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出现范文

时间:2023-04-01 03:4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出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满分作文出现

篇1

帘外,正有三人跪坐,一人长鬓凤目,一人髭须半白,皆有不耐之色。唯有正中一人,恭敬不失傲骨,谦和不逊风雅。弦音漫漫,满室萦人。“大哥,此人可能拉百石强弓,射靶于六百步外?”翼德怒问,刘备摇头。“大哥,此人可能持千斤刀戟,冲杀于百万军中?”云长奋起,刘备摆手。“大哥,那你何必在此苦求。他的架子也太大了,且待我一根麻绳缚来与你。”翼德转身欲出,云长疾步相随。“慢!”刘备大喝:“三弟不可鲁莽!”

香火微明,弦丝慢转,时有鸟雀啁啾,往来轩外。诸葛昂首,依旧阖目,只唇边隐有笑意。

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张飞怒气而立,关羽不满侧首。玄德一叹,坐相愈恭。“若论弓拉百石,箭无虚发,执戟万斤,冲于严阵,谁又能较吕奉先一二?然纵横不过数载,祸患已有万端,白门楼上,英雄气短,如今安在?方天画戟不知谁手,赤兔宝马另载新主,能有谁顾忌百万军中,当年哪一骑当先?”

关羽沉吟不语,翼德面有愧色。“那大哥是重智而轻勇了?”

“非也!”刘备哂之:“天塑雄才,有文士,有武师,能文则潜心书海丰盈谋略;能武则醉于剑舞精进射骑。天下英王,不过择文武而用,即可位重九鼎。”

弦音忽急,动于雷霆,人皆屏息。声愈促,弦愈急,霎时戛然,满室静寂。

“先生好曲!”刘备击节而叹。

诸葛转身而出,手捧瑶琴:“使君高才,亮受教颇多。若论武斗,使君二弟已为良将,亮愿填补文才,竭尽愚智,以报使君知遇之恩。”旋即长拜。

刘备忙前趋相扶。诸葛抬眸笑望关张:“将军,可知琴曲之道?若六弦齐长则弦一律,无调。只有六弦各具长短,长为长,短为短,方能蕴声制律,并创长短参差之声。亮与将军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愿各避其短,扬其长。如此笙琴长短相备,则可高可低,可伸可聚,纵横天下,莫能及也。”

篇2

一、开门见山,用鲜明的观点吸引人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直截了当的点题。这种方法具有简洁生动、干净利落,直击主题的特点。正如明代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例1优秀作文《让生命充满快乐》的开头:

生命本是无色的,当我们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装扮它,我们的生命便会绽放出快乐的光彩。

例2优秀作文《信己亦信人,达之道也》的开头:

依我看来,做事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借用题记,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所谓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凝练深刻的文字。好的题记,恰如“凤冠上的明珠”,为文章增添光彩,助你赢得高分。

常见的题记有如下几种类型:

1.引题式。此种题记牵引出文章的主旨和内容,让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主题思想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例高考满分作文《放下名利,轻松飞翔》的题记:

“名利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为名累,为利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点题式。在题记中就点明文章主旨,让读者对文章承载的思想情感了然于心。

例优秀作文《天亮说晚安》的题记:

记着自己永远都是那颗太阳,你发出的光不仅照亮你,也照亮别人。

3.注释式。借题记对文章的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明白作者拟题的意图,对文章内涵有更清晰的把握。

例优秀作文《喝彩》的题记:

也曾自卑,也曾哀怨,因为我知道你有多丑,可那一刻,我由衷地为你喝彩……――写给残疾的母亲

4.悬念式。题记以悬念的形式出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激起人们美好的想象,能立即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优秀作文《生命绽放的炫美》的题记:

一个疲惫不堪的人,却在不停地舞动画笔,是什么力量使他如此执著,如此疯狂?

