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范文

时间:2023-04-04 04:3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果就造句二年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果就造句二年级

篇1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基础

小学二年级,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拼音的知识,在这个时期复习以前的基础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应该在教学上有所提升,除了深刻理解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以外,还要有一定的拓展,为日后的学习做铺垫。当然,二年级的学习还是要以基础建设为重,切不可操之过急而适得其反。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二年级语文基础的巩固与提高,浅谈三点看法。

一、引导认识,牢记新字

对于一门语言来说,人们总是先学会说话,再学会写字。语言是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且能熟练运用,致使人们能无障碍地沟通。学生对于文字的接触要比单纯的语言来得晚一些,在孩子懂事时学习文字就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文字的学习难以做到潜移默化,它需要系统、全面的学习。就如同建房子一样,汉字是学好汉语的基本所在,千千万万个汉字构成千变万化的汉语。二年级的学生处于特殊的时期,他们学的汉字十分有限,可是他们确实会一点,于是往往跃跃欲试。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以基础为重,不能急于求成,更应注重基础汉字的学习和掌握。

我习惯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例如,首先我会帮助学生一起复习拼音的发音规律,然后借助拼音让学生识字,做到“音行结合”。然后去掉拼音让学生识字,紧接着趁热打铁。把刚学的字带入课文中,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认识和记忆。比如,《苹果落地》这一课,要求掌握的字“苹、落、件、习、奇、言”等字,我先让学生按拼音跟读,然后让学生跟读课文中出现那些字的部分。学生学完本课的生字后,我让学生先跟着我读课文,然后自己读几遍。要求他们只有实在不会读的时候再看拼音,或者问我。最后就是听写阶段,我要求学生听写的时候也要把字写清楚、整齐。这样,学生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才能继续学习、记忆新的汉字。

二、字词结合,熟悉词语

如果把单个汉字比喻成房子的根基,那么汉字组成的词语就是房子的外壳了。单单一个汉字,我们很难解释它的意思,很多时候要用一些词语来解释单个字的含义。而且,有的字单独的意义并不做理解的要求,但是要求我们记住它组成的词,比如“苹”组成“苹果”。因此,我们理解字的时候,其实很多是从理解它所组成的词开始的。于是,我们需要把字与词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字、词的意思,并教导他们进行运用。

课堂上,我会让学生跟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字、词的读音,然后再进一步解释该词在课文中的意思,之后把词带入课文中朗读以加深理解。必要的时候,我还会拓展一些其他意思,但只是简单地、少量地拓展。再以课文《苹果落地》为例,要求掌握的词有秘密、吸引、观察、研究等。我这样解释:“秘密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别人不知道的事,你们理解一下课文中‘秘密’的意思,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然后我拓展道:“有谁可以说说‘秘密花园’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根据所学回答:“很简单啊,就是别人不知道的花园,对吧。”学生根据所学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让我很欣慰。

三、多做交流,学会造句

把词语比作外壳,那么句子就是房子的装潢了。建成的房子好不好看,有没有气质,最主要还是取决于装潢。其实,学生平时的交流就是造句的过程。只是这些交流往往只停留于很粗浅的层面,或者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字词,没有使用到刚学的字词。学生常因害怕出错而不敢轻易使用新学到的知识。因此,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交流中经常使用最近所学的字、词、句,让他们把新知识引用到日常的对话中,在生活的锻炼中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理解句子的关键是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让学生熟读课文,尤其是有生词的句子、段落。再让他们到台上进行对话,对话里必须出现要求的词语。仍然以课文《苹果落地》为例,我让学生熟读这个句子:“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反复地观察,专心地研究,终于发现了苹果落地的秘密。”然后让学生自愿上台对话,要求句子里出现“观察、研究、秘密”三个词。有学生对话:“早啊,我今天看你蹲在路边,是在观察什么吗?”“没有啦,就是看到蚂蚁搬家,我好奇,就研究了一下。”“那你发现它们搬家的秘密了吗?”“没看出来,因为要上课了。”这样的对话让我很满意,我说:“你们的对话很不错,像这样的对话平时都可以进行啊,你们课后可以聊聊天,把新学的知识用上就好了。”

汉语是博大精深的,简单地从“字—词—句”灵活掌握汉语是不可能的。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层层递进的学习,从字到词再到句子,才能夯实最基础性的东西,从而接受“更上一层楼”的考验。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篇2

华老师对学生非常严格,尤其对一些“坏学生”特别严厉,我们都认为这个老师很厉害,怕她。但她教课、改作业实在是认真极了,所以,包括被处罚得哭了个死去活来的同学。也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谁说小孩子不会判断呢?

