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3:3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祭祖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维公元二00六年四月岁次丙戌季春上浣吉日清明佳节之期
炎陵西平郡李氏十一修族谱理事会代表合族二支六房十代六千余后裔嗣孙虔备香楮财帛、三牲素果不腆凡仪,致告于
天地神祇、日月星辰暨古酃西平郡李氏列祖列宗神前曰:
泱泱乾坤,盛我中华;五千浩史,礼乐邦家。沧海桑田,时幻;世事风云,物换星移。十修族谱前后,祖祠辉煌,四时祭,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享;半个世纪以来,县域增荣,日新月异。城郊变迁,岐祖墓冢无踪;文明遭劫,嶷祖寝荒碑毁。今逢盛世,国运升平,政策开放,殷邦富民。饮水思源,族人寻根问祖;怀德报本,雏议续修家乘。献策筹款,嶷祖墓碑复新;联络纂汇,族谱章目初成。时值寒食,乃上坟祭祀之佳期,十一修族谱理事会敬备时馐清酌与香帛,率合族嗣裔代表,以祖茔权当宗庙,藉弟墓招安兄魂,愆尤惶恐,赧然陨涕。伏祈:
众神来鉴,来格来饮
尚饗!
炎陵西平郡李氏十一修族谱理事会
主墓碑:宋西平郡古酃开基祖之一李公讳念八郎字克嶷墓
墓联:徙拓古酃千秋业
衍成今世万卷书
横联:崇烈佳城
副碑一:千年盛赞
深缅嶷祖赣徙湘,千载时空历沧桑。
明代黄衣甲酃邑,清廷紫诰荣庙堂;
英灵蠃负依依在,贤哲蝉联世世扬。
永绍箕裘宗功振,丰碑重树万年长。
炎陵西平郡李氏十一修族谱理事会敬撰
公元二00五年岁次乙酉冬至立
副碑二:杏梅林记
邑东南不一舍,百家烟村曰坂溪。庙墩巽之邱,虬松参天,杏梅成林;盛夏红梅串串,深秋银杏累累。墨客云集,赏杏啖梅;“杏梅林”名胜鹊起,蜚声遐迩。
宋嘉佑间,古酃西平李公克嶷卜而瘗之。坟茔庄穆,视野广轮。双汇环岭前,层峦翠山巅;极目群峰竞秀,俯瞰百亩膏腴。书云“林缁杏坛,琴谱梅庵”;巧合附会,缘丝万千!语谓地灵人杰;睹李之衍茂,乃祖牛眠,得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所尔。(佚名)
篇2
早上一出门,老天爷愁眉苦脸,满眼泪光,好像有了伤心事,难以言说。妈妈开车,带我来到山下的小店买祭品。拿一束假花、一沓纸钱、一团鞭炮、一扎黄纸,一把香,一袋金元宝。结完帐,很快就出来了。
来到山上,我满眼都是绿,你看这些树有墨绿、青绿、碧绿、浅绿、嫩绿、粉绿,绿的发黑,绿的出奇。映山红粉红粉红的,开的可热闹了。
爬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亲人的坟墓旁,把买好的假花和香插到了亲人的坟墓旁,然后掏出打火机,把香纸和纸钱烧了。
篇3
关键词:西周 青铜器 铭文 祭祖
中华民族,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崇祖观念,后逐渐在“社会生活中固化为人们长期恪守的“礼”。 西周时期,祖先崇拜与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宗法制度,成为维系当时社会政治的重要的伦理制度,并逐步整合成为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中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注1)
古人既敬神,也敬祖。中国至周代达到了祭祖的, 成为是神权崇拜的主流,并在祖先崇拜的信仰中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基础。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长篇铭文,也为我们研究商周祖先崇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祭祖与祖先崇拜的产生和发展
古人认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祖先崇拜最早是由鬼魂信仰发展而来, 从距今两万年以前的山顶洞人出现最早的埋葬开始就已产生了原始的宗教灵魂观念。至奴隶时代,人们有了明确的父系血缘关系后, 以血缘亲属的鬼魂作为崇拜的对象, 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祖先崇拜。商代时政权被神化,商人对祭祀极尽狂热,祭上帝和鬼神同样体现着政治内容。西周时期,以宗教和政权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宗法文化逐渐代替了原始社会的巫卜文化。周礼以新型的祭祀谱系和等级差异体现周人强烈的宗教意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不断整合成周礼的组成部分。(注2)