三、巧用修辞,让你的作文灵秀动人

运用排比、比喻、引用、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开头,或渲染气氛,或议论点题,或抒感,使得文章灵秀动人,摇曳生姿,可收到文采飞扬的艺术效果。

1.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如,高考满分作文《真正的自我》的开头:

即使世俗的围墙能挡住你的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

即使厚重的夜幕能挡住你的满天星斗,但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洋绝唱。

即使岁月的樊篱能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但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 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平的水中离骚。

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如,优秀作文《有一种感动叫坚持》的开头:

有一种感动叫坚持,它就像春日穿梭在人间的蒙蒙细雨;它就像夏日跳跃在湖面的最后一抹夕阳;它就像瑟瑟秋风中紧紧抓住树枝的枯叶;它就像冬日阳光下最后一片雪花。

3.运用引用,凸显底蕴。

如高考满分作文《暗香浮动汉语情》的开头: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一种静谧和悠然;“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从容和豁达;“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一种曼妙和妖娆。

4.运用对比,观点鲜明。

如高考满分作文《一步与一生》的开头:

“我们每走一步,都在抒写自己的历史。昨天有你奋斗的一步,就会有今天你辉煌的人生。昨天有你虚度的一步,就会有你今天悔恨的一生。今天有你精彩的一步,明天就会有你卓越的人生。走不一样的路,做不同的人。一步,有时候,就是一人生。”

5.运用设问,引人注意。

如优秀作文《那一丝不泯的自豪》的开头:

自豪与杰出的关系是什么?大多数人会认为它们是一对亲如手足的兄弟,可是人们啊,只看到了它们齐头并进的形态,却没有留意二者背道而驰的情景。

四、精选意象,营造感人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传神逼真的场景刻画,均可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这样开启文章,能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迅速地进入阅读的氛围之中。不管是山青水媚,翠香摇摇,还是阴霾沉闷,雪雨纷纷,都是用来渲染一种特定的情味的,有时看似无形之笔,却是有心之景,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例1 优秀作文《他们》的开头: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篇3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精选范文一:此心安处是吾山

许我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我当立足尘世,安享繁华;

许我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我当静心潜息,夷犹诗画;

许我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我当极目望远,胸怀天下。

不必轻信人言的好与不好,也无需纠结于位置的高与不高,更不要叹什么人世虚妄生命无常。最重要的是,珍惜所有,此心安处,步步美景,处处灵山。

延参法师在《宽怀人生》中写道:灵山迦叶拈花一笑,心与灵山咫尺之遥。这正是人生的状态:守着一颗宁静安然的心灵,笑对一切世俗所谓的纷扰,然后,人生可以从容。从容地坚守自己“一览众山小”的宏愿,或是从容地确立起出世与入世间的平衡,亦或是,从容地安于“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的平淡,凡夫俗子亦欣然。

在这一场人生的登攀中,我们往往最渴望做的,是用自己的脚步覆盖别人走过的路,用自己的行动被动地去验证别人口中的美丽。移步换景,于我们只是匆匆过往,我们关心的只是:山上,是否真如别人所说的那般美丽。于是,闻说蟾宫折桂是正道,有些人便会想着搭上天梯也要上去,等真正实现了愿望,却又叹息着“高处不胜寒”的悲哀;于是,闻说中庸之道可以保身,有些人便收起了一切锋芒,待已圆滑如初愿,却又陷入上下两派的夹击指责;于是,闻说平平淡淡就是福,有些人便从此徘徊于地平线,生活真的一点波澜也无了,却又自觉人生无趣悔不当初。

其实,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内心。高考满分作文从人生起点到生命之巅,有太多绝美的风景可回首,堪勾留。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整座高山,那么至少,我们可以以一颗安然的心凝结住这一瞬这一地的美景,不困于人言,不役于外物,只求心安,让乍起的浮躁在清风中稀薄,让灵山立于此心安处。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徒留下的,是雪泥鸿爪;堪追忆的,是似水年华,于是一切便如莫名其妙的歌中所唱:这一生孤注,两茫茫,谁与我,迟暮还乡?但其实,人生应如是:

或,在山脚的繁花中采撷一缕幽香;

或,在山腰的古木中洞察一种深邃;

或,在山顶的云海中漂浮一生洒脱。

人问:“我高不成,低不就,安得灵山所?”

我云:此心若安,步步美景,处处灵山。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精选范文二:我有翅膀,只等点亮

鱼备有两鳍,有了江河海洋,才能使其游得欢畅;鸟生有双翅,有了辽阔天空,才能任其自由翱翔。精彩的生活,其实就是你准备好了的“纸鸢”,只等东风起,放飞到山梁。

蝴蝶翅膀本没有色彩,但它准备了微观的特殊结构,有了这个特殊结构,它可以坦然的告诉世界:我有翅膀,只等点亮。

是的,在生活中,“我有翅膀”,就是一种实力,你具备了,就有一份气定神闲;“只等点亮”,是等待恰当的时机,一旦出现,自然美丽无边。因为当实力遇上机遇时,生活的状态就随之改变,如蛰伏的青蛙遇上春天,由缄默无声,到一路唱鸣;如雨后的天空碰到阳光,由清新淡云,到七色彩虹。

