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21:4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1

“安全入股”法是对以往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它是将矿井每月发给职工的安全奖作为每个职工的股本,投给矿井,若矿井当月安全生产,则矿工可以得到除本金以外的奖励(分红),否则矿工损失部分安全奖或工资(亏本)。以此理念在职工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可行的操作分法,可有效提高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矿井的安全形势相当于股票中的大盘走势,矿井各部门对应于大盘中的行业板块。矿井的(连续)安全生产相当于“利多”,进而大盘翻红,职工获得额外的收益。矿井出现事故相当于“利空”,进而大盘翻绿,职工获得负收益,意味着亏本。某个部门出现的事故对应于大盘中某个板块严重杀跌,该部门职工获得较多负收益。用安全奖或部分工资直接和矿井安全形势相挂钩,在矿井安全管理上有较多优点。

2、“安全入股”法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目前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向主动的安全管理模式转变,较好地贯彻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和含义。目前矿井在安全管理上主要通过矿井的各项管理制度、班前会上危险源预分析和管理人员反“三违”等形势开展,职工在思想上、行为上、日常工作中难以严格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也难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摆不正安全与产量、安全与进尺、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时间的关系,难以自觉运用安全生产方针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用适当的经济杠杆来约束职工的行为,让安全与职工收益挂钩,安全工作做好了,职工获得的分红就多;反之,如果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出现了安全事故,则职工的股本就会收到损失。这种安全与收益的挂钩是精确到部门,甚至精确到个人的。如果某一个部门出现了安全事故,,则受到影响的主要只是该部门,其他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还可以获得正的收益。就如同股市中某一个板块出现杀跌,而其他板块乃至大盘仍然可以保持上涨一样。这样一来,人人都是煤矿的主任,都会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都会为安全管理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责任心大大增强。

第二,采用“安全入股”法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人人都是安全员”理念的推广。因为安全管理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无疑每个人都会对安全特别重视,都会注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施工。对于他人的“三违”行为,每个人都会出面进行劝阻和制止,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每个人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员才抓“三违”行为。第三,有利于“三不伤害”向“四不伤害”延伸。以前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我们要求工人们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实际上,要做好安全工作,工人还应该注意保护身边人(工友)不被伤害,即做到“四不伤害”。第四,有利于安全理念真正深入职工心中,实现我国煤矿形势的持续好转。自从2012年以来,由于国外页岩气技术逐渐成熟,进口煤炭大量涌入我国,煤炭行业转入下行趋势,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矿企业由以前的大幅盈利转为微利甚至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走出当前的困境。

3、结论

篇2

经过多年的实践,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基本的共识。无论是投产多年的老矿井,还是新建矿井,都千方百计朝着高产高效的目标努力。特别是在政府机构改革,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政策推动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才使得这项工作历经多年、持久不衰,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基本做法主要有:

1、生产矿井通过技术改造,改革开拓部署,合理集中生产,减少生产环节,提高提升、运输、采煤工作面等生产能力。特别是条件适宜的矿井,通过以发展综采为目的的产业升级改造,大大提高矿井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过去以高档普采生产为主的老矿区,如河北峰峰矿区、山东新汶矿区,通过工作面采掘装备的改造,使得一些老矿井,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高产高效煤矿行列。一些地方国有煤矿,也通过机械化改造产业升级,实现高产高效生产。

2、露天煤矿通过大胆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革剥采、穿爆、运输等环节,如准格尔矿区、伊敏矿区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吊斗铲倒堆技术与装备、抛掷爆破技术、卡车调度系统等,使我国露天煤矿最高年产接近3000万顿水平,走到高产高效煤矿前列。

3、从“十五”起,新建煤矿引入高产高效理念,从设计、施工就充分考虑高产高效因素,简化环节,扩大采区、工作面几何尺寸,尽量采用大功率、高稳定性“三机一架”配套设备,严格按照高产高效要求建设,使得绝大多数煤矿从一投产开始,即步入高产高效煤矿之列。

二、建设高产高效矿井面临的瓦斯治理问题

通过对2007年达标煤矿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建设高产高效煤矿中,“条件论”仍是影响达标的第一位因素,即开采技术条件特别是瓦斯地质条件已经成为影响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瓶颈,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矿井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是:甲烷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引火源的存在。因此,主要从氧气条件、瓦斯积聚和火源3个基本条件进行爆炸原因分析。此外,措施不落实、管理上的漏洞也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矿井通风管理不善,违法违规进行采掘作业

