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4-11 16:0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美散文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从古至今的文人中好美食者为数也不少。明末张岱、清袁枚;今人陆文夫。喜美食又善于动手者,先生是也。汪曾祺先生不仅为文有大名,做菜也是一把好手,真是能者无所不能。下面是给大家推荐汪曾祺关于美食经典散文,供大家欣赏。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像一个小刺猬。栗有“斗”,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很扎手。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一颗一颗紧挨着,很团结。当中有一颗是扁的,叫做脐栗。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松子有鳞瓣,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脆嫩,只是栗壳很不好剥,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就成了“风栗子”。风栗子肉微有皱纹,微软,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而且更甜。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袭人给他打岔,说:“我想吃风栗子了。你给我取去。”怡红院的檐下是挂了一篮风栗子的。风栗子入《红楼梦》,身价就高起来,雅了。这栗子是什么来头,是贾蓉送来的?刘姥姥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书中并未交待。
栗子熟食的较多。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只是放在火里烤。冬天,生一个铜火盆,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一会儿,砰的一声,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抓起来,在手里来回倒,连连吹气使冷,剥壳入口,香甜无比,是雪天的乐事。不过烤栗子要小心,弄不好会炸伤眼睛。烤栗子外国也有,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北京的糖炒栗子,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良乡栗子比较小,壳薄,炒熟后个个裂开,轻轻一捏,壳就破了,内皮一搓就掉,不“护皮”。据说良乡栗子原是进贡的,是西太后吃的(北方许多好吃的东西都说是给西太后进过贡)。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昆明栗子大,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用大如玉米豆的粗砂炒,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炒栗子宋朝就有。笔记里提到的“栗”,我想就是炒栗子。汴京有个叫李和儿的,栗有名。南宋时有一使臣(偶忘其名姓)出使,有人遮道献栗一囊,即汴京李和儿也。一囊栗,寄托了故国之思,也很感人。
日本人爱吃栗子,但原来日本没有中国的炒栗子。有一年我在广交会的座谈会上认识一个日本商人,他是来买栗子的(每年都来买)。他在天津曾开过一家炒栗子的店,回国后还卖炒栗子,而且把他在天津开的炒栗子店铺的招牌也带到日本去,一直在东京的炒栗子店里挂着。他现在发了财,很感谢中国的炒栗子。
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栗子用刀切破小口,加水,入花椒大料煮透,是极好的下酒物。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栗子可以做菜。栗子鸡是名菜,也很好做,鸡切块,栗子去皮壳,加葱、姜、酱油,加水淹没鸡块,鸡块熟后,下绵白糖,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鸡须是当年小公鸡,栗须完整不碎。罗汉斋亦可加栗子。
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加桂花,甚美。
北京东安市场原来有一家卖西式蛋糕、冰点心的铺子卖奶油栗子粉。栗子粉上浇稀奶油,吃起来很过瘾。当然,价钱是很贵的。这家铺子现在没有了。
篇2
面对新媒体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和对广告市场的侵吞,传统电视已被推到了向新媒体变革的风口浪尖。对诸如央视、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这样的传统媒体劲旅来说,新媒体将是一道分水岭。它们的命运会因为这场不得不打的转型之战而改变。
箭已在弦,面对转型期和数字化生存,传统电视即将举出自己的大旗,打一场攻守兼备的“转型”之战。笔者认为,这场大战来临之际首先应该统一思想、指明方向,即传统电视向新媒体转型前亟待认清三个问题。
一、新旧媒体之间 “取代性”远远大于“互补性”
新媒介是否会取代旧媒介主要是由媒介承载的信息形态的取代能力决定的,其中又受到性能与效益因素的影响。电脑网络由于其多媒体信息的承载能力,必将取代所有传统媒介,但是由于性能与效益的限制(包括技术的不够完善、网络带宽的限制、经济成本偏高、使用不便等因素),这种取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技术。
最近中视网络将和新浪共建网上频道,把新浪网几千万的网民用户和央视几十万小时的节目结合起来。合作谈判中,中视网络期望用“中视网络和新浪”的名头,而新浪则明言要用“央视与新浪”的名头,否则,只能是“中视网络和新浪视频”。新浪俨然已经把自己置于与央视对等的位置。
在业界,新浪被称为“网络界的央视”,差别在于,央视基于视频和音频,辐射全国数亿电视用户;新浪基于数字和图片,辐射1亿网民。而当宽带普及、网络电视来临,新浪就在功能上进入了央视的地盘。两厢比较,央视的垄断正在被瓦解,而新浪作为北美上市公司的企业制度显然更有优势。
在传统电视产业中,央视的垄断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一旦迈入新媒体领域,央视不再有特殊地位。
但面对新媒体的巨大诱惑,2005年11月23日,中央电视台还是成立了网络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并即将成立新公司进军包括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在内的新媒体领域。笔者从中能够看到央视对新媒体的极度渴望同时也不乏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不安。毕竟在新媒体转型中,央视比上海文广晚了一年,尤其是第一张IPTV牌照颁给上海文广后更加大了它的局促。
而与此同时,搜狐、盛大都开始招兵买马,要自己做节目。陈天桥已联合微软、英特尔、长虹、中电信,做了一个叫“盛大网络电视接驳器”的机顶盒,这个盒子一经上海文广等牌照拥有者点头,把电信网连接到电视上,就把电视观众一口气变成了网民。盛大的游戏、腾讯的QQ、新浪的资讯、还有网上唾手可得的美国大片、天天在线和互联星空集成的海量影视节目,一股脑儿都能搬进中国人的客厅。
这种跨越了传统广电范畴综合运营的新式媒体被业界称为IPTV, 其实不论是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传统家电制造商还是网络终端提供商,以及内容提供商,他们不在乎什么是IPTV,他们关注的是互动性电视新媒体的概念定位能否确立,如果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同意,彼此都要重新考虑自己在整个链条上的角色。说穿了新媒体链条背后是巨大的利润市场。全球市场的新媒体发展态势也异常迅猛,估计到2010年将会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这为以上提到的中国市场革新者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洗牌的大好商机。
具有深厚行业背景的厂商和机构也捕捉到这一巨大商机,纷纷利用各自的固有优势,开始介入新媒体市场。如天盛传媒通过高价购得2007~2010赛季英超全部380场比赛,包括手机、互联网、电视的全媒体转播权,以数字付费电视为主,手机媒体、互联网为辅的模式,为新开办的欧洲足球频道尝试体育赛事转播的全新运营模式 。
此类事件为传统的电视传媒敲响了警钟,目前电视传媒凭借政策优势,依靠牌照保护,垄断了新媒体的进入权限。但业外资本可以采取边缘突破的方法与传统媒体展开竞争,这将对传统媒体,乃至整个传媒产业造成冲击。
新旧媒体之间的“取代性”远远大于“互补性”。要想不被“狼”吞掉,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也变成“狼”。
二、战略上不可简移,必须自我突破
新媒体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传统电视传媒与其等待业外资本进入新媒体产业,发起挑战,不如重新定位自己,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从而掌握主动权。
