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女生小说范文

时间:2023-04-02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常女生小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常女生小说

篇1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 大众传媒影响 性别

青少年是大众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也因此常常把媒介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和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而这一“虚拟的现实”成了构成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为了客观地分析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沈阳市内初中、高中、大学、高职专科的在校学生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其中女生问卷628份,占有效样本的57%;男生问卷474份,占有效样本的43%。根据得到的数据,我们运用SPSS1.0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所侧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青少年接触大众传媒的基本情况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频率和时间长度有显著差别。从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女生则更喜欢电视。在最经常使用的电视、网络和报纸这三种媒体中,报纸的使用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但电视和网络则略有不同。女生样本中有57.0%的人将电视排在第一位,比男生比例(46.8%)高10多个百分点;而男生样本中有37.2%的人将网络排在第一位,比女生比例(26.8%)高10多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接触电视,而男生则比女生更喜欢接触网络。

从收看大众媒介频率来看,男生倾向于每天收看,女生则更喜欢周末收看。横向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33人,占总体男生样本(422人)的78.9%;在女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82人,占总体女生样本(561人)的68.1%;男生每天都可收看大众媒介的比例高于女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而周末女生接触媒介的比例(30.8%)比男生比例(19.7%)高出11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周末接触媒介的人数远远多于男生。

从收看大众媒介时间长度来看,女生倾向于长时间收看,而男生更倾向于短时间收看。在纵向数据比较中,我们发现,每天接触媒介在2个小时以上的青少年样本中,男生比例(39.8%)要少于女生比例(60.2%)20多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接触媒介;每天接触30分钟至2个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说明在该时间长度内接触媒介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每天收看30分钟以下的男生比例(55.1%)比女生比例(44.9%)高出10多个百分点。

不同性别青少年对媒介内容偏好的差异分析。

青少年对偶像剧热度整体不高,但半数以上女生都有最喜欢的偶像剧。在总体样本中,只有37.2%的人有最喜欢的偶像剧,而且对偶像剧的喜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生样本中,这项比例为50.8%,比男生样本中同项比例20.1%高出30多个百分点。

在偶像剧的国别选项上,62.9%的样本选择最喜欢中国的偶像剧,其次是韩国(25.5%)、美国(6.5%)和日本(5.1%)。其中,韩剧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此选项比例比男生高11个百分点。其他国别的偶像剧选择无明显性别差异。

五成以上青少年喜欢动漫,日本动漫更是男生的首选。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动漫”这一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比例占55.3%,说明五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在回答“你最喜欢动漫的国别”这一问题时,日本动漫占第一位,其次为中国、美国、韩国和英国,其比例为72.3%、18.9%、 5.8%、 2.8%和0.2%。表明日本动漫以绝对优势成为青少年群体最喜欢的动漫类型。

横向男、女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193名样本中,有151人选择日本动漫,占男生样本总数的78.2%;而在女生240名样本中,有162人选择日本动漫,占女生样本总数的67.5%;在这一选项中,男生比女生多10个百分点,这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日本动漫。

纵向数据显示,在“中国动漫”82名样本中,男生29人,占这一样本的35.4%;女生53人,占64.6%,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近30个百分点。可见,女生除喜欢日本动漫外,对本国动漫也持喜欢的态度。

近九成青少年使用网络,但在网络内容的选择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回答“是否上网”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的占88.7%,否定回答的占11.3%。也就是说,近九成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

在网络的使用上,排在首位的是“查找学习资料”(37.2%),其次是“聊天”(24.4%)、“看电影/电视剧/动漫”(17.8%)、“玩游戏”(6.6%)、“听音乐”(5.7%)、“看新闻”(4.1%)、“写博客”(1.5%)、“上论坛/贴吧”(1.5%)等。

纵向数据显示,在选择“听音乐”这一样本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除此之外,在选择“查找学习资料”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2.9%)要高于男生比例(37.1%)近26个百分点;在选择“聊天”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4.2%)要高于男生比例(35.8%)约28个百分点;在选择“看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6%)要高于男生比例(41.4%)约17个百分点。而在选择“玩游戏”的样本中,男生比例(81.0%)要高于女生比例(19.0%)62个百分点;在选择“看新闻”的样本中,男生比例(59.0%)要高于女生比例(41.0%)18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的使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查找学习资料”、“聊天”和“看电影/电视剧/动漫”;而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玩游戏”和“看新闻”。

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喜欢的书、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第一,六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最喜欢的书。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书”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占63.1%,否定回答占36.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7%)比男生比例(42.2%)高近17个百分点。

第二,有六成以上青少年没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但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最喜欢的广播节目。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这一问题时,只有35.1%的人持肯定回答,而否定回答的比例高达64.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9.1%)要高过男生比例(40.9%)约18个百分点。

第三,五成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其中,在“有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65.8%)比男生比例(34.2%)高近32个百分点;而在“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和男生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差异。

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青少年对大众传媒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并将大众传媒当做是除学校教育外的主要价值观来源。

在回答“假如你连续几天都不曾接触大众传媒(不包括教材等),你会”这一问题时,有21.0%的青少年选择“非常难受,并想方设法接触”;42.4%的青少年选择“很难受,但还能克服”;36.6%的人选择“没什么感觉”。以上数据向我们反映了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在回答“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来源”这一问题时,学校教育占36.3%,大众媒介的宣传占30.8%,社会影响占18.7%,家庭教育占8.4%和其他占5.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加以分析。

