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守财奴范文

时间:2023-04-06 19:1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巴尔扎克守财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夏洛克出自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2、阿巴贡出自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特爱泡妞,吝啬成癖。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出自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是个无用之辈,而不是钱。”

4、泼留希金出自俄国作家 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可以说已将吝啬鬼的形象作了完美的诠释。这便有人断言:“不会再有人写吝啬鬼”。可是大师毕竟是大师。巴尔扎克用葛朗台给吝啬鬼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历史内容,成就了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可动摇的丰碑。

葛朗台的形象塑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葛朗台是资产阶级的忠实代表,他只忠诚于金钱,不顾及亲情,不追求天伦之乐,是当时守财奴的本性。而葛朗台却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他精于计算,审时度势,像老虎、又像巨蟒,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会果断而又迅速地出击,凶猛地扑向猎物,万无一失地把大堆金银吞进血盆大口般的钱袋。有人发革命财,有人发复辟财,而他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从来都不放过任何能够发财的机会。我们看到了一个特征比以往更加丰富的吝啬鬼,这一切都源于巴尔扎克选取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他笔下吝啬鬼性格。在他看来,“钱和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它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生产 ”他一辈子琢磨的就是这 “钱怎么生怎么死的秘密”。像他这样的人,我们甚至不能用“爱钱如命”来形容它了,因为在他眼里,钱比命贵重多了。对金钱的追逐是一种顽固的意念,而小说想证明的偏偏又是这种意念的破坏力量,它摧毁了个家庭。

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板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却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也只不过多点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会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甚至不让加菜,只是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浮现在他脑海中的竟是请医生得花钱。葛朗台的吝啬渗透到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中,他的灵魂都被污染了。更可恶的是,他总是不知疲倦贪得无厌拼命地赚钱。

这个家庭里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文章中与葛朗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圣洁和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善良。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的社会只有遭到无情的蹂躏,葛朗台太太临死时胸怀坦荡,因为死对她意味着苦难的终结,事实上这是最好的解脱,但她却心疼将从此抛下女儿一人在世上受苦。在这阴暗的小天地里,欧叶妮的形象显得格外美丽明亮,但是这颗明星注定要黯淡下去。

文章到最后,只剩下了欧也妮一个人。起初我不明白,为何作者这么残忍,将美丽善良,对爱执著的欧也妮一个人孤零零的留在世上守着这一大笔财产。我想,没有了父亲的束缚,她将会把爱洒向全世界。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悬念”吧,一切尽待后人去想象。

篇3

关键词:小说 人物刻画 眼睛

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检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故乡》中,少年闰土天真烂漫、纯朴、腼腆,中年闰土显得苍老、迟钝、麻木,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表现了闰土处境和命运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封建枷锁对农民精神的束缚。在《药》中描写康大叔的眼光:“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用锋利的刀比喻康大叔的眼光,活画出一个贪婪凶狠,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形象。

《祝福》更显示出鲁迅先生画眼睛艺术的高明。《祝福》围绕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画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初到鲁镇是“顺着眼”,表现出她的安分、善良和顺从;第二次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表现出她经受了亡夫、丧子、被逐的打击。当鲁镇上人们的冷静无情使她无处倾诉失子的内心痛苦时,她只能“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她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认为再嫁“失节”而心存恐惧,心甘情愿拿出辛苦劳作所得去捐了门槛,认为得到了解脱,“眼光也分外有神”。可是,她仍然被剥夺了摆a祭品为祝福做准备的权利。“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使她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沦为乞丐后,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封建礼教的残酷摧残,迷信思想的深重迫害,使祥林嫂陷入极度悲哀,以至精神完全麻木。祥林嫂极端悲苦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神深刻地表现出来。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

当然,古今中外也有不少作家重视对眼睛的描绘,值得细细咀嚼。

《红楼梦》中描绘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丹凤眼本来妩媚漂亮,但冠之以“三角眼”就活画出她刁钻、狠毒、泼辣的性格特征。刘鹗《老残游记》:“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了我。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身怀说书绝技的白妞,一出场就用传神的眼睛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作者用博喻将白妞的眼睛渲染得摄魄。叶圣陶的小说《夜》:“她的眼睛有点儿怪,深陷的眼眶里,红筋连连牵牵的,发亮;放大的瞳子里注视着孩子的脸,定定的、凄然失神。”刻画失去女儿女婿后的老妇,传达出她悲凉、凄苦的感情。

