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策四范文
时间:2023-04-08 12:36: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战国策齐策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世界范围内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特征与趋势
自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世界农业合作社发展已有170年历史。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不同,合作社发展演变的形式不一,政府对合作社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如美国农场型经营模式下,合作社主要以专业型为代表,政府与合作社相对独立,在合作社发展初期政府给予较多支持,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政府逐渐从直接干预支持向为其提供服务过渡;日韩等东亚国家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合作社主要以综合型为主,长期以来政府对合作社的直接干预和扶持较多。尽管各国合作社发展形式、定位以及政府对合作社发展所持态度有差别,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均肯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致力于提高合作社竞争力,推动和促进合作社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以美国“新一代”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组织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票制”的经营准则,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效率、产权明晰的股份制运行机制;二是合作社通过联合或合并由传统较为单一的经营领域逐渐向纵向一体化经营或综合性经营方向发展;三是合作组织的定位由最初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自愿形成的联合组织,逐渐向更加重视效率、适应竞争的盈利性企业化的经营组织转变。
基于运行机制的变化,合作社的发展也呈现新的特征:一是合作社的经营效率不断提高,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二是农民合作社出现联合,数量整体减少,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发展呈现新的变化和特征,除受经济环境、制度变化影响外,各国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对其影响巨大,在促进和推动合作社机制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国家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各国政府主要通过完善调整法律法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供长期税收优惠、营造宽松金融环境以及通过监管规范合作社运行,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引导和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
(一)完善调整法律法规引导合作社发展
法规准则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在合作社发展中起到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从各国合作社发展历程来看,有关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准则以及对合作社的原则内涵,随着合作社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充分考虑到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相应调整,进而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法国政府对合作社的态度在19世纪开始由不支持转为支持和推动其发展,1972年制定了《合作社法》。该法律既高度重视对农业经营者利益的保护,同时也考虑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合作社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允许合作社与非合作社社员发生商业往来。在该法的引导下,法国合作社扩大了经营范围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印度1904年就颁布了信用合作社法,但这个法只允许农民组织地方信用合作社。到1912年,该法修改允许合作社经营信用以外的其他业务,并有了联合社的规定。但此时的联合社仍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1919年,印度政府修改宪法,明确合作社改由各省直接管理,合作社法也由各省分别颁布。为进一步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各省政府对合作社的干预或管制逐渐减少,合作社发展更加趋向民主和自主,逐渐成为完全由社员自治与互助的机构。1942年,中央政府制定省级合作社法,使业务范围超越一个省的合作社以及全国性的联合社也有了法律依据。美国政府并未制定单独的合作社法,相关法规分散于其他法律文件中。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传统合作社模式下农产品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以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再实施一人一票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合作社由此产生。为了扶持新一代合作社的发展,美国政府在1990年颁布的《合作税法》中规定,对农民合作社的净收入通常按照单一税制原则征税,即按照合作社企业征税、或按社员户征税,而不是对两者均征税,为保护合作社的经济利益以及民主自治创造了外部条件。与法国、印度、美国等国不同,日本的农民合作社是通过立法自上而下建立,所以日本合作组织(农协)的发展完全依赖法律法规,受立法内容的调整影响极大。自1947年颁布《农业协同组合法》以来,日本政府根据农协经营的实际需要,先后进行过28次修改,使之日臻完善。进入21世纪,为适应以WTO体制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本政府以提高农业自给率、强化国际竞争力作为目标,实施了新的《农业基本法》。在此基础上,日本农业合作社逐步向大规模合并、提高经营效率、加强民主建设、进行体制创新方向转变。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合作社壮大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府推动合作组织快速壮大的主要措施。在合作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财政补贴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两类:一是在合作组织发展初期,在财政税收上对农业合作社实行补贴政策。如法国政府在“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合作社”成立初期,根据合作社会员人数多少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共同使用农业机械合作社”所购买的机器,根据机器类型的不同,政府提供相当于机械购买价值15%-25%左右的无偿援助。印度政府对新成立的合作社都给予一定的资金援助。二是在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为推动其发展壮大,提高其经营能力,实施相应的财政补贴。如英国政府为推动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从1973-1979年连续对合作组织实施财政补贴,补贴金额每两年增加一次,财政补贴金额从90万英镑增加到140万英镑。印度政策对合作组织的基础建设如仓库、运输流通设备设施等均给予一定补助。从1962年到1987年,印度政府通过国家合作发展局对合作社提供的补贴达111.3亿卢比。在日本,由于农协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农协也成为政府补贴农业生产经营的首要载体。日本政府每年农林预算中的1/5是通过农协实施的。日本政府给予农协的补贴形式多样,包括农协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厂房、设备补贴,自然灾害补贴,农业事业项目补贴以及大型农机补贴等。由于日本农协对政府高度依赖,经济效益较低,随着农协发展政府负担也随之增加。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合作组织发展壮大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对合作组织的直接财政补贴力度都有所减弱,更倾向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带动合作组织实现自我发展。
(三)实施长期的税收优惠措施推动合作社发展
税收优惠是各国政府支持合作社发展较为普遍的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合作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法国,农业合作社享受税收减免优惠,优惠程度视合作社经营对象有所不同。如果合作社只与合作社的会员有经营往来并为会员服务,遵循一人一票原则和合作社分红原则的话,合作社则可享受免税;如果合作社与其他非合作社会员有业务往来,往来部分按法国企业通行的33%税率纳税,其余部分免税。另外,法国所有企业必须交纳盈利后36%的利润税和一定的工资税,而合作社则免征。美国政府对合作社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随着合作社发展不同阶段有所调整。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政府对合作社免征赋税。1951年以后,随着合作社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美国政府不再给合作社以普遍的赋税豁免权,只有那些根据税法取得免税资格的合作社才能享受赋税减免待遇,但对于无豁免权的合作社,其分配给社员的红利、惠顾返还金以及其他收入,仍然享受免税待遇。日本政府多年来对农协实行低税制。一般股份公司要交纳62%所得税,而农协只交纳39%;各种地方税,一般企业交纳50%-60%,农协只交43%。合作社缴纳法人税的基本税率适用于减税税率,即合作社与公益法人一样,缴纳法人税税率为27%,一般公司为37.5%,农协中央会免交法人税、印花税。出于其他政策的目的,在实际中还有不同的减税情况。
(四)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促进合作社成长
各国政府为支持合作社发展,积极为合作组织营造宽松的金融信贷环境。由于合作社经营规模、经营收益以及抗风险能力不及其他商业企业,商业银行的资金更加偏向后者,合作社信贷资金极易缺乏,发展受到限制。政府对合作社金融支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给予合作社低息贷款的政策,二是直接资助建立信贷合作机构。世界多数国家都采取第一种支持方式,如法、德等国为合作社提供较低利率的中长期贷款。美国政府还建立了专门面向农场主和农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支持的农业信贷合作体系,农业合作社既可向政府贷款,也可向银行贷款,对解决其资金困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场主合作社性质的合作社银行是美国农业信贷合作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农业合作社重要的融资渠道。日本的农协金融制度建设是后者的代表,也是世界范围内合作组织金融制度最为完善的代表。与其他国家金融业务和农业合作社业务分开不同,日本政府将信贷和金融业务整合在农协事业中。日本农林中央金库是农协的合作银行,农林中央金库的放款对象原则上以所属合作社团体为限,但资金剩余时,也可以向非合作社团体放款。日本农协的信贷业是农协的经济支柱,农协可以利用信贷的盈利支持其他业务开展。日本政府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向农业部门投入的贷款资金和利息补贴资金,一般通过各级农协发放给农户。由于日本和韩国的农协组织是由政府推动建立的,因此,金融制度也带有浓郁的政治色彩。
(五)引导和鼓励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化程度不断提高,包含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竞争日趋激烈,合作社受到来自国内外市场越来越大的挑战。各国政府通过监督和管理,引导合作社有序规范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直接监督和管理。如法国政府要求农业合作社必须定期向农业管理部门提交材料,材料由各农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进行审查,重点检查合作社是否遵守其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财务制度。日本政府明确农业部门为农协的行政管理机构,在农林水产省设有经营管理局,下设农协课,各都道府县农政部设有农协课,负责对农协实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监察,并通过各级农业行政机关对农协实施登记审核、检查监督、指导管理等措施,以加强政府通过农协对农业和农村政策的贯彻实施,并保障农协的健全运营。二是间接监督和管理。美国政府对合作社干预和管理不多,但对合作社的登记注册有特别的规定,组建一个合作社要比开办一般企业的手续复杂的多。其目的主要是一方面防止企业以合作社的名义偷逃税款,另一方面控制合作社的数量,避免合作社泛滥引起恶性竞争。从后者来看,也可以说是对合作社的一种特殊保护。
