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妈妈电影范文
时间:2023-03-14 17:0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妈妈电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妈妈》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故事,一个虚拟世界真实人物无私奉献的故事!本文写了一位上了网隐的青年,被一位“网络妈妈”所帮助,为了借除网隐的艰辛,它让人们在热泪盈眶中体会生命的真谛,体会世界上的真情真爱!所以面对这样的电影,我们除了鼓掌、流泪,也再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
这样的电影确实能让人体会到很多,领悟到很多,至少,它让我这颗沉溺网络麻木已久的心灵受到了久违的洗礼!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发展,现在像我们这样年纪的青少年感情空虚,生活空虚,终日沉迷上网、聊天、玩游戏,耗费时间,虚度年华,不了解父母,叛逆独行!而《网络妈妈》这部影片切中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问题,令人深思,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真实的故事,感人肺腑的情节,演员朴实本色的演出,真实真切,深深打动了每个人的心,使人奋发,催人上进!
篇2
关键词:数字视音;计算机技术;传输技术;压缩技术
就当前而言,视频节目正逐步趋向现代化,而且各方面的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近几年来,社会上不断涌现出了数字压缩技术、计算技术、微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固体摄像技术、传输技术、记录技术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对于数字视频的传输以及电视传输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数字化传输最终得以实现。
1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分析
信源编码是指动画、符号、音频等各种带有编码的数据的处理过程,其是现代数字传媒的基础。一切事物都是依据基础而存在的,所以不论是什么数据的传输处理,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包括蓝色激光磁盘机等一系列视听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多媒体通信产品。音频和视频的编码与解码不同于文本符号,二者的主要任务不一样。以音频数据和数字视频为例,其对内存的要求很高,例如,4∶4∶4抽样PAL彩的传输速度要求是普通传输的20倍,而一些蓝光视频的传输速度要求甚至达到了1GB/s。常规的内存传输宽带是不可能完成这种任务的。数字音频和视频信息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的先进压缩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高效地压缩这些文件。由于音频数据量小于视频数据量,所以压缩对于整个文件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为了保证压缩的质量和效率,市场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压缩技术:①无失真压缩技术。这种压缩算法主要是基于统计分析的最优熵编码,主要用于长码和可变长度编码技术。②有损压缩技术。这种有损压缩算法可以消除视频信号的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主要用于自适应量化、帧插值、运动估计和补偿以及“Z”字形排序技术与DCT的变换。③频带压缩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根据人眼对色彩敏感度高,但难以区分色差这一原理,对全分辨率Y像素值进行采样,形成CB和CR像素采样的像素值的图像编码,以有效控制传输速度。利用视频编码技术将100Mbps的图像数据压缩到2Mbps,甚至更低水平,也可以正常使用。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半导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ITU-T和MPEG音频和视频编解码技术成为当前市场上较为通用的两种编解码技术。ITU系列的优势在于可以较好地传输语音影评,有利于个人之间的交流,但流传不是特别广;MPEG系列标准是目前市场上比较通用的一个标准,它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视频和语音的传输、压缩,功能比较全面。MPEG-2标准与263标准是该类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也是最低要求。为了满足先进视频压缩技术的多样化需求,2001ISO和ITU形成了联合视频组(JVT),且在H.26L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视频编码标准——H.264。JVT标准与之前的基础标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JVT标准加入了正交变换等效果、4×4整数多方向空间预测技术以及其他一些操作手段。这有利于提高压缩的速度和效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JVT标准能在保障视频质量的同时,使压缩速度达到原来的2倍;同时,该标准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人群较广。
2数字电视传输网络
地面、有线和卫星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其中,地面数字操作较为简单,就是在地面上建设高台,发射信号。这样,使用地面网络的人们就可以接收到信号观看视频节目。这是最原始,也是最基础的方式。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则是利用光纤和其他枝干电缆为传输途径来传输信息,这种技术在城市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取代了地面数字的地位。由于其方便操作、稳定性较好,一般的用户都会在电视机上安装一个机顶盒用来接收信号。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网络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卫星电视,通过地面发射塔,将信号发射到几万米的高空卫星中,再利用同步卫星将其发射到地面。这样,地面用户利用一个俗称“锅盖”的东西,就可以有效接收信号了。
3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主要有:①保护间隔的-A填充技术。为了防止一些信息的紊乱,可在数字电视地面传输过程中加入保护间隔。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提高传输的稳定性。②联合视频组。③前向纠错编码与相位映射相结合的纠错技术。由于多载波技术相对于单载波技术来说信噪较大,所以开发出了这种系统内联合处理信噪的技术,以有效减少多载波技术的系统信噪。
4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传输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音频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传输技术等的高速发展,数字视音编解码与电视传输网络技术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所以,我们要对数字视音编解码与电视传输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这些技术在数字视频传输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戴琼海.宽带接入网的技术发展[J].计算机世界,2013(2):15-16.