主要表现为:矿井无证生产,采用独眼井,自然通风,超通风能力生产。采用串联通风、扩散通风、循环风,没有形成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对采空区和盲巷处理不及时,特殊地点瓦斯积聚处理方法不对,违章排放瓦斯等,留下事故隐患。存在井上下通风机不能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不按规定开停通风机现象。没有落实矿井通风管理规定,不能按需配风,职工随意开关井下风门,造成风流短路或通风设施损坏后修复不及时。有的局部通风管理不到位,风筒脱节破口多,处理不及时,造成风量、风速达不到要求,导致掘进面微风作业。

2、矿井瓦斯检查监测制度执行不严

在矿井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按规定配备井下瓦斯检查员,造成瓦斯检查员数量不够,经常出现空班、漏检。有的矿井瓦斯检查员没有受过正规培训教育,无证上岗,思想觉悟与业务技术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不按规定检查汇报,甚至做假记录。有的矿井没有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不能对井下采掘工作面瓦斯情况进行24h连续监控。有的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不合理,出现问题维修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随意调整探头值,使井下监测系统不能稳定运行、准确监测数据,瓦斯超限不能断电。

3、低瓦斯矿井对瓦斯管理不重视

部分高瓦斯及突出矿井没有认真落实瓦斯防治措施及“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导致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有的高突矿井没有按规定建瓦斯抽放系统,或虽建有瓦斯抽放系统,但抽放工作没有认真开展,造成抽放效果差,抽放时间达不到要求,以至采掘作业时瓦斯时常超限。另外,有的低瓦斯矿井没有相应瓦斯防治措施及规定,或虽有措施及规定但落实不认真。统计表明,思想麻痹,管理松懈,低瓦斯矿井照样会发生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4、违章放炮或井下着火引发

放炮作业时,炮眼不按规定装水炮泥,甚至用煤粉等可燃物代替水炮泥装药放炮。炮眼最小抵抗线不够,或用不合格母线爆破。采用不合格的炸药、雷管违章放炮。有些矿井采空区和老巷封闭不及时,密闭管理不严,造成煤炭自燃、火区复燃引发明火。

5、矿井供电系统管理不严,产生火花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表现在有的矿井井下照明和机电设备选型不符合规定,电气设备管理混乱,造成电气失爆或带电作业,电网回路产生杂散电流引发瓦斯爆炸事故,有时胶带摩擦起火也会引起瓦斯事故。另外,井下岩石与岩石、岩石与金属、金属与金属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高分子材料产生的静电火花也可能造成瓦斯爆炸事故。因此,积极研究、大力探索突破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的技术瓶颈,强化安全管理,是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搞好瓦斯综合治理,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的基本途径

(一)技术途径

1、科学预测突出危险性

采用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法以及瓦斯地质统计法较为有效地预测煤层区域突出危险性;采用钻孔煤样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岩巷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钻屑瓦斯指标法、R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各矿区得到广泛使用,效果明显。其它诸如煤体温度、V30特征值、声发射(AE)、电磁辐射等方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平顶山、芙蓉、南桐以及西南其它矿区也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可靠。

2、预先抽放瓦斯

为提高瓦斯抽放率,目前主要需解决长钻孔定向钻进技术,包括测斜、纠偏技术;提高单一低透气性煤层的抽放率;研制钻进能力更强的钻机具;完善和提高扩孔技术、排渣技术、造穴技术和封孔技术;开发新的瓦斯抽放技术及设备。瓦斯抽放方法有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本煤层抽采又包括:地面钻井抽采、穿层钻孔抽采、顺层钻孔抽采、交叉钻孔抽采、煤层巷道抽采;邻近层抽采又包括:地面钻井抽采、穿层钻孔抽采、走向巷道抽采、倾向巷道抽采、水平长钻孔抽采;抽放工艺有顺层长钻孔、大直径钻孔、地面钻孔、顶板岩石和巷道钻孔等。并研制出与之相配套的强力钻机及配套机具,如MK型长钻孔钻机和ZSM顺层强力钻机等。此外已研制出多种抽放泵及配套的监控系统和仪表等,大大提高了瓦斯抽放量和抽放率,使煤矿井下的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综合防治