具体讲,实现电视传媒的自我突破的根本不在于是否开通了网站和手机版或公交汽车版的电视节目,而在于如何通过新的技术平台了解和满足受众的愿望和需求,触摸并打动受众的视觉与内心。不要做简单的新媒体平移,而是立体的跨媒体营销。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应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安排,应该有一定比例的量身定做的原创节目。如果一种新媒体只是将部分电视频道“平移”到自身的播出平台,所提供的节目内容与传统电视没有本质区别,将缺少足够的盈利增长点。
作为老牌电视媒体凤凰卫视迈出了值得借鉴的一步,今年6月末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电视创新论坛上,凤凰卫视旗下的凤凰新媒体被评为“十大最具投资价值视频新媒体”。凤凰新媒体包括三大业务线:凤凰网面向主流人群以新闻资讯及互动应用为核心产品;凤凰无线以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为驱动,面向2.5G/2.75G/3G提供内容及增值服务;凤凰宽频以凤凰卫视的独家视频向产业链提供差异化的高品质内容并积极探索网动和网络原创视频。这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从传统媒体延伸出来的数字化新媒体公司。
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创新之路”主题,凤凰新媒体首席运营官兼执行董事李亚在论坛上谈到凤凰卫视发展新媒体的探索体验,其中介绍了一档该新媒体的网络原创的视频节目《性情解码》,恰巧笔者也看过其中一期主题为《同性相连》的视频节目,对片中呈现出来的非主流人群情感私存状态的关照和接纳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是一档反映同性恋人群生态的网络视频节目。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独特视角和精良制作是从任何一家内地传统电视媒体上看不到的。
在浏览凤凰新媒体时,笔者注意到这个节目有着广泛的用户互动参与,包括论坛、投票、博客、线下活动等打破了视频节目传播的单一时间和单一频道的力量。
凤凰新媒体实际上直接得益于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是这个项目催生出来的一个产物。它的定位是嫁接凤凰卫视与中国移动与所有运营商、设备厂商、软件运营商的一个桥梁和纽带,也是传统媒体内容在无线平台上的产品化的催化剂。现在不少年轻人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在电视屏幕前获取资讯与娱乐,专业机构制作的电视内容,如何在类似凤凰新媒体这样的平台上拓展,并利用互动性、参与性吸引受众,来挽回失去的用户和广告收益,这将成为新旧媒体转型期间战略上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 执行上“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从新闻集团收购MySpace和IGN到维亚康姆收购Midway,从迪斯尼与iPod的牵手到NBC环球与DirectTV的合作,无不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传统传媒巨头已经从“想”新媒体、“说”新媒体和“看”新媒体的阶段,进入了实实在在“做”新媒体的阶段。“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现在,对中国的传统电视来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不是在新旧媒体的“优势与劣势”、“替代还是交叉”、“未来与趋势”上争论不休,而是“行动”起来,立即制定并即刻实施向新媒体“转身”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对于以PC为接收终端的网络电视来说,依靠的传播渠道是互联网――各类内容并行不悖的互动分发平台。这一特性决定了传统电视节目的“我播你看”模式已经行不通,换句话说,电视台拥有的海量视频资源,包括在电视台播出的成品节目,仅仅有可能构成新媒体内容的素材,而不是新媒体的内容本身。
从制作内容上看,笔者认为专业机构所制作的高品质的节目仍将是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内容来源。这对传统媒体也是一种新的机遇,传统电视媒体对此有很多优势。首先,传统媒体有真正的原创的内容资源和人力资源,这是很多新媒体公司所不具备的。发扬用户参与性、受众互动性、草根原创性的同时,如何打造新媒体的经典品牌视频栏目,是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时最应好好思索的地方。
必要时可以运作一些独有性、垄断性的资源类内容,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并不是新媒体电视所有播出内容都必须要全新制作,传统电视中有很多内容经过改编、后期处理等精加工后都很适合新媒体电视播放。
另外,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丰富服务内容,开发更多的增值点。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办各类专业性频道,如财经、科技、购物频道等,这也是传统电视媒体熟悉的小众化窄播理论的“翻版”,这样的专业频道能够直接针对目标受众,以付费方式实现盈利,避免了同类频道在传统电视中低收视的尴尬境地,转而依靠收视费支撑频道,解除广告压力,有效地到达目标群,用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取代单一盈利方式。
篇3
首先,我们要关注这首散文诗的写作背景。与文中随心所欲的仙境截然相反,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却创作在远离故国的巴黎郊外。而屠格涅夫本人当时也是孑然一身,老病无依。他在信中写道:“至于我的病……无论如何我是被它无限期地困在这里了,”“这种讨厌的病叫做心绞痛,医学教科书上说,属于不治之症的一种。这我可以凭亲身经验证实。其实,我对它已完全能容忍了。只有一件事在折磨着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就是我大概再也看不到俄国了!”。
可见,屠格涅夫对故土的眷恋,是深入骨髓的。不仅如此,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还表现为强烈的民族使命意识。自从988年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上帝选民的“神人族”特权之后,1452年拜占庭的陷落,更使俄罗斯明确了建立莫斯科第三罗马帝国的神圣使命。1835年,西方派思想家恰达耶夫提出,上帝把俄罗斯创造得如此伟大,因此俄罗斯绝不能成为利己主义者,在民族利益之上,上帝还把全人类的利益托付给了俄罗斯。而作为西方派的重要代表,屠格涅夫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我们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居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位置”。作为一名爱国作家,这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意识又升华成对俄罗斯语言的无比热爱。他在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感叹道:“哦,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和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只有你给予了我以援助和支持……这样的一种语言不赐予一个伟大的民族,那也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此外,作者的世袭贵族身份,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民族使命意识。“因为俄国的贵族阶级……不能而且极不应该违背本国人民的历史”,所以必须“向祖国庄严地作出毕生为真理服务的保证……我们的兄弟俄国农民们,有权利希望得到他们的比较有文化的同胞们的积极的热心的帮助”。同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称号,更使他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自由主义者……意味着反对一切黑暗的和压迫人民的东西,意味着对科学和教育的尊重,对诗歌和艺术的热爱,还有——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对尚处于农奴制压迫下需要得到自己的幸运的儿子们大力帮助的人民的热爱。”