[2]杨知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与标准[J].计算机世界,2014(4):21-22.
篇3
《网络妈妈》的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叫《网络妈妈》。我和妈妈看了这部电影很感动。
这部电影讲的是网络妈妈小时候被大火烧伤了,他做了六次植皮手术,还帮助了那么多沉溺在网络游戏的孩子和家庭。电影里有一个孩子,他特别爱打网络游戏,经过网络妈妈的一次次教育,终于不爱打网络游戏了,学习成绩也赶了上来。
我们要学网络妈妈,学习她的坚强,善良、爱帮助别人。我们要少打网络游戏,不要让爸爸妈妈伤心,难过,要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欢迎同学们投稿
篇4
看完《网络妈妈》这部电影,我的心头猛然一震,久久未能平静……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网络妈妈”自强不息、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她无私奉献,网络播撒真情的高尚行为,深深触动了我,影片情感丰富,催人奋进!
被人称作“网络妈妈”的刘焕荣,是一个有着悲惨身世的人,在一次意外的大火中,她被烧成严重残疾,全身只剩下一根手指,她就用她最后的一根手指创造了一个奇迹——学会了上网,学会了打字。而后,她用母亲般的温情,帮助一个个沉迷于“网络魔爪”的学生拉了回来,让他们走上正途,令人敬佩!
这部电影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老师家长经常强调:网络是把“双刃剑”,就看你怎么利用这把“双刃剑”。玩游戏的诱惑是我们小学生难以抵挡的,一旦沉迷于其中,就会玩物丧志,耗费我们美好的青春,是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的。作为“90”后的小学生,我们又该怎样正确利用网络呢?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查资料、看新闻、阅作文,这才是我们“90” 后应该做的事!
“大海不会介意绕过弯路的小溪!”我告诫所有沉迷于网络的学生们:你们是在消磨自己美好的童年时光,虚度年华。快点醒悟吧!及早回头,远离网络的危害,做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
篇5
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5日晚在香港揭晓,巩俐凭借《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皇后一角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这是继章子怡、周迅之后,内地女演员连续第三年问鼎这一奖项。在《父子》中扮演儿子的9岁小演员吴景滔则是最大的赢家,抱回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新演员两座金像奖。谭家明的《父子》冲出重围,获得最佳影片奖。曾5次获得金像奖影帝提名的刘青云击败梁朝伟、郭富城、周润发和李连杰,首次捧得最佳男主角奖。谭家明还凭《父子》,击败杜琪峰、张艺谋、张之亮,获得最佳导演奖。
以下是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奖:《父子》
最佳导演奖:谭家明(《父子》)
最佳女主角奖: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佳男主角奖:刘青云(《我要成名》)
最佳女配角奖:周迅(《夜宴》)
最佳男配角奖:吴景滔(《父子》)
最佳编剧奖:谭家明、田开良(《父子》)
最佳摄影奖:刘伟强、黎耀辉(《伤城》)
最佳剪接奖:邝志良(《墨攻》)
最佳美术指导奖:霍廷霄(《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佳动作设计奖:袁和平(《霍元甲》)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奖:奚仲文(《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佳音响效果奖:《鬼域》
