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堂语文课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1:3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也是一堂语文课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也是一堂语文课作文

篇1

前不久我们上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搞了一次“走上街头找语文”的社会调查。利用星期日对南京市的六条街道的沿街门面招牌、路牌用字情况进行了仔细调查,结果发现,我市的街头用字不规范情况还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街头用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繁体字招牌明显增多。不少字早已废除,有的字一般的词典上根本没有收录。这类字大多出现在专卖店的招牌上,共有24家,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二是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与汉字使用上问题很多。有的招牌没有一个汉字,且字母书写潦草,不知所云;有的字母与汉字不一致;有的所取的洋名不知何意。这一类共有17家。三是错别字不少。有一家单位的通告把“根据上级部署”,写成了“布署”;有的餐饮店把“炒肉丝”写成了“抄肉丝”。四是不规则的简化字,在字数较多的小招牌上多见。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交错使用,人看了很别扭。

街头用字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其的商业价值,更主要是在社会价值上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试想一个连母语都写不好、写错的招牌,让人自然想起店主素质与城市的管理水平也应该是不会高到哪儿去的,这势必影响城市的形象。为此,我们建议:

篇2

本周五、六我参加了市进修校组织的初中、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虽然学习时间安排的满满的,也很辛苦,但是两天的学习却有许多收获。

第一天上午听了来自绵阳的张伟平老师的讲座《新课标的人文视角与语文素养的综合养成》。老师讲到了新时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提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十年反思,二元对立的教学模式,师生对立,学生与文本对立,读与写的对立。在教学时,教师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讲多悟少,听多练少;课堂表演大于“读书”;泛“个性”与泛“人文”。

自己从教以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一定要把新课程标准面面俱到,能够在课堂中落实一两个方面就不错了。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们语文素养的阵地,在这个阵地上要孩子们感受母语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在课堂中师生能产生共鸣,让生命灵动起来,让思想碰撞出火花,得到升华,让师生都感受到课堂的美好,感觉是一种享受,我认为这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第二天上午听了江实语文教师陈宗茂的讲座《作文教学探讨》,也是大有收获的。陈老师讲的很具体,可操作性也很强,陈老师坚持让学生写周记、日记,最开始时陈老师要批改每个同学的,到后来慢慢放手,批改人数逐渐递减。因为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陈老师把学生带上路,逐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然后开始慢慢放手,这也是很智慧的。陈老师在讲座上也给我们展示了她许多学生的优秀作品。陈老师的作文评讲课也是一大亮点,她善于去发现孩子们作文中的好的句段,然后打出来,评讲作文时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被展示的同学看见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和同学欣赏,一种被肯定的感受油然而生,就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就更愿意去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陈老师的这一方法也是非常可取的:学生每次不管是写了周记、日记、作文后,都要求孩子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段作上记号,最好写上理由。陈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积累和收集,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收集学生的作品。其实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也作了很多事情,就是没能及时记录下来,所以以后要多向优秀教师学习,多记录下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 张扬个性 创新意识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就从这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探索和体会。

第一、张扬作文教学

1、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

作文是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一种写作体验,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个人的“史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抒真理,把作文当作学做人的一种历练。在强调真实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激发创新精神。如:有这样一堂广告课使人颇受启发。课前,教师先布置学生搜集广告词,充分做好准备。上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说广告,以后组织评广告,最后写广告。这一堂课学生非常投入,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个性兴趣。

2、作文是作者内心积淀的自然凸现,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

作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作文教学中必须确立“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体意识。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凸现写作主体的个性与创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作文命题及读物选择,须认定作文者、读文者为学生,即须以学生为本位也。”以学生为本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束缚,打开套在学生脖子上的条条枷锁,还其作文的真面目。叶圣陶先生还指出:“训练写作的人只须平心静气的问自己:(一)平时对于学生训练是不是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蓄,不但不阻遏他们,并且多方诱导他们,使他们尽量拿出来?(二)平时给他们做的题目是不是切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思想等等?总而言之,是不是切近他们的生活?(三)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认为是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可知道写作教学的成绩不好,其咎不尽在学生,训练者实在应该负大部分的责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这不仅是张扬学生个性,也是张扬教师个性的体现。

第二、张扬阅读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读,“以读代讲,以。情”是阅读教学之根本。语言文字的感悟,就是朗读的感悟。学生只有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搏,才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琴弦。

