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第一课范文

时间:2023-03-28 13:20: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第一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防第一课

篇1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突出安全工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得益。为了保护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为了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增强广大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落实精神,现将本校的近阶段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学校消防安全大检查大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 副校长 副教导

成 员:全体教职工

全体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对增强广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的重要作用,对此次活动进行专门的宣传和发动,确保活动扎实有序进行。

二、认真扎实抓好学校各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消防安全教育是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学校以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开展逃生自救演练为重点,丰富宣传形式,努力在宣传实效上下功夫。

学校要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国旗下讲话等,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大力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灭火常识,全面宣传小学生常见消防安全知识,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1、开展一场消防防火专题教育。我校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实施消防安全教育,利用晨会上好消防安全知识课,指导学生学会查找家庭、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

2、组织一次疏散逃生演练。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开展一次火灾逃生演练活动,掌握火灾发生时报警、逃生的正确方法,增强应急自救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3、观看一次消防宣传资料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提升消防安全认知水平。

4、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主题班会,利用班队活动课这一载体,让学生生进一步掌握了消防知识,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学生进行一次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篇2

论文摘 要:我国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资源不足,办学定位、服务面向不明确,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我国法学教育空前发展。到2011年,我国现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近700所,法学专业在校生40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院校的办学成果。另一方面,与规模扩大成反比的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学生就业率低等问题日渐突出,法学专业已从几年前的“香饽饽”变为“就业老大难”专业,这在地方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剖析,试图寻找出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一、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之困惑

1.教学资源明显不足

地方院校与部属重点院校相比,办学力量相对薄弱。反映在法学学科,就是与校内其他学科相比较,也属于弱势群体,教学资源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师资配备与图书资料两方面。

就师资而言,大多数地方院校法学院系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借高校扩招东风而“升本”新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这些地方院校,师资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升本前的专科教师,在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离本科教育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偏少,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法学专业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有的学校生师比竟高达25:1。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院校追求“大而全”,盲目上专业,随后投入却跟不上,尤其表现在图书资料方面。很多学校法学专业图书很少,加之法学学科分支较多,所需专业资料更是让图书采购人员无从下手。仅是经典法学原著一项,在众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或资料室中都并不多见。

2.办学定位不明确

法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应将法科学生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这是近年来理论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少地方院校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中,把“法学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力图将办学定位与重点高校看齐,意在培养学术型人才[1]。这显然忽视了自身办学历史、生源情况及教学资源等客观实际因素。事实上,就地方院校法学本科专业而言,以司法考试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应成为地方院校所明确且践行的办学方向。

3.服务面向不清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其主要任务。换言之,高校办学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服务面向应该如何定位?是主动应对地方需求,还是消极、被动回避这一问题?目前看来,由于不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性质较为模糊,且受历史因素影响,其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尚显不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很少主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行业、部门的需求,服务面向模糊不清。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节,必然导致其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2],从而不断失去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失去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危及其自身的发展。

4.教学模式滞后

办学定位不明确,反映到教学上亦是问题不少。很多地方院校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思想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适应司法考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少学校长期以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忽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近年来在司法考试的“检验”中,这些学校法学本科专业学生屡屡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二、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必要性

1.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发展,决定于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往往以学生就业状况为重要考核指标。而法学专业更具有特殊性,其职业要求往往以通过司法考试为前提,如此一来,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成为检验学校法学教育成败的标准之一。目前,地方院校法学专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空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改革已成必然。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同时,我国法律职业缺口仍然较大,现有法律职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在各地方院校所在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而言,这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机遇所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调整自身定位,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人才,将是地方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纸面上的法,更要了解和把握现实中的法,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法制建设情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往往偏重于理论讲授,既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不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对于师资力量较弱、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地方院校来说,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是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负责任的表现[3]。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转贴于

三、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方向

1.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的法学教育,有着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培养目标。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法科人才的要求提高,法学专科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将逐渐淡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放大和就业压力的巨增,致使很大一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从事理论研究的法科学生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作为基础性教育的法学本科教育,对其定位历来众说纷纭。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法学本科教育理应归属于通识教育,专业知识传授应是其教学重点;另一方面,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密不可分。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无论是从事具体法律事务还是从事学术研究,相关教育与职业发展都与法律实务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到地方院校,其培养的法科学生除了极少数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外,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司法考试走向社会,从事各种法律实务及相关工作。因此,地方院校应明确法学本科教育的学科建设方向就是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保留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职业教育成分,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由此指导并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确定服务面向

