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手抄报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25 05:14: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亲节手抄报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亲节手抄报的内容

篇1

五年级关于母亲节手抄报的图片欣赏五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图片1

五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图片2

五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图片3

五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母亲节来历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20xx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20xx年5月10 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 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在我国最早是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五年级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母亲节故事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在母亲于1920xx年世纪,Amanm 悲痛欲绝,两年后(1920xx年),Amanm 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 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篇2

阳光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一 刘苏仪,是一个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她的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她在班里担任着班长、中队长、英语美术课代表等职务,是区三好学生,除了各科文化成绩突出外,生活中好多方面她都表现的特别突出,既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经过家庭和学校的长期教育,如今在刘苏仪身上,勤俭节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一是体贴父母,从不提非份之求。刘苏仪知道父母工作挣钱很辛苦,在吃穿用上从不提过分要求,不与人攀比。父母给做什么就吃什么,米饭咸菜也吃得津津有味;父母给什么就穿什么,表哥的旧衣服穿上也满心欢喜;父母买什么就用什么,比同学的差一些也毫不在意。有时她取得了好成绩,父母要奖励到饭店吃大餐,她也不同意,要求在家自己动手包饺子。在家里,她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刷锅洗碗、叠衣服等。

二是俭以养德,常念他人之困。穿小的衣服,刘苏仪一件都不让扔掉,让大人洗干净收起来。去年11月份,在合肥市慈善协会举办暖冬行动时,她把这些衣服全部捐给了山区贫困儿童,刘苏仪也领到了一张爱心捐赠证书。肥西县烧脉岗一位远亲3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听到我们谈论,刘苏仪主动把自己攒的卖废品收入200元钱捐了出来,在她的感召下,全家共资助了患病女孩两万元。 三是崇尚环保,力行低碳生活。家里虽然有车,但刘苏仪从不主动要求开车接送。书法兴趣班距家约有1000米,她每次都要求走着过去,骑电瓶车都不让,时间紧张就自己跑步上学。去外婆家约有7公里,她要求骑电瓶车过去,也不让开车送。听说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她专门做了一个回收盒,不让我们乱扔,现在已经收集了五六十节电池,准备集中送往和平路合肥市家用废旧电池集中回收点。家里的废旧纸箱、矿泉水瓶,刘苏仪不让扔到垃圾箱,她总是打包收集好,卖给回收人员,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循环利用。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刘苏仪同学小小年纪便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一度电、一粒粮、一滴水、一张纸,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她身上这些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推崇的。

阳光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二 在xxx中学,有一位熠熠闪光的校园之星,她取得了许多荣誉:文明小标兵、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等,而且她还擅长舞蹈,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的舞蹈比赛,获得骄人的成绩。她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智慧,她就是xx区莲花初级中学廖艳玲同学,一个阳光女孩。她充满爱心,自强自律,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以自己的行动不断地为胸前的团徽增光添彩。

一、尊师长,孝父母,爱同学

她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有强烈的班级责任感;作为班干部,她身兼数职,既是文娱委员,学校领操员,又是学习小组的组长。这些职务她都干得很优秀,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和同学们的好评。她视老师为父母,对老师的教导虚心接受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在上学期军训时,她遵守教官的指令,在冯教官将要离开她们之际,她满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上她精心制作的贺卡,虽然礼轻,但是情义重;在实习老师杨老师离别她们的最后一刻,她连夜为实习老师准备精心的礼物,因为她怕这是她们最后一次的相聚,虽然礼品不够精益求精,但却包涵了她对老师的不舍与思念。平时在校内她对老师们恭敬有礼,能做到谦虚好学,不懂就问,能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她是老师们的贴心袄。在家里,她孝敬父母亲,经常主动为操劳的母亲按摩解乏,每逢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和母亲的生日她都会精心制作贺卡送给母亲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她都能积极参加,每天早上的大课间时间,她都能出色地带领全班同学做礼仪操。每次作为班干部和活动小组长都能尽职尽责完成老师教给她的任务,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校,她也是友善互助的典型。她当同学是兄弟姐妹,对同学她有一副热心肠。她既乐于助人,又有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课间帮助同学排忧解难;在班级工作上为老师减轻负担;在活动上协助其他班干部共同出色完成任务。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20xx年3月5日学雷锋日,积极号召班级其他同学到学校附近清扫街道。她用一颗友善的爱心赢得了大家的夸奖。或许她现在做的事情,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她会逐步地改进她的不足。