1、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要张扬学生个性,才能写出有个性、不雷同的好文章。

在阅读的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字、词、句、篇的理解,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写出通顺的语句等。能灵活运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学生事先在家的预习,勾划出课后问题,抄下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第二天利用课外活动展开“朗读比赛”,让学生互评互比,从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中也感受到朗读的旋律和乐趣。在阅读教学中我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摘录名言警句、优美句段、自然科学知识等,写出文章的要点或故事梗概,写出对事物的看法或由此而产生的联想,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美和丑、善和恶、真和伪,在阅读中受到某种启发,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写周记。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文章的结构,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模式,对有借鉴价值的经验材料让学生按一定模式练习。同时,启发学生抓住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写作材料的方法。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悟和疑惑。问题让他们去提,去议,答案让他们去找、去辩,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要弘扬主体精神,提高语文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1世纪的教育是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培养人才是教育的主要职能。

第三、张扬个性教学,即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探讨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篇4

关键词: 作文教学 语文活动课 创设写作情境

有效开展语文活动课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语文课堂为阵地,开展相应的语文活动课,创设一定的写作环境,模拟生活的过程,让学生在放大的生活环境中体会生活、认识生活,从中得到感受生活的基本方法和一些基本写作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益处的。

一、创设写作环境的必要性

作文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表述清楚的关系。作文教学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指导学生把生活变成作文,而对生活的认识、选择又往往因为生活的平凡、单调、重复,特别是由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而被学生所忽视,往往有“水过无痕”之感,就像人们常说的“熟视无睹”。针对这一点,语文老师特别有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的条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们往往不需要为生活去奔波,一般都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更由于长辈们的宠爱,一般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狭窄的生活空间往往造成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很难在平凡、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寻觅到写作素材,失去获取写作材料的基本途径。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发挥自己个性和特长的环境,让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其思考积极性,把对生活的认识按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有主动性和兴趣,文笔自然才会很出色。

二、如何创设写作环境

写作的关键在于写作材料,材料是作文最基本的因素。授予学生获取材料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写作的不尽之材,这是广大语文教师教好作文的最根本任务,即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活动过程中掌握获取写作材料的基本方法。

1.“学当小老师”,掌握作文评改的游戏规则,明确作文的基本要求。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历:熬夜加班、辛辛苦苦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而后又声嘶力竭地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但学生对于老师分发下来的作文和课堂上的讲评却无动于衷,他们关心的只是老师所给的分数,至于老师在作文本上的圈圈点点一点也不感冒,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书写潦草、选材、取材、描写等错误一犯再犯。这种出力不讨好、“高付出低收入”的作文教学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自我轻松一下,通过语文活动课,改变师生角色,把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让学生来完成。学生在角色的转变中自然而然地对作文评改的一些“游戏规则”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一些毛病,如错别字、书写潦草等会有较为直观的认识;对老师评改中所关注的一些得分点也会有清楚的认识;对作文中所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的妙处也会有较充足的认识……这些对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心态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几次训练,学生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一旦他们了解了作文中这些相关的内容,意识到这些问题,那他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将会有意识地注意到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些什么,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2.开展读书竞赛,扩大课堂的外延,加强学生的思想储备。

语文学科具有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等特点。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而且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的深度,这些能力仅靠每天45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而是要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平台,一个连接课堂与生活、课堂与课外的平台。一个语文界的权威说过,看一堂课的好坏,不是看你教给学生多少,而是看你让学生通过这堂联系到了多少课外知识。

3.辩论对抗,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论述能力。

学生的作文水平跟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关系密切,而思想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外,还可利用语文活动课,围绕一个话题,举行一些辩论赛:或男女对抗、或小组对抗,让学生在辩论对抗中学会一些思维的方法,运用一些思维方法,这对学生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创设写作环境的意义

1.打破语文课堂的局限性,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一座桥梁。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充分接触到许许多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领略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增长了知识面,加强了思想储备,为提高作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语文活动课是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各方面才能,增加了自己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改变了传统的说教模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角色的改变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1.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我们上语文课,总喜欢给课文分段、分层,总结中心,教师是主角,学生是看客,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课上得干干巴巴,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语文课变得生机勃勃、趣味盎然。正是基于对语文课的这种认识,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因此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认为再教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所以语文课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的分析。而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那还叫语文课吗?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优美的意境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在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而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

