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范文

时间:2023-03-14 16:46: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篇1

设计理念:

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小学生好奇心强,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让学生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积累和运用语言,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受到学科学、爱科学、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目标:

1?郾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郾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教学难点:了解太空生活与地球生活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及评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郾(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你们认识这两位叔叔吗?他们遨游太空后返回地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现在就请他们给大家讲讲太空的趣事吧!

2?郾板书课题,读课题。

(评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关注时事和民族英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

1?郾自由读文。课件出示阅读要求:①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词;②要求读通顺、读准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③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可以读给旁边的同学听。

2?郾检查读文情况。(采取指名读、小组分段读、轮读、“接龙”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郾指名读第2~4自然段,简单说出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

(评析: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既能扫除字词障碍,又利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太空生活趣事多。)

三、教学生字

1?郾认读生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强调某些字的读音,如:“塑”是平舌音,“嗽”在“咳嗽”一词中读轻声。

(3)“摘星星”。(出示去掉汉语拼音的生字)指名读,相机正音。

(4)师:“星星”都藏到句子中了,检查一下,你在自由读课文的时候是不是都圈出来了,如果带有生字的句子你都会读了,就表示你已经把“星星”摘下来牢牢记在心里啦。(学生默读,指名读课文。)

2?郾学写生字。

(1)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怀 件 住 须 能 飘)提醒学生注意:“能”、“飘”这两个字左右宽窄大致相等。

(2)教师范写“件”、“飘”。

(3)“必”字注意卧钩的写法和笔顺;“事”字注意间架结构。

(4)学生先描红,再临写。写后师生评价。

(评析:生字教学环节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设计符合第一学段儿童的学习心理,教学中精讲解,多示范,扶放结合,扎实有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太空中的生活说起来还挺有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去看看太空中那些有趣的事情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出示生字抽查认读情况,并给生字组词。

二、细读感悟,内化语言

1?郾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太空中有趣的事情有哪些?

2?郾学生口述太空中有趣的事情。

(评析:再读课文,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口述太空生活的趣事有哪些,随着学生兴趣点的一一激发,还课堂的主动权于学生,传统强势教师的隐退促成了非指导性的指导。)

3?郾(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句子:

①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②喝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

③人稍一使劲就会飘到半空中,咳嗽一声就有可能后退好几步。

④在宇宙飞船里洗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

4?郾指导朗读,内化语言。

(1)同学们真能干,找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如果能读出这种有趣,就更能干了。自己试试看。(学生自由练读)

(2)你觉得哪件事自己读得最好,就把那件事读给大家听。(组内轮读)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睡觉(想象情境,引导体验,再指导朗读)

师:翻一个身就飘到别处去了。真有意思!想象一下,是怎样的情境。谁再读读。(评:从你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了有趣。)

喝水(先做动作体验,然后指导朗读)。

师:我们来做一做动作。斜过来,水倒不出来;再多倾斜一点,还是倒不出来,再倾斜,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这真是没见过。

(指名读、齐读。)

走路(看课件体验,再朗读)。

师:注意看插图――身体倾斜的宇航员及鞋底带钩的鞋子。读时注意两次出现的“一……就……”这个句式。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这一段。

洗澡(总结“奇特”的原因,训练朗读)。

师:我们一齐朗读: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朝一个方向吸。

这样的洗澡方式真是够奇特的,无论睡觉、喝水、走路,还是洗澡,造成这些“奇特”的原因,其实就是“失重”。(回顾第3自然段中一句话:“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让我们带着这种理解,朗读这一段。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是本堂课的精彩之处,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促悟,以悟导读和思想。朗读的指导融合了一种多元对话的课堂氛围,即: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隐对话,学生与学生间的潜对话。这三种对话方式培育了语文学科浓郁的情感和精神气息。)

5?郾训练表达,内化语言。

(1)太空生活可真有趣,上面说到,这都是因为“失重”造成的,所以,在太空中生活必须使用特殊的装置。让我们进一步熟悉这些装置(边说边出示):

为了睡一个安稳觉,宇航员必须( )

要想喝到水,宇航员得( )

为了平稳地走路,宇航员得( )

为了洗澡,科学家设计了( )

(2)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出示相应的装置名称。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太空趣事。

(评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练习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自学能力,丰富对“趣事”的感知。)

三、拓展延伸

1?郾除课文中提到的,同学们还了解哪些太空趣事呢?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课件出示标题:“太空趣事交流会”)