首先,要科学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①主要巷道应布置在岩层或非突出煤层内;②应尽可能减少石门揭穿突出煤层的次数;③同一煤层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两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其次,要优化通风方式,采取Y型通风方式,能有效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集聚的问题,且其上下两端处于进风流中,可布置抽放钻孔。再次,要采取合理的开采程序:①煤层群开采的矿井,应考虑首先开采突出煤层上下的非突出煤层或弱突出煤层;②单一突出煤层或无合适保护层开采的突出煤层,要首先考虑采取上述底板穿层钻孔预抽或本煤层钻孔预抽,抽采率达到安全开采标准,并得到效果验证的情况下方可开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煤层注水的办法,达到区域防突的目的。

4、应用新技术,改善矿井通风

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瓦斯治理科技水平,积极推广应用防治瓦斯新技术、新装备,并确保发挥作用。建立合理、稳定、可靠、高效的通风系统,对风量不足和系统不合理的矿井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风量,保证系统有较强的抗灾能力。

(二)管理上的途径

1、强化培训,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煤矿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防治瓦斯工作的认识。必须对所有入井员工进行“一通三防、防突”专项知识培训和教育,并认真组织考核,不合格不准上岗。确保每一位入井人员都能掌握防治瓦斯事故知识,增强自主保安和业务保安能力,使瓦斯治理工作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另外,煤矿各级领导要认真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各企业法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要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机构,保证“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的投入。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一通三防”技术措施的制订,各分管副职要认真落实好防治瓦斯各项技术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并根据井下条件变化和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修改、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使管理工作常抓常新,科学有效。

2、强化通风管理优化通风系统

强化矿井通风网络和风流的安全稳定性对矿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低瓦斯矿井的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所有风量不足矿井的通风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严重问题,矿井风网中风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差,抗灾能力较弱,安全生产存在重大隐患,通风系统有待优化改进。尤其对于生产能力较高的矿井,由于生产场所和人员的高度集中,使得供风过于集中,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一旦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如果通风系统没有较高的抗灾能力,便会酿成重大伤亡事故。因此有必要加强通风技术的研究,分析通风系统的稳定型和可控性,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实施分析和评价,对风流进行有效的调控,使通风系统始终保持在稳定可靠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抗灾能力。这对于减少煤矿安全事故,降低灾害损失,保证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是十分必要的。

3、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管理、放炮及明火管理

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配备井下电气设备,严防不合格电气设备入井,对井下电气设备性能要进行经常性专项检查、维修,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更换和修理。井下所有电缆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不准带电作业,发放的矿灯要符合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矿灯。各级煤矿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入井、安装、使用、维护、操作检查责任制,杜绝电火花产生。井下放炮要使用水胶炸药或乳化炸药,炮眼必须按要求封足水炮泥、炮泥。由专职放炮工按规定装药放炮,严禁放明炮、糊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另外,要严格明火管理及火区管理,严格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严控易燃物品入井,及时消除井下易燃品。对井下火区要加强检查,定期分析,防止煤炭自燃、火区复燃。

篇3

1.1科学管理的技术欠缺

在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上,与发达国家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相比,我国的管理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毫不夸张地说,科技是提高矿井安全的前提条件,随着矿产资源的减少,矿产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各种技术难题凸显,现有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勘测和开采的需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安全管理的迫切需求。

1.2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和效果与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煤炭这种特殊的行业,本身危险性就很高,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抱着侥幸心理减少在安全方面的投资,使矿井存在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发上,产生不可估量的惨痛后果。

1.3安全管理的监管体系有效性差

作为高危行业,相关部门必须要依法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监督、监测的治安管理。首先,跟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相比我国相关单位的人员配备明显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监管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方面还受到监测方式的制约。这些都影响着监管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2实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人作为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对人员的管理在整个安全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人员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设定各岗位人员严格的准入门槛。这样就保证了各岗位员工具备相关的基本技能和安全知识,使他们的行为更规范,避免因不正确的操作而导致的事故。第二,对现有工人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使他们更好的适应越来越先进的工作设备,具备更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使工作能够更有效更安全的进行,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意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让管理人员意识到在安全作业过程中员工或自己的不当行为可能造成的巨大安全隐患或惨痛的后果.其次,要定期在集体中加强有实效性的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理念。再次,安全观念必须是每一位员工都具备的,单靠安全管理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安全管理,从源头上切断和控制可能的事故,让每一位员工拥有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能力。