所有这一切,恰如庄子《逍遥游》里的大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只等“海运”来临,“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而享逍遥之游。试想,鹏没有实力,或者有实力,但不能借力到九万里高空,就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生活像寓言,寓言即生活。程虹教授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教授。她在上山下乡时,白天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晚上仍坚持看书学习。当恢复高考时,她凭实力跨进了大学之门。之后,当人们将眼光盯在眼前的功利和时髦上时,她又选择“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持之以恒,主动蹲下身子,打好扎实的学问功底”。当美国自然文学之风刮到东方之岸时,程教授已潜心十年研究,著作业以等身了。

机会是为准备者而准备的。程虹教授正因为注重打造一副有实力的“翅膀”,当机会来临时,就完全将自己的人生点亮。倘若没有实力,哪怕机会如绵绵春雨,对你来说,犹如浇在一截腐朽的木头桩上。

当然生活不一定都是好心情遇到好天气,有时机会潜行在深处,你寻觅不到它半点芳踪。如南宋的辛弃疾,他壮志凌云,实力雄厚,但时不与我,只能空发“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之叹。是啊!“东风不与周郎便”,怎能“铜雀春深锁二乔?”机遇的缺失,让多人英雄豪杰垂泪神伤,暗淡了一副翅膀。

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定给你开了一扇窗。尤其在如今这个时代,只要你真有那份实力,就会有相应的平台。如马云凭着灵敏的嗅觉和坚韧的品质,在互联网这个大好环境中,创造了阿里巴巴的奇迹;如俞敏鸿凭着决绝的勇气和超人的努力,创造了新东方的辉煌……环顾四周,谁的成功不是实力的展示,不是机会的垂青?谁的实力不是用努力置换,不是有其自己的“特殊微观结构”?

蝴蝶凭着一副“特殊微观结构”的翅膀,最终将五彩缤纷点亮。人生如斯,也应准备一副翅膀,去迎候你的那缕阳光。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精选范文三:在自然中生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篇4

【关键词】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作文课;教学策略

作文课是高三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有效的作文课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在课堂教学和训练中通过作文题目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积累,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的技巧。

一、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1.提高审题立意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往往被爆出“零分作文”的新闻,而大部分的“零分作文”的原因是作文严重离题。因此,在作文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正确掌握命题者的意图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到语文作文课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在审题立意方面有所侧重,改掉传统作文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写作技巧及写作方法的习惯,专门抽出时间来训练学生审题立意能力。

(2)要在课堂作文训练中结合人教新版教材来布置一些作文命题,尽量做到命题的多样化、细化、具体形象,总之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学生在看到题目时才会静心分析,在头脑中整理出写作思路。

(3)要依据近几年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来进行课堂训练,要加大作文题目的难度,侧重训练学生对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内容,引导学生探讨材料的引申意义,寻找立意点。

2.增强阅读量,为审题立意积累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大量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指出:“我们不能只思考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作文,无非想着原料是合理的,是完好的,才动手去作的。”在作文课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人教版教材的阅读模块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另方面可以依据高考命题趋势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二、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1.以历年高考作文题为素材,培养学生总结各类文体结构的习惯

高三语文作文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备考,让学生在总结归纳高中所学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课教学中,历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就是最好的教学素材,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将高考作文题作为核心,让学生围绕高考作文题开展训练,并且引导学生对历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去找出的高分作文的共同点。

例如2008 年有写偷看老师的日记来歌颂老师的关爱学生的品质(63分),2009年有通过时尚写母爱(65分),这两篇高分作文都是以记叙文的形式来描写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主动总结高分作文的文体结构,虽然目前高考命题趋势是文体不限,但在备考时期可以让学生多写记叙文类型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一套行文方法。

2.以历年高考作文题为素材,引导学生归纳作文构思的模式方法

除了学会总结文体结构形成自己的行文方法外,学生在作文课中要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作文的构思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用历年高考作文题目让学生自拟提纲,在拟纲训练中学生逐步提密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再对高考高分作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比自己拟的提纲和高分作文提纲的不同点,最后进行总结。经过构思模式的训练,学生不但对如何写作文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对如何写出高分作文有了自己的心得。