篇4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数一数,我读过的书还真不少!我读《武松打虎》,读到了武松的勇猛;我读《黛玉葬花》,读到了黛玉的多愁善感;我读《三打白骨精》,读到了悟空的机智;我读《草船借箭》,读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一个热爱大自然的好心人,见野鸭每年南飞,异常辛苦,便带着饲料到池塘边去喂野鸭。野鸭由于有了足量的食物,就不急于南飞了。几年以后,一些野鸭不仅不再南飞,而且,在好心人的精心喂养下变得又懒又胖,连飞也飞不起来了。这就是《野鸭的故事》。读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迪:好的生存环境往往使人变得懒惰。

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是我思想的起点。小时候我写了一个叫葛朗台的老扎桶匠,他爱财如命,吝啬至极。为了金钱不要亲情,真是可恶级了。读完了这篇小说,引起了我的深思,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味的追求金钱而忽视了品格,那么,你就是金钱的奴隶。

然而,令我发出强烈的共鸣的还是《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塑造了一名小时读书,想像遭致扼杀,长大成人并为人师表后,精心保护孩子创造性并赋予创造性的园丁星子形象。为什么只有星子提出不同见解?为什么星子的老师会说星子的见解是错的?为什么星子的奶奶也说星子的见解是错的?难道她真的错了吗?不,星子没有错,有错的是星子的老师和星子的奶奶!是她们夺去了孩子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是她们扼杀了孩子熠熠闪光的想象力,是她们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是她们导致了学生一事无成的结果啊!想象,多么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电灯、电视等重大发明不都是靠科学家们发挥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吗?

篇5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构思谋篇,有三种基本途径,即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

一、以小见情

“以小见情”就是通过对生活中人物细节的描写,如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表现蕴涵于其中的爱恨情仇。如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这个最普通的细节,凝聚的是感人的浓浓母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这就是“以小见情”。

二、以小见德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行为是心灵的外现。人物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往往能够真实地表露一个人心灵的高贵与卑贱,可谓是“小动作大窗口”。如优秀作文《爷爷的癖好》叙述了爷爷的三个癖好:总喜欢购买本地的产品,说是可以减少产品运输时产生的CO2;几乎很少购买肉、蛋、奶等食品,说是家畜的饲养,肉类包装、运输和烹饪会比植物性食物消耗多得多的能量;坚决不用一次性用品,说是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三个小癖好,却让一个固执得可爱的“环保大使”的感人形象赫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三、以小见理

俗话说:“事虽小,理却大。”的确,有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拿小事说理,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让读者更乐于接受。席慕蓉的《贝壳》即是以小见理的经典之作。文中写到,贝壳虽小,可“制作”精致;贝壳里的生命虽短暂,却活得一丝不苟。与此相比,人的生命更长,更有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

“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手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变“废”为宝,把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造得生动亮丽,焕发出无限生机,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以小见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集中,内涵深刻,它适用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文体。“以小见大”手法灵活多样,有托物言志,如张晓风的《行道树》、周敦颐的《爱莲说》;有以物喻人,如杨朔的《荔枝蜜》、高尔基的《海燕》;有借事寓理,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张洁的《挖荠菜》等。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

一、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

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来源。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可以发现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粗糙的大手,可以引申联想:世界正是这样千千万万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使生命永恒……

二、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是的。例如以“爱”为话题作文,倘若写“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把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能有多深的思想性?同样的话题,若写晚饭后自己在房间里埋头用功,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响声。“我”不禁心头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啊!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点明“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升华主题,文章就有了深刻性。

三、联系实际,挖掘材料的闪光点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考生只要深入挖掘,就能从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平凡中见不凡,无奇中见神奇。如优秀作文《习惯》写“我”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时间。有一次“我”提前上路,决定放胆走一回新路。虽然一路上忐忑不安,但我还是按时顺利地走到了学校。文章结尾写了自己的感悟:“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的心理在作祟吗?”