最佳视觉效果奖:《鬼域》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台》(《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金达培(《伊莎贝拉》)
最佳新晋导演奖:吴彦祖(《四大天王》)
最佳新演员奖:吴景滔(《父子》)
最佳亚洲电影奖:《千里走单骑》
专业精神奖:授予资深化装师文润玲。
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增设了一个“世纪影坛成就大奖”,得奖者是今年100岁的香港娱乐界前辈邵逸夫。
特型演员柴云清逝世
在《末代皇帝》等20多部影视剧中成功扮演“”,曾荣获第三届优秀电视剧优秀演员奖并受到邓颖超同志接见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型演员柴云清,于4月21日去世,享年76岁。柴云清儿子柴博决定给他穿上演戏时的中山装告别:“父亲这辈子努力钻研的相关知识、人格,他长得太像了,演戏时从来不化装,把中山装什么的一穿上就行了,而且他本人的性格也跟很像,吃穿俭朴,与人无争,善良正直。”
《网络妈妈》江西开机
4月22日,根据、全国妇联等单位推出的人物典型,获“全国十大杰出母亲”等荣誉称号的平凡女性――网络妈妈刘焕荣把爱心奉献给网上孩子们的真情事迹改编的励志故事片《网络妈妈》在外景地江西弋阳志敏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机仪式。影片切中了在网络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和人性热点、难点问题。导演周勇坦言,《网络妈妈》将打破主旋律电影以往的模式,以平民的视角把影片拍成故事性强、地域色彩浓郁、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主旋律艺术影片。
《九连环》火热拍摄
4月21日,电影《九连环》剧组从昌平移师国防大学剧场,在那里拍摄戏中戏的最后一场,李成儒饰演的男主角在媒体面前公开已经自杀的女友的照片和遗书。《九连环》的女主角由青年演员孔维扮演,该片涉及的人物并不多,但在四位主角当中,阴谋却环环相扣,直到影片的最后结局才将谜底一一揭晓。导演刘礴解释说,这部电影不会像一般国内惊悚片那样,靠玄虚的光影,一把匕首或者一段恐怖的音乐来营造气氛,而是完全靠主人公的思想游戏来表现惊悚和悬疑。
邬君梅夫妻档影片《红美丽》举行首映
4月22日,由邬君梅夫妇携手打造的电影《红美丽》在京举办首映式,导演奥斯卡・路易・科思多以及葛优、孙红雷等主演悉数出席。影片中,邬君梅饰演的朱美丽逼丈夫去外地谈生意,结果丈夫被杀害。她背负着内疚,陷入为夫复仇的困境不能自拔,最后成为死刑犯。葛优用眼神将反面人物演得淋漓尽致。孙红雷透露他想趁机偷师葛优,苦于没有对手戏而作罢。他称该片是他入戏最深、最动心的影片。导演用西方人的视角,讲述他眼中的中国、女人、情感。
《双飞燕》研讨会在京举行
4月22日,被国家教育部、广电总局、文化部联合推荐给全国中小学生的故事片《双飞燕》在京举行了媒体和专家的联合观摩、研讨活动。影片讲述孪生姐妹大燕和小燕,因父亲去世,母亲患病,没法同时上学,姐姐让妹妹上学,自己则捡破烂和照顾妈妈。后来,姐妹俩想到了轮流去上学的办法,但最终被发现。人们没有拆穿姐妹俩,反而极尽所能帮助她们双双走进课堂。与会专家认为片中体现出的“孝”文化,在现今这个年代,显得尤其珍贵,也更值得青少年去学习。
篇6
我喜欢网络,它能满足我的需求,虽然它不是神通广大,更不能说是无所不能,可它总能带给我乐趣。它是一个影音天地,又是一个游戏天堂,更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虽说大海捞针难如登天,但在网络中的知识海洋里,哪怕是一粒沙子,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我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我家的电脑没接通网络时,遇到课外不懂的问题只能干着急,一切思考都是徒劳,可自从上网以后就方便多了,它好比是“家中的图书馆”,随时可以向它求助,只需要轻轻点击一下,你需要的信息便会立刻呈现在眼前,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多厉害呀!
我是个影迷,特别是科幻电影,I like it very much,可老天总是不近人意,电影频道都在十点多播放,而我又得早睡早起,根本看不到,幸好有了网络,我才能好好地过把瘾,它网罗了世界上所有的电影,恐怖片,科幻片………都有,变形金刚(真人版),蜘蛛侠3……一上市,我就上网把它们全给尽收眼底,爽呀!