综上所述,国外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有以下几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在引导和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方面发挥了核心基准作用,相关政策的出台均以法律法规为标尺,围绕法律法规的基本准则实施各项措施;(2)财政支持政策是各国在合作社发展初期和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在合作社发展相对成熟阶段,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相应减弱,合作社的发展更多转向自身竞争力的提升;(3)税收优惠政策对合作社发展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贯穿合作社发展各阶段,激励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生产经营优势,带动分散小农户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大市场;(4)缺乏资金是各国合作组织尤其是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合作组织面临的突出难题,宽松的金融制度是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5)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是引导和规范合作组织有序且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对我国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启示与思考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借鉴国外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结合我国国情,促进合作社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发展”。我国资源禀赋和农业经营制度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今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以小规模农户为经营主体,小规模农户在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弱质性,是制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农民合作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入社农户的数量刚刚超过全国农户总数的1/4,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其在提高分散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有效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实现增产增收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后规范发展打下了基础。发展合作组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应为合作社提供更加适宜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二)“灵活定位”。合作社的内涵和定位是随着合作社产生发展不断丰富的。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外部经济、制度以及市场环境变化,合作社在运行机制方面探索的自发式创新和革新;二是为引导合作社健康发展,政府适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合作社运行准则,以期使合作社发展与内外部经济、制度环境相适应。其中,前者是合作社自身内涵和定位的调整,后者则是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如果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制度环境无法跟上合作社发展需求变化调整,则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以及自我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不一,各地合作社的发展形式、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在同一制度框架约束下,合作社发展受到明显制约。我国自2007年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应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允许合作社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如发展联合、综合、股份合作社,允许开展信用合作等,为合作社提供更加宽松的法律制度环境。
(三)“多予政策”。通过合作社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我国目前对合作社的支持政策集中在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等方面,但扶持力度较小,覆盖面相对较窄,很多合作社尤其是中小型合作社无法享受扶持政策。建议今后给予合作社更大的财政支持、税收信贷优惠。重点在合作社经营服务设施,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加工、储运和科研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税收减免支持力度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为合作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支持、鼓励和引导土地向合作组织流转等,促进向纵向一体化、联合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四)“放活制度”。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各国政府对合作社的干预逐渐减少,转而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服务和引导功能,给合作社创造更灵活的制度空间。金融创新是我国合作社制度“放活”的重要一环。从长远和世界范围来看,商业金融对合作组织支持的可持续性相对较弱,需建立起与合作组织需求和发展相适应的合作金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合作组织源于农业经营弱质性的融资难问题。日本农协的农林中央金库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完善的金融制度体系,其建立和发展源于政府的推动,对政府依赖程度较高,同时也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随着日本农协的发展壮大,政府退出了直接干预,转为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发挥其作用。我国可适度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经验。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合作组织发展的需求,培育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是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篇2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 人力资源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47-02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亚太经合组织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户数占各自企业总量的97%~99%,就业占55%~78%,GDP比重占50%以上,出口总量占40%~60%。中小企业同样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中国劳动统计数据显示,中小民营企业产值、销售额、实现利税和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分别占总量的60.5%、57%、40.5%和75%。然而,由于中小民营企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现状和发展策略展开研究。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
(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现状
1.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家族式管理从经营管理权上界定,指的是“在家族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为一体,集决策者和执行者于一身,全部或主要管理岗位都由家族人员把持,最终决策权掌握在‘家长’手中,采用集权化的专断领导方式,企业行为以伦理道德规范来替代经济行为规范的管理模式。”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都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在管理方式上广泛存在家族式管理。在中国,“家文化”是根深蒂固的。韦伯认为,中国人的信任是“建立在亲戚关系或亲戚的纯粹的个人关系”上面的,是一种凭借血缘共同体的家族优势和宗教纽带而得以形成和继续的特殊信任,因此对于那些置于这种血缘关系之外的其他人,即“外人”来说,中国人是普遍地不信任的。总而言之,家族化治理并不是由人的意志而转移,而是在一定市场环境、社会环境下的制度选择行为。
2.缺乏核心管理理念,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意图。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策条件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凭借的是企业主对自己事业和财富追求的精神,他们充分尝到了只顾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的甜头。“个人的思维模式”、“爱拼才会赢”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中小民营企业主长期以来形成了决策靠经验和感觉的思维习惯,应付日常事务取代了对企业的长远规划,重战术、轻战略,既没有核心管理理念,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意图。
3.一味求“大”而不求“强”。中小民营企业往往以规模扩张代替集约扩张,一味求“大”而不求“强”。为把企业迅速做大,在获取资金、寻求新项目、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寻找合作伙伴等较低的生存层面上有较多的投入,不具备条件的多元化和过度的多元化,只能导致资源分散、竞争力低下、内部管理困难。从市场实际情况来看,多数企业没有从多元化经营中获得好处,反而被这种多元化经营所阻碍甚至拖垮。
4.成本控制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我国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控制观念落后,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缺乏市场观念,企业主们认为单纯地通过提高产量就能降低成本,但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一味地提高产量必然导致产品积压,严重亏损,而且传统的成本控制通常只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忽略了对其他成本的控制,比如说管理成本,仓储成本,营销成本,开发新技术的成本等。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现状
1.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模式落后。各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制定不同的与实际相适应的总体战略规划。中小民营企业在选择人才时,没有考虑到资源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相适应,人才选聘渠道狭窄并缺乏科学的评判标准,中小民营型企业对以亲缘、地缘关系作为信用保证,甚至形成追求“完美人”的心态是造成窄范围选拔员工的根源。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职能上面,缺乏人才培养规划,缺少人才职业生涯设计的概念,使人才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导致人才选择离开。