2.2依靠科技来促进科学管理

科学技术不但是进行生产的前提,更是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在煤炭行业,安全管理首先是要有安全可靠的矿井作为前提条件,而矿井的安全可靠是必须由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障的。所以,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加,我们必须增强科技水平来应对这些监测、开采上的技术难题,从根本上减少技术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我们十分有必要吸纳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高技术人才,从而提高现代化安全管理的水平。

2.3通过增加安全投入来增强抵抗灾难的能力

前期必须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如增加安全设备、设施等的投入,以减少安全隐患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机率,增强抵抗灾难的能力。尽管,有些设备、设施可能平时不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从而被人们忽视,虽然在平时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一旦事故发生,它们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当然也有很多安全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种双赢的设施更是让所有单位青睐的。

2.4其他

首先,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并被用在各行各业各个环节的今天,通过信息技术来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已经不再是不可能的了,这样国家监管部门通过远程终端就已经可以实现对各个煤矿的危险源进行远程的实时的监控,以改变现有的人工监管方式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其次,通过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加强对煤炭行业安全事故的监测,从而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3总结

篇4

(一)井下安全考勤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井下安全考勤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由金属片打卡和矿灯灯头打卡两组方式,金属片打卡的考勤点主要设置在地面井口上,而矿灯灯头打卡的考勤点设置在井口下。该系统的构成较为简单,主要由考勤机、计算机一级通讯线组成,负责观察井下工作情况和工作人员的考勤情况。一旦工作人员缺勤或者工作出现违规时,系统就会自动发出警报,这样一来,矿井的工作人员就能及时反应,做出相应措施,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过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监测到的参数数据进行解算,评价矿井通风网络系统的工作效果,对如何更好的优化系统提供宝贵的意见等。主要特点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应用。此外,由于该系统与瓦斯检测系统的结构较为相似,国内很多煤矿企业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安全管理时,经常将两个系统整合。

二、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一)选择合适的系统类型。计算机技术开发安全管理系统的类型较多,有自主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等,各个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系统类型。选择的原则是先进性与成熟性、安全性与传递性、共享性与实效性。同时,计算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与国家的规章制度相符,要与本企业原有信息系统兼容。

(二)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这是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要求煤矿企业在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对信息文档标准、信息分类进行规范,以实现信息内容的系统化、信息形式的标准化、信息传递的规范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强化组织领导。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管理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意识到这点,从实际出发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企业领导要在安全管理基础上,进行技术研发,将计算机技术广泛科学的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实现管理和技术的创新。

(四)建设强有力的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工期长、内容复杂等系统工程,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在生产、销售、采购、财务等多个部门都有涉及[2]。这就需要一支强有力的煤矿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因此,煤矿企业要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为煤矿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篇5

(一)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基础

从实践中可以证明,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要从安全文化、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同时,企业要把发展眼观放得长远,积极配合国家监察机构的工作,服从国家提出的关于设备换代、技术升级等有利于企业生产安全的要求,把以前欠下的“安全债”还清。

(二)企业的自我管理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看到的更多是利益而不是安全,这是因为安全的管理是要以时间为检验标准,不会马上就看见效果,很多企业不希望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资金。但是,在追求短期利益时,就显得积极又主动,可见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要求比对安全的要求要高出很多,这就导致从领导层至生产基层的安全意识相对缺乏。同时,一些企业对在岗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安全救护设备配备不健全,这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的安全,阻碍着安全管理的推进。

二、强化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要实现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煤矿生产企业一定不能吝惜人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只有把开采现场的软硬件条件都做好才能切实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要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数,不仅是企业方面的事情,更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才能把“安全”二字放大到极限,这就还需要地方政府与国家政策作为支撑,做到企业自主寻求生产的安全之道,同时有政府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实现理论推动实践,实践让理论不断完善这样一种良性循环。