游戏,当然是每个男孩子的最爱,网络中有数不尽的时尚游戏,什么红色警戒,魔兽争霸,跑跑卡丁车……都给我玩了个够,可我也不是一天到晚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只是偶然舒展一下心情,每次胜利时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都是难以言表的。
我从小就练电子琴,现在钢琴也已弹到了八级,每次上完钢琴课,只能在家自己练,多亏网络帮了我大忙,在虫虫钢琴网上只要键入曲名就能听到范曲,我的水平提高了不少,真得好好地感谢它。当看见别人一边走路一边唱歌那潇洒的样子,我就羡慕不已,因为我自己不会唱,只会哼调子,歌词我一无所知,我仿佛成了个乡巴佬,网络让我不再自卑,我能在网上学歌,歌词全都映入我的眼帘,真令人兴奋。
我爱网络世界,它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生活空间,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建立了一个QQ群:六一班一族。我们之间可以经常聊天,发送有趣的图片,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互相帮助。最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爸爸妈妈不喜欢养宠物,而我却恰恰相反,网络圆了我的梦,我免费领养一只QQ企鹅MM,每逢星期天我会带它去游乐场玩,打网球,踢世界杯;还给它喂食物,洗澡;让它去打工赚钱养活自己,精心呵护它,这多么有趣呀!
篇7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方便,但是使用不当时就会深深地陷下去,甚至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下面就是一部关于网络的电影,名叫《网》。
电影讲的是一个叫“肖兵”的高中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以至连他妈妈的最后一面也没见到。悲痛欲绝的他,封了自己的游戏号,删了自己的游戏,发誓以后再也不玩网络游戏,从此以后,他就不再玩了。但是他经不住网吧老板女儿的诱惑从新迷上了游戏,并且报名参加了“仙境RO传说”游戏大赛,拿了第一名。回家后,他爸爸把他的电脑砸了。他就离家出走。后来,老师找到了他。并且给他讲了老师自己向他这么大时暴风雨般的游戏历程。
网络就象一张无形的网,网住了许多“小鱼”。所以我们要记住:玩游戏也要适可而止。
篇8
[论文摘要] “地下电影”的出现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影坛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围绕中国“地下电影”的传播方式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地下电影”的传播情况和传播方式的考察,主要分析了“地下电影”的受众群及其在国内外的主要传播方式;其次是以“地下电影”在国内的传播方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网络传播等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前后,在国际电影节上经常能看到中国电影的身影,其中很多都获了国际性奖项。从早期的《妈妈》(张元)、《北京杂种》(张元)、《活着》(张艺谋),到后来的《小武》(贾樟柯)、《十七岁的单车》(王小帅)、《鬼子来了》(姜文)等,它们分别在或大或小的国际电影节上以“中国电影”的身份获奖,然而等待它们的共同命运却是在国内(大陆)的禁映,即不能进入国内电影市场而获得公开放映的权利,有的导演还被处以禁止拍片的惩罚。对于处罚的理由,多是因为这些影片在送出国外参赛之前没有交给国家电影局审查,因此没有获得中国官方的合法身份就自作主张的行为。
从整个1990年代到2003年前后,由于这些影片在国内遭到禁映,在各种主流大众媒体上都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导演和作品的介绍或者评论,但值得注意的是,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全国大中城市的青年人、特别是各大高校学生中间,这些作品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却拥有了一批坚定的受众群体,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在随着时间不断扩大。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地下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其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都是令人瞩目的。那么,中国的“地下电影”具体是通过什么方式和渠道、依靠何种媒介、按照怎样的过程传播开来的,“地下电影”在“地下”广泛传播的实现条件和受众基础是什么,其在海外的传播方式与国内传播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今后电影传播方式的影响等,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电影体制之外的“地下电影”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地下电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内市场化的深入发展,海外艺术电影的制片人与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大陆年轻一代的电影人的结果。从内部看,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国家对于电影生产只能重点支持,而不可能全面承包。