四、重视细节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写得越细致越入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所抒发的情感就越充沛,所阐释的道理就越透彻。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老葛朗台临死前,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时,“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仅是这一细枝末节,就活画出了这个守财奴贪婪成性、至死不变的丑恶形象。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81―01

语文这一学科由于投入多见效慢,在高考各学科中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学生也说:语文嘛,多一节课和少一节课有什么关系,语文课上要好好休息休息脑子。于是语文课成了乡村中学所开学科中的老大难,成了师生难堪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往何处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究竟该怎样引导?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能做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应正确引导。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难以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也就很难得到有益的指导,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要想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讲,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兴趣;退一步讲,即使勉强阅读,也只能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

教材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如果没有课外阅读这一途径作补充,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难以提高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考、中考考题逐渐能力化、课外化,重视课外阅读已客观地摆在了语文教师的面前。阅读是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所以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益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因而,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加大课堂容量,大量增加阅读量、写作量的课改实验。我们由做为“例子”的课文展开,成倍地增加阅读量,加大教学容量,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能力迁移,如学习了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推荐《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及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学习《威尼斯商人》之前,我们自己提炼概括世界四大吝啬鬼【1.夏洛克 (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 喜剧《威尼斯商人》) 2.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 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3.葛朗台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4.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果戈里 长篇小说《死魂灵》)】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元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郑延玉)中的贾仁,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给学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学文本。切切实实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活用于课外。”

在阅读教学中,我增讲一些学生喜欢的文章,如学习方法,国内外科技动态,名篇时文等,重点增选报纸和期刊(如《读者》、《视野》等)的时文及语言优美,结构新颖的学生作品作为活性教材。定期开设阅读课,阅读课实行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相结合。由于学生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扩大阅读面,并获得更广泛的听说读写训练,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将学习教材时形成的阅读能力应用于教材外,课外文章的大量阅读实践又促进了阅读、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新教材进行模块化设置,立体构建,每一模块都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命系统;同时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例如必修一引导学生为青春喝彩,呼唤远大理想,指点获得教养的途径,提倡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相处;必修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祈祷和平、反思历史、欣赏美景。这可以看出编者希望通过这些文质兼美的经典熏陶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以实现精神的成长。编者的愿望非常美好,那接受者学生的情况又如何呢?显然,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等各个方面的限制,在理解上就有较大的困难。

篇7

所谓文章中的细节,是指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且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可以是人物的一颦一笑,景物中的一花一木。它犹如人的眉眼,占地不多,但最能传神。一起来看看课文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吧!

一、外貌细节

如鲁迅的作品《孔乙己》中的一段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文字,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也照应了前面的“青白脸色”,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二、动作细节

还以《孔乙己》为例,文中有一处非常精妙的动作细节描写,“他(孔乙己)不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活灵活现地写出孔乙己在“短衣帮”面前摆阔的得意心理,从而也使读者了解到了孔乙己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三、语言细节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母亲于勒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多吃,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就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纯属冠冕堂皇之辞:在两个女儿和女婿面前,显得既爱惜自己,又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实质却是既顾及面子,又节省开支。虚伪、吝啬的心理暴露无遗。

四、心理细节

《最后一课》中有一句:“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地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五、环境细节

“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也出自都德的《最后一课》,这是对社会环境的描述,真实、简单地交代自己的国土已被敌人占领,在法兰西绿草如茵的土地上,敌人在这里操练和践踏,大煞了这个法国东北部小镇幽美的风景。这个细节,向读者揭示了“最后一课”这场悲剧的社会根源。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佛祖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细节描写正如滴水、树叶和花朵,描摹出文学画廊中许多鲜活的人物:那因打了女婿而巴掌不能弯过来的胡屠户;那一“攀”、一“缩”,吃力但仍执著地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的父亲;那为金钱纵身一扑而断送老命的葛朗台;那下课铃响后,无言地只做了一个手势的悲愤及不屈的爱国斗士韩麦尔先生……都让我们记忆犹新,回味无穷。这,都是细节的力量。

如何写好写人叙事文章的细节呢?请记住四个关键词:

一、观察“细致”

绍兴街头,咸亨酒店,鲁迅潜心观察短衣帮与长衫客,才“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必须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的描写对象。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终生用心捕捉那些使灵魂战栗的人和事,熔铸成千古流传的篇章。

二、选材“真实”

文章中所涉及的细节即便不是生活中的真实再现,也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否则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之嫌,又何能动人心魄呢?