女生“对真爱永恒”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且态度纠结。大众媒介成为青少年“对真爱永恒”态度影响的主要来源。在回答对“是否相信真爱永恒”态度来源这一问题时,来自“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比例最高,为32.8%;如果算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分别为4.4%和5.4%),那么来自大众媒介的影响比例则占到42.6%,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纵向数据中,选择“小说”样本的男、女生比例相当。而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中的女生比例(60.1%)高于男生比例(39.9%)20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中的女生比例(58.5%)高于男生比例(41.5%)17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对真爱永恒”的态度上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但“有些相信”和“有些不相信”样本的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

数据显示,“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61.6%,女生占34%,男生占27.6%;“不清楚”的比例为17.9%,女生占9.5%,男生占8.4%;“不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20.4%,女生占13.2%,男生占7.2%。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于“非常相信”和“非常不相信”及“不清楚”选项的比例大致相当。

在纵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选择“有些相信”的365名样本中,男生155名,占42.5%;女生210人,占57.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选择“有些不相信”的126名样本中,男生36名,占28.6%;女生90名,占71.4%;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43个百分点。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女生易于受外界因素,主要是大众媒介的影响,使其对“真爱永恒”这一命题不能十分确定是相信或不相信,而是处于肯定又带有一丝存疑的纠结状态中。

女生比男生更易相信“一夜成名”,且受大众媒介影响较大。在回答“对一夜成名态度的影响来源”这一问题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最高,占26.8%;其次是“社会影响”和“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比例分别为22.4%和21.4%。这其中,除“社会影响”外,其他两项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因素,如果再加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的比例2.5%,那么大众传媒的总体比例为50.7%。同时,我们在进行纵向数据分析时,发现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的女生比例(64.3%)比男生比例(35.7%)高近29个百分点。选择“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66.7%)比男生比例(33.3%)高约33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66.0%)比男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对“一夜成名”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在回答“是否相信一夜成名”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5.0%,“有些相信”的比例为33.0%;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占48%。选择“有些不相信”的比例为21.0%,“非常不相信”的比例为13.9%;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34.9%。以上数据表明, “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比“不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高约13个百分点。

在纵向分析中,“有些相信一夜成名”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有较大差异。在这类样本中,女生197名,占61.4%;男生124名,占38.6%。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2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抱有更多“一夜成名”的幻想。同时,在“不清楚”选项中,女生101名,占60.5%;男生66名,占39.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表明对“一夜成名”认识模糊的女生比男生人数更多。

纪实类电视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在回答“是否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问题时,有42.4%的青少年“非常相信”、31.0%的青少年“有些相信”、12.0%的青少年“不清楚”、9.7%的青少年“有些不相信”、4.8%的青少年“非常不相信”,说明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有正确的“正邪观”。在对“正邪观”的极端态度上,男、女生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非常相信”样本的女生比例(62.1%)比男生比例(37.9%)高约24个百分点,而 “非常不相信”样本的男生比例(66.0%)比女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

在回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观点的态度来源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为31.5%,占第一位,其次是“学校教育”22.9%、“社会影响”22.1%、“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10.7%、“家庭教育”5.0%、“亲身经历”4.6%,还有“小说”1.9%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综上,我们得出,大众传媒影响(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和小说)的比例为44.1%,仍旧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根据纵向数据显示,“电影/电视剧/动漫”和“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分别都高于男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说明大众传媒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男生。其中,“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70.5%)比男生比例(29.5%)高41个百分点,表明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

八成以上青少年认同“共建和谐社会”,但“不认同”比例男生过高。在回答是否认同“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时,“非常认同”的青少年比例为52.6%,占第一位,其次是“一般认同”31.8%、“不清楚”10.5%、“不认同”2.7%和“非常不认同”2.6%。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八成以上青少年对“共建和谐社会”持认同态度,只有极少数(5.3%)青少年对此持否定态度。在这些持否定态度的群体中,“不认同”的男生比例(76.9%)要高于女生(23.1%)近54个百分点,而持极端否定态度的样本绝大多数为男生(92%)。

对这一观点的影响来源主要有“新闻”41.1%,占第一位,其次为“社会影响”23.1%、“学校教育”18.8%、“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4.8%、“家庭教育”4.5%、“亲身经历”3.6%、“网上论坛”2.7%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其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包括新闻、网上论坛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为48.6%。可见,大众传媒仍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性别影响差异不大。

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回答“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的态度”这一问题时,选择“从来不看,也不相信”的样本中,男生占59.7%,女生占40.3%;选择“有时会看,半信半疑”的样本中,男生占43.0%,女生占57.0%;选择“主动去看,深受教育”的样本中,男生占41.3%,女生占58.7%。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主动。

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评价分析

大众传媒的主流价值观得到六成以上青少年的认同,但其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持认同态度”的比例占64.5%,其中“非常认同”占11.8%,“一般认同”占52.7%。而“持模糊态度”占27.6%,“否认态度”占7.9%。这表明,六成以上青少年是认同媒介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的,但也有近三成青少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并有极少数青少年明确表示“不认同”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持“认同态度”的样本中,有116名青少年“非常认同”,其中,女生比例(56.9%)比男生比例(43.1%)高近14个百分点。有519名青少年“一般认同”,其中,女生比例(62.4%)比男生比例(37.6%)高约25个百分点。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