2.企业人才选拔制度不规范。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长期受到传统的家族观念束缚的“家族式”民营企业,“传内不传外,任人唯亲”成为家族企业管理的信条,所以家族企业在人才的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排外”性。这就使得一方面优秀的人才不能及时补充进企业,另外一方面“外来人才”缺乏竞争力,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同时外来人才在人事、工资、奖励方面缺乏自,使企业各级管理者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经过长期以来的家长制管理,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度,企业的凝聚力难以提高。
3.企业自身发展和员工自我评价导致人才流失。中小民营企业多数是加工型、贸易型的小作坊,既没有高精的技术、也不成规模,所以,就没有很多的知识让员工长期不断地去学。新员工到企业上班,几个月、半年就已经摸清了企业那三板斧。然后,是机械式地不断重复原来的工作,不甘落后的人才,自然会选择离开。作为员工,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刚进入企业就认为自己应该达到某个职位或者至少应该达到某个职位,面对现实又感失落,这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原因。
4.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凝结、沉淀出来的,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影响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目前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价值观念与企业理念的错位,形成企业文化和员工行为的脱节。
(三)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1.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妨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首要因素。由于规模小、工作较累、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社会劳保及养老保险不规范等不利因素,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数据显示,我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技人员虽然60%在企业,但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企业,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人员很少;中小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数不足10%,初中以下的职工占60%左右,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因此,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妨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一大重要因素。
2.财力、物力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开展。长期以来,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自有资金实力较弱,特别是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缺乏充足的现金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民营企业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很多是从大企业淘汰下来的二手设备,落后的技术装备使得中小民营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较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阻碍了技术创新的开展。由于受企业整体资金流短缺的限制,企业用于研发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又也很难像大企业那样从政府部门获得R&D资金的支持。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到0.5%,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使他们无法很快进入技术创新领域,大大影响创新人员潜力的发挥,制约了自主创新的开展。
3.相关国家政策抑制了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目前国内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执法环境对保护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缺乏应有的力度,抑制了企业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的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虽然2003年我国第一部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等具体政策陆续出台,但是离中小企业公共政策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急需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与措施,并具体落实到位。
二、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策略
(一)着力改变自身内部控制现状
1.转变观念,突破中小民营企业“家族式”体制,提高家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应摒弃狭隘的家族内部利益观念,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政府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推动企业改善管理水平。家族企业的业主应用各种培训来提升家族管理人员的素质,实现家族企业快速成长。
2.突破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彻底摒屏传统产权理念,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互相依托、互相制衡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实现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与我国市场实际情况结合,建立健全企业管理、营销、生产、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组织功能,构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制度健全、高效运行的科学管理体系和创新经营机制。
3.突破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中小民营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还不完善,要使成本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制度,并且将制度运用进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实际运用不断完善制度,使得制度在企业中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决策成本,增大决策过程多环节的投入,谨慎决策,将各方面的可能问题与困难纳入利弊得失的分析,同时自觉运用一切科学的决策方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决策。
(二)彻底改变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树立科学的现代人才观,留住核心人才。企业在制定选人计划时首先分析所在行业的环境,即行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其次,再分析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行业和企业的地位不同所对应的人才层次也不同,企业量身而定人才选拔策略,才不会导致人才的滥用或者流失。在用人上要坚持适度原则,要清楚什么样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用合适的人是留住人才的前提,做到“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知人善用”。
2.企业选人要与成本、收益相结合。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投入成本和所得收益的比例。选人要根据岗位性质和人才能力,制定科学的选人计划。对于关键性的岗位,要花大力气选拔那些有能力的人才加盟到企业中,对一些普通岗位,选到合适的人才即可,切不可处处用高人,增加选拔成本。
3.企业要建立公平的用人制度。企业要形成人员竞聘、人员使用、人员管理的市场化。用人要引入竞聘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员工的选聘、选拔、考评方式。人才的发现和评估不仅仅由企业业主个人决定,而是实行民主化管理,变“相马”为“赛马”,号召全体员工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4.创建学习型组织,盈造良好企业文化。当今的时代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中小民营企业必须从上至下培养员工的自觉学习意识,加强员工之间知识交流,鼓励并奖励学有所成的优秀员工,形成带、帮、赶、超的学习竞争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鼓励基层员工大胆谏言,组织问题研究团队对谏言进行分析、研究,对企业发展确有其效的建议、意见进行及时奖励。
(三)努力推进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理念。人是创新的根本,中小企业要想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不惜重金引人才,一个创新型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第二,制定企业自主创新奖励条例,并及时兑现,以对创新人员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不要怕创新人员收入高,创新人员拿了高的收入正是企业兴旺的标志;第三,重视人员的定期培训,尤其是高技术人员的再教育投资,这既是人文关怀,也是为企业增加智力储备,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创新方向、创新基础、加快创新成果的形成步伐。
2.增加财力、物力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一环即技术创新,没有过硬的科研设备配置水平,想取得技术创新突破几乎不可能,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舍得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提升企业的科研设备配置水平,构建和完善企业信息化运作平台,这不仅能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也是一次全面的提升;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过低必然影响到自主创新的正常开展,提高R&D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势必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相关配套政策。完善的政府配套政策是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助推器。要改革现行的税收政策,降低高科技产品的增值税,强化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出口退税、税收信贷等手段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的运用;增加政府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成果奖励力度,增加覆盖面,大力倡导全社会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尽快出台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仿冒、假冒、商业技术窃取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保护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成果,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田家军,贾佳,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同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15)