小学二年级,平生第一次作造句,第一题是“因为”。我造了一个大长句,其中有些字不会写,是用注音符号拼写的。那句子是:

放学以后,看到妹妹正在浇花呢,我很高兴,因为她从小就不懒惰。

华老师在全班念了这句子,从此,我受到华老师的“激赏”。

但是,有一次我出了个“难题”,实在有负华老师的希望。华老师规定,“写字”课必须携带毛笔、墨盒和红模字纸,但经常有同学忘带致使“写字”课无法进行。华老师火了,宣布说再有人不带上述文具来上写字课,便到教室外面站壁角去。

偏偏刚宣布完我就犯了规,等想起这一节是“写字”课时,课前预备铃已经响了,回家再取已经不可能。

我心乱跳,面如土色,华老师来到讲台上,先问:“都带了笔墨纸了吗”?

我和一个瘦小贫苦的女生低着头站了起来。

华老师皱着眉看着我们,她问:“你们说怎么办”?

我流出了眼泪。最可怕的是我姐姐也在这个学校,如果我在教室外面站了壁角。这种奇耻大辱就会被她报告给父母……天啊,我完了。

全班都沉默着,大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个瘦小女同学说话了:“我出去站着吧,王蒙就甭去了,他是好学生,从来没犯过规”。

听了这个话我真是绝处逢生,我喊道“同意!”

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厉声说句:“坐下!”

事后她把我找到她的宿舍,问道:“当×××(那个女生的名字)说她出去站而你不用去的时候,你说了什么来着?”

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

这是我平生受到的第一次最深刻的品德教育,我现在写到这儿的时候,心仍然怦怦然,不受教育,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呢?

华老师有一次带我去先农坛参加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会前,还带我去一个糕点铺吃了一碗油茶,一块点心,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馆子”了,这种在糕点铺吃油茶的经验,我借用了写到《青春万岁》里苏君和杨蔷身上了。

运动会开完了,天黑了,挤有轨电车时,我与华老师失散了,真挤呀,挤得我脚不沾地。结果,我上错了车,我家本来在“西四牌楼”附近,却坐了去“东四牌楼”的车,到东四,仍然下不来车,一直坐到了北新桥终点……后来我还是找回了家,从此,我反而与华老师更亲了。

我们上三年级,班任老师就要换的。因此,华老师就不再教我们了,此后也有许多好老师,但没有一个像华老师那样细致地教育过我。

阅读练习

1.这篇写实性的回忆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

2.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华老师看了我一眼,摇摇头,叹了口气”表现华老师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脸一下子就红了,我无地自容”,想一想,“脸红”和“无地自容”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哪一件事详写?哪几件事略?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华老师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着给下副对联写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似花朵争芳斗艳。

参考答案:

篇3

关键词: 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听说教学法 交际能力

一、引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指语法、文字、词汇等)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等)是具备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就必须强化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日语课是日语专业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项语言基本技能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词汇、语法等重要的基础知识,对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日语课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目前,国内的基础日语课多采取传统的文法翻译法,强调语法讲解、单词记忆及课文背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但缺乏根据具体环境进行恰当的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当前日语初级阶段教学面临的问题

2009年日语国际能力测试进行改革,不管是考试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听力分值比例提高,由以前的占总分的四分之一变成现在的三分之一,内容也更加生活化、口语化。听解是历年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一部分。以往可以靠词汇、语法等拉分,但是现在新的能力考试要求每一部分都要达到及格标准,很明显增加了听力考试的难度,对日语教学而言更是一个挑战。

笔者曾对所在大学日语专业两届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就有关日语学习的难点和对日语教学的期望进行调查。学生们普遍认为听力很难,希望课堂上能多听多说,并且能像日本人一样说一口地道的日语。认为听力难,表明一年级学习时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没有打下好的听力基础。笔者认为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一年级没有听力课,每周安排两节会话课。会话课虽然可以和外教练习听力,但是毕竟时间有限。加之学习处于初级阶段,学生语言能力有限,与外教在语言交流上不顺畅的情况时而发生。这会挫伤学生听、理解、沟通的积极性。二年级虽然增加了听力课,但也只是每周两课时,听力训练时间不够,学生容易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作为主干课的基础日语课教学往往偏重让学生大声朗读,熟练背诵。除了听课文录音之外,其他听的机会并不多。教师大都用中文进行,单词、语法及课文的讲解。虽然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授课内容,却忽视了给学生“灌耳音”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听力自然会比较弱。听的少,听不懂,必然会影响学生张口说的能力,这也就是所谓的“哑巴外语”。最后,教材内容过于注重书面语和敬体表现,不适用于现实生活的交流,无法应对新日语能力测试中越来越口语化的听力考试的要求。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听力难的问题,满足他们说一口地道日语的愿望,就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在作为主干课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加大听说训练。这不仅是为了应对能力测试,更是为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听说法在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由于战争需要大批会外语的军事人员,语言学家们致力研究出了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法——听说法,并在60年代风靡一时。听说法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等理论基础上的语言学习方法,提倡体现口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应优先于使用书面语的读写能力,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原则。并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刺激反应”养成习惯的过程。课堂上除了教师尽量用外语上课外,还大量使用录音、录像和电化教具作为刺激手段,并采取模仿和机械操练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反应,巩固所学的知识。它的不足是在进行语法教学的时候,多采用替换、变形、回答等机械练习,过于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孤立地进行句型的操练,容易造成不善于结合情景进行交际的情况。