在持“否定态度”的样本中, 有29名青少年“非常不认同”,其中,男生比例(75.9%)比女生比例(24.1%)高近52个百分点。在49名“不认同”的样本中,男生比例(71.4%)比女生比例(28.6%)高近43个百分点。可见,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

四成以上青少年认为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女生持此看法的人数多于男生。在回答“当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这一问题时,有43.6%的青少年认为“利弊相当”,26.2%的青少年认为“利大于弊”,15.7%的青少年无法明确回答,14.5%的青少年认为“弊大于利”。说明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个选项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而在“利弊相当”样本中,女生的比例(61.5%)高于男生比例(38.5%)23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在“不清楚”样本中,女生比例(56.0%)高于男生比例(44.0%)12个百分点。说明无法判断大众传媒影响好坏的青少年中,女生人数仍多于男生人数。

篇2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学;课外阅读

老师常常在口头上说:“同学们,课余的时间你们一定要多读文学作品。”具体读什么?怎样读?老师们往往没有下文。学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听话的学生可能去翻翻,但看什么,如何看,心里没谱儿。此时,他们的语文老师是有责任的。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还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班里有一男生甲和一女生乙。男生甲上语文课时不认真听讲,只是埋头看他的课外书;女生乙认真听课,专心做笔记,但课后只做数理化作业。考试成绩一出来,男生甲的语文成绩远远超过了女生乙。其中原因众所周知,女生乙的语文成绩差,是她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她的课外阅读十分欠缺。尽管女生乙在课堂上非常刻苦认真,但成绩不尽人意。由此可见,语文的学习,课外阅读是分外重要的。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比克洛克说: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可以分为生存阅读和性情阅读。[2]在语文学科中,我们从狭义的范围去理解,生存阅读就是精通教材,熟读课文,该背诵的一定要背下来。如果某语文教师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位在生存阅读上。笔者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进行肯定是不会成功的。不信,不妨一试。我们命令全班同学必须一周看一部名著,并且看完之后一定要写心得,谈感想。带着这样的目的,也就是带着写作业的目的,我敢肯定的说,收效一定不大。(效果是有的,毕竟是去看了名著。)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是老师要我读,而不是我要读。这种强制性的阅读怎么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考虑好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从要我读到我要读这一过程的转变,笔者认为性情阅读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性情阅读,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凭着兴趣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作品。当今学生喜欢什么作品呢?经过调查,班上的同学普遍喜欢读言情小说、武狭小说,还有网络小说和卡通。他们讨厌读文学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约翰・克里斯朵夫》等。他们一致认为这些作品远离现实生活,看不懂,也不愿看。

一位语文教师难道不应该立足于现实,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暂时抛开那些所谓的文学名著吗?学生喜欢读言情小说、武狭小说、网络小说和卡通。我们完全可以投其所好,积极地维护并且参与他们的这些阅读。

现在物质条件比过去优越得多了,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发育得很快。他们喜欢阅读言情小说,完全在情理之中。就拿本班来说,不少男女生喜欢看琼瑶小说。针对这一现状,在课外,笔者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探讨,多听他们发表意见。要求一条:只讲优点,不说缺点。同学们侃侃而谈,兴致盎然。琼瑶小说就是写得好,内容感人,人物时时让人牵肠挂肚。也有同学感慨说若我有那一段爱情人复何求。笔者也掺和进去,“于我心有戚戚焉”!学生视笔者为知己。他们的阅读兴致大增。等看了五部、六部……之后,他们就开始埋怨起来了,怎么老师老叫我们看琼瑶小说。她的小说不怎样嘛;来来去去的就是你爱我,我爱你,没有什么内容嘛;男女主人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也太单一了嘛;看来看她的小说其实只要看一本也就足够了嘛。何必浪费这么多时间!这时候笔者站出来了,指出同学们这段时间的阅读是卓有成效的。同学们在阅读过程感受了琼瑶小说中爱情的美,同时也能看出其创作的不足。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怎能说是浪费时间呢?学生听后倍受鼓舞。最后笔者告诉学生,琼瑶小说的创作大多都能在前人的创作中找到影子,尤其是她的小说题目和诗词,比如《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说完马上把准备好了的欧阳修的《蝶恋花》、《诗经》里的民歌给同学们诵读。学生真切感受到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比空谈有用得多。

同样对武狭小说、网络小说、卡通也用类似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让他们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中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对作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长此以往,学生对作品在质量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此时我们再去积极引导他们阅读一些文学名著也不迟。

事实证明,性情阅读能够促使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不少学生说,一天不阅读,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阅读习惯的形成,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个成功保障。当然不能说阅读习惯形成,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会提高。华东师大教授曹础基说:“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多读书。”[3]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外,同样非常有必要系统地指导学生去读什么,然后是如何读?