服务面向也是高校办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地方高校大多为省属高校或省市共建高校,其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为根本任务。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与支持的可能,明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具体到法学本科专业,则必须放弃盲目追随重点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在办学思想上突出鲜明的“地方性”,结合地方实际,主动承担为当地培养法律专业急需人才的任务,主动融入本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占据其应有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一方面要强化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充分利用地方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服务”与“依托”方面努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2]。这样就可以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地方更大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优化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首先,当从优化课程体系入手。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法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改革的关键点。地方院校在确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后,就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区域特征,结合法律及相关行业特点,分析职业和岗位需求,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合理设置课程,优化并确定教学内容。在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完整性的同时,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增加应用性内容;要及时更新学科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动态;还要把法律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

4.改革教学模式

(1)案例教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法”,由此培养学生的法学使命感和社会建设情怀。当前,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但效果参差不齐[4]。对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克服当前案例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足,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应有功能,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实践教学。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培养应用型法科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为此,地方院校在反思并重整案例教学的同时,应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诸如见习、实习、模拟法庭、诊所式教学、开展法律咨询及服务等方式,多方面训练学生通过分析、解释进而使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专业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法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地方院校应从合理定位、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更新等方面改革法学本科教育,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扩大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科专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72.

[2]唐华生,何霖.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研究[J].西华师范学报,2006,(4):92.

[3]张建文.叙事民法学的构想与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52.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07

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初中地理也有相应的转变。新课改前,初中地理只是注重知识点的灌输,丝毫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以学生能够做题,能够应付考试为评判标准。在这样的一个指导思想下,初中地理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受到“冷遇”。很多教师只是应付教学,课堂沉闷而无趣,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加难以学好地理。新课改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能够创造良好教育教学的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是,很多学校并不能完全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怎样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初中地理课堂学习氛围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初中地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课堂知识的讲解和生活经验同样重要。但是,由于现在的初中学生生活实践匮乏,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作为支撑,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十分吃力,甚至根本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不知道教师究竟在讲什么。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的,这样的学习是完全没有作用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前预习。这里,我们要明确,课前预习不仅仅只是看书,教师在安排课前预习时,一定要注重课前预习的质量。一般而言,我比较赞成在预习之前给学生拉一个框架结构,当然这个框架中比较重要的地方教师要给学生留白,然后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完成整个框架的内容。这样,学生带着目的去看书,比没有任何要求的看书效率要高很多。

二、课堂教学―内容创意精讲

初中地理由于时间、地点等限制因素,不能像物理和化学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氛围十分沉闷枯燥。那么如何去活跃课堂氛围,如何让学生对初中地理产生兴趣呢?

(一)理论联系实际

初中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连的课程,它的有趣之处就是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带领我们领会祖国的大好山河。但是,学习初中地理的困难之处也是在于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学生生活经验相当缺乏,尤其是一些生长在大都市的学生,他们可能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楚,甚至不知道水稻是生长在水田里的。那么在讲解这些相关知识的时候就一定得联系实际生活来给学生讲解。

这里需要值得重点指出的是,初中地理中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上山下海或者是实际操作,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初中地理书中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时,我们国家南北跨度很大,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南涝北旱”的现象时常发生。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隶属东亚季风气候,降水量收到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常,东南沿海的降水量远远超过了西北内陆。南方不仅雨季历时长,而且由于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因而常出现洪涝灾害。而华北、西北降水较少,再加上垦殖、放牧过度,地表储水能力不是很理想,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临严重的“水荒”,影响十分恶劣。这个知识点在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是讲解书本知识,可能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基本上只能靠死记硬背了。那么教师如何联系实际讲解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既然我们不可能带领学生亲自去到这些地方感受,那我们可以尽可能的选择一个直观的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例如采用图片对比,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地,南方成片的森林和北方茫茫的戈壁。或者是采用视频教学,采用南北由于气候带来的差异的对比视频,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南北的气候差异。