(一)听说法的具体实施

笔者在基础日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听说教学法时,去掉了听说法的机械替换练习,尽可能地在单词、语法、课文三部分教学过程中加大听说训练,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单词教学

单词教学一改往日先领读单词再解释词义的做法。先让学生听1—2遍单词录音,确认单词的正确读音。再由笔者读单词,学生听读音写单词,写错的单词要反复听和朗读,直到牢记单词读音为止。这样做是让学生先巩固单词读音,再理解词义。经常有这种情况,给学生说中文意思,他能想出日语单词,但是说日语单词,时常会反应不出中文意思。这说明学生往往对日语单词的语音掌握得不如语义掌握的牢固,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先牢牢掌握单词读音。解释词义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明它的各种意思,而要用单词造句子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听整个句子的过程中理解该词的用法。还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会话录音或者视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单词的含义,复习单词时,让仿照之前的例句造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学生掌握的不再是孤立的单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日语句子,今后运用起来会比较顺手。

篇4

一、词汇教学的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它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成分。学习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做基础,就无法同他人进行交际。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词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部分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处理令人担忧尽管新大纲和新教材对此提出了要求,但在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仍可以看到教师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读音、词义和拼音。他们无意识地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使词汇学习脱离了生活。学生只是通过硬背孤立地记住几个单词,却无法准确地使用,以致在造句中出现“Open the light.” 和 “I happy hear the news.”一类的错句。错误出现在学生身上,问题却存在于我们教学中。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无疑会影响中学外语教学的质量。目前,不乏有关词汇的教学方法,如集中识词、构词识词、情景识词等,在教学中都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这些方法在体现词、句、文三者的内在联系上仍不鲜明,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词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1997年2月,北京市基教中心外语教研室组织部分区县教研员和部分一线教师开始了对初中英语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将此项研究定为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重点课题。

三、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1.呈现(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①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教师的指导正确理解其意义。②教师也可以直接提供课文中含有该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去理解。

2.示范与模仿。由教师口述含有该词语的例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学生依次口头重复例句,进行模仿。

3.扩展。教师让学生通过看图、填空、口头英汉互译等形式操练含有该词语的句子;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其总结和认定所学句子的结构。

4.运用。学生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例词连贯起来,口、笔头完成4-8句话的小作文(对话)。该作文可分为:a.控制性作文,即由教师事先设置情景,给出图画或中文提示,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条件作文。b.非控制性作文(自由作文),即教师不提供任何条件,学生自行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例词自由发挥作文。例如:教授There be句型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教师给出一组复合幻灯片,第一幅图为:地上有一袋大米。教师给出There be句型的单数例句后,请学生重复There is a bag of rice on the floor.

(2)学生理解了There be的含义和用法后,根据第二幅图用There be句型模仿造句。如:There is an apple on the table.学生能够正确运用There is句型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教There are句型的用法。

(3)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图画或实物,用There be句型造句或编出3-4句话。如:

There is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blackboard on the wall. There is a book on the teacher′s desk. There are some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classroom.

(4)不给任何提示,学生自行作文。例如: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处理第二册第20单元重点词汇时,如help sb. do sth.,help sb.with sth.,cook,do the cooking,sth. different(形容词后置用法),like……better,like……best,with,可采用以下做法:

教师通过对所学对话的提问引出重点词汇。如:

What does Chen Hui want to drink? And what does Ann want to drink?(引出重点词汇with)。

教师通过所学例句让学生进行机械模仿。如:

help somebody(to) do something

Could you help me do my English homework ? (Could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homework ?)

(5)学生造句练习。学生自由造句,可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参考一些提示(图片或问题)。如:

①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do the cooking at home? 帮助他们用整句回答:I (do not) help my parents do the cooking at home.