相比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主旋律影片更吸引着国家始终不渝的兴趣,再加上主旋律影片在市场面前的脆弱性(无法收回成本),更加强了国家对其投资的力度。这样就为海外资本投资大陆电影市场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同时这也是一种“内在需要”,因为作为自负盈亏的制片厂除了完成国家定购的主旋律影片之外,还有大量闲置的时间和精力来自谋生路或创收,显然也需要资本的注入。相比昂贵的好莱坞制作,投资中国大陆电影要划算的多:充足的实景、廉价的演员和工作人员等条件,都是吸引欧洲资本、港台资本和少量的大陆民间资本的好选择。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相对电影工业生产的市场化运作,在消费渠道却保持计划经济的作风。虽然在1995年,中国大陆首次允许每年进口10部好莱坞大片,但却没有改革已经成为电影工业不可或缺的影院制度。从体制上来说,中国没有院线放映的机制,只有一个电影管理总局,下属16个合法的电影制片厂,电影的放映权以及电影的院线依然为国家所垄断。这样,对比广阔的海外艺术电影市场和日渐萎缩的国内市场以及垄断的营销策略,呈现在这些合资片和与国内没有资金关系的“外资片”往往走向“地下电影”的命运,这最终导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图景中呈现出一条独特的电影之路。
“地下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方式
前面已经提到,“地下电影”的拍摄方式主要是靠脱离官方的制片体系与电影审查制度、以个人集资或凭借欧洲文化基金会资助即依靠海外投资人得到拍摄资金进行制作。如前面提到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的三部片子(《活着》、《霸王别姬》、《蓝风筝》)无一例外都是海外投资,而且都分别在当年的重要电影节上获奖。获奖之后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被打入“禁片”的行列,一些导演还因此受到禁止拍片的处罚。这些影片由于海外资金的介入,电影市场已经由国内转向了国外,所以他们不用担心市场以及是否能在本地上映等问题,进而也不用在乎影片的主题是否涉及禁区,因为影片只要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奖就可以打开海外的艺术电影市场。但对于那些独立制片人来说,他们不像张艺谋那样拥有一个稳定的海外市场和持久的国际声誉的优越条件,因而需要面对更多的尴尬和特殊境遇。最早进行独立制作的是张元,然后出现了王小帅、贾樟柯等人。一般来说,他们通常冒着背负债务的压力或在极其拮据的情况下拍摄第一部作品,现实不可能允许他们进行多次尝试。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只花费了1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自于几个朋友的拼凑;贾樟柯的《小武》花了30多万元,主要来自于香港的投资。然后,这些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出现并获奖,从而他们可以拥有充分的资金来继续自己“独立”制作的艺术生涯。几乎所有的“地下电影”都是小成本制作,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参加国际电影节得奖后进入欧洲艺术电影市场,就可以收回成本。可以说“地下电影”的市场诉求并不在国内,这样他们也就不必把重心放在能否在国内放映的问题上。
“地下电影”的受众群分析
根据统计,有将近三分二的调查对象接触过“地下电影”,而且网络调查的结果从总体上证明了之前根据现有资料提出的各项假设是基本正确的,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地下电影”的受众群体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地下电影”的受众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都市青年人为主。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人占到95%以上,其中18—25岁的年轻人高达63.5%,在校学生和非在校学生的比例大约为2:3,教育程度在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占到75%以上,可见“地下电影”的受众基本上是由在校大学生或者刚离开校门不久的青年人组成的。有31.8%的人生活在北京、上海等直辖市,38.6%的人生活在省会或大型城市,28.8%的人在中小型城市,而身在农村的比例则只有0.8%,可见有机会接触到网络的几乎都是居住或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根据“地下电影”的主要传播方式可以推测,观看“地下电影”的群体同样是以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为主。可能正是由于受众以年轻人占主体的原因,所以其收入普遍不高,其中有将近60%的人月收入在2000元人民币以下,有30%左右的人月收入在2000—5000元人民币,而月收入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人的比例不到10%。
在随后观看的方式选择上,由于收入的限制和上网便利等原因,在观影方式和渠道调查中,通过院线看电影的比例也比较低,更多的人选择了通过网络和盗版音像制品的方式。
2 “地下电影”的受众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看过或经常看“地下电影”的人占到60%以上,但其中80%以上的人都是在2000年以后看的,而“地下电影”出现数量最多获奖最频繁的时期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一方面表明“地下电影”的影响力从海外传播到国内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可能也与中国网络媒介兴起和普及的时间有关。但从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短短几年中,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猛增,网络资源开始爆炸式地涌入网民的视野,其中电影作为最普遍的娱乐形式之一逐渐成为流通速度较高、传播范围较广、共享性较强的信息资源。可见网络已经成为接触和观看“地下电影”的首要媒介。
