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回忆范文

时间:2023-04-07 20:55: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的回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的回忆

篇1

“喂,请问您找谁?”芯对电话一头说道。

“你?……你是芯么?”电话一头慢吞吞的说。

“嗯,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芯说道。

“我是……我是?妈。”电话一头颤抖抖的说道。

“妈!”芯深情地说。(上集答案噢!)

“呃!你现在过得还好吧!”

“嗯嗯!!我现在是一名服装设计师”芯回答道。

“你……你看到?了吧!?”

“嗯。”芯有气无力地说。

“你对她好点,至少……至少你们是…”(知道是什么吧!?)电话一头话还没说完,芯就打断了:“您不用说了,我原来以为您是专程打给我的,原来你还是为了她!我想回去!我想回那个家!”芯哭了,哭得好伤心……

“这个不好说,他还不知道呢!”

“怎么?你还没说?你还不敢说?即使你不敢,我还不是可以照样回去!”(知道什么意思么!?后面就是答案!)

“这个……这个……”

“不想让我破坏你这个美满的家庭吧!!??!”芯伤心的说。

“你是知道的,这个家也不是本来就美满的!而是我一手支起来的!你也知道这不容易!”

“我明白了,放心吧,我会回来的!!尽管那儿没有我需要的爱。可在那儿,至少还有一个妈!”

“这个你别对别人乱说。”

“你到现在还死要面子!!”芯异常生气。

“如果你真想回来了,就回来吧!现在她已经飞出我的鸟笼了,我也不需再指望些什么。”

“什么?你的意思是说?”

“不错,她离家出走了。”

篇2

她说:为你的难过而难过的人是最应该放进心里的人.

哭泣,最美丽的回忆

当泪随着心里的苦楚一起流落时

真的、真的很希望有人在身边说:放心,有我在。

可能是由于懦弱

可能是由于孤独

可是,毕竟那是梦

嘿嘿,很美的梦哦。

甜甜的、傻傻的

有时候很不能理解那些利用别人的人

可是回头想想自己也有过这样的举动吧

那时觉得做人还不如动物来的自由

这个假期回去时

我一定会带上那两棵并不大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的仙人球

我爱它

它的祖上应该是生长在沙漠中的

很坚强的植物

令人不得不赞赏

小时侯见过蒲公英

可是现在

脑海中只剩下它的影象

不是熟悉的蒲公英了

就好象有些人从脑海中慢慢消失一样

这种感觉很无奈

却很想让它继续

或许抛开了过往才能更好的面对以后

只是会不会有点痴人说梦的感觉?

时间总是不会留给人喘息的空隙

我被它压的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我仍然爱它

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出很多

那些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

总会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呈现

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明白

篇3

马老师:

您好!看过杂志上您的老年心理的文章,都挺有道理的,于是我就为我的父亲来向您咨询一个问题了。

我父亲今年63岁,原来在单位里担任着一个领导职务,工作的时候,我们看心态挺好,应该说,可以算是个好同志,是个好领导。

可是,我们发现,父亲自从退休后,心理上有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最近一年来,变化更明显了。我们都发现,父亲变得话多了起来,好像怀旧情结很严重,总是热衷于追忆往事。不论是在家人面前,还是在朋友面前,总是喜欢说起工作时候的故事,总是喜欢向人们讲述自己的光荣历史。有一次,一位朋友来家里,整整跟人家说了老半天自己的工作历史,妈妈想岔开都不成。

总之,给我们的感觉是,父亲似乎是在炫耀自己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才华,不能接受退休之后的生活现状,喜欢在回忆过去的故事中寻求精神的慰藉。我们怀疑,父亲的心态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了?疑惑之下,就专门给您写信了。

请问人到老年是不是都会有这种心理?我们应该帮老人进行一些怎样的心理调适?谢谢您。

一位读者 张长江

张长江朋友:

你好!从来信中提到的情况看,老人的心态表现出明显的“老年回归心理”。

所谓老年回归心理,就是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或遭受挫折时,就会陷入回忆往事的成功和辉煌之中,用过去的经历与现实相比较,常常沉湎于往事不得自拔,从中虽然可以获得一些心理的补偿,却也会陷入深深的精神痛苦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老年人为什么会产生“回归心理”呢?

