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03-27 05:4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怀念母亲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怀念母亲主要内容

篇1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怀念的对象有很多,这篇课文是怀念谁呢?(母亲),为什么怀念母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来体会一下伟大的母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分小组自学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想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

3.联系实际(可以是亲身体会到的,也可以是收听、收看到的)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交流讨论: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又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3.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1.平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怀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父母的?

2.教师归纳小结,教育学生父母抚养我们不容易,应报答父母的恩情。

五、总结全文

让学生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说说作者想对母亲说的话。

附:板书设计

10秋天的怀念

我母亲

暴怒安慰

思念去逝

教案点评: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在有生之年爱我们的母亲吧,这才是美的开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母子之情。并由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受到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教育。

篇2

关键词: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色

一、从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入手

1.题目分析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分析课题入手,发挥这个“窗口”的作用,例如《飞夺泸定桥》,分析“飞”字,得出与敌人“抢时间”,分析“夺”字,得出“攻天险”,抓住关键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要夺取泸定桥,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

2.抓住重点法

有的文章有重点语段,找出重点语段,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语段有的在文章的开头,起总括全文的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一自然段,点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是写“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有的在文章的结尾,起总结全文的作用,如《养花》的最后一段,总结了养花的乐趣;有的在文章的中间,起过渡作用,如《赵州桥》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既是过渡句,又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3.段意连接法

有的文章写了几种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就适宜用段意归并法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全文有九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意思,彼此并列,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入手

1.依据带有感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写到最后,蕴含的感情喷涌而出:“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崇敬、爱戴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依据含义深刻的语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荔枝》一文的最后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区区九个字,蕴含了作者无可言说的痛苦之情、无法挽回的惋惜之情和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可谓言已近而意无穷。

3.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三、从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入手

1.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领会拟题的方法

有用地点作题目的,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以人物作为课题的有,如《挑山工》;有用相关联的人或物作为题目的有,如《蛇和庄稼》;有用动物作为题目的有,如《燕子》;有用景物、景观作为题目的,如《火烧云》;有以事件作为题目的,如《飞夺泸定桥》等等。

2.领会表达的顺序

(1)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要抓住“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理解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有的以时间为序,如《开国大典》,以时间为序;《小抄写员》,以事情发展为序;《丰碑》,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序;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序。

(2)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因为写人记事是分不开的,所以其表达顺序与记事的文章相似

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鲁滨孙漂流记》;有的以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如《穷人》;有的抓住人物特点的不同方面来写的,如《少年闰土》;有的抓住人物典型事例的不同侧面来写,如《詹天佑》。

(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采用“总―分―总”的表达顺序,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有的写景的文章,也以时间为序,如《第一场雪》;还有的以时间为序,如《鸟的天堂》。

3.领会语言的特色

(1)要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语言特色

有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表达人物的高尚品质,如《一夜的工作》。有的语言典雅,辞藻华丽,表现了作者的细腻的情感,如《匆匆》。有的喜用修辞,增强文章的色彩,如《桂林山水》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有的喜用谚语、俗话来说明道理和表达感情,如《第一场雪》。

(2)从重点语句上分析语言特色

有的语句描写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如《海上日出》描写太阳缓缓上升的句子:“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儿向上升”;有的语句点明主旨,如《挑山工》的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3)从个别词语上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里,描写老奶奶的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其中的“拄”“靠”“焦急”“耐心”等词,准确、形象地勾勒出了老奶奶的外貌,又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

篇3

用功学习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姥家门前唱大戏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姥家门前唱大戏顾振威

姥姥是个戏迷,只要听到我们公社有唱戏的,三里五里她去听,十里八里她也去听。

姥姥住的村庄是个只有四百多人的小村子,在我的记忆里,姥姥的村子只唱过一场戏。

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姥姥让舅舅拉着架子车请我们去听戏。父亲要忙农活脱不开身,在我的撺掇下,母亲坐在舅舅拉的架子车上,去姥姥家听戏。

戏台就搭在姥姥家门前的空地上,我和母亲刚吃过晚饭,锣鼓家伙就“当当咚咚”地响起来了。跑出院子一看,晚饭前还空空如也的场地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我急得大哭起来。姥姥一脸慈祥地说,在你们吃饭时,我早把家里的小板凳搬到戏场了。姥家门前唱大戏,哪能让我的小外孙听不成戏呢?

终于开戏了,我被戏台上的人物深深吸引住了,聚精会神地听着戏。母亲趴在我耳边小声说,你在这听戏,千万别乱跑,我回家去找你姥姥。

母亲站起来走了,我哭着撵上母亲,母亲只好拉着我的手,回到姥姥家里。

如豆的煤油灯光下,我吃惊地看到姥姥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沉重的石磨。汗水像小溪一样在她身上流淌着。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你那么好听戏!

姥姥一只手扶着磨棍,一只手擦着脸上的汗,乐呵呵地说,你们好不容易才来一趟,我总得让你们吃上好面吧?

母亲知道为了给姥爷看病,姥姥卖光了家里的小麦,就问姥姥,咱家里不是没有小麦了吗?