②Can you cook?帮助他们用整句回答:I can(can not)cook.或:What can you cook?帮助他们用整句回答:I can cook……

四、词、句、文双向教学方法的运用范围

该教学方法初中三个年级均可使用,难易程度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要求进行调整,可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分层次教学。三个年级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分别为:

初一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图画或词语提示自编小对话或补全对话。

初二年级:要求能够将课文中学过的词语用到句子中,并能根据提示,口、笔头完成3-5句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话(可以是小对话)。形式可以多样,如:补全对话、看图写话和短文填空等。

篇5

针对以上现状,我也努力地思考对策,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找到了一些策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学定教,教给日记方法

学生会说不会写,其实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细节的捕捉能力缺乏,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做学习路上的领路人。

1.提示学生有感而发。二年级上册,学生第一次在书本中正式接触到了日记(24课《日记两则》),所以,更应该让孩子知道日记应该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生的日记撰写中,我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并把握自己的情绪变化,回想自己一天中发生的最让自己觉得高兴的、难过的、生气的或难忘的事情,从而把它作为日记的材料。

2.开拓学生日记渠道。春天里放风筝,夏天里做冷饮,秋天里运动会,冬天里玩冰块……都是日记的好材料。为此,我们教师可以给他们安排更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我们教师还要使孩子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而在我们班43个孩子中也确实有好几个就是这样的人。上次和几个同事午饭过后去后山散步,发现地上掉了好多漂亮的枫叶,于是我就将它捡了起来,我们班的几个孩子正好到操场上看到了这一幕,于是纷纷想跑到我身边来,我怕他们出危险就用手势制止他们往山上跑。第二天日记上交,我发现一个孩子居然将这件事写成了一首诗,还给诗加上了题目和作者:

独自捡叶

现代·钟英伟

树叶落下老师捡,

我们上山找老师。

老师赶我回教室,

我们担心她出事。

小小的一首打油诗,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让我深深地震撼于二年级的孩子他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于是我在日记交流课上大力地表扬了他。从那天以后,很多孩子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独特的发现:《妹妹睡觉的样子》《我家的大公鸡》……

二、以己度人,培养日记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等专家是这样说的、这么做的。那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记习惯呢?最重要的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真实需要。

1.变被动为主动。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谈日记色变”,他们觉得天天写日记,没内容可写,我一改以往“日记天天记”的规定,让孩子一个星期选择三天写日记,如果今天你的安排已经很满了,或者你实在没内容可写的,那你就可以不用写,只要一个星期完成三篇就可以。低年级的孩子对什么事都很好奇,只要我们告诉他日记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照相机和回忆库,我相信他肯定会记下自己难忘的事情,并产生极大的兴趣。

2.变单一为多样。这里所谓的单一,主要指的是内容、形式和题材。我不规定学生的日记一定要写出多少的字;也没有规定学生一定要写自己身上发生的真实的事情;更没有规定他们一定要写成篇的记叙文,可以是诗歌、儿歌、打油诗等;对于一些后进生,我甚至可以允许他们一开始的日记先去“抄袭”他人的优秀作文(当然借鉴也是有一个度的,在一段时间后,我会让学生试着模仿抄写过的内容写一写)……因为没有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的表达更自由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

3.变单向为多向。以往的日记,我们总是由老师布置日记作业,学生完成,然后上交由老师批改。学生和老师的角色是单一的,就是完成和检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日记维持长时间的兴趣,因此,我就和学生做好约定,这学期不仅同学们写,老师也写日记。同学们记自己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而老师则记下班级里每一位让她感动和吃惊的同学,然后一个月交流一次。

三、以诚相待,完善评价标准

1.师生要平等。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他们都特别希望受到大人,尤其是老师的尊重。在日记的撰写交流过程中,我就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平等对待,这里的“平等”不是光指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更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做到老师和学生的平等。让学生享有跟老师一样的写日记和看日记的权力,则是给学生平等的最有力的证明。每次日记交流的时候,他们总是能主动积极地去认真看老师写的日记,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老师给他提的意见也很好地做了总结,并加以改正。长期以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2.评价要出于真诚。现在的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小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比以前更加复杂,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简单地认为就是这样的事情,可在孩子们眼里看来老师是偏心的,是不理解自己的,而一旦学生的心理产生了波动就容易影响到他的学习状态。因此,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就必须走进学生的心里。