粗略的说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老年人随着肌体的退化与衰老,思维与辨别能力老化,出现近事记忆障碍,也就是“近事遗忘”,但对过去的“往事”却念念不忘。

二是人到老年,离开了社会活动舞台,原有的权力影响和活动能力已不复存在,心生失落感,因此,怀恋过去的“风光”与“辉煌”。

三是受现实生活中某些不尽如人意之事的困扰,遭遇矛盾和挫折的打击,更易促使老年人留恋逝去的岁月年华,陷入“怀旧”的泥潭不得自拔。

由此看来,人到老年确实都难免出现回归心理,都难免往事的回忆。应该说,一般情况下也是人之常情。而且,从心理健康角度说,适当的回忆往事并不就是坏事,可以抚慰老年朋友的心灵,可以补偿现实的心理缺失。从这个角度说,适当的时候,老年朋友也不妨给儿孙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但是,老年朋友过度陷于“回归心理”,沉湎于往事的回忆,会加剧对现实生活的不接纳,更难于乐观面对现实的生活。如果总是回忆过去消极的经历,更会影响身心健康,加快身心的衰老进程。总之一句话,回忆并不总是美丽的。

那么,老年朋友应如何摆脱“回归心理”的困扰?

一是正视人生,告别过往。

人的一生将经历各种不同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一切陈旧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将会经历阵痛乃至消亡,而新鲜事物又会随之孕育与降生。因此,老年人应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沉浸在“不堪回首话当年”的情绪中,应淘汰陈旧和传统的思维模式及观念,迎接新事物的产生,进而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是豁达大度,积极向上。

以博大的胸怀去面对过去的“拥有”与今日的“失落”,既要有豪情追寻幸福和成功,也应有勇气接纳痛苦和失败。因为,从“兴”到“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大自然正是以这种天然的平衡机制,调节着生与死、新与旧、得与失的轮回现象。所以,当我们认识到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后,我们就不必为自己年届黄昏后出现“失落”而苦恼。与此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防止孤身独处、闭门思“故”;多读报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始终抱有“明天会更好”的人生信念,愉快、积极地度过每一天。

三是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思想上不要认为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而应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能量。要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丰厚的经验知识,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才能。这样,就会陶醉和沉浸在“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幸福和喜悦之中,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充实,活得洒脱。

四是拓宽兴趣,丰富生活。

篇4

“?,你进来一下。”总裁对她说。

……

“请问有什么事吗?” ?问。

“噢,毅富翁要办一场晚会庆祝他21岁生日,至于那天晚上的服装……就由你来设计。这次对你来说,是一次机会哟!” 总裁原以为?会很高兴。

“嗯,我知道了。” ?平静的说。

“怎么你不开心吗?!”

“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不就是设计礼服吗?一样都是人啊,人人平等,在我接到生意的时候,我都这样。” ?最讨厌这种事情。

总裁震惊。

他不敢多嘴。

因为他懂。

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挖角。

他知道象?这种不可多得的人才是得罪不得的。

……

“喂!我肥来咯!怎么样,今天过得还开心吧!” 令?高兴的是一下班都就能跟?在一起。在公司里的恼事就会被抛到九霄云外。 所以索性学起蜡笔小新:我肥来咯!

“还提呢!今天我没被气死都算幸运的了!”

“怎么了?是不是同学欺负你呀?!我帮你去揍他(她)。

“你真的要替我报酬?!!?”

“当然啦!忘记啦?我是你的死党啊!?!”

“那好,你明天去我学校高级教师办公室找?。OK?”

“OK,小意思啦!说,我为你报酬后怎么报答我呀?!”

“嗯,这个嘛……”

“日本料理!”两人异口同声道。

篇5

只听那位老师说:“校长,你对我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意的吗?还是我的工作出现了很大的失误?我虽然是一名新老师,可我的工作一直很敬业呀!我有什么做得不对吗,你那样说我?……”

这位老师一连串的质问让我一愣,这位老师在说什么呀?我一脸的茫然,不知怎么回事?于是我问道:“我对你的工作很满意呀,你没什么做得不对呀,你说的是怎么回事?”

那个老师又说:“校长,刚才你在看节目的时候,我班上表演的一个节目是‘手语’,我刚好站在你的身后,这个节目没看完,你突然站起来对我说,‘这是残疾人表演的’,说完你就悻悻地离开了座位,再也没看节目了,你这样说,我真的好难受,我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节目,让校长你看完那么不高兴,如果我的节目思想不健康,表演得不好,你可以批评我,可你不能那样说我!”

