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18 19:05: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柳宗元的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 综合医院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体会 肿瘤科护士的化疗防护 舒适护理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探究 肿瘤科化疗患者早期PICC应用与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肿瘤科护理健康教育实践及体会 肿瘤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效果评价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柔性管理理念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肿瘤科护理人员分层次专科培训模式的实践探讨 肿瘤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护理 肿瘤科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干预措施 综合性医院乳腺肿瘤专科的护理安全管理 肿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肿瘤科创建无痛病房的护理体会 肿瘤科存在的护理隐患与对策 健康教育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 肿瘤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化疗标识在肿瘤科患者化疗过程中对护士的影响 晚期肿瘤疼痛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
[2]谌永毅,彭翠娥.我院肿瘤专科护士三阶梯培养管理体系建立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55-57.
[3]吴美华,陈瑜.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12):60-61.
篇2
阅读理解是一种受文体制约的思维,或曰“文体思维”。文体是阅读对话的“契约”、模型和边界。文体作为文本的外在形式也是对阅读理解的一种规范。因此,只有切合语境和语体的多元解读,才是有价值的。对读者而言,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的过程。阅读不同文体,看语句和语篇的什么地方,并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是有实质性的区别的。
阅读课上,教师如何拿捏文体特征与读者创意之间的度?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两个与“多元有界”有关的教学案例。
【案例一】
《去年的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天天在树上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唱歌。冬天,鸟儿飞走了,答应树的要求,明年再唱给他听。可是,第二年鸟儿回来后,发现只留下树根了。鸟儿就问树根,树哪儿去了。树根说被伐木人砍了,送到工厂去了。鸟儿又到工厂,问工厂的大门,门说,做成火柴运到村里去了。鸟儿又到村子里,问一个坐在煤油灯旁的小女孩,小女孩说火柴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灯还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唱起去年的歌给灯火听,最后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去年的树》这个故事的主题时,学生各自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乱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使得鸟儿没有居住的地方。我们要保护环境。有的说,我体会到砍树的人很可恶,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和鸟儿的友谊。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很伟大,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鸟儿很真诚,它因为自己答应给树木唱歌,就历尽艰辛,非找到树不可……
对这些学生的发言,教师都一一地表示理解、肯定和夸赞。他的想法是,既然新课程强调要多元理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我就应该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多元解读就是随便解读吗?可以不讲原则、不讲主导倾向吗?不是的!事实上,多元解读必须以教材的主体内容为依据,首先必须着眼于教材的整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独特体验什么都说对、什么都说好,那么,这就势必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失去正确、全面的价值判断。
以上五位学生的看法,第二、三、四位学生的见解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的文本,它的主题一般都是相对明朗的。《去年的树》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是:朋友之间要信守诺言。鸟儿一诺千金,答应明年再为树木唱歌。为了实现这个承诺,鸟儿无论如何要找到树,并为它唱歌。至于第一和第五种见解,和信守诺言有着一定的联系,从多元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不够准确的。
文本的内涵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有主导倾向的。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就体现了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但无论如何,一千个也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林黛玉”“堂吉诃德”,这就是文本的主导倾向。因此,要把握文本的r值取向,首先就是要把握文本的主导倾向。大方向正确了,才谈得上多元的、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案例二】
柳宗元写过一首诗叫《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从表面看,这首诗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寂寥、空灵、凄清的寒江垂钓图,刻画的是一位孤傲不群、遗世独立的渔翁形象。但是大家都知道,一切景语皆为情语。作者借了这景这境,究竟要言说些什么呢?这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究的。
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全诗之后会提出什么问题呢?这个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曾经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天那么冷,雪那么大,这位渔翁为什么还要出来钓鱼呢?对此,有个教师的回答很经典,只用了三个字,是哪三个字呢?就是“你说呢?”这样回答妙在哪儿呢?把皮球抛给学生,促进学生思考,要是自己没有准备,也可给自己赢得时间。于是,学生有各种猜测:有的说,可能是老人特别喜爱钓鱼吧(兴趣说);有的说,可能老人是为了生计的缘故吧(贫困说);有的说,这时候人家都不再出来钓鱼了,老人就可以多钓到鱼了(清静说);有的说,可能老人在家吵架了,出来散散心(郁闷说)……
应该说学生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他们只能到这个层次,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的教学如果只到这个层次,那就辜负了柳宗元的一片苦心。此时,就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引导和点拨了。古人说,诗言志,柳宗元写《江雪》,显然寄托着他的某种人生见解和理想。这时,教师反问学生: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你们觉得这位老人真的在钓鱼吗?这无疑是一个撞击,学生之前都在顺向思考(渔翁在钓鱼,他为什么钓鱼),教师这样一反问,就促进学生逆向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面对教师的问题,也许学生一时间不能回答,但谁都清楚,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正处于非常好的状态,口欲言不能言之,心欲得而不能得之,处于愤悱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教师出手了,呈现了一个课程资源,即有关柳宗元生平情况的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柳宗元生于唐朝的动乱年代,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20岁那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在为官过程中,柳宗元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新派的重要人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只有半年时间就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这次革新,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偏僻荒凉,人烟稀少。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没有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在柳州10年期间,柳宗元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柳宗元的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的作品,写得精致细密,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出极其沉郁的感情,《江雪》就是其中的一首。