(二)开发思维

初中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他们更加喜欢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初中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自发学习,教师只需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引导即可。笔者认为,在新课改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有相应的改变,例如:讲解亚热带季风气候时,教师不仅要讲到,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中低纬度,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十分充足,冬季受到来自内陆的季风的影响,温和少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是需要教师仔细讲解的,但是同时教师也应当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迪初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知识面扩展的更加全面。例如针对刚才提到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师在讲解时,除了把基础知识讲解清楚,还可以提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有什么影响,这样可以让初中学生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前迁移。

三、课后习题精练

篇4

关键词 一般本科院校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驻马店共识》是落实国务院“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探索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特色应用技术性大学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地方一般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1高等教育的时展要求

高等教育早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动力源。尽管奥尔托加・加塞特认为“大学的教育包含三项职能:文化的传授、专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新科学家的培养”,但欧美高等教育体系中并不是所有大学均将这些使命交由不同层次的大学分别承担。高等教育要注重“科学研究(知识的创造)与新科学家(高精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也不能忽略“专业的教学”,培养大量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基础领域和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加大职业技术教育高校建设发展力度。

1.2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生存发展要求

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出现困境常态化,其中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就业率垫底。分析内在原因,除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外,供求失衡是重要原因之一。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推行以来,毕业生人数突飞猛涨,201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70万人,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并出现专业结构失衡。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即没有真正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观念。“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造成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欠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高校必须吸纳先进教育理念,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展潮流中获得生机。

1.3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有强大的职业教育。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技能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劳动力支持,对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高。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1.4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技术要求

职业技术教育历来就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从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师傅带徒弟的手把手式的技术传授,到18世纪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直至近代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的生产力对生产者的智力素质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也就意味着对于工种的要求会越来越细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的职业技术及职业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一般本科院校面对这一新的职业技术要求,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上。

2地方一般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2.1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方向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强调一专多能;调整课程结构和体系,强调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和内容适用性,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或职业所要求的学识、技术与能力相一致;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强调个性培养,在注重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突出专业技能培养。

2.2创新培养模式,调整学生素质技能培养方向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本着“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增技能”的原则,重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重视文化素质类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强化专业课程,增设职业技能课,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扩大学生选课的自与自由度;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突出并强化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环节,注重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与职业技能培养。

2.3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地方一般本科院校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要强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较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加以运用,从中训练和提高基本技能,并强化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对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必须要有规范性、组织性和指导性,不能流于形式。

2.4拓展视野,确立长远建设发展目标

(1)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应当立足长远规划发展,避免只看到短期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使高等职业教育流于短期行为,从而损害其健康发展。(2)应着力培养既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并定期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教师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同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对口实践岗位。

参考文献

[1] 高松.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

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8 R 595.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383-01

【关键词】 氟中毒,牙;治疗结果;评价研究;儿童

克拉玛依市小拐乡是该市唯一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辖区总人口为1 112人,以哈萨克农牧民为主。该乡有5个行政村,改水前有5口饮水井,平均分布在5个行政村,水氟含量为(1.19~3.80)mg/L,平均水氟含量2.32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58.80%。为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当地的流行,该市政府在2004年对小拐乡实施了全面改水措施。为全面评价改水防治的效果,笔者于2005年对该乡饮用水氟含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进行了调查。

1 内容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改水后全乡共有3口水井,其中团结新村1口,井深130 m,受益人口为320人;小拐村、榆树村、青年村共用1口,井深150 m,受益人口为586人;国营牧场1口,井深130 m,受益人口为206人。3口改水后的水源经过抽水泵加压后直接入户。

1.2 监测指标 (1)饮用水。每口井取2份平行水样,再从该井的终末端用户家中采集20~30户水样,带回实验室检测所有水样的氟含量。(2)对在该乡学校就学、当地出生、长期居住的8~12岁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率调查。

1.3 方法 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分度[1]并计算患病率。水氟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改水前后饮用水氟含量比较 改水前共采集水样35份,水氟含量为(0.25~3.80)mg/L,平均为2.37 mg/L;改水后共采集水样129份,水氟含量为(0.27~1.65)mg/L,平均为1.31 mg/L。改水后与改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见表1。

2.2 改水前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比较 改水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58.80%,改水1 a后下降至48.92%。不同自然村改水前后小学生氟斑牙患病率见表2。