西周在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建立的宗法制.因为宗法制度要求有严格的世系相承的关系,那些有建功立国的贵族,他们的子孙都要享受他们的余荫,所以必须要祭祀祖先,并且追述祖先功勋,祭告自己所获得荣耀,感谢祖先,使自己在宗族中获得地位。
至春秋战国, 诸子学说成为主流,古代宗教开始衰落。祭祖虽也开始衰落, 但并没有被废除,而是被作出新的诠释, 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 秦汉以来,在这个时代的很长时期里, 中国传统文化在尊崇儒学的口号下发展, 先后经历了儒法合流、儒道合流、儒释道合流, 前一个时代形成的祭祀文化则一直延续下来, 祭祀的文化内涵基本没有改变, 只是各个朝代的具体祭祀活动有所不同而已。(注3)
二、祭祖现象在西周金文中的反映
青铜器铭文中记载祭祀先祖先父的材料很多,殷商晚期及两周人们对祖父两代的祭祀频繁程度是不同的, 明显地体现出祭父更为频繁。(注4)
西周人明确地宣告, 祭祖是他们对祖先孝的行为表现。西周金文如 “天子明德, 显孝于申”、“ 用追孝于皇考己白” 等将祭祀作为对祖先神的“显孝”和“追孝”。 祭祀祖先是为了获得祖先神的保佑和赐福, 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西周时先民的祖先神崇拜一方面体现着报恩的孝道思想, 另一方面又蕴含着功利性的向祖先神祈福求佑的思想。祖先崇拜由最初的宗教目的和西周时出现的道德孝义结合在了一起。
1、祭祖与尽孝
“灭宗废祀, 非孝也” 。对先祖先父尽孝之责不仅出于血缘情感, 更与所有宗族成员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宗庙祭祀目的在于昭孝, 子孙孝事家长, 民知孝悌而犯上者鲜,《礼记·祭统》说“: 祭者, 教之本也。”
西周早、中期的铭文中, 祈祷语并不普遍,而与享孝、追孝相应,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 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享孝、追孝祖考能强有力地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这便成为“享孝”、“追孝”盛行于西周晚期的重要原因。
2、祭祖与祈福庇佑
对祖先的美化与崇拜并没有导致真正意义上的, 而是落实在现实的功利之上,“万望予以眷顾”, “万望福佑子孙,万望驱邪禳厄”,就是为了得到祖先的庇佑。西周成王五年的何尊;西周康王二十三年的大盂鼎;周孝王时代的大克鼎等让我们看到:周王室对重臣们的厚爱和赏赐和政治上的利益与祭祖联系到了一起,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等,贵族们企图通过祭祀活动,以维护他们的特权和世世代代不劳而获的生活方式。(注5)
三、西周金文中反映祭祖的本质和意义
从出土青铜器铭文中关于祭祖问题的探讨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青铜器铭文中“追孝”与文献的“追孝”具有相同内涵, 皆指追述、缅怀先辈之业绩与美德, 以承其志, 继其业。在周人的观念中, 西周晚期贵族们热衷的享孝、追孝是父祖神灵与子孙的互惠活动, 即子孙通过享孝、追孝活动孝敬祖先, 祖先则能庇佑子孙, 赐寿、保禄、授福。这一互惠活动对于身处乱世的子孙们而言, 无疑是一种尤为必要的心理慰藉。
另一方面享孝、追孝活动是增强宗族凝聚力的有效手段。通过频繁地享孝、追孝父祖, 能强化族人同出一祖先的认同意识, 从而激发其归属感与责任感。就子孙而言, 只要同出一祖先, 共同享孝、追孝祖先,便能受祖先之庇佑, 被赐禄降福与消灾免祸;祖先则以飨食的方式要求子孙世承祖业, 永守宗庙, 世不绝祀, 克尽孝道。
中国的祖先崇拜能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与宗教和政治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理论,并且能够能源远流长地传承下来,是因为其有效的整合了各个民族,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与今天的和谐社会相呼应。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全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2]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9 .
[3]刘宝才.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J].协商论坛,2008(4).