2.戴维.亨格著.译.战略管理精要[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刘昆.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10(2)
4.汤丽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5)
篇3
(三)生产库存堆积,资源浪费1.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产品创新程度低,生产技术工艺与顶尖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此问题我国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理念,注重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的调查,追求生产上的创新。2.注重产品的质量。随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产品的品质直接影响了该产品的销量多少,所以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还要对产品质量有保障,才能尽可能促进产品的营销收益,避免出现产品库存堆积。
3.企业应当注重品牌意识的培养,优秀的品牌口碑是保障产品销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产品的宣传力度,同时打造优秀的产品相关服务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销量。
二、供给侧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发展思路探讨(一)结合优秀经济思想发展国有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大环境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强化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相对于传统经济学更加注重“供给侧管理”的主体管理理论,在供给侧改革中更加强调对于目标主体的结构性变革。所以,为了符合供给侧改革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必须明确科学改革理论,确定科学的改革方案。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思想,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重点根据市场竞争特点将产权进行多样化处理,优化企业自身管理结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施行先进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与科学的激励机制,减少政府对于国有企业自身改革转型中的影响力度。再者政府也应当加强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妥善发挥出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全面推进市场的稳定发展,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最后就是要鼓励国有企业对外实行经济开放,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实施,减少国有控股对于企业发展的限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篇4
然而由于曾巩对如何复完《战国策》三十三篇语焉不详,后人多疑曾本已非刘向三十三篇之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书见引而不见于今本《战国策》的佚文多有发现,宋代姚宏校注《战国策》时,已列出《战国策》六条佚文:
1、司马贞引“马犯谓周君”
2、徐广引“韩兵入西周”
3、李善引“吕不韦言周三十七王”
4、欧阳询引“苏秦谓元戎以铁为矢”
5、《史记正义》“竭石九门本有宫室以居”
6、《春秋后语》“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瑟”
在姚宽书《战国策》后序中,更列出《战国策》佚文多达二十七条。[4]洪迈《容斋四笔》亦言《战国策》为“《韩非子》、《新序》、《说苑》、《韩诗外传》、《高士传》、《史记索隐》、《太平御览》、《北堂书钞》、《艺文类聚》诸书所引用者,多今本所无”,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一亦举《太平御览》等所引《战国策》文不见今本。[5]到了清代,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中有《战国策佚文》一卷,但所辑只二十多条。[6]今人诸祖耿撰有《战国策逸文考》,辑出了《战国策》佚文六十六条,约一万二千余字,[7]后来在其《战国策集注汇考》一书后,附有《战国策逸文》,由六十六条增至七十二条;[8]郑良树在诸氏《战国策逸文考》所辑六十五条佚文的基础上,又搜集到四十余条,合诸氏之文,共成一百零八条,二万四千多字,[9]并据此列出可以判断其归属在某一《策》的六十四则佚文,统计它们各在某一《策》里所占的比例,据他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策名
全策文字
亡佚文字
亡佚占百分比
《周策》
6160
150
2.5%
《秦策》
24200
2031
8.4%
《齐策》
19800
582
2.9%
《楚策》
12540
1558
12.4%
《赵策》
22800
976
4.3%
《魏策》
17600
403
2.3%
《韩策》
11300
128
1.1%
《燕策》
14000
521
3.6%
《中山策》
3520
篇5
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为了顺应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作为国家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的配套措施而发展起来的。自1987年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以来,至今已走过18年的历程,并广泛分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与国外已发展多年的财务公司相比还相差甚远,而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模糊,金融服务功能不强
金融服务应以满足集团的金融需求为目的,围绕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体现着集团的产业特性和专业优势。但我国目前财务公司多以传统的存贷款和资金结算为主,其业务与银行重叠,并没有真正发挥财务公司对集团的金融服务功能。
(二)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实力单薄
财务公司资产规模小、资金实力不雄厚,其资金来源以吸收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存款为主,且期限较短,很难利用有限的内部资源满足集团发展的需要。
(三)资金运用范围有限,综合效益不高
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内部成员,业务品种主要以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为主。而集团内部企业资金需求的同向性,使资金集中程度不高,不能形成“蓄水池”的整体优势,严重影响了财务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四)行政干预较多,难以发挥抵御风险的职能
由于财务公司服务对象的限定性和经营目标的特殊性,使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必须服从于集团公司的总体目标。集团公司经常要求财务公司为其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很难发挥其监督成员单位降低资金风险的职能。
(五)监管机构的政策约束,影响了财务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新的《财务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财务公司的政策约束虽然有了一定松绑,但还是管制太多,限制了财务公司的发展。
二、影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财务公司对集团的金融服务功能的发挥
我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货币市场相对不发达,金融法律体系也不健全,使我国财务公司的定位、业务经营管理、发展前景长期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各项监管、约束措施也较为严格并经常变化,限制了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本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金融监管方式不科学,影响了业务经营范围和筹资环境
我国对财务公司实行严格的机构监管模式,财务公司的行为完全置于监管当局的控制之下,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融资渠道和手段受到严格的限制,制约了财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三)行业的产业产品结构和资信状况,影响所属财务公司的业务特征和经营状况
集团公司在行业的垄断地位和专业优势是财务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集团公司畅通的融资渠道和低成本的资金筹集是财务公司发展的源泉,集团公司陷入困境、业绩的巨幅波动是造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陷入困境、走向失败的致命因素。
(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加剧,财务公司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按照我国政府“入世”的承诺,从2007年起我国的金融服务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外国财务公司将会随着跨国集团在中国生产、销售的扩张而逐步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参与金融竞争。目前,已有上海正大国际财务公司、通用电器金融财务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外国独资财务公司,许多合资财务公司也相继登陆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财务公司涌现出来,我国财务公司现有的监管方式和经营水平将会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
三、加快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对策
(一)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实现由生产服务主导型向综合服务主导型的转变
国际财务公司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集团附属财务公司的业务功能主要有:内部结算功能、筹融资功能、投资管理功能、财务顾问功能等。财务公司按经营业务范围可分为:司库型或资金管理型财务公司、信用型或销售(消费)型财务公司和全能型财务公司。
新《办法》对财务公司的重新定位是:应以配合、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主要宗旨,在降低集团资金成本、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新的定位确立了我国企业集团司库型或资金管理型为主的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应该说,修订后的这一定位,是符合目前我国企业集团所处环境和需求的,也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路径、资金短缺、目前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以及企业生产服务为主的现实是相适应的。这也与目前财务公司所属集团大部分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生产耐用消费品的集团较少有关。