没小麦,我不会借吗?在村里我人缘最好,到谁家去借,谁不借给我呢?姥姥一脸自豪地说。

咱俩一块推吧,磨太沉了。母亲说着就抓起地上的磨棍。

你是来听戏的,哪能让你掏苦力呢?姥姥说着就放下磨棍,像是轰赶小鸡一样把我和母亲轰出了院子。

在我8岁那年的暑假,我不但在姥姥家听到了大戏,还吃上了让我唇齿留香的凉面条打鸡蛋。母亲曾多次内疚地对我说,为了让咱们吃上用小麦磨的好面,你姥姥借了人家二十多斤小麦,直到两年后土地了她才把小麦还清。

姥姥是个戏迷,可那年在她家门前唱的大戏她却没听成。就是那一场戏,让童年时代的我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醇浓的亲情。姥姥在几十年前就离开了我们,她坟前那经细如手指的的柳树,已经有碗口粗了。

(选文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请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母亲颤着声说,娘,你——咋不去呢?你那么好听戏!

答:

4.选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表达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答:

5.读完选文后,你有怎样的人生感受?(3分)

答:

答案:

1.喜欢听戏的姥姥,为了能让我们吃上面条,最终没有听上家门口的大戏。

(2分)

2.比喻、夸张。

(答出一种即可得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姥姥磨面时汗流浃背的样子,体现了姥姥勤劳和对家人的挚爱。(2分)(共3分)

3.“颤”在文中指声音颤动发抖,(1分)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看到姥姥磨面时的惊讶,(1分)表现了母亲对姥姥为家人无私付出的感动。

(1分)(共3分)

4.结构上与标题和形状相呼应,总结全文;

表达上深化中心,表达了姥姥对我们深厚的爱及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构和表达答出一方面得2分,全答出得3分)

5.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表达清晰,言之成理即可。

篇4

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的话来。

而你,也在这样尴尬的沉默里,即刻气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门出去

我从窗户里看看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些玩世不恭和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孩子,你已经25岁,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日益老去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承担一个成人该担负的责任?

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有事来找妈妈5岁的时候,你要妈妈帮你整理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10岁的时候,看见同学脚上气派的皮鞋,就哭闹着让我也去买来给你;15岁的时候,你写情书给班里的女孩子,说,我妈妈认识很多的人,谁要是欺负你,尽管告诉我;20岁的时候,你读大学,每次打电话来都是抱怨,说食堂的饭菜如此糟糕,为什么不多寄些营养品?今年25岁的你,在一次与同学的闲聊里,很骄傲地说,我爸妈早已给我备好了买房的钱,我即便不怎么奋斗,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每一次我都宽容地笑笑,就淡忘掉了,

我习惯了听你的吩咐,只以为,对你的每一滴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你已壮年的时候,可以得到你的细心照料。可是而今,你日日回家蹭饭,又时常将女友带回家来久住,让依然工作的我,还要为你们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累。这样的景况,终于让我连一丝的微笑,都无法挤出。我发现,这样苦掉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只是使你心底的自私和懒惰,愈是潜滋暗长,无沿无边

我终于承认,25年来对你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有一次开玩笑,我说妈妈或许活不到你娶妻生子呢,你一下子便急了,说,那怎么行,将来谁给我们洗衣做饭,谁给我们照料孩子?当时的我,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忧伤。原来当我们老掉,依然要为你继续操劳,直到生命的终点。我们不是养育了一只日渐丰满有力的雄鹰,而是养了一只寄居的虫子。它要将滋养了它的鲜嫩的骨头,一直啃到干枯腐朽,再无营养。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你,你的前半生,与我息息相关,而佳以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妈妈已经将兼职的工作辞掉,我不能为了你的幸福,而将自己退休后的悠闲时光,交给继续为你挣钱买房的苦痛。也请你,从父母的身边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孩子,妈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对那些将父母啃到疲惫的往昔感到愧疚。且让我们,彼此原谅,彼此放手。

(佚名/文,选自《小品・美文》2010年第9期,有改动)

1 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残忍”一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孩子,妈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面对妈妈请你搬走的决定,你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台市台南镇中学 吴应海/设题)

[参考答案]

《写给母亲》阅读 1、示例:“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借“打喷嚏”这一细节,表达了“我”时时刻刻都在怀念母亲,表达出了母子之间相互牵挂的真挚情感。2、通过神态与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之情。3、“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性地朝右边扭过头去”或“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跟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4、“我”与母亲长期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母子之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我”与母亲的感情难以割舍,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她,她一直活在“我”的心里。

篇5

关键词:阅读教学 情感和主题 写作方法 名著阅读

一、阅读的重要意义以及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的任务,是保证学生能够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对阅读方法的传授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和缺憾。通常是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给文章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各层层意,之后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是对文章重要语段的理解。整个阅读过程就是对文章的肢解,将一片片优秀的范文大卸八块,学生看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对文章语段的理解,老师也是按照参考书照本宣科,没有学生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有悖于“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宗旨。限制学生和文本的充分对话,忽略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忽略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让阅读成为一种单纯的应试学习,扼杀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这里,以现代记叙文阅读为例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阅读课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拓展阅读范围。