远离故土,对祖国无尽的爱,以及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使屠格涅夫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从事文学创作。然而,政治的迫害、疾病的痛苦迫使他不得不远离了“即使空气也充满了思想”的俄罗斯。从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传统角度来说,苦难不是外在的惩罚,而是心灵的内在需求,是灵魂获得救赎的必经之路。“不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不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就不能进入天国。”在这样的双重痛苦中,写作便成为一种“拯救灵魂”的事业。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也就是个人灵魂的救赎之旅。
因此,只有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精髓,并结合东正教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它既包含作者面对死亡时对彼岸天堂的憧憬,也体现了被救赎者历经苦难即将解脱时的愉悦。苦难不是对罪孽深重者的惩罚,而是对虔诚教徒的洗礼。对信仰始终不渝的屠格涅夫,在饱受生活的磨难之后,终于可以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坦然接受上帝的召唤。
其次,为了准确解读作者笔下奇妙意象的深刻含义,我们还应该全面理解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
具体来说,他的作品具备这样两个特征:第一,屠格涅夫特别注重形象思维,他曾说:“甚至抽象概念在我的脑海中也以具体画面的形式出现。而且,只有当我能够使我的思想变成这样的画面形象时,我才完全掌握了思想本身。”第二,屠格涅夫的作品善于从生活中升华哲理,从传统中汲取素材。在他的晚年作品《散文诗》开头的《致读者》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友好的读者,请不要一口气读完这些散文诗……你要零星地读……其中有的篇节,或许会在你心中唤起点什么来的。”在他笔下,即使是麻雀,鸽子,甚至一个梦境,无不充满哲理。对于译作的文本解读,要格外重视作者的文化视角,以免望文生义。下面拟就《蔚蓝的王国》中几个意象的理解,做一简单剖析。
例一:梦境——真实的寄托
梦境在屠格涅夫的许多散文诗里反复出现,《蔚蓝的王国》首尾都出现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过你……,在梦中”,强调这次远航是“到那个没有一个旅行者回来的国度去”。可见,这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次梦之旅。他对梦中世界的描写,甚至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梦境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寄托着作者真实的情感。从俄罗斯文化的角度来看,不是因为梦境太真实,而是因为真实的世界太虚幻。和其他基督教派相比,东正教更强调末世观念,认为注定要毁灭的尘世只不过是暂时的存在。只有尘世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以及人类之间的兄弟之爱,才是天国和上帝的投影,才是真正永恒的真实存在。所以,梦境成为屠格涅夫非常自然的文学表现方式,象征着比真实世界更真实的存在。
例二:大海——神圣的力量
水在圣经中是神圣力量的象征。对沙漠中干渴的以色列人,上帝用水赐予祝福;对尘世中腐败的社会,上帝用大洪水施以惩戒;先知施洗者约翰用水给圣子洗礼;弗拉基米尔大公把众人赶进第聂伯河,给俄罗斯受洗。所以,在俄罗斯的文化背景下,只有通过象征神圣的超自然力量的大海,才能到达彼岸的天堂,这是基督教徒、尤其是东正教徒常见的想法,不完全是虚构或想象。
例三、女人的声音——艺术女神的眷顾
课文中这样描绘海上奇妙的幻境,“……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俄语的语法不像汉语那样简炼,因此译文解读不可以大而化之。原文中女子和声音都是复数(Женские голоса)。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如果是单数,那么意象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如果是复数,则是“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前者是平常人对爱情近似虚幻的追求,而后者则是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与奇妙想象的完美结合,两者差异很大。
对照屠格涅夫同年12月创作的《神女》,两篇散文诗对女神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之所以用复数,其实是指希腊神话中的诸位山林沼泽女神,而主管诗歌的缪斯女神,正是其中万众瞩目的那一位。在西方古典文学正在谢幕的十九世纪,大多数西方作家,仍然把诗歌看作文学的最高成就。屠格涅夫也曾叹息,多年苦功,终究未获缪斯女神的青睐。因此,与其将作者在《蔚蓝的王国》中对神秘女性的生动描写理解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不如说老病无依的诗人在垂暮之年对诗歌成就的企盼。
对“любви”一词的解读也与此相关。不管在东正教传统的俄罗斯文化里,还是在整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上帝对信众的爱,与世俗的爱情,都用这个词表示。但是现代汉语中“爱”和“爱情”的差别却非常大,这是所有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产生误读。联系上文,此处的“爱”既是理想世界中艺术女神的青睐,又是上帝赐予的无上恩泽,和世俗的爱情没有必然联系。
篇4
一、 情感美
祖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它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土,它是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祖国是一种魂,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面对祖国,唯有庄严而虔诚的膜拜。《祖国山川颂》之所以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首先就在于它的情感力量。阅读全文,我们会感到每一段每一个字都放射着强烈的情感光芒。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火一般炽热的情感,大声地表白自己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风景和山河大地。接着把这个爱国主题具体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然后从人文视角,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最后,从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在这篇散文诗中,情感的强大性、独立性和外显性,都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久久难忘。如在“我爱祖国的文化”一段中,那“反复吟哦,悠然神往”的表述,简直让我们读者也不觉流下了眼泪;尤其在表达远离祖国时,怀念祖国是一种既痛苦又幸福的感觉,“痛苦,是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有这样伟大的祖国供我怀念”。这种爱国的情感,没有真切的体验是难以形诸笔端的。
二、 意境美
散文诗的意境就是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其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其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祖国山川颂》就很好地达到了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诵读全文,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扑面而来,有全景式的描绘,有聚焦式的展示,无论是写意的祖国风貌图,还是工笔的四季景观图;无论是扬子江边的静听,还是登山途中的见闻;无论是海边浪花的飞溅,还是黄果树瀑布轰隆的巨响;都让我们感到意境的深邃而绵远。一幅幅画面,不仅蕴含着浓情,也蕴藏着哲理。如写春的勃勃生机时,将春天永恒、人世沧桑的哲理蕴含其中。“繁盛的花木掩着古墓荒坟,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人世有变迁,而春则永远在循环不已。”它是那样真切地启迪着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全文因情设景,因景生情,借景喻理,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兼而有之,水融,创造出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三、 语言美