三、取舍“精当”

巴尔扎克刻画葛朗台,选择了他死前吻十字架时的一个细节:“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可谓是恰当地刻画出了葛朗台“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性格特征。真实的、典型的细节,必须能为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的主题服务,它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现实生活的实际,应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角度“新颖”

再好的细节,大家都写也会显得平庸了。文学大师的创作,就非常重视细节描写切入角度的新颖性。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巧用细节,通过“伸着的两根手指”为后人留下严监生这一不可磨灭的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临终时伸着两根手指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一家人围在病榻前猜测:是还有两个亲人没到,有两笔藏银没交代,还是有两块地还没交割……原来严监生是看见油灯里点着两根灯芯,怕浪费油。他妻子刚把灯芯挑开,严监生就头一歪,手一垂,死去了。作家反复渲染严监生伸着两根手指头这一细节,将一个守财奴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新颖别致、入木三分。

“当代散文家”之一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条香水理论:“百货公司的香水百分之九十五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就是水,之所以香味不同,就在于那百分之五的配方不同。”用在写作上同样适用。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激感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教师根据所授教材的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精心设计出或引人入胜,或如身临其境的课堂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

1.巧置悬念,引人入胜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给学生造成一个疑点或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使课堂教学活跃起来。例如:在课文《牛顿上大学的第一天》中,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一些牛顿的生平轶事:“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小的时候,曾与一位青梅竹马的小姑娘在一起长大。后来,他到剑桥学习期间,这位姑娘嫁给了其他的人。此时,这位年轻人正专心于他的学业。后来,那位小姑娘与丈夫离婚,又去找他时,他深感自己的心已经属于科学,不能给她幸福,于是深感歉疚地婉言拒绝了她。此后,他终生未娶。一天,他正坐在乡间的一颗苹果树下沉思,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他身上。于是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此后,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阐述、数学证明与公式推导。”接着提出疑问:“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呢?他的学生时代又是怎样的呢?”以学生不太熟悉的轶事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再抛出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进而对少年牛顿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激感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图片、音乐、影视片断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给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冲击,激发学生情感。如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由于学生对1863年的美国历史不太熟悉,因此无法理解演讲词中作者真挚的感情和对其实现梦想的强烈渴望。教师可先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直观上的感受,进而激发出他们强烈的同情和理解。“朋友们,今天我要对你们说,尽管眼下困难重重,但我依然怀有一个梦。这个梦深深植根于美国梦之中。”“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一同工作,一同祈祷,一同斗争,一同入狱,一同维护自由,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获得自由。(《我有一个梦想》)”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进行知识的补充或处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补充课外知识

在语文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基础及所讲授内容,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如作者生平简介,文章写作背景或与教材相关的内容等等,既拓展了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天堂与地狱比邻》一课,作者洛克菲勒是闻名世界的著名企业家,教师可简要介绍一下洛克菲勒的传奇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侧重于对洛克菲勒的性格以及事业取得成功的因素这一部分内容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求的欲望。同样,节选自巴尔扎克著名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课文《守财奴》中,教师可以将节选部分的前后情节做一个交代,这样能使学生形成对这个故事的整体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兴趣。

2.根据学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材是为课程服务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情的需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例如:在《钱》这一课,作者围绕钱详细探讨了钱的“经济学脉络”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基础较差的技校学生而言有些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适时改变一下教材内容。首先介绍钱的发展史;接着举出几个古往今来国内外对钱疯狂追逐的事例,特别是可举出一两个青少年因为钱而做出的违法案例,以此让学生领悟钱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后让学生明白钱只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不能让人类成为金钱的奴隶,从而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财富价值观。

篇9

当下讨论人文素质教育的声浪颇高,人们对于市场化时代的认识渐趋理性化,不但说,只讲求经济效益、拜金主义是要不得的,只有科学理性而没有人文素质教育,那也会与我们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歧路亡羊,渐行渐远。在这样的前提下,讨论我们的文史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呢?