三、高三语文作文课教学要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是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直接体现,在作文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尝试多种类型的表达方式,在写作内容方面力求做到新颖生动,在细节方面要做到语言细腻,引人入胜。

具体在教学中可以用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例如 2012 年山东省的高考满分作文《这世界需要你》在开篇进入主题后先后用了四个排比句结构,让读者耳目一新。又比如2012年的湖南省满分作文《一只手上的中国》在开篇点题,层层递进吸引读者深入到故事中。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也自己有了感悟和积累,在作文训练中也不再拘泥于模式化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结语

高三语文作文课要以高考作为导向,一方面要把学生高中三年所学的语文知识综合到作文中并通过作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爱上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放飞想象的翅膀,享受写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篇5

1.认知,是“超前”的前提

人,都有思维能力,但有大小之分,超前思维也同样会有差异。认知的多少,决定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大小,特别是超前思维。一个有学识的人,懂历史,知现实,他预测未来的能力一定比一般人要强。也就是说,只有用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比周围人知多识广、更有思想、更懂生活的人,才能站高望远,思想超前,写出超前的作文。

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点亮万家灯火》: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上策。……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唯有善者,不设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才能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此考生深知“人为善”之理,懂得感恩,懂得“让光明传递”,境界高,所以思维超前,作文立意高远。

2.联想,是“超前”的媒介

超前思维有别于一般思维,它不局限于现有生活,即超前生活,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规律,在已知的现实世界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未来图景及其实现的基本过程的预测、推断和构想。这“预测、推断和构想”就需要联想,需要合理的、科学的联想,通过联想对社会生活的趋势或未来的大致情形进行较为准确的推断和估计,对未来进行瞻望。思维超前,作文超前,离不开联想。

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安然相对不惊飞》:面对人类一往无前的探索,自然如同洞壁上栖息的美丽蝴蝶,向纵深之处隐匿而去。我们,或许早该意识到,是时候了,对环境应留下一段敬畏又适当的距离。美国有一首流传已久的诗:……这,无疑是将人的影响置于了世界的中心。……对此,我们可以不用做很多,但要在一开始便小心翼翼,不误闯入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试想,当我们大呼“山登绝顶我为峰”时,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对于高山的畏惧与不安。……我相信频发的灾难是自然备受重压后愤怒的呐喊。人会不会有一天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其实,人完全可以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如此,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环境所赠予的天光云影,花柳水月,却切不可去探求、征辟自然的禁地。……人若能对环境毫无心机,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了。

此考生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探险者惊扰了洞壁上的蝴蝶,联想到人类的探索误闯了自然不容侵犯的领地;由频发的灾难,联想到人类有一天会像古龙所描述的盖世英雄“登上了山顶,却发觉自己已一无所有”;由人与自然一同诗意地栖居,联想到如果人对自然毫无心机,不事窥看,自然想必也可与人安然相对不惊飞……如此联想,使得作者思维活跃,作文超前。

3.推理,是“超前”的助手

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往往有它的延续性。现实生活中,事事、处处存在着因果关系;有些生活现象常会出现周期性……愈是懂生活,愈是见多识广,愈是会联想,愈是熟知生活规律,便愈能预知生活,超前思维,写出超前的文章。

如,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向未来进军》: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只有那些向着未来敢于追寻、为梦想风雨兼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柴静在……当热烈包围世界,她以冷静的姿态飞渡,坚持不懈地为未来奋斗使她的人生充满力量!要么是你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的确,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要始终坚守自己的梦想,掌握生命的方向,使自己在努力中实现价值。失意不一定是生活的羁绊,……新起之秀陈欧在创业之初,……毫无疑问,陈欧在他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是他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好证明!……没有绝望的处境,……想着“为什么不能这样”,这样,我们的生活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未来进军,我们便能触到自己的梦想!……

篇6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提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放在远处品味》结尾――

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

2004年高考优秀作文《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念别人》结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不能夸口说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亘古不变的真理;但同时,也没有人一无是处,因此我们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让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我们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2005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结尾――

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们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味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实、磨炼和升华!

这些作文的结尾都用非常简洁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语言来点明题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了论证力度,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照应式又可按具体表达方式分为两种。

照应文题。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照应开头。2001年高考佳作《根》开头:“参天古树源于遒劲的根,挺拔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那么我们生存的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此文结尾――

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什么事,不管你在哪里,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我们的哪怕是惟一的拥有――诚信。

文章前后照应,文气通畅,浑然一体。

又如2005年高考佳作《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开头引用了卞之琳的《断章》一诗,文章的结尾――

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这世界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

此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引用式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和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

2003年高考某考生优秀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结尾――

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的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用名言、警句、俗语等结尾,不仅是对文章整体上的一种提升,而且使得文章的哲理性加强,耐人寻味。

设问式

设问结尾,发人深思。2005年高考佳作《米卢与孔明》结尾――

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功利与目光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该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

某考生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结尾――

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你会如何作答呢?