散文诗是语言的艺术,不仅要精确达意,还要与全篇意境谐调,意蕴一致,巧妙地绘形传神,更要注意音节的精美。《祖国山川颂》既写出了事物的形,又传出了事物的神,可谓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了生活中的本质之美。其语言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错综美。作者将诗和散文很好地糅合在一起,将整句和散句相结合,长句和短句相结合,读来节奏鲜明,韵味无穷。二是语言的修辞美。作者将各种修辞手法调配使用,强化了形象的表达。作者娴熟地运用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浓墨重彩地把祖国的美好表现了出来,激发起人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给人以鼓舞与自豪感。如“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比喻形象而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如“暗夜将尽,每一棵树都踮着脚来遥望着东方,期盼着晨曦。果然,红光满面的太阳出来了,它愉快地拥吻着每一个树梢,它的笑是金色的”,漂亮的比喻、拟人,真的叫人过目难忘。
四、 结构美
篇5
电视散文的繁荣是近些年的事情,那唯美的画面、隽永的文字、深邃的思考、动人的细节,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一经出现,便深深地折服了观众,引起一定反响,许多观众把它作为忙碌生活的小憩、干枯情感的源泉和心灵深处的港湾。
电视散文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
电视诗歌散文从音、诗、画的结合里,蕴含着多元化的艺术美,包括语言美、画面美、音乐美、创作美、交融美、意境美、朦胧美、联想美……
电视诗歌散文表达的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培养,其美丽的画面,对情感细节的视觉化表述,营造出亦幻亦真的情景,引发观众的想象与思考,这种对视觉化的诠释是真实的,也是美的。
如电视诗歌《菊之物语》对的描述,可以说是老话新说,摆脱单纯咏菊颂菊的常规化创作,利用文人与菊、佳人与菊、豪杰与菊等一系列独特的视角,把千百年来大众对的喜爱与借物言志的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文笔结构上采用古诗与现代诗相结合的手法,在电视视觉表现上采用实物画面和书法国画的古朴风格布局,以及影视画面的借用,从播音色彩的变化到背景音乐的选择,把《菊之物语》用电视诗歌的表现手法,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既保留了名诗凝练简约的文学美,又渲染了无尽遐想的意境美,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古朴、淡雅、清新的意境。
电视诗歌散文不是散文诗歌的附属品
电视诗歌散文是电视化的诗歌散文,由于电视特性的加入,使得电视诗歌散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具有了自身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它不同于其他的电视艺术片,它有自己独特、别具一格的艺术特征。
不能只是翻译式地把文学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电视正面,通过电视语言、电视画面的再创作,使叙述结构发生变化,使文学作品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其应容纳文学作品和电视艺术结构的双重表现特征。
在保持原文固有特色的基础上,应充分调动电视的多种表现元素,根据编辑自身对原作的审美把握和艺术思考,表现出一种声画的相互激发。
电视诗歌散文是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的多轨组合
它几乎调动所有艺术手法,有机地完成这种组合:有字幕――作者的文稿,有解说词――诗歌散文的朗诵,有画面――自然景物、演员的行动、生活场景,有同期声――使观众身临其境,有音乐――抒发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表现手法的多轨组合,构成了电视诗歌散文的丰富多彩、意蕴深沉。
电视诗歌散文也讲求“文采”,其体现为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甚至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特别是电子特技手段的有机组合上。
唯有真实最动人
真实几乎是所有艺术无可动摇的基石。电视诗歌散文大都用自然景物的意蕴和演员再现的方式,更好地表达散文所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向。诗歌散文在视觉艺术的表现上有相当大的难度,把情绪化的东西视觉化,这样的再现和实物意蕴准确和真实对电视编辑是极大的考验。电视散文《指如兰花》讲述了一位女性作家在做人与作文上的统一,在面对琐碎的生活、纷杂的人生和写好文章时的一种和谐心态。在《指如兰花》的拍摄中,我启用了事件的原型来进行表演,目的就是在她熟悉的环境中自己去再现自己的生活,这样对后期的艺术再创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在前期的拍摄中有一定难度,但真实成为这部片子最亮的视点,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电视诗歌散文是对诗歌散文的再创作,其优美无比的画面和对情感细节视觉化的表述,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思考。这种对视觉化的诠释是真实的,也是美的。但如果只有精美的画面堆砌而忘记了表现主题,就会使人感到空洞和无味。艺术的再创作是无法抛弃真实这个根基的。在多次的再创作中,真实应该贯穿整个艺术的创作。当电视观众看到精美的画面和流畅的剪辑之后,也许每个人的反应和感受是不一样的,但真实所带给人们审美的愉悦是相同的。
对电视诗歌散文的思考现状
在电视诗歌散文的摸索与尝试中,几个年头过去了,电视散文已初步定型,但关于电视诗歌散文的批评和忧虑也不绝于耳。“今天的电视诗歌散文总是喜欢表现风花雪月,一味地陶醉在山色风光之间。没有了文化的关怀精神,没有了现实参与意识,没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模式单一、选题单调、形式死板的缺点以及声画合一的毛病依然存在。同一信息对观众的视觉听觉进行重复的刺激,解说词说到哪儿画面跟到哪儿,这是对观众想象的限制。没有想象的依托,也就产生不了情感,更产生不了意境。成功的电视诗歌散文的语言从不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传达视觉元素里不包括的信息。或声音抒情,画面交代背景;或画面绘形,声音阐释其内涵。从电视诗歌散文自身的艺术特点来说,在题材方面有着广泛的创作空间,关键是我们的电视工作者是不是能够放下自己所谓的艺术的美梦,用心去观察、体会生活,用艺术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生活。
诗意的世界是人类理想的世界,电视艺术理应进入这个世界。电视诗歌散文通过屏幕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交流,而是一种过滤、共享和渗透。呈现美本身就意味着对丑的抵制和瓦解,意味着对美的认可和赞扬。自诞生以来,电视诗歌散文就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满足了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对电视文学的需求,让热爱文学的观众,通过这个栏目欣赏、感动、思索,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篇6
【关键词】周涛 诗人 散文家
The straightforward singing of the western literature------Brief analysis of Zhou Tao
Song Yan
【Abstract】It has been 28 years since Zhoutao began to publish poems in 1979. At first being a beginner, later he became a famous poet, finally he became famous in his proses. His progress in proses has already overtaken in poems. He is not only a personal poet but also a talented one. From a poet to a prose writer, Zhoutao finds a field in which he can display his ability and the feeling of life, his original creation has mad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model proses. His proses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of poems and spirit of them: freedom, emotion, philosophy and imagine. His proses is similar to the music, strong handwriting and horses which are making a most pleasant running.