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采用了如下几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散文的能力,笔者指导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散文名篇。有时进行专人专项阅读,有时进行审美阅读;对阅读的作品,可以概括艺术特色,可以写读后感。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写,但要与老师交流其对作品的看法。同学们在一年的时间里阅读了老舍、巴金、茅盾、梁实秋和泰戈尔等众多散文大师的作品。同学们收获不小。

在第二阶段,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笔者指导学生阅读的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给同学们一份导读材料,他们选读自己看得懂、感兴趣的作品。笔者选择晚自习、节假日举行阅读之夜、阅读周诸如此类的活动。有时要求同学们摘抄其中精彩片段,当众朗读或背诵出来;有时要求同学们根据小说的情节编写短剧,自导自演。学生兴致勃勃,踊跃参与。

在第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作品的能力,笔者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阅读大量的反映时代特色的文章。有畅销小说、获奖作品、争议著作,有科普文章、社论社评、杂文随感。录制《新闻周刊》、《子午书简》、《电视散文》等这样的节目播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的视野开阔、胸怀天下。

在这里着重指出一点,我们需要重视传统古诗文的诵读。关于古文背诵,要求同学们一定把教材须背下来的古文能够全文默写。古文阅读主要是从《古文观止》选材。古代诗词侧重唐诗、宋词,要求同学们起码能背诵50首。现代诗歌侧重中外的爱情诗歌,如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戴望舒的《雨巷》等。当然当代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诗歌也是大力向同学们推荐的。

经过三年下来,除了课本之外,学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了这个量的积累,学生在写作时,恐怕不会出现古时一秀才因肚里无货而写不出文章的尴尬与可笑了吧。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博观厚积是在兴趣这个大前提才能达到的。在博观厚积的过程中,在与前贤和大师的对话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4]鉴于此,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没有理由不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审美阅读(高一)》.龙门书局出版,2000年

[2]《美国教育大观》.漓江出版社出版,1994年

篇3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无可厚非就是四个女主角的友情。她们可谓是活在四个不同的思想层面的人,但是她们走到了一起,擦出了各种的火花。她们为不同的事情争吵着,有时甚至会激动到打起架来,但是最后她们总能和好如初。这样的友情是这个世界上多少的人所羡慕的:每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有像顾里这样的“知性女”出来帮忙解决;每当有心事的时候,总能窝在温柔而善于倾听的南湘的被窝,向她倾诉;每当自己不高兴的时候,总能被唐宛如做出各种好气而好笑的事情逗乐;每当自己想到处乱逛的时候,又总能有林萧一样的安静小女生跟在身旁……然而,或许就是这四个人的性格的冲突和互补,使她们能一直如同家人般相亲相爱。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虽然羡慕这样的友情,却不愿意为这样的友情而付出。当下,有很多不成熟的友情就是吵两句架就搬出“绝交”这样的狠话又或者在吵架之后,谁都放不下面子,都不肯先说一句“对不起”。我们检讨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做到像四位女主角一样的宽容和大方,如果不能,我们没有这么“铁”的姐妹,亦只能自己怨自己了。所以我们看影片,不仅仅要学会羡慕,更加要体会女主角坚定不摧的友谊背后她们各自所付出的努力,从中收获自己做人交友的方法,充实自我。

接着,让我动容的当然还有顾里和顾源的爱情。多少人感叹这是一对多么完美的情侣:两人虽然都是“富二代”却凭自己的努力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两人都冷漠、高贵但却处处充满着理性;小说中顾源是唯一一个能配得上顾里的人,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顾源都一直认定顾里是自己的终生挚爱……看完我只想说一句:现实中有这样完美的两个人吗?可能有,但是我觉得这绝对是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影片中的顾里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我觉得这就是顾源和顾里之间的爱情的高度概括。

我们身边不乏“富二代”为了一个穷小子而甘愿为爱出走的事例,但是又有几个是真真正正能坚持到最后?或许公园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并不富有但却相濡以沫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但难道他们就没有为了柴米油咸这些围绕这“钱”的事情而争吵过?换个角度想,即使“富二代”和穷小子一起白头到老,老爷爷和老奶奶继续幸福地生活,但是他们的生活能比得上顾源和顾里吗?当然比不上!因为他们即使幸福但却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啊,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不一定会低于顾氏夫妇。所以,我们需要告诫看完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女生,不要沉迷在顾源和顾里那完美得几乎不真实的爱情,自己自立自强远远要比依靠别人好,有些时候我们学会知足就好,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身边的种种美好事情。

最后,对于各主角身上的名牌的衣物,这也是很多人对小四的这部电影和小说最多质疑的地方。小四在微博上曾有一条转发了4万多次的微博称,电影中的这些女生之所以能够全身名牌衣物,都是因为她们的努力和奋斗。我只想说,如果一个家庭收入普通并且不靠任何社会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出来社会打滚奋斗,到他们能够这样全身上下都是国际一线品牌的时候,他们至少也应该会是一个三十有几的中年人了吧!小四写这本书的时候,给予了太多物质生活去“修饰”它,使人看上去是那样的向往但是却不真实。

然而,整部电影或者说小说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却是顾源的妈妈——叶传萍。小四提及她的笔墨并不多,只是短短写了她为了自己家的事业替儿子顾源安排“政治婚姻”和她后来出任某集团的董事时的情景。我却觉得她这个人非常地真实: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她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去做一些别人看来并不可取的事情;她会为了自己的公司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不顾旁人的眼光想尽办法把另一集团的千金安排给自己的儿子见面,即使最后这桩“生意”没有谈成。但无可否认,叶传萍体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鲜明而有对比性的形象,相比起书中其他的人物更能体现出我们现实社会的一种真实情况。

篇4

Outside:男人的现代漂亮史

牛尔:美容专家 水瓶座 A型血

没人看得出面前的这位男士已经43岁。牛尔走在路上会吸引女生多看几眼,“他比我会打扮”“我也给老公这样搭配”“现在的男人怎么了”……不管女人们怎么想,又美又有型的牛尔赢了。