2.注重设问析疑

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做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美妙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地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这就转到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3.朗读方法要灵活

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准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只要教师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

4.创新作文理念,重塑美文灵魂

4.1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有真切的体验。

4.2文人合一是作文的价值追求。首先,突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作文教学目标;其次,构建本色化内容和活动性体系的作文教学模式,从而弥补知识读本型、文章选本型的传统作文教学的缺陷,使作文成为丰富多彩、意兴盎然的生命活动……最后,继承并光大中国传统文论中“文品即人品”的作文教学思想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

4.3作文思维从封闭归属趋向多元创新。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其次,鼓励作文主体在思维形式上趋向发展。

4.4作文评估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首先评估观念眼更新,即鼓励作文具有见仁见智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其次是评估标准的和梯度和层次。新课标新评估观的体现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注重文学的熏陶

5.1通过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我查找、互相交流等途径,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扩大阅读面,在阅读中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并慢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5.2教师规定学生一阶段内的阅读量。如一学期看名著2~3部,美文10~20篇,目的是以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来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渗透。

5.3教师多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及世界文化,丰富学生关于祖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篇6

【关键词】语文;突发事件;语文积累;写作素材;品词品句

突发事件是指与教育教学无关、出乎教师预料之外的偶发性事件。虽然每位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进行预设,但课堂的实际情况却是瞬息万变的,因此突发事件的产生在所难免。特别是语文课,因其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更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不能慌乱。其次,要用语文的方式来化解这些突发事件,使其一方面不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高,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怎样才能用语文的方式来处理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呢?笔者认为有三个途径。

一、把突发事件转变为语文积累

“引导学生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1]《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是居于语文积累的重要作用而谈的。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幢楼的话,那么语文积累就是这幢楼的地基。简言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语文积累,积累少,语感就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因而,高明的语文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把突发事件转变为语文积累。

上课了,有位教师刚站定讲台,就有一个小雪团飞过耳旁,打到了黑板上,这时教室安静了许多,大家似乎在等待着教师的训斥。这位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这么想打雪仗,那么我们就在教室里打一场雪仗吧,分成男女两组打。当然,这雪很特别,是带‘雪’字的成语。”打了约10分钟的成语仗,最终女生获胜。这时老师对学生们说:“刚才说的是成语,现在我们说写雪的诗句,一组说上句,一组说下句,接不上来就输。”大家兴趣盎然。打了约20分钟的诗词仗后,最终男生获胜。 “同学们,下面我说一句与雪有关的上联,哪组先对出下联就加10分。”还没有分出胜负,下课铃声就响了。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有三,一是成功地化解了突发事件,保证了语文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二是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此时,学生的最大心理需求就是打雪仗,教师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学生在教室“打雪仗”,只是“雪”很特别,是带雪的成语、诗句、对联,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第三,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成语、诗词、对联都涉及到学生的积累,可以说,这是检阅学生语文积累的一堂语文课,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学生得到了展示,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的热情;积累少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的成语、诗词、对联,丰富了这部分学生的积累。

二、把突发事件变为写作素材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一位特级教师说过,一个有良心的语文老师,只需带领学生做好两件事情足矣,一是教会学生阅读,二是教会学生写作。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今写作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没有素材可写,就像厨师无米下锅一样,学生肚子里没有素材,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的。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学生忽略观察生活,忽略积累生活素材,二是教师的命题方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所以,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把突发事件变为写作素材。

一节作文课,一位教师正讲着作文的要求,教学楼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响亮的鞭炮声。不少同学不由自主地向外看。原来是与教学楼仅隔十米的居民楼上的一户人家在阳台上放鞭炮。于是,教师请大家赶快看外面。看完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努力用文字描述出刚才听到的鞭炮声音。于是一段段美丽的文字就出现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把突发事件变为了写作素材。突发事件是在课堂上发生的,属于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故而学生有话可说。“请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这属于口头作文。“让学生努力用文字描述出刚才听到的鞭炮声音”,这属于书面作文。不管是口头作文还是书面作文,都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位教师巧妙地用语文的方式化解了突发事件,使突发事件变成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垫脚石。