从积极的角度讲,人文学科教育本身,就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是一种求真判断,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工具理性,讲求形式合理性。文史学科教育呢,则含有基本的价值判断,讲求价值的合理性。科学研究可以面对世间一切事物,将价值观念悬置起来,人文学科教育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永远有其难以逾越的边界。有位哲人讲过,在舞台上,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但是一个守财奴却无法歌唱他失去的金钱。尽管说,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经常发生的,但是艺术的表现有它基本的底线。舞台上的守财奴也是有的,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还是莫里哀的《吝啬鬼》,还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作品中出现的那些拜金狂,只能遭受作家和观众、读者的嘲笑和唾弃。即便是到了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文学和审美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则,它的求善求美的本性,都难以改变,也永远不会转向什么诲诲盗的歧途,转向金钱至上的邪路。同样地,在历史学中,描述历史的进程,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永远都不会是为了培养阴谋家野心家,不是要教育学生如何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操纵民心,视历史为任人打扮的少女,而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像古人所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治史和读史,也都是包含着明确的目的性的,鉴往知来,醒人警世。所以,孟子才会说,孔子修《春秋》,乱臣贼子惧。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是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专业学科教育之中。而且,无论修文修史,都含蕴了丰富的、生动的、可以用作人文素质教育的鲜活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薰炙陶冶的方式进行人格养成。

然而,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在今天这样的学历至上、数字化管理的社会里,人才招聘的时候,需要应聘者的各种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汽车驾驶执照,电脑操作证书,乃至各种各样的专业学习证明。在这些“硬件”、硬指标面前,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软件”,就成了软指标。我们很难对学生进行量化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甚至,即使有了这种考核,拿到社会上,何以取信于招聘单位,何以像模像样地派上用场?另一个难处在于,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今天的市场化、商品化的社会现实的错位,还和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的特性分不开。有一位文学教授说过,学生在学校把文学学得越好,走到社会上就越是难以适应现实、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为我们强调文学中的美和善的价值,希望把这些内涵日积月累地灌输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之中;但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社会中,许多方面,其追求的目标都是只讲当下性实用性,立竿见影,短平快,“一次性消费”大行其道,却不去关注心灵世界,不去关注精神状况,不去关注那些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内心品格。屈原在《离骚》中曾经骄傲地自诩,“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内美和修能,如果无法在数字化管理中表现出其实用价值,恐怕今人很少会加以重视。尤其是在时值巨大的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是旧神已死,新神未立,现状的急剧变化,与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缺失,造成了人们的行为失范,伦理道德水准低落;一方面则是权力与金钱的媾和,腐败现象、花天酒地和进城民工们的血汗工资制度、矿难频发的触目惊心、不容回避,以及种种丑行陋俗的沉渣泛起、大行其道,都在冲击和颠覆着人们的良知,都在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人文学科给学生讲善讲美,讲精神境界的超拔高蹈,美哉善哉,可信守这些信念,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我们这些人,今天都熬到了教授副教授,工作稳定,衣食无忧,站在讲台上,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学生宣讲人文精神。文学作品所揭示和批判的那些东西,往往是在现实中和人性中较为严重的负面现象,因此文学中的这种揭示和批判,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才引人注目,才会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进而被引进到文学的课堂。而且,这些作品,也容易引起年轻学生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但是,不要忘记古人的训示: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仓禀实然后知礼义。今天的青年学生所面对的第一难题,却是就业的压力、生存的竞争,如何顺应时势、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是当务之急,那些形而上的追求,恐怕只能是暂时要被束之高阁了。

篇10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任何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需要厚积而薄发,没有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进入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可能提高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倡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呢?