我听着听着更是一头雾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呢?我自己怎么记不得了呢?于是我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呀,我怎么不记得了,没有的事呀……”

后来,那个老师又叫她的家属和我说,说了好多好多,大概的意思是说,她在学校工作是认真的,是敬业的,这事对她打击很大,也很委屈,希望我能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电话一直打了半个多小时,回到家里我越想越觉得不对,于是我就打电话问下午坐在我旁边的副校长,我问他在看节目的时候听到了什么?副校长说没听到说什么呀?后来脆就提醒他问道,在我看节目的时候我说过“这是残疾人表演”这句话吗?他讲没听到,一个晚上我都在思考,在回忆……

第二天上班时间,我打电话叫这个老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这个老师怯生生地敲了敲门,低着头坐在我办公桌前,还没说话已噙满泪水,看到这种情况,我首先得打销这位老师的顾忌,我说:“首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你能打这个电话说明你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至于昨天你说的事我还一直纳闷,希望能好好说说,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经过仔细询问之后,原来是四次巧合酿的祸:一是她昨天为了指导学生(二年级)表演“手语”这个节目,她特地站在评委席后面;二是刚好她班学生表演节目时,学校的一个老师叫我有事到办公室去;三是在我站起来时刚好和另一个评委在交流残疾人看手语表演会怎么样;四是我起身站起来刚好面对这位老师,也刚好说到“残疾人表演”这几个字。“在评委身后、手语节目、起身面对、残疾人表演”究然有这么多的事巧合在一起,你说,这位老师能不认为我说她吗?原来如此,后来我对这位老师说了三点:一是我对她的工作是肯定的,对她在学校的工作是满意的,所说的只是一场误解;二是她打这个电话给我说明她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因此不要认为校长对她有什么看法;三是希望她的工作一如既往,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做“优秀”。她听完我的话,破涕为笑,说:“校长,原来是这样,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我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你放心!”

是啊!一个美丽的误会,我的一句不经意的话竟伤害了老师的尊严,差一点就挫伤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作为校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篇6

我8岁就开始玩QQ堂——开始,我的同学老议论"你是什么等级?""我,呵呵技术员."我听得糊里糊涂,去问他们,他们说:"QQ堂呀,你不懂?"的确,我不知道QQ堂是什么东西,后来,一个比我小的弟弟告诉是什么好东西,还给我个QQ号,我很笨,不会玩,那个弟弟手把手的教我,我才会的.现在,我已经11岁了,在这3年里,我当然在QQ堂里闯出个名堂来.我记得很多故事,来给你们讲讲,来分享我的快乐.第一个故事是我和一个哥哥狂虐饼干队长:

饼干队长,玩QQ堂的人都知道是个厉害的人物,而且是技巧很熟练的高级人物.我还是个采购学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菜鸟".我最喜欢玩抢包子06,进了个房间,是一个等级是品糖高手的大哥哥,我和这个大哥哥配合的很来,不一会儿就有6盘胜利,我拿他杀,所以每次都是胜利.一对一对的被我们吓跑,我都不知道开心的怎样了(无法语言表达).突然,来了个饼干(饼干队长简称)!战绩特好,不负.我想:这次可能会输了,在房间说出自己的想法,那个哥哥就安慰我,说:我们不会输滴,宝贝比怕~那个饼干看我直哆嗦,高兴死拉,我在一边看着,心里想,笑屁啊!等下我也虐你!开始了!我们一下就把饼干的队友杀死了,饼干直骂队友笨,我在一边直笑:嘿嘿呵呵哈哈``突然!饼干像我跑来,我心一惊,赶紧放炮!哈哈堵着了他!哥哥跑过来一下就把饼干拦在树丛里,叫我去拿.我听了,我自己的实力把饼干的队友灭了,赶紧拿包.哈哈!我安全的把包送回家.饼干的队友怕得跑了.饼干一怒之下骂了很多脏话,哥哥见他骂脏话,一下就把饼干围住了,饼干马上毙命,我赶紧去拿最后一个包子,回家的一路上还直喊:饼干最笨,最垃圾~哥哥在一边偷笑,饼干火冒三丈,我说:哥哥!着火了,快救火!哥哥哈哈大笑,饼干一气之下跑了,完全没有"饼干队长"的威风~