三、把突发事件变成了品词品句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关注点锁定在整体感知,在这个部分花费了很多的时间,这很容易忽略对言语细节的品味。“其实学生所缺的往往不是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缺的是如何从言语的细微之处品味作品的意蕴”。[2]而品词品句就可以深入到作品的言语细节中感悟作品的意蕴及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关键在字词里。”这些论述都突出强调了品词品句的重要性。通过对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的咀嚼,可以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高明的语文老师可以把突发事件变为语文的品词品句。

一位教师在教学《兰亭集序》时询问大家的阅读感受,一位女同学的回答令人意外,她大声说“很浪漫”。引得全班轰然大笑。因为花季中的少男少女对“浪漫”这个词非常敏感。既然这样敏感,索性顺着“敏感话题”让学生体会一番,这位教师就要求学生找出体现浪漫的词句,并细细的品味,并把品味的感受写出来。在学生深入交流基础上,教师总结出了浪漫的含义:原来浪漫不只是风花雪月,浪漫还可以是一种性情,一种风骨,一种灵魂的诗意寄居,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成功的化解了一起突发事件,并以这起突发事件为突破口,把学生引导到对文本字、次、句的深入品析,把握了作品的意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施加了有益的影响,进而教育了学生。

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教育智慧,能用语文的方式处理语文课堂的突发事件,是语文教师教育智慧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12:2.

篇7

关键词:语文课程 教学语言 导课语 讲解语 批评语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欣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寻求适合自我的语言艺术,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语文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就一节课而言,有艺术性的语言必定具备以下特点:

一、引人入胜的导课语

导课环节看似简单,因而总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必然少不了精美的导课艺术,它像磁石能深深吸引学生的心灵,像金钥匙能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导课语短长不定,但=却应引人人胜。它可以是温故导新式,可以是开门见山式,可以是设疑置悬式,可以是创设情境式;可以旁征博引,渲染气氛,未成曲调先有情;可以自然朴实,入情入境,雪泥鸿爪妙无痕;还可以看似平淡,实则精妙,于无声处听惊雷。只要能让学生兴致盎然、渐入佳境,这样的导课语言就是成功的。

二、丰富多彩的讲解语

精彩的课堂讲解语言,能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语文教师的课堂讲解语应具备以下特点:

1、内容的准确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那么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就必然无法准确表达,或词不达意,或引发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无论是分析课文还是评讲作文,无论是概括主题还是归纳技巧,都应该一语中的、切中要害,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准确的语言让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去享受明媚的阳光。

2、表达的形象性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教师来说,绘声绘色、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就可以是提高学生兴趣的砝码。形象生动的语言会让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有似曾相识之感,又似有身临其境之妙。

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激情四射,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抖擞、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语言的情感性

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感情内涵丰富的文章,或忧国忧民,或思亲想家,或担忧环境,或感悟生活……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要“披文以入情”,要结合课文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这些情感的感染,从而体验到感情。只有教师自己被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感情所打动才会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去打动学生,使他们也产生巨大的共鸣。

4、思维的逻辑性

虽然语文更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但如果形象的语言中能融入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信息,言之成理,证之有据,这样充满理性思辨的语言就一定能打动学生,从而让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强更好,也为学其他理科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声调的起伏性

声音平板、基本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语文课,味同嚼蜡,寡淡如水,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根本就无从谈起,昏昏欲睡的感觉自然不请自来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内容,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则教与学的效果就明显不同。

6、文学的积淀性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周身应弥漫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妙语连珠、文采飞扬,学生必定会是如沐春风、如饮甘醇、乐在其中了。而要达到这种效果,就需要教师提高素养,开阔视野,从而在课堂上能结合课文内容旁征博引、吟诗诵词、讲述典故。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够开发学生思维,增强课文学习的知识性和文学性,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含蓄幽默的批评语

篇8

学生怕作文,怕上作文课,一提作文就没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的生活是比较丰富多彩的,每天耳闻目睹的事并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针对这些情况,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写作文前的准备

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他们写或口述与课文相同的景物,然后与课文对照,转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作者的匠心与自己的不足,学完课文后再引导学生用课文方法写类似的景物。

这样在写--读--写过程中,学生既把课文读透了又能把刚吸收来的知识运用于写作。例如:我教《我爱故乡的杨梅》之前,要求学生写家乡自己喜欢的水果;尽管他们没有比课文写得好,但引导学生认识、对比: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采用了哪些好方法;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观察家乡的水果,布置学生动手写一写。此时学生就会学习作者调动各种感官,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写作有了明显提高。