二、课内阅读教学的方法

根据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彻底颠覆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摒弃旧式的课文分析法,彻底改变“填鸭式”的讲解,也不是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重复老师对文章的理解。而是侧重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寻找不同的切入点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独立和文本对话。

针对记叙文(小说、记事散文)这种文体特征:通过写人记事,反映社会生活和人间真情,或赞扬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从而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探究: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通过不同方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运用创作方法写出读后自己的感受。

1.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是读者学习、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离开了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就文字表面来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情感,那是望文生义,是片面的,往往会误解甚至歪曲文章的主旨。比如,一个不了解史铁生经历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我与地坛》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残废后的他,对生活极度失望,脾气也变得格外怪僻,母亲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儿子,避讳着一切和脚腿有关的词语,怕儿子伤心。可见除他残疾给母亲带来伤害外,他的暴躁更让母亲担心。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者的人生是一个何其痛苦的过程,他的母亲因他而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和苦痛,所以他才会对生命有那么深刻的感悟,对母亲才会有那种深深的怀念和眷恋。

所以,阅读教学须强调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方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应该是初一阅读教学的重点。对于浅显的课文,如《散步》《父亲的谜语》《羚羊木雕》等,同学们做起来比较容易。遇到《爸爸的花落了》这样多处使用插叙,或者说是双线并行结构的文章,初一学生对其内容就感到不易把握了。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反复默读课文(默读有助于思考),找出过渡句,把事件先划分开来: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回忆的?之后来梳理总结文章内容。此时,一定让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中探讨等方式来完成这个环节。老师不能因怕浪费时间而越俎代庖,剥夺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代替学生完成任务,一定要突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指导学生将课文内容系统整理。可以推荐有同样形式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来加深对这种样式的印象,同时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3.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要求从作品的字里行间去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文章的主题。比如《爸爸的花落了》中“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爸爸的爱和依恋。《合欢树》中“……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地,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表现出对母亲深深的歉疚和无限的思念、感激之情。

对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应该结合上下文、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语言环境。比如如何理解《合欢树》中“……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悲伤怎么会成享受?悲伤的是自己残疾带给母亲太多的痛苦和折磨,自己当时沉浸在身体突然残疾带来的伤痛中,不体谅母亲的良苦用心。而当自己的作品获奖了,自己有所作为了,可以让母亲欣慰了的时候,母亲却去世了。对作者来说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那它怎么会是享受呢?在这不断思索、体味的过程中,体味到了母爱的伟大,理解了母亲希望自己勇敢面对生活的心情,自己写作的成功聊以慰藉母亲的在天之灵。在静静的思索中,仿佛是与母亲进行心灵的交流,所以,就成了享受。

4.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的学习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表达方式的学习重点是描写,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能快速辨别出所采用的描写的种类: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并有意识去体会各种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不外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时是其中的一种,或兼有。比如,《故乡》中的环境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渲染了以后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人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议论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多有运用,它往往点明事件意义和文章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故乡》最后一段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开创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5.写作方法表现作者巧妙安排素材的方法,增加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自觉揣摩文章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它的妙处。比如,《阿长与山海经》就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设置悬念,《枣核》中一颗生枣核还值得“再三托付”?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向下阅读。写作手法还有很多:象征、联想、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正面侧面相结合等等。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去揣摩、去体会其妙处。

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生动、形象。但修辞手法形式多样,作用各不相同,需要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学生对使用修辞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其作用,并适当配合练笔,达到学以致用。

以上都属于阅读教学中对内容、主题、情感、写作技巧层面的探讨,都是读者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是对文章客观存在内容的学习理解。阅读的更高层次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它是实现读者和文本对话的关键环节,最能体现文学作品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高修养的功能。比如学习了《斑羚飞渡》,学生就课文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深刻感悟到自然界生物的伟大和神奇;有的同学懂得了在关系到种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牺牲精神的伟大;有的同学谈到人的自私、残酷;还有同学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也有同学谈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主题相悖:用如此激情赞美的语言去描述质疑一个悲壮的故事,可为什么不放斑羚们一条生路呢?文章中所饱含的感情真实吗?同学们从不同角度的欣赏和质疑,都体现了读者和文本对话,是阅读的最终归宿。

三、课外阅读的培养

新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读物。注意引导学生寻找和所学课文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材料作为补充阅读,达到阅读能力的迁移、巩固和提高。

2.新课标推荐的名著阅读。

面对鸿篇巨著,我们的阅读教学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方法的引导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对名著先泛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囫囵吞枣读完,或干脆跳过去,对于人物关系复杂的,可以只看和主人公关系密切的,读自己读懂的部分,先掌握了书的大致情节。然后,回头重读,像牛反刍一样,再去慢慢咀嚼。防止那种读不懂硬着头皮读,结果书也没读懂,读书的兴趣也消逝了。

还可以采取“由浅入深”的导读法,先读儿童版的拼音故事,因为它的对象是儿童,往往是名著中最易懂、最有趣的部分,读起来没有障碍,也基本了解了著作的情节和人物。然后读中学生版的简缩本,内容就丰富多了。最后再读原著,品味原著的魅力所在。这样层层加深,易于接受。

总之,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阅读知识自主完成对文本的把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篇6