2005年高考佳作《走不倦的人生》结尾――

繁忙的人生中,快乐不少,痛苦不多。心态平了,道路自然平。虽然《潇洒走一回》早已退出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但生活中,又何妨潇洒走一回呢?

以上佳作都在文章的结尾采用设问的方式,不仅引起人们的深思,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达到了较好的结尾效果。

抒情式

结尾抒情,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005年高考佳作《永远的苏武》结尾――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以“壮哉”“伟哉”“奇哉”“雄哉”表达对苏武的敬仰赞美之情,有感染力。

2005年高考佳作《平凡成就伟大》结尾――

大地无语,那青松、鲜花、小草和浪花都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应时刻铭记;平凡也可成就伟大。

2005年高考佳作《该忘记的与该铭记的》结尾――

让我们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吧!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2005年某考生高考优秀作文《・烈酒》结尾――

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

对比式

对比式结尾能在鲜明的对比中彰显文章主题。

2002年高考佳作《与永恒拔河》结尾――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后面这些人,托起了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索永恒的答案。

反复式

相同语句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2005年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结尾――

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后记式

结尾以后记的形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倾诉情感,既文采飞扬,又显得含蓄而富有哲理。

如《那鱼那鹰那人》后记――

鱼,终究离不开给予它生命之源的水。

鹰,终究离不开给予它希望之源的天空。

我,始终逃离不了父母和亲人朋友们用爱心编织而成的幸福网……

篇7

技巧一:自述衷肠感人心

这类文章抒写的是个人真切感受或体验,有时甚至是个人悲惨的经历与遭遇,故能触动人心最柔软处而引发共鸣。文章多采用书信、日记等内心独白的形式,敞开心扉,倾吐心声,常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来触动人心。如湖南卷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天上之母》:

……晚上还有道场上的很多事等着我去做,这里只有我一个人披麻戴孝,但我不觉得孤独,因为我总觉得,她在看着我呢。

人群陆续到达,我不断地向每一个前来悼念的人下脆,每跪一个人,想起的是她那双漂亮却带着水色的眼神,现在那水却顺着我的眼角流了下来。

时间慢慢远逝,那些哭过喊过或始终面无表情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几个守夜的嫌冷,砍了条板凳,烧起一堆火,围坐着嗑瓜子,说说笑笑,我打了几个盹,每次都被寒冷刺醒,即使挨着火盆,也无济于事。

天渐渐亮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刻。

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突然就哭得不可抑制,但我想我是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吧。

[评析与启示] 考场之上,写送别母亲这类故事是很有风险的,若非情真意切,笔墨含情,很难出新意。本文把自己对亲人与世态的感受描写得极为细致。如留守的人“围坐着嗑瓜子,说说笑笑”之类的句子,可谓直面人间冷淡,有震撼人心的效果。正是这种情感的细化与思想的深度,让一个原本寻常的故事,有了获取高分的理由。当然,此类作文贵在真实,考生决不可为了博取他人同情而胡乱编造个人或家庭的悲惨遭遇,否则极有可能弄巧成拙,因为对于经验丰富的阅卷老师而言,是否情发于衷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技巧二:借助意象巧载情

文章有时并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某个意象,来含蓄巧妙表达。其好处在于文章因此少了一分直白,多了一分含蓄委婉,从而更具情味。如广东卷2014 年高考满分作文《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颗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

那是一张多么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评析与启示]全文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岁月流逝,照片泛黄,但奶奶记忆犹在,对爷爷深情依旧,从而赞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情。文中借助“紫藤花”这一意象,从紫藤花起笔,紧接着描写了奶奶看照片的特写镜头,然后穿了奶奶对美好的往昔生活的回忆。文中多次出现了紫中带蓝,灿若云霞的紫藤花,它贯穿始终,寄托了绵长的思念,象征了美好的感情,对人物形象起到了映衬作用。借助意象表情达意更加灵活,既有效避免了行文呆板,又能使语言表达有文采,有意蕴,以少胜多。