篇4
一、伐区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情况
修文县新场村地处云贵高原,属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风交替明显,降水较多,水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2.8度至14.5度,年平均降水量986mm,最高气温可达32度左右,无霜期为266天,土壤为黄土,母岩为碳酸岩,平均土厚为40cm。新场村距小箐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新场村位于小箐乡东面,东接久长镇茶山村,南靠久长镇兴田村和龙场镇放马坪村,西抵崇恩村和凤凰村,北邻万兴村和大林村,全村共辖8个村民组,村委会驻新村,距乡政府9公里,村地东高西低,交通便利。
2.社会经济情况
小箐乡新场村行政区域总面积为7.4公顷, 共8个村名组,1310口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亩,人均年收入4000元,村民经济来源以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3.森林资源情况
新场村林地总面积140.6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92.48公顷;灌木林地面积为22.01公顷;宜林地面积为26.12公顷。乔木林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栎类、软阔类等,灌木林树种为马桑、盐肤木、小果南烛、月月青、悬钩子、毛栗、白花刺、榛、金银花等。
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此次烧毁面积为145亩,根据修文县第三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成果资源显示,该林区主要树种为马尾松,林种为防护林,林组近熟林,森林类别为一般公益林,林地所有权为修文县小箐乡新场村,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及林木使用权为修文县新场村六、七、八组所有,林权证号为:5201230501676,林区内主要乔木树种为马尾松。
二、采伐设计依据和原则
1.设计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2《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1.3《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1.4《关于规范森林采伐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5修文县林业绿化局委托书
1.6修文县森林防火办关于对修文县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火烧木清理的采伐意见
1.7修文县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权证(复印件)
2.设计原则
2.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
2.2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
因地制宜,尽量降低采伐成本,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提高木材利用率的原则。
三、伐区调查方法及结果
1.伐区范围
根据《修文县森林防火办关于对修文县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火烧木清理采伐意见》及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提出的申请,本次设计采伐范围为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
2.伐区面积调查
用1:10000地形图现场勾绘,CAD进行面积求积,经调查,本次伐区面积为9.7公顷。
3.伐区蓄积调查
根据国家、省、地相关文件及相关采伐技术标准及要求,本次调查采用样地进行调查,结合伐区实际,伐区需设置2个样地进行调查。
4.出材量计算及测算结果
根据样地采伐木造材记录结果用《原木材积式》,计算径阶单株出材量及出材率,凡梢头没有达到规格要求的伐到木作为非规格材计算,再推算小班规格出材量及非规格材。
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伐区小班内本次共需采伐林木蓄积177立方米,其中:规格材129立方米,非规格材73立方米。
四、采伐设计
1.采伐方式
本次采伐类型为主伐,采伐方式为皆伐。
2.采伐强度
由于本次设计的伐区为火烧区域,故蓄积及株数采伐强度均为100%。
3.采伐时间
本次采访时间安排在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具体时间以林木采伐许可证上规定时间为准。
4.采伐准备工作
4.1安全生产
采伐所需用工由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自行组织人员进行采伐,加强伐前安全生产人员培训。禁止未经培训或技术不熟练的人员上山伐木,如发生安全事故由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林场负责。
五、林木采伐
1.办理林木采伐手续
办理流程:林木所有权利人提出书面申请——村民委员会审核盖章——乡(镇)林业站调查核实签章——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签章——森林资源管理站审核——县局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县局主要领导审核签字——森林资源管理站办证。
2.工作步骤
2.1公示
2.2办证
2.3伐区拔交
2.4青山检尺
2.5伐倒
2.6归楞及检尺
2.7销售
2.8林地清理
2.9伐区验收
六、更新造林设计
1.报批程序
根据林地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利人提出的申请,本次采伐区域的林种未发生改变,故不需由林地、林木所有权利人向县人民政府提出更改林种书面申请。
2.设计依据
2.1《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2.4《造林技术规程》
2.5《贵州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3.更新原则
3.1适地适树良种状苗的原则
3.2及时更新的原则
3.3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的原则。
4.更新方式、更新面积及技术要求
4.1本次更新方式为人工更新,为防护林
4.2更新树种
本次更新树种为刺槐、滇柏。
4.3整地要求及栽植密度
整地要求:整地方式为块状,规格为:刺槐、滇柏40cm×40cm×30cm,密度为167株/亩,株行距为2m×2m,块状混交,混交比例为7:3。
4.4需苗量
需苗木24215株:刺槐20000亩,滇柏4215株。
4.5时间及要求
整地经林业部门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植苗。时间要求从2010年12月20日开始到2011年2月20日前完成。
4.6技术标准
4.6.1苗木质量
刺槐、滇柏:苗木要求为一年生容器苗,充分木质化,色泽正常,无损伤,根系未受损,苗高25厘米以上,地径0.25厘米以上。
4.6.2栽植方法
栽植时,在林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栽植时以定植点为中心,清除穴内杂物,回填表土;苗木扶正,回表土盖根系。
4.6.3抚育措施
每年对更新林地抚育1~2次,抚育方法以锄抚为主,除草扩穴、松土培蔸。
5.林地管理
5.1苗植完后,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造林地进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工作。
5.2作好防汛抗旱的必备设施。
5.3做到有专人看管,防止森林火灾和人畜危害。
5.4做到有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
6.更新验收
伐区更新验收在更新完成后进行,由修文县林业绿化局负责组织验收,给检查验收不合格,由小箐乡新场村六、七、八组继续进行造林补植,补植完成后3年进行复查。
7.投资概算
本次更新造林面积9.7公顷(145亩),共需资金47055元,具体投资如下:
7.1植苗:刺槐、滇柏按0.7元/株计算,共需145×167×0.7=16950.5元。
7.2管护费:需进行管护五年,20元/亩?年,共需管护费145×20×5=14500元。
7.3苗木:刺槐、滇柏按0.3元/株计算,共需145×167×0.3=7264.5元。
7.4不可预见费(包括病虫害防治、补植、防讯抗旱等)按直接投资2%计算,共需费用1500元。
7.5划设计费:接直接费投资的2%计算:共需1500元。
8.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用材林达到采伐期限后,可提供250立方米木材,按每立方米500元计算,其产值为12.5万元。
8.2社会效益
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当地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提高了地方林农的收入,对稳定社会、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
篇5
1、2020年清明节一共放假3天。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3、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1、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2、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3、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4、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
