤感?对此不必再过追问,显而易见,只要读那茅草纷飞的状态即可。为了群童欺我年迈而伤心,抱茅而走而悲愤,还是为了诗人年老无依,生活困苦,家人贫困难耐而暗自流泪?似乎都有可能。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贫困凄惨?一个和谐安定进步的社会应该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少有所教”,一个社会中如果老人孩子都衣食无忧、安然快乐,那么社会一定安定祥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如此。老人和孩子代表社会中的弱者,尊老爱幼是一个时代文明富强的标志,而诗人笔下描绘的是什么场面?小孩子欺负老人年迈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老人在后面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归来自叹息。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这是一个什么时代,是什么原因使大唐社会出现如此不堪的局面,百姓如此困苦,民风如此顽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抛却其他的原因不计,诗中一言以蔽之:丧乱(安史之乱)!战争将大唐王朝践踏得一塌糊涂,作者在诗中暗含笔墨,全力控诉。正面侧面针砭时弊,“长夜沾湿”又岂是今天的长夜漫漫,这就是如椽巨笔,这就是史诗般的控诉。
有如一阕风雨交响曲,最后一段是也是华彩乐章。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而是中国诗人乃至所有中国人中最具有博爱之心的伟大人物。“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他曾经这样为天下苍生祈愿,而今推己及人,想到的是普天下贫寒的人,如果有“广厦千万间”作为庇护,则“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博爱之心与至善人性,可与日月同光。作为中国诗史上与屈原、李白比肩的伟大诗人,杜甫所占领的高度当然是诗的高度,但同时也是思想美的高度和人性美的高度。
篇3
《登高》是高中语文传统名篇。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将其放置在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诗从肺腑出”模块内,目的在于借助千锤百炼的文字,帮助学生建立起锤炼语言、精妙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该课,自然需要紧扣诗歌字词展开,在字词的玩味中,一步步走进诗歌的整体意境,一步步感受诗人的独特情感。
教学中,将采用“走近作者――走进文本――走进文化――走进心灵”的主体实践性阅读法,以教学内容的板块推进,带动起整首诗歌的学习。先立足宏观感受,再强化细节赏析,最后回归到宏观领悟。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诗歌中,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
【教学目标】
古典诗歌的学习,固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以鉴赏为主要目标,但更需立足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分析把握诗歌意义与文字呈现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本课时的核心教学目标,就是细节鉴赏中的意象分析。此外,适当的诵读、讨论、拓展,均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也纳入本课时的拓展性教学目标中。至于背诵默写等基础性目标,则安排在课余时间落实。
【教学过程】
一、 走近作者,感知诗歌情感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诗歌《登高》。《登高》在杜甫诗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个位置。明人胡应麟评价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歌,可以说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创作风格的极高成就。
关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他,7岁学诗,15岁时,便名振洛阳。他,胸怀壮志,凭了“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气魄,一步步登上了诗歌的巅峰。然而,他却又一生坎坷,空怀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四处奔走,终身失意,始终无法敲开高层统治集团的大门。
他,青年时壮游天下,豪情万丈。壮年时困守长安,报国无门。中年时遭逢乱世,历经磨难。(音乐起。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轻轻飘荡在教室里)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居无定所,只能随了一叶扁舟飘零于凄风苦雨的江湖中了。他又会怎样了呢?他的壮志还在吗?他的雄心犹存吗?国家的命运、人民的苦难,他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吗?在这个九月九的重阳之日,杜甫拖着病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峦,登上了我们的心灵。
(师配乐范读全诗,营造意境,渲染氛围)
师:在老师的朗读中,你体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这情感从何而来?是老师的刻意营造,还是诗歌本身固有,或者是兼而有之?
生1:一种悲凉、凄清的感情。
师:你的这感情从何而来?
生1:从诗歌的意象中来。诗歌所选择的急风、高天、哀猿、青渚、白沙、落木等景物,渲染出这种悲凉与凄清。
生2:诗歌的气势比较开阔,有一种悲而不伤、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
生3:感受到了一种悲壮。
师:悲在何处?壮又在何处?
生3:悲在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功业无成,壮志难酬。壮在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师:你从哪儿读出了雄心不老、斗志犹存?
生3:“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
师:“不尽长江滚滚来”怎么就有了雄心不老的气势呢?
生3:……
师:一种主观感觉?
二、 走进文本,凝听文字背后的心动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构建形象
师:诵读,就是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现在,你能透过这56个汉字,聆听到诗圣的心跳之声吗?你觉得自己读懂杜甫了吗?请用你的心去静静品味诗歌,用心感悟诗人的情怀吧。
(学生静静默读两分钟)
师:这一遍的默读,在和杜甫的心灵交流中,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4:杜甫虽然遭受困顿,承受着巨大的灾难,但是他绝不向灾难低头,始终渴望着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渴望着建立不朽的功业。
师:嗯,进一步感受到杜甫的建功立业愿望和忧国忧民胸怀。
生5:杜甫虽然处在逆境之中,但始终不放弃不抛弃。
师:阅读,不但需要读懂作者,还需要读出自我。我们阅读《登高》,除了要读出建功立业,读出永不放弃之外,还应该想到我们可以从诗作中汲取一些什么样的营养成分。这些,都是阅读中应该思考的。下面,结合刚才建立的理解,咱们再自由地、轻声地吟诵《登高》。
(生自由吟诵)
师:你心中的杜甫的形象开始清晰了吗?是什么样的形象?
