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诗范文

时间:2023-04-04 15: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崔颢黄鹤楼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②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

③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样大的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地位很不高,“九儒十丐”,与讨饭花子名列排行榜之尾,让人很不提气。可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却能够使黄鹤楼屹立于武汉三镇。虽然这其间,几度沧桑,多次废兴,还休要看不起文人,正是这诗,才使黄鹤楼千年不倒。要没有崔颢的诗,对不起,这座楼恐怕早就完了。

④诗只八句,其实好读好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誉之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千古传诵,深入人心,以至人们能够习惯鹤去楼空的怅惘,而绝不能承受诗存楼无的遗憾。

⑤这首诗,即使在唐代,崔颢刚一落笔,便不胫而走,很快就遐迩闻名,广为人知。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后,突然涌上来赋诗一首的欲望,但见了崔先生的这篇作品之后,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大诗人虽是一个狂得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但他承认人家写得好,叹了口气,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出,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向后转,退出这场竞赛。

⑥崔颢的诗,让李白十分赞赏,同时启发了他的诗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点较劲的意思,这位唐代第一诗人,先后套崔先生的诗路,写过两首诗。第一首为约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犹未尽的李白,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期间,又作了一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方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⑦大家巨匠不害怕重复别人,即使仿作,摹描的痕迹仍在,但却因自己的才气,而能写出与崔作工力相敌、未易甲乙的佳构。尽管如此,李白的这两首力作,终究压不倒崔颢之绝唱。由此可见,崔颢的《黄鹤楼》,无论在当世,还是在后代,那在文学史上的不朽价值,是不由分说的,是毋庸置疑的,这才叫真正的传世。

⑧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修建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时候,嫌武昌的原黄鹤楼碍事,拆了。在很长一段岁月中间,武汉有黄鹤楼之名,而无黄鹤楼之实。拆楼以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动手重建,一直拖着,没有说修,但也从来没有人敢说一声从此不修黄鹤楼。最后,到底将楼修了起来,而且修得更堂皇。

⑨现在这座巍峨的仿古建筑,是上个世纪80年代重建起来的,成为武汉三镇一个亮丽的景点,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在促成这座名楼再现武汉三镇的诸多因素当中,应该看到,崔颢的诗,是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诗在,则楼必存。文学,虽说是很小儿科的东西,但有时候,秤砣虽小,力拨千斤。

篇2

关键词:登高怀古;以史鉴今;愁;对比赏析

一、《登金陵凤凰台》简析

《登金陵凤凰台》一诗是天宝年间,由时值中年的李白奉命“赐金放山”时,南游金陵,登凤凰台而作。全诗以登临金陵凤凰台的见闻为线,将历史与现实连接,以景衬情,以史鉴今,表达了历史的感喟以及深沉的思索。本诗格律整齐,意境深远,思虑深沉,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浑厚的思想情感。

一二句,诗人以“凤凰”传说起笔,昔日凤游于此,翔集山间,一时成谓,现今惟余江水空自流。今昔明显的对比,表达了对时空转换,时迁事异的感叹。“凤凰”乃东方神鸟,寓意吉祥。历史的辉煌鼎盛最终只剩一缕云烟,后人可见的只是江水悠悠。

三四句则进一步展开金陵之地的历史辉煌。此句用典颇多,“吴宫”乃三国时孙吴所筑之宫,“晋代衣冠”指东晋大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

五六句,作者将思绪转为现实。凭台远眺,远处,三山隐约,南北相连,历史辉煌终将逝去,敌不过江山巍峨,岿然不动。而江横白鹭洲,分水为二。自然之力往往是那么让人惊颤,于天地而言,人之所谓丰功伟绩,只存一时;人之所谓伟岸挺拔,皆不过是井底之蛙的夸夸自谈。论雄浑,论壮阔,又有什么可以与它比肩?

