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概观范文

时间:2023-04-08 20:2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组织概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组织概观

篇1

研 究 国 际 制 度 复 杂 性 理 论 的 学 者 经 常 用 制 度 重 叠 ( overlapping institution/institutional overlap)来描述两个国际制度之间的重叠关系。所谓制度重叠就指是两个国际制度在成员与功能上的重合。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把重叠性国际组织界定为两个或多个国际组织在成员与功能上的重合。协调国际组织间关系是指在成员国的推动下两个重叠性国际组织建立起制度化关系。两个国际组织从制度重叠到建立起制度化关系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动力去推进。

重叠性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有两类:单一成员国与多元成员国。多元成员国是指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组织成员国身份的国家。它们具有多重身份,可以参与两个国际组织决策过程;而单一成员国则是指只具备一个国际组织成员国身份的国家。它们只能参与一个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即便是作为伙伴国,或者观察员身份参与某个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但单一成员国一般没有正式表决权因而无法决定这些国际组织的行为。如果说一个国际组织的决策结果是经过其成员国间的博弈而成的话,那么由于多元成员国的存在,一个国际组织的决策结果会直接影响另一个国际组织的决策过程。这些多元成员国在两个国际组织之间发挥着“连通器”的作用,可以将两个组织之间直接联系起来。因此,重叠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协调主要是由这些多元成员国来完成的。

我们把重叠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分离性重叠与制度化重叠。为什么要划分为这两类关系,我们先得从制度化说起。

罗伯特·基欧汉指出,制度化就是指行为体之间存在具体、持久的决策与行动规则和程序。事实上,制度化意味着制度的出现以及相关行为体在制度框架下行为的模式化。因此,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制度化就是成员国对两个国际组织之间关系进行一种制度性安排,从而建立起两个组织互动的规范与原则。 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制度化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在最初阶段即便两个国际组织发生了制度重叠,但它们之间处于分离阶段,经过行动规范和规则的建立才发展到制度化联系阶段。因此,我们可以把重叠性国际组织的前制度化阶段称之为分离性重叠,把已经建立制度化联系阶段称之为制度化重叠。所以,这里所说的分离性重叠是针对制度化重叠而言的,它描述的是两个重叠性国际组织之间没有建立任何行为规范和决策程序的状态。例如,美洲国家组织和南美国家联盟之间既有重叠的成员,也有功能重合,尤其是在 2009 年南美国家联盟建立南美防务理事会之后,两个组织的功能重叠度越来越高,但至今为止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任何制度化联系。

我们提出两个组织的多元成员国是推动两个国际组织建立制度化关系的主要力量。那么,需要解答的问题就是这些多元成员国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发现两个重叠性国际组织从分离性重叠到制度化重叠与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多元成员国所面临的交易成本有关。当国际组织的分离性重叠提升了多元成员国的交易成本时,多元成员国便会去协调重叠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便是重叠性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制度化。我们的解释是建立在两个逻辑之上:一是交易成本与制度化的逻辑;二是国际组织的分离性重叠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施工组织;课程改革;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63-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院设置的建筑工程技术主要面向建筑业,培养在建筑施工一线能从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能施工、懂设计、会预算、善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专业核心能力之一“善管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高职教学的要求,我们对《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从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内容的组织、学习情境的设计、项目载体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到学生能力测评的建立等多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重构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坚持“以行业为依托、职业为特色、能力为本位、质量为准则”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所有课程的总体结构。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参照建造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项目化,素质教育经常化”的思路,重构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以“施工员”为典型的工作岗位,在实际工作工程中,先后工作过程分别是“识图图纸会审编制方案施工竣工验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对原有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学科性课程体系的解构与新的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建立一个将教学过程与工作工程相融合课程体系,对于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学完《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后能够独立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把课程教学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懂设计”的培养,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组通过调研,结合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的情况反馈,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改革,以真实的工作项目的施工组织工作任务为载体,围绕典型工作岗位要求,形成与实际工作工程相对应的教学项目。本课程总共分为3个学习情境,10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对应完成一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例如情境1中项目一信息收集,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图纸会审并形成会审记录,情境2中项目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作为教学工程的重点,这一项工作,在我们实际的工程中也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的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的工程,讲解真实遇到的工程环境,让学生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去学习,最终能够绘制一张施工平面布置图,情境3中的项目4施工进度调整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点,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实际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类似于连续降雨等施工条件的改变,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施工进度的调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求学会一个绘制进度计划的软件等教学任务,通过以上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可以保证学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以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按照“任务导入、任务分析、操练(应用知识和技能)、深化(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体会)、归纳(知识和技能)、评估反思”六个步骤完成项目教学工程。在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分别扮演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等角色,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完成本小组的项目任务,在每个任务完成之后,由组长之间进行项目评价,交流学习。最后教师以点评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枯燥无味,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也很好地促进了实训项目的开展。在教学工程中,除了采用以上的“六步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还结合施工现场教学法以及视频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

五、学生能力评价

按照“能力为主、知识为辅;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原则,权重知识考核30%、过程考核40%、结果考核30%的考核办法。其中知识考核包括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应用知识;过程考核包括工作计划、工作实施、工作检查、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独立性;结果考核包括成果整理和成果质量。这样的考核办法强调对学生学习中的工程性考核,把学习的态度、表现纳入评价指标,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积极引领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以往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之间相互脱离的问题,采用以项目施工过程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按技能项目进行构建课程体系,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以“学”指导“做”,以“做”促进“学”,更好地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项目式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各区县房地局:

现就合居单元楼房、半地下室、地下室和无门窗装修的棚子的计租问题,通知如下:

直管公房中合居单元楼房按非成套住房计租,单位自管公房中合居单元楼房是否按非成套住房计租由产权单位确定。地下室和无门窗装修的棚子按非成套住房计租。成套的半地下室按成套住房计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