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息的幸福范文
时间:2023-03-23 15:5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翁息的幸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想知道席琳・迪翁为她的双胞胎宝贝准备了什么样的摇篮曲?不,不是“Because You Loved Me”,也不是“My Heart Will Go On”,这位声线犹如自深海婉转而来的流行天后坚信她9岁的大儿子查尔斯会完美地肩负起这一任务,因为他绝对具备了不逊于母亲的音乐才华。“我们一直在为这对宝贝唱着‘take me out to the ballgame’”,席琳・迪翁愉快地耸耸肩,“查尔斯爱极了棒球并常常唱这支歌,所以我们一定会坚持唱下去”。
音乐王国里所向披靡的席琳・迪翁曾荣获过5次格莱美奖、12次世界音乐奖、7次美国音乐奖、21次朱诺奖和39次Félix 音乐奖,然而把这些奖项全部加起来也不足以抵消她在2009年遭遇的那次流产之痛。一切再度形同暗夜行船,孩子是唯一的光。于是,已经42岁的席琳・迪翁一面坚强地接受第六次人工受精手术,一面不停地祈祷,希望上天能够赐予她一个新的生命。去年3月份,当两个孩子以灵巧静谧的姿态进入她的腹中时,席琳・迪翁的心柔软了,她终于从上帝吝啬的签筒里抽中了一支上上签。
最勇敢的母亲
母爱是世上最无私的爱,借助这样一道爱的光辉,席琳・迪翁变得格外美丽,并且勇往直前。
1994年,26岁的席琳・迪翁嫁给了比自己年长一倍的音乐经纪人勒内・安吉里尔,这对标准的老夫少妻是圈内无人不晓的深情伉俪。可惜,结婚5年后勒内就被诊断出罹患淋巴癌,虽然之后病情得到控制,却影响了他的生育能力。于是席琳・迪翁决定通过人工受精的方法来为丈夫实现做父亲的愿望。
2001年,他们依靠这个办法迎来了第一个儿子查尔斯。孩子的到来把这个原本只被音乐充斥的家庭抛上了欢乐的波峰―“音乐固然美妙,但这世上会有什么快乐能胜过拥有一个孩子呢?”
生下查尔斯之后,席琳・迪翁渴望为丈夫再添一个孩子,于是在接下来的9年里共尝试了5次人工受精手术,却都以失败告终。2010年2月,席琳・迪翁在节目中表示虽然自己的5次人工受精手术全部失败,但自己与丈夫都不会放弃。“这是生命,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想通过努力去得到⋯⋯如果我真的怀孕,我会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如果没有,我仍是幸运的艺人、特别的妻子和好儿子的妈妈。”人工受精所要承受的痛苦非常人可以想象,而坚持进行这么多次人工受精且屡败屡战的席琳・迪翁实在是勇敢得令人尊敬。
美国媒体曾这样形容她:“她高贵优雅、充满活力;她喜欢孩子,但不仅限于此。她在上帝面前坚强得令人吃惊,那种柔软又执着的态度使她与不幸狭路相逢却毫发无损。她对沮丧和灰心不感兴趣,始终相信当事情坏到不能再坏的程度时就会变好。”果然上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3月,在接受第六次人工受精手术和东方式针灸疗法之后,惊喜悄然而至。“在我怀孕初期,医生检测出我肚子里怀的是三胞胎,但一周之后,他们就只能听到两个孩子的心跳,其中的一个小宝宝和我们告别了。”黯然几秒钟之后,席琳・迪翁很快又高兴起来:“但我们还是欣喜若狂,本来只祈求一个孩子,现在却得到了双倍的惊喜!”