表2 小拐乡不同自然村改水前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比较

监测点改水前人数患病率/%改水后人数患病率/%P值小拐村 13570.4010666.04

2.3 改水前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程度比较 改水前小学生氟斑牙患者轻度占44.3%,中度占34.3%,重度占21.4%;改水后小学生氟斑牙轻度占64.3%,中度占31.8%,重度占3.9%。按照8~12岁儿童氟斑牙指数定量划分氟斑牙的流行强度评价,该地为轻度流行区。

3 讨论

利用有效的低氟水资源进行防治改水,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有效、最经济、最简单易行的方法[2]。调查结果显示,小拐乡饮用水氟含量在改水前平均为2.37mg/L,改水后为1.3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但也应看到,水氟值仍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上限值(

篇6

关键词:团队拓展训练;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5年邵阳学院共青团工作研究重点课题资助项目

1.前言

拓展训练的英文名字叫Outward-Bound,意思是离开港湾的小船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未知的挑战。这种训练方式最初来源于二战时期英国人库尔特・汉恩等人创办的“阿伯德威海上学校”,用于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触礁后的生存技巧。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一独创的训练方式经过改良而逐渐受到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的追捧。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团队合作、心理训练、人格训练和管理训练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拓展训练从港台地区传入中国大陆,经过几年的发展,由教育部主导进入高校试点,成绩显著,且受到试点以外诸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青睐,且多有创新。团队拓展训练是指把受训人员带到户外,通过量身定做的挑战性课程,利用不同的场景和训练方式,让团队经受一系列的考验,使得参与者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的过程中对身体、心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团队意识,磨炼意志品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地方本科院校团队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及特殊性

2.1 地方本科院校团队拓展训练相关理论

地方本科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等,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正处于转型期,国家提出要“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2015年1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展的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号召,这一系到指导性文件的提出,为团体拓展训练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过去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偏重理论、注重智力和社会性,对技能、心理、个性和情商缺乏培养,团队拓展训练正是为了弥补这一块“短板”应运而生,作为个体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如何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分工。团队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训练、指导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地方本科院校团队拓展训练的特殊性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团队拓展训练的特殊性在于活动开展的性质。这些活动的开展发生的课堂之外,具备了第二课堂的性质。趣味性是第二课堂的主要特点,这一特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尤其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与理论技能培养的互补性又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团队拓展训练更加注重提升心理素质和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为团队拓展训练注入红色基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完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水准,培养出服务党和国家需要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3.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团队拓展训练的意义

3.1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

团队拓展训练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觉悟的提升。如,加强社会责任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提升自主创业信心,勇于到基层、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职业观念,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养成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这些素质在团队拓展训练实践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充分地锻炼。

3.2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既定方针,重点是让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主要还是在理论课本知识的传授上,还是以考分来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方面,过多地强调学生对专业运动技能和运动成绩的提升,忽视了体育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宿舍,快乐的运动,快乐的玩耍。这种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对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团拓展训练不仅仅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的提高。通过趣味性的户外团体拓展活动让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锻炼独立生存能力,磨炼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启发和增进创造性和想象力,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拥有较强团队合作能力;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拥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

3.3 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团队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是从创新意识萌发到创新结果完成这一系列过程的指导和评估。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团队拓展训练,整合各专业特色,让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拓展训练中碰撞、融合,孕育出新方法、金点子,从而让学生们在“挑战杯”、“互联网+”等全国性比赛中迸发出新的闪光点,取得更好的成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中,原有的僵化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创新的需要。多学科参与,不同角度的研究,新思维的迸发都可以通过团队拓展训练的来实现,最终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成果。

3.4有利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克服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环节中不接地气的尴尬场面:培养的大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在当前高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中,社会用人单位在挑选员工的时候最看重的五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要扎实;二是实践动手能力要强;三是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四是全面的综合素质;五是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些要求说明,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环节中不足的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队拓展训练恰好满足了这些需要,从社会需要这一层面推动和推广团队拓展训练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引入团队拓展训练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仅是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而且也将是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探索。通过丰富、有趣的团队活动训练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受到启发,不仅会使枯燥的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朝气,而且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获得比较理想的素质教育效果,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有效转型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钱永健.北京大学拓展训练课程设置与开展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2]董亮.武汉高校拓展训练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7

    一、国内外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也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着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之后,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几所大学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的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国际化的医学生科研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的。

    二、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学习往往停滞在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实践的操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填鸭式,实践操作环节多以验证性为主,有利于大学生科研基本功培养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的很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机会少。虽然地方医学院校在发展学校过程中也注重打造校园科研氛围,但力度有限,对于本科生教学的关注多于关注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学术氛围。