2、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老人的遗像一般专门放置在一个地方或者是珍藏起来,然后到清明节的时候再拿出来进行供奉。遗像,死者生前专门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后人追忆的照片或画像,亦作“遗象”。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copyright xzhufu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祝福】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xzhufu.com
篇10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的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向来十分重视,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
(后为春祠)之礼,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据《孟子》记述的一则笑话说:在齐国有一个无所事事又颇好脸面的穷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饱归家,声称自己有诸多富贵朋友,对妻妾颐指气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踪,发现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贵之家,而是乞讨于墓地之间。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以酒食在墓区祭拜先人的习俗。但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对于身份低微、财力薄弱的庶民阶层来说,并不普遍。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因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观念日益增长,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
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清明到,儿尽孝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们就忙着上坟祭扫,湖北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清明祭祖扫墓都显得出奇的热闹,古代帝王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地。祭扫的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围内均可。民间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说。这样的习俗规定显然为人们提供了时间选择上的便利,特别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必拥挤在清明当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坟祭扫,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唐代以前已有烧钱祭亡的习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将钱纸插、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有的压在坟头,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这种因禁火而改变的祭祀习俗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唐・王建《寒食行》), 但民间习惯一经形成,就往往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传统,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环境下仍然流传,挂钱成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随着寒食禁火习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们不再忌讳烧纸钱,再说清明本来就是钻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炉香”,自然有它的灵应。烧纸钱与挂纸钱的习俗并存。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这种习俗行为,“但有陇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寒食行》),由墓上有无新土可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民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说法。清明祭扫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的确不能等闲视之。民间也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习俗压力,“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的告诫。
清明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是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团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如《诗经・公刘》所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饮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费用一般由专门的祭田田租开支,祭田为祖业族产。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兴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是一种“互惠关系”。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清明节俗及其演变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与踏青原来分属寒食与清明,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这就是后来清明兼并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进而促进时气的流行。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
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宋代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此时的寒食不仅收容在清明节下,清明踏青习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史称“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儿,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7)。《清明上河图》就更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清明时节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图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旺。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它有着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颂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功用。民间向有以桃弓柳箭削减煞气的做法,柳木号称“鬼怖木”。《齐民要术》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这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习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节已“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说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门。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插柳与戴柳在民间还有招魂与安魂的解释,有说“插柳留春”。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红颜”,留住了生命。
清明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俗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在那里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国时期也变成了“植树节”。清明节俗的新变化反映了岁时习俗演变的一般趋势。当然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展示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真的得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相关链接
清明俗谚
扫墓探亲、踏青、插柳、戴柳等节俗,民间自有一番生动的说法:
清明端午不来望,一生一世勿威风。
清明踏青,手脚轻健。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插柳挂青,福降农家。
作为时令节气,还有一系列跟农事气象紧密相关的谚语:
清明刮起坟前土,庄稼佬一年又是苦。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