二、兴趣广泛,求知欲强

廖艳玲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思维敏捷,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每个学期她都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习上,她求知欲很强。在课堂上,她不但能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对于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她喜欢看书,而且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看完之后写读书笔记,阅读开阔了她的视野,增长了她的知识。碰到难题,她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或向老师请教。她的英语基础并不好,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用比其他同学多几倍的时间去勤补,遇到不懂的经常向老师提问,勤背单词、课文。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英语成绩终于赶上来了。初一这两学期的学习一直在班上遥遥领先。她多次获得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称号。在诸多荣誉面前,她不骄不躁,继续完善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开朗乐观、钟爱舞蹈

廖艳玲同学从小就对舞蹈很感兴趣。升上初中以来,她参加了学校的舞蹈队,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区的舞蹈比赛。其实,在圆鼓这么小的面积上翩翩起舞,对于她来说是第一次尝试,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跳好学校编排的《盛世鼓舞》,她不怕苦、不怕累,勤加练功。一旦确定了目标要把这件事做好,她会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奋斗。最终她成功了,她所主演的《盛世鼓舞》代表学校参加xx区第八届体育艺术科技节文艺汇演荣获第一名;代表学校参加20xx年xx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艺术汇演荣获一等奖。

她还热爱体育运动,在她身上总能看到像初升的太阳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在学校操场上总能看到她欢快愉悦运动的身影。跑步、跳远、打羽毛球等。班级是她最热爱的团队,班级活动她都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节,她参加的项目最多,她代表班级参加的跳远项目获我校本届体育节级第一名。我校正创建文明礼仪特色学校,她能够不遗余力地主动带领全班同学练习礼仪操。这不仅锻炼了她健康的体格,更重要的是让她有了阳光般的心态,不怕挫折,乐观向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生活、成长的路是漫长的,但她懂得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廖艳玲同学的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至真至善的思想态度,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养。她像一只雏鹰向着自己的理想执着地飞翔,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她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阳光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三 盛伟博,男,11岁,铁力市第一小学五年三班学习委员,现任学校少先队副大队长。小小年纪,就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连续五年被评为校三好学生,连续三年被评为铁力市优秀学生干部。他是同学中的名人,他是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盛伟博是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品质优秀的好学生。自入学以来,他先后担任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大队委等工作。

他总是把班集体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日常生活中,为学校为班级服务仿佛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从我做起,是他的格言,严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为同学是他的信念,他经常为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学校,融入了班级。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一遍一遍耐心地给他们讲解题目的思路,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他认真负责,凡是学校、老师交给的任务,他总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为班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协助老师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他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困难同学建立一帮一对子,大家都以他为学习榜样,你追我赶,班级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学校劳动,他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委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从不乱扔垃圾,因为他知道劳动的辛苦,如果有同学不守纪律,他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作为一名大队部干部,他按时执勤上岗,不惜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好学校的卫生检查工作,处处维护学校荣誉,树立自身形象,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干部。

盛伟博爱学习,勤思考、爱钻研、求知欲强烈,各门功课都努力学好,课前,他能认真做好各门功课的预习,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踊跃发言。课后,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唐诗宋词等等。正是由于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写作水平的提高,他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交流,多次参加学校作文大赛并获一等奖。

盛伟博不但在学习上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且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几年来在各科老师的精心培养下,积极参与了班级及学校的各种活动,既提高了能力,又丰富了自己多彩的生活。在美术方面的素养也很高,是班级手抄报的主创人员,文字、绘画、布局,把手抄报办成了班内的一个亮点,多次获得校一等奖,令其他班级羡慕不已。设计布置橱窗、板报也是他的强项之一,学校每学期都定期更换橱窗、板报,里面少不了他的参与,布置的板报,版面独特,有创意,内容新颖,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他同时还是校鼓号队的员,参加了大型运动会的开幕仪式。

盛伟博还是一个非常节俭和充满爱心的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关心长辈,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奶奶聊天解闷;对待邻里,他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他生活俭朴,平日父母给的零用钱除买一些必备的文具,其余的都积攒起来,在爸爸妈妈过生日时为他们买生日礼物。可从不乱花一分钱的他当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却拿出了自己一年的零花钱捐给地震灾区的小朋友,玉树地震,他不但自己捐钱,还号召周围的亲戚朋友捐钱,他以行动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灾区小朋友的关心。