3.人与人之间要互信。“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不错的,老师说话要一诺千金,学生才能更加信任你。孩子往往具有天生的向师性,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参照的榜样。老师认真地写日记,学生也会严肃地对待日记这一任务。老师认真地评价学生的日记,学生也会仔细地写好自己的日记。同时,老师写的日记在遣词造句上能够用上优美生动的语言,这也是学生学习的例子,老师依照约定认真地写好日记,就不用再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该如何认真地对待日记了,因为我们的行动就是最好的鞭策。学生要努力地学好知识,老师也不例外。

篇6

关键词 阅读能力;不要受到约束;最佳时期

一、要敢于改变原来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课文内容的构成及其构成要素可以这样分析,基本单位是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少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学习顺序正好应该反过来。首先,从课文作者的写作过程而言,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意充分地表达出来。其次,从学生阅读过程而言,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整体。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强化的是部分,强调各个部分相加构成整体,就会引导学生和教师走入阅读的误区,至少造成学生忽视对整体的认识。1992年大纲小学一年级阅读目标主要是,“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二年级阅读目标的主要要求是,“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能初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的一些方法。”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与句,后面的内容要过渡到段与篇。这是遵循从点到面的思路,其中还隐含着这样的内在逻辑,即只有理解了词句,才能理解自然段;只有理解了自然段,才能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所以,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必然重视词句的教学,认为这是基础,也是重点。1992年大纲对阅读教学总体要求也是如此,“阅读教学,各个年级的要求要有所侧重。低年级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随着年级的升高,侧重段与篇的教学。虽然在总体要求中也强调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是由于突出各年级的侧重点,尤其是各年级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明确地提出从低到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词、句、段、篇。

如果说1992年大纲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路是从点到面,侧重课文中词句的教学,那么2001年课程标准的思路则是从面到点,侧重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无论是阅读富有情节变化的童话、故事,还是诵读儿歌、古诗,注重的是对课文整体的认识。对课文中词句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方面对词句的要求降低了, 1992年大纲要求“理解”,现在是“了解”,即对词句的要求不应该追求准确、深入,实际上对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不可能,只能是大致、模糊地了解,对词句的意思说不出来、说不明白都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也说明词语教学思路的转变。原来注重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具有追求“挖井”的倾向,现在则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累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另外,强调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也是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内容,学生从开始阅读就应该养成积累词语的意识和习惯。

二、务必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篇7

  语文老师教学总结1

  这个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继续深入地了解学生。一个教师必须不断深入地了解他的工作对象的特点,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语文学习中生字是一个重点内容,这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果学生的生字不过关,很多内容都不易掌握。一般来说 ,总是老师指定某一课的生字,然后由学生集体朗读。在朗读的时候,有的学生愿意读,有的学生在偷懒,只要老师不注意,这些学生就会走神。有的时候,老师也会指定个别学生站起来读一读生字。这样读的时候,其他学生都觉得没有自己的事,走神的人也比较多。怎样让全体学生热爱读生字呢?我设计了一个朗读词语的游戏。指定一课的生字,由两三个学生来读。怎样读呢?每个人读一个词,轮流读,速度必须快,不能迟疑。哪一个学生读得慢一些或者读错了,就是输家。这个学生要把这一课的生字都读要以词的形式读出来。学生们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都觉得很有兴趣。尤其是有一个学生是输家的时候,胜利的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而输了的学生,也不甘失败,他们会再接再厉,找到下一个输家。开始的时候,由老师说明规则,然后指定三个或者更多的学生来参加。后来,学生们感到自己就可以做这个游戏。我就放手让他们去做,我在一边观察。我发现学生的热情很高。大家读了很多次仍然想去读。兴趣上来了。这样,学生读生字的问题就有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法。

  同时,我也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成功的教学方法。这是大家都在做的,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我会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语文老师教学总结2

  转眼间,本学期二年级语文科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现对该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期本班共有学生34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5人,语文科差生有5人。

  二、该期工作:

  1、开学初,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拟订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2、为了转换语文科差生,该期工辅导语文科差生30次,家访15次,到期末结束转换差生3人。

  3、为了上好语文课,在上课之前认真学习教材,认真备课,备课时既要根据教材内容出发,又要根据学生实际出发,该期备课工作全部完成,上课时注重双边活动的开展,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该期共批改作业180余次,批改作业后认真写好作业批改记录,找出失败之处,准备补救措施,怎样才能让学生听懂,记牢。

  4、利用语文课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三、取得的成绩:

  该期语文成绩有一定提高,同学们在做题的方法上有所改进,能灵活应变。

  四、存在的问题:

  如:看图写话还有待加强,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弥补不足之处。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关于写话教学,我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读适合他们的图书、多说话,加强积累;再次就是加强指导与训练。