学生了解了柳宗元的背景资料之后,对《江雪》这首诗的内涵和主旨就有了新的更为深刻的解读。有的说,柳宗元借这首诗是要告诉人们,他的内心非常非常孤独。因为,学生发现这首诗的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这首诗表面上写渔翁,实际上写的就是柳宗元自己。他不怕寒冷,不怕孤寂,坚持钓鱼,说明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说,其实这个渔翁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既然冬天已经到了,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本诗的诗眼是“钓”,“钓”是什么?就是一种文化――东方人的文化、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这个文化里有隐忍、永不言败、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反思人生……柳宗元就是这样一个渔翁,渔翁就是柳宗元。不管怎么样,时机未到,就静观其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学生对柳宗元生平了解之后,对“钓”这种特有的智慧和情怀就有了自己独特且有创意的感悟。其解读显然已经和前面的解读不可同日而语了。知其人,论其世,依照了诗歌文体特征,尊重了学生创意理解。这样多元有界地解读文本,的确精彩!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文学性文本的解读案例。其实,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很多实用性文本的解读并不需要创意解读。比如说明文,主要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事物特点。其中包括正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出文章的大概内容、逻辑结构,迅速从文章搜索、检取和筛选真实信息,据此作出准确的选择和回答。那么,准确地理解和规范地表达是这类文章阅读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因此,阅读此类文章的时候,读者必须清楚这类文本有界的范围比文学性文本更明确,必须忠实于文本,遵循文章的阐述,从文中提取信息,形成对文章描述对象和事理的完整的、合理的、准确的认知,不需要对文章内容做“漫无边际”的假设与创新。
篇3
一、扣准诗眼,“雪”中觅景
《江雪》前句不着一个雪字,而见大雪。这其中的画面丰富而多彩,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串联起诗歌中的意象,重现了诗人眼中之景。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总是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也不例外。
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雪字说明当时在下雪,找得很准。有时候诗中没有雪,其实也是写雪。你能找到吗?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一句也是写雪。
师:眼光独特,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正因为下了雪,所以鸟儿不见了踪迹,路上也没有了行人的踪影。
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雪在哪些地方?
生:下着大雪,鸟儿全部绝迹,都躲进窝里或者飞回南方,不再出来。
生:小路上落满了积雪,没有一个脚印,行人的踪迹也消失了。
生:群山被雪覆盖,像穿了件白色的棉袄。
生:房屋全变白了,像童话世界里的雪房子。
生:江面一片白茫茫的,雪把岸边的树木染白了,简直是琼枝玉树。
师:(示图)你看,这样的雪景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生: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生: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生:粉妆玉砌。
师:现在你轻轻步入这样的画面,走进这样的环境,心中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寒冷,心中有点凄凉。
生:我一人在这雪白的天地间,感觉很孤独,很冷清。
师:诗人在这句诗中仅用两个字就写出了这样的感觉,你找到了吗?
生:“绝”和“灭”。
理解古诗特定意象的含义,就是读懂古诗的钥匙和密码。诗中一个“雪”字揭示了本诗的环境基调,扣住“江雪”向全诗辐射,带动了对全诗的品读,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生硬与繁琐。找“雪”、品“雪”的过程,实则是带领学生一步步解诗意、入诗境的过程,为后面的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扣准诗眼,“钓”中窥意
诗中看似最不合理的一个情节是“寒江独钓”,在结了冰的江面上垂钓是多么不合情理,而这恰恰是这首诗的精妙之笔。课上得引发学生思考,走进诗文背后,去触摸诗人心境。
师: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淹灭。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渔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问问渔翁吗?
生:这么冷的天,老渔翁你为什么不在家。偏偏跑到江上钓鱼呢?
生:这种天气根本钓不到鱼呀,你为什么还要钓呢?
师:老师跟你们一样,甚至每一个读者都有这样的疑问,其实这问题得问柳宗元,柳宗元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江雪》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生活、他的世界。(生读背景资料)
师:了解了作者的创作背景,你对诗中的老翁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他其实就是谁的化身?
生:这个老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自己的化身。
生:他在借渔翁抒发自己的情感。
师:刚才的问题你是不是解开了呢?为什么在这样寒冷凄清的环境中独钓?
生:我想他是在钓“理想”呢,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所以他寒江独钓。
生:他这么孤独,没有亲朋好友,是在钓友情,在垂钓中排遣心中的寂寞。
生:因为丧母之痛无人倾诉,他在钓思念呢。
生:他在钓知音,也许只有江中的鱼儿愿意听他说心里话。
生:也许是在钓春天,这么冷,他在期待明年春天的到来,所以他在坚持。
师:说得真好!你们是柳宗元的知音!再把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
生:千万孤独。
师:多么深,多么重,多么沉的孤独啊!柳宗元把自己的心境,把自己的孤独、期待、坚守隐藏在了这首诗中,他不同流合污,坚持着创作,坚守着理想。
《江雪》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写的,“独钓寒江雪”的深意和禅味,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酿造的。诗中的情和景融洽无间,幽寂寒冷、冰天雪地的世界,与诗人内心的孤凄之情融为一体,形成物我两忘的境界。但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再加上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和交通工具等,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这些都不同于现代,而四年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生活经历、经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作品情感,必须对写作背景等有充分的了解,创设打通文本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情境,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进入文本,真切感受古诗词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
三、比较阅读,培养能力
在《江雪》的教学中,我补充了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通过比较阅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
师:通过朗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诗人在江中的一叶扁舟上喝酒,垂钓,唱歌。
生:秋色宜人,诗人在悠然自得地独自垂钓。
师:同样都在“独钓”,与《江雪》有什么不一样?