3 “地下电影”的受众以爱文艺和追求新奇时尚的青年居多,对中国艺术电影充满热情和期待,但大多数并不真正了解“地下电影”。显而易见的是受众对于“地下电影”的肯定和积极的态度。可见在不少受众心目中,“地下电影”仍然是一种带有“禁片”色彩和“实验”色彩的作品,“地下电影”作为中国艺术电影的组成部分,是文艺青年和时尚小资们追求“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电影的主题或内涵,大部分受众都表示能理解。而对于“地下电影”的存在,大多数人都认为“有必要”并支持其在国内的发展,而且有超过80%的人认为“地下电影”在中国影坛和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尽管受众们对“地下电影”是如此热情和充满期待,但真正了解“地下电影”的却并不是很多。实际上,大部分受众并不真正明白“地下电影”的定义和范畴,也不能清楚地区分“地下电影”与其他艺术电影在资金来源和制作方式等方面的区别,甚至会把已经在院线公映过的体制内文艺影片当作“地下电影”(比如娄烨的《紫蝴蝶》和王小帅的《青红》)。可见受众主要关注的是“地下电影”的题材风格和内容等,对于电影本身以外的拍摄、制作和发行方式等情况并不了解。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也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受众群,这一人群有着比较明显的整体特征,在对电影的选择上也有比较一致的标准和偏好,基本上构成了中国“地下电影”的忠实受众群,而中国“地下电影”得以传播和扩散的过程就是通过以“地下电影”投资人和制作者为信源、以一大批“地下电影”作品为信息、以群体性观影者为主要受众,以相对“隐蔽”、“自由”和“非主流”但传播效果强大的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以可批量复制的盗版音像制品为次要渠道(网络媒体普及之前则是主要渠道)而进行的,而反馈和互动则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网络论坛上的评论贴和讨论贴等。
篇9
一、 选取通俗化题材
微电影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内容相对较为广泛,类型也较为复杂,有针对商业的,也有针对公益的,还有的是关于人们生活的,基于此,下面就选取贴近人们生活和社会现实的一类微电影进行分析。
(一)亲情友情爱情主题
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亲情占据着人们感情生活的重要位置,也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因此,文艺作品演绎的主题始终是亲情。[1]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微电影的特点,它的这个特点更能挖掘和表现出普通人之间的人伦亲情。微电影主要是围绕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使故事情节平民化,让观众内心产生一种朴素的情感张力。而不是依靠传奇的故事背景、跌宕起伏的剧情设置、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让观众喜爱。如微电影《来信》中,生动描述了空巢老人艰难的现实生活处境,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对家中年迈父母缺少关爱和漠视,告诫人们“时间不停留,珍惜身边人”。《生活相对论・舍》微电影中,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深深打动观众的故事。由于父母偏爱有音乐天赋的弟弟,遭到姐姐的嫉妒,因为姐姐年纪小不能理解父母的爱而摔坏了弟弟的琴,父母为了给弟弟买琴死于工厂。父母死后,姐姐承担了养育弟弟的责任,姐姐为了弟弟能够成功倾尽所有一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感情点,带给观众亲历其境的情感体验和无限扩大的情感张力。一个古老的话题爱情,微电影以爱情为主题满足观众的需求,成为微电影的主要舞台,但与传统的、高大上的爱情电影不同,它主要描述我们周围普通人的爱情故事,折射出普通爱情的观点、向往、追求、难言之隐的苦楚和困惑,可见,微电影演绎得爱情主题更适合广大观众,突出其特点:生活化、大众化、通俗化。[2]如微电影《我愿意》中,讲述即将大学毕业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情侣,面对现实和坚贞的爱情,他们左右为难,最后选择裸婚,让人们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守护爱情的动力。
(二)青想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都怀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梦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青春和梦想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春就像经典一样,不会随时间变迁而褪色,反而越说越新、不断变化,成为更受关注的话题。如经典微电影《老男孩》,一时席卷了整个网络,主要讲述里了两个失去青春的普通男人,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感人故事,以青春和梦想为切入点,抓住了观众的情感软肋,激起观众缅怀和追忆青春与梦想之情。影片中聚集了很多,如蛤蟆镜、老式录音机、传唱于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小芳》、83版《射雕英雄传》贴画等具有时代气息的符号,唤起了70后、80后的观众对自己青春和梦想的回忆,青春逝去,梦想依存,致使《老男孩》上映以来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观众抚慰心灵的良药。我们在少年时代规划自己的青春和梦想;青年时期抓住青春,实现梦想;黄昏的时候追忆青春,感悟梦想。青春总会凋零,只要我们活着,追逐梦想的脚步就永不停止。