2?郾同桌互相介绍。(教师巡视)

3?郾全班交流汇报。

(评析:把课外搜集资料与课内学习文本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互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篇2

一、让分享阅读读本活起来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为更好地学习读本,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我们常会对阅读材料进行再挖掘,让幼儿再质疑、再想象、再迁移、再深化、再创新,这样才能发掘出读本中丰富的有利于创新思维训练的隐性资源,极大地深化阅读内容,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增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拓宽幼儿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训练幼儿创造思维,更能让阅读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情趣和魅力。

1、扩展读本的内容

读本中有些词句看似平淡,但内涵丰富。在活动中要引导幼儿进行扩展性的思考,既可加深幼儿对读本词句和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幼儿的理解力和联想力。例如《农场里的小鸡》,从故事发展的情节上可以看出鸡妈妈找蛋时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可引导幼儿猜测、表现鸡妈妈的心理活动,展现出鸡妈妈不同时期的情感体验,孩子们顺着故事情节和鸡妈妈找蛋时的情感脉络展开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的想象,不仅理解了故事,而且还丰富了原作品的教育内容,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2、补充读本的“空白”

在国画技法中,非常讲究“空白”艺术,因为它能给读者以广阔的空间。同样,分享阅读读本里也有许多“空白”,在活动中,我们利用读本捕捉这些想像因子,激发幼儿“完形”心理的冲动,去补白,去创新。如《天气》这个读本,“阴天了”“刮风了”“打雷了”“下雨了”……孩子们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能够描写出有关这种天气的一些特征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刮风了,我的帽子被吹跑了。”“刮风了,路旁的小树东摇西摆,像在跳舞。”“下雨了,我们在水里跳来跳去,溅起一阵阵水花。”“下雨了,小雨伞像一朵朵水中花,漂亮极了。”“下雨了,路面变成了一条浅浅的河。”孩子们对读本的填充不仅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而且在交流与碰撞中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

3、变换思维的角度

换想能激发兴趣,活泼思维,启发创新。我们在学习读本《熊爸爸捉鱼》时就采用了换想法启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从中间画面开始观察,让幼儿去猜测前面发生的事和后面的结果;在《浴室里》,我们采用倒叙的讲法让孩子们先看最后一页,从画面上提供的信息让孩子猜测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妈妈为什么那么生气?他到底干了些什么事;读本《让我们跟着脚印走》,孩子们通过前面几幅图的整体观察猜测这脚印到底是谁的?《三个好朋友》中文字与图画的转换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对读本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实践证明,这种想象形式能较好的锻炼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

4、挖掘读本的余韵

分享阅读里有很多读本故事,都有一个出乎意料和留有悬念的结局,细细品位,耐人寻思。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继续想象的空间,可以挖掘的延伸。在活动中,教师可抓住它让幼儿寻着读本路线或思路展开合理想象:他们可以猜测结局是什么?可以续编故事。例如《寻宝》,“一艘轮船,一群海盗,一块石头,一个山洞……”出人意料的结果“一只大恐龙……”故事留下了悬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议论纷纷,留给他们无尽想象的空间,让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获得释放。

5、“假想”读本外的“我”

“假如我在电梯里以光速进入太空,而电梯的墙壁破了一个洞,这时若有一道光线从洞进来,将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一假设题就是爱因斯坦早期相对论的观点形成的启蒙问。可见用这假想思维,能使人们获取意想不到的发现,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设想。例如《超市》中购物的小男孩在购物时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这种事情呢?这种假想让孩子明白了应如何文明购物;在学习《迷路的小猫》时,启发孩子思考“假如你迷路了,怎么办?采取哪种方法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安全回家。”有幼儿说:“请警察叔叔来帮助自己。“可以打110。”还有的孩子说:“到公用电话亭给父母打电话。”“向上年纪的老人问路。”……教师对于幼儿的创新精神给予表扬后明确:假如幼儿不能镇定机智的去应对这件事情就会很危险,相反就一定会想出办法,安全回家。教师的发问不仅让幼儿明白了读本的主题内容,学到了应变和适应生存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求异创新思维。根据读本内容提出假设是发挥幼儿想象力的捷径,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好形式。

二、拓展、延伸阅读时空,让读本充分燃烧。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通过拓展、延伸阅读时空,来活化分享阅读学习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而且能使幼儿对读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必将为幼儿的学习做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幼儿从单一的阅读活动步入广泛的社会阅读空间。教师以读本为载体,积极引导幼儿阅读大量的阅读材料。因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充分重视主体的兴趣点,以兴趣带动幼儿阅读学习的热情。教师以幼儿兴趣点为切入口,与家长密切配合,为幼儿选择包含信息量的、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引导幼儿阅读、讨论,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质量。