生:时间不同,一个是秋季,一个是寒冬。
生:他们两人的感觉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
生:一个是默默垂钓,另一个除了钓鱼还唱歌,喝酒。
生:王士祯看起来潇洒自在,很快乐,是在享受垂钓,享受生活。
生:柳宗元很孤独,是寂寞冷清的感觉,与王士祯心情不同。
篇4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向来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成为语文教师启发儿童诗情,点燃儿童诗意的重要凭借。老师们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形成了诸如“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或“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背诗文”等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在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古诗词的策略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五绝《江雪》,老师们一般会按照“明诗意、入诗境、品诗情”的方法,安排这样三个环节:一是带领学生读读说说,通过理解“绝”“灭”“蓑笠”等词语来了解整首诗的大致意思;二是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体会诗中所写的雪之大,再抓住这样一种环境下老翁还独自一人在钓鱼,领悟环境反衬下的老翁的孤独;最后是老师或者由学生介绍作者柳宗元的生平,写作这首诗的背景,从而帮助学生体悟诗中所传达出来的诗人的孤寂凄清的内心世界。
这样的教学比较扎实,学生对诗意把握诗情体会也都比较到位了。但是,这样的课堂总感觉在童心与诗心之间隔着什么,学生的诗意诗情把握显得过于“理性”,甚至不免带着贴标签与猜度教师迎合教师的嫌疑。
是诵读的问题吗?
是的。《文心雕龙・乐府》中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对于古诗词来说,声律就是它的性格,依据所用声韵的不同、节奏的起伏,古诗词就像人的性格一样,或慷慨、或奔放、或内敛、或沉郁,气韵独特。学习诗歌,就像通过性格来认识人,诗歌的声韵节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沈德潜说:“诗,以声为用者也。”
语文老师都注意到了诗词的诵读,一般都会在学习诗词中安排诵读环节的。比如《江雪》,一般的朗读总是这样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可这种诵读,除了拖长音调或者再模仿性的加点摇头晃脑以外,与白话文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呢?古诗词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声依永,律和声”,说的就是古诗词必须依据一定的声、韵、调来创作。因此,古诗词的诵读与白话文的朗读就有很大的不同,要用被称为吟诵的这种独特的朗诵方法。
如果从吟诵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柳宗元在《江雪》中使用了一种比较少见的仄声入韵,而且“绝”“灭”“雪”还都是入声字。入声字读起来短促骤止,吟诵起来有一种凝滞峻切的韵味。往往是这样来吟诵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山”“踪”“舟”“江”是平声字,且位于“二、四”的位置,要读得缓慢悠长。“绝”“灭”“雪”就要读得短而急。
在学生基本把握了诗意,对诗中的孤独之情有所体会之后,让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我说:“这首诗还有一种读法,请同学们听听看,说说自己又有了什么不同的感受?”我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并结合这首五绝的入声字入韵的特点把诗歌吟诵了一遍。学生感觉老师的停顿、节奏与延长音的处理与大家习惯的读法不同。谈到这种吟诵引发了什么感受时,有学生说,好像诗中不仅有孤独,还有一种坚决的感觉。也有学生说好像感觉孤独寂寞中还有一点果断,无所畏惧的味道。这是一个契机,儿童凭着声音的直觉已经接近了诗心,不仅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也在声音中朦胧觉察到诗人的顽强与傲然。
此时,我适时补充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以及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信中所明确表示的:“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的资料,再让学生们听徐健顺先生的吟唱音频。此时,在古韵古调的抑扬顿挫中,孩子们闪亮的眸子里分明洋溢着一种别样的光芒。这一刻,诗心借助声音与童心实现了联结。
有时,吟唱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颖悟诗情,还能在直觉中感受到作品的不同风格。苏教版第九册有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这首词寥寥数语,却写得朴素而温暖,充溢着生活的烟火风趣,展现了辛弃疾这位以豪放词著称的词家的另一更具人情味的一面。
为了凸显这首词的婉约清丽之韵味,我结合《古诗文诵读》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进行了对比性的诵读。《破阵子》慷慨豪迈,写梦境中的沙场驰骋,音调铿锵激昂。而结句“可怜白发生”,声调缠绵苍凉,充溢着诗人内心的悲愤与无奈。《清平乐》,音调轻松活泼,上片每句分别是四、五、七、六字,下片每句都是六个字,节奏起伏有致,契合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宁静。
我吟诵《破阵子》,学生诵读《清平乐》,然后师生交换词诵读。两首词音调对比鲜明,学生基本都能自然而然地采用适合两首词的情感与意境的声音进行诵读。尤其是“醉里吴音相媚好”和“醉里挑灯看剑”两句,都有“醉里”,却“醉”得那般不同。怎么诵读呢?学生说,“醉里吴音相媚好”写的是白发翁媪亲热地聊着家常,要读得亲切,声音柔和;而“醉里挑灯看剑”写的是酒后在灯下看宝剑,剑光闪闪,应该有壮士的英雄之气,要读得豪迈一点。
读得亲切、柔和,读得豪迈,诵读的斟酌体察中其实就是对诗心的叩动。英雄的豪迈与渴望安宁的柔肠也就在声音长与短、高与低的对比中交融在童心之中了。
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曾一袭飘逸的长袍,手持长剑,一边讲一边吟诵屈原的《楚辞》。台上,先生神游象外;台下,学生浸于诗境浑然忘我。据说胡小石一次讲授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讲着讲着,便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唱了一遍,又唱一遍。如此五六遍之后,胡小石把书一掷,对大家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
篇5
第一次执教对象是给四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
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指名说)
师:是啊,张志和在太湖边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每天出门时,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过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生活啊。
他早就厌倦了朝廷的争斗,流连于山水之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渔钩是没有鱼饵的。钓鱼要放鱼饵,鱼饵放了,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钓得到鱼吗?鳜鱼会上钩吗?