未完````

篇7

关键词:当代中国;美丽中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这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不仅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和对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关注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描画出了一个让中国人为自己的家园骄傲自豪的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美丽中国”的建设绝不仅仅单一从生态意义上建设祖国的秀美山川,“美丽中国”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那就是不仅要求山美、水美,更要求以人的心灵美为核心的社会美和艺术美,这其中包括生态的自然美建设、和谐的社会美创造和高雅的艺术美的回归。

一、“美丽中国”离不开生态的自然美建设

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是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和人类纠缠在一起的问题。只有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才能对人的自身达到历史和逻辑的把握,才能把人历史地返归人自身而不再迷失自我,在人类的生活中,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统一。

首先,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的生命生成的历史展开。我们称之为自然的事物正是由于人的存在它才成为了“一”事物,没有人的存在它就什么也不是。按中国道家哲学的说法,自然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这种存在只能处于“道”的阶段上,对它自身来说只能表现为“一”的存在。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在自然界生成的所有事物中,人是较为特殊的事物,应当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人本来就来自自然界,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从自然界中分离了出来。即使这样,人的肉体也无法改变自然的本性,人的生老病死也无法摆脱自然规律的制约。但是,又不能把人的存在完全等同于自然界,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精神活动与自然界形成了根本性质的区别,也正是人的精神活动创造了人自身,使其成为具有关系的存在物。

关系是为人而存在的,没有人就没有关系不关系的问题。换句话说,只有当人达到一种自为的存在的时候,才能与对象建立一种关系。如马克思所说:“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因此,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说来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属人的本质。”①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但是这种关系是通过社会的中介来完成的。社会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人就没有人的社会的存在。同样道理,正因为有人的存在,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才有自然界的存在。因为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自然界对人说来就等于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的,正是人的需要人才同自然界形成了对应的关系,不仅整个自然界的存在,也包括人的存在都成为人的需要的对象。人的存在和人的需要使人能够相互依存,构成了社会的存在物。这种存在不仅是人的群体联系的社会形式的存在,而且也是通过他人的活动来表现和确证自身的社会内容的存在;而且,这种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社会存在本身就证明人是同自然相对立的社会的存在,进一步说人的社会存在是一种自觉的存在,即人能够在意识中意识到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进而,进入到人的类意识之中,“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就来是他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②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的生命生成的逻辑起点。前面我们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生成的过程,接下来我们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逻辑的分析。

篇8

与鲜花相伴的岛屿

在南太平洋广袤无垠的洋面上,散落着许多美丽的海岛,有一座像明珠一样散发着迷人光辉的小岛,这就是印度尼西亚的著名岛屿――巴厘岛。它距首都雅加达约一千多公里,面积约5500多平方公里。我们走出机场,禁不住欢呼起来,满眼是手舞鲜花欢迎游客的美女,那热闹的场面让人把旅途的疲倦驱赶得无影无踪。巴厘岛地处热带,且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四季都是草木青青,山花烂漫。巴厘人生花,无论你走到哪里,到处是花的海洋,难怪该岛有“花之岛”的美称。

巴厘岛有着碧绿如茵的田园景观,这里没有工业,走遍全岛只见到一家咖啡加工场,旅游是该岛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巴厘岛因久负盛名,前往旅游的世界各地游客络绎不绝。对游客,巴厘岛人表现出了非常巨大的热情,无论在机场,还是在各个风景点,就是在宾馆、超市,他们都挥舞着鲜花载歌载舞热情欢迎着各国游客,并向各国游客尽情展示着独树一帜的风土文化。

浪漫的旅游圣地

在巴厘岛旅游,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轻柔的音乐不绝于耳,到处洋溢着轻快欢乐的气氛,确实在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巴厘岛如同远离冬日的美人,虽然地处赤道附近,空气里丝毫没有令人燥热的感觉。从喧闹的都市走进这静谧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宠辱皆忘,所有的烦恼,统统抛之脑后,有的只是轻松和惬意。

在这里,没有人阻拦你自由走动,全岛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抱着无与伦比的沙滩,你可以去沙滩上散步,让细柔的沙子通过脚底、脚丫轻触你的神经,放松身心;或坐在沙滩上,听海浪惊涛拍岸,看潮起潮涌、日落日出,感悟人生世态。坐得久了,你可以换上泳装或潜水衣,去搏击海浪,领略海底世界的神奇。