1、借“题”发挥

这里的题,指的是读本。以读本为载体,引导鼓励幼儿发现读本中的争议点,并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树立幼儿的创新意识。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整理资料,从而学到材料的取舍、分类、表达、坚持等,让幼儿的能力和品质得到培养,从中体验到学习与收集的快乐,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大班读本《蜜蜂看见了什么》,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从读本中发现了许多问题,“野蜂为什么要把家安在树洞里?”“蜂巢里是什么样子的?”“蜜蜂为什么看不见红色和绿色?”……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争议中,激发了勇于探索问题答案的强烈欲望,教师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收集资料。在收集、整理、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建构起新的知识点。

2、追本溯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我们必须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巧妙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合理诱导,让幼儿在好奇心的支配下积极探究,主动获取信息,接受知识。在开展分享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好奇心同样存在,教师牢牢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其追本溯源,阅读一些与读本内容相关的文章,如读本《摸摸鼻子动动脚趾》,幼儿在探索身体各部位秘密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人体还有哪些部位?它们都有哪些作用?人体内部有哪些奥秘?……此时教师及时推荐《嗅觉的秘密》、《人体奥秘》、《音像制品——有关心脏的介绍》等一本本有关介绍人体的书籍。这些图文并茂的画面,科学有趣的语言,把幼儿的好奇心再度引向纵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随着老师的引导去阅读这些书籍。之后,老师再组织一次关于人体的大讨论,对延伸阅读材料起到了巩固作用,从而引导幼儿积极探索问题,养成主动探求的习惯。

3、由此及彼

篇3

论文摘要: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技校生综合素质大幅下降,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与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大相径庭,要改变技校生的命运,必须切实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专家孙蒲远也曾说过:“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习惯既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又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结果。”可见,学校教育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抓起,即从习惯养成教育抓起,技工教育也不例外。

一、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如何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事业的成败。40年前,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人太空遨游了10A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人太空的宇航员。他之所以能够在二十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人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人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如此珍爱他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可见,一个好习惯成就了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第一人。

对于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人们还有很多真知灼见,如:“累千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这样讲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材,是健康人生之基。

二、技校生质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技校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的学校,大批技校生毕业后进人企业,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近年来,技校生生源综合素质大幅下降,许多学生目无尊长、纪律散漫、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学习兴趣、贪图享乐、缺乏毅力、不思进取……这些都不符合企业用人标准,与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大相径庭,使他们很难适应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企业需要,是技工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最大难题。「美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要改变技校生的命运,应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手,如:文明礼貌习惯、遵章守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等等,其核心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即通过习惯养成教育,提高技校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校毕业生,为其顺利走人职场创造条件。

三、技校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可行性

步人技校前,虽然已经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不少学生身上好习惯不多,坏毛病不少,短短的两年技工教育,能否做到帮助他们纠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

据有关专家指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三个关键期: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刚升人高中阶段。技校生恰处在养成教育的最后一个关键期,因为他们一般只有十五六岁,据专家说,这个年龄正是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性格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强,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就为技工学校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应作为技工教育的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

四、如何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一)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要通过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首先要立规矩,即制订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现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他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可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各种场合的行为规范,如:《技校生日常行为规范》、《住校生管理条例》、《请假制度》、《卫生标准》、《仪容仪表规范》、《图书馆守则》、《食堂文明就餐须知》等等。这此制度规范,内容应具体细致包括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无论走到哪儿,什么时候,都有制度规范在约束他们的言行,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且根据技校生的人群特点,一定要在进行新生人学教育时,就必须认真组织学习这些制度规范,利用学生有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心理,通过答卷、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尽早熟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知道学校对他们有哪些要求,弄明白应该怎么做,这样他们才会将各项制度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言行当中,学校的各种制度规范才能得以实施。

(二)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范,加强检查督导

实际上,绝大部分人都想拥有好习惯,可拥有很多好习惯的人不是很多。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可见,好习惯必须付诸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的学习宣传上,也不应寄希望于一、两个活动就达到目的,重要的是要真正落实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当中。而人又都是有惰性的,让学生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施以必要的外力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通过长期检查、督促,来强化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应注重讲究检查的方式、方法。