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他钓着了什么呢?
生:心情,
师:对,心情,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悠闲、自在。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
第二次执教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如下:
师: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就有很多写垂钓的诗歌。
(课件出示:绝句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
师: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你的脑中一定有了很多问号。
生:为什么诗人要在大雪天去钓鱼?
生:他在这样的天气钓鱼,能钓到吗?
生:他钓鱼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家问得很好,我们就来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我们刚学的《渔歌子》,诗人在美丽的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那是自由自在。这首诗诗人在大雪中独自垂钓,应该不是很开心吧?
生:我从“孤舟”“独钓”这两个词中,感觉他好像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伴他。
生:严寒的冬天,人们应该在家避寒,他去钓鱼,一定是因为孤独、郁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诗人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就是孤独、郁闷的心情。你看,同样是钓鱼,表达的心情却不一样。像张志和一样,他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得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同一首词,因为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进行拓展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设计,但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也深刻地悟道一些教学的原理。
一、语文拓展因生而异
上面的两个拓展,都是循着《渔歌子》这首词生发出来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第一个拓展,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所以采用b读的方式,拓展阅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不愿归去的心情,体会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第二个拓展,是拓展阅读《江雪》,理解《江雪》中的情感,就只能是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不考虑年龄的因素,随意安排拓展,有可能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拓展的目的。
二、语文拓展有根有据
说到拓展,有时让人茫然,不知如何拓展,会出现盲目的拓展。其实,语文的拓展是有依据的。语文的拓展源于教材,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凭借。我们进行拓展,是拓宽语文学习的面,是把学生从有限的教材学习引向广阔的资源学习。所以这种拓展,就要以教材为依据,进行链接,这样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如上面的拓展,第一个是从《渔歌子》的作者引出的他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二个则是从理解主题引出柳宗元的《江雪》。
三、语文拓展有边有岸
面对一些漫无边际的语文拓展,甚至有些学校,把语文拓展作为特色,大量地给学生拓展无限多的语文资料,以致大大超过教材本身的数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背离了拓展的初衷。我感觉拓展一定要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等因素,有限度地进行拓展。
四、语文拓展非富多彩
语文拓展学习应该丰富多彩,有文章拓展阅读、有实践活动拓展、有学习交流、有动手体验等。这样让语文的趣味性显现出来,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拓展作为重要一点提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语文拓展的有效策略,设计一些切实的案例,方便一线老师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篇6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直接在经济建设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显然各行各业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应具备经营管理的必要知识和能力,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管理问题可谓无时无处不存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经济建设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培养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在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各类专业开设管理课程确有必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管理课要适应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按学校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材、教学。
管理课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中各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而作为管理课教师应当努力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有兴趣的学科,案例教学法在管理课程中的运用就能很好地起到生动课堂分氛围,增强课堂效果在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学习,由真实案例所提供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连结,希望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老师的角色是在讨论过程中降低学生的困难度,避免学生因知识不足或缺乏人生经验而无法进行讨论。因此教师有两个最重要的工作,一是协助学生搜集数据,提供主要数据或至少要指出的资料方向;二是在学生讨论例题时,能引导学生回到案例的情境中。进行案例教学法重要的关键是希望学生能假想,当自己身处案例角色时,自己会如何做?因此,案例教学法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影响教师的教学;不仅可以传播新信息,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考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及决策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我在给学生讲到管理者的素质这一内容时,提到了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各方面素质在管理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我在课堂中穿插了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曲突徒薪
1.老师导入: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有: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性格应豁达、仔细、有自知之明并且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曲突徒薪”的故事。
2.故事陈述: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喝酒。
3.学生独立思考,三分钟后,抽查一些学生,了解他们对此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4.教师总结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讨论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可见,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案例二:发挥自己的特长
1.老师导入: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管理者要有魄力和独创精神,善于积极开拓新的活动领域;善于发现问题,大家都知道唐代诗人柳宗元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好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他生活中的小故事。