然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越来越多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性的集团公司迅速崛起,加之外资财务公司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同行业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我国集团财务公司的功能也应适应其变化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由生产服务主导型向消费(销售)服务主导型、进而向综合服务主导型(全能型)转变。因此,新时期不同行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应根据所处环境、各自经营的业务类型、产品的特点和企业集团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调整其功能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公司对集团的金融服务功能。
(二)借鉴国际跨国公司的实践经验,制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
建立以财务公司为核心的金融控股集团并实现集约化和集成化的金融服务,以司库型资金管理、信用型信贷服务和投资型财务顾问为基本业务,向专业化金融产品、个性化综合服务和供应链金融延伸的方向发展,构成国际化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不同产业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借鉴国际财务公司的实践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战略。如海尔集团财务公司已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以资金集约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为两大主线的发展模式,而且正向以财务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迈进。
(三)因时、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模式
在新时期,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发展模式应该以构建集团内部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专业性的产业金融功能为目标,以提供资金集约化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为手段,以提高集团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为目的,根据企业集团的产业类型和发展规模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
1.从体制构建形式看,可采用多方联合的资本结构模式。新的《办法》允许金融机构向财务公司投资参股,其参股的比例不高于25%。这一调整改变了财务公司过去只能由内部成员单位投资组建的模式,可以广泛地选择、吸收外部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入股,以资本为纽带,变彼此竞争为相互合作,从而增强集团资金实力和经营优势。各集团财务公司根据其经营规模和资金实力的不同,可分别选择金融控股公司、行业财务公司和业务综合型或专业型财务公司等组织形式。
2.从业务经营特点和范围看,可建立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多样化经营模式。(1)产业类型的不同,对金融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如汽车行业产品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其财务公司适合开展销售融资业务及相关业务,而电气行业的产品结构复杂,其财务公司适合提供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2)应抓住新《办法》放宽投、融资限制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财务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商业票据和同业拆借等方式,解决中长期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财务公司对企业集团的金融服务功能。(3)除传统的向成员单位提供贷款这一资产业务以外,还要根据企业集团的特点和金融需求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为企业集团提供专业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四)适时调整金融监管方式,由管制为主向监控为主的方式过渡
新《办法》体现了银监会加强风险监管、支持企业集团发展的新理念,在市场准入、业务准入、从业人员市场准入等各方面进行了严格控制。在财务公司业务方面,对一些风险较高、经营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业务,增加了市场准入限制,并设定严格的监管指标,以约束财务公司的经营行为。同时还要求财务公司提供集团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加强对财务公司的风险判断。应该说,新《办法》的这种监管方式是符合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环境对集团财务公司的要求的。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体系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面对外资财务公司的竞争压力,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将会不断增强,监管方式由管制为主方式逐步过渡到监控为主方式将会成为必然。
(五)加强宏观、微观经济环境建设,为财务公司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内外部条件
1.要加强财务公司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包括: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培育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体系。从扶持中国大企业的角度出发,在政策上给予择优扶大的支持,进而增强财务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其为企业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发挥更大的金融服务功能已成为当务之急。
篇6
关键词:丝绸产业;SWOT分析;对策选择
一、前言
众所周知,丝绸独具中国历史文化气息,先人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始终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丝绸集社会、经济、文化效益于一体,在扩大就业、保护生态、为农民致富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丝绸产业(又称蚕丝业)包括蚕桑播种繁殖、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加工和丝绸贸易等多个生产流通、加工制作环节。丝绸业是以茧丝绸为纽带的出口创汇外向型行业。丝绸业作为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与世界丝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国与出口国,其声誉古往至今名扬海外。古老的丝绸工艺与传统的纺织设备沉淀着丝绸的历史,也促成我国丝绸产品的国际影响力一直持续至今。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始终保持着较为明显的数量优势,丝绸制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本文结合目前世界经济时代背景,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总体布局,运用SWOT(即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析法对我国丝绸产业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挑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我国丝绸产业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丝绸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介绍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位于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281.29亿元,相对2013年增长6.79%,相对2010年下降33.6%;利润为69.58亿元,相对2013年增长4.68%,同比2010年下降9.0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家统计局自2011年起上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起点标准,使得纳入统计的企业数量减少,造成主营业务和行业利润总额减少,但2011年-2014年均实现了正增长。由于2014年主营业务和利润增速分别比2010年底回落了21.57、54.8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丝绸产业经济增速在逐年下降,其下游产业链的风险和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全行业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88.57亿元,同比增长3.8个百分点;利润为54.8亿元,同比增长6.81个百分点,全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持平,工业经济增速小幅下滑。
2.外贸出口情况
由2015年1至11月对丝绸商品主销市场情况分析显示,我国丝绸产品出口金额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出口美国、印度、意大利分别下降14.85%、10.4%、21.63%,出口巴基斯坦、日本、香港、德国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我国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仅有埃塞俄比亚与阿联酋丝绸产品出口维持正增长。
3.茧丝市场情况
2015年,由于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行业出口持续下滑,加上茧丝供应相对充足,干茧和生丝价格普降。截至2015年12月底,干茧、生丝价格分别相比2014年同期下跌18.06和7.05个百分点,茧丝价格下降较为明显。
二、我国丝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起先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安德鲁斯提出。在对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分析中引入SWOT分析工具,有助于对我国丝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更有利于提出针对丝绸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1.丝绸产业发展的优势(S)分析
(1)产业基础稳固
我国丝绸产业产地分布广、主产地集中。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丝绸产业,广阔的产地分布使得我国丝绸制品独具特色,风格多样。出口到日本及欧美市场的高品质生丝主要由我国东部地区生产,然而,出口到印度等地区的低等级生丝则主要来自西部蚕区。我国丝绸产业主产地相对集中,这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集群优势,进而稳固产业基础。
(2)“东桑西移”扩大了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我国实现了东西部的协调分工合作。东西部地区在丝绸产业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实现了优势互补。西部地区凭借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优势成为产业链上游基地,东部地区则依仗经济的发展与工业技术的完善成为产业链下游的主战场。因此,将蚕茧产区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转移,对稳定我国蚕丝产业、保证我国茧丝绸大国地位、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都有具有重要意义。
(3)区位优势明显
从自然条件来看,我国丝绸原料生产基地气候条件良好,温湿度适宜于桑树和蚕的生长。从区域布局来看,我国丝绸产业链上游多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栽桑养蚕),而中下游产业则集中于东部地区(丝绸产品制造)。这种新格局有助于优质高产多丝量的蚕品种的繁殖,非常适宜优质蚕茧的生产。
①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蚕桑养殖资源较为丰富。全国除、青海等高海拔或气候特殊的地区外,大多省、市、自治区都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长期进行栽桑养蚕作业,潜力巨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石头。其中,中、西部地区为最佳,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②气候适宜