(三)贴近社会现实的主题
目前,网络上出现许多关于社会现实题材的微电影,这些话题虽然紧扣时代脉搏,能及时关注社会性的话题,但受能力和条件的限制,其对现实社会分析和挖掘程度不够,较为浅薄,他们注重了时效性,使该类作品给观众呈现出简单通俗的特点,最终导致影片的质量下降。不过,微电影紧跟时代的脚步,通过每一个镜头展示出复杂多变的人性、现实生活的图景和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为观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更加直观的认识自己。如微电影《干爹》中,讲述了拜金女腐化堕落的过程,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们内心世界的空虚和扭曲的价值观,呼吁大家重新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二、 后现代化的叙事特色
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微电影,其内容叙事的特点都是相似的,相对于商业和工艺的微电影,关于人们生活的微电影更为碎片化、细节化,其故事情节更为生动并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却又十分有创意,不显得那么庸俗。
(一)碎片化的叙事风格
首先,微电影的这种碎片化主要体现在“短”。“短”主要是指“时间容量”。百度百科说明,微电影时长通常在30秒到300秒之间(当然,有的微电影已经超出这个上限,几十分钟的也有,但和传统电影相比,在时长上还是“短小精悍”)。因为微电影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影片产生浓厚兴趣,还要为一些广告宣传提供服务,从而达到营销上的病毒式传播。[3]这就给微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题上切入点要小、故事格局相对简单易懂以及巧设悬念、增加幽默元素和渲染情绪。
其次,微电影采用碎片化的剪辑手段。如:微电影《指甲刀人魔》,导演曾国祥采用快切镜头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让观众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凶手就是“指甲刀人魔”,这就是导演在剪辑过程中故意设计的悬念。给观众设计这样的错觉,其目的是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形成观影的兴趣。另外,很多微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经费和剧本选择没有传统电影宽裕,所以常常以实景拍摄为主,但画面精美程度就存在很多不足。如微电影《李雷和韩梅梅》拍摄过程中,就是因为预算少,有很多场景都发生在小食杂店里。导演为了避免出现太多重复画面造成单调乏味,所以充分调动机位,使用多个机位进行拍摄,用技术手段来回避预算不足造成的缺陷。
(二)细节化拍摄
微电影在拍摄过程中由于预算少,不能和传统电影预算相比较,所以微电影和传统电影在摄制器材也不相同。135胶片在传统电影拍摄中最常见,但在微电影拍摄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大部分微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多考虑一些便携易用、租赁成本、后期采集上的器材,选择性价比相对较高的DSLR。
微电影在摄影风格上与传统电影的拍摄也存在很多区别。在构图上,因为微电影的播出受到终端的影响,微电影的播出终端,通常是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幕可移动载体。所以摄影师一般会选择比电影更小的景区取景。从观影体验上说,也需要用更小的景区,才能更好的看清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细节。所以,微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特写和近景的镜头,往往比传统电影使用的高。其目的是注重细节的传达,使观众能更好的接受和阅读影片,也是微电影中重要的美学特征。
(三)有创意性的故事情节
在微电影《一触即发》拍摄过程中,导演为了体现轿车的优越性能设计了一场特工窃密和逃离的精彩桥段,影片的视效和故事架构上来说,不输给任何一部商业电影,影片上线后很快获得大量观众的积极转发。因为导演的优秀创意,才使这部影片受到观众的喜爱,从而就了这部优秀的微电影。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好的创意,基本决定了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和点击率。
由此可见,微电影的“微美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叙事的碎片化、摄影的细节化、故事的创意性等。在细节中放大真实的生活,在故事中传达真情所在,微电影以小见大,以“淡墨”画“浓意”,这是微电影“不微”的美学所在。
三、 现实主义的人文精神