有一个木匠出身的人,连自己的床坏了都不会修而求助于他人,足见他斧凿锯刨的技能是何等的差。可别人说他却能够建造房屋,柳宗元对此将信将疑。后来,柳宗元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又看到了这位木匠,只见他发号施令,操持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发挥各自奋力做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位木匠应当怎么看?如果看先前就说他不是一位好的木匠,而把他贬得一文不值,那无疑是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管理者。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五分钟后每小组学生派一名代表发言,围绕管理者的素质这一知识点,说出本组成员的结论和对故事的理解。
4.教师总结管理心得:从这个故事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若先看一个人的长处,就能使其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他的价值;若先看一个人的短处,长处和优势就容易被掩盖和忽视。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则说明领导并不需要事必躬亲,也不必事事精通,他的主要工作是协调统筹安排工作,让下属各得其所,各司其责,这样才能完成好总的企业目标。
通过对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讨论总结,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氛围也变得轻松了。
篇7
“选修”的课程内容由各学校根据情况自主选择,学校为此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而学分制强调课程的弹性化,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从功能上说,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语文学习的某些领域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对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培养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
选修课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提高选修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根据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确定教学重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温儒敏教授在论著《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中指出:“选修课教学方法应当更加注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适当讲析引导,可以看成是阅读型教学。”基于此理论,为促进学生阅读,我认为,在选择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法
传统教学中的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高高在上地“宣讲”,学生恭恭敬敬地“倾听”。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会泯灭个性,扼杀创造天赋。选修课的“修”字,应该是指让学生自主“修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研修”,更强调教师的“促进作用”而不是“传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单纯的传授式的课文分析与选修课的设计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让他们潜心地读、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个性化地读。教师要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立性、创造性,积极鼓励通过批判阅读、多元解读,培养问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解决问题。要改变凝滞的课堂,首先我们就要改变僵化的教学方法。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结合教学实际,抓住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机会,对部分课文如扩展阅读类,我大胆转变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模拟教师上课”。在教师示范课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角色转换为教师,新鲜有趣,学生上台积极主动,调动了学习探究课本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教法中悟出了学法。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与整合
对于教材,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选修课的文章并不是每篇必读,每篇必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技巧与方法是学生最重要的目标,也是教师备课的主要策略。《唐宋散文选读》和《唐诗宋词元曲》一个单元有多篇诗文,教学只需起到示范作用即可;一个单元有多种诗体,教学只需选择经典的篇章讲解。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里的作品,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可让学生自由确定几篇精读篇目,其他则略读、浏览、速读,提高阅读效率。教师的目的是通过指导示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知识体系。整合,即依据主题、艺术手法或其他标准对教材的某一专题进行调序、删减或补充以重新组合。既可以是同类文本或反差较大的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阅读赏析,又可以打破原来的单元或专题界限,通过调整顺序,选择相关篇目另行组成单元或专题。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收入了李煜、苏轼、李清照、姜夔、周邦彦等诗人的《虞美人》《新城道中》《一剪梅》《扬州慢》《苏幕遮》,教学时则可以重新构建“豪放与婉约之比较”的专题,当然其他作家如辛弃疾、晏殊等人的作品也可以引进来;可以把屈原的《湘夫人》《国殇》,杜甫《蜀相》《旅夜书怀》《阁夜》,高适的《燕歌行》,陆游的《书愤》聚合在一起组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诗歌专题;可以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为核心,结合他们的其他作品和祖咏、储光羲、裴迪、常建等诗人的作品,建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专题。为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之外的作品纳入教学范围,另行组建专题。如教学《中国小说欣赏》,可以指导学生在教材的九个专题之外建构描写多彩校园生活的“校园小说”,把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饶雪漫的《按时长大》、韩寒的《三重门》置于这一主题下;可以建构以科幻小说为主体的“科幻世界”,把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刘慈欣的《流浪地球》、王晋康的《亚当回归》吸收进来;还可以海岩、周梅森等作家的作品为主体,建构“法制天地”系列。《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取了有关、杜甫、贝多芬、鲁迅、达尔文、马克思、沈从文、杨振宁、蒙哥马利、比尔·盖茨等10篇中外传记,但唯独没有中国古代的传记作品,教学中可以把二十四史中相关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等纳入教学的视野。淮北有许多文化名人,如桓谭、嵇康等,在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我指导学生建构了“淮北名贤”的新专题,很受学生欢迎。
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的交流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痛苦的,古代诗歌与散文中大多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而且这些感情真挚而感人,如“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报国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儿寒乎,欲食乎”的浓浓亲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仁义满怀,心忧天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这些名句中的情感是诗人人格魅力的再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反复强化这些诗句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人格的魅力,进而确定学生的人生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唐宋散文家们都是各具风格、充满魅力的人物。让学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真情流露,与主人公共命运,与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以情来陶冶学生,以情来激励学生。