我国“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陆性气候气候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中部地区例如广西、贵州等地的大陆性气候使日照时间的强度得到保障,年日照约为2300小时至3300小时;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约为300毫米至700毫米。由于气温、降水量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每年平均可以发种7至8批,多的地区一年能发种12批至14批,因此可以常年饲养与收购。
③技术水平高,产品品质明显改善
我国桑蚕业技术力量雄厚,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养蚕与自动缫丝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其次,我国丝绸加工业在世界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对蚕茧生产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行业科技进步加快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优质生丝和高档丝绸制成品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丝绸产业发展的劣势(W)分析
(1)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多数情况下,我国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没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只为国外产品做贴牌加工,实际收益很低。因此,我国丝绸产业在深加工、精加工及高档、高附加值商品生产方面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
(2)科研体系不健全,技术队伍相对薄弱
我国丝绸产业与发达国家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商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我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而多数发达国家属于资本丰裕型国家,使得我国更多的依靠劳动而非技术来完成生产作业,这使得我国丝绸产业的现代化设备覆盖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省力节本的创新技术体系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在全国各省市间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还能未在全国普及。
(3)上游环节生产基础较薄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差
丝绸产业链上游产业,即丝绸产品的原材料供给所涉及的产业由于地理位置集中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长期以来始终游离于蚕桑产业外。上游产业链因小规模生产,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家家户户分散养殖经营的方式,造成养殖户自身收入低却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技术含量往往也难以得到保障。因而导致中下游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在质量上、数量上都得不到保证的情况。
3.丝绸产业发展的机会(O)分析
(1)“绿色消费”新时代,丝绸产品消费潜力巨大
21世纪是绿色世纪。绿色,代表生命、健康与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日前,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消费更加从满足生态需要的角度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丝绸制品作为天然蛋白质纤维产品,被称为“纤维皇后”以及“人体第二肌肤”。它不仅具有高贵典雅的外观,而且有保健和护肤的功能,与人体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7.4%。丝绸由于其抗紫外线、吸音、吸尘、保健等功能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声名远扬,也使得消费规模的日益扩大。
(2)互联网+丝绸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创新的引擎,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2016年互联网+的政策红利仍将持续,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不断契合,将引发互联网经济从服务型经济走向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并通过创新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全面升级。在互联网+丝绸方面,未来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有利于逐步提升国内丝绸电商渠道规模效益,逐步成为丝绸内销市场新的增长点。
(3)我国丝绸品牌影响范围与日俱增
丝绸品牌强国必须在丝绸贸易中具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丝绸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与美日德法意等发达国家相比,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重大装备和计量仪器、专利和知名品牌等方面具有较大进步,自主品牌数量日益攀升,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4.丝绸产业发展的威胁(T)分析
(1)国际贸易壁垒
我国丝绸出口贸易长时期受到来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这些国家或地区以保护本国丝绸产业或以维护国家、环境保护等为由对我国丝绸产品制定了严苛的准入条件,这使得我国丝绸产品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在海外市场销售,也剥夺了我国丝绸产品因劳动力廉价而产生的成本优势,给我国丝绸产业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冲击。
(2)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世界丝绸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世界丝绸消费受经济的影响极大,加上其他纤维的替代竞争作用,丝绸市场总容量不可能迅速扩大,蚕丝占纺织纤维的比重多年低于0.2%。目前,巴西生丝依靠其品质、抱合力、清洁等指标的优势占据了欧洲市场。在亚洲,印度丝绸、泰国丝绸以及越南丝绸,也都依靠着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自身独特的风格,在某些方面具备了与我国丝绸产品抗衡的硬实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丝绸产品的出口贸易。
(3)丝质替代品层出不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含化学成分的制品如化纤产品、人造纤维等通过不断完善其性能,模仿并超越了丝绸产品,克服了丝绸产品的缺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竞相购买。与此同时,丝绸产品还得接受来自传统天然纤维新制品的不断冲击。
三、提高我国丝绸产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1.巩固产业布局调整成果
在“东西合作”的背景下,我国丝绸产业呈现出了东部、中西部优势互补和产业链共赢的格局。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应当继续贯彻执行“东桑西移”政策,巩固东西呼应的格局,确保使东西部地区协调合作,各自发挥自身的地域、人才、资本等优势,以增加蚕农收入,提高丝质品产量,巩固产业布局调整成果。
2.以技术推动生产,实现产品升级
时代的进步、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不断渗透决定了丝绸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行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在对纺织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基础上大力支持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生产是刻不容缓的。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要求全行业进一步完善创新研发体系,重整核心技术单元,加快信息化改造,发展诸如电子织造、数码印染等现代化技术,以提高产品品质,实现产品升级。当然,在加快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还要关注环境污染的问题,要树立清洁生产的理念,发展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3.开拓海外市场
世界贸易格局在时展中不断演变,各行业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新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使用优化了生产加工过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这使得中国丝绸的成本优势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中一点点瓦解。国际竞争压力急增亟需我国丝绸行业寻找以创新技术研发为核心的新出路。如何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速原材料与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如何引进国际一流的创新型技术与人才,加快创造并巩固新的市场竞争优势以提高全行业在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与此同时,应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4.适应行业发展“新常态”
我国是劳动丰裕型国家,丝绸是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对联系中外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弥足重要的作用。日前,互联网时代的崛起使越来越多丝绸产品贸易在遇到挑战的同时,也将获得新常态下带来的机遇。国家层面上,我国正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新阶段,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政策的扶持也将推动丝绸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丝绸行业抓住历史机遇,不断改革创新,力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5.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我国丝绸产业应鼓励与支持技术研发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批可以生产高品质、高性能、高产量商品的大型集团企业。通过企业内部的创新研发以及引进海外技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生产制造经验来提高企业自身硬实力与软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其次,创造出属于我国独有的丝绸品牌,逐步树立起品牌优势,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我国丝绸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范作冰,于威,顾国达.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蚕业科学,2010,36(03):0564-0570.
[2]王丽丽,张爱东.我国丝绸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对外经贸,2015,255(09):25.
[3]汤姆森・斯蒂克兰德.战略管理[M].10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4]戚林.中国茧丝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江南大学,2009.
[5]刘明.淳安县蚕桑可持续发展战略[J].丝绸,2008(1):4.
[6]周伟,江宏飞.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我国丝绸产业升级的对策研究[J].四川丝绸,2007,112(03):5.