生6:我感受到了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形象。
生7:我觉得杜甫的形象还不够清晰,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师:看来,还需要进一步诵读。大家还愿意诵读吗?这次咱们再齐读《登高》,要把杜甫的形象装在自己的大脑中,甚至要将自己想象成杜甫,想象着这登高的人就是自己。
(师生齐读)
师:你们评价一下刚才的齐读,好吗?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生8:读出了杜甫的沉郁风格,比较符合诗歌的凄凉氛围。
生9:颔联只读出了一种悲凉,未体现出一种悲壮。
生10:尾联可以再慢一点,最好能读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回味,就像山谷回声一样。
师:三位的点评非常精当。齐读,大家要保持节奏的一致,难免就相互制约,发挥不出最好水平。下面,咱们再来一次诵读。这次,咱们自己读自己的,用自己的理解去读,不要关注别人如何读,好吗?请同学们转换身份,你就是杜甫,你就是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的杜甫,就是身多疾病却百折不挠的诗圣。你在这个重阳日,拖着病躯登上高台,这诗歌就是你生命的呐喊,灵魂的抗争。请大声诵读。
(生自由地大声诵读)
(二)紧扣情感,理清主线,品味境遇
师:这次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否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在反复诵读中,我们已经可以大体把握住《登高》的感情基调:悲(板书)。我们说,悲凉是基本基调,悲凉之中还有雄壮。诗歌是如何表现这种悲的呢?直接写悲的句子是――
生杂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古人评价此联时,认为它写出了八层悲凉,会是哪八种悲凉呢?大家结合具体的意象数一数。
生杂答:秋、作客、常作客、万里、病、多病、百年、独、登台……
师:数数看啊,――因秋景萧瑟而悲,因作客异乡而悲,因常作客而悲,因离家万里而悲,因病而悲,因多病缠身而悲,因年高而悲,因孤独而悲,因登台而悲,已经九个了。了不起,咱们比古人还多发现了一层悲凉。咱们看看古人说的是哪八层悲。
PPT展示:
[宋]罗大经:“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无亲朋也。
师:一个14字的句子,却通过层层铺垫,表现出了如此多的悲凉,它所呈现出的悲凉的深厚、绵长和渺远,实在可以称得上是字字精妙、字字传情。除了这个句子外,还有什么句子,也是直接表达悲凉感觉的?
生杂答: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尾联和颈联的八层悲凉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11:颈联表现的悲凉,是写实,写眼前。尾联表现的悲凉,应该是虚实结合,有时间跨度。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11:颈联的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是立足眼前的处境而言的,尾联则是把个人悲苦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样,悲凉便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赏析物象,把握细节,炼字炼句
师:你说的非常精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板书)漂泊万里、作客异乡、年高多病、孤苦无依;国事艰难、心怀苦恨、穷困潦倒、浊酒新停。前者,来自于诗人内心的个性化感受;后者,则更多来自于艰难的时世。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还是诗人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情感,除此之外,首联和颔联又是如何表现悲凉的呢?
生杂答:景物。
师:这两联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间接抒发心中情感。首联写了几种景?
生杂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师:为什么选择这几种景物?有个疑问啊,为什么是“风急”而不是“风疾”?
生12:“急”带有一点拟人化的感觉,有着急、焦急的味道。而“疾”只能体现出风的大、快。
师:哦?风着急着要做什么呢?在这首诗歌中,风主要做了件什么事儿?
生12:风吹落了无边树叶,把秋的肃杀带到了杜甫身边。
师:非常精彩!其实,这个“急”也是常用的,它表现什么呢?表现又大、又猛、又快!比如,我们常说,这孩子发烧了,热起得非常急,就不能用“疾”,因为,“疾”只有“快”这一个意义。
师: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上高台,难道就只感受到这三点?显然不是,那么,为什么首先要突出风?
生13:人登在高处,首先感受到的,就应该是这急风,然后,才会去关注具体景色。
师:这就是说,写景时,应该依照感官顺序选择意象了。往下看,“风急”之后,为什么要突出“天高”?一般而言,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天高”应该可以表达一种比较美好的心情的。杜甫的“天高”是否表达一种喜悦和美好呢?