童话般的幸福
“所有痛苦都是值得的,他们太可爱了。让家和我的内心充满爱,这就是生命的伟大之处。”
现在每天清晨,丘比特岛上的第一缕阳光都会穿过花园小径旁成荫的绿树投射到席琳・迪翁家乳白色的宅邸中,那里沾满了佛罗里达州海风好闻的气味,鸟儿惺忪的啁啾点缀其间,与女主人优美的音乐相呼应。仿佛渐渐不耐烦这种极致的宁和,双胞胎中的哥哥尼尔森率先咧嘴大哭起来,紧接着就是弟弟埃迪。
9岁的查尔斯喜欢抢在大人之前照顾两个弟弟,他们的母亲则每隔两小时就会喂一次奶。她睡得很少却神采奕奕,深邃的眼睛时常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喜悦。她发现如果让两个婴儿单独待在一起,他们会互相注视并触碰彼此胖胖的手臂,这简直是引人不断观看的景观!这时她会不由自主地俯下身去亲吻他们――如同亲吻幸福本身。
事实上,丈夫勒内也在尽情享受着做父亲的每一分钟。早在圣・玛丽医疗中心的产房里他就亲手剪断了两个儿子身上的脐带,他为孩子取名尼尔森和埃迪,其中“埃迪”是为了纪念曾多次为席琳・迪翁写歌的已故法国著名词作者埃迪・玛内(Eddy Marnay)。此外,席琳・迪翁83岁的母亲泰蕾兹和两个年过五旬的姐姐也搬来新居照料席琳・迪翁和孩子们。在这个和睦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有机会给双胞胎洗澡或换尿布,这样勒内便不得不随时准备与4个女人展开争夺“育儿优先权”的激烈竞赛。“他常常给予纤弱的小儿子更多拥抱,然后宠爱地称二儿子为‘我的小熊’,再然后陪大儿子一遍遍讨论着将来父子4人一道去打棒球的计划。”
这里是巨大幸福的起点,爱与期盼精雕细刻了席琳・迪翁手上的全部时间,她必须在这一分钟给双胞胎喂奶,下一分钟陪查尔斯读书,刚与丈夫聊完天又听见电话清脆的响铃⋯⋯以至最后她只能裹着睡裙站在镜前问自己:“我是要梳洗,还是用25分钟来吃饭或者睡觉?”而这就是席琳想要的生活,它随痛苦出现,接着惊喜降临,虽然辛苦和劳累伴随整个过程,但如今双重的幸福则正在书写新的童话。
爱正环绕着我
“我的母亲依然健在,我的儿子正健康成长,此刻,无所不能的爱正环绕着我。”
篇2
每当读了几个的月的书,教育局都会安排两个假期,一个快乐的暑假和一个幸福的寒假,这是教育部历史悠久的安排,让同学们在假期里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在新的学年里再次奋发图强,取得新的知识。
我今年以径五年极了,假期即将来到,虽然期末考试非常紧张,但是面临的是一个快乐的假期,我的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了,梦寐以求的假期终于到了,我得计划使用“火箭”似的速度把假期的作业搞定,然后痛痛快快地玩个国藉水平来,可是使还没等我的计划实施,遗憾的是惊天动地的计划妈妈早以给我准备好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更可怜我这无法形容的心,这哪是假期呀!简直就是一个。
妈妈看出了我得心思,可能是她也觉得有些不忍心给我实施这个计划,微笑这对我说:“孩子,辛苦一下吧,开学就六年极了,面临的是考初中了,在这个假期里多学点课外知识,再把上学期的知识巩固一下,给六年级打好一个坚固的基础,,到了六年级你就不会太紧张了,你初中能考上重点班,那你小学就没白辛苦。”我无奈的眼光看着妈妈,脑子忽然翁翁地一片混乱,想起还要上外二课,奥数呀!英语了!嗨!我得计划就像水泡一样全炸了,炸的连一点水滴都没有空间,消失的九霄云外,我为了不让妈妈生气,只好无可奈何,忍痛割爱地露出了假惺惺的笑容。这是妈妈拿出了早已买好的书,《奥领匹克。作文大全》我的眼冒金花,心都快炸了,正想摔掉书冲向楼下疯逛地玩去,走为上测吗,可是身不由己,忍着头皮进了我那小小的软禁室,开始了比上学时还紧张的日子,这简直就是把苗助长吗!假期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吗!
我的日程妈妈给我订的水息不通,除了吃饭和睡觉,仅仅有两个小时的自由空间,还是在太阳下班后,这也是家长的道理,因为凉快了吗,我真想赌气连着俩小时都放弃,可是我实在是不敢赌气,甭在“聪明反被”了,那可就坏事了,只有服从家长的按排,像一只小绵羊一样,乖乖得跟这妈妈出去散步。
其实要认真地想一想,妈妈还要上班还要给我复习,真是劳命伤财,又是舍命陪君子,还不是为了我吗?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和未来,这是我的耳边又想起了妈妈的教会,“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篇3
犹如一股浊流,悄然地侵袭每一处角落。不仅如此,,还像可怕的恶魔,是它夺走了我们一切,他不知道让多少人犯下滔天大罪,他不知道让多少人无家可归,他不知道断送了多少青年人的美好前程,他不知道让多少人失去幸福快乐。
看了《迷途归途》,里面的三位主人翁,对一无所知,不知不觉沉迷于中,就永远不能自拔,最终一步一步走向死神,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她们吸毒一年,却为此付出了一生的血泪代价。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姊妹,一旦被控制,生活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她们为了吸毒每天到处招摇撞骗,,有的,有的偷东西,为了吸毒,有的假撞车,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作赌注。无论她们走到哪里,都遭受着人们歧视的眼光,她们的生活,日复一日,没有尽头。不仅如此,是毁灭性的危害,多少的无辜婴儿,因为变成孤儿,因为在刺骨寒风之中饿死的饿死,冻死的冻死。多少无辜的婴儿,本该是一条拥有无限美好前程的绚烂生命,却因送上了一生。
她们曾后悔,她们曾惭愧,她们曾自责,是把他们一步一步推向死亡的深渊,如今行走在死亡边缘的她们发出生命的警告,值得人们深思,远离,一步错,步步错。
回头是岸
虽难戒,但终究能戒。吸毒时间越久了,对人类产生的兴奋也逐渐越来越小,甚至于麻木。吸毒者,往往只是因为逃避毒瘾而吸毒。说起毒瘾,可真令人生不如死,能成功戒毒的仅有百分之一的人,他们都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曾有一位成功戒毒的人士,诉说起过去的往事。
曾经,他也是戒毒所的一位“瘾君子”,为了吸毒,不惜绑架一位8岁的小孩,向小孩的父母勒索,对于这个被掩盖住良心的人,如今却能重新走进社会,是因为,他凭着坚强勇敢,永不放弃的心。他走出了戒毒所之后,骑着自行车,环游世界宣传的危害性,并劝阻人们禁止吸毒。
篇4
一、 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主任应对班上学生有“心”
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真正地从内心爱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护,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深深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的爱比父母的爱更加广阔、更加高尚。他(她)必须无选择、无例外地爱孩子,给他们一点温暖,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此作为他们进步的起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因此,班主任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点带面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班主任爱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韩愈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因此,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自然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他们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凝聚力自然就形成了。
二、要使班级有凝聚力,班级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有没有共同目标、共同目标的好差,都能影响班级的风气和班级的凝聚力。共同目标是通过个体目标的实现而实现的。个体目标与个体现状的差异体现了学生发展与追求的差异。集体目标源于个体目标,又高于个体目标。两者的差异又会诱导学生产生新的追求与需要,调整设置新的目标。