(二)将“本质安全”提升到新高度

在煤矿坚持安全管理的生产理念之中,“本质安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种安全对企业来说是战略布局层面的,要实现本质安全就不单单要考虑作业的设备是否可靠,现场环境是否布局科学合理,更必须将人在作业中的状态放进考虑范畴,这是将煤矿生产安全提升至一个全新高度的理念。本质安全的基础就是实现人的安全及物的可靠,从安全管理上着眼,我们可以把人员、设备、环境放在一个层面,共同考虑,从人因学的角度对施工环境与设备的操作进行分析,以便全面掌握生产现场的人员在施工活动中的细节,这样便可有效预防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三、结语

篇6

在煤矿采煤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在整个采煤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煤矿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呢?这就需要相关煤矿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方式的提高,针对各个开采环节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解决。

2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相关资金投入不够。

现阶段,随着企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一些煤矿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后,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现象,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自负盈亏的现象。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上以及管理上超越其他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备的技术支持与补充。技术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工作人员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仪器作为支撑,整备的落后不仅仅导致管理上的缺失,更容易出现亏损。虽然在某些煤矿企业,领导极其重视管理安全以及采煤技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资金,也很难在实际开采中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2.2安全生产纪律缺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纪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往往在实际的煤矿企业中,一些领导却忽视对纪律管理,从而导致安全生产上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一片混乱,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其导致的不安全因素有很多,例如,员工在上下班以及轮休的过程中不能按照单位的制度执行,随意性很大,将安全生产纪律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很容易因为这种散漫的工作态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建立严格的考察管理制度,将纪律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员工的心里,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绝不能轻纵。

2.3员工素质普遍偏低。

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员工素质相对都较低,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底层的工作人员提拔到管理层的,对于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不熟悉了解,但凭借经验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水平差,很难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效用,这样就为安全生产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对于煤矿企业发展而言,必须提高其员工整体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安全意识贯穿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行业的发展。

2.4安全教育培训缺乏。

一些煤矿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不仅仅忽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还不断地进行裁员,缩短办公人员的人数,减少开支,从而使其大多数的煤矿工人要身兼数职,很多教育培训的开展也只是单独停留在形式上,没有一个很好的贯彻落实。不断的延长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在企业发展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有效的进步空间,这将大大降低员工的责任心以及安全意识,影响企业长久发展。

3加强煤矿采煤技术与安全管理的策略

3.1科学设计煤矿开采方案

对于煤矿开采的设计,开采设备的选择,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等等,都要进行整体规划和选择,满足煤矿开采的实际需要。在设计开采方案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等情况,在巷道的布置上力求简单,在满足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注意节约资金。防治安全事故的措施要得力,对相关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都要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3.2有效治理煤矿事故隐患

煤矿井下作业本身就受到水、瓦斯、顶板等的影响,如果生产环节中的某些工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及职工的安全。因此,必须排除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对于小的隐患,也要及时排查和处理,以防止隐患上升,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事故监测手段,采取有效的安全事故防治措施。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局部瓦斯超限的情况,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等情况,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临时管理措施,并加强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3抓好煤矿安全生产要点

第一、在煤矿开采企业中,建立一通三防管理制度,并明确管理部门和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协调好各方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合力。第二、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做好对通风系统的设置和管理,对于不合格的通风系统,要及时进行改造,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广大员工要爱护通风系统,做好通风系统的防尘工作,避免人为破坏。第三,加大对通风防尘设施的资金投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提高整个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

3.4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

科技进步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对采煤工艺进行改进,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改善生产作业环境,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需要因地制宜,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4结束语

篇7

由于小型煤矿普遍存在矿井规模小,地质条件复杂,装备条件差,职工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体制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差等不利因素,给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尽快解决好诸如治理违规不彻底,宣传教育不全面,责任不明确,职工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没有长效机制等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问题,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

2王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王庄煤矿近几年消除了死亡事故,但是大小工伤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因井下地质条件差引发的事故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思想松懈、违规操作、疲劳作业、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缺失等主观因素引发的事故占较大比例,而且其中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干部职工未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没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没有处理好安全与产量的关系。

3对策

3.1统一思想,落实责任

同样的矿井中,为什么有的区队能安全生产,有的区队却屡次发生事故?同样是矿工,为什么有的下了一辈子井都平安无事,而有的却经常出问题?思想认识高低和工作责任是否落实是根本原因。思想重视了,工作到位了,实现安全生产是完全可能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可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管理以及一线员工遵章作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各级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目标负责任,要形成由下至上逐级负责的综合体系。正常工作中,员工按责任制履职,出现事故、违章等异常,按责任制进行追究考核。