    2.学生科研能力不足,整体水平不高。地方医学院校因其课业的特殊性,课程繁杂,很难从课业负担较重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当学生的课业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发生冲突的时候,自然会选择完成课业为主,结果导致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活动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加。另外,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缺少系统学习科研方法学知识的机会,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自身开展的科研少,最终导致科研能力与意识不足,整体水平不高。

    3.学生参与科研的保障、激励和评价机制还不健全。因地方医学院开展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工作时间还不长,缺乏统一的学生科研活动领导的组织和指导机构,以及科研活动实施的管理办法;不少院校尚未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也未建立学生科研成果鉴定和评价机制、指导教师工作量认定和奖励机制,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客观条件还不够成熟。

    三、地方医学院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

    1.加强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意识的培养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着手。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学校也可通过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传递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让学生开阔科研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提高科研兴趣。

    2.加强教师素质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仅要比学生早一步获取系统知识,而且要在科学研究中积累独特研究体验和科学情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业务素质。其次,教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教师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取而代之的将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传授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的研究能力直接影响研究型教学的质量,教师树立研究的意识和具备研究的才能至关重要。

    3.基于能力的培养,调整课程设置。在当今这个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才有利于他们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如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的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4.加强教学资源的支持。在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的建设,为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学校大力加强对本科生科研的训练、指导,提供广泛的研究机会,也是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条件,如设立大学生科研协会,提供研究经费,进行研究的指导,接受研究活动的咨询;制订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给学生提供广泛、开放的参与研究工作的机会等。学校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本科生科研训练专题网站”,使其成为学生了解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重要渠道。

篇8

一、创设情境,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设计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学生思路开阔了,潜能也会得到发挥。例如:在讲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时,提出问题:如果你置身于下列环境(沙漠,北极,雨林)当中,你如何为自己设计房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在设计时自然会考虑自然环境影响,这样难点自然就突破了。

2.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善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亲身的体验及碰到的难题引入课堂,作为引导学生分析地理原理、规律的情境。例如:旅游经验,旅游图片欣赏;天气变化过程情境;家乡工业类型分析等。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涉及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通过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然后给出其他地区自然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贴近生活的案例,能够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知识源于书本超越课堂,并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3.情境活动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设置、问题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例如:地理游戏活动类:中国行政区划拼图的游戏、知识竞赛、猜车牌等;地理制作活动类:制作地形模型、校园平面图等;地理调查活动类:居民用水调查,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调查等;实验观测活动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试验、水质污染危害植物生长实验等。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独到的见解,无论结果对与错,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肯定,肯定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辅导,给予恰当的提示,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认识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

1.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谈论、共振过程中掌握和理解知识点,主要体现在提出问题设计难易结合,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让班级层次较高的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做演示文稿,课上让学生展示,既能提高学生的资料搜集整合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

3.针对部分成绩较好的班级,还让学生参与教学,在老师的辅助下,让学生准备一节课,在主动参与中实践教学双边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4.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错别字较多的现象,每天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针对上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题目内容不宜多,题目也是分层设置,学生自己选择答题的难易指数,及时评价,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给予加德育考评分的鼓励机制,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有很大帮助。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有很多的学生加入到资料搜集,文稿演示,参与讲课的活动中来,使地理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提高了学生资料搜集整合的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课前小测使得每节地理课前都有学生在复习知识点来应对小测,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有所提高,错别字现象有所好转,但这项内容一定要长期坚持下来,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监督方法。

三、关注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及时将时事热点,地理现象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作为地理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要关注时事热点,细心观察生活,并把这些热点、现象与地理课堂联系起来,及时与学生分享,例如,天气现象:雨凇、雪灾、台风等;哥本哈根会议、各国友好交流等;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各种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体育赛事:奥运会、NBA篮球赛、南非世界杯等。

四、教师示范,动手作图

在上课时,教师尽量作简笔板画,把地理事物在黑板上呈现,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完成部分地图,或做地理小报等,把学生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演示或展板的形式展出,例如七年级下册学习区域地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后,让学生任选一个国家,形式不限来介绍一个国家,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多样,有手抄报、电子书、演示文稿、论文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能力,体现了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篇9