其实,美不分男女。“可是在对美的追求上,男人比较可怜。以我的美容讲座为例,到场的唯一男士很孤独、无所适从,承受社会的压力甚至歧视。”进入这个行业的牛尔也曾有来自军人家庭的压力,爸爸对他几乎抱着半放弃的心态。

把会打扮的男人称作“伪娘”,这多半是男人自己的论调。在动物界从来都是雄性动物用鲜艳的色彩、优美的舞蹈、响亮的叫声来吸引雌性的注意。如今男人爱漂亮,也是竞争所需。

20世纪90年代,时尚行业的人和大众分化非常严重。2000年后,男性杂志引入“Metrosexual都市美型男”概念,男人爱打扮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他们外表时尚精致,内心敏感自恋,当中的代表人物就非球星贝克汉姆莫属。穿裙子、修指甲、美容、文身、不厌其烦地变换发型,小贝始终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台湾裕隆汽车的接班人严凯泰坦言自己就是爱漂亮。成功男人的标准不再是有钱、有车、有房,还要有型有品。榜样的力量打通了男人追求美的任督二脉。越来越多的男人小心翼翼地尝试学习打扮自己。

金融风暴使得经济不景气,竞争激烈。当然内涵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当大家内涵、阅历不相上下的时候,外在就能让你获得更多机会。2009年美容化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男人。男性护肤品的销售量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男人重视保养自己。从前用在女人身上的形容词,如今落在这些又美又有型的男人身上,他们颠覆的只是传统男性的刻板形象,他们的发展程度仍取决于女性的发展程度。

女人的哪些细节,男人不能容忍?

非要说到不能容忍,我不能接受女生在公共场合大声吆喝,不能接受在排队的场合插队。我可以接受不修边幅的女生,不喜欢不讲礼貌的女生。当然有些细节不算不能忍受,但不喜欢。比如涂了指甲油却剥落得斑斑驳驳;穿着性感裙子,丝袜却脱线;穿得清凉却不处理腋毛……

Inside:别和男人看同―本书

路金波:知名出版人 天秤座 B型血

“男人和女人有着阴与阳、天与地的差别,他们不必知道相同的事情o”路金波认为女人不必逼自己去背一本男人追捧的书,你的无所不知也许会起到反作用。

谁都有过为了虚荣心而看书的时代,“大学时代看了一些没用的书,这些为了虚荣心而读的书不会形成你对世界的看法。”现在,路金波读得最多的有两种,一种是被榨干的“工具书”,没有形容词、副词,没有主观倾向,一种是小说,那纯粹是与作者个人的对话。

“《科学的历程》、《美的历程》、《历史地图集》、《时间简史》、《西方哲学史》……这种书能够准确传达‘世界是什么’。它们会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甚至影响真、善、美的形成。”真,是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也就是科学,善。是对人的看法,来自历史;美,是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审美情趣。

“这类书籍不分性别,这是人类的共同智慧。这不是某一个具体知识,可以google得来。只有读了这些书,你才算是有工具的人。有了工具之后,你才有自己的方法论。接下来你的选择,你的看法,你的判断会构成你自己的历史。”真、善、美也就是男女相通的气息。善和美更多来自天赋,而真则需要反复训练。这其实就是气场宿命论的根源。

“在第二种――小说的阅读上,我是一个技术派。也就是说我看小说的时候,一切以技术为向导,不坠入情节,不流露感情。这只是一场我跟作者的私人对话,我关注的是他为什么这么写。”所以路金波从不给自己贴上“读书人”的标签。在阅读这件事上,他是一个无情冷静的旁观者。

阅读之于他,就像踢足球、谈恋爱、旅行,是一种习惯。“没有什么一定要凌驾于自己之上,也不存在绝对的标签,而且贴标签的生活非常累。”在路金波看来,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男女不必以交流智慧来互相吸引。

篇5

――当一个女人爱自己,全世界妁男人都会特别乐意爱你;但如果你不爱自己,那么非常抱歉,所有的男人都会躲着你。

2 心理学上有一种悖论:因为和你在一起不开心,所以我不喜欢你了;因为我喜欢你,所以和你在一起很开心。

――聪明的女人,若单恋一个人,只要让他和你在一起时感觉很开心,他早晚都会爱上你的;想要甩开一个男人,他不想让你做什么,你偏偏做什么,他不开心,自然会离开你。

3 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个课题是“纳什均衡危机”:男生想,若她和别人暧昧了,而我没有,我就是被欺骗了,我吃亏了;女生想,若他背着我和别的女生暧昧,那我就是被欺骗了,我吃亏了。因为人都有风险预设,期望保护自己,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为了自保。两个人都偷偷和别人暧昧了。“纳什均衡危机”证明,互相信任的情侣比互相怀疑的情侣更幸福。

――所以,恋爱的时候,不要装酷,“我的眼里只有你”这样的誓言该出口时就出口。他信任你,才会更好地管好他自己。

4 华尔街术语说。每笔交易都有一个“交易仓位”,一旦价值下跌就要立即抛售,不宜长期持有。对一件会加速贬值的物资,明智的选择是租赁,不是购入。

――想靠青春貌美嫁大款的女生注意:大款们都懂得“交易仓位”这个道理,时间错过,你的青春貌美会贬值,他的钱却不会,所以,如愿和大款结婚的人少,和大款交往一时的美女却很多。前者是购买,后者是租赁。

5 荷兰曼德维尔博士有名的节俭悖论: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后来,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