技巧三:融情于景情更浓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写作经验。此类文章同样不直接表达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描写渲染烘托人物心情。文中景物描写常常折射的是心灵上的微妙变化,或表现一种情趣,或抒发一种激情,或蕴含一种哲理,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富有诗意而显得有意境。如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荒山种茶人》:

清明时节,我冒着霏霏细雨,回到了阔别的家乡。

父亲的腰弯得深深的,像是融进了茶园无涯的绿意里。漫山遍野的深绿、碧绿、浅绿直逼我的眼球,又像是给大山围上了一层曼妙的绿纱。

我随着父亲走向茶园更深处,四周涌动着如凝脂般厚重的绿意。任南风带着沁人的土香袭乱我们的头发,那不该被打扰的世界似乎在浅斟低唱,山里的孩子喜爱漫游于山林,趁散放的鹧鸪还未归巢,偷偷寻觅它们下的蛋。夕阳西下,肥嘟嘟的小子用衣裳兜着满满的鹧鸪蛋回家。

……

我望着父亲佝偻的背,掂量着绿意盎然的大山,忽然间明白了:父亲的青春,铭刻在大山的一草一木中,绿得苍茫……

临别前,父亲叮嘱我常回山看看。我几步一回头。父亲,正静静地倚在门槛旁。西沉的落日,在他的身上打出昏黄。此刻,炊烟正从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晚霞中四射,分散,消隐。女人们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茶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

[评析与启示]文中无论是茶园的无涯绿意,还是朴素的农村生活都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韵味。融注深情的景物描写,表现了清新的自然美,达到了意境深远的效果。农村是那么的简朴恬美、宁静平和,如仙境般令人神往。表达出对土地、农村环境的真切热爱之情,真诚之意。故写作中表达情感时不妨尝试借助于景物来传情,从而使文章意蕴更丰富。

技巧四:针砭时弊爱憎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如2013年全国大纲卷优秀作文:《关闭潘多拉》

盒子的开启与关闭或许只是一瞬间,但改变的却是永远。药家鑫事件的风波虽然早已平息,但其造成的蝴蝶效应却是一波又一波,还有“我爸是李刚”掀起的“拼爹热”……而如今,李双江儿子的“伤爹”行为在娱乐界更是掀起一场风雨,若他的罪名属实,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是什么,让这些生活在光环下的人们跌落深渊?是他们的狂妄自大,是父母的纵容和溺爱,让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目中无人,胡作非为,肆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但同时,也使他们自己万劫不复。

篇8

高考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

在第一幅漫画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长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分而受奖励。两图对照,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进步与退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给孩子进步的鼓励,也应给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

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则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待进步与退步,教育者应秉持科学的态度,鼓励进步者是鼓励其不断砥砺自我的奋进状态,而鼓励退步者则是为其留足反思的空间。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实现自我完善。正确地处理进步与退步,最终都将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地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高考满分作文:起伏的波浪才更具力量

在第一幅漫画中,前一位小孩因考得100分而获得了家长的亲吻,后一位则因为拿了不及格的55分而被家长打了一巴掌。然而在第二幅图中,曾获100分的小孩因只得了98分而被惩罚,后一位不及格的小孩因为进步得了61分而受奖励。两图对照,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的进步与退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既要给孩子进步的鼓励,也应给孩子留有一定的退步空间。

进步与退步,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趋势,实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同的方向。进步是一个人能力发掘的过程,而退步则是一个人缺陷暴露的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待进步与退步,教育者应秉持科学的态度,鼓励进步者是鼓励其不断砥砺自我的奋进状态,而鼓励退步者则是为其留足反思的空间。利用好暴露的缺陷,实现自我完善。正确地处理进步与退步,最终都将促使受教育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家长应鼓励孩子前进的每一小步。漫画中的第二位小孩两次获得的分数均未超过第一位小孩,但其家长仍在他获得进步后予以鼓励,这是我所赞同的。即便55分到61分只有6分的进步,且61分离满分还有很远距离,但这个鼓励是应有的。家长以鼓励的方式告诉孩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自我的升华过程中,需要一个量的积累,一小步的前进相对于从差到优的路途来说是微小的,但没有这一步步的积累便不可能到达优秀。因此,家长给予小孩进步的鼓励,应从细微处出发,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指引,脚踏实地,滴水穿石。