二、作文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陶行知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学生对自然环境缺乏观察,对人更缺少观察,甚至对他们最常接触的家人、老师和同学都缺乏观察。为此我着重引导他们观察家人、老师和同学。有一回布置学生写自己的母亲,在学生的笔下母亲大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高不矮……。针对这个问题,评讲作文时,我先把母亲写得相同的作文读一读,然后问学生是否拥有同一个母亲?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此时,学生才知道因为缺少认真的观察,连自己的家人外貌也不大清楚。为此我启发学生写人物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样才会写出人物的特点。又如:老师因性别、年龄等差异,他们的形象也是不同的。为此要求学生先观察任课老师,看看他们上课时的姿态动作是否一样?他们对不做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对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的处理是否一样?也观察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做什么?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一样?……这样有了范围,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观察起来具体容易得多,写出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了自己的个性。总之,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常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写出好作文。

三、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

人类口头语言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要让孩子们先随意说出重要的内容,再进行评议,然后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中心具体说。再过渡到书面语言,在学生习作时,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教给学生习作的构段,布局谋篇和一些写作特点、方法,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往往自由发挥的文章更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潇洒自身,不拘一格。

四、多写多练多积累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经验积累,也要有灵感,这些经验与灵感也是平时训练出来的,不是有言:业精于勤,荒于嬉吗?因此,多练也是提高孩子作文能力的途径,如写人物可根据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身份,抓住不同人物特点去训练写作;写事可以训练学生按时间、方位、地点变换、游览顺序去训练习作;状物可按事物的种类、特点、功能,运用不同体裁去训练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真实地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写出他们对社会生活与客观事物的真情实感。

篇9

一、教学目标要“返璞归真”

每堂课,都应有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有所得。“得”到什么?“得”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高;“得”在领会诗的感情;“得”在德育与美育的熏陶。作为上课的教师,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授课者必须一清二楚。如一位教师在上《〈咏柳〉改写》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两个目标:①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②按要求改写古诗。多清楚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了简单明了,“返朴归真”。

二、教学过程应“返璞归真”

一堂课的重点在过程。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美,吸引评委和听课者的眼球,教学过程设计得“花里胡哨”,可效果却适得其反。所以,教学实施的过程应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取舍得当。做到这一点,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读要清清楚楚。古诗的朗读要求很高,作为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读要清清楚楚,干干脆脆。郭可谧老师说过:“读最能体会诗歌的情感。”是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古诗亦然。有你费尽口舌去讲的时间,倒不如让学生多读几遍。不过,也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读,首先,要明白读的方向。初读要读得通顺,再读要注重感情,巩固读应表达情感。其次,要清楚读的作用。读并不只是为了好听,更重要的是清楚为什么读。我有幸听了郭可谧老师上的一节课,是《〈望庐山瀑布〉改写》。在课上,郭老师的每一次读,都给在场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不同的感受,他每一环节的朗读都有不同的作用,每一遍朗读都给听者留下难以忘怀的痕迹。

2.写要工工整整。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不会写字了。这确实值得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深思。电脑普及,确实让写字这一环节退化,什么东西都是用电脑打。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中国的书法艺术更是世界的瑰宝。作为中国人,不会写汉字,岂不是一个大笑话。我认为,古诗改写课的教学,通过对古人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向往和自豪感,同时,也是一个练习写字的好途径,我们应要求学生写字工工整整。“你写的字自己认识吗?”这句话,已经成为教师批改作业的术语了。字写得工工整整,不仅可以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培养了他们认认真真学习和做事的好习惯,岂不是“一箭双雕”。