【Keywords】ZhoutaoPoetThe writer of proses
在百度里搜索“周涛”,能搜到很多相关的消息,可并不容易搜到本文要讲的周涛,他的名声似乎并没有他所具有的才华那样让人觉得耀眼,然而,在他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以来的28年间,他从一个创作者成为了中国著名诗人,更令人敬佩的是曾经以写边塞诗而出名的周涛,并没有躺在诗人的温床上,而是继续转变成一位名副其实的散文大家,甚至,其散文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他的诗歌。
1.周涛的禀性与其文学的价值。周涛,1946年生,诗人、散文家。祖籍山西,少年随父迁徒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代表作《野马群》、《鹰之击》、长诗《山岳山岳丛林丛林》等,被喻为“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在获得全国诗集奖、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和第二届全军八一奖等重要诗歌奖项后,开始转入散文创作,主要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等,他的散文曾获第二届、第七届全军八一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新疆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
周涛的作品重于生命,顺其自然。周涛对文学、人生、战争和英雄有着深深的哲学思考。周涛的诗中有着永不缺乏的崇高感和永不疲倦的激情,他的诗永远是被地域性的华美笼罩着;周涛的散文气势沉雄,意蕴高远,笔力强悍,从不同角度汇成一股语言的雷鸣,挟带着西北的天风滚滚而来,使人如闻天籁、振聋发聩,传送出散文换代的先声。
余秋雨说:“我认识周涛很重要,我们中国散文界发现周涛也很重要。”主持人白岩松也曾这样评价周涛的作品:“身边各种精美纷呈的小家子气从建筑和人群中不断露出,让自己憋闷,于是晚上经常翻翻周涛。大气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让我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看见草原、看见壮美的地平线,然后长舒一口气。”是的,我也正是喜欢他的英雄大气与苍凉之美。
1.1并非“卒伍”却军人情节深厚。周涛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军旅诗人,他“半路出家”、33岁入伍,自入伍以来,他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军人操课,严格地讲,也不能算纯粹的军人,他的军人精神和战士品格主要来自他的个性和边疆马背民族文化的熏染。他的诗充满浪漫气息和阳刚之美,他亦被称为是新边塞诗的重要诗人之一。他在《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里这样写道:“穿过军装的人,就忘不了/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它似乎不曾留下烙印/却悄然地融进了血液/它会在你的两腿上/留下一种干练、果断的步武/它会在你的瞳孔里/留下一丝难以捉摸的警觉/它会在你的一生中/永远留一幅出击者的雕像/挺起枪刺般的脊骨/宁折不弯,是意志的钢铁”。非起于“卒伍”,而是半路出家的周涛,比起一般的军人来说,更多一些对当兵意义的关注和品味,他以特别的目光发掘从军对一个人的锻造、影响和改变。在《我是个武器爱好者》中周涛写道“我是天空大地勇敢的子孙/啊!我是雷、我是电、我是烈火/我是岩石被触犯时迸发的火星/我是大海被激怒时汹涌的洪波/永远学不会对欺凌的宽忍/无法修炼出对暴虐的理解/啊,只要这世上/还有最后一把刀/在磨/我就必须,必须是一个/武器爱好者”一股历史的悲怆感和现实的正义感充斥而来,在他看来,对付欺凌和暴虐最好的办法,就是磨刀霍霍,利剑在手,做一个武器的爱好者。周涛用这种诗人式的自白,来表达他对军人的责任的某种深刻的理解。读此诗的时候,我们能够触摸到诗人作为军人而言,体内必须具有而又至为珍贵的血性。只可惜周涛在自己从军的20余年里,他几乎没有从事一个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军人的工作,他只是作为一个文艺军人的身份在军队里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军队,我想也许他对自己的这一点是不满的,因此,他在散文《老将暮年》里写道:“……那些他们当将军的时候还没有入伍的人,现在当了将军,权力转移,将星交替……但是,‘打出来的将军’,没有了。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伟大军队,在今天,将面对、等待一纸不知什么时候飞到眼前的战争考卷……我不知道能不能答的比这些老将更漂亮。”周涛对如今的将军能不能带领军队打赢未来的不可预知的战争的质疑,恰说明他自身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尤其是他在授了文艺将军衔的时候,当大家都称他将军的时候,他认为自己并没有经历血与火的战场洗礼,并没有率领战士们夺取过一次战争的胜利,因此,在心底里他并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将军,与其说是他谦虚,倒不如说是他对自己客观的认识。
1.2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人文情怀。周涛的作品多取材于大西北的人文和自然风物,他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草原、雪山和马背,并以之为引发点显示男人气概、军人的气质及诗人气质。在雄浑、苍凉的文字中不失细腻敏锐的灵性和智者的幽默。翻开他的书,目录中不乏“狗狗”、“军狼”、“虫子”等动物名词,周涛的散文是城市里的作家无法写出来的。他笔下的猫、狗、羊、猪等动物以及草原、雪山、戈壁等环境都充满了健康的野性魅力和与人类同等的尊严,把人、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周涛用一种很纯朴的方式,感悟着自己的生命和自然的对应关系,他借用这种对应关系来读解和一切大自然的关系,他在自己和一匹马、一只狼之间的关系当中,读懂好多哲人的格言。他有时随手拉来一些古人的话在这出现,一如灵光一闪,诗意无限,比一些学者还要精彩。周涛的性格非常豪迈又非常简朴。豪迈到喜欢饮酒,而且酒量极好,喜欢骑马,常常纵马肆意狂奔;豪迈到多年以前一直自称是军中的第一美男子,又简朴到他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自然给了他灵感他就写,平常就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1.3周涛具有天才的灵性。我喜爱周涛的诗作和文章,缘于在文章中周涛那掩饰不住的天才的灵性。在周涛的所有散文中,我最痴迷的是《二十四片犁铧》,当周涛笔下的犁铧从千百万年的哈萨克草原翻过,讲述着新科技的时代,毁坏着属于哈萨克族人的原生态,此时,“一个哈萨克老妇人从毡房里出来,她一手拄杖,一手牵着小孙子,在离毡房两米处站定。