记得小学时我的一位班主任,自习课上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坐在班里看着学生,而是不定时的到班中检查。每次他都踢手踢脚地走进教室,有时从前门,有时从后门,更有趣的是,有时还蹲在后门口观察,甚至还有几次蹲着走到说话逗闹的同学的座位旁,将其逮个正着,之后的事可想而知。总之,每次他出现在大家面前都很突然,次数多了,同学们就感到,老师的眼睛好像无所不处,无时不在,再加上又都畏惧老师的严厉批评,因此,我班的自习课,50多人的教室特别安静。我的老师做法特殊了一点儿,可很见效,让我们养成了自觉遵守自习纪律的好习惯。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检查固然重要,检查方法更是关键,好的方法,能够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及时找出工作的突破口,收到好的工作效果。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检查,要让学生感到处处有人查,时时有人查,而且检查要有密度,又有力度,让同学们不能存在一丝的侥幸与松懈心理,久而久之,习惯也就变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三)制定奖惩制度,重点做好差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什么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在长时期时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的养成绝非朝发夕至的事情,要改掉多年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需要毅力,贵在坚持,难在坚持。因此。必须有适当的激励机制,要制定各种评比制度,例如《文明宿舍评比》、《文明班组评比》、((发放奖学金制度》、《板报优秀班级》、《发放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制度》等等,在学生中,在班级中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并及时公布结果,奖优促差,即通过奖励优秀个人、集体,以鼓励后进,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篇4

作者简介:陈洁,女,小学一级教师,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邮编:241000。

教材分析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十册第12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旨在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创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对卡通造型的理解,认识其独特的美感;了解卡通形象来源于生活,浓缩了生活中原型的优点与特点,是创作者通过巧妙的艺术提炼加工而成的,从而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美术素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大多数学生都有阅读卡通读物和画卡通人物的经历。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这节课为现场比赛课,授课对象是沈阳市南京一校的五年级学生,教师在课前了解到,他们的美术造型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创作时放不开,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卡通”的概念和卡通造型的表现手法;能运用卡通造型的基本方法创作卡通作品,能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评价他人的卡通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激趣导入—学习卡通创作方法—找素材、画卡通—创作卡通作品—展示评价”的过程,探索卡通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以欣赏、合作、探究、创作、评价等方法,完成—幅有主题的卡通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懂得艺术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卡通作品的表现手法,掌握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方法,能将生活用品创作成卡通形象。

难点:创作出个性鲜明、创意十足的卡通形象,并为其添加相关的场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色记号笔、胶棒、剪刀、A4彩色绘画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哇谈话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卡通吗?(在黑板上贴“卡通”两字)

学生们都兴奋地说:喜欢。

教师:卡通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生活。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卡通啊?

学生甲:卡通就是动画片里会动的人物和动物。

学生乙:卡通就是漫画。

学生丙:卡通就是拟人的、搞笑的形象。 教师课件出示英语单词“Cartoon”,总结归纳:“卡通”是个外来词,它是英语单词“Cartoon”的音译,意思是“动起来的漫画”。(在黑板上贴“动起来的漫画”)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2.看剪影、猜卡通.

教师课件出示卡通人物剪影(图1),请学生根据每个卡通人物的外形及动态特点做出判断,猜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提示:这其中还有我们中国原创的卡通形象哦!

学生甲:功夫熊猫、福娃、柯南……

教师:猜对了,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猜剪影”的游戏,既锻炼学生通过外形特征识别事物的能力,又迅速激起学生对卡通的浓厚兴趣。

二、由“草莓哥”形象,揭示卡通创作的基本方法

1.引出“草莓哥”形象

教师继续进行“猜剪影”游戏,问: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猜吗?

学生们都充满期待地回答:想!

教师课件出示“草莓哥”剪影(图2),问道:你们猜猜,它又是谁呢?

学生对这个卡通人物剪影十分陌生,因此猜不出。

教师故作惊讶:不会吧!它深受大家的喜爱,已经红遍全球了!(课件出示各种带有“草莓哥”的图片)不信你们看。它是电视广告明星(图3),是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图4),还上过《读者》杂志的封面呢(图5),就连很多名人也都是它的忠实粉丝呢!这位大名鼎鼎的卡通明星也是中国原创的卡通形象哦!你们猜出来了吗?

学生们百般疑惑,因为不熟悉,实在猜不出。

教师公布答案:它叫“草莓哥”。老师跟你们开了一个玩笑。其实它不是什么卡通明星,创造它的人就是——我!