  1、加强阅读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故事会、童话系列、看图写话、连环画、谜语故事、成语故事甚至小说……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重视说话训练

  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活动课对学生进行训练。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优秀的地方。

  3、写话从最简单入手

  (1)从造句入手。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

  (2)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秋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

  当然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方法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在今后工作继续努力探索和吸取好的方法。

  语文老师教学总结3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对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高中语文在教学设计上的转变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是在“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方式下完成的。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型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心态等素质。这对惯于应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要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另一方面,还要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而对教师来说,最难的部分当数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接受创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转变理念,才是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上关键的转变。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的基本技能又多了一项,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多媒体应用到实际的授课过程中。这对教师来说,不仅方便教学,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利用多媒体,可以达到多种感官共同作用的效果。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增加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减轻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枯燥、乏味的现象。此外,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让学生不用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下被动地去接受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步骤的转变

篇8

增加识字量应以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前提。为此,我们进行了三项改革:

1.改革拼音教学。拼音教学采取声、韵、拼适当集中的方法。先集中教声母,再教韵母。教学韵母时,利用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根据单韵母的发音方法,推断复韵母的发音,顺利解决了像iu-ui等韵母的混淆。在教韵母的过程中教拼读方法和ǖ上两点的省略。拼读方法先教两拼,后教三拼,着重教好一个,其他触类旁通。最后集中教整体认读音节。对16个整体认读音节先按组合规律分组教学,然后按顺序认读、背诵。这样,突出重点,适当集中,仅用24课时就完成了教参要求44课时才能完成的拼音教学任务,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2.改革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的费时低效突出表现在阅读教学上,不分年级地从头串讲无端耗费了学生许多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多是短小的童话故事,更无需多讲。顺应教材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读为主:

(1)预习读。首先让学生看拼音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一字字读正确,一词词读清楚。

(2)检查读。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3)示范读。示范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4)自由读。

(5)感情读。

(6)背诵片断。

以上六步中,预习读和检查读主要是读正确;在示范读后的自由读,主要是读流利;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最后背诵部分章节,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以读为主,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提高了能力,而且节省了时间。

3.改革字形教学。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就音、形、义三者而言,字形是最费时的。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以“遵循规律,提高效率”为基本精神改革字形教学。所谓遵循规律,一是汉字自身的规律。汉字尽管字形各异,但是总离不开28种基本笔画,百余个偏旁部首,八条笔顺规则,七种基本结构。同时,汉字80%是形声字和合体字。在一个合体字中的某一部分不单为这一个字所有,而是许多字所共有。二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先入为主、从已知到未知、思维的具体性、形象性等。遵循这些规律,在字形教学中,我们首先将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分组归类,适当集中,为学生及早自主识字打好基础。同时,结合合体字的教学及早地让学生掌握独立分析字形的方法。在合体字教学中,凡学生第一次见面的部分,都作为教学重点,或彩笔标出,或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正确、深刻的印象,当这一部分在另一个字中出现时,则拿来整体记忆。重在基础,着眼能力,使本来很费时的字形教学变得省时而高效。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改革,每册教材至少可以节约1/3的教学时间,使大量识字有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二、广开识字渠道

通常的识字教学主要是依纲扣本进行的,难以满足学生读写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鉴于此,我们广开识字渠道,尽量让学生多识字。

1.课本识字。新教材将识字要求分为学会和会认两类。但课本中除这两类字外,还有部分未作要求的生字。我们将这部分生字,也纳入“会认”的范围,制成课件,集中打印出来,让学生随时复习、识记。通过这一渠道,仅一年级就可增加识字近600个。

2.集中识字。我们以《炳人识字法》为教材,从语文周课时中拿出一节单设识字课,集中识字。《炳人识字法》将国家语委公布的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及少数非常用字共3920个,按字音直接排列,逐字定位,各不重复,而且通篇七言段式,串珠连音,合辙押韵,很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习。开始每节课只学一句,14个生字,随着识字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加大容量,至二年级下学期每节课可学3句,除去学生已认识的字外,净识字在30个以上。两年下来,通过炳人识字又可多识字1200个左右。

3.阅读识字。我们每周开设了两节大阅读课,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为主要读物。阅读课上,学生借助拼音或字典,先通览全文,圈出生字;然后,在教师指导下重点读含有生字的句子;最后通读全文,直至读熟。这样,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4.活动识字。所谓活动识字是以学生周边环境提供的识字资源,通过一定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识字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把它安排进课表,每周一节,每次一个主题。如在一个班级几十位同学的名字中,除去重复的字外,还有百左右个生字,老师们便设计了“请来认识我”为主题的识字活动课。课前,让家长帮助学生把名字工整地写在卡片上;课上,分组展示自己的“名片”,因为同学间早已熟知,人、名对号,名字中的生字很快就记住了。