一、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

1.问题的设计要精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要坚决杜绝“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避免过于简单或过难的提问。

2.问题的设计要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习内容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到学习结果。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回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

教师课堂问题的设计应该以“学”定“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难度以班里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础。这样既能保证优良水平学生的参与,又有利于激发中下等水平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度

1.课堂提问的量要适度

提问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满堂问”,看似热闹,效率极低。提问过于频繁,还会使学生产生回答疲劳和厌烦情绪,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使提问失去意义。实践证明,新授课适度穿插2~3个问题,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提问还要有层次性和选择性

对学优生提问的内容要难些,要求应高一些,学困生提问内容要相对易些,还要适当时给以引导和补充,使其增强信心,对个别差生,提问要优先照顾,积极鼓励。

3.提问有针对性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的教学原则是在提问艺术上的体现。

三、优化课堂提问的时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课上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与火候,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看似矛盾处、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貌似无疑却有疑的地方巧设问题。

如教学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教师开篇直接提问:作者为什么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再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探究文章的主题,可以这样设疑:“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了?你怎样理解文章的这个结尾?探究矛盾的合理性,势必能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两个词语的含义时,也就理解了文章结尾的深刻性。

四、优化提问后的等待时间

教师提问后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等待时间”要充足。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求学生立即作答的问题,适当增加等待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三秒钟的思考时间,学生回答内容会增加4至8倍,正确回答的学生人数也大为增加。学生回答问题这段时间是他们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间,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老师如果不愿意等上几秒钟就不耐烦地打断他们的思路而急于转向另一个学生,实在很可惜。

简单的问题,等待时间可以短些,复杂的问题,等待时间就需要长些。对答如流和“冷场”都不是理想的问答状态。等待时间只有因问题而异,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五、优化课堂提问中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提问语言应该用词准确、流畅、连贯,言简意赅,表达清楚,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混淆学生思维方向。提问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不要站在对面,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姿态,要认真倾听。学生出现怯场时,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这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回答出现偶尔的失误或失败时,教师一个亲切的目光,这是一种鞭策与信任;学生回答的精彩时,一句赞美的话语,一阵由衷的掌声,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

篇7

笔者认为,准确选择教学内容是生本教学基础的基础。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引导学生学不该学或不必学的内容就是对他们生命最大的亵渎,更谈不上“生本”了。要构建“生本”课堂首先就是要准确地选择教学内容。

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了历时1年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并对校本教研成果作了适当的提炼。

一、把握编者的教学意图,选择教学内容

某个文本,处于一套教材中的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定有其独特的价值。所以,教师要十分清楚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从编者的意图出发来选择与确定教学内容。如何把握编者的教学意图呢?

1.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而这正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的一个凭借。

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古诗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对家乡之情作了诠释。单元提示是:阅读课文,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单元提示明确告诉我们,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表达方式。教学这个单元时我们就应该把这些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2.问题泡泡

这些“泡泡语言”总是在课文的关键处提示引导、点拨帮助,透过它们,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在什么时候要给孩子什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和运用这些聪慧的“小精灵”。

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一课,问题泡泡是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过渡句旁,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这些“泡泡语言”,其实是隐含了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初步了解总分段式和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等。我们教学时就要重点落实这些目标,引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

二、抓住课文的特有的语言现象,选择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要得意,更要得言。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课文这些语言现象就是我们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

1.关注有规律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很有规律,表现得极其丰富:生动、贴切的比喻,形象、巧妙的拟人,铿锵有力的排比……语文教学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外,更要关注语言的吸收和积累。

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细读这段文字,我们发现,“有……也有……”“有……也有……”“还有”“有……还有……”这几对关联词,在这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既是两两相对,又是列举。我们可以把教学的内容确定为从句式层面去感悟、体会,背诵、积累。

2.关注“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陌生化”语言是指在阅读实践中,遇到的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如,我在上《慈母情深》一课中,就让学生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发现了其中的语言规律,通过感悟使学生明白了将“我的母亲”倒置,并进行多次反复,所起到的表达效果是给人一种慢镜头的感觉,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这种言语形式的精妙。

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

课文中要教的内容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1.学生难懂的、有疑虑的地方应确定为自己的教学内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难懂的、有疑虑的地方确定为教学内容。正如像钱梦龙老师那样尽量做到: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如,在《白鹅》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敞开心扉谈出自己的感受、理解、体会,在生生碰撞中习得语言。而对“净角”这个专业术语,我进行重锤敲打,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明晰,从而理解,感同身受。所以整节课作游刃有余,学生收获颇丰。

2.学生容易错、容易忘的内容应确定为自己的教学内容

课文中有很多知识点学生容易错,容易遗忘,对这些地方,教师也不能轻易放过,有必要把其选择为教学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

比如,在《白鹅》这课中:

师:你们已经你们预习了课文,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看第一组。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数字成语?

师:“餐”是生字,拿出出你的手指头写写“餐”。

师:接着看第二组。谁来读。开火车读。带点字都是多音字,你能读准它吗?谁来读?