篇7
[关键词]《战国策》;政治思想;时代背景;诸子学说
[作者简介]王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DO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039―05
《战国策》一书,是反映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典籍。它记载了许多的言谈游说之士――即所谓的纵横家的言论,正如西汉刘向所言,此书“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历代学者也大体认为书中的主要内容“大抵皆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也”。但是笔者认为,书中的言谈游说之士的纵横捭阖,就其本身而言,主要还是一种“干人主”的方法和技术,作为一种政治活动来说,是属于技术层面的性质,其中并不带有什么政治思想与政治学理。用通俗的话来说,它就是教人如何为了某种利益而打动对方,“皆揣摩人君心理之术”。然而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是许多政治思想并行于世的时期,而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它必须包括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统治民众、权利的分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等等这些内容,并且对进行政治活动的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支配作用。换句话说,政治思想是在抽象的层次上研究政治主张的概念及论证涉及政府(政治机构)的措施与制度,以及具有政治行为的人,如古时的君、臣,近代的议员、公民,皆在其讨论诠释的范围之内。正如张舜徽先生在论及当时的游说之士时所言:“不外拿自己的一套主张,游说诸侯,乘机爬上统治地位,成为最高统治者周围的显赫人物。他们的任务,不外想拿各人自己的一套议论主张,实行于当时,来巩固统治者的权位,维护统治与服从的社会秩序。”《战国策》中所记载的言谈游说之士,在他们的言论中,自然也存在着一些政治思想。作为“自己各人的一套议论主张”来游说上层人物,以此来达到他们自己的某种目的。本文就是对这些游说之士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
因为在《战国策》里很多的政治思想大都散见于各个篇章之中,因此,在研究探讨时,必须从宏观的层面上把握其总体面貌,抓住其主要的观点。
战争的重要性。对战争研究,是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彼此之间征战不休,都想战胜对方,或是达到保存、扩大自己的实力,进而达到统一天下的效果和目的。所以在当时战争就体现了它的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战争之惨烈正如孟子所言,各国国君“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之子弟以殉之”。但是各国之间的征战依旧如故,并且各种指挥打仗的人才如白起、廉颇等人也都为人君所重,而如何进行战争并取得胜利,也成为了一种专门之学,即所谓的“兵家”。所以《战国策》中所记载的那些言谈游说之士,在他们的言论中,也就将战争赋予了很大的重要性、合理性了。如《战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说秦惠王曰:
夫徒处而致利,安座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也。
这段话中,就提出了当时的人主治国的两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致利”和“广地”。但是在当时群雄并立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些目的,不是那些整日“恬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沈于辩,溺于辞”的人可以得到的,“非兵不可”才是最主要的手段。我们可以查阅《史记》中所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历史,几乎无年不战,无战不是杀人逾万、血流成河,最终的政治利益的实现靠的就是战争。不但“致利”和“广地”需要战争,守护国土、避免邻国强占本国的土地,更是离不开战争。《战国策》中所载的郑同说赵王之辞就说明了这一点: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围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在战国这个纷争惨烈的时代,想要保住国土,不能向邻国“告以礼”、“说以义”,用文章或口头作道义上的论争,而是必须备守城之具,有充足的军队,通过战争来守卫国家。这与上文所引的以“致利”、“广地”为主的目的虽有不同,但两者欲达到目的的手段必归于战争。由此可见,《战国策》中对战争的重要性的叙述,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深深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战国策》中尽管夸大了言谈游说之士的重要,如通过苏秦的“和纵”之计,“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俨然是一言而定天下安危。但是在纵横捭阖的背后,仍然是以各国的实力为基础的,而这种实力的最好体现,就是用来进行战争的军事实力。所以哪怕是书中极力夸大的人物苏秦等人,在游说国君之时,也是必说“带甲数十万,车千乘”这样体现一国实力的话语,这也是《战国策》中重视战争的一个良好的佐证。
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战国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春秋时的封建国家开始解体,郡县制的集权国家开始出现,“各国的政权组织相应的发生了变革,废弃了原来各级贵族统治的制度,开始形成以将相为首脑的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权”。大臣开始由国君任命,并且听命于国君,而对于国君而言,如何加强集权、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权力,如何控制驾驭臣下使之完全为己所用,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战国策》中对这方面自然也是极为重视。如书中所载的有人向秦惠王所进之言就提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忘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虽然这段话是否符合史实值得商榷,因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本身就是打击当时的贵族势力,使君主得以集权,并非是让自己的声名盖过君主。但姑且不论这些,这段话就是要君主独揽大权,不能使大权旁落。因为“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如此一来,则“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作为新兴的集权式的君主,应该全力制止“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的情况,否则,是很不利于君主独揽大权的、臣下完全听命于君主的集权统治。故而要极力避免“大王更为臣”的现象出现,哪怕杀掉威胁君主地位的大臣也在所不惜。这段引文的后面正是这样的结果,“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除了君主要独揽大权之外,还要使君主的命令能够
顺利执行,不能出现“今天下之府库不盈,仓空虚,恶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言赏则不兴,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的情况。作为集权的君主,要想在战乱纷争不止的战国之世有所作为,就必须让全国民众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一切以君主之命为鹄的,“士民”不许违背君令、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使君主“言赏则不兴,言罚则不行”,一位合格的集权君主,应该像书中所载的范睢之言,做到:
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四治政不乱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
如此一来,臣下“不敢为非”,君主中央集权、独揽大权的目的才是完全达到了。最后《战国策》还提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劳”与“佚”的关系,具体讨论了君主的“统治术”问题,这就使得书中所论的关于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思想更加完备了。如《战国策・齐策五》就写道:
故夫善为王业者,在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也。何以知其然?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
控制权力,不让臣下权侵君主,使君主的命令能够顺利执行,再加上重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劳佚关系,使主佚而下劳,这样就可以实现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目的了。这些观点符合当时的政治现状,达到了为统治者服务的要求。王夫之说战国是“古今之一大变会”,而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正是这“变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增强君主集权、有效驾驭臣下的思想,体现了这样的时代要求和特征,并且代表了新兴的集权君主的利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不能仅从技术层面上将《战国策》看做是“阴谋诡计”“纵横捭阖,谲诳相轻倾夺之说”。
重用贤臣,摒去奸。上文提到,战国时期君主的中央集权倾向明显加强,臣下的录用与升黜,都以君主的意志来执行,春秋时代的“世卿政治”――国家的各种职位由各国的封建贵族担当,职位世袭,国君不得随意干涉的贵族政体――趋于解体,而“贵族阶级垄断政治之制度既废,平民遂获得登上政治舞台之机会”。一时间,求贤用贤成为各国君主的当务之急和时尚,所以如何才能获得贤人并且有效地使用贤人,也就成为当时政治思想的一个主题。《战国策》中就提到了“国亡者,非无贤人,不能用也”的观点,说明了“贤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要想获得贤人,首先就是要尊重贤人,书中所载郭隗对燕昭王说道: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后息,先词而后嘿,则什己者至。若恣睢奋击,啕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这段话就说明了越是尊重人才,则越优秀的人才就会来到朝廷为人主所用。如果君主大摆架子,“恣睢奋击,啕籍叱咄”,则只能得到平庸昏碌之辈了。战国时期由于私人讲学的兴起,使得许多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知识,从而走上仕途。当时许多属于不同君主的政权同时存在,为这些新兴的“士”阶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和空间,他们的地位也因之提高,能够“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以一副很自信、很有尊严的面貌出现。《战国策》中记载的齐宣王见颜,后者俨然为王者师的姿态,直呼“王前!”,要齐宣王走到他跟前说话,并指出“明乎士之贵也”才算得上是“明主”,更是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点。除了尊重贤人之外,还应该虚怀纳谏,广开言路,并且择善而从。这样可以使国力强盛,国政清明。书中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说明了这一点:
(齐威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段文字不但写出了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如何的鼓励臣下来进谏,而且还极力突出了虚怀纳谏、广开言路、择善而从的良好政治效果,国内是“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颇有孔子所谓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的景象;诸国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齐国也因君主的虚怀纳谏而强盛起来。虽然这里有一定的夸张性,但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战国策》一书鼓励君主应虚怀纳谏的思想。不但君主应如此,在书中,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说道:“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私得宝于外者,疾入谏”。可见虚怀纳谏的重要性。最后,在重用贤人的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应该除去奸佞之人,使得贤人可以无阻碍无滞累的行其治国的主张。书中所记载苏秦说赵王之辞就提到这一点:
臣闻明王绝疑去,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忠于前矣。
“流言之迹”“朋党之门”都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官僚政治的典型弊端,若贤人整日被流言所诋毁,遭朋党所排挤,就无法有效地为君主贡献自己的才能了。所以除去奸佞之人,是重用贤人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作为臣下而言,也应该做到“贤臣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女石而进贤”,公忠体国,不做嫉妒排挤同僚之事。
重民爱民,关注民生。《战国策》一书中所体现的最后一个政治思想就是重民爱民、关注民生。我们知道,中国自西周起,就有了重民爱民的思想。《尚书》中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惟王以小民用百彝,亦敢殄戮用义,民若有功”这类的语句,就明显地体现出统治者要重民爱民、勿滥施刑于民的治国理念。战国时期的各国国君,也十分重视民众问题。《孟子》中所载梁惠王对孟子说“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一副十分关注民众生计的样子,并且十分希望自己国内的民众数量繁衍增多,故而询问孟子在他这样关注民生之后,为何依旧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战国策》一书中就有了体现关于重民爱民思想的语句。书中所载的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威后问齐使“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元恙邪?”齐使不高兴她的询问顺序,赵威后便解释道: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指明了民众才是使统治者得以顺利统治的最根本的因素。民众生计有问题,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就要动摇了。而民众生计得到保证,则会使一国的生产储备、作战能力、田赋税收都有所增加。所以对于统治者而言,必须重民爱民,关注民众的生计问题。这段话的思维逻辑是“岁―民―君”,虽然与孟子著名的民本论“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中的“民一社稷一君”的思维逻辑顺序有所不同,但是两者都承认民众是统治者治国的根本与基础则是一致的。此外,书中记载的齐襄王问人如何对待齐国重臣田单,那人主张应嘉奖田单,理由便是:
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
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一比之,称寡人之意。
正是因为田单一系列的举动,都体现了重民爱民的思想,民忧饥则使之有食,民忧寒则使之有衣,关注民众的温饱问题,这样就可以让统治者更得民心,获得民众的支持,所以值得嘉奖,“乃赐单牛酒,嘉其行”。以此二例,可见《战国策》中提倡统治者应重民爱民。或许有人会问,战国时期各国国君都驱使民众上战场,彼此厮杀,使无数民众丧失生命,正像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另外,那些言谈游说之士,也多半是游说统治者如何消灭对方、打击对方,这些都是以民众生命为代价的。从这点上讲,战国时期哪有什么重民爱民的思想存在呢?其实,攻城掠地与重民爱民这二者并不矛盾。战国时各国君主为了扩充自己的军队,国内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这都需要国内有充实的人口。如商鞅主政秦国之时,就千方百计招挟三晋之民来秦国耕作,以此来扩充秦国国力,而为了招挟民众,使民众服从管理,为统治者的利益服务,故有必要摆出一些重民爱民的姿态,以麻痹民众、使之心安理得地被统治。因之在《战国策》中出现体现重民爱民的思想也就不足为怪了。
篇8
1、四分五裂是什么生肖——答案:龙、虎。因为龙争虎斗。
2、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自《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拼音: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
近义词:支离破碎、一盘散沙、同床异梦。
歇后语: 一个西瓜切九半;一个碟子摔九块。
造句:
1、一个四分五裂的单位,就如同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
2、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天下四分五裂。
3、 不同派系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4、旧中国军伐混战,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
篇10
关键词:《史记》;成语;语源;构成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08-01
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这一独特的词汇现象的辑录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从20世纪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成语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史记》中的成语一部分是源于先秦典籍的,就其语源材料构成成语的方式而言,有的是直接引用,有的是经过加工改造而成的。其改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换字法
将原型成语中的某一个字更换成另外一个同义或者近义,甚至是反义的字。
发号出令——《书》:“发号施令,罔有不藏。” 《史记·苏秦列传》“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
以管窥天——《庄子·秋水》﹙《集释》六下601﹚:“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史记·扁鹊传》一五2788:“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郗视文。’”
痛入骨髓——《战国策·燕三》三一113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史记·淮阴侯传》 九二2612:“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二、调序法
后世通行的四字格成语的语序是在语源的基础上调整顺序而成,其意思不变。
人给家足——古逸书《乐稽耀嘉》﹙《艺问类聚》﹚一二224:“武王承命兴师……克殷之后,民乃大安,家给人足。” 《史记·太史公自序》一三3289:“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妒贤嫉能——《战国策·秦五》七288:“其为人嫉贤妒功臣。” 《史记·范雎列传》七九2412:“其所授者,妒贤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不为主计,而主不觉悟,故失其国。”
三、截取法
在原典中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世截取其中一部分以构成成语。
时不再来——《国语·越语下》二一652:“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史记·淮阴侯传》九二2625:“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食不甘味——《战国策·齐策》一二442:“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为死士置将,以待卫氏。” 《史记·孙子吴起传》六五2161﹙:“﹙吴王﹚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之。’”
四、捏合法
一个成语的两个语素,在原典中分别属于上下两句,在每一个分句中选取一两个代表性的词语组合以成词。
归马放牛——《尚书·武成》﹙《十三经注疏》本184上栏﹚:“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论功行封——《管子·地图》﹙《诸子集成》本160﹚:“论功劳,行赏罚,不敢蔽贤。”《史记·萧相国世家》五三2015:“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五、增字法
有的成语是在原文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词语以构成四字格的基本形式。
肝胆涂地——《战国策·燕一》二九1050:“﹙张仪谓燕王曰﹚‘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之,代王脑涂地。’”。 《史记·淮阴侯传》九二2623:“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
间不相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十三经注疏》本1971上栏﹚:“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 《史记·衡山传》一一八3095:“衡山亡、淮南王兄弟相责望礼节,间不相能。”
六、节录法
节录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有代表性的词语合并成词。
时不可失——《尚书·泰誓上》﹙《十三经注疏》本181上栏﹚:“时哉,弗夫可失。” 《史记·吴太伯史记》三一1463:“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
嫉贤妒能——《战国策·秦五》七288:“其为人嫉贤妒功臣。” 《史记·高祖本纪》八381:“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所以失天下也。”
一日千里——《庄子·秋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