最后两句,确是诗人登高吊古,感怀伤时的真正展现。诗人视角骤变,从金陵之城调转北望,诗人李白虽个性洒脱,超脱世俗,然心中却不时不关注着现实。在金陵之城凭吊,难以避免地就想起了现实。虽心之所向,奈何浮云蔽眼,徒留忧愁。这里李白化用了“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谗臣当道,满腹经纶,却郁郁不得用,诗人的痛苦不言自明。

二、《黄鹤楼》简析

此诗为崔颢游览山川,登临黄鹤楼所作。该诗意境开阔,气象雄浑,以景衬情,表达了对世事苍茫的感慨,抒发漂泊思想之情。

崔颢此诗,语言简单自然,诗意清晰。曾经的仙人驾着黄鹤飞走,只剩下一座黄鹤楼孤立在这里。黄鹤飞走之后不再回来过,千百年来只有白云在这里驻足过。阳光之下,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绿草一片。天色渐晚,远眺前方,可是故乡在哪里呢?眼前只有沉沉的雾霭飘在江面,给人无限的哀愁。

前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从楼得名的原因起笔,“仙人之说”为黄鹤楼增添了无限的神秘。“昔人”于黄鹤楼处学仙得道,羽化而进入仙境。那黄鹤楼之地也处处透显着仙风道骨。千百年来,时迁事异,白云悠悠,人生如此短促,宇宙永恒。此句,仙风之痕明显,继而回归至苍茫青天,浩瀚宇宙,人生短暂。

五六句,转换角度,写登楼观景之感。晴阳之下,汉阳之景历历在目,鹦鹉洲近在眼前,然不管如何登高,故乡之地难以窥见。人之能力着实是有限的,时间短促,地域狭小。不及仙人之力,难比宇宙之一瞬。看自然之雄浑,方才知道人之渺小。

三、对比分析

在传言之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登黄鹤楼》,只见还颇有一段渊源。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李白确实以此诗为格调两次起笔。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若细观《登黄鹤楼》,亦不难发现其中颇有相似之处。

首先,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李白与崔颢是同一时期之人,二人出生时间也仅几年之差,可以说是同龄人,同处于盛唐年间,成长与生活背景相似,经历影响认识,这也算是二人诗文相通的一个原因吧。同时,李白一生之中,算是郁郁不得志的,在庙堂之上并不是硕果累累。在这一点上,崔颢与他是极其相似。崔颢一生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皆是无足轻重的小官。仕途不顺,使得李白历游山川。同样的,崔颢也是足迹遍及江南塞北。如此看来,二人算是同时天涯沦落人了,若是得见,必是惺惺相惜了。种种相同,使得二者在作诗之中的笔法与感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让我们来细看诗句:

李诗与崔诗同为登高怀古诗,二者在行文思路,起笔手法上十分接近。《唐宋诗醇》卷七:“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子心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崔诗前三句,“黄鹤”一词出现三次,然因为入声字的多次使用,读来有急促感,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李诗一二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同样是“凤凰”之词出现三次,同样的,由于声韵的安排,读来短促有力,避开了重复嗦之嫌。

篇3

中华书局《唐诗排行榜》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网友发帖称:李白感到压力很大,杜甫表示相信政府,王维认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白居易承认夺冠有困难,唐太宗宣布本人及家属不参加比赛。李商隐表示很有意见,张九龄同志表示围观就好,刘禹锡表示身为公务员将退出比赛以避嫌,坡表示暂与本人无关……那现在我们来读读精彩的唐诗华章,看看为什么李白压力这么大、李商隐对排行榜有意见,而唐太宗不愿参赛吧!

唐诗排行榜第1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此句也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②悠悠:久远的意思。

③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赏评: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又传古代仙人曾乘黄鹤过此,因而得名。本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后四句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晴川之树、萋萋芳草和烟波浩渺的长江之水,引发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上榜理由:

篇4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写下《滕王阁诗序》,诗与序均文采飞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叫人激赏叹服。

山西永济的鹳雀楼。唐朝诗人王之涣写下《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此哲理足以启人心智。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唐朝诗人崔颢写下《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传说李白登此楼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南宋评论大家严羽论唐人七律,以此诗为第一。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也脍炙人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别,依依不舍,情景感人。