如学习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时,我在解答完本文的两个难点后,让学生思考:“假如柳宗元坐上时空穿梭机,来到我们教室,向你倾诉他的满腹怨愤,你准备怎么劝慰他?”结果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部分同学都说出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来安慰柳宗元。如学习苏轼《后赤壁赋》时,除了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赤壁赋》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走进苏轼这一大文豪的世界。着重介绍苏轼在仕途上的三次重大挫折。与学生展开讨论:“你是苏轼,你会怎么办?”让学生尝试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试着了解当一个人遇到如此大的打击之后,是如何找到心灵的出口的。让学生学习文章,不只是为了锤炼文字,更是得到一种生命的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挫折的时候,甚至觉得绝望的时候,应该如何为自己的心灵开一扇窗口。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比如通过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我们可以知道做人要有高洁的情操。通过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可以了解李白蔑视权贵的精神及追求自由的个性。而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中的各种形象,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古代诗歌散文中的情感因素,并不断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既有知识更有精神的文化人,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从而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铸造高尚完美的人格。
四、“落实”与“花招”并重
《唐宋散文选读》中所有的课文都是文言文,难度比现代文要大,学生对此易产生厌倦心理。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厌倦,而多变的教学又让学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规律,无“法”可依,所以需要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既需要像做菜一样变换花样,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习惯,让学生觉得有规律可循。
例如每课的文言知识、虚词、实词、句式等,用比较固定的形式落实。包括课前的预习翻译,课堂上的教学与课后的归纳总结。三者缺一不可,坚持积累。有时潜心研究一些变化,让学生有新的感觉。有些课文可以单独教学,有些课文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加以联系学习。
篇8
[关键词]权德舆;生平资料;诗文创作;意境说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55-02
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人,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一生经历了唐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五代,非进士出身却先后出任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太常博士、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兵部、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后至平章事,与李藩同作相。
权德舆为政宽和,关心人民疾苦,敢于讥排奸佞,善于选拔贤良。凡三掌贡举,“考定贤良,草泽之士升名者十七人”,“擢进士第七十有二”,“登辅相之位者前后十人,其他徵镇岳牧文昌掖垣之选,不可悉数”。权德舆不仅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文学家。他学识渊博、众体兼长,是继包佶文之后的又一代文坛宗师,也是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他对中唐的政治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样对中唐文学的发展也起了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权德舆主盟文坛20多年,有大量诗文传世,其诗文创作文笔雅健,“虽动止无外饰,其酝藉风流,自然可慕,贞元、元和间为缙绅羽仪”,俨然一代文宗,先后主盟德、宪二朝,其诗文成就颇受时人推崇。杨嗣复称其诗文“独步当时,人人心伏”。韩愈赞其“行世祖之,文世师之”。 由此可见时人对权德舆的高度评价。
与唐代其他文人相比,有关权德舆的资料颇为丰富,主要保存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权德舆主盟文坛20多年,其间有大量诗文传世。这些诗文或体物写志,或咏物怀古,或唱和酬赠,有相当一部分生平资料保存在他自己的作品中。此外,与他同时或稍后的许多文士对他的生平也有记载。《唐才子传》和《全唐文》中也保留了权德舆的一些生平资料,不过,学者们往往在这些资料中更侧重运用《新唐书》和《旧唐书》所载的内容。
据《新唐书》和《旧唐书》记载,权德舆少年早慧,经、史、子、集无不谙熟于心,“集思经术,无不贯综”,“公生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七岁而贞孝公卒”。“德舆生四岁,能嘱诗;七岁居父丧,以孝闻;十五为文数百篇,编为《童蒙集》十卷,名声日大。”“德宗闻其雅名,征为太常博士,转左补阙……”他4岁能吟诗,15岁为文数百篇,“未冠,以文章称诸儒间。德宗闻其才,诏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权德舆小小年纪就以文章著称诸儒间,这诚然与他的勤奋苦学分不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家族氛围的熏陶。
权德舆出生于仕宦之家,其家族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他的祖先曾长期为历代王朝著名的官吏。父亲权皋进士及第后做过临清县尉;“安史之乱”后,经高适表荐为大理评事,继而玄宗慕其名而任为监察御史。唐肃宗也闻其名而征召其起居舍人。由于种种原因,权皋对以上征召均未到任,不久就病逝了,当时权德舆只有7岁。权皋在以德行节操赢得了时人的尊重,当时的知名人士李华、颜真卿、韩洄都为之倾慕。权氏家族家风纯正,家族内部有着浓厚的学术气氛。这一切都给权德舆的顺利成长及仕途上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凭着自身的聪慧及家族名望的影响,权德舆的仕途一帆风顺。贞元八年(792),他抵京任太常博士,同年六月迁左补阙,十年(794),擢起居舍人,十五年(799),除中书舍人,十八年(802),拜吏部侍郎。贞元元年(785),与宰相崔造之女完婚。虽“身不由科第”,但贞元后期既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三典贡举,在元和朝中已位至卿相。其中经他知贡举登进士科的有柳宗元、刘禹锡等。白居易、元稹于本年登制科。柳宗元,贞元八年(792)应进士考,遂拜谒权载之,并有《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言辞恳切、委婉陈情。第二年柳宗元进士及第,这与权德舆的揄扬不无关系。
权德舆生活的时代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边陲不宁,各种社会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权德舆在矛盾百出、斗争复杂、形势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秉公持正,不畏邪恶,对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首先,他关心人民疾苦,主张轻赋税、节开支,认为“伏以人为邦本,食为人天,务求便安,以去冗费”。其次,他善于选拔贤良,“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在选拔人才上任人惟贤,不以员拘,“擢进士七十有二,登辅相之位者前后十人”。虽身逢乱世,但他一生为官清廉,备受时人爱戴。
权德舆不仅是刚直持正的官吏,还是诸体皆备的文学家,他“自始学至老,未曾一日去书不观”。在从政的同时,他始终坚持诗文创作。现存权氏文集分为碑铭、墓志铭、议论、记、集序、策、问、书、表、状等,共40卷,428篇。其中公文占文集的大部分,权氏诗作10卷,共计有337题397首,另有赋作4篇。