家长应给孩子的退步保留一定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发展就如同发掘一处金矿,不可能出现每一次挖掘都能见到金矿的情状。单纯地把孩子的退步视作一种失败,而不仔细推究其中的原因所在,那么这一个退步或许会变成孩子走向衰颓的一个开端。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从一个小退步入手,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反省的空间,在退中求进,才能如那些古今中外的大师一样在面对人生的退步时以正确的态度重建自我,上下求索。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地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神奇的书签

我,是一枚书签,一枚神奇的书签。由竹子切下雕成,也透着修竹独有的芬芳。或许是在油墨中浸润了太久的缘故,将我拿在手中的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静心,将身心托付在书中。初来世间,我毛刺未脱。扎手的身体被放入一本《》中。我什么都不懂但却隐约感到从手上传来的炙热。天演论、沉沦、彷徨、家春秋……渐渐地我身上的毛刺被磨灭,我越发的看清了这布满硝烟的天空,看清了那双燃烧着希望的双瞳。

一个时代下,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守护着千年文明奋身站起的形象印在了我的身上。时光流转,清风吹散了烽火,渐渐一股如早春的复苏气息盈溢在空气里。我又被夹在了一些新朋友中。《边城》里温润的乡土气;《平凡的世界》里充斥的倔强感;《繁花》里飘逸的落寞情。王小波、王火、毕飞宇、北岛……这些名字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奔放与内敛、激昂与沉思填满了我的又一份记忆。在那阵狼藉席卷过后残存的刚强,挟裹着年轻与朝气,染就了人们的心魄。晨光之中我甘做桥梁,在字与心之间勾勒了一份安逸,一份静谧。曾经迷蒙幽邃的天空,慢慢被灯光照亮;曾经清新沁心的空气,慢慢纷扬了尘土;曾经静谧安宁的世间,慢慢被噪音不留空隙的填满。

篇9

亲爱的Hans:

你好!

那天你说上德语课时老师谈到了中国的发展变化。他感叹今日的中国已不是昔日之东亚那任人欺凌的弱势之国了。然后他希望你能向他全方位地介绍一下中国,以便他能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国。于是你就跟我谈起了这话题。

孩子,这话题值得我们探讨。我们的中国,正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正如你们德语老师自己看到的,在中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高铁的建成、共享单车的使用,支付宝的出现……让市民生活超级便利,简直可以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相媲美。美丽中国,离不开城市高楼灯光的闪耀,也离不开乡村青山绿水的环绕。孩子,你不妨向这个德语老师讲讲我们中国的美丽乡村。

许多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印象,可能还是停留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描绘的旧农村形象:落后,愚昧。他们不知道,今日的中国农村,已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了。不必说污染河水的整治、垃圾分类工程的实施;也不必说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单说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广就足够看到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了。

在此,你也不必说远方的美丽乡村如乌镇等地,不必说那早就走向富裕之路的强大乡村华西村等,你只需向他介绍我们的故乡——曾经多么贫穷的乡村——梅州就可以了。你也不必介绍家乡那宽宽的干净的沥青马路和一幢幢的崭新的楼房和楼房前面那一辆辆神气的小汽车。你只需告诉他,乡村的夜晚,如城里一样灯火通明,如城里一样大婶大妈们都在跳广场舞……

是的,你知道,中国老人爱跳广场舞是出了名的,全国大小城市随处可见。中国大妈还让广场舞走向了世界,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中国人快乐的舞姿,成了一张中国文化名片。而这张文化名片,正走向广大乡村。曾几何时,乡村的夜晚

由打麻将的喧闹声变成了广场舞的悠扬声!你也早已发现,此刻的乡村早今非昔比。乡村文化日益丰富,广场舞、腰鼓表演、合唱团等文化活动的兴起,把我们的家乡变得如此美丽多姿!

在过去的很多年头,中国人看西方,似乎在用望远镜看。西方所有的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同样,西方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在*,但是可能拿反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缩小了的、有众多问题的中国。他们忽视了最朴素的中国百姓,而正是这种改变命运的冲动和*,使我们国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美丽乡村广场舞,承载千年中国梦。孩子,这才是你向德语老师推介咱大中国魅力的重点啊!希望通过你的推介,让更多的西方人,有机会来看*。让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而美丽的中国。

篇10

2008年,当她第一次看到当年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时,对于文中描写的“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她没有多大的感觉。