3.说要明明白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说,对上课的教师来讲,非常重要,说要说的明白,让听者一听就懂。如何才能让学生说的明白呢,我以为要让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说话口齿清晰。说话,就是要让听者能听清你说什么,如果说话人的口齿不清晰的话,听者怎么能听明白。②要说完整的话。我们在训练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训练他们说一句完整的话,只有把话说完整了,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4.练要实实在在。练习写作是我们课的特色,练习写作要实实在在,不要好高骛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第一,写作要求实实在在。一堂课指导下来,如何去要求学生写呢,我觉得,设计的写作要求不要太高,要结合本课的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来设定。如一位教师在上《〈雨晴〉改写》时,设计了这样的写作要求:①发挥想象,写出情感变化;②抓住重点词语写。这样的写作要求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写,如果你写了一大堆的要求,学生能接受吗?我听过一节课,出示的写作要求洋洋洒洒数百字,太不符合实际要求了。第二,写作范文实实在在。我一般不提倡写范文,它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那么,如果要写,就应该写的实实在在。范文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去写。涂明老师有一次听完一老师上课,看完这位老师写的范文后,情不自禁地说:“写得太好了,我自愧不如”。我不禁哑然。连涂老师都自愧不如的作品拿来给小学生作示范,能有作用吗?

三、教师讲评应“返璞归真”

篇10

识字、释词、概括段意、总结中心等一切基础性训练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写出作文。我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借助参考书,能够十分认真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做起练习来驾轻就熟,可一旦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和体会深刻内涵时,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在教授《孔乙己》时,学生们十分准确找出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可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滑稽,丑态百出又毫不觉醒的人物。我的处理方式十分简单,联系中国历史,讲述科举制下的文人悲哀,以此去体会《范进中举》后的鸡犬升天,去拷问历史大背景下孔乙己的心灵,去体会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有对每部作品理解有高度,才能运用到日常的思维与写作上。写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作文时间让给了数理化,作文成了学生在考试总分上捞一把的“小诀窍”,考场上的作文大多语言精美,段落清晰,叙述跌宕起伏,可就是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理性思考与成长见证。新课标对写作有这样一种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标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这里的创意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就要求师生在上语文课时,不要被教参或参考书局限了,要有创意、有创新地解读。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曹刿的历史责任感、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的政治才华,还要看到鲁庄公礼贤下士,重用贤才,谦虚礼让,不耻下问的宝贵品质。学生在欣赏曹刿的聪明才智时,也应理解到明君不是完人,但他也有某一方面的明鉴。在教学中,我会在作文中点出,塑造人物形象要多角度,选取最有人味的典型事件,这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二、构课思路推陈出新

新颖的构课方式不是一场作秀,博得满堂彩,老师很轻松,学生很愉快,45分钟在读诵品思中一闪而过,留给学生大片空白。我认为新颖的课要让学生主动通过作品体会作者的个人魅力及作品内在的精神本质,而非学习节选作品的优点。在讲《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这些《史记》的作品时,我更多地在讲司马迁和《史记》,我就想通过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及其喜好,和敢于与统治阶级唱反调的勇气。《史记》是部历史,读懂了历史犹如读懂了亘古不变的真理,“以史为鉴”才是新时期学习的重点,《史记》是部文学史,读懂文学犹如读懂了人世常情,才能具有文学素养。解读每部作品,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提升,言他人所不知,这也是创新的最高境界。构课成功与否,要看学生的反应。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很认真,学生很配合,师生很和谐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但在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时,却言之少少。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主线有了,还需要有个“线结”。我在授课时,尽量十分钟做一个小结,让他们多一点注意,一堂课完成,大多数学生会在这些“线结”上有收获,使学习语文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的放矢。

三、师生教学关系“此消彼长”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是高于生的,师把所学真理倾情传于生,生之疑惑待师一家之言所解,这种师生关系明显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语文教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的教师成长环境较封闭,获得的知识是一家之言,所以在教学中容易沿袭老一辈“教书匠”的方式,这已不能适应网络遍地、意识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我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应该应时代而变,生在向师学习的同时,师也应向生学习,观点偏激的不要急于纠正,要善于疏导,观点推陈出新,就应给予鼓励,即使背离传统教学观念。在教授《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时,学生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维,更有甚者否定梁启超先生的论断,学生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业很多,多数都“敬”,但“乐”做到的人太少!我当时就放下书本,想听听九零后对“业”的看法。了解了学生对“业”真实而朴实的看法,我觉得“后生可畏”!他们看似已被正统教育“洗脑”,但在骨子里.还是与现实世界接轨的,他们思考贤人写下的圣贤道理,也考虑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这就是师与生在教育中碰撞出的火花吧!我想,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重新定义“敬和乐”,从新视角审视“业”。

四、弃落伍之作业,扬创新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