生读。(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正音,读到供养不周时,好几个孩子读第四声)

师:“供”不仅是个多音字,而且是个生字。他有两重读音,当它读第一声时。读第四声时表示。(出示:gōng供给,提供某种有利的条件;gòng奉献,祭祀用的东西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

师:第三组词语对于我们而言,挺陌生,现在的人也很少用。不知道你们能不能读对呢?谁敢一个人试试?

(学生读得很吃力,老师进行正音)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1.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更多把精力花在课文内容“理解”上,而“语言文字训练”遭到边缘化。当前语文教学中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太少,语文课上偏重阅读训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往往是课文读懂了,思想内容理解了,但是课文却没有读熟,课文中的语言在脑子里印象不深,在学习语言上没有什么大的长进。

2.重机械积累,轻实践运用。现在的语文教学提倡大量的积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确实会背许多优秀诗文、名人名言、名篇名段等,但只是机械地背。积累的东西不用,不会用,就不能算作有效积累。这样的积累,成了机械的抄写,机械的累加,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记忆活动,自然就难以体现其在作文中的功效了。

3.重朗读形式,轻细读精思。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毫无指导地、反复地让学生读课文,读了一段又一段,读了一遍又一遍,学生一味地读书,到底有何收获不太重视,长此以往,学生读而生厌。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策略

(一)语言文字训练要加强积累

1.在背诵中积累。背诵,是学习和积累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

2.在理解中积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有两三百篇。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熟读、诵读来理解,感悟文中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语言文字特点和表达方法,从而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存。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文中第四自然段写了鱼很多,课堂上,请学生先反复的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读懂了这一段鱼很多,那么再仔细读一读课文,说说是从哪儿看出鱼多?可以动手画一画,学生再次读书,有的学生回答是从“成群结队”看出来的,有的回答是从“有的、有的、有的”这个排比句看出来的,还有的学生说从“多种多样”、“多得数不清”看出来鱼多的。学生通过对文段的理解感悟,体会到原来写鱼多可以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可以从这么多的不同角度来写,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从中领会到了汉语语汇的多姿多彩,在理解中积累了语言。

(二)语言文字训练要注重理解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品读的功用主要是加深对词句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如《丰碑》一课,将军看到一位战士冻僵后十分生气,他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如把这段中“吼”字换成“喊”或者“说”,再与原句比较,细细品味和品读,就会发现原句表达了将军当时无比悲痛愤怒的感情,改动后感情的程度就减弱了。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文是进行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运用能力的因素。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有一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好好儿活”。它涵盖了那么多复杂的感情——母亲就是以自己残缺而愁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陷的生命。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挡”、“朴”、“抓”、“忍”,告诉儿子的“好好儿活”,充分体现了母亲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

3.抓住文章的语言表达形式指导和渗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文质皆美是当下教材选文的一大特点,特别是一些经典美文,我们在欣赏、理解感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学生语言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发现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语言文字训练要强化运用

1.抓住典型的句、段借鉴和仿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可以从仿写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黄山奇松》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文中既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妨让学生仿写一段,描写校园花坛里的。

2.构段仿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模仿表达的训练不仅仅是把句子写具体,还可以进行构段方法的仿写。如《秦兵马俑》一文中,对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两方面介绍、刻画得淋漓尽致,而这两段是用这样一句话联系起来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使课文过渡自然,前后浑然一体。我就指导学生介绍某一事物的两个特点,学着用“……不仅……而且……”的句式,将这两个特点贯穿起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此方法,这种练习比教师喋喋不休地介绍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的好处管用得多了。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2.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桂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2.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

【教学过程】

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作者简介。

1.出示课件1(桂花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板书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母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设计意图:

由题目导入课文,并及时补充资料,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3.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3

:这篇课文先写了作者喜欢(

),喜欢(

),接着写了做(

),最后写了作者离开家乡(

)。

三、初感桂花的美好。

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教学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四、初闻桂花香。

师:的确,那是发生在中秋节前后,桂花盛开的时候,满树的桂花香气迷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4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读完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花香)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

2.通过学生个别读、齐读的方式初步感受花香。教师点拨读好“没有不”的停顿,感受“香飘十里”的浓浓花香。

3.理解“浸”的意思,品味“浸”字。(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如果你是琦君的邻居,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如下,教师适时引导:

我觉得桂花的香味真是迷人啊!桂花真香啊,我都想摘一些来泡茶;如果我在吃饭,我觉得饭更香了;我觉得我身上也香了;我觉得琦君家桂花的香味让村里的人都分享到了;我想去摇桂花……

5.再次齐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

“浸在桂花香里”说明香味太浓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桂花的香味。教师通过理解词义、品味解读、想象感受、朗读体味的方法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在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中。

五、课堂小结。

桂花香飘十里,让作者在很多年后还是记忆犹新,但作者印象最深的是“摇花乐”,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引出重点:在这么多的难忘回忆中,什么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教学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

二、体验“摇花乐”。

1.自学品读。

师:桂花盛开的时候,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望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她多么想快点摇桂花啊!让我们默读“摇桂花”这一部分(第5自然段),找一找,画出能表现“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的句子。

2.交流句子。

出示课件5:

(1)“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师生演一演,情境对话,体会“我”当时摇桂花的迫不及待。