湖南的岳阳楼。唐朝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写得景象壮观,气势宏大。杜甫《登岳阳楼》诗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登楼览胜之际。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表达了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先,为国分愁、为民谋福的崇高思想。一“先”一“后”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篇5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黄色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1、江南三大名楼都在江南。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2、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001年1月南昌滕王阁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4、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诗作《黄鹤楼》,每每读到这首诗时,总被那诗中美丽的诗句所打动。所以这次我们来到了武汉,先来到了黄鹤楼,登上了黄鹤楼,站在高高的楼上向下望去,浩浩荡荡的长江直扑入眼中。此时的他正象一条巨蟒奔流直下,时值傍晚,深红的太阳贴着江面,慷慨地用他的余晖在江面上铺设着、将金光尽情地泼洒着。金色的江面不停的荡漾着,随着波浪在不停的向前涌动。航行的船只在铺着金光的水面上徐行。隔江相望,正是晴川历历和芳草萋萋的景象。诗人崔灏想是就站在这里,想是就看到了眼前这样的景色,才写出这样的诗句。黄鹤楼和长江造就了诗人的情怀,造就美妙的诗句。而同时诗却让他们有了亘古的意境。我终于在这里把诗人的诗、眼前的景还有我的的所感溶到了一起。诗在记忆中浮现,景在记忆中深化,情感在心中升腾。武汉是一个有诗意的地方,只可惜我不会作诗,辜负了这眼前的美景。

远看长江总觉得和他有了很多的隔阂,这次我们来到了他的身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英雄”。这条大河孕育了多少的英雄豪杰,上演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想象他该是气势磅礴、奔流激荡。可是眼前的他却好象阅尽了人生的老者,这样平和的恬静的甚至是无声的从我们脚边缓缓流过。他在默默的回忆么?他在低低的诉说着什么么?还是在蓄势等待迎接新的英雄,来上演一段更精彩的故事?江边有一个壮年的汉子赤着臂膀在江水中搏击,不时激溅起浪花,围观者的喝彩声不时响起。长江你总算不寂寞了吧。应该会让你想起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勇者吧。长江你自己就是勇者,更是属于那些勇者。

乘上游轮,跟着它乘风破浪,看着船划出的水道,激起的白色的浪花,吹着有些凉意的江风,听着船前行的轰鸣。我们就这样在江上行驶着,想着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篇8

诗筒传诗。就是用盛具传递诗作。盛具用竹筒或特制的瓷筒。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墅,与时任地方太守的裴迪写诗唱和。因为该地竹子多,王维常用竹筒盛诗和裴迪互赠诗作。白居易任杭州太守,公余节假时与当地文人饮酒赋诗寄兴。诗人元稹时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白居易常派歌伎高玲珑、谢好好用瓷筒传递双方诗作,白居易为此还写诗记胜:“为向两州邮诗作,高谢来去递诗筒。”

诗板题诗。唐代是诗的王国,普天下崇诗。人们在风景名胜、商业店铺、旅馆驿站等地墙上粉刷出一块诗板,来供过路文人题诗。据传崔颢《黄鹤楼》、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从诗板题诗传开来的。李白游黄鹤楼,被眼前景物陶醉,但却不题诗了,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诗人过处,往往有人请求在诗板上留下诗作。李白游报恩寺,寺僧恭敬地捧出诗板要大诗人题诗。诗板多了,精粹却并不多,于是劣诗往往被抽下。诗人薛能游蜀地飞泉亭,见亭上“有诗板百余篇”,薛诗人把诗板全部抽走,只留下文端《巫山高》等诗板。刘禹锡过巫山庙,摘下千余块诗板,只留下数十块而已。

上山乞诗。寺院乃藏龙卧虎之地,寺僧中有不少诗人,因此有人上寺院乞诗。“山僧封诗寄,野客乞诗归。”有人乞诗,寺僧诗作也可以流传于世了。李商隐晚年穷居山林,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向大诗人乞诗。文人昆山带着数十丈布帛通过李商隐的远房亲戚引见向诗人乞诗,这一回让昆山满载而归,他乞得诗人《柳枝》五首。