微电影传播于网络平台,更贴合时代语境,由于其制作周期短、灵活机动,能够快速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从一个小切口入手对社会问题进行探究,引起观众对时下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显示现实主义人文精神。比如微电影《微博有鬼》中,它是以微博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主要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平民化的视角、犀利的镜头,多角度地揭示了当今社会网络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和大众复杂多变的心态,时刻触动着现代人己经神经系统,呼唤人们思想意识、寻找丢失的精神家园。[4]《微博有鬼之私信》主要通过描绘现代女性在职场中面对激烈的竞争、权力与金钱的诱惑以及她们的努力、无奈与悲凉等现实情况,真实还原了她们光鲜亮丽的外包装下孤独落寞的内心,《微博有鬼之可以在一起》从当下社会的小角度切入,讲述一对正在闹离婚的夫妻,孩子为了阻止父母离婚让他们去参加学校活动而引发的故事,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式教育、父母离异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微电影擅长叙述微小故事的形态来展现真实的故事,挖掘平凡人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情感和命运,揭示他们内心精神世界的价值。微电影篇幅短小,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像传统电影那样详细地描绘故事情节,但微电影以一个微小的角度为切入口关注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详细描绘出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如微电影《交易》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妈妈病重住院,家中贫困,为了给妈妈筹钱治病,小女孩请求刚刑满释放的人贩子把她卖了,这部电影以简短的故事情节刻画出难能可贵的亲情,同时表达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微电影《大雨》也是根据真实生活故事改编而成的,面对大雨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困境,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用真诚语言和行动解释着简单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微电影《老男孩》中的两个老男孩、《灰机灰机》中的“小美”,《泡芙小姐》中的“泡芙”等都将叙事视角转向没有太多话语权的小人物描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现代社会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画卷,展示出一种朴素而真诚的人文关怀。
结语
综上所述,微电影作为网络和电影的衍生物,它不但具有传统电影的美学共性和叙事方式,而且适应了新的传播媒介和碎片化的观赏需求,体现出题材选取通俗化、叙事策略后现代化、创作倾向现实主义等独特的美学特征。微时代的到来,微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和播出渠道,对电影语言的创新、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电影美学观念的改变都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微电影商业模式的逐渐成熟和艺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微电影将为影视界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芳芳.“微文化”背景下微电影话语权力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58-59.
[2]龚军辉.中国微电影现有传播机制优劣分析[J].出版广角,2015(2):73-75.
篇10
女孩下肢残疾上学困难
残疾小女孩名叫蔡金言,背她上学的人不是她爸爸,而是同学的爸爸,也是她家邻居。
“她下肢残疾后,上学成了问题。”蔡金言的妈妈张克清说,女儿在5岁时练习跳舞扭伤了腰,导致下肢残疾,只能靠腿部矫正器走路,出门只能靠抱或背。2011年9月,蔡金言要念一年级了,上学成了大问题。
蔡金言的爸爸因工作在全国各地到处跑,还经常出国,常常几个月回不了一次家。“我们家离巴蜀小学要走十几分钟,全是坡路。”张克清说,她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支气管炎,背孩子爬坡上坎相当吃力。
张克清也曾尝试雇工每天早上背孩子上学,可找了几个人,都因有时间限制并且嫌挣钱少,不愿意接这活。无奈之下,张克清只好自己背着孩子上学,十来分钟的路程她往往要走半个多小时。
邻居每天准时背她上学
2011年10月的一天,蔡金言同桌黄熠宸的爸爸黄伟了解此事后,主动找到张克清说:“金言妈妈,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小区,你背孩子上学放学不容易。反正我每天都要送儿子上学,以后每天早上就由我来背金言吧!”
张克清介绍,黄伟家和自己家都住在双钢路社区巴教村,黄伟约定每早8点来接蔡金言。刚开始,张克清很不好意思,头天晚上也没有给黄伟打电话,谁知,第二天早上8点,黄伟准时来到家门口,背蔡金言去上学。
从那以后直到现在,黄伟每天早上8点准时带着儿子来到蔡金言家门口,背她去上学,然后自己去上班,寒冬酷暑风雨无阻。张克清说,如果黄伟要出差或有事不能来接孩子,都会委托妻子来帮自己提包。在黄伟的关怀下,蔡金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还成了班上的少先队中队长。
感人故事被拍成微电影
2012年秋天,蔡金言上小学二年级了,长高了也变重了,教室也从一楼搬到了二楼。张克清感到过意不去,新学期开学前晚没有给黄伟打电话。谁知开学那天早晨,黄伟又准时来背蔡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