除创作了大量的应用文、唱和、酬赠、送别诗外,权氏还有许多优美的古文传世。古文在其文学创作中成就最大。尤其他的议论文,文辞优美,气势恢弘,《两汉辩亡论》、《醉说》、《答客问》、《酷吏传议》、《世祖封不义侯议》等,都是典范之作。其中《两汉辩亡论》广征博引、言辞犀利,气势直逼贾谊《过秦论》。“尝著论,辨汉所以亡,西京以张禹,东京以胡广,大指有补于世”,文中直陈政弊,褒贬分明。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诗歌方面,他主张诗歌创作应“意境结合”,即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追求恬淡自然的意境。他的文学主张集中反映在其作品中。他在《夏雨率成呈邑中诸公》中写道:“片云飞暮雨,潇洒小亭闲。细响疏芜里,微凉坐卧间。已深池际水,更绿枕前山。未敢劳车马,柴扉且闭关。”白描的手法和恬淡的语言,使作者平静、安逸的内心世界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院会宿》:“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熏。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开。”古殿、烟霞、深山、猿啼,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构成了一幅清幽、闲适的画面。霍旭东先生在《权德舆诗集》第11页写道:“特别是有关诗歌意境的论述,王达津先生认为,在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是权德舆首先把诗的意和境结合起来并从而形成诗歌意境说的(《光明日报》所载《权德舆与中唐诗的‘意境’说》一文,1985年1月1日)。这确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权德舆第一次把“意”和“境”结合在一起,完整地表述出了意境的含义,从而给文学创作赋予了巨大的美学价值,使意境在古典文学创作中折射出迷人的光芒。这是权德舆对意境说的最大贡献,也是他之所以能超越同时代其他文人的地方。后来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直接受此影响。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诗歌创作理论,强调诗歌要继承汉乐府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即诗歌创作一定要“发乎情,止乎礼”,要缘情而发,有真情实感,不做空洞的无病。如他的《舟行夜泊》:“潇潇落叶送残秋,寂寞寒波急冥流。今夜不知何处泊,断猿晴月引孤舟。”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权德舆早期处于矛盾彷徨中的心境,气势雄浑、壮阔,大有盛唐诗风。严羽《沧浪诗话》评之曰:“有绝似盛唐音,有似韦苏州、刘长卿之处。”其次,在文章创作方面,他最早继承发扬汉魏风骨,提出文章要“文从字顺”、”气盛言宜”,主张为文要“尚气、尚礼、有简、有通”,所谓“气”、“理”,指的是文章所表现的气势和论述的道理,所谓“简”、“通”,是说文章的语言文字要力求简约、畅通。这四者灵活应用,即可达到“文质彬彬”,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总之,权德舆提倡为文要追求平易的文风和充实的内容等。他提出的这些观点,无疑对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后世很多评论家把权德舆作为古文运动的先驱和大家确实是准确的。
客观来说,由于受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权德舆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局限性:题材狭窄,大都是应酬、唱和、送别之作,反映的社会现实远远不足。尤其是对于中唐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痛苦都没有在诗歌中得到表现和反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诗文作品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士大夫群体的社会习俗以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也不乏一些文辞优美、清新淡雅的唱和、送别之作,很有研究价值。
总之,权德舆的诗在中唐诗的发展进程中上承盛唐余音,下启中唐诗风;其文开中唐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中唐文坛尊其为“诗文大家”,推其为“盟主”、“宗匠”,他的确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篇9
关键词:初中学段 文言文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
一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而文言文更是传承我国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加强文言文的综合素养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强化文言文的作用,着力提升全民族文言文的素养显然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起神圣的责任。因此强化而非弱化文言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可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可谓功莫大焉。
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与其他学科相比,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又远离古人的语言环境,加之当今社会舆论急功近利不良风气的漠然暗示,使得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文言文课堂教学费时多,花费精力多,却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成为师生共同的“雷区”和畏途,招致教师和学生,烦恼多多,怨气多多。这种情形真的就无药可救吗?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只要转变观念,给予文言文教学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有效促进初中生的文言文能力,进而增强全民族的文言文能力,让我们的国粹焕发崭新的活力。
然而,我们却发现教学环节中很多教师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不是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去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自怨自艾,裹足不前。教学环节方面数十年如一日地因循着陈旧落后的课堂模式,无视学生的兴趣,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一个毫无关联的受众,其结果必然会让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让学生变得毫无主见、毫无创新能力。长此以往,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既浪费了师生的时间,又败坏了师生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实在令人痛惜。
在有识之士们奋力疾呼下,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三五年间便为各学段各学科的课堂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不俗的成绩,得到各界的肯定与好评。
实践表明,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对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样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完全可以使其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借此全力提升初中生文言文的综合素养,接续起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血脉,步伐稳健地走向明媚的未来。
二
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运用何种教学模式,首先要取决于它的有效性。
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教师都要做到深谋远虑,有的放矢,随机应变,收放自如。连续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只要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得当,初中学段的文言文教学自然会激发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取得出乎预料的成效。
教学实践我注意到,其他很多兄弟学校的教师在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也广泛运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事后通过交流探讨,我意识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合作学习的重大意义,为了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而运用,没有处理好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课堂氛围的趣味性之间的关系。其外在表现就是课堂上要么就是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师生盲人瞎马;要么过分强调了教学目标,教师无视文言文的人文品质,不懂得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将自己所有的精力用来处理一个又一个枯燥而无用的问题,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应有的兴趣。
将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文言文教学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偶然间我发现了自己往日讲授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教学反思笔记,我意识到当时课堂气氛极为低迷,学生参与度很低,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调查问卷中我才明白,许多学生之所以对《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没有兴趣,是源于他们对柳宗元知之甚少,既不知道柳宗元的生活背景,更不知道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心路历程,由于“与世隔绝”,他们甚至对美好的自然界亦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从而无法进入古人的话语环境。