一、读

读,是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端和基础,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激活其生活经验,愉悦其心灵,使其通过直觉、顿悟、感悟、联想、想像等途径,快速理解文本,也为下一步品读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读”的较高要求是读出文体特点和内容特色:诗歌要读出节奏、韵律,散文要读出色彩、滋味。实用文体要读得清晰、明了。例如《在墓前的讲话》,要读出逻辑魅力;文学作品要读出感染力,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要读出丰富、深切的感情。在这一层次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己品读、互相听读,还要能作好范读引导。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既掌握了朗读的方法,又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全文的主要内容、情感基调、层次结构、中心思想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有效地实现了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说

说,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说,是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情节、观点进行准确、客观的理解、表述或评析。它要求学生既要说出其“然”,更要说出其“所以然”。“说”这一层次的教学是对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和检验。例如在教学韩愈《师说》一文时,可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评述本文观点。对文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观点,不少同学不赞成。他们说:“在韩愈看来,圣人一定高于普通人,这恐怕太绝对了。韩愈自己就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圣人不一定门门术业都精、都高。普通人中,精专一术一业者更不乏其人。说普通人远不及圣人,这不是自相矛盾而又极不符合事实吗?例如安徽凤阳小冈村七户普通农民率先走出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这胆,这识,古代哪一位圣人敢与之相比呢?所以,韩愈的这个观点是偏见。这些评说,敏锐而又有一番道理,尽管还不是十分严密,总是经过了比较、思索而获得的认识,是自己钻研的成果,在显示着学生能力上的追求和提高。

提高说的能力,需要学生注意知识积累。因为要想说得公正、有理,就离不开分析比较,要比较,就不能不援事引文,更不能没有思想认识标准。所以,教学中经常进行“说”的活动,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强化学生思维训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写

与“读”和“说”相比,“写”的要求又进了一步。因为写既要讲究语言表达准确、简洁、优美,又要注意结构严谨。高中语文阅读教材中,有不少内容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练习”,易于学生即学即用,及时入境和收效。例如写“读后感”,因为教材刚刚学过,钻研已有了深度,感想便好生发。比如,学了《游褒禅山记》之后,写读后感《观・思・得》一文,归纳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学了《石钟山记》之后,写读后感《获取真知的途径》一文,亦不会感到迷途难辨。“仿写”也一样,因为对教材结构特点,语言风格正自心领口熟,动笔便易得手。此外,还可以尝试“创写”,即从教材中跳出来,进入现实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到见识,而又能有益于社会人生。

总之,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写作,就像是趁热打铁,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三百字自不在话下,七八百字也可一气呵成。

四、悟

悟,即悟性,它是学习者的极高境界。教出有悟性的学生,是教学难得的成果。学海无崖,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传授所有知识,学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学得。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学生引领到“悟”的境界,让学生凭着悟性去探求新知。这对高语教学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悟”的天地是异常广阔的,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独到的发掘,可以对教材内容的创意进行新解,也可以大胆跳出教材,提出自己对社会人生全新的见解。

例如,可让学生从《守财奴》人物对话描写中“悟”出作者的精妙之处。小说中描写葛朗台扑上女儿的定情物――镶着金板的梳妆匣,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女儿阻止。文中有一段对话(内容略)。这段对话只有女儿的哀阻,妻子的求告,尤其是女儿受惊后的一声大叫,却没有对话的另一方――葛朗台的只言片语的应答。初一看,似觉难解,再细想,发现了文章,原来,此刻的葛朗台老头一心只在梳妆匣的金板上,即便天塌地陷,他也无暇顾及,哪里还能听到女儿、妻子无力的哀求?当然不会与他们应答。他在干什么呢?也许在寻找匣上缝隙,也许缝隙找着了,你听,又是女儿一大声惊叫:葛朗台分明正要把刀子缝隙撬下金板。这里不答却胜答,葛朗台老头的贪婪、无情,活脱脱地画出来了,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由此悟出了小说对话描写中的“留白”艺术,更见识了巴尔扎克这位艺术大师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