3.2分清主次,突出关键

煤矿的安全涉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小型煤矿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各类因素,分清问题的主次。哪些因素必须立即解决,哪些因素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如顶板管理、瓦斯治理、防排水等工作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按安全措施施工。

3.3创新管理,奖罚分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具体制度,而有了制度就必须执行,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相关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效果的跟踪、验证和考核,提高执行力。监督重点应放在一线干部职工身上,确保规程和制度落实到位。如果发现隐患,就必须要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尽快排除,并运用经济处罚手段,使责任保山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做到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那些安全工作做得好,事故率较少的基层单位,应用经济和精神荣誉相结合的办法予以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管理的主动权,降低事故率,使企业从事故的偶然变成安全的必然。

3.4加大投入,人机并重

小型煤炭企业普遍机械化水平不高,有些甚至还延用比较原始的采煤工艺。先进的装备就好比“硬件”;广大煤矿干部职工就好比“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采煤装备成为成熟的工艺装备可供我们选择,先进的“硬件”装备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到革命性的作用,小型煤矿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加大资金投入,迅速实现“硬件”的升级换代。然而,同样的装备,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会取得完全不同的效果。实践证明,“硬件”仅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软件”建设。要深化安全管理,注重职工培训,提升职工队伍安全素质,把“硬件”与“软件”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安全效果。“软件”在煤矿企业中指管理人员、一线职工,特别是特殊岗位人员。提升“软件”的水平需要靠教育培训实现。一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知识等的培训,这是作为煤矿职工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注意方式。你讲我听是传统方式,时间长了,授课老师和职工难免感到疲倦,如果采用多媒体展现、有奖问答等职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让职工有新鲜感,职工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道理。三是突出重点人员教育。对重点人员、特别岗位的特殊“软件”要依法采取强制教育、规范管理的手段,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四是要做到常抓不懈。安全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企业阶段性工作重点,针对性、循环式地开展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

3.5亲情感染全员参与

篇8

1.在生产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缺口,形成安全闭合管理

在矿区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促进制度完善,保证“时时、处处、人人、事事”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在煤矿,保证安全,要以完善的制度为基础,以标准管理人,以科学管理事,建立全面、科学的岗位责任制、科区联席会议制度、班前会、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等规章制度,使制度覆盖到生产的各个步骤,延伸到管理的深处,消除安全隐患,加固安全薄弱环节。在执行制度的同时,还要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督促、监督制度的落实,真正发挥制度的效能,使管理趋于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区队管理上,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和员工的责任感。精细化管理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变过去在管理上带有的个人色彩,同时,注重对员工素质和潜能的开发,真正使员工在思想、行动上成为企业的主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完善的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在工作中发现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或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干标准活,上标准岗,提高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

2.在安全监督上,推行精细化管理促使全程监督,把好“安全执法”关

在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就是矿区安全的“哨兵”,推行精细化管理,使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各个程序关注细节,不放过细小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定时、不定期地安全检查,适当的奖励和严格、公正的处罚,更能对遵章守纪者以激励,对违章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急躁、不盲目,做到标准、谨慎。

二、精细化管理规范员工作业行为,使人的不安全因素降低,夯实安全基础

人是安全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员工现场作业中的一言一行进行规范,降低人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基础。安全教育培训是认识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也是规范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使培训方式、内容详细化、全面化,

使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

1.安全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多种形式、不间断的培训才能使员工时刻绷紧安全弦。精细化管理对培训形式细化,从员工进入企业到走上工作岗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员工进入企业,首先就要开始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从安全理念到安全行为,从企业基本情况到企业文化,从煤矿风险到自救、互救等知识,使员工对工作责任、岗位职能有个全面的认识;进入工作岗位后,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利用班前会、学习例会对各工种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强化岗位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

2.丰富培训内容,使员工乐于接受,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推行精细化管理对培训内容进行深化,各部门各司其职,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切合实际的学习。

三、精细化管理促使环境文明化,使矿井生产班班达标准

在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企业无法改变固有的环境,因此,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推行精细化管理,对煤矿掘进、通风、运输、机电等各个专业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标准,对掘进进度、采煤方法、生产系统等进行进一步的规范,标准化的实施,特别是安全质量标准化,推动生产环境的文明化,从而使各项工作质量达到标准,生产安全指数逐步提高。持续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够检查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对照标准,不断提高,巩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实现“控制全过程,班班达标准”,提高矿井安全工作水平。