所谓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风气。作为在一个有良好的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自然会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同学们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班风是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集体成员,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意气风发,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言而喻。
三、要使班级有凝聚力,就必须精心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班级组织有特色的活动,能使学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大家庭的温暖,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所在的集体是幸福的集体、团结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从而更加热爱这一集体。这样,学生就能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去。我国早期教育史上就有组织学生课余活动的记载。如:《学记》记载:“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故以虽离步辅而不及也。”很明显,它要求学生学习与游憩相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坚定不移的目的。可见,精心组织必要的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班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开展时必须要有个整体的计划。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并且通过同学们的精心组织与准备,最后顺利开展。同时,必须提醒他们:在注重知识的同时,也要发展多方面的才能,从而真正做到知能并重、一专多能。
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之间架起了桥梁,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相亲、相爱,使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关怀,增进了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另外,这些活动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舞台,提供了赛场,使他们能公平、合理、适度地竞争,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活动中,学生能当家做主,其人格得到了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加强,从而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四、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篇5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从清末民初到建国之初的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本书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是纵线,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是横面,愈拓愈宽,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权威鉴评】
白嘉轩是白鹿家族的族长,因袭了白鹿家族的统治地位。当白家在白嘉轩手中一度衰落的时候,他得知斜坡山地上有一块风水宝地,便巧妙地用换地的方式得到了这块风水宝地,并将自己祖人的坟墓迁到了这方宝地;同时,也加强了对子女的教育,送他们到外地上学。白嘉轩一生娶了七房媳妇,但他从来不在外面拈花惹草,他资助黑娃上学念书,但不准黑娃和小娥进族祠祭祀祖先;他不介人各种党派之争,但他对日本人的入侵同仇敌忾。所有这些既反映出他刚强质朴,也反映出他刚愎保守。
鹿子霖是作品中与白嘉轩相对应的人物形象。他贪恋女色,趁黑娃不在家时与小娥私通;为了达到报复白嘉轩的目的,阻止白家世袭族长位置的目的,他买通小娥与白孝文,并且将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为了在白鹿原争得一席之地,不惜用各种手段,买得一个乡约的宝座。在他的灵魂深处有其自私和不甚高明的狡猾的特点。
朱先生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他在白鹿原讲授学说,传授文化,规范乡约,并且处处以身作则,表现出儒家先贤的风范。朱先生去世后,幻化作一只白鹿向西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可见,作者是将其作为关中文化和儒家精神的象征。
鹿三是白嘉轩家的仆人,他对白嘉轩忠贞不渝,白嘉轩对他也极为友好,不仅对他尊敬信任,而且还使自己的女儿拜他为干爹。鹿三不仅对白嘉轩唯命是从,而且价值取向也与白嘉轩达到惊人的一致。鹿三杀死田小娥一定程度是族权意识的体现,是与作为族长的白嘉轩不谋而合的。
田小娥的命运本来就极其悲惨,死了之后还要被白嘉轩们建造的六角塔镇压着。但是,田小娥与黑娃的私奔,以及与其他几个男人的私通,却反映了她反抗压迫、向往幸福的一面。黑娃与小娥的爱情是真诚的,他为了得到小娥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当回到白鹿原时,白嘉轩不准他们进入宗堂,他也要和小娥在一起。后来,他出去闯荡世界,也反映了他真诚勇敢的个性特征。
《白鹿原》的创作,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讴歌,也是对现代文明的反省。作品既塑造了朱先生这一代表传统文化的理想人物,也精细地刻画了白灵这样一位敢作敢为、憧憬幸福、向往自由的新女性。当白灵牺牲的时候,人们也痛心地看到一只白鹿向远方奔去。
篇6
一、在歌曲演唱中让学生去表演
说起歌唱教学,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如何教学生识谱,如何打节奏,如何唱歌词等。为了让学生唱好歌,我在教学中始终将体验、感受和表现音乐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教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时,我主要以听唱教学法为主,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地方特色,在比较难的节奏和音准的地方,进行各个击破。授课前,先以阿凡提的故事导入,一下子让学生在心中树立了阿凡提乐善好施、爱憎分明的高大形象。歌曲学会以后,我请学生们分组创编、设计动作、准备道具、选派角色,扮演的角色有阿凡提、小树、太阳、小鸟、青蛙、少先队员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同学们戴上头饰等道具跟随音乐,发挥想象,边唱边表演。阿凡提教育少先队员要爱护小动物、爱护绿化的树木和草地,要那些伤害动物和植物的人承认并改正错误,最后课堂以阿凡提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自豪的结尾结束表演。整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地位,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歌曲的第二次创作之中。还有在教唱《理发师》《如今家乡山连山》《不再麻烦您,好妈妈》《哦,十分钟》等歌曲时,学生边唱边表演,效果很好。这种活动既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去表现音乐,同时又展现了风采;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既轻松地学会了歌曲,又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