文人窃诗。有的文人为了邀名声就窃取诗人新作为己有。唐代科举考试,有的文人写不出好诗应试就窃人之作。有一应试者盗得杨衡诗一首参考结果登第。杨衡当即责骂:“‘一一鹤声飞上天’一句,你偷了没有?”那人答曰:“此句知兄最惜,不敢偷。”杨衡见自己佳句未被偷,笑着说:“犹可恕也。”当时社会看好元、白诗,他们的诗常被人盗取。李商隐“镂月为歌扇,裁云作舞衣”二句被时人张怀庆“窃为己作”,只在二句之前加上“生情”、“出性”改头换面。当然,偷诗不道德,但也为诗的流传出了力。

诗人卖诗。古代没有稿费,但有“润笔”,写诗可以索润笔。中唐后卖诗较普遍,名人诗价值高,最高的要数白居易、元稹了,白居易一首诗索要一百金,白居易《长恨歌》卖给勾栏歌院五百金。白诗值钱,就是能唱《长恨歌》的歌伎身价也倍增。李益诗乐工争买谱曲,卖给歌院,因此李益诗可以作代价券,持有李益诗可以在勾栏歌院喝酒休闲,甚至还可以充当车马费、坐轿费。写诗有了价值,便刺激了诗人的创作热情,也使诗可以大量流传。

篇9

汉水疲乏,投于长江,互渗互融,汹涌奔腾,无泾渭清浊之嫌隙,承华夏兼容之博怀。

割现三镇,山水相映,草木葱茏,舟楫鳞栉。近却止步,仰而观之,展檐如欲飞之鹤,栖矗蛇山之巅。沃水涤其清秀,日月增其灵华。千年毁兴屡屡,虽其制有所变改,而雄伟未逊往昔。

置身其内,似仙幻游,壁画楹联,雅致脱凡,古韵溢然,疑时逆返。轻踏木阶,敛气而上,凭吊古贤,悾悾悼亡。子安遗鹤于壁,报畅饮美酒之恩;太白左迁经此,叹仕途跌宕之愤;崔颢诗题黄鹤去,孰能与之竞才思?骚客接踵不息,江水滚滚不竭,文人叩崇此地,似豪侠拜往长城。华装綷縩,和清风摇叶之微声;鸿儒咳吐,逐江水推浪之璧珠。未经弄璋之雅趣,得于钟灵成毓秀。

篇10

深入体会叠字的作用,发掘叠字运用的艺术美,对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大有益处。

一、表达深切的思想感情

叠字对表达诗歌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可以深化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就先声夺人,不同凡响。首句一连用了三句七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将词人在国破家亡、夫丧之后,在巨大悲痛和深切忧愁笼罩下的精神状态,多角度、多层次地做了深入细致的描绘。起笔“寻寻觅觅”从动态落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整日若有所失,东寻西觅,执著而急切地追索,焦虑难平,坐卧不安的心情。但词人在这场民族灾难中失去的一切――故国、丈夫、金石文物、幸福生活,哪一样还能回到身边呢?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衬托出只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孤独和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词人内心深层的直接剖露。凄楚、惨切、悲戚,种种人间最痛苦的感情在她区区方寸之内交织着,绞动着,积聚成一股不可遏制的感情洪流。一连串的叠字成了诗人宣泄情感的最佳方式。紧密勾连的叠字,由浅入深地展现了词人幽深、浓重、强烈的愁情,使读者感受到词人激荡不平的感情脉搏。

二、描写情景交融的境界

对于叠字在描写自然景物上的作用,刘勰的评价很高,他曾引用《诗经》中运用叠字描写自然景物的实例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虫之韵”,虽是两个字,却能“以少总多”,把所要写的景物描写得“情貌无遗”。并且认为“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就是说,即使考虑一千年,也难以换上比这些叠字更恰当的字。

在诗歌中,景往往与情融合在一起。而叠字有助于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登高所见,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以“风急”起句。夔州一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谷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落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长江,在写景的同时,更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们联想到落木塞率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