4.走进这场桂花雨,齐读这段话。

出示课件6:“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师生对话体验情感:

(1)师:“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

教学预设:

生1: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了下来。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不断地落下来。

生3:桂花仿佛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纷纷向我飞来。

生4:桂花就如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小花落满地,地上就如铺了金子一般。

(2)师: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

,落在了你的

,可以说是落得你

(3)师: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预设:

生1:桂花轻轻落在我头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

生2:桂花落在我的颈上,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

生3:桂花落满一身,我就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使得我不禁想起月宫里的桂花树和嫦娥。

(4)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

出示课件7: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生:快乐、激动、又蹦又跳、手舞足蹈……

6.齐读:“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7.想象说话: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哇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3个字——摇哇摇,摇出了什么?(板书:快乐)

8.出示课件8

:我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哇摇,摇出了

教学预设:

生1:摇出了朵朵完整、新鲜的桂花。

生2:摇出了清香迷人的桂花雨。

生3:摇出了一杯杯飘着桂花香气的清茶。

生4:摇出了一块块浸在桂花香中的糕饼。

生5: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

摇出了故乡的亲切与温馨,摇出了童年时代的乐趣,摇出了快乐的心情,摇出了童真,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设计意图: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同学们身临其境,读出情味,心驰神往,领会其精妙所在。

三、升华情感,品悟乡愁。

1.提出矛盾,引发认知冲突。

难怪,搬到杭州后,每每“我”把一大袋桂花给母亲,母亲总是说(引读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读懂母亲的话,体悟一份浓浓的乡情。同学们,可就是这样一个赏桂胜地,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其实,母亲也道出了“我”的心声,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仅仅是桂花本身的香味吗?这香里还蕴涵着“我”和母亲许许多多的情感,那你说“香”里还有什么?(板书:思念)

出示课件9: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一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3.写话练习。多少年来,琦君漂泊他乡,可家乡的桂花总是让她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又想起了什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来。

出示课件10:

又是一个中秋节的夜晚,皓月当空,琦君

师小结: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设计意图:

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写话练习把情感推向。

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

1.出示课件11:

(1)(音乐响起,师深情诉说)正如琦君在另一部作品《给予他年说梦痕》中所说: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出示课件12:

(2)文中如她在《家乡味》中说的:

恋乡的人,终于忍不住喊出:“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

2.师:的确,正是因为对根的追寻,84岁那年,琦君又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不禁泪涟涟。其实琦君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故乡,因为故乡就在她的心里。

设计意图:

最后适时地补充作者的一段直抒胸臆的思乡语段,在浓浓的思乡情中结束这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篇10

我常常觉得,我是这样一个作家:一直在不停地为自己的出生地争取尊严和权利的人,一个这样的不自量力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一刻也离不开出生地支持的人,一个虚弱而胆怯的人。这样讲好像有些矛盾,但又是真实的。我至少具有了这样两种身份,这两种身份统一在我的身上,使我能够不断地走下去,并因此而走上了一条多多少少有别于他人的道路。

我如果有机会为自己命名,那么我就想把自己称为一个“胆怯的勇士”。

我的出生地今天叫做“龙口”――好像日本也有这样一个名字;我上次来日本时听说过,但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它是怎样的地方,与我的龙口有怎样的区别。在过去,中国的秦始皇时代设立了一个郡县,叫黄县。这个县城今天还在,不过它所管辖的范围已经大大变小了,小到过去的十几分之一。龙口市的设置当时没有,只是隶属于黄县的一个小渔村。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有了龙口市,与黄县并列。60年代,龙口缩为黄县的一个镇。80年代初,黄县开始称为龙口市,当然它已经包含了过去的“龙口”。龙口市今天的主要辖区是一片海滩冲积平原,只有市区的南部是山地,西部和北部濒临大海。占土地面积百分之八十的是平原。在过去,只有中间部分是发达的,而南部的山区和近海平原不仅贫穷,而且荒凉。我这儿要说的是我的更具体的出生地,它就是渤海湾畔的一片莽野。当时这儿地广人稀,没有几个村庄,到处都是丛林。50年代中期依靠国家的力量在丛林当中开垦了几个果园,但总体上看还是荒凉的。我出生时,我们家里人从市区西南部来到这片丛林野地也不过才七八年。当时只有我们一户人家住在林子里,穿过林子往东南走很远才能看到一个村子,它的名字很怪,叫“灯影”。

“灯影”在我童年的眼里差不多是人间的一座城郭。

那里有过多的喧哗和热闹,这一切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有些吓人。而今天看它当年不过是一个非常简陋的小村,村民以林业农耕为主,多少捕一点鱼。

我们家到丛林里来本为了躲过兵荒马乱的年月,所以只搭了一座小茅屋。想不到我们就在这样一座小屋里一直住下去,并且不再挪动,我也出生了。我一睁眼就是这样的环境,到处是树,野兽,是荒野一片,大海,只很少看到人。我的父亲长年在外地,母亲去果园打工。我的大多数时间与外祖母在一起。满头白发的外祖母领着我在林子里,或者我一个人跑开,去林子的某个角落。我就这样长大,长到上学。