生14:天高,视线就开阔,诗人见到的景象就更为阔大。
师:景象阔大,心胸也就应该对应着更为阔大啊,那就不应该生出悲凉了。
生15:天高,则地远。天高地远,显出的是宇宙的阔大,也就反衬出人的渺小卑微。
师:太棒了!天高,是用来反衬个体的人的卑微渺小。“猿啸哀”呢,又能表现什么?
生杂答:突出一种凄凉。
师:杜甫登上高台之后,只听见“猿啸哀”这一种声音吗?
生杂答:不是,应该有很多声音,与主题无关,无需写入……
师:“渚清沙白”是不是悲景?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意象入诗呢?
生杂答:不是悲景,是客观景物,是眼前所见的实景。
师:眼前所见的,并不一定都要纳入诗歌中呀?咱们刚刚不是还讨论了“猿啸哀”的问题吗?
生16:我觉得,可能是为下面的飞鸟活动提供一个特定场景的。
师:什么样的特定场景?
生16:很宁静很平和也很优美的场景。
师:提供这样的场景,有什么价值?
生16:……
师:还没想到这一层,是吗?没关系,可以边学习边思考下去。我感觉,这里的渚清沙白,应该正如你说的,是为飞鸟提供一个活动场景。只是,这样的场景,或许呈现的,是一种永恒和短暂的关系,也或许是一种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当然,也或许,杜甫就是想用这“清”与“白”的色彩,为诗歌增添一点颜色,更或许,诗人只是为了和上联的文字形成对偶。
师:鸟只是“飞回”?如果你是一位电视导演,你要将《登高》拍成一个视频,是拍摄一只鸟呢,还是两三只,一群鸟?
生17:当然是一只鸟!
师:为什么这么肯定?
生17:因为这一只鸟不是鸟,就是杜甫。
众生笑。
师:你的意思,是诗人用一只鸟来象征自己的孤独,是吧?
生18:我觉得,如果是一只鸟,就是正衬诗人的孤独。如果是一群鸟,就是反衬诗人的孤独。
师:那你愿意它是一只鸟,还是一群鸟?
生18:我拍摄多只鸟,用反衬。
师:说的很好!用一只鸟,是正面衬托,鸟也孤独,诗人也孤独;而一群鸟的热闹,则可反衬出我的孤独。这样看来,两种设计都有道理。但是,一种意象进入诗歌,一定需要和诗歌的整体构成和谐的联系。咱们刚才研究得知,“渚清沙白”不是悲凉的景象,因而,这里的鸟,也不必一定就是孤独的一只。如果只是孤独的一只,反而和“渚清沙白”不够协调了。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句,你的脑海中是幅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了些什么?
生19:我的脑海中,是漫山遍野落叶萧萧的宏大景象。我觉得诗人写落叶,是为了渲染秋天的肃杀凄凉。
生20: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无边落叶,写出了深秋来临时的萧条凄凉。
生21: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也进入了人生的秋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恐惧和悲伤。
师:说的都很好。我觉得,这个句子,既有了对空间上的客观景物的具体描绘,也有了对时间上自身生命的悲叹。这是很典型的借哀景写哀情。咱们再往下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表现了什么?是否也是借哀景写哀情?
生22:长江之水日复一日地流淌,奔流不息,体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
生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古代诗歌中,写江水流逝,总是有一种时光不再的象征意义的。
师:确实如此,“滚滚来”的江水中,应该既包含了烈士暮年的抗争,又有逝者如斯的喟叹。
三、 走进文化,感受意象背后的忠魂
师:通过对四联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者心中的悲凉,是依靠自然景象的呈现、心中情感的抒发而贯穿起来。现在,咱们把整首诗歌连起来看,诗人的悲已经清晰呈现在我们眼中。这种悲,既来自外界的景象,又来自内在的感触;既来自国事的艰难,又来自人生的潦倒。可以说,正是这么多的内忧外患,催生出诗人内心的万千感触,才会有《登高》这样的不朽诗篇。
我为这诗歌拟了个上联,请同学们对个下联,如何?
上联:落木无边,登高难释家国恨。
(学生拟写下联,师巡视)
生24:长江不尽,望远不解心中愁。
师:我发现啊,大家拟写的下联,前四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只在后面七个字上。这个下联对的好,比老师自己编写的还要好。我是这样对的。
(师诵读自拟的下联:长江不尽,赋诗且抒山河情)
师:登高――望远,难释――不解,家国恨――心中愁。非常工整,完全符合对联的规则。掌声鼓励!
四、 走进心灵,品味诗歌的象外之境。
师: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登高台。一千多年过去了,现在,某机构有意将昔日杜甫登高远眺之处开发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有好事者为它拟写了一个不完整的解说词,你能帮它补充完整吗?
PPT展示。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耳听的无不是______________。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______________;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______________;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______________。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______________?用心品味吧,品味______________,品味______________。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______________。
(生完成填空内容。因时间限制,每组完成两个空的内容)
师:谁来展示展示自己的解说词?