岛上的旅游设施非常齐全,每一座宾馆都是临海而建。宁静的夜晚枕着此起彼伏的波涛声入眠,心里格外的悠闲自得。每家宾馆都建有后花园、游泳池、沙滩,还有一个小亭子,只要你静静地坐着,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或是尝尝印尼特有的水果,都能体会到一种轻松。宾馆内可以休憩,看书,散步,也可游泳。如果你想出海去,宾馆内会给你备着小帆船,只要拉出来推下海你就可以乘风破浪遨游一番。

独特的美丽景点

岛上的旅游设施非常齐全,每一座宾馆都是临海而建。宁静的夜晚在海滩上观日落美景等。

永远夏天的巴厘岛,不仅仅有烂漫的山花吸引着我们,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古韵缭绕的庙宇。岛上大大小小的庙宇约2万多座,为这碧海蓝天的“桃花源”增添了一丝神秘而古老的气息。海神庙是巴厘岛最主要的海边庙宇之一,它坐落在海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上,每逢潮涨的时候,岩石就会被海水包围着,整座寺庙与陆地隔绝,孤零零地矗立在海水中,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才与陆地相连。导游告诉我们,远在16世纪,东爪哇的一个祭司在此避居,这片海岸的美景吸引了他,于是他在巨岩上盖起了这么一座今日的海神庙。

篇9

美国的一些临床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有很多已经发生过的事会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和情感色彩,这些事件比某些不带情绪和情感色彩的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回忆,这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储存情绪和情感事件的“情结环”(“情结环”的提出者是Papez,故又称为“PaPez环”,它由边缘系统中的一些结构形成)。人们在选择回忆时边缘系统生理机能活动水平会发生变化:消极的回忆会让边缘系统出现不正常的活跃,而愉快乐观的回忆则会让边缘系统活动趋于“平静”。人们对于往事的回忆还有一个规律,即在你情绪处在不良状态时你会选择那些与不良情绪相符合的回忆。举个例子,当一个妻子与丈夫大吵一场之后,她感到既愤怒又痛苦,她一定会回想丈夫过去对她不好的事,回想起丈夫的缺点。根据人们对于回忆的选择的习惯性和一般规律,以及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边缘系统的影响特性,一些治疗者创立了愉快回忆疗法。愉快回忆疗法实际上是在利用情绪--脑--回忆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及规律来引导积极回忆的一种治疗方法。

关于愉快回忆疗法的机制,一些临床神经科学家还有一种解释,他们认为,对往事的选择性回忆往往反映人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能诱发大脑中不同的化学物质(促使特定化学物质释放),消极思维模式所诱发的化学物质与积极思维模式所诱发的化学物质是对立的,相反的,这就是喜能克悲、悲可消乐的原因所在。

无论其机制如何,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美好的回忆可以消除不良心境,从而使心情“亮起来”。

愉快回忆疗法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先分析你自己的消极情绪缘何而生,然后将消极情绪的诱因归在一个“点”上。

再将你在这个“点”上曾经发生的愉快的事一一列出来。

闭上双眼,让自己回忆你列出的愉快的事。注意:回忆要逼真,要有细节和情感活动参入。

回忆一件美好的事之后便用笔将它描述出来。

愉快回忆疗法要达到两个效果:一,一定要促使自己回忆那些美好事物的细节、感人之处;二,要在内心中产生美好感觉或体验。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治疗就算是成功了,治疗也一定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治疗案例】

罗女士是一位职业演员,两年前她因为不能忍受丈夫的大男子主义和暴力行为而与丈夫离婚了。离婚之后,罗女士逐渐陷入抑郁状态,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都非常消极,尤其对自己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失败,简直一无是处。后来,她的报纸上读到韩国著名影星崔真实自杀身亡的消息后便产生了自杀动机。她的一位好友发现她有自杀动机后便带她来看心理医生。

医生在和罗女士约谈之后发现,罗女士的抑郁症不是因为离婚本身造成的,而是因为她的消极思维模式造成的:罗女士将婚姻的失败看得过分消极,因而出现了一连串的恶性推理,最后导致抑郁发作。医生没有让罗女士服用抗抑郁剂,而是对她实施了愉快回忆疗法。医生让罗女士列出自己生命中十段最快乐的时光,然后每天回忆其中的一段时光,并将回忆后产生的感悟写下来,反复看。十天之后,罗女士完成了十段快乐时光回忆,她对自己的生活评价开始变得积极起来。此时,医生又对她实施了认知疗法,帮助她理解“错误认知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