为了真正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落到实处,我在讲授《小石潭记》一课时打破过去要求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课文的做法,让学生带着全新的审美感受进入课文,让他们自由自主地呼吸文章的墨香,我随机改变合作学习小组的分工,让他们去体会不同角色。课堂上,我让过去完成字词的第一小组来讲述文章的写作背景,让搜集写作相关资料的第二小组来品味课文,让过去梳理文脉的第三小组来归纳阅读感受。面对临时突变的任务,学生们在第一时间里表现得极为不适,但在我及时而充分的干预激励下,学生跃跃欲试,精神亢奋,最终把各自的任务完成得异常圆满,让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完全融入了自然和文章创设的氛围中,在一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的琅琅书声里学生们从这篇千古名文中感受到了浓郁蓬勃的美感,读懂了古代士大夫身上抑郁流淌的文气,认识到了人生暂停与进取间的辩证关系,使各自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篇10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效率
正文: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既定的轨道运行,常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是当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要比预定的生动、活泼、丰富得多。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将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理智地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让动态生成变得有效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策略。
新课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语文课堂也应以此为出发点,突破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走向生成、走向开放,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努力捕捉课堂的生成点,顺学而导,顺学而教,使课堂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让我们的课堂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人性的魅力。
一、在充分质疑中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动态生成”观念,就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上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以捕鱼为生,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老翁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什么错误,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面对学生“自由发挥”的答案,老师没有马上加以评判,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事先准备好的柳宗元生平简介。当学生读完柳宗元生平简介后,对课文有了新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诗人是在借“蓑笠翁”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果从学生已有的人生阅历来看,学生一开始的感悟无疑是独到的,而且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江雪》这样一首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思想情感的诗篇来说,这样的感悟无疑是浅薄的。语文教学不仅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且应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面对学生的“误读”,教师没有强作解释,把学生思维生拉硬扯到自己的思路上去,而是通过诗人生平资料的补充介绍,以“外援”打开学生的视野,在了解诗人身世的基础上,与诗人心灵往来,产生了较为合理的感悟。
“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在深入感悟中,经常会产生不少疑问。当在课堂上面对生成的问题,我们教师要有捕捉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意识,要善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从这些疑问中发现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从中捕捉这些生成的资源,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学《狐狸和乌鸦》这一课,其中第二小节是这样的,“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他的孩子找吃的。他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不料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课文大相径庭。有的说:“乌鸦已经飞到窝旁边的树枝上,干吗不到窝里去喂小乌鸦,偏要等狐狸来骗他?”有的说:“这时窝里的小乌鸦肯定会呱呱大叫,急着要妈妈喂食,乌鸦妈妈怎么会有心思去跟狐狸聊天?”显然,这是老师在备课时预设不到的情况。一个何不让大家来改课文的念头产生了,便顺水推舟说:“大家说得有点道理,课文是人写的,如果不妥当,当然也可以修改。你们觉得怎样改才合理?”于是,孩子们更来劲了,多数意见认为,可以改成“乌鸦飞累了,停歇在半路的一棵树上,心里很高兴。一只狐狸跑过来……” 教材不是神圣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作为一则寓言来说,《狐狸和乌鸦》虽然是想象出来的故事,但也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合乎“常理”。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所言凿凿,合情合理,面对这样的“意外”,老师一方面要尊重文本,同时也要勇于超越文本,凭借自己良好的语言积累,做出妥善的判断,顺着学生的思路为教材提出合适的修改意见,而没有必要为维护所谓的“权威”,而抹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在出乎意外中生成
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要学会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意外,一个恶作剧……并能马上作出积极反应,因时而变,因情而作,这样才能及时修正偏差或重新将课堂引向具有教育意义的方向上来,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学习了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的部分内容时,一名男生旁若无人似的自言自语:英子真怪,连声“谢谢”也不说,就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同学们听了先是一愣,然后也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我略一思索,急忙抓住这一出乎意料的生成点,引导学生拓展想象:假如英子说话了,会说些什么?假如同学们说话了,会说些什么?学生们在小组里津津乐道,有的说,英子会说:“同学们,谢谢你们,是你们的掌声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是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成功和快乐!”有的说,英子会说:“同学们,谢谢你们鼓舞了我,激励了我,树立了我的自信心!”有的说,同学们会对英子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的说,同学们会对英子说:“天无绝人之路,敢拼就会赢!”有的说,同学们会对英子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的说,同学们会对英子说:“我们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学生们在想象中恰切地运用了名言,感悟多么深刻呀!
三、在个性朗读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悟的经验,其核心是注重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诵读活动,让“读”成为课堂的主线。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从而让学生通过“读”感知课文的内容,通过“读”体会课文包涵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来品味、揣摩和理解语言的文字内涵,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语文教学中的意料之外的生成,确有不同凡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一定要很好利用意料之外的生成,并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