【设计意图】以教师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卡通创作的基本方法

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把一颗普通的草莓(图6)变成卡通人物“草莓哥”(图7)的吗?

学生甲:把草莓卡通化。

学生乙:将草莓加上手和脚。

教师:首先,我抓住了草莓的特征,用线条画出外形。然后呢?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要怎么画?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拟人、夸张的表情。

教师:对!把草莓拟人化,加上夸张的表情(贴板书“夸张的表情”)

教师:接着,根据它的表情,给它添上会动的身体(在黑板上贴“会动的身体”),使它可爱、风趣。这样,一个简单的卡通形象就完成了。你们发现了吗?卡通形象的创造源自现实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悟出卡通其实并不神秘,创作原型都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意想不到的爆料,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引导他们像老师那样尝试自创卡通,并且明白卡通创作源自生活。

三、学习“夸张的表情”

1.观察人物表情,总结卡通表隋的画法

课堂上,很多学生听得很投入,脸上流露出一种天真、专注的表情。教师很想借机会表扬他们,于是灵机动,在讲卡通表情时,表扬了一名听课认真、表情专注的女生。

教师希望通过这名女生回忆生活中的表情,把学生们的注意力迅速转移过来,便问她:在生活中,人们除了有专注的表情,还有哪些表隋呢?

学生甲:还有焦急、伤心、微笑的表情。

教师课件出示笑、惊、哭、怒这四种生活中常见的表情的图片(图8至图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同的表情,说一说五官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有重点地去观察,教师提示:主要看眉、眼、嘴的变化,因为五官中鼻子和耳朵对表情的影响不大。

学生都能用他们独特的语言说出每一种表情,五官的不同特点。他们积极举手,个个都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

学生乙:小女孩哭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嘴是咧着的,眼睫毛者院被眼泪弄湿了。

教师:没想到你的观察力这么强!

教师:表情看似变化多端,找准规律就变得简单了。我们要的不是模仿,而是学习创作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了一首自编的画表情的儿歌。为了使学生从中猜—猜儿歌描述的是哪几种表情的画凄,加深印象,教师特意删除了其中的表情提示,而将画法保留:“画人( ),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 ),泪如泉水喷薄出。画人( ),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 ),张大嘴巴瞪眼睛。”

教师分别请四名学生猜其中的表隋,学生每猜中一个,教师便将这种表情的画法现场演示出来,生动直观地演示如何画出笑、惊、哭、怒的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师画的卡通人物的表情与人真实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学生丙:卡通人物的表情更加夸张。

教师不失时机地道出:你的发现真了不起。这不正是卡通的魅力吗?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学们用掌声鼓励一下他。

【设计意图】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如果学生看老师画完卡通人物的表情后不看看人真实的表情,可能就不会马上感受到卡通人物的表情“夸张”的特点。这既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在培养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对自己悟出来的比教师总结出来的印象更深刻。

2.表情小练习

教师:还有很多表情可以表达人们丰富而微妙的情感。(课件播放教师画的“卡通表隋图集”)

教师:想让你的“草莓哥”有怎样的表情呢?请你们在自己的草莓作业纸上添画表情吧。你们阿以模仿大屏幕上老师画的表情(图12),但是老师更期待你们能有自己的想法。在画时要注意把表情画得夸张一点哦!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小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学习了卡通表情之后,趁热打铁,一显身手,为自己的“草莓哥”也设计一下表情。

学生很快就在草莓作业纸土添画出表情。虽然他们匦得很简单,但是表情都各有特点。教师选择2名学生的作业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介绍。(图13)

学生丁:我画的是搞怪的表情,眼睛睁得大大的,还吐着舌头呢。

教师:大家注意他画的眼睛有什么特点呀?眼珠子是一个上、一个下的,舌头也非常长。这名同学很有想法。

学生戊:我画的是睡觉的表情。

教师:他画的虽然简单,但是只用几笔就将表情生动表现出来了,因为他抓住了五官的特征。

四、学习“会动的身体”

1.依据表情想象动作

教师课件出示一个微笑的草莓脸,提问:你们猜,“草莓哥”正在做什么呢?