她一言不发,面色冷峻,她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自始至终沉默着,没说一句话。草原上的风掀起她的白发,露出她的额角上一道道苍老的皱纹。她向二十四片犁铧投过一道目光,那目光里凝缩了七十个冬天的寒冷!那不是愤怒,而是藐视。那样一个眼神扫过之后,二十四片犁铧突然不再闪闪发光,它们在一瞬间变得铁锈斑驳了,好像一指头就能弹碎。二十四片犁铧可以剖开草原的肌肤,劈斩无数种生命,切断草根、土地和顽石,但是它受不了这位老妇人沉默而又寒冷的目光,它受不了这种无言的、高贵的藐视。游牧者的异样的沉默间的一瞥,使二十四片犁铧像二十四颗苍老衰弱的牙齿一样可怜。”这一段文字我看了不下百遍,那个哈萨克老妇人的沉默而又寒冷的目光从书中的文字里走了出来,是对生命环境的深刻思考,是对人类发展的深度反思。“她向二十四片犁铧投过一道目光,那目光里凝缩了七十个冬天的寒冷!”这一句诗一般的语言,像是一柄利剑直指散文最动人的灵魂,那一刻,周涛的天才的灵性便得以释放!我被他的才华发射出的灿烂光芒耀花了眼,分不出这是散文还是诗。尽管有人说《巩乃斯的马》是周涛散文的代表作,因为大气,因为洒脱。但我总固执地认为能够代表周涛散文艺术成就的非《二十四片犁铧》莫属。
2.周涛诗作与散文的关系。周涛首先是个诗人,然后才成了散文家。诗人写散文,在拜伦看来,那就是一种堕落。然而,周涛没有因此而堕落。朱苏进这样评价周涛:“他从诗走向散文,并不是作诗失败另谋生路,而是一条过于凶猛的河流,漫出了河道,是生命力膨胀使然。”周涛找到了一个更能表现自己才华的领域和便捷表现生命感悟的文体,其独特的创作对当代散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2.1周涛的弃诗从文。周涛是诗人,写的是新诗,新诗也称自由诗,因为自由得超出了诗歌规律所应有的限度,对西方的诗体,生吞活剥,难以消化,逐渐在社会上走进了低谷、陷入了泥淖,为世所弃,内讷不已,“聚讼”纷纭。而周涛,在骨子里是隶属于散文的。他用敏锐的目光度全局之后,及时地、果断地改弦易辙,健步跨入了散文的大道。回过头来看,周涛弃诗而写散文,其前身毕竟是诗人,那么,诗人的气质使他的散文也就难免不受诗的影响,或者说,周涛散文造就他成为一位西部自然的歌者,其散文创作的题材的局限也就不免与诗有所联系。
2.2周涛散文的诗歌性特点。出于周涛本身是诗人特有的思维习惯和他超越现有散文规范的创新意识。他的大部分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显的“诗化”倾向:如上面提到的《二十四片犁铧》。如《周涛散文选》中那些不胜枚举的如同“一个家庭的文化叫教养,一个社会的教养叫文化”之类的神来之笔,这里有的是诗的思辨、诗的跳跃、诗的浪漫与不循常规。周涛在散文上的“诗化”追求,是从自然、社会的细微处开始的,通过情景交融的描画,神灵一般突来的哲思,完成其过程的。周涛散文的“以诗为文”将散文诗化是深层次的,周涛散文体现了诗的精神:自由、抒情、哲思、想象。在周涛看来“散文的散的意思就是自由,散文的意思就是自由文,自由是散文的生命”。
在创作上,周涛很好地实践了这个理念,他的散文如贝多芬的音乐,如书法中的“狂草”,这一点《巩乃斯的马》、《伊犁秋天的扎记》就有着最代表性的表达。读他的散文就像跟随作者作一次天马行空式的精神漫游。作者绝少连贯的叙述,内容和思维之跳跃令人称奇。
2.3周涛的散文回归于诗。2005年,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周涛诗年编》,收诗两万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涛说“我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写散文是客串,那付嘴脸还是个诗人。写诗的时候是我最好的年华,最投入,付出了最多的思考和心血,我对社会、对政治、对历史、对文学的认识方式和切入方式是诗给的,诗是我终生的情人。虽然我阔别诗坛十多年,但我没有离开诗的滋养,不管世界怎么变,我还是认为:诗、音乐、美术是一切艺术的精魂和基本元素。”
周涛是以诗成名的,作为一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诗人,人们曾寄以厚望,然而,正处于创作高产期、处于诗歌写作巅峰的周涛突然弃诗从散,曾令人大为不解。他是异常聪明的,他审时度势,见好就收,及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进入文学创造最薄弱的领域,竟一发而不可收,以其作品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当代颇有成就的几位散文大家之一。
周涛在散文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时候,他又再度回到诗的国度,在诗日渐遭到冷遇的今天,周涛居然又再度回归于诗歌的创作,但愿他能像那些巩乃斯的群马,在那声讨新诗成就的暴风雨来临之时,做一次亘绝千古最写意的狂奔。
参考文献
1 周涛.《周涛散文》第二卷.东方出版社,1998
2 周涛.《周涛散文》第三卷.东方出版社,1998
篇7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发音由声母与韵母两部分拼出,有四个声调。可以利用汉字的这种声、形、色的可感性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智慧之门。
一、语文的声
阅读本来是一种单纯视觉活动,可如果我们对文字细心研究则可以调动起我们的听觉,使平面的阅读变得立体。
1.关注拟声词和动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归园田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这些语句当中有“吠、鸣、滚滚”等动词,也有“萧萧”这样的拟声词。如果我们对这些文字加以推敲研究,我们的阅读将是十分平淡枯燥的;可当我们在阅读时利用想象,把狗吠声、鸡叫声还原出来,把萧萧落叶的那种干燥的哗哗声和长江滚滚而逝的轰鸣之声还原出来,试想我们的阅读将会是多么的精彩,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啊!阅读是一种能力,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而这一能力的生成一定是在某种意识的促动之下形成的。利用想象还原某种声音就是诸多阅读意识中的一种。
2.关注声韵。汉字的声韵美是独一无二的。闻一多先生强调的“诗歌三美”中就有声韵之美。诗词韵脚的和谐之美,文章当中排比句气势的铿锵之美,对偶句的整齐之美,顶针句的回环之美,这些美可以说把语文这一学科打扮得美不胜收。罗丹说:“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文章当中处处有美的存在,我们缺少的不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是发现美的意识。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才能把它的美赏析得淋漓尽致。
二、语文的形