――时代变了,做一个对物质有要求的女生,这样往往更能激励男友成功。

6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家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的女生,男生会为她陪自己吃了一点苦而满心愧疚。从小吃苦长大的女生,男生会认为她陪自己吃苦是应该的,所以聪明的女生,不管自已是不是父母手心的宝,也要告诉男友――父母多宠自己,多爱自己,只有这样,他才会更珍惜呵护你。

7 张爱玲小说中提出的悖论:一个女人若得不到异性的爱,便得不到同性的尊重。

篇6

许久,一个声音怯怯地响起来:“老师,老师。”

她的头被撞破了,流了很多血,人也昏迷过去。她费力地睁开眼睛,除了断壁残垣,什么也看不见。闭上眼睛,她又昏了过去。

“老师,老师。”声音又响起来,她猛地清醒过来,答应着:“我在,老师在。”

她睁开眼睛,过了一会儿。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她的身边,有三个女生和两个男生,每个人都有些轻微的擦伤,正是这个角落,救了他们的命。

“还有人吗?”她大声地喊。

四个墙角,都有人回答,已经成为废墟的教室下面,也有人应声。她想动,腿却被什么压着,动不了。一个靠近她的男生想把压在她腿上的东西挪开,也许整个房子都压在她的腿上了。根本动不了。

“老师,我们害怕。”一个女生突然哭了,废墟下,也有哭声传过来。

“我给你们接着讲课文吧,讲讲地震中,寻找儿子的阿曼达。”

没有人回应,但她知道一只只耳朵在听。

这篇文章她早就背熟了,清了清嗓子,她给同学们念余下的课文。当念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的时候,一个急切的声音问:“老师,他找到儿子了?”

“是的,他找到了。他儿子还活着,还有他的14个同学。”她激动地说,

课文念完了,她也累了。静下来的废墟,像是突然变成了冰窟,大家感到全身发冷,有一个男生牙齿打起了颤,得得地响。

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

她摸索腿边,她每天上课时必带的水杯恰好也翻滚到那里,她拾起来,拧开,刚放到嘴边,又拧紧,递给身边的一个女生。女生打开抿了一小口,又传给别人,再次传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掂了掂,分量并没少多少。

“告诉我,阿曼达的父亲为什么会去救自己的儿子?”她问。

“因为他对儿子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一个男生回答。

“还有呢?”她眼睛逡巡着,仿佛这里也是课堂。

没有人回答。她的学生上课抢答一向很踊跃,可是,现在,他们没有那么积极了!是啊,他们又怕又饿,又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响。

过了不知道多久,又有声音在喊:“老师。”

她激灵一下醒了。不管她有多困,只要有人喊老师她就会醒来。好像那称呼是根绳子,使劲地拽着她的心。

“阿曼达一定会去救儿子吗?”

“一定,因为他对儿子有承诺!”

“可是我爸爸和我没有这样的承诺。”废墟里,又陷入一片可怕的寂静。

“有的。也许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这篇课文不只是想说一个实践诺言的故事,还想说,孩子们要相信亲情。相信成人社会。”

一瓶水,反复在几个人手中传着。每次她都掂一掂。越来越轻了,她的心在收紧。她轻声地叮嘱大家少说话。靠紧些。用手碰着手,腿碰着腿。感知其他人的存在和温暖。

“阿曼达会来吗?”

她平时最喜欢的一个女生声音颤抖地问。

“会来的。就像老师会和你们永远在一起。”

听到有人说话的时候,男女生全哭了起来。几小时以后。佩戴着“绵阳消防”标记的救援人员扒开了压住他们的墙壁。告诉他们:这已是地震后40个小时。

救援人员在想办法弄掉她腿上的重物,那个她最喜欢的女生趴在她耳边。哽咽着说:“阿曼达,他来了!”

赏析

小说中典型细节的运用是刻画人物的“点晴之笔”,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成为作品的亮点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有两个细节描写非常精练传神。真挚感人:

篇7

郑叔叔从小就是一个有着奇特思想的孩子,他看待世界的角度与普通人不同,于是他在能够独立写作之后,就把这些他对世界的看法通过文字传达给了读者。

他直白地告诉读者一些道理,在书中写道:“一本好书胜过10个无聊的朋友。读书是一种社交行为,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世上的智者交往。和聪明人交往受益,但上帝不可能把聪明人都调集到你身边。通过看好书能够把世界上的聪明人都集中在你身边。不看书的人很亏,和他人竞争时等于多跑很多圈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今天更是真理。”这些无论是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很重要的。

目前,郑叔叔的作品主要有12个系列,他们分别是皮皮鲁系列、鲁西西系列、舒克和贝塔历险记系列、大灰狼罗克系列、舒克舌战贝塔系列等,这些都收在了《郑渊洁童话全集》里。

喜欢郑渊洁的人,都叫他“郑渊洁叔叔”。

这些人包括你们,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也包括现在正在读高中、大学甚至已经工作的人们,传说有一个郑叔叔的“粉丝”现在已经是全聚德的副总了,所以,郑渊洁叔叔是一个影响了几代人的儿童文学作家。

喜欢看书的孩子,一定都“认识”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但你是否知道这些鲜活人物的塑造者是谁呢?她是一位阿姨,名字是秦文君。

秦文君 为所有孩子而幸福地“阿姨”