我们家躲进林子的时候带来了许多书。寂寞无人的环境加上书,可以想象,人就容易爱上文学这一类事情了。我大概从很小时候起就能写点什么,我写的主要内容是两方面的,一是内心的幻想,二是林中的万物。心中有万物,林子里也有万物。这些,完全不是林子外的同龄人所能理解和知道的。这成了我的特长,入学后,这一特长变得越来越明显了,也就飞快发展起来。简单点讲,这就是我的文学之路的开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受的一个越来越大的刺激,就是人,特别是成群的人对我的刺激。许多的人一下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世界里,不能不说是惊喜中又有些大惊慌。我从小形成的一个习惯,一个见解,这时候都受到了冲击。我习惯的是无人的寂静,是更天然的生活,是这种生活对我的要求。只有从学校回到林子里,才能恢复以前的生活和以前的经验,但这要等到假期。童年的经验是顽固而强大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我一生里的许多时候都在别人的世界里,都在与我不习惯的世界相处。当然,我的苦恼和多少有别于过去的喜悦,也都缘此而生。

说起来让人不信,我记得直长到二十多岁,只要有人大声喊叫一句,我心上还是要产生突然的、条件反射般的惶恐。直到现在,我在人多的地方呆久了,还常常要头疼欲裂。后来我慢慢克服,努力到现在。但是说到底内心里的东西是无法克服的。我得说,在反抗这种恐惧的同时,我越来越怀念出生地的一切。我大概也在这怀念中多多少少夸大了故地之美。那里好像到处都变得可亲可爱了,再也没有了荒凉和寂寥之苦。那里的蘑菇和小兽都成了多么诱人的朋友,还有空旷的大海,一望无边的水,都成为我心中最好最完美的世界。

对比我的童年,我的成人世界是这样地不同。我对这个越来越吵闹的成人世界是反应强烈的。我当然不喜欢,不习惯,本能地要躲避和反抗。同时我也越来越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这个世界的大部分、它的大多数时间,总是要充满了喧哗的。这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问题是每个人接受的过程和方法都不一样。我在接受的同时也充满了幻想和反抗,我对付它的方法就是不断地靠想象返回自己的过去,进入我的那片莽野。我觉得四十多年了,自己一直在奔向自己的莽野。我在这片莽野上跋涉了这么久,并且还要继续跋涉下去。我大概永远不能够从这片莽野中脱身。

这样,我的写作大约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直接就是对于记忆的那片天地的描绘和怀念,这里面有许多真诚的赞颂,更有许多欢乐。另一部分则是对欲望和喧闹的外部世界的质疑,这里面当然有迷茫,有痛苦,有深长的遗憾。我这当中有一个发现,就是拥挤的人群对于完美的生存会有致命的毁坏。他们作为个体有时是充满了建设的美好愿望的,但作为一个群体是可能走向毁坏的。我的这个悲观影响了我的表达,也影响了表达的色调和方法。

我觉得与人的交流和交往既是通向极大发现和惊喜的过程,也是引起最大沮丧的原因。人与人的交往奇累无比,许多时候是痛苦的、劳心劳神的。而与自然万物的交往则简单明了得多,容易得多。人在自然中的欣悦,简直是无法形容的。人离开了这种交往,就是陷于苦恼的开端。这儿我要举一些例子。如中国和东方的许多国家,其中的一大部分智者都出家了,当了和尚或者尼姑。他们那么聪慧,未必不知道人间的欢乐幸福,可是他们权衡之后,也仍然要放弃世俗生活。还有,西方的一些大智者,大文学家艺术家在闹市中过着一种波希米亚式的生活,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拒绝。其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说他们不是不爱人,而是被人与人之间的繁琐悲伤折腾得实在是够了。

作为一个不自量力的人,我觉得身上有一种责任,就是向世人解说我所知道的故地的优越,它的不亚于任何一个地方的奥妙。一方面它是人类生活的榜样,是人类探索生活方式的重要补充,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获得自身的尊严,需要来自外部的赞同和理解。奇怪的是我有时甚至觉得它的尊严的取得必要加上自己的一份努力才行。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没有过多地回避,相反我是更深刻地介入了当前的生活。我的一大批文字正是因此才充满了呼喊之尖利的。将眼前这个世界与我心目中即过去的海边世界作一比较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大遗憾大觉悟,还有一些想法,也就产生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两个不同的世界是可以互相交融的,后来才渐渐发现这只是一种妄想。我只能永远地属于原来,而后来的世界我是无法真正地进入的。就是说,对于这个热热闹闹的社会而言,我可能永远保持了外来人的感觉。

我1975年发表了第一首长诗,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我记得那是写一个复员的老在海边上吹号的故事,是一首叙事长诗。海边上要开垦荒地,要兴师动众,所以也就有了一个在工地上吹号的人――他把垦荒多多少少当成了打仗。这是怎样可怕的一场战斗,开垦的结果是大片丛林不见了,我过去的莽野不见了,各种植物动物不见了,代之以农田之类――后来就是沙漠化,干旱,是惨不忍睹的环境。我当时不懂得后果的严重性,还觉得好玩,迷着他的大铜号。