    一、美术资源的种类

    甘肃省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和遗存。甘肃的美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绘画与雕塑、民间工艺和建筑艺术。

    1.绘画与雕塑

    甘肃的彩陶以花纹繁丽、制作精良而闻名于世;而在甘肃绵延千里的狭长地域内,遗存着从北魏到明清时代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数十座佛教洞窟,构成了一条跨越千年时空的“石窟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堪称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为灿烂的一颗明珠;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马踏飞燕”一经出土就惊艳亮相于世人面前,在1983年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2.民间工艺美术

    甘肃各地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风格独特。陇东的剪纸、香包、皮影,临夏、甘南、陇东、陇南及河西等地的刺绣等,少数民族的唐卡、酥油花、面具等,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建筑艺术

    甘肃的地形地貌差异很大,民居形态也丰富多彩,各类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等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座琳琅满目的“建筑艺术大观园”,实在是对高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优质资源。

    二、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及地方艺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甘肃的传统美术悠久历史的了解,指导学生去调查学校周边美术的主要种类,如,陶瓷、壁画、刺绣、古建筑等;参观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博物馆,收集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实物等资料,例如,在进行彩陶内容教学时,可以在进行器型、装饰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时,了解甘肃陶瓷发展历史以及美感的多样性和陶瓷主要的制作流程。甘肃全省各地现在几乎都存有数量颇丰的各类型彩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对甘肃彩陶的历史与现状、造型、用途、装饰、纹样等进行分析比较整理之后,实地参观调查学校所在地各类型彩陶,对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中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补充扩展等。

    我们还应当关注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选择与美术相关的资源,如,在学习“莫高窟壁画艺术”时,除了了解凝聚着千年人类智慧的莫高窟的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之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如壁画的制作过程、飞天形象等课程内容,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民间美术内容”的教学时,我们可以设计一课《正在消失的国粹——陇东皮影》,教师可以查找有关陇东皮影戏的资料,包括它的历史、现状、经典剧目、制作方式、制作原理、角色分析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使他们对甘肃本土的民间皮影戏有所了解。

    三、美术教学取得的成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美术教育的空间和实施渠道得以拓展,也可以使美术教学取得了更好的成果,具体表现如下:

    1.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传承了本土的优秀文化

    通过短期的教学实践证明,结合当地各种丰富的生活资源给学生开展相宜教学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学习,学生都学会了以亲切而富有美感的方式去认识、欣赏、关怀本土文化,如,在学习了《莫高窟彩塑》后的课后小结中,有学生说:“我曾经认为甘肃很落后,没有什么伟大的文化,然而,在这节课上我意识到自己原先的看法是错误的,甘肃有如此久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为它自豪……”

    2.丰富了国家的美术课程,提升了美术的课程内涵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应当依托甘肃本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等美术资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家乡、走近社会等更为广阔的美术学习空间,形成富有本土特色的美术课程教学。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开发与利用甘肃本土美术资源课程的学习活动,克服了日常美术教育教学实际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使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观察能力,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4.树立了全新的教材观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即地方艺术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美术教师不仅应当会教美术,还应该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也势必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具体实施中将地方艺术引入课堂所遇到的困难

篇10

关键词:科技查新;地方高校;图书馆;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信息日新月异,信息量与日俱增、浩如烟海。科技查新服务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撑,能帮助科研工作者从渺如沧海的科技信息中,检索出可靠而丰富的信息,为科研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科技信息。近年来,科技查新需求量迅猛增加,但由于国内现有的查新机构相对偏少,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查新需求。鉴于此,笔者在分析我国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科技查新工作现状,探讨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

1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机构现状

1.1查新工作站与查新报告

为了解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现状,笔者统计了2007年到2010年的教育部查新机构相关数字[1]。从近年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及查新报告数量的情况来看(见表1),查新机构数量逐年明显上升,查新机构数量从2007年到2010年上升了18%,查新报告总量及每所平均量从2007年到2010年分别上升了83%和55%,可见,科技查新需求旺盛,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教育部查新机构为本校服务量来看,从2007的52%到2010的44%,总体呈现服务量不足且具有下降趋势。从外校服务量来看,从2007的49%到2010的56%,总体呈现服务量增加的趋势。可见,科技查新社会需求旺盛。另据调查,科技查新机构每年的查新高峰期间,大多数查新机构的查新工作人员须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突击完成近百个的查新报告,且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还要保证查新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所以查新员的压力非常大[2]。说明目前科技查新机构的数量明显不足,查新机构不能及时的为当地科研提供满意的服务,科技查新工作压力日益增大。