三、激发识字兴趣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因此,我们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1.儿歌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2.形象识字。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3.游戏识字。爱做游戏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利用这一点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字、图对号“贴膏药”、组字游戏“补补丁”、改错游戏“找地雷”、复习巩固“打扑克”等,学生既识了字,又玩了个痛快。

4.连环识字。单纯记忆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如果以字组词,连词说句,形成连环,不但记得牢,还可以扩大识字面。如教学“国”字,引导学生说出“中国、祖国、国家、国土”等词语,在此基础上,借词造句、练习说话:“我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我们热爱祖国。”既丰富了语言,又激发了兴趣。

此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运用电脑多媒体识字等种种形式,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我们还通过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手段,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赏识中学会了奋发,给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

篇9

关键词 语文 低年级 习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通常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然而在实际的低年级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学生读字、识字和写字,就会耽误培养孩子书面表达能力的绝好时机,给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实践证明,对小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应从低年级开始。通过尽早的训练,才能较好地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的习作目标。

一、奠定成功习作的“基石”

1.听话入门,识字起步。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听开始。小学生爱听故事,记忆力又强,可用故事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记住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并通过让学生复述来巩固,很多学生在模仿老师语言的时候都能够惟妙惟肖,复述的时候也能够讲得头头是道,活灵活现。识字是提高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关口。学生识字越多、越快,就能越早地进行阅读写作。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识字、阅读和习作结合起来。

2.说话帮助,造句铺路。小学生的写作是从口语交际开始的。口语交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作文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在低年级的句段训练获得了成功,后面的作文教学便有了基础。现在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内容较低年级丰富了许多,但是遣词造句依然直接生硬,表述干涩单薄,缺乏玲珑剔透之巧、情感涌动之潮,这是因为在低年级造句训练时没有“把好关”。

3.写话练兵,展开想象。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习作教学的初始和启蒙阶段,在习作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要通过“我手写我心”,以此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事物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写作习惯,为将来的写作打好基础。想象是创作的先导,也是创作水平的表现。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在学生习作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兴趣引航,打开学生的表达欲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最重要的便是要寻找契机,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说、写的欲望,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低年级课本中很多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青蛙看海》《狼和小羊》等,故事内容生动,文词优美,能够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完后仍感意犹未尽,迫切想知道后来发生的故事。我们可以将这种最原始探究冲动转为对于表达的渴望。

2.溢美之词,令学生“沉醉不知归路”。孩子特别重视老师和家长的夸奖。据有关数据显示,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的成才率是很少受到夸奖的孩子的五倍,激励可以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写话,把它们一天当中听到、看到、想到的印象最深、最想说的话写出来,或是随意写出自己记得的,认真读学生的作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经常写给他们鼓励性的评语,当它们的写话中出现了一些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地方,也要委婉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3.从“学步”到创新,“我手写我心”。低年级孩子喜欢模仿,儿童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让他们进行仿写练习,教师通过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口述所见、所闻、所想,并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成篇作文的仿写。如,学完苏教版一年级中的《好学的爸爸》之后,不妨以《好学的妈妈》《勤学的老师》及《好学的鹦鹉》《勤学的小猫咪》等为题目进行模仿练习。模仿范文进行说写,有利于提高学生读、说、写的能力。思维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个性,教师在指导学生仿写的同时,又要注重学生求异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模仿、借鉴范文的词汇和表达方法,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年级孩子爱图画,他们常常把喜欢的画剪下,贴在本子上,还常常自己在本子上画简单的画,虽然画得并不好,却是他们一笔一笔认真构思出来的,这都是训练学生说写能力、张扬学生个性的好机会。

三、走向成功习作的殿堂

1.观察图画,训练说话。很多低年级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都不够,在观看景象或图片时都显得粗心大意,无序无主次。为此可引导学生从看图入手,学会观察和分析。如,在《秋天》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天空下都有什么景物?图中画的是哪个季节?是怎么看出来的?大雁将要飞往哪里?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就能够很快看出这幅图画的是秋景,并能联想到大雁正在往南飞。接着,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叙述整幅画面,并说出图画的意思。这样不但能训练学生完整地口述一段话,还能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为看图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多阅读,多积累。写作前积累了足够的阅读,才能够才思敏捷,文思泉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阅读,并在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摘录一些好词佳句,同时在书中作上记号,并安排专门的阅读赏析课,背诵美文片段。长此下来,通过阅读积累,能够使学生的词汇量更更富,语言库存更充实,口语表达也更加顺畅、生动感人。