1.关注形容词和比喻修辞。“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甜甜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段文字当中有“曲曲折折、甜甜、亭亭”等一系列描摹性的文字,作者把不同形态的荷花与荷叶比作“的裙、星星、明珠、初浴的美人”。文字是抽象的记录符号,铅印的汉字已没有了书法的艺术美,可汉字所描摹出来的形态是美的。学生如何在初读文本的时候就能把这些美体会出来,体会得到位呢?要靠老师的引导。如引领学生赏析“曲曲折折”?在听觉上,“曲曲折折”如同重奏或交响乐曲,浑厚有磁性,耐人寻味,而“曲折”则如同小喇叭单薄高亢不柔和;从视觉上,“曲折”则如同“Z”显得倔强,风骨外露,棱角分明,不妥协,而“曲曲折折”如同“S”线条柔美,如体态丰满三围比例和谐的的侧身——美,而且美得耐人寻味。从这一点上说,在高中语文课上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有关形象的想象与联想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重要了。
2.关注文章的形式。语文学科的可爱除了丰富的人文气息外还有他的形式。古体诗的自由,如潇洒飘逸的舞者;律诗的整齐,如方正严肃的君子;散文诗的参差变化,如热情奔放的少年;短篇的小巧灵活,如精神饱满朝气蓬勃的少年;长篇的恢宏厚重,如阅历丰厚稳健持重的长者。可见,把赏析形式美的意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有了审美意识才能涵养出审美情趣。
三、语文的色
1.关注色彩名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月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这些语句中有“红、绿、蓝、青”直接表颜色的名词,我们在阅读时若是把这些颜色还原,试想我们的阅读将是多么的精彩啊!苏轼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为什么能在王维的诗中体味出画的精神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苏轼从王维的诗中品出了颜色。画是不能缺少颜色的,可颜色只有以艺术家的眼光被组合搭配,绘画才能精美好看,所以把色彩单纯地还原对于阅读来说还是不够的,还应从全篇着眼,想象出色彩的构图。
篇8
开头如是:“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三十五年来我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在此期间,我用压力机处理掉的这类辞典无疑已有三吨重,我成了一只盛满活水和死水的坛子,稍微侧一下,许多蛮不错的想法便会流淌出来。”
故事的情节和结局,悲伤和美,绝望和力,全寓在这起始两句话里。主人公汉嘉,废纸回收站的老打包工,普通社会人,无妻儿,终日在肮脏、潮湿的地窖子里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就这样生活,过了三十五年。这不是地狱,这是一份生活。他有母亲,舅舅,有他爱过的曼倩卡,爱过他的茨冈小姑娘,有感激他赠书的前教授,最紧要的,他有大量的藏书,名画复制品,他有耶稣、老子、梵高、高更,他甚至用《早上好,高更先生》装饰了十五个废纸压缩包——包里是屠宰场送来的血淋淋的废纸和纸箱——十五个包被卡车从院子里运走时,疲惫的老汉嘉说:我很高兴,因为满车都是《早上好,高更先生》在放射光彩,但愿卡车驶过时,这些画会使路上的行人高兴,但愿看到这样一辆车在身边驶过的人会感到高兴。
至此一面,还是一份可过的生活,汉嘉有能力让它诗意。生活的转折,在另一面等着。
母亲死去,“我看到工作人员怎样把骨头捡出来,用一个手推磨盘磨碎。”舅舅死去,“躺在信号塔的地板上过了半个月。”“我用一把铁铲,后来用砌墙的小铲一点一点地把他的剩余躯体从漆布上刮下来。”这没什么。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离别。自然法则对活人的例行剥夺。还有另一种剥夺,在发生。茨冈小姑娘也走了,“我开了灯,通宵达旦地在门外徘徊,可是茨冈小姑娘没有来,从此没有再来。我寻找她,但是永远见不到她了。”她被抓进了集中营,死在某座焚尸炉里。汉嘉回忆往事,继续生活,“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
剥夺在继续。社会主义突击队的年轻人,用着一种新型的巨型压力机,轻松、高效、程序化地处理着庞大的废纸堆。老汉嘉被主任更频繁地骂着,“蠢货,蠢货,蠢货”。他被调离工作了三十五年的地窖子。不会再有人从废纸堆里淘书、淘画,用《向日葵》装点出灿烂的废纸包了。老汉嘉想念曼倩卡,坐车去看她。曼倩卡一直活着,活得很好。她年轻时因为两坨屎,受过人群的嘲笑和耻辱。彼此再见时,“曼倩卡就这么靠着她的床和一个明确的目标盖起了这座房子。”“曼倩卡憎恶书,”却“爬到了那样的高度”。
汉嘉感觉到失重。“新城塔堡上明亮的大钟显示着没有意义的时间,没有哪里需要我急急赶去,我已悬挂在空中。”他想起一年前在屠宰场附近遇到的一件小事,“他用芬兰刀顶着我,把我逼到一个角落,掏出一张纸来给我朗读了一首咏希强内农村美丽风光的小诗,读完之后他向我道歉,说眼下他找不出别的办法让别人听听他的诗。”
篇9
百花洲畔的回响
冬日的下午,漫步碧波粼粼的百花洲畔,游弋于白墙青瓦之间,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泉水人家的喜怒哀乐,历史文化的沧桑厚重,随着石缝里的泉水,汩汩冒了出来。同泉水一起冒出来的还有诗人的文思,在老墙老院中,“一些印象”书吧聚集起了一群爱诗之人,共谈诗词,共谈风月。
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当时的诗人眼中,百花洲一带的风景分明是桃花源。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一千多年后的今日,桑恒昌、、王展、张普四位诗人在同样的地方留下诗迹。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编的《山东文学通史》中,曾经这样描述山东诗歌的发展脉络:“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第一代诗人是意象化新诗向形象化新诗转移的一代;以贺敬之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是将形象化新诗推向极致的一代;以桑恒昌为代表的第三代诗人,是探索新诗意象化卓有成就的一代。”在《山东当代作家》的桑恒昌一章中,他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时期意象抒情诗的领军人物”。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首发前,桑老经历了一次“生死”。从医院的ICU活着出来,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是一堵墙,我没倒下,就为后代隔绝了另一个世界。”桑老对于生死的态度,从他的诗作中可一窥究竟。《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中收录的一首《卧成一座大山》中,能够体味到生命的轮回。
青藏高原
冷月边关
我听到自己
送别母亲时的哭喊:
“娘呀娘
上西南……”
纷纷的泪雨
纷纷的纸钱
年少不懂事
问奶奶
“西南有多远?”
为寻母亲的去处
一路走到唐古拉山
母亲为啥不走了
路太颤?风太寒?
是牵挂儿子
是断了盘缠?