1.2查新机构地区分布

根据科技查新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受理科技查新的专业范围,我国查新机构大致划分为3大系统[3]:综合性查新机构,包括全国范围、各地区、各省区及一些地市级图书情报机构;专业性查新机构,包括各部委(除教育部外)审批的专业性情报机构;高校系统的查新机构,教育部审批的高校图书馆及专业部(委)审批的各部属高校图书馆[4]。为了解教育部所属科技查新站的地理分布,笔者统计了教育部67所科技查新站所在城市和地区[1],从近年来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机构地区分布的情况来看(见表2),大多数查新机构分布在省会及省会以上城市,在有的省会以下城市,查新站的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可见,现有的查新机构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查新机构的分布受到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制约,科技查新站的设立是要为科技创新和科研开发等提供情报服务,是科研人员的有力助手。查新机构的分布不均衡会给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更是需要以科技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增长,因此,只有多设立查新站才能更好满足这些地区科技发展的需求,促进查新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合理性。

2地方高校科技查新现状(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2.1河南省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现状

目前,河南省具有教育部科技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仅有郑州大学一家。而单河南省高等院校就有120余所,企事业及科研机构上万家。郑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的查新课题量逐年递增,查新工作的高峰期也变的密集与频繁,远远不能满足查新需求。因查新站常常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查新员会超负荷工作,这样有损于科技查新报告质量的提高。另外,对于查新委托人来说,有时需等三个星期以上的时间才能拿到查新报告,这样影响了查新委托人的科研进程。其次,对于河南省其他城市的查新委托人来说,往返于两城之间,这样会给与查新员的交流上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也会造成了查新委托人的经济和时间上的浪费。总之,在河南省现有的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机构不能满足科技查新需求。

2.2河南科技大学科技查新现状

河南科技大学所在地洛阳,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拥有大中型企业上千家,各类科技机构600多家,三甲以上医院10多家,高等院校10多所。目前洛阳还未有一个查新机构,据不完全统计,洛阳市每年去外地做的查新报告有上千项。河南科技大学于2009年开始开展科技查新工作,因未完全获得教育部查新资质,所以只为本校教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课题做查新服务,当年查新报告数量为100余项,2010年科技查新报告数量为120余项,2011年查新报告数量150余项。从2012年开始,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与具有教育部科技查新资质的查新机构,包括海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遵义医学院,等高校合作来开展科技查新工作,2012年度科技查新报告数量相比于2011年度来说,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满足了洛阳市科研工作人员的查新需求,得到了查新委托人的一致好评,科技查新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3科技查新服务措施

3.1查新站之间的合作与帮扶关系

高校要开展科技查新服务首先要具备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的资质,由于超步晚,一些尚未获得查新资质但已具备开展查新工作条件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可以通过与具有查新资质的对口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与帮扶关系来开展查新进行有效的管理。(2)依法处理好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推进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的全面发展。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我们认为并不是不可调和。关键是要坚持文物所有权国有,工作中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文物保护法中已明确指出,“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其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3)文物部门自身也应改变工作思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以管理为主为以服务为主。作为文物管理部门,不能坐等环境的变化,而是要不断的清理自己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把文物保护与培育民族精神,与发展先进文化,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地改革创新。这也是今后文物管理部门一项长期的工作。具体地讲,今后不能等着别人让我们管理,而是要把管理变成一种服务,让被管理的文物开发单位觉着需要文物管理,主动接受管理。(4)设立文物保护基金。简单地讲,国家的文物不能白用,应当从经营文物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国家的文物保护事业。《文物保护法》也讲到了“国家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物保护社会基金,专门用于文物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因此设立文物保护基金即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资金的主要来源,可以从文物使用单位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文物使用补偿费;也可以通过社会上企业赞助、个人捐助等形式获得。文物保护基金的设立一方面可以缓解县财政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能使文物保护得到一个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使更多的文物得到保护。这部分钱收上来后要专款专用,专项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挪用。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文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旅游事业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又存在着许多矛盾,有些还很尖锐。但只要我们坚决按照文物保护法规的要求办事,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发展一定会形成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