篇10

【关键词】公益广告 媒体 社会责任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公益广告出现的时间较晚,1986年由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是媒体播放的最早的公益广告。之后,中央电视台于1986年10月26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国公益广告蓬勃发展,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媒体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

一、公益广告与“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关系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物。此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在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评与改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诞生的一个前提是: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位于政府之下,拥有特权地位的传媒,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此传媒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①从更深层次看,“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是发端于20世纪初美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上个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传媒自身的性质。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大众媒介处于垄断地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对于国内的各类社会矛盾置若罔闻,这种状况招致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不满,广大民众强烈要求传媒积极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此,“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从内容上看,“媒体社会责任理论”涉及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媒体除了监督政府、提供娱乐、为经济制度服务、保障个人权利之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②而公益广告以其特有的内容及公益目的成为大众衡量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一个硬性标准。

公益广告,顾名思义就是“为公共服务的广告”,是由大众传媒的,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问题的了解,影响其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其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的广告宣传。③就内容而言,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而是以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向公众传播有益的社会观念、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宗旨。就作用而言,其以短小活泼的形式、司空见惯的主题、发人深省的说道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社会大众评判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标准。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我国的公益广告

从根本上来说,公益广告的宗旨是推动公益思想、公益精神的普及并推动公众的自觉公益行动。④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整合社会公众力量、弘扬传统美德以及倡导合理的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整合社会力量

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公益广告,整合社会力量,彰显人文关怀,是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如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中央电视台将公益广告当作宣传和战胜“非典”的媒体主战场,制作并播出了近20部抗击“非典”公益广告,引起了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媒体再次吹响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集结号”,“汶川加油!”“我们永远在一起!”等大量振奋人心的公益广告不断在央视滚动播出,掀起了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热潮。“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共度难关”,这样的信念通过公益广告传递给每一位受众,把整个社会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激起了全社会携手并肩、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责任感。

2、弘扬传统美德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各种文化的撞击与并存,使得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有责任重新建立一种适应新时展的道德价值体系,这时候公益广告就充当了进行伦理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的角色。央视曾经播放过一则有关“孝道”的公益广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告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临睡前端水给年迈的母亲洗脚,她的举动被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于是在妈妈忙完回屋之后,他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端了一盆水过来要给妈妈洗脚。小男孩儿那天真无邪的表情、端着水摇摇晃晃的身影曾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百善孝为先”。相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则广告令人过目不忘,时隔多年,仍为无数人津津乐道,其教化意义不言自明。诸如此类的广告在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递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倡导合理行为

公益广告本质上是为公众的社会利益服务的,它所宣传的是主流价值观,提倡的是合理的社会行为。它以鲜明的立场,委婉的态度力图将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通过一定的创意形式传递给受众,意在教育和引导人们。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理应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针对这些问题警示和劝诫性的公益广告。如2005年7月,许多城市出现了水电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持经济良好发展,中央电视台及时地推出以“节约创造价值”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通过数字明确告诉广大观众:“只要全国空调每调低一度,将节约数十亿度电。”这样的广告意在提醒人们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资源不断枯竭的今天注意节约是很有必要的。⑤

三、我国公益广告的完善与发展

公益广告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起步较晚,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在运行模式和广告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媒体多是因为行政命令而制作公益广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差,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公益广告数量不多、质量较差、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因为过度重视“市场效益”,而将公益广告作为其塑造形象的手段,属“面子工程”,从而造成公益广告与社会大众脱节,使得公益广告的地位和重要性彰显不够。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机制不完善,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突破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要从制度和政策法规方面进行完善,明确媒体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首先,政府应加强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公益广告在社会教育、价值定位及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政府组织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多做尝试,充分调动媒体参与制作公益广告的积极性。其次,要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的媒介机构的职能之一在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媒介经营过程中追求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媒介机构的法律性质就应决定其必须要以社会效益为先。⑥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在我国,公益广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作用。⑦因此,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关乎媒体社会责任的增进,理应引起重视并求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②王天定:《谁的责任、向谁负责、负什么责任―――浅议媒体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特点》[J].《科学经济社会》,2007(2)

③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④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⑤孙曲:《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学习月刊》,2009(9)

⑥禹建强:《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与写作》,2008(4)

⑦薄云明:《谈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与作用》,《观察与思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