如果是现在,我当然是做不出这样的诗的。那时吹号的人在莽野上,他与它一起组成了一个童话。我喜爱这童话,不知道这童话背后隐含的可怕的东西。

大约就是从那场开垦开始,我的那个真实的世界被破坏了。现在它已经不成样子,树木稀少,尘土飞扬,人比树多得多。不过,大多数楼房也比树高得多。海也变浑了。我们现代都市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的母亲常对我回忆起往昔,回忆那时在莽林里迷路,还有拣不尽的蘑菇之类的事。她说,当时柳树林里的鸟儿太多了,它们每天夜里翅膀碰下的干树枝就是用不完的柴。其实这些我都记得一清二楚,母亲的叙说不过是加深了我的疼痛而已。我心痛我们的林子,我们蓝蓝的大海和洁白的沙滩。

这种痛,还有因痛而生的恨,是外地他乡的人无法理解的。想想看吧,一个人只有依靠幻想才能回到心爱的故地,这是多么悲伤。造成这悲伤的是纵横交织的一些人和事,好故事和坏故事。所谓的人迁,残酷与善良,动荡的岁月,就是这些组成了历史。我不得不写这样的历史,写这样的一些愉快和痛苦的故事。我的不懈的写作是基于这样的情结的,它是关于维护一个人生来就有的一切的,那是幸福和美好的拥有。它是关于活着的理想,关于这个理想的强调,有人可能认为这又是许多人谈过的环境保护之类,当然,也包括了它。可惜还远远不止于它。我在谈人类生存的全部,谈人类追求完美的权力、执拗和本能,她的现在和将来。

也许美好的理想在我童年的眼中给放大了,但我心中的真实感受是不能剥夺的。说来有些可笑,我神交日久的日本朋友,还有西方一些朋友,当他们提出到我的故事发生地龙口去看一下的时候,我常常要产生一种莫名的羞愧感。我甚至多少害怕他们看到现在的龙口。不是说它现在一无是处,绝不是;而是过去的最美好的一切全都没有了。那个近似于童话般的世界没有了。人类生活是充满了不少苦难的,没有童话的世界是非常难熬的。失去了童话的地方,这在我看来还有什么可看的,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卡通”(cart oon)大国,“卡通”即充满童话童趣。可见日本尚有许多人向往童话。

我强烈地、不屈不挠地维护着我的故地。

在我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莽野,它由于变得狼藉,就和现在的故地连成了一片,变得眉眼不分。而过去它们是分开的,它们有所不同,并且是极大地不同。我还相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最初都和我原来的故地差不了多少,也都是绿意盎然的。也就是说,更早更早,大地也是连成了一大片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时的人可以在大地上随意创造,随意行走,并且永远欣喜愉快。

不用说,我对于正在飞速发展的这个商业帝国是心怀恐惧的,说得更真实一点,是心怀仇视的。商业帝国的中心看来在西方,实际上在自私的人的内心――包括我们的内心。我之所以对前途不够乐观,是因为我们实在难以改变我们的内心。许多人,古往今来的许多人都尝试改变人的内心,结果难有效果。这说到底是人类悲观的最大根据。

东方国家的文化中有一种优雅的东西,那真是一种好东西。可惜,它在今天已被商业扩张主义给彻底戕害了。优雅是人类与自然智慧相处的结果,是人获得真正自由的表现。而现在的商业扩张主义对自由的包装,是多么虚假和脆弱。人成了单纯的商品的经济的动物,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商业扩张主义会在一切领域培养出一大批粗野的人,并最终让这些人统治我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将最后告别“知书达理”的文明社会。

如此所谈的一切,很容易让人想到文学,想到文学的作用。不能说只有文学才有反省和幻想的力量,但文学的确是商业扩张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死敌。可见,文学家在今天不自觉地就成了浪漫的战士。而作为一个战士,我心中却装着莽野,一路踉踉跄跄地跋涉。但我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滑稽,就像我不觉得文学有什么滑稽一样。

在以金钱和性的欲望为中心的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活真的变得越来越危险了。在谈论这种危险的时候,我发现最真诚的人,仍然还是那些文学家,是诗人。其实我们要求这个世界的并不多也不过分,在自然环境方面能像过去的黄县/龙口一样就行了,像那时候,我们还有个“灯影”。战乱,贫寒,这些不能要。可是战乱和贫寒并不是美好的自然环境带来的。相反,历史上的大多数战争,还有贫困,都是商业和物益的争夺造成的。

我不仅希望文学家,而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对这个疯狂的物质世界有一种强烈的反应,都不要与之合作。到了这样的时候,世界才能慢慢走向良性发展。现在的人对商业扩张主义是很顺从的,并且积极投身其中。这等于是在玩火。

没有对于物质主义的自觉反抗,没有一种不合作精神,现代科技的加入就会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和危险。没有清醒的人类,电脑和网络,克隆技术,基因和纳米技术,这一切现代科技就统统成了最坏最可怕的东西。今天的人类无权拥有这些高技术,因为他们的伦理高度不够。我们今后,还有过去,一直要为获得类似的权力而斗争,那就是走进诗意的人生,并有能力保持这诗意。

文学的意义说到这里已经非常之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