因爱孩子而写作

秦阿姨做过小学教师,当老师使她静下心来琢磨,自己讲的东西,怎么才会使孩子们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才能使他们心领神会,就是这样她爱上了孩子们,也逐渐开始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从1982年至今,她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先后四十余次获各种文学奖。秦阿姨是一个用心写作的人。她在写作时想的是孩子们的美,她喜欢孩子,并且乐于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只要有时间,她就来到学校,同孩子在一起,从他们那里吸取无穷的创作养分,所以她的作品能够贴近生活,贴近孩子们的心灵,并告诉孩子们一些道理,同时也贴近时代。她能把平凡的、琐屑的校园生活,神奇地写出童趣的光彩。把孩子一步步带入贾里与贾梅的生活天地,与他们共享欢乐、同担痛苦,参加欢乐的生日派对,去冒险去闯祸,去逃避去弥补,幻想当明星,竞争礼仪小姐,寻找真正的患难之交,最后又梦想成真……在与故事的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的同时使读者受到启迪。

她作品里的人物又无不透着朝气以及时代的烙印,让读者们能够在阅读中找到共鸣点。她说,她最幸福的时刻是有些小朋友给她打电话问:“你是贾里、贾梅的妈妈吗?今天是3月5日,我祝他们生日快乐!”因为孩子们把书里的人物当成了生活中可爱的孩子,把她看作是作品中人物的亲人,这是对自己创作的最高奖赏。

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

杨红樱 中国童书童后

你或许没有看过“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图书,但你肯定知道“淘气包马小跳”的名字,因为这个系列的图书问世3年销售量就达到九百万册,吸引了无数的中国孩子,而缔造“马小跳”的正是被称为“中国童书皇后”的作家杨红樱。

杨阿姨曾经做过10年的老师,做老师时就开始写童话小说了,那时只有19岁。当时看到学生除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外就没有什么童话可以读,自己就写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然后读给他们听。24岁杨阿姨出了第一本书《快乐天地》。

之后杨阿姨就陆续出了很多在小朋友中口碑很好的书。比如“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这些小说通过描写一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的好玩故事,映射了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并呼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拥有健康、和谐、完美的童年;再比如校园小说系列,其中包括《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五三班的坏小子》等。

曹文轩 用“以前”少年的故事来感动今天的孩子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你是否很难把这样一个“牛人”和儿童作家这个身份联系起来呢?是的,曹文轩的成就并不限于儿童文学领域,他还致力于当代文学研究。虽然其儿童作品不多,但他是一位下定决心要用“从前”少年的故事来感动今天的孩子的作家,他也正是这样做的,《草房子》则是最能体现他的这一“决心”的作品。

曹文轩小时候生活在苏北一个很穷的农村,“到底有多穷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不过,“穷虽然穷,但那段时光还是过得很有意思,很愉快的。”到底有多愉快,你读了《草房子》自然就知道了。

《草房子》:令孩子感动的文字

《草房子》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水乡。故事从桑桑上一年级开始,一直讲到1962年他小学毕业。熟悉那段历史的人肯定知道,那正是“”与以后的期间。不过故事中并没有讲到这段历史,只是讲一个水乡小学宁静却也不平静的故事。

整部小说以善于异想天开、顽皮淘气的桑桑的成长为线索,但讲述的并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每一章都是独立的,分别讲述一个孩子或大人的故事,桑桑经历了其中一部分,也是心灵记录者。

桑桑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制成一所鸽舍;他看到渔船上的人用网捕鱼,就把家里的蚊帐剪开做成一张渔网,还真捕到了鱼;他在夏天里想到城里卖冰棍的人总将冰棍裹在棉套里,就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所有这些怪念头和行为,使桑桑性格中的聪明好奇,敢想、敢做,爱自我表现等特点充分表现了出来。6年中,桑桑也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在一个不易被感动的时代里,为孩子们写作,为孩子们写令他们感动的文字,是一件不易的事。但曹文轩做到了。他在书中对人性中疾病、理解、帮助等永恒的东西倾注了很多感情,读者能从这些生动可感的文字中收获许多。

张之路 “多产”和“广博”的伯伯

篇8

续<<老人与海>>之后,我又读了<<女生日记>>这本书.这是一部以校园和家庭为题材的写给小女生的成长小说,同时也是给家长和老师阅读的一部关于儿童教育的教科书.

<<女生日记>>描写了六年级女生冉东阳在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冉东阳有很好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与众不同.毕业考试前他们不是把冉东阳关在屋子里复习,而是带她出去玩;她想资助好朋友梅小雅的妈妈开小店,他们全力支持;为了帮助马加,她的爸爸,妈妈竟然同意她一个人呆在家里......

冉东阳还有很好很好的teachers.她的班主任罗老师,每学期给每位同学发漂亮的寄语卡,鼓励同学们;数学舒老师为了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考试成绩只批"A , B, C, D";音乐米老师,利用一个小小的计谋,使同学们在歌唱比赛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虽然不象冉东阳那么优秀,但是我也有一个和她一样好的家庭.我考试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从来不责备我.有一次我因为考试没考好而伤心,妈妈却反过来劝我说:"过去的已经不可能改变,在这么懊恼下去,不又耽误了以后的学习吗?索性忘掉这次考试,好好地为下一次做准备,未来永远闭过去更重要啊!"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振作起来了.第二次考了个好成绩,我非常感谢妈妈.

<<女生日记>>这本书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时光,让我知道了很多事,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书中大家都那么宽容友爱,我就会快乐起来,这是一本让我感动,让我流泪,让我难忘的书!!!