生25: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漫天的落叶纷纷而下,在风中舞动起最后的美丽;只有奔腾不息的长江顺流而下,激荡起千百年来的历史尘埃。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肃杀荒凉的暮秋之景,耳听的无不是哀猿凄绝的悲啼。
生26: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对人生不绝的悲叹和伤怀;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个终身郁郁不得志的诗人,拖着衰老的病体,面对悲凉的秋景,怆然泣下的愁怨;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杜子美满含艰难苦恨的愁思;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诗人花白的双鬓。
生27: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诗中圣哲的锦绣诗篇?用心品味吧,品味每一个文字背后的忠诚,品味每一个诗句背后的崇高与坚贞。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来自遥远大唐的生命强音。
(众生鼓掌)
师:三位同学的解说都很精彩,既表现出了对杜甫及《登高》的理解,又展示了自己的文字才华。老师在备课时也试着填写了这解说词,也和同学们交流交流,欢迎指正。
(师下水练习展示。配合轻音乐,教师诵读,营造课堂)
“杜甫登高台”解说词
这本是一处寻常的山水,没有天门中断的壮阔,没有扪参历井的高峻,只有风急天高的肃杀,只有哀猿长啼的悲凉。登上此处,眼见的无不是落木萧萧无限悲,耳听的无不是滚滚长江恒久叹。
但这又是一处绝不寻常的山水,这里的每一块山石,都聆听过一代诗圣感时伤怀的生命吟哦;这里的每一根草木,都见证过一位诗人忧国忧民的赤胆忠魂;这里的长江,流淌的是诗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这里的星空,映照的是杜甫“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不屈抗争。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抱怨这里没有绝美的风景,还能有什么样的风景,胜过涵盖了五千年文明的崇高心灵?用心品味吧,品味一颗永不屈服的灵魂,品味一场没有风花雪月的人生悲歌。只要你用心倾听,你一定能透过高天之下的阵阵急风,听到诗中圣哲的慷慨长吟。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面,咱们齐读《登高》。
(师生齐读)
篇4
为什么两大巨星的碰撞会如此悄无声息呢?原因在于这根本不是什么巨星碰撞,至少在当时不是什么巨星碰撞。确切地说。是一个巨星与一个具有巨星潜力的小星的碰擦。碰撞会产生爆炸。而碰擦则可能产生声响,也可能没什么动静。这里的巨星非李太白莫属,而具有巨星潜力的小星则是杜甫。在我看来,即使是这次碰擦,在杜甫的心目中,李白还只是个当代的成名人物,并没把他看作是划时代的巨星;同样,在李白的心目中,杜甫可能只是个文学爱好者,还不足以激发其更多的热情与关注。于是乎,这两个古今无双的人物,他们的一场被后世寄予无限期待的巨星级碰擦,居然沦落为一个普通的文学活动,而没有碰撞出激动人心的耀眼火焰。
唐代文学史称,李白是有唐一代唯一在生前死后均享有巨大声誉的诗人,他的崇拜者自然不乏其人。据称,他的成名作《大鹏赋》,当时家藏一本。村夫汪伦为见李白,不惜杜撰万家酒店十里桃花的景李白前往。诗人魏颢更为瞻仰李白的风范,追踪游历了半个中国。此等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今的追星族。或许可以据此推断,追星的这种行为并非现今才有,实为自古而然。这也难怪,一个巨大光亮的星体,总是能对一些琐屑的荧火与尘埃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令人不解的是,李白这个巨大光亮的星体与杜甫相遇时,并没有使杜甫产生汪伦及魏颢对其那样的景仰之情。
天宝三年秋,在京师失意东还的李白路过洛阳遇到杜甫时,前者已是名满天下,而后者尚属无名小辈。李长杜十余岁,但两人一见倾心,情同手足。杜甫有“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句。从这些诗句中可知,李杜二人相得甚欢,亲密无间到了同被共眠、携手同行的地步。相处数月后,二人分手。现无法推断此番交往对杜甫的成长有多大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此李白的风范便长驻杜甫心头。与李白结识后,杜甫陆续写下了与李白有关的诗歌十来篇(下称涉李诗),构成了杜诗的一道风景线,里面表现了杜对李的由衷钦佩与敬仰,而这种萦萦于怀又不假掩饰的仰慕之情,可以说与现下的追星族的执着热烈毫无二致。当然。杜甫的追星又与魏颢跟踪追随式的追星有明显不同,杜甫已领略过李白的才华与风范,所以杜的追星更像是神往。只是这种神往并非发生于两人相识之初,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表现出来。这种情感一经表露出来,就愈发浓烈,不能自己。一旦杜甫将这种神往的景仰之情诉诸笔墨,因其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就将其特有的沉郁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此类文字极具震撼力,以至千载以下读之,仍能感受到这种饱满情感的强烈冲击。