二、在器乐教学中让学生去表演
在器乐教学中,我在选曲上做到由易到难,如:《小羊羔》《小星星》《草原上》《龙的传人》《友谊地久天长》等。每次学完一首乐曲,我都会请一部分同学到前台表演,这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拥有了成功感,同时留给他们的是鼓励和继续挑战自我的精神。我认为: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凡是上过台的学生,学习比以前更积极主动、乐曲也吹得更好听了。在器乐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那些小演奏家的作用让他们去辅导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班级中他们组建自己的小乐队,如:竖笛队、口风琴队、打击乐队,各队都有小队长和指挥。这种班乐队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去表现自我。特别是在教授器乐的演奏形式的时候,我会让他们亲自表演、师生共同演奏,这种形象的学习让学生对相对死板的理论知识,如独奏、齐奏、合奏、重奏、轮奏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也就使他们有了更为浓烈的学习兴趣。
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去表演
篇7
读完《飞鸟集》后,我不禁感叹,人世间竟有如此美妙的文学作品,它不同于其他作品的长篇大论,只是几句精美简短的诗句,从中却透着一个哲理,这就够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飞鸟集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飞鸟集读书心得1也是从阅读这本书中得知: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世界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就来自印度这个“诗之国”。
泰翁一生用英文出版的诗集共有六部:《园丁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采果集》、《爱者之贻与歧路》等。现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飞鸟集》收录的分别是泰翁《飞鸟集》和《新月集》的全译本以及《采果集》和《爱者之贻歧路》若干篇章。更贴心的是最后还附上本书译者现代著名翻译家郑振铎译的《泰戈尔传》,先读《泰戈尔传》回头再读其诗,从中既能了解到伟大诗人的生平大略,又能借助小传对赏读提供了一些理解的帮助。
《新月集》是描写儿童生活和心理的散文诗集。儿童的天真可爱,儿童的趣稚童贞,儿童丰富的想象,这些散文诗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天真纯净的儿童世界。还有母亲的温馨母亲的爱,都让人深深的着迷感动。仿佛再度回到童年。勾起了对童年往事和向母亲撒娇邀宠的温馨回忆。诗人创造出如此天真烂漫的诗篇,可见其拥有一颗如孩童般晶莹剔透的水晶心灵。
《飞鸟集》则都是一些生活零碎的哲思。这些随意的、短小的诗,经由诗人智慧的表达,译者的精准翻译,使其充满了诗的隽逸和深刻的生活哲思。简简单单一句,却蕴含了生命深刻的哲理,直抵每个人灵魂的深处。如脍炙人口的“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末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我的存在,对我是一个永久的神奇,这就是生活。”“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要被关在外面了。”等著名诗句都收录在其中。
泰翁的诗之所以历久弥新,之所以成为世界永久的经典,那是因为“他的诗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动和平,感到安慰,并且知道真正的爱。”
你看,你看,那天使的脸,我爱。
飞鸟集读书心得2读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同于读那些陽光中带着忧伤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别于读华丽中透着沧桑的古老爱情。泰戈尔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清新,读这些小诗酒香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开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明亮的晨。
三百余首清丽的小诗,取材不外乎小草、流萤、落叶、飞鸟、山水、河流……然而,泰戈尔将自然世界中的一切拟人化,并赋予他们灵性。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泰戈尔因这种人性化而整理思想的碎片,这也便是“思想掠过我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到了他们振翅高飞的声音”的意蕴所在。
《飞鸟集》带给我感受最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爱的思索。包括母亲对孩子永存的亲情、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人与自然间难以言喻的感情……都是用简短的几行字对爱做着隽永的诠释,美好又浪漫,深沉又伟大。在泰戈尔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唉,正如他在《飞鸟集》中所写的一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句话作为我最后的话。”
谈泰戈尔的作品,人们总能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和进取奋斗的精神鼓舞。他的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包涵的精深博大的人生哲理启示,则是他的诗的主要特征。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以—颗赤子之心,讴歌的是对人民的真挚的爱,抒发出对整个大自然、整个人类,以及整个宇宙间的美好事物的赞颂。他的诗像珍珠一般闪耀着深邃的哲理光芒,不仅唤起对大自然、对人类,对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爱心,而且也启示着人们如何执著于现实人生的理想追求,让整个人生充满欢乐与光明。
品读《飞鸟集》是一种享受美的过程,如一杯香茗,散发着缕缕热气,如烟如雾,仿佛置身美好的幻想世界。一切都活脱脱的,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眼前。这里是一片净土,翻阅着泰戈尔的文字,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魅力装饰着这篇土地,点缀着这个世界,清新的风格和朦胧的哲学思想更为它添了几分神韵。
飞鸟集读书心得3《飞鸟集》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笔下。读他的诗,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在俗世中脱胎换骨的超然,庆幸自己在喧闹的城市中寻找到一角宁静。飞鸟带给我的,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是一种爱与美交织的智慧,。
当飞鸟遇上我的心,我学会了爱。爱自己,是一切爱的前提。年华如潮水般推着我涌上远方的堤岸,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一点一点地老去,于是,我越发珍惜生命。是飞鸟,让我明白"爱就是充实的生命,一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才发现,每个角落,都有爱,有美,还有平凡的感动。当烦恼来临时,把它看得轻一点,淡一点,一切都好。何必要顽固地令自己沉沦在"苦"里头呢?能活着本来就是一种幸福了!