篇9

“哈哈哈哈,太、太、太搞笑了。”你一定想知道我在笑什么,不用猜了,我来告诉你吧:我在笑“阳光姐姐”写的这本名叫《我班流行写小说》。看完这本书我的肚皮都快笑破了。因为“阳光姐姐”写的书语言都非常幽默,不如我给你说一两句让你也开心开心,比如“严刑拷打”之后,就是“逼供”了。如有雷同,纯属见鬼等等,好笑吧。笑也笑过了,开始进入“正题”了。

现在我来说说这本书的故事大概:这本书的主角名叫宁佳心,女,十二岁(六年级,比我大),外号:夹心饼干,笔名:依贝丸(因为她很喜欢吃丸子),官职:文艺委员,死党:黄小月,卢竞。主角介绍完了,该说故事情节了:这个宁佳心看了她姨妈给她买的小说,看完之后打算自己写小说,不过只能是偷偷地写,因为她毕竟还是个女生不好意思让别人知道她在写小说,而且她还很怕她的班主任陆老师随时发现,因为这个陆老师不让学生们看小说、上网,更别说让学生写小说了,因此,她们班看小说就像在做地下工作。就在宁佳心开始写小说时,她的同桌也开始写小说了,可是宁佳心的同桌不像宁佳心那样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写小说,而是到处吹嘘自己在写一部长达10万字的小说。后来宁佳心的死党也开始写小说了。但都不和宁佳心写的一个类型,宁佳心写的是一个亲情故事,名叫《水蜜桃别墅》,黄小月和卢竞写的都是幽默风趣的故事,名字分别叫《同桌冤家对对碰》和《小子,别和我耍酷》,她们仨人组成了一组合名字叫做“丸子军团”,而且她们的小说里有许多幽默可笑的语言,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说了。还有后来她们的班主任换了一个年轻而又温柔的,和以前的班主任的做法完全相反。于是她们把小说发表到网上,有许多人都说好,只有一个网名叫“好心人”的人说不好。最后连“阳光姐姐”都要把她们的小说出版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老师好心不让学生上网、看小说。可是上网也不是什么坏,主要看你怎么用它,如果不分白天黑夜的上网当然不行,适当的上网事可以的。看小说能带来好处也能带来坏处,如果看那些黄色的书是不行的。我知道了做一件事要坚持不懈如果是好事最后一定会有回报。

铜山县实验小学五年级:马冲

篇10

掌小说源于短篇小说,它们有着相同的根基却用自身的特点表达了不同的诉求。如果说短篇小说是一部短小的乐章,那么掌小说可能就是这乐章中的一个章节或是片段,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些零散的音符,能让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感受到整篇乐章的旋律。这大概就是掌小说的魅力,轻盈而不失重量。

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曾提出五个未来小说的特质,其中之一便是“轻盈”,而李黎的十则掌小说在我看来正是具备了这种特质。它通过十个短小的故事片段,勾勒出了现代人在被“轻视”、“遗忘”、“媚俗”、“孤独”等病症所裹挟之下的日常生活图景,以看似轻巧的笔法还原了真实而沉重的现实世界。

李黎这十则掌小说中包含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农村的无赖、保守和黑暗,另一个是城市里的孤独、虚伪和荒诞。在《一条狗的前途》中,牛山在舅舅家得不到亲戚的任何表扬与关心,所有大人关注点都以几近着魔的方式聚焦在表姐家的儿子身上,在牛山反对小狗被表姐家带走时,得到的是全家人对他的一顿暴打;在《改姓》中,小周为了让孩子以后跟她姓,竟然逼着丈夫去派出所改姓;而在《母亲的一生是和灰尘搏斗的一生》中,有严重洁癖的母亲坚持十几年把地板拖得比床还干净,并把所有自己看不惯的事情都当做灰尘一并扫地出门……所有这些看似荒诞离奇的事情,却是真实地发生在我们周围,在农村是这样,在城市亦是如此。

陌生而快速流动的人群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孤独而又渴望交流,正如《跑一圈太丢人》了里面那个会为了一个女孩的旁观而多跑一圈的小张;在《七十岁的风景》中因为和女孩子接触的时间太少而开始独自做白日梦的“我”,以及《假分手》中看似浪漫地谈了九次恋爱实则从未爱过的女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都要与成千上万的人相遇,旋即告别,这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轻得如同悬挂在空中的蛛网,城市让“遗忘”变成了非常容易的事情。不再相爱的恋人、不想要的朋友、不愿意有瓜葛的家庭成员都可以在转身之间沉入茫茫人海,正如《一百本书》中与“我”再也不会相见的魏平。甚至连自己,也可以放逐丢失在城市之中。这时候,个体就轻得如同一根被拔下的羽毛,游离于它所依附的整体之外,这种游离导致归属感的缺失,让人无法承受。

李黎在他的掌小说中用“轻盈”来写生活与世界的沉重、惰性与难解,他对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表示出一种苦涩的认可。对于李黎来说,生活的沉重主要来自于孤寂与压迫,那些我们生活中看似轻松愉快所选择的一切,在顷刻间会显现出沉重的本来面目。正如他在《骨头没有胖瘦之分》中所写的那样:“无论胖瘦终究是一时的表象,这个表象不会惊人。”真正惊人的是隐藏在那些表象下面的骨头,它们脆弱、模糊,却构成生活的本质。