根据创作年代与内容,杜甫的涉李诗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为记录交往,其二为回味与思念,其三为鸣冤。这三类诗又分别创作于交往时、分别不久与长别离三个时段。在这三个时段,杜甫对李白的了解表现为由表入里,最终深入李白的命运深处。而其对李白的服膺之情也从隐至显,从淡至浓,直至无比强烈。与李白结识时,杜甫还只是个未出道的年轻后生。应该说两人在名望上及创作实力上的差距远大于年龄上的差距,但在他稍后时期写给李白的诗歌中,那种崇敬之情反而是颇含蓄的。我们来看,杜甫对李白的赞美开始也不过是“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句中这些我们后人不甚熟悉的名字可能也没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诗句,用这些来赞美李白,在我们后人看来更像是敷衍。唯英雄能识英雄。当时的杜甫还没成长为一颗巨星,因此可能还认识不到李白的杰出成就。将阴铿、庾信、鲍照诸人加诸李白,或者在杜甫心目中还算是过誉了。如果今天有人用阴、庾、鲍诸人来称颂杜甫的文学成就,可能会被认为比附不当,有贬低杜甫之嫌。想来修成正果的杜甫,也绝不会再用这些人去类比李白。李杜二人不仅年龄、水平有差距,就是精神风采也相去甚远,故李白最先打动杜甫的正是诗才以外的精神气质,他写下了“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狂歌痛饮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赠李白》)的诗句,对李白的刻画人木三分,极其传神。两人分手后,与李白交往的这段时光成了杜甫重要的精神积淀,大概杜甫也渐渐从李白的诗歌中咂出味来。于是乎,李白的形象不时从他心底泛起,并益发高大,令他神往不已。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李杜曾再次重逢,而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历久弥甚。随着杜甫阅历的增长、诗力的提高,他对李白的推崇之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益发强烈,最终猛烈爆发,发出人们期待已久的巨响。这种情感在杜甫的涉李诗中得到充分体现:“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冬日有怀李白》)就是这种萦萦于怀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李白令人难以企及的品质也渐渐在杜甫心目中清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李白无可匹敌的才情与气拒王侯的风范跃然纸上。
篇5
关键词:朗读;品味;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41-0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一首抒情言志诗,在教学中可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声情并茂的“三步朗读”,想像模拟诗人的语气语调,品味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和博襟,接受审美的情感熏陶。
一、介绍背景,引入新课
唐朝的“安史之乱”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流离失所,困苦不堪。杜甫也未能幸免于难,他颠沛到成都,在亲友资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草堂居住,次年,一场大风把茅屋的茅草卷走,杜甫一家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不眠之夜,那时那地,那情那景,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
[评析]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史诗”。了解写作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领悟诗人的处境和感受,为朗读打下感情基调。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师播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录音,生听范读。
2、师:在听读的基础上,同学们再借助工具书、注释,通读全文,读准字音,特别关注易读错的多音多义字。
生A:“下者飘转沉塘坳”的“转”应读“zhuàn”,因为“zhuàn”符合茅草被大风吹跑盘旋落下的情景。
生B:“自经丧乱少睡眠”的“丧”应读“sāng”,“丧”是多音字,依据字典解释:与“死亡、祸乱”意思有关的读“sāng”,文中的“丧乱”指“安史之乱”。
3、师:同学们的辨别能力真的较强。本诗属歌行体诗,以七言为主,又夹杂九言,该如何断句呢?先听老师范读,然后加以判断。
学生听完老师范读全诗后,判断断句:七言句可按二二三节拍读,九言句有些拿不准。4.师此时投影呈现九言句及其断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学生这时据投影判断:九言句按四二三或二四三节拍读。
5、要求学生按节拍大声朗读全诗一遍。
[评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通读课文这一项,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完成,再通过生生合作,能够教全面的解决,教师不必包办。但断句方面,学生不见得能够把握准确,所以老师适当点拨辅导,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把握语速,读出重音
1、师:杜甫写此诗时已50岁,在经历一番颠沛流离之后,身心疲惫,吟此诗的语速是快还是慢呢?
生:慢。
2、师:是不是一直慢着呢?尾段是感情的升华,语速应怎样把握?
生:不能一直慢,末段应稍快。
3、师:光读准语速还不够,读诗像唱歌一样,还应读出字音的强弱、高低、长短的变化。哪些词应该重读,如何重读?四个学习小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个诗节。
[师分配好组节,生合作探究]
师巡视参与。生展示探究结果,每组一代表回答。
生第一组:第一节的“怒号”“三”“洒”“挂”“飘转”重读。
生第二组:第二节的“老”“抱”“忍”应读强音,“自叹息”读出叹息的语气。
生第三组:第三节的“墨”“漠漠”“冷”重读,“冷似铁”需用颤音,“漏”“如麻”“少”“何由彻”音应高,语速渐慢。
生第四组:第四节应重读“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受冻”“死”,声调稍高些。
师:“死亦足”是表决心的,需读强音,“死”字音延长,“亦足”应读出坚定的语气来。
4、师:哪位同学能按照我们讨论的结果,读出字音的强弱、快慢、高低、长短的变化?