篇9

1预控系统的技术设计要求

东滩煤矿投入使用这套预控系统在架构上采用基于NET、AJAX等先进技术架构的PanERP2010通用基础开发平台,快速实现B/S结构软件系统开发与实施,支持数据报表分析与图形分析模块接入,及短信接口接入技术。采用用户登录口令方式和局域网内容安全登录并支持多种浏览器安全登录技术,以达到数据充分共享、办公网络化的应用目的。

2预控系统包含的各功能模块系统建立

在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安全信息收集、安全信息管理、综合信息管理、安全隐患预警、生产事故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多个模块。具有安全生产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以及隐患的预警、整改、监督、复查等功能,可以使各级安监人员通过系统及时、准确的获取安全生产信息,从中发现事故隐患并做出相应决策。

1)系统管理模块提供与系统运行相关的各项管理功能及维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基本设置,除了提供基础参数外,还具有一定的查询功能,如查询系统运行时的用户在线情况、用户登录历史情况等。

2)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运行所必需的相对固定的数据,包括系统中涉及到单位以及用户等各种角色的数据信息,以及系统中常用的矿级隐患类别、级别等数据信息,在系统的数据采集、查询、统计、分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安全信息收集模块负责迅速、全面的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安检过程中整理的生产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再由系统进行单据复制、批量提交等,进而将各种信息根据性质不同进行业务整合。

4)安全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安全信息进行记录、分析、查询,进而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跟踪、复查等,便于工作人员对安全隐患信息登记,治理进度跟踪,以及责任部门对隐患整治的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后验收等。

5)综合信息管理模块用于系统用户各种规章、规程以及相关文章类的信息,各类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和了解最新文件信息。模块主要是对文章类别管理和文章管理。

6)安全隐患预警模块通过使用首页警示、滚动字幕警示、短信发送通知等各种方式到达管理人员对相关数据的关注,便于他们及时了解到最新的安全信息、逾期未整改完成或者整改不合格的信息,对各部门及职工进行提醒和督促。

7)生产事故管理模块是记录某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并对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进行检查、分析和核实,对事故的救援措施、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对以后的生产发挥警示作用,还能以此为依据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比。

8)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对系统各个层次的业务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形成煤矿安全生产综合报表,并用图表(柱状图、饼状图)进行生动展示,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各级管理人员从整体上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的情况。

3预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1)开发语言采用了JavaScript、C#等语言,使得代码更清晰易懂,扩展性、复用性更佳;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与NETFrameWork3.5框架搭建预控系统,运行效率更高;采用普联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专有的报表设计器开发报表,与微软Excel充分兼容,操作方便,易于理解。

2)系统构架采用了B/S架构,客户端无需安装和部署,使用标准的HTML、CSS语法,支持目前主流的IE、FireFox、Safari、Chrome、Opera等浏览器,用户可方便的通过浏览器访问;基于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3层架构,扩展性强,易于部署,客户端采用Win32界面通过Http协议访问服务器,使系统访问更方便。

3)采用了AJAX等技术架构的通用基础开发,通过将页面高度模块化,数据与表现分离,从而使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可以很好的解耦,降低开发的复杂度。

4)采用了安全可靠的Oracle10g关系数据库为预控系统数据库,存储能力更强、读取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基于普联软件有限公司特有的应用架构底层数据库访问组件(DAL),支持不同的数据库间随意切换,如Oracle、MSSQLServer、Sybase等。

4系统具有的创新点

1)采用短信收发装置接入接口,支持多路手机短信的发送与接收,使得用户能够更及时的掌握系统有关数据,短信发送采用间隔断点方式,保证短信准确发送至相关接受者,短信发送采用自动过滤筛选模式,自动屏蔽无号码用户、错误号码用户。