当飞鸟轻敲我的心弦,我学会了爱。爱大千世界,那是幸福的最高点。
世界是可爱的,在我们失意时,请别抱怨,请学会宽容,试着用心去亲吻我们的世界。
泰戈尔的爱就像海波一样荡漾开来,遍及全世界,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爱生命,不爱世界呢?
这是一个神的世界,是飞鸟的乐土,是人的天堂。这里的神并非遥不可及,并不高高在上,神以一种谦和的姿态相处着园中的一切。他们馈赏善的,更惩罚恶的。
权力对神说:“你是属于我的。”神把权力逐出了伊甸。
爱对神说:“我是属于你的。”神给爱出入他宫室的自由。
神可以以称道得到神眷顾而付爱的人为荣,也可以以夸口得到神特殊恩宠而发财的人为耻,这就是伊甸中的神,真正的神。
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
是喧闹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洋的沉默,陆地的喧闹与天空的音乐。”
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我不想弄清泰戈尔想表达的是什么,他更深入的思想也好,在那一瞬间都是没有意义的。
人类真的拥有太多了,多的不得不心存感激,感谢生活。
飞鸟集读书心得4说它有童趣,是因为《飞鸟集》中的诗,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死物”,并赋予它们“生命力”和“说话的权力”。例如:他在第36篇中写道,“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时便有歌声了。’”这句话就是作者赋予了瀑布“唱歌的权力”;又如他在第86篇中写道:“‘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藏在你心里呢,花呀。’”这是一则“花”与“果实”的对话,在对话中,作者好象给它们了生命力。
和人一样可以聊天除去泰戈尔清新自然的文笔,在《飞鸟集》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爱的思索。毫无疑问,泰戈尔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但同时更高于生活;他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巧妙地隐去了一些苦难与黑暗,而将所剩的光明与微笑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读者。
他对爱的思索,更是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青年男女间纯真的爱情、母亲对孩子永存的母爱、人与自然间难以言喻的爱……尤其是对于爱情,泰戈尔毫不吝啬地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来赞美爱情的美好与伟大。在泰戈尔眼中,世界需要爱,人生更需要爱,正如他在《飞鸟集》中所写的一样:“我相信你的爱,就让这作为我最后的话吧。”
在另一方面,泰戈尔捕捉了大量关于自然界的灵感。他说天空的黄昏像一盏灯,说微风中的树叶像思绪的断片,说鸟儿的鸣唱是晨曦来自大地的回音;他将自然界的一切拟人化。他让天空和大海对话,让鸟儿和云对话,让花儿和太阳对话……总之,在泰戈尔的诗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长与思考;,而他只是为它们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
而这,便也是《飞鸟集》名字的由来:“思想掠过我的心头,仿佛群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到了它们振翅高飞的声音。”
飞鸟集读书心得5“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是喧闹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洋的沉默,陆地的喧闹与天空的音乐。”
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心里是满满的感动,暖洋洋的感觉萦绕新间。我不想弄清泰戈尔想表达的是什么,是人类拥有的比其他动物多的也好,或者什么其他更深入的`思想也好,在那一瞬间都是没有意义的。
读诗需要的就是那一瞬。在那一瞬,我看见泰戈尔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夜风轻轻拂面,窗外灯火辉煌。所有的人都是那样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善感的泰戈尔停留在了那一个动人的画面里,于是有了这句诗。许多的动人画面就凑成了这本诗集。
我用自己最感性的一面去面对这些令人情不自禁地陷入其中的诗句。享受着与心站得最近的分分秒秒,人类真的拥有太多了,多得不得不新存感激,感谢生活。当我读着这些诗句,把自己从那些琐事中的时候,我对生活的态度完全变了。我安静地陷入了幻想阿訇泰戈尔的那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有时甚至会有想流泪的感觉,泪水会蕴藏着无声无息的复杂情绪滔滔而下,心中会流淌着那些柔软温和的歌声,所有的喧闹与烦躁都飞到了遥远的天边。
时光在每个人的身上留下了这样那样的记忆。我忘记了许多许多,许多自己认为应该铭记的都忘了,然而那一个个心中完美的瞬间却幸存了下来。
篇8
李沛为的母亲安宇女士认为:“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信任,我们教导孩子要有社会担当,为人要宽容、大气、朴实。”
不“放养”也不“圈养”
经常听到很多人说哪个家长命好,可以天天不用管孩子。这种情况也许有,但是凤毛麟角。安宇说:“我从来没有这个感觉。我个人觉得对孩子既不能圈养,也不能放养。社会现实复杂多样,必须要对孩子有所要求,完全放养是不行的,在各种诱惑面前,孩子很容易迷失方向。至于圈养,我也不能接受,世界之大,社会发展之快,把他锁在我们身边,怎么能培养出一个有独立见解和人格的人?”