3.加强朗读,养成好习惯。朱熹有言:“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朗读自古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文章读上数遍,那些经过锤炼的优美语言,就自然而然地能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直接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加强朗读,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坚持每天认真读、仔细读,有空就读,加强课内和课外有感情地朗读,注重语言的积累。

4.突破课本,加强语句训练。对小学生造句,不但要求“造对”,还要要求“造好”,做到通畅、具体、真实、生动形象,具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用“建议”造句,大多数同学都是“某某给了我一个好建议”这一模式,我们可以将内容具体化,如“爸爸建议我到图书馆多看点书,提高写作能力,我接受了这个建议,作文果然好多了。”再如“窃窃私语”,很多同学造句都是“谁和谁在窃窃私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创造出新的材料和内容丰富的句子,如“早晨起来,听见两只小麻雀在窃窃私语,好像在说:‘今天真凉快。’”进行造句训练,要突破课本,从实际出发,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5.展开想象的翅膀。二年级学生特别爱童话,他们的脑海中积淀了很多童话的模本,教师要走进他们如诗般美妙的童话世界,启迪他们的想象,让他们自己编织童话梦想,在愉悦的想象中舒展自己,自由翱翔,让他们领悟和体会美好的情感。

6.让语文走出课堂。《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真实和有创意的表达。不论是识字、阅读、口语交际还是写作训练,都是源于生活也归于生活。教师要树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大语文观,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大课堂,在一次次的生活和语文实践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世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低年级孩子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美华.紧抓“四点”快乐启航[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3).

篇10

关键词:语文 拼音 小学生

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但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及二年级学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及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也就让汉语拼音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依据一二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已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疯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一、大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性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性实物直观,所以他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开发课堂教具。因为与汉语拼音教学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许多教具都得教师自己来制作。下面我介绍集中聚居制作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依葫芦画瓢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教具制作方法。主要用于第一课新声母,新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与新授拼音相对应的图片,找教材上的样子画下来,贴于黑板即可。这一方法一般都用于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一个缺陷,它是图片拼音同事出示的,而且色彩也不够鲜艳,若教师自制图片的话,就可避免这些缺陷。不过自制图片需要一些时间,且较为麻烦,所以这一教学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发音上较难掌握的拼音上。如果韵母o,u;声母b,d;f,t;p,q;复韵母等。

(二)、儿歌法

根据字母的字形编出儿童喜爱的顺口溜、小儿歌、绕口令来教儿童记忆那一个个干巴巴的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号变成活的形象,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掌握这些字母。无论是说儿歌或绕口令、顺口溜,都要结合课本中的每一幅画面,形象直观地帮助儿童牢记每个字母的字形与发育以及各种规则。如标调号歌:“标调号有方法,有a不放过,没a找oe;oe都不在,就找i和u;iu并列标后边。”拼写规则歌:“jqx三兄弟,从不和u做游戏。小小有礼貌,见到jqx就脱帽。小见到jqx,脱帽去点儿行个礼。”为了帮助儿童发准干舌音和翘舌音,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儿童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使儿童牢固地掌握了拼音字母和各种规则。

二、大力开展趣味教学,营造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处于幼童时期的孩子,是十分贪玩好动的,单个图片和活动教具是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他们不仅好看,好听,还好玩,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

(一)多开展动手练习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顺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十分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二)结合游戏,娱乐来进行拼音教学

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

除了“找朋友”,还有“摘苹果”比赛。在“苹果”后面写上音节,进行拼读比赛。

(三)提前读写,巩固拼音,初试写话

在拼音全部教授完以后,可以试着用拼音来练习组词,造句的练习。一开始可先用拼音来试着写词语,待熟练之后,让学生用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用拼音写下来。这样的练习可以布置在周末做,用对老师说的语气来写。题为“每周一句话”。这一练习不必过于严格要求,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可以巩固,运用拼音,也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开展的比较好。今后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沟通的重要渠道。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的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三,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

(一)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根据儿童的着一心理特点,我们利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媒体,以活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旋律等参与拼音教学,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拼音学习兴趣一对于中年级学生,我们可以采用声像引路,反复朗读的步骤进行教学。

(二)社会生活实践

结合我们学校和学生处于农村的实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区观察农村的山清水秀,感受天然的植物,动物,认识事物,寻找相宜的材料,结合课本上的拼音知识,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变“老师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以形成观察的能力。许多同同学对拼音学习感到头疼,但是一提起这玩意儿,却十分起劲,老师要加以指导,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拼音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