篇3

【关键词】英语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文化氛围;陶行知

0 前言

在丰富多彩的职业学校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中,校园英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当今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十分有益且必要的补充,是课堂显性教学之外的一种隐性教学体系,顺应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创建一种健康向上、富有生机活力的校园英语文化,构建一个激发英语学习兴趣、锻炼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平台,对全面提升当代中职生、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到:“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良好的英语环境和英语文化氛围,会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艺术之环境;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本文将从六方面阐述如何创设校园环境,营造英语文化氛围。[3]

1 校园英语环境的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要想开展好校园英语文化,首先在校园环境上让人感受到英语文化的气息。营造校园英语环境的基本目的,就是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强烈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英语的“无处不在”。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工具。在校园英语环境方面包括(1)教室英语文化:每个教室可以在黑板报上或在某个教室角落设计英语标语。如:Success, we all create together!(成功,我们共同创造);Learn how to life; Learn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Learn how to create your life.(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English is the bridge to the world.(英语是走向世界的桥梁);Master English you can roam the world.(精通英语,走遍天下) 等。(2)走廊或楼梯文化:在走廊墙上和楼阶上,可以张贴一些英语指令或祈使句,如:Sit down(坐下);Be Careful So as Not to Bump Your Head(小心碰头);Be careful!Slippery(小心路滑);Pay Attention to Safety(注意安全)等。学生在匆忙间或悠闲走动时抬头可见。(3)标识牌双语文化:学校办公楼、教学楼、各机构办公室、语音室、会议中心的名称,学校的各处花圃、草坪、湖等大部分都有标识牌,均用中英文对照。如:Teacher’s Office(办公室); Music Room(音乐室)。(4)卫生间文化:在卫生间镜子上、瓷砖上、门上张贴如Save the water.(节约用水); Our actions improve the campus beautiful.(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等标语;或者张贴一些英文幽默小故事或小笑话,让你在时间流逝的无趣间体会英语世界的乐趣。

2 校园视听系统的建设

(1)配有标准的、设备齐全的语音室。多媒体语音室具有直观性,它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它能创设愉快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2)开设校园英语广播和英语电视台。校园英语广播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节日、地理、风土人情,以使学生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理解和实际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英语电视台让学生在听的同时,通过看更直观更有效地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目前很多学校都拥有学生自办的有线或无线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学习和宣传平台,仔细琢磨和研究如何优化广播电台、电视台英文节日质量,丰富节目内容,合理安排播出时间等问题。例如,可以在内容上增设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新闻和国外著名的电影、歌曲等,时间上可利用早、中、晚不同时间段播放VOA、BBC、娱乐时尚英语、考试英语等,增加学生听力输入,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文化氛围里,扩展其知识面,从而提升学生综合水平。也可以每周由学生轮流,自己采访新闻内容,自己编写稿件,然后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全校播送校园英语新闻,由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锻炼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更为校园的英语氛围添加了一笔浓厚的色彩。(3)酌情在校园内外增设不同规格、型号的电子显示屏,并在固定时间向学生热点英语新闻、热点英文信息和播放CCTV 9频道英文节目等。

3 校园英语学习园地的创设

首先,在学校橱窗的英语角内可以放一些学生的英语作品,包括诗歌、故事、歌曲等;也可以张贴一些英语活动通知、宣传或安排;也可张贴一些英语字谜、英语翻译等趣味题型供学生思考和解答。其次,校图书馆内要有一个独立的属于英语爱好者或学习者的空间。在此空间内有序地放置一些英语的相关报纸、杂志、期刊或文摘,如英语文摘(English Digest)、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每日中国(China Daily)、21世纪(21st century)、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等,当然还得有一些英语经典名著,如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简・爱(Jane Eyre)、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名利场(Vanity Fair)、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等,同时得注意与时俱进、时常更新,保质保量地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4 校园英语节日文化主题活动的开展

东西方各国都有各自的节日,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西方文化。经常举行新年晚会(Happy New Year),生日晚会(Birthday Party),圣诞晚会(Christmas Day),庆祝母亲节(Mothers’ Day)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唱Happy New Year,制作贺卡互相祝福。在圣诞之夜活动中,让学生听听歌曲Merry Christmas、Silent Night,体会圣诞的宁静与祥和,感受亲情和友情。西方有个Valentine’s Day(情人节),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情人之间的特殊日子,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人人可以为此庆贺。并让学生自制爱心卡,送给朋友、老师、父母或任何喜爱的人,让学生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和动物,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情人节的含义已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延伸。通过这些节日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最终达到英语文化教学的目的。