学生甲:可能是在哈哈大笑。

教师鼓励这名学生大胆地表演哈哈大笑,他的表演把同学们都逗乐了。

教师:你们看,同样是开心的表情,老师想象了哪些不同的动作呢?老师画了表情相同、做着不同事情的“草莓哥”。

教师:可见,在卡通创作中,想象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添画动作时,还会根据需要加上一些道具

【设计意图】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表情自己想象动作,再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添加动作的方法,为动作小练习做铺垫。

2.动作小练习

教师:同学们可以根据表隋给“草莓哥”添加一个动作。你们有没有想过把作业纸横过来或倒过来添加动作呢?试一试,也许会有不—样的效果哦!

【设计意图】将草莓作业纸横过来或倒过来添动作,会产生一种动态感,启发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大胆发挥想象。

教师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作业展示,介绍一下自己画的“草莓哥”的动作。

学生乙:我画的“草莓哥”在跳街舞。

学生丙:我画的“草莓哥”在举重。

教师:非常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们。还有一些同学画得也非常好,但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展示了。

五、找素材、画卡通

1.由草莓延伸至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寻找创作素材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草莓,还有什么素材可以创作成卡通形象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课现场找,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立即说出桌椅、笔、胶棒、摄像机等。

教师因为腿部受伤拄着拐杖上课,因此,举起一根拐杖问:这个可以作为素材吗?

学生们会心地回答道:可以呀!

由于时间原因,教师并未将这个环节生发下去。

【设计意图】由点转面,由贯穿整节课的“草莓哥”原型——草莓,引申出生活中不计其数的创作素材,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来,理解卡通来自于生活的真谛。

2.学生考老师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考考我,从图片中随便挑—件生活用品,我来把它变成卡通形象。(课件出示图14)

一名学生选了—个电灯泡。教师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灯泡的外形(图15),提问:接着我应该画什么呀?

学生甲:画夸张的表情。

教师开始为灯泡卡通形象添画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还画了一个它吹喇叭的动作。

教师:你们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学生齐答:太空了。

教师拿出两幅创作好的卡通人物作品,一幅上面的卡通人物很小,另一幅的卡通人物大小适中。

教师请学生选择一幅,并提示他们说说理由。

学生乙:我选右边的一幅,因为左边那张的人物太小了。

教师:请你用美术语言来描述这两幅作品的构图。

学生丙:左边一张空白太多了,右边的画面构图饱满。

教师将构图饱满的画上的人物剪下来,贴在灯泡卡通形象旁,又在上面贴上了另一个卡通人物,还在画面上画了舞台、幕布、乐符等,创作了一幅有情境的卡通作品。(图16)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主,极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充分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

六、创作卡通作品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小组4人合作,每人创作一个卡通形象,完成一幅有情境的卡通作品。小组讨论选择一种作业形式。

作业一:有定好的主题、有画好的背景。(易)

作业二:主题自己定、背景自己画。(难)

小组长分配组员任务,小组同学合作创作卡通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分层次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己选择,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组长负责制,培养组长管理决策的能力和组员分工合作的能力。

七、展示评价

教师请小组长们到讲台前展示小组作品。(图17)教师请一名小组长介绍作品的内容。

学生甲:我们这组的作品画的是各种汽车、蛋筒、海星,还有毛笔……

教师:他们这个小组画的作品,内容很丰富,构图很完整,如果场景能再丰富一点就更好了。你很勇敢,老师为你颁发“勇于评论奖”。(教师送她—个卡通五角星)

教师引导台下的学生从表情、动作、合作等方面评价这件作品。

学生乙:我觉得这幅作品画得很饱满,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很生动。

教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卡通作品,你们想想看,如果把它们都收集起来,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学生丙:可以办展览。

学生丁:可以编动画片。

教师:老师的想法是,在这些作品的外面套上《卡通故事会》封面。这样,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就能完成了一本厚厚的大二书——《卡通故事会》。我们把这本书整理好了还可以出版发行呢!请你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图18)

【设计意图】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在学会自我陈述、自我评价的同时也学会评判别人的作品,学习优点,提出建议,评价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再学习的过程。

八、总结拓展

教师总结本课,引导学生课后将作品《卡通故事会》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以表爱心。

教师要向学生赠送—件礼物。教师先拿出—件“爸爸去哪儿”广告衫(图19),但是,教师自己否定了这件礼物的创意,因为这件文化衫是从商场买来的,没什么特色。然后,教师拿出—件自己亲手绘制的“草莓去哪儿”广告衫。学生们看到这件文化衫,都非常的惊喜。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保持学习卡通的兴趣,继续在生活中发现素材,探索学习卡通创作,创作更多优秀的卡通作品,为中国的卡通事业贡献力量!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