如今,再一次拜读这篇作文,占海特用了一个泪眼来做注解。让她有深刻感同身受的经历始于去年。这个生于广东珠海、户籍江西九江、从2002年4岁半随父母来到上海在浦东安家生活了10年的占海特,到了6月16日中考开始,占海特成为她所在班级36个孩子中唯一一名没有资格进入上海市中考考场的学生。15岁外地女生占海特因不肯妥协返乡读书而辍学在家。

为了争取在上海的中考权利,占海特于去年6月8日注册了实名认证的个人微博,这被她描述为“绝望前的呐喊”,也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占海特的第一条微博说:“我生于珠海……小学时自认珠海人,中学时才认同自己是上海人。现在有人告诉我,你不是上海人……必须回老家参加中考,留在上海只能读中职校。各位老师、叔叔阿姨,告诉我这是为什么?”配图上,她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还我中考权利”。

10月21日,她在微博上就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问题向京沪籍人士发出“约辩”战帖――然而,也正是这一次“约辩”,将她和家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她们在上海的居住地址被网络曝光,她们家被举报超生、偷税,而她被辱骂为“蝗虫”, 还有一些沪籍人士在留言中要她一家“滚回江西去!”。

占海特事件被广泛关注后,这个一脸稚气的女孩不断被问到:全中国像你这样情况的孩子很多,怎么就你一个人无法继续学业呢?占海特,你为何不离开上海回你老家江西呢?

“他们说得更不客气,直接用了‘滚回江西’……可是,我是否选择在上海参加中高考,与我是否有权利在上海参加中高考,这完全是两回事。在上海参加中高考,是我应该享有的权利。教育权人人生而平等,现在我们只是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面对类似的提问和接踵而至的质疑和刁难,占海特见招拆招,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淡定。但其实生活中的占海特没有网络上这么锋芒毕露。即便在谈及一些并不轻松的话题时,这个留着齐刘海、长相清秀的15岁女孩,常常是还没开口,笑意就先涌上眼睛。占海特也有着自己的偶像,不是刘翔和姚明,而是昂山素季和马丁・路德・金。“他们的生命与未来和我们的未来是息息相关的”――占海特习惯引用马丁・路德・金的这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教育不公平在内,其实所有的不公平也是息息相关的。”

当记者采访中问道“你对自己争取到异地高考的权利抱有多大信心”,占海特说:“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我们本身就有这么一个权利,这个权利本身就是我们的,迟早都会实现,我只是希望越早越好。”“我们不仅要争取异地中考、高考,而是全国范围内都要实现教育公平。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鸿沟而是扩大鸿沟,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

占海特说,她不希望等待改变,她想做的是推动改变。她自诩为“少年公民”,也希望自己是最后一个因非沪籍而失学的案例。她将这段同龄人难以体察的经历视为“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我开微博到现在,我觉得我就是经历了一个从失落到淡定再到勇敢的过程,感觉自己真的成长了。”

女儿的未来飘摇不定,母亲刘新花常常边做饭边担忧地念叨让女儿关了微博,回归平静生活。而占海特并不后悔自己不读高中,以后可能就参加不了高考。目前的她一直在家坚持自学高中课程。“虽然没有中考、高考,但不意味着就没有我的未来。不通过中考、高考,我也会读大学。只要是金子都会发光的。只要一个人真的足够优秀,没有什么会难倒他。”

在公众的翘首期盼下, 2012年的最后一个周末,京沪粤“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方案”出台。上海方案为“与居住证相衔接”。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异地高考不是本地人和外地人、超生者和非超生者的战争,而是旧有管理体制与时展不相适应的结果。我们不应分裂中国人,而应督促社会管理向更有良心的方向发展。”而央视评论员评论道:各地已经出台的异地高考政策,有的让人欣慰,有的让人失望,有的让人充满期待,但总体而言,异地高考问题的坚冰已经融化。尽管有的地方出现杂音,但解决异地高考问题、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们要有信心――寒冬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知道,春天终究要来!

■热议锐评:我尊重和佩服勇于站出来挑战的人,很多现实,就是因为这些人而改变。就好像占海特,她和她的家人,没有像很多其他痛苦纠结的家长那样选择回家乡,或者索性做好打算,未来去国外读书,摆脱高考的困扰,他们选择用原本应该读书上学的时间来争取这个依然很渺茫遥远的权利。最后,我想对占海特的父母说:女儿已经做了她力所能及的,她还没有成年,现在对她最重要的,是学习和快乐成长。(闾丘露薇,《华商报》)

■话题拓展:权利;推动;改变;成长;教育公平;公民意识;少年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