这个时代对家长其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安宇看来,孩子的思想是自由的,行为上他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在孩子未成年之前,风筝线要在家长手上,父母一定要了解他的各种状态,比如思想动态、交友动态,他平时在看些什么书,学习上遇到了哪些问题……家长要知道,孩子是否在一个正常的成长轨道上。“他积极上进时,我会鼓励他、支持他,他沮丧失落时,我会包容他、温暖他,让他时时感觉到母亲就在他身边,支持他,陪伴他。”
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信任
安宇说:“每天放学我都会问他今天有什么收获,班上有什么趣事。可能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他常常会主动告诉我今天受到了哪位老师的表扬、学校又有什么活动、同学对待活动有些什么不一样的态度……他学习、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我都知道,甚至女孩子给他写字条,他都会告诉我他准备怎么处理。”
长久以来建立的信任和坦诚交流的习惯使安宇母子没有交流障碍。回想起来,这可能因为她从小就告诉儿子,可以跟妈妈讲任何真话,她不会因为孩子讲了真话而批评他,并且说到做到。同时,安宇不允许孩子对她讲假话,并告诉他,如果被发现,妈妈会很伤心,儿子连妈妈都不信任,做妈妈就太失败了。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信任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孩子信任你,你说的话才有意义,你的建议他才听得进去。信任还是相互的。大人毕竟经历多一些,很多事情可以跟孩子讲,对他是引导,也是信任。
为人父母要“备课”
有一句老话叫“慢工出细活”,培养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其实不管家长、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应该有一个意识: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安宇夫妻比较注重沟通,比如近段时间学校有些什么事情,孩子在哪些方面要注意一下,哪些学习习惯没有坚持好等等。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应该看哪些书,父母都会先讨论,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跟孩子提出来。安宇曾当过老师,教育学生是要求备课的。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更需要“备课”,要提前规划,长期的、短期的,孩子应该具有哪些素质和能力,要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沛为的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去过很多国家,他觉得一个人的思想、视野一定要打开。为此,父母让沛为自己多做选择、多去体验。包括报考哪里的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安宇夫妻都会尊重沛为的选择。他们一家人的共同想法是,一个人如果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学会了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将来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安宇的潜意识中,一个男孩子是应该有社会担当的,这种意识需要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中养成。沛为从小就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列队整队喊口令,培养了他的主人翁意识。后来担任学校大队长、校团委副书记、班长,组织成立各种社团,组织过全校五千多人的运动会、艺术节,在这些活动中,既锻炼了能力,更学会了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互相配合。
沛为曾到湖南湘西古丈县一中支教,那里的同学大多是苗族孩子。当时沛为正好从美国夏令营回来,刚刚见识了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一下子到了国内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巨大的反差让他觉得自己很有责任,必须把从外面看到的世界告诉当地的孩子。
沛为刚刚读完高一便支教当起了英语老师,有些学生年龄比他还大。但沛为见过世面,说着流利的英语,这让山里的孩子羡慕不已。那一双双透着好奇而真诚的眼睛,深深震撼了沛为。他当时就说:“妈妈你不知道,讲台下41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你,你要是有一点点讲得不好,都觉得自己没办法面对他们。”在那些孩子中间,他就是个“男神”,而他却更多地意识到了责任,他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另一方面,当老师的体验让沛为觉得,原来备课要花这么多代价,而讲好一节课是一件那么令他感到幸福的事。从那以后,他确定了要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的发展方向。
身教重于言教
在平时的生活中,安宇特别看重一个人宽厚的特质。她要求沛为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尽量照顾到身边的每一个人,比如做卫生,大家都选择擦桌子、扫地,你就选择拖地、擦窗户。这其实并不是小事,是一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养成习惯,放低自己,宽容、大气、朴实这些性格特征会慢慢形成。
篇9
关键词:特殊教育 班级管理 箴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181-02
笔者在特殊教育学校从事了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发现,用心去关爱呵护是我们教育者与这些学生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因此个人总结出的“爱、和、乐、美”四字箴言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1 箴字一:爱
十分激赏魏书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只有把真诚的爱融入到班级管理中,才能让学生在和谐的班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曾经,一位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说过:“没有教师对儿童的爱的阳光,学生就会混乱成模糊不清的一团。”
教育者(包括老师、家长和辅教人员。下同。)要有爱心。