2)采用同一信息数据单据流转方式,使不同角色的相关用户准确定位数据,达到数据共享,数据存储迅速。

3)系统采用批量处理,便捷复制,多功能查找等功能,可以提高用户操作效率。同时支持多种报表选择性打印功能,方便用户多用途展示。

3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预控系统的应用效果

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东滩煤矿在安全生产预控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安监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生产单位的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动态监控、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以达到超前预测、超前预防的目的。第一,系统的信息化使得生产信息的存储介质发生改变,大量繁杂的信息可以保存在系统中,既有利于信息长期、有效的存储,又方便了快捷的检索和数据共享;第二,通过对大量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预测出在相同或类似生产环境中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及事故,进而提前采取措施;第三,通过对生产信息的收集分析,可以对安全隐患实施从发现、预警、整改、复查,直至最后解决等环节的全程跟踪与控制,对复查不合格的再次进入流程,形成一个闭环流程,确保安全隐患的彻底解决;第四,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和用户均可在一定权限允许的条件下,通过系统及时查看各个时段和区域的生产信息,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即时查询,方便各级领导及主管部门及时准确了解安全生产现状。

二结语

篇10

关键词: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煤矿生产系统和环境比较复杂,如果防范不当就容易发生机电事故。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重大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在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几点事故位列第四位,并且由于管理漏洞导致的事故占90% 以上。煤矿机电事故是制约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而且必须引起重视的因素,如果忽略它,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伤害,还可能造成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甚至采区乃至整个矿井也会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规避危险源,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在这种体制与新的用工体制之下采用具有执行力的安全管理方法,尤其加强机电安全管理,吸取机电事故发生的教训,对煤矿安全尤其是机电安全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在我国造成煤矿机电管理问题的因素

1.煤矿本身就属高危行业,而设备往往又存在许多隐患。安全问题岌岌可危。如设备杂、旧、老、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相差甚远。提升系统缺少缓冲装置和托罐装置,电控系统、制动系统保护不全。井简装备锈蚀严重,未能定期防腐。有的矿井为了赶产,不能保证主副井2h的停产检修时间,绞车的实际提升负荷超过设计提升能力。一些固定设备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真空表、安全阀工作人员往往忽略未按规定定期校验。井下电气设备在使用时有的没有按规定做电气试验,有的马虎做了实验只是为了应付并不做详细记录和研究。有的甚至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如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的材质、工艺不符合要求、使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各种保护措施缺乏,如漏电保护、煤电钻综合保护、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输送机保护等等。各种安全隐患现象屡见不鲜。

2.机电专业技术发展迅速,专业人才的缺失导致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或应用了无法合理维护保养。现代化的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它不但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产品,同时结构的复杂性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也越来越复杂。由于煤矿具有环境差、风险大的特点,属于高危艰苦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

3.机电专业在岗人员的素质比较低,机电设备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而且从事矿井的机电人员更新周期短,速度快,队伍缺乏稳定性。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而薪金待遇方面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导致很多矿井的机电人员跳槽,而企业只能继续新招工人,在短期内很难找到优秀的机电人员,而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可想而知,相对于懂机电的且爱钻研的专业人员农民工显然水平很低。他们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大的,且大部分时段是打工人员,都是在体力方面做出贡献的。文化素质和敬业精神相对较差。所以大部分这样的工作者就导致了机电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低,一旦设备损坏的话他们只能通过找厂家来维修的办法,这样就会给矿井的生产效率造成很低的水平,后劲十分不足。

4.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些矿井的机电设备管理比较马虎,比如安装时错误,检修时不到位,更新报废不够及时:各种问题如技术管理的手段比较滞后的,管理的制度不够严格,一些设备的资料和档案不全等却没有监督人员监督补救。还有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呈现不平衡性,如仅仅重视一些固定设备的管理,而一些流动的设备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事故发生的几率严重增加,这也显示出监督管理人员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一些设备的管理和监督要做到严格、到位。

二、煤矿机电管理对策分析

1. 现场管理必须到位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的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矿领导井下跟班、带班作业及值班制度;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所辖煤矿的安全检查力度,组织一定次数的夜间突击检查。对重点矿井必须进行跟踪复查,严防煤矿带着隐患和“超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突击生产,各煤矿要配齐配足各种特种作业人员,严防顶岗、串岗、脱岗、空班漏检现象的发生,认真抓好每个生产环节、工作细节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2.积极引进、采用、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如优先使用大功率采掘机械、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测保护装置、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胶带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钢丝绳张力自动平衡装置等先进技术和装备。特别是创造条件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抛弃旧有的大量投入人员、点多面广、效率低下的人海战术,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艺流程,合理控制作业点和作业面个数,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真正达到矿井安全、高产、高效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