一生自告奋勇起来朗读[抑扬顿挫],其他同学听后评价。
[评析]读诗,除了断句外,还需把握语速和重音,这二者是统一的关系。根据句意表述的轻重,诗人情感的平淡激越,来确定重读的字词,以避免学生平淡的朗读。
四、导读领悟,品味感情
1、师:要真正理解诗人的感情,还需进一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四个学习小组每组负责讨论一节的内容,可充分借助手头资料和课下注释,并用简短语言概括大意。
每组一代表发言,四节分别概括为:大风吹破破屋;群童抱茅入林;长夜沾湿痛苦;得广厦给寒士。
2、师: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自己茅屋被吹破,会是什么心情?
生:焦虑、焦急、痛苦、、、
3、师:一群孩子把茅草抱走了,诗人“归来倚仗自叹息”,猜想他有什么心理?
生:无可奈何、痛心、、、
4、师: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生:下雨、寒冷、、、
5、师:怕下雨,偏逢下雨。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可想而知,此时诗人的感情如何?
生:痛苦、伤心、、、
6、师:此时诗人应是痛苦到了极点,低落到了极点,可是诗人想到的仅是自己吗?
生:不仅是自己,还想到了“天下寒士”。
7、师:是这样的。此时的诗人是想拥有“广厦千万间”去“大庇天下寒士”,使他们尽添笑颜,自己宁愿“受冻死亦足”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诗人一改痛苦的感受,转向了忧国忧民,这种感情犹如火箭,直冲云霄。可以说,这节诗不仅是吟出来的,更是喊出来的,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再现,所以读的时候应声音最响亮,感情最热烈。
8、师此时出示投影,呈现杜甫感情发展变化曲线图,让学生一目了然诗人的情感历程。
9、师:哪位同学能依照屏幕上的感情曲线图,在以上朗读的基础上,读出饱满的感情来?
一学生自告奋勇充满感情的朗读,其他同学抱以热烈的掌声。
[评析]读诗重在读出感情,要想读出感情,必须先理解诗意品味到诗人的情感,否则是无法读出感情来的。因此,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内心世界至关重要,这也是读诗最重要的一环。
[总评]读诗胜过讲诗,感情读诗胜过普通诵读。在老师指引下,经三步品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兴趣得以提高。三个环节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在反复的诵读中对诗的理解也水到渠成,领悟到了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和博襟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心灵受到了震撼,感情受到了熏陶,真正感受到了读诗的愉悦。
参考文献:
篇6
在众多出色的“电影”中,我尤其钟爱于充满豪情壮志的那一派。每一句诗都充满力量,总让我心潮澎湃;在这铿锵有力的语言后面,更蕴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知,对万物的感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登上岳山,将眼前美景尽收眼底之际,他不禁陶醉其中,将所有的赞美浓缩在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而杜甫并没有一味沉醉于美景之中,而是联想到了人的一生,以及人生不可缺少的永不放弃,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志,于是,杜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当文天祥沦为阶下囚时,他不免想到了破碎的祖国,以及自己那悲惨的一生。“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悲凉溢满心头。可当受到敌军张弘范的逼迫后,文天祥选择了以死明志,宁死不屈,胸腔充满爱国的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7
我认为对博大精深的唐诗鉴赏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的背景和诗人自身的境遇,以此来欣赏诗歌的时代意义。诗人所处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诗歌的创作与其有无联系?诗人的际遇如何,心情如何,写诗的来由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再来理解诗歌内容、诗歌内涵、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得多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被“故人”热情地邀请做客农家,诗人心情愉快,又体现出诗人很向往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中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约定重游,登高赏菊饮酒,和谐自然,令人垂涎。孟浩然一生未曾入仕,曾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时应进士不举。他才华横溢,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满座倾服,为之搁笔。但他不慕荣利,洁身自好,不乐于趋承逢迎,因此,政治上非常失意。他喜游山水,穷极山水之胜。其另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不是这种滋味了。此诗是干谒之作,希望得到张的推荐。“欲济无舟楫”,意为面对浩瀚湖水,却没有渡水的船和桨,言下之意即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无人推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暗示自己徒有从政的愿望,而无从政的途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他心有不甘,乞求张能在皇上面前替自己美言,以得到朝廷的重用。全诗前半节望洞庭湖,后半节赠张丞相,是以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
第二,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诗人抒写的对象是什么?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如何写景,是由景生情,还是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写离别?还是写相思,抑或是别的什么?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写景,二句叙事,三、四句抒意,整首七绝不单说愁,而是借用景语,合情却不合理,但非常生动形象。诗人难与朋友相离,天真地想象出将心寄明月,朋友到哪,自己神往心驰到哪,真是生动有趣。《西江月》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写此词时恰逢被罢官回江西上饶时,路经黄沙道,正值夏夜,夜半蝉鸣蛙叫,此天籁之声令词人心情愉悦,忘却了罢官的郁闷,胸怀大释,陶醉于山水田园之间,偶遇天雨,急忙寻茅店避雨,却因为醉迷于山水之中,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或许是借此波折来调侃自己糊涂了。不管怎样,我非常喜欢其中“路转溪桥忽见”的意境。那份惊喜庆幸,真切感人。