5 校园英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

英语艺术节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的英语活动,在校园英语文化艺术节举办中,要注重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举办规模上不断创新。如英语卡拉OK大赛、英语小品大赛、英文手抄报大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书法大赛、英文贺卡制作大赛、英语朗诵大赛、英语游戏等。在整个英语节活动中,从方案的提出、班标的设计、作品的排练、海报的宣传到活动的举办,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这不仅全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帮助他们接受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培养跨文化意识。举办校园英语文化艺术节,在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大浪潮,推动整个英语教学的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6 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

一所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所学校的办学层次与质量,也体现其人才培养的水平。加强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因此,在学校正常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通过以下一些举措创造更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和更有效的隐性英语教学手段:(1)多邀请知名英语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高水平的英语专题讲座。学生通过听取英语讲座,明白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掌握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2)特聘若干名常驻学校的寄宿式英语外教,外籍教师不仅给学生带来纯正地道的语言语调,而且还带来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外籍教师的加入使学生充满了好奇,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外教进入课堂,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交际对象,学生可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时地进行运用,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同时,外教随时在校园里与学生进行对话,创设了真实的语境,并克服了课堂上拘泥、害羞的不足。学生通过与外籍教师的零距离的接触,既可检验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更能激起他们学好英语,用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渴望。

让英语进入校园生活环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英语学习,最终目的也就是能让学生天天进步,天天有所收获。让学生直面高密度,多信息的校园英语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因此,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应加强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人人会英语,处处有英语”的文化环境,使枯燥的英语学习转化为丰富而有吸引力的学习,在确保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校园环境的创设,英语文化氛围的营造,熏陶学生的英语语感,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

【参考文献】

[1]张自瑞.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的实践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07(03):183-184.

[2]钱文娟.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陕西教育,2007(12):35-36.

篇4

关键词: 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感恩更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宝贵财富,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将如何回报社会。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知感恩的人难以承担社会重任,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分四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存在有些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了,但是人们却不时感叹心灵的寂寞,追问为什么会在喧闹的人群中感到孤独?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感受爱,怎样去爱,怎样感恩。在小学生中,这种情感冷漠迹象已有所显现。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凡事替孩子包办,很容易造成他们自我满足,于是某些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忽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及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对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感恩教育应归属德育方面,但我国德育现状却堪忧,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部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让孩子把大把时间花在各种培训班上。其次,现有教育体制忽视小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型”教学,设计德育较少,且德育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没有开设德育专门课程,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小学生德育环境营造不够。从社会环境看,虽然主流环境是好的,但存在太多对小学生来讲影响消极的东西。

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gratitude)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之后的感激之情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而在理论界,国外对感恩并没有定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把感恩定义为“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康德认为感恩是“称赞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仁慈”。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布朗把感恩定义为“那种对他的爱的高兴情绪,他已经给予了我们仁慈,这种情绪本身不仅仅是所给予恩惠的一小部分”①。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②西方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总是在两个个体之间产生和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在感恩形成的过程中,社会交互作用和人际关系发挥着重大作用。

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经典词句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今社会由于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虽有俗话说“施恩不望报”,但感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是对施恩者简单的回报,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小学德育落实不够,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负有德育的功能,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长期以来“工具说”和“人文说”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儒家学派提倡“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道”就是文本内容反映的思想内涵,包括高尚的品格。学生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对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功能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文化。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自我表达、交际、解释、记忆,从这四个基本功能看,语言的工具性似乎占了主导地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但是语文学科作为工具而言,与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等不含任何思想的工具是不同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N特殊的工具。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总会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语言文字具有思想性,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③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人与人的交际关系上,社会交互作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可行的。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识字写字,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感恩教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必然会促进学生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理智的升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灵魂。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弥补语文教育功能片面化的不足,使语文教学成为全面的教学,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⑥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小学生年龄小,感恩意识相对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起德育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双重任务。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必需又是可操作的。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见

(一)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意识。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并且在多方面可塑性都非常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尤其体现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小学生进行空洞的感恩教育,更不能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感恩的准则,因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

(二)结合文本,开展课外活动。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⑧。“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注释:

①李静远.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在Z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3.

②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5.

④⑤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2,33.

⑥饶宝美.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29):13-14.

⑦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43.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5]姜丽鸿.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

[7]金美媛.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感恩树――语文课堂实施感恩教育的思考[J].课改与家教,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