爱是叩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虽然我们的学生或身患残疾,或心智损伤,但是,只要教育者对学生付出爱,尊重信任他们,理解包容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他们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恩慈,从而更乐于接近教育者,更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教育。而教育者对孩子充满关怀的言行举止也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熏陶和陶冶作用,让他们渐渐懂得人间的真、善、美,懂得真诚与合作,懂得如何为人,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懂得爱,学会爱。
要培养学生的爱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心教育不是一本正经绵软无力的说教,而应是饱含着丰赡情感的宣传。只有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溢着爱的环境,对他们进行爱心的涵养,才能真正培养出一群有爱心的孩子。
例如: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用讲故事、角色游戏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爱心的理解,体验爱心的重要和丢失爱心的痛苦,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时,开展各种爱心实践活动,通过爱心捐款,爱心帮助同学,爱心回报父母、老师、社会等各种实践爱、体验爱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爱的情感,学习爱的技巧,强化爱的实践。
爱是天地间最美丽的情愫,爱是尘世里最曲折的音符,爱是人海中最温暖的托付。也诚如圣经中所说:爱是凡事相信,爱是凡事盼望,爱是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要相信:有爱,学生则会自由成长;要盼望:有爱,学生就能蓓蕾初放;要忍耐:有爱,学生终将冲出泥淖;要坚持:有爱,学生必定展翅翱翔!
2 箴字二:和
俗语说:家和万事兴。也有句名言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魏书生老师也说过,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和谐的,温馨的。既然班级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就显得尤为可贵。班级的每一分子—— 老师、学生、家长(辅教人员),失去了“和”,便似一盘散沙,凝聚不起半点哪怕阻挡蝼蚁的力量。
老师与老师之间最应该“和”,我们同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不和,则不能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发展的方向,取得最大的进步。
家长与家长之间应该“和”,不和,会错失许多沟通孩子教育问题的良机,失去孩子健康成长的同龄参照,更容易给孩子成长造成不必要的阴影和遗憾。
教师和孩子之间应该“和”,试问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失去了理解和信任,如何让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顺利渗透,又如何让学生成功地回应我们的教育呢?
老师与家长之间应该“和”,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老师应该注重以家长会、家访、打电话和面谈等各种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增进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赢得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通过不同的交流渠道,“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警觉、多一份沟通”。
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应该“和”,他们是班级的主人,也是成长的同伴。友爱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失去友爱,就如同一株小草生长在一片荒蛮的土地上,找不到一个同伴相扶相助,同抗风雨。为了营造和谐、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和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如“长跑接力”、“拔萝卜”、“分享礼物”等,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团结与合作意识。
3 箴字三:乐
快乐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体验之一,它源于内心幸福的体验,源于对外界满足的表露,它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礼物。人类有史以来就将对幸福和快乐的追求作为奋斗目标,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对追求人生的幸福和快乐都留下了美丽的神话、动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寓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
特殊儿童由于各种身心残疾,其成长本身就遭遇了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苦痛。这些饱受悲苦却又不谙幸福的儿童组成了我们的班级,要怎样才能把这样的班级经营得其乐融融呢?
课堂上,将“乐”字渗透教与学。可以是一张生动的图片,让学生看着乐;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歌曲,让学生听着乐;可以是一件精美的教具,让学生触摸着乐;可以是一个逗笑的游戏,让学生参与着乐;还可以是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小小的奖励,让学生自信且快乐……而我们,也将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课堂外,让我们的快乐去感染学生,并教会学生自得其乐。美国人卡耐基曾经说过:“许多不快乐的人会认为,只要改变处境,他们就会快乐。其实,这很难说。因此,尽量从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里获取快乐吧,别把快乐的愿望放在将来。”
我们要趁现在快乐。快乐其实并不难,只要心里有快乐,快乐便会无处不在:美丽的天空,辽阔的大地,伸手可及的近旁……无不闪动着快乐的精灵。要乐于从工作中找到价值,相信自己,提升幸福,保持快乐的心境,保持生命的热情,在每一个日子里内心都充满激情,脸上都丛生笑容,从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要教会学生快乐。学生生日的时候,组织一场生日Party,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节日的时候,教会他们做一张朴拙的贺卡,互赠一个浓浓的祝福;自由活动的时候,培养他们积极的爱好:拼图、涂鸦、折纸、串珠、十字绣……让学生的内心涨满阳光,让他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我们都是快乐的。
快乐,是心相连的默契,是手交握的温度;是清晨见面一声亲切的问候,是日暮道别一句细心的叮咛;是花朵张开那双春天的眼睛,是阳光洞开那扇紧闭的心门。即便残疾、即便苦痛、即便挫折,在这样一个充满融融乐意的班级,每个人只会更加坚强,更加勇敢!