第三,从思想情感内涵上去感悟。中国古诗没有标点,古文不分段,诗和文的意义主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把整首诗文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整体,单纯就句子学句子,就段落学段落。诗歌是以诗为歌,歌者言情,情不自禁而歌之。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写春望所见,山河虽然依旧,却是国都沦陷后乱草遍地的破败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因感伤时事泪洒花上,因恨别离闻鸟鸣而更悲伤。诗人的形象可由后两句勾勒:“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忧国念家之情浓厚可感。全诗令人感到的是深深的沉重,“国破”、家亡,能不令人沉重吗?诗人焦虑忧愁,头发都变稀变白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我国古代诗歌中诗人情感的表露大都与写景离不开,我们在欣赏诗歌内涵时,首先从写景着手,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同时感受着体现于这景物形象中的诗人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在这短短四句诗中,杨柳飘扬与雨雪交加的景,跟离乡远戍和凄凉归来的情交织在一起,读者从那对杨柳和雨雪的描绘中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境界,深深受到诗情的感染。
第四,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鉴赏。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头一句问,下三句答,体现出“隐者”的不可遇。开头寻隐者不遇,不遇就算了,却见一小童,此小童不是别人,恰是“隐者”的弟子,那么“隐者”可遇了,问小童便知。却“言师采药去”,当然又知不可遇了,寻者该死心了。又“只在此山中”,“此山中”很近,不往别处,容易找到,可遇了。寻者刚喜形于色,小童却又说:“云深不知处。”此山中云深,不知师父在哪,去哪里找?因此寻者终难遇“隐者”。一可遇一不可遇,再可遇终不可遇,多个层折,意趣显现,令赏析者哑然失笑,手法实在太高明了。
篇8
记得7、8岁的时候坐火车到成都,第一次坐火车感觉很新奇,觉得火车真的像一条龙。成都姨婆家就在草堂旁,沿着草堂的围墙走,但是没有进去,心中对里面有渴望,但是大人说那里有什么玩的(也许是久处兰室不知幽兰之香吧)。后来成都断断续续去了很多次,依稀记得免费进去过一次,但当时太小,记忆已经模糊了,等到我都成了大人,我的女儿也有7、8岁时,再进草堂,才终于看清了他的模样。
草堂大门是文化景点中常见的仿古建筑。门内门外真是两重天地。门外是钢筋混凝土筑就的现代都市,热闹但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而从门外向草堂内窥视则是一个抛却了大都市繁闹的自然世界,一步跨过大门我便完全融入了他的世界。溪水伴于俊秀的树木脚下,小屋藏于密林之中,又有几束阳光透过树间的缝隙射落在绿地的小草上面。闭上眼睛则可以欣赏小在溪水的伴奏下清唱,真是无一处不让人感觉细腻,整个身心在这样的环境也完全放松下来。
不知道走了多久,弯弯的门别致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什么地方?柴门!我记起杜翁笔下的柴门,那该是极为简单的茅草覆顶的,还略带一些歪斜的柴门呀,可我眼前分明是极堂而皇之端端正正的黑瓦釉木的建筑。这哪是什么“柴门”(后人已经修改了当年的模样).穿过柴门,有碧水一泓,石桥一座;有榕树流绿,楠木吐秀。在那浓阴簇拥中,又是一座敞厅式的建筑赫然而立,这是大厅。
篇9
进入社会中,我才真正对人的劣根性,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人最大的一个劣根性,就是在你身边的,你习惯了的,总是默默爱你,关心你的,总是不会离开的人,就是这几类人,人们往往都不会重视。就是因为别人对他们的默默付出,已经成了每天生活中总会发生的事情,那么人就不会再去在意……
你最重要的东西,却被别人忽视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最近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段子也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管谁对谁错,看了之后总是发人深省的。是这样的,李白和杜甫我们都知道吧,很著名的两个诗人,同时唐代文学家,风靡一时,几乎这两人的诗歌我们都可以信手掂来随便说两句肯定还是没有问题的吧。可他们两人之间却发生了一件事情,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杜甫曾经给李白写过不下数十首诗歌,可李太白呢……很无奈也很遗憾, 他一首诗歌都没有给杜甫写过,我们几乎可以脑补出杜甫的幽怨即时感了,我曾经很喜欢过李白,现在也还是,只是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却被人忽视,被人遗忘,一定是很难受的吧。可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可更是数不胜数啊。
比如说,我们的父母每天数十年如一日的对我们好,爱我们可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学会了感恩?能去体谅,能去关心一下他们的操劳?我们哪个不是不限次数的消耗着他们对我们的爱,这种永远都不会离开的人,却是我们永远都会忽视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爱太过无微不至,总让我习惯性的忽略,却从不知晓他们的苦。
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一直都在你身边,未曾离开的,有一个总是默默爱着你的,有一个你说什么都不会离开的人,那么请好好珍惜这些人, 因为这些人要是走了,就真的走远了,再也不会回头了……
篇10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语文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这句话没错,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公说婆说的味道,因为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在课堂生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体现,教师主导作用能否发挥,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学生思维能否有效激发,教师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平时在语文课堂特别是在优质课评比中,教师有个误区,一是单纯追求所谓“学生主体”,刻意追求全班参与,要呈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没有小组讨论就没有合作,不考虑从深层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的目标按部就班,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在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中,常常有师生互动是否积极一项。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需要“师生互动”。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基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对话逐步明晰教学要求,巧设问题运用教学艺术释疑克难的过程。笔者观摩一堂唐诗《登高》的鉴赏课,教师预设的课堂教学思路是:导入――诵读――品味语言――分析情感――拓展延伸。设计的主要问题有:
1.请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2.选取其中一个意象,谈谈这个意象的特点(明诗意);3.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抓文眼);4.从诗中读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析形象);5.促成作者写作这首诗的内、外因是什么?(揭背景)6.这首被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分析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品味推敲(论艺术)。整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简洁明了,板块清晰,一气呵成,没有拖泥带水。课堂问题的设计安排具有层进性,提纲挈领由浅入深,台阶式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积极思维,师生对话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抓文眼“悲秋”,品语言、析形象,深刻体悟杜诗的艺术魅力,准确把握杜诗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师:请同学们找找首联中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生:有风、天、猿、渚、沙、鸟六种,修饰的词分别是急、高、哀、清、白、回,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一种苍凉之感。
师:请你选取一个意象,具体谈谈这个意象的特点。
生:风用“急”,天用“高”,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出了阔大苍茫的秋景。
生:猿哀鸣,鸟在江面低空盘旋,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师:这跟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有关系吗?
生:悲哀,伤感,痛苦。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智慧的对话,要展现出理性思维的力量。诗歌具有“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审美特点,诗歌的鉴赏也不能用一般理性思考逻辑推理进行,所以分析诗歌有时需要“妙悟”,我们自己有时想问题也会“顿悟”,那是自己理解了,但是如果自己不理解,还是要请教别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在诗歌鉴赏中教师的点拨不可或缺。课堂中师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转换的过程,是解读文本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积累,人生经验,理解遇到的问题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审美体验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的点拨的确很重要,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师的点拨是在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最好,教师在对话过程中适时地切入,引导学生理解,如“悲秋”的原因,有表、深层之分。请看下列对话:
师:“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结,请你说说杜甫“悲秋”原因是什么?
生:秋天从时令气候上看,草木凋零,天气转凉让人不舒服。
生:作者长年客居他乡,漂泊无定,加上年老多病,登高望远又见到落木萧萧的秋景,表达了他人生的孤独、内心的苍凉。
师:分析诗歌,我们要“知人论世”, 杜甫是唐代最优秀的诗人,“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因此,请问杜甫只是“悲”自己吗?
生:不是,还要了解背景,这时候“安史之乱”已平定,但国家仍动荡不安,国事颓败,内外交困,让杜甫忧心不已。
生:的确不仅仅是抒发人生的艰难,也抒写了时世的艰难。
师:哦,那有没有古代诗人喜欢秋天的诗?
生:有,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师:同样是唐代诗人,两人立意迥异,原因何在?
生:所处环境,个人经历,心情不一样。
语文课堂的“师生互动”是会心的微笑,是情融的愉悦,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课堂不需要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重在悟理,悟理需要静默,思想者是静默的。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简单地否定不成熟的答案,完美的答案是要有思考过程的。师生互动,课堂对话生成,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是艺术,艺术是追求美的,课堂教学也要追求美。通过鉴赏、品味,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得到了成功的愉悦。对话需要预设,但是教师不能以自己设定的答案为圭臬,用这个模子去套,遇到不同于自己的答案急于否定,而是要时刻关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肯定,不断修正自己的提问方向。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来评价很高,请问“无边”,“不尽”是否显得赘余?
生:有这两个词,才显得境界广阔,意韵深远,“无边”,无边无际,“不尽”,无穷无尽,萧萧落叶,滔滔长江,让人觉得气象万千。
师: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情景。(学生思考,用笔摘记)
生: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生: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
师:哦,你刚才用了“俯视”,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两句是相对的,看萧萧落叶用仰视,登高远眺长江不妨用“俯视”。
师:那么,从时令、空间上这两句又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句是说一年过去了,第二句是说一生过去了。
师:噢,“不尽长江滚滚来”与人生有关么?
生:老师,我觉得“不尽长江滚滚来”犹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的意象就表示时间的流逝,不就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