有钱舍不得用
凝成皑皑的雪峰冰川
母亲终不肯再挪动一步
静静地卧成一座大山
一个诗人,应该是一个“诗做的人”,眼里、心里应该处处有诗。“诗应该从生命中来。”七十五载春秋,悠悠多少往事。回顾自己的文学经历,桑恒昌一直在“用心突破”。他早年曾在文学部门做行政工作,与人合作写过报告文学《爱的暖流》,在全国获奖,也曾写过小说,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来随着行政工作日益繁重,他决定放弃叙事文学,专心写抒情诗,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专注于写怀亲诗,其诗意象之浓,情感之深,往往令人过目难忘,比如那首著名的《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落
下
来
湿了人间
对于一个“诗做的人”而言,诗无处不在,“只要生命在,诗就在”。
“相互照亮”诗城济南
济南自古就是一座“诗人之城”,最早的诗篇可追溯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东》,这首诗的作者就生活在古址位于济南东部的谭国。到了今天,山东一大批优秀诗人正在崛起,但山东诗人被关注的程度远远低于他们的实力。
文学评论家马兵说,“山东诗人在全国的诗歌版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说现代诗歌出现的重要现象、争鸣中,山东诗人都没有缺席。”另一位文学评论家房伟补充道:“山东诗人在全国诗坛的地位很高,而济南在山东又具有辐射全省的作用。”
《四重奏:济南的回响》一书收录了四名本土诗人的作品,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独特语言风格和审美情趣,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笔下淙淙流淌的诗意,并留下诗歌在这座城市的回响。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联主席王亚非为《四重奏:济南的声响》做的序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四名诗人的“诗心”。
是一位生于济南长于济南的诗人,他待人宽厚、做人谦和、良师诤友的老大哥形象一直令济南的文朋诗友赞赏有加。诗人雪松曾评价他:“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这颗心敏感、忧郁、多情、细腻,对人生抱有浪漫的幻想。在这样的个人气质上生长出来的诗歌,天然的具有一种唯美的情调。”
王展,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作品风格朴实无华,精短而富有灵性。自然而流畅,散发着一种自然的气息。
张普的诗歌,题材广泛,内涵凝重深刻。尤其是他的“我的村庄”系列,无不透出浓浓的对故土的情怀,对生命与土地的精神依托和确认,人生真味尽在其中。他所的军旅题材的诗歌,则是他对部队生活怀恋的精神延伸。
“诗人”是他们统一的标签,他们将创作根植于生活、工作的土壤,聆听生命,写出了优秀的诗篇。
关于济南,新的文学表达在不断进行。1月11日下午,《诗意历下》首发式在泉城中学举行。这本书成书于2016年12月,之前的夏天,近百位诗人来到济南采风,各自写下精美诗篇,赞颂大明湖、趵突泉等风景名胜。全书分为散文诗、现代诗、古体诗三个部分,收录了围绕历下人文、风光、历史所创作的诗歌作品150多组。
目前,《诗意历下》已经发放到历下区两万多名中学生手中。
本书的开篇之作,黄恩鹏的《在济南历下老街听泉》,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济南老街与泉水之间的关系。他在最后写道:“所谓民生,就是漾动着的大大小小的池井、湖塘――那些清清的、亮亮的、湿湿的、满满的一片又一片洁净安详的月光……”他所描绘的,也正是以4位诗人为代表的济南作家不断付诸笔端的精神家园。
■资讯
再别康桥――
与徐志摩在济南重逢
篇10
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开封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并在美术表现手法上,在体验审美愉悦上,让幼儿运用绘画、手工等这些特殊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情感,从而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园本课程,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探索。
一、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美育中的应用价值
1.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创造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指出:治学以兴趣为主。利用家乡资源开展的园本美术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园本美术活动,受到条条框框的规矩和合乎客观情理的约束越少,幼儿的美术表现与成人比起来就显得轻松、自由也更大胆,幼儿创造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提升幼儿观察美、欣赏美的能力
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具有直觉性,幼稚、肤浅,但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给予幼儿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是必不可少的。
3.激发幼儿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幼儿教育规程》指出:美术活动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以及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有着多种功能、多种作用的特殊的教育手段,是一种审美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认识家乡,用自己的双手来表现家乡的美,对家乡和祖国的爱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
二、乡土教育资源对幼儿美育活动的应用及成果
1.引导幼儿体验家乡自然之美
我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了扇面画、轮廓描画、沙画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开发生成了许多有趣的美术活动,如:扇面画《走进清明上河园》、沙画《美丽的家乡》等,充分体现出教师运用“感受表达联想创作情感”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体验家乡自然之美并进行创作,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情感的有效策略。
2.引导幼儿感悟家乡艺术之美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园本美术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在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幼儿真实的艺术体验,从而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如开封市的龙亭,建于六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朝门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充分显示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雄杰。开封县的朱仙镇人文景观众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有中国三大岳庙之一的朱仙镇岳飞庙,有中国木版年画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等。
为了开展好这个活动,我园教师实地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使家乡的漂亮以课件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幼儿面前。
通过系列园本美术活动的开展,幼儿更深一步地体验到了家乡的文化,创作出丰富的画面内容,产生了对家乡文化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对家乡古老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对孩子们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3.引导幼儿感受家乡色彩之美
对于还不善于运用文字的幼儿来说,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色彩是吸引注意力的诱饵。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开封市每年举办的节庆、展览等活动都是很好的乡土资源。在一年一度的文化节上,我园及时组织幼儿身临其境,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丽。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在这些节日里,大家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呢?泥工《》、绘画《热闹的文化节》、小制作《家乡宣传旗》等活动应运而生。在这些园本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丰富而多彩:五彩缤纷、颜色各异、造型多变,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活动中,幼儿获得了美的感受,同时还进一步形成了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4.引导幼儿体验创作之美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艺术目标,对每个年龄段的美术教育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科研活动中,园里制订了各年龄段的不同教育内容和相关的目标和要求,
以期体现出层层递进的园本美术教育模式。如开封市区四个门楼的古城墙,小班的目标只是“初步欣赏感受家乡古城墙的美,能运用简单的线条进行绘画。”主要是简单的线条处理,能绘出外形和简单的古城墙即可。中班的目标则是“进一步认识古城墙的造型特点,能大胆进行添画”,即线条丰富些,并适当添画出门楼等等。大班目标定为“了解古城墙的不同特点,能运用所学线条和色彩大胆进行表现”,如适当加入了房屋的多面绘画方式,并鼓励幼儿添画屋瓦、门罩、门楼以及周围的环境,从而使画面逐步丰富和完美。
我园园本美术的探索并不是孤立于五大领域之外的,而是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美丽的”教学过程中,中班组的教师还生发了相关的教学活动,有自主创作的散文诗“喜迎八方客,奇观展”,有科学活动“的种类”,还有音乐活动“家乡的”等等,这些活动最终都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了情感依据,从而使孩子们的画更富有个性,这才是艺术活动真正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