4 箴字四:美
美的定义是人对自己的需求被满足时所产生的愉悦反应的反应,即对美感的反应。一个处处充满美的班级更能激发它的成员热爱这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自由健康地成长。
首先是关注教室的美。
洁净是美的教室最基本的要求。教室的卫生不应该完全依赖生活老师,教育者应带领全班同学齐动手,抹桌子、扫地、拖地、擦玻璃、摆桌椅等,用自己的劳动来净化教室,让每个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和培养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教室布置是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者要发动全体同学,选择他们喜欢的东西,用双手和智慧来布置教室,创造出有特色的文化环境,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涵。特别是要好好利用板报,可以随着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辟学生展示的宣传栏。比如学生的手工作品、书法、绘画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鼓励学生养一些花和草。这样,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中,智能在无声中得到提升,情操也会在无形中得到陶冶。
其次是关注心灵的美。
教育者自身应该心灵美。心灵美是人的教养、涵养、气度等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的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的内在依据。教育者只有具备一颗美的心灵,才能温柔地熨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感化学生困厄的灵魂。在锤炼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老师需要不断通过读书、写作、反思、学习,提升自己的气度涵养以及人文素养。
篇10
这三位作家的成长与其所出生家庭的浓郁的文学氛围,尤其是父母良好的文学修养分不开。正如伊林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曾写道:“我家充满着文学气氛。”
在沃罗涅日附近的奥斯特罗戈日斯克城有一户普通的犹太人家庭。丈夫是化工技师,妻子是家庭主妇。全家八口人,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排行依次是莫伊谢伊、萨穆伊尔(即萨・马尔夏克)、苏桑娜、尤季菲、伊利亚(即马・伊林)、利娅(即叶・伊林娜)。童年时代,孩子们在家里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亲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学习,鼓励他们追求知识,关心世界和人类。
父亲亚科夫・米罗诺维奇・马尔夏克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读古犹太宗教的书籍中度过的。他意志坚定、聪明好学,老师们认为将来会大有出息。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他突然终断学业,十九岁便去了一家小肥皂厂当学徒。
结婚之后,父亲仍然在肥皂厂干活。因为在小厂里“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经常带着全家人东奔西跑,走南闯北,最后在彼得堡定居下来,进了位于莫斯科关卡外的一家化工厂。他为生计四处奔波,成天忙忙碌碌,家庭的重担自然而然便落到了母亲的肩上。母亲是一位地道的贤妻良母,除操持繁重的家务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劳,为家庭付出的太多,母亲面容显得十分憔悴,虽然比父亲小十来岁,看起来要苍老得多。
父亲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然而他刻苦自学专业知识。为了看懂国外的技术文献和图纸,还自学了德语。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化学原理和一般工艺,并经常搞一些发明创造,进行各种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反复试验、屡遭失败之后,终于找到了制造肥皂和提炼植物油的诀窍,后来被一家大工厂聘为化工技师。在那个时候,一个既无钱又无文凭的打工仔,能谋到这样的职位就很不错了。父亲的这种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给孩子们作出了榜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母亲叶弗格尼娅・博里索夫娜・马尔夏克生于维捷布斯克的一个教师家庭。她端庄贤淑,很有音乐天赋,尤其爱看青年人崇拜的演员安德烈耶夫・布尔拉克的演出,听大学生们关于政治、宗教、道德、男女平等问题的激烈辩论。她酷爱文学,迷恋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和狄更斯的作品。
后来,在亚科夫家的六个子女当中,有三人在“充满着文学气氛”之家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且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最终脱颖而出,皆成为著名作家。
萨・马尔夏克,诗人、儿童剧作家、翻译家,被高尔基誉为“苏联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他从小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熏陶,爱好文学,开始写诗。念中学时,语文老师培养了他对古典诗歌的热爱,并称赞他初写的诗作不错,认为他将来会成为大诗人。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参与苏联第一家儿童剧院――克拉斯诺达尔“儿童城”的创建工作。 1923年出版的诗歌集《笼子里的孩子》给他带来了很高的知名度,使他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尤其是童话剧《十二个月》和《怕苦难见幸福来》在广大读者中享有盛誉。他还出版了《抒情诗选集》、文学评论集《语言修养》和自传体小说《生命的开始》。另外,他在文学翻译方面同样硕果累累,译过英国诗翁莎士比亚、威廉・布莱克、威廉・华兹华斯、罗伯特・彭斯等人的诗和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姜尼・罗达里的儿童诗。
马・伊林真名伊利亚・亚科夫列维奇・马尔夏克,科普作家,被称为“苏联科学文艺的巨匠”。自幼受父亲影响极深,热爱大自然。父亲闲暇时经常给他讲形形的奇妙无比的化学变化。有一次,看父亲做试验,烧瓶、蒸馏甑和试管里的各种液体不断改变颜色,他感到万分惊奇,觉得爸爸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跟父亲一样,也爱看书,特别喜欢季米里亚泽夫的《植物的生活》和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这两本书对他后来从事科学文艺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1924年开始写作,为儿童杂志《新鲁宾孙》撰稿。1927年出版了《桌子上的太阳》一书。后来,陆续出版了《十万